金工实验二 车刀角度的测量与设计(新)

合集下载

车刀角度测量实验报告答案

车刀角度测量实验报告答案

车刀角度测量实验报告答案车刀角度测量实验报告答案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车刀角度测量在机械加工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车刀角度的准确测量对于保证机械零件加工的精度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车刀角度测量的方法和技巧,并给出实验报告答案。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车刀角度测量的方法和技巧,掌握正确的测量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原理车刀角度测量是通过测量车刀与工件表面的夹角来确定车刀的角度。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两种: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将测角仪的测角尺安装在车床上,通过测量车刀与工件表面的夹角,直接读取角度值。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适用于测量较大的角度。

2. 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是通过测量车刀与工件表面的距离和高度差,结合几何关系计算出车刀的角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较小的角度。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确保车床和测量仪器的工作状态良好。

清洁车床和测量仪器的表面,确保没有杂质和污垢影响测量结果。

2. 直接测量法将测角仪的测角尺安装在车床上,调整至需要测量的角度位置。

将车刀放置在工件表面上,使其与测角尺接触。

通过读取测角尺上的刻度,得到车刀的角度值。

3. 间接测量法首先,测量车刀与工件表面的距离和高度差。

然后,根据几何关系计算出车刀的角度值。

具体计算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以参考相关的几何公式和计算方法。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测量之前,要确保车床和测量仪器的工作状态良好,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在进行直接测量时,要确保测角尺与车刀接触良好,避免测量误差。

3. 在进行间接测量时,要注意测量车刀与工件表面的距离和高度差的准确性,以免计算出错。

4. 在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保持测量环境的稳定,避免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际操作和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得到车刀的角度值。

通过与理论值的对比,可以评估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车刀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车刀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车刀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车刀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测量车刀的角度来探究对车刀角度的测量方法,以及不同角度对车刀切削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车刀角度对切削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正确的角度调整可以提高车刀的切削效果。

引言:车刀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切削工具之一,其角度的调整对于切削效果至关重要。

正确的角度调整可以使车刀更好地切削工件,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本实验旨在探究车刀角度的测量方法,并研究不同角度对车刀切削性能的影响。

实验方法:1. 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车床、车刀、测角仪、工件。

2. 实验步骤:a. 将车刀安装在车床上,并调整好刀架的位置。

b. 将测角仪固定在车床上,使其与车刀垂直。

c. 使用测角仪测量车刀的角度,并记录下来。

d. 更换车刀,重复步骤c,测量不同角度的车刀。

e. 将不同角度的车刀分别用于切削工件,观察切削效果。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了不同角度的车刀数据如下:1. 角度A:30°2. 角度B:45°3. 角度C:60°在切削工件时观察到以下现象:1. 角度A的车刀切削效果较差,工件表面出现明显的毛刺。

2. 角度B的车刀切削效果较好,工件表面光滑。

3. 角度C的车刀切削效果也较好,但相较于角度B略有差距。

讨论: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车刀角度对切削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较小的角度(如角度A)会导致切削力集中在较小的区域,切削效果较差;较大的角度(如角度C)则会导致切削力分散,虽然切削效果较好,但相较于角度B仍有一定差距。

而角度B的车刀在实验中表现出较好的切削效果,这是因为角度B既能保持一定的切削力集中,又能使切削力分散,从而达到较好的切削效果。

这也说明了正确的角度调整对于车刀的切削性能至关重要。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车刀的角度调整应根据具体的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来确定。

不同材料和要求可能需要不同的角度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切削效果。

结论:本实验通过测量不同角度的车刀,并观察其切削效果,探究了车刀角度对切削性能的影响。

车刀角度测量实验报告答案

车刀角度测量实验报告答案

车刀角度测量实验报告答案车刀角度测量实验报告答案车刀角度测量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一项实验,用于测量刀具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夹角,以确保加工精度和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车刀角度测量实验的步骤和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一、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在进行车刀角度测量实验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包括车床、刀具、工件、测量仪器等。

2. 车刀安装将刀具安装在车床上,确保刀具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夹角符合实验要求。

调整刀具的位置和角度,使其与工件表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和角度。

3. 测量仪器设置使用测量仪器对刀具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夹角进行测量。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如角度尺、角度测量仪等。

将测量仪器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校准仪器的零点。

4. 实验操作开始进行车刀角度测量实验。

将工件放置在车床上,并启动车床进行加工。

通过观察和测量仪器的读数,记录下刀具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夹角。

5. 实验记录将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记录。

包括刀具位置和角度的调整情况,测量仪器的读数等。

确保实验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进行车刀角度测量实验后,得到了如下的实验结果:1. 刀具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

2. 刀具位置和角度的调整情况良好,加工过程中保持稳定。

3. 测量仪器的读数准确,与实际夹角相符。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实验结果表明,刀具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

这个夹角符合加工要求,可以保证加工精度和效率。

2. 刀具位置和角度的调整情况良好,加工过程中保持稳定。

这表明操作人员具备良好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能够正确调整刀具的位置和角度。

3. 测量仪器的读数准确,与实际夹角相符。

这说明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准确性较高,能够满足实验要求。

4. 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刀具与工件表面的接触情况,以及切削液的使用等。

这些因素也会对加工结果产生影响,需要加以注意和控制。

车刀的几何角及其测量实验报告

车刀的几何角及其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车刀的几何角度及其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班级姓名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设备三、实验数据四、按测得的数据绘制外圆车刀的工作图(按实验指导书要求进行绘制)五、讨论和分析实验二车削力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班级姓名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设备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数据记录ƒ = mm/转a p = mm(2)数据处理 1)图解法将表二,表三数据画在双对数坐标中C 1=z F Xlog a plog F zC 2==z F Y221C C C z F +== zF z F z Y Xp F z fa C F ==2)一元线性回归法log ƒlog F zp 五、讨论分析实验三加工误差统计分析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班级姓名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设备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实验原始数据2. 绘制实际分布图(1)剔除异常数据==∑=ni i x n x 11=--=∑=ni i x x n 12)(11σ 若σ3>-x x k ,认为k x 为异常数据,应剔除。

(2)确定尺寸间距和分组数(3)制作频率分布表表二 频数分布表(4)绘制实际分布图(5)加工误差统计分析(误差性质、改进措施、工序能力、合格品率等)3. 制作R X 图(1)取小样本容量nƒ 频数x (直径)(2)数据处理①计算各样组的平均值X和极差R,填入表三。

表三样组的均值X和方差R②计算X和R的平均值X和RX-图控制线。

③计算RX-控制图(3)绘制RX 控制图(工艺过程稳定性、误差性质、改进措施等)(1)分析R五﹑讨论分析实验四切削温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班级姓名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及设备三实验原理和方法四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进给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1)填写数据记录:(2)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曲线(3)计算2.吃刀深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1)填写数据记录:(2)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曲线(3)计算3.速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1)填写数据记录(2)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曲线(3)计算4.求出经验公式5.分析各因素对切削温度的影响。

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引言:车刀是机械加工过程中常用的切削工具之一,其几何角度的精确测量对于保证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车刀的几何角度,探讨其对加工效果的影响,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实验装置与方法:实验所用装置包括车床、测量仪器(如角度尺、卡尺等)以及标准车刀。

首先,将标准车刀装在车床上,调整至适当位置。

然后,使用角度尺等测量仪器对车刀的几何角度进行测量。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保持测量仪器与车刀表面的接触稳定,并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精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1. 切削角度的测量: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车刀的切削角度为30°。

切削角度是车刀前刀面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夹角,它决定了切削力的大小和切削刃的尖锐程度。

较大的切削角度可以减小切削力,但容易导致切削刃的磨损加剧;较小的切削角度则会增大切削力,但有利于延长切削刃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具体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角度。

2. 后角的测量:后角是车刀刃后面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夹角,它对切削刃的强度和切屑的形态有重要影响。

实验测量得到的后角为10°。

较大的后角可以提高切削刃的强度,但会增加切削力和切削温度;较小的后角则会减小切削力,但切削刃的强度较弱。

因此,后角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工件材料、切削刃的使用寿命和加工效率等因素。

3. 侧角的测量:侧角是车刀切削刃两侧面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夹角,它对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切削刃的尖锐程度等都有影响。

实验测量得到的侧角为60°。

较大的侧角可以减小切削力和切削温度,但对切削刃的尖锐度要求较高;较小的侧角则会增大切削力和切削温度,但切削刃的尖锐度相对较低。

因此,在具体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侧角。

结论:通过对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实验,我们得到了切削角度为30°,后角为10°,侧角为60°。

车刀角度测量实验报告

车刀角度测量实验报告

车刀角度测量实验报告车刀角度测量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车刀角度来探究其对车削加工的影响。

通过实验测量得出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车刀角度对车削加工的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引言:车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制造业。

而车刀作为车削的主要工具,其角度的合理设置对于加工质量和效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车刀角度,探究其对车削加工的影响。

实验方法:1. 实验器材准备:准备一台车床、车刀、测量仪器等。

2. 实验样品准备:选择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如铝合金,制备成合适的样品。

3. 实验步骤:a. 将样品固定在车床上,并确保其位置稳定。

b. 调整车刀的位置和角度,使其与样品接触。

c. 开始车削加工,并同时记录车刀角度和车削过程中的数据。

d. 完成车削加工后,测量样品的尺寸和表面质量。

e. 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1. 样品尺寸:样品的直径、长度等尺寸数据。

2. 表面质量:样品表面的光滑程度、粗糙度等数据。

3. 车刀角度:包括切削角、前角、后角等角度数据。

实验讨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车刀角度的合理设置对于车削加工的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角度设置不当,可能导致加工表面质量差、加工速度慢等问题。

2. 切削角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切削力的大小。

合适的切削角可以减小切削力,提高加工效率。

3. 前角和后角的设置会影响切屑的形状和排出方式。

合适的前角和后角可以减小切屑的卡刀现象,提高车削加工的稳定性。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车刀角度的合理设置对于车削加工的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切削角、前角和后角的合理设置可以提高车削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结语:本实验通过测量车刀角度,探究了其对车削加工的影响。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得出了车刀角度的合理设置对于车削加工的重要性。

这对于制造业的发展和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车刀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车刀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车刀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车刀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引言:车刀角度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到零件加工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车刀角度的方法,探究不同车刀角度对加工效果的影响,为工程师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装置与方法:本实验采用了数控车床进行加工,并使用了精密测量仪器进行角度测量。

首先,我们选择了三种不同的车刀角度进行实验,分别为30°、45°和60°。

然后,在同一工件上进行三组试验,每组试验分别使用一种车刀角度进行车削加工。

最后,使用角度测量仪器对加工后的工件进行角度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三组不同车刀角度下的测量结果。

在30°车刀角度下,测量结果为29.8°;在45°车刀角度下,测量结果为45.2°;在60°车刀角度下,测量结果为59.9°。

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车刀角度与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可能是由于测量仪器的精度限制或者测量过程中的操作误差所致。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考虑这些误差,并进行合理的修正。

2. 不同车刀角度对加工效果有一定影响。

在30°车刀角度下,加工出的工件表面较为光滑,但削除的材料较少;在45°车刀角度下,加工出的工件表面粗糙度较高,但削除的材料较多;在60°车刀角度下,加工出的工件表面较为粗糙,但削除的材料较少。

因此,在实际加工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车刀角度。

3. 车刀角度的选择与工件材料有关。

不同材料的加工特性不同,对车刀角度的要求也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工件材料的硬度、韧性等特性,选择合适的车刀角度,以达到最佳加工效果。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对车刀角度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探究,并得出了一些结论。

车刀角度的选择对加工效果有一定影响,需要根据具体要求和工件材料进行合理选择。

车刀角度测量实验报告

车刀角度测量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车刀角度测量实验报告篇一:车刀角度测量(1)实验一车刀角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车刀切削部分的构造要素,掌握车刀标注角度的参考平面、参考系及车刀标注角度的定义;2.了解车刀量角台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学会使用车刀量角台测量车刀标注角度;3.绘制车刀标注角度图,并标注出测量得到的各标注角度的数(:车刀角度测量实验报告)值。

二、实验仪器及用具1.回转工作台式车刀量角台2.钢板尺3.车刀若干把三、测量原理与实验方法车刀量角台测量车刀标注角度的基本原理是:按照车刀标注角度的定义,在刀刃的选定点,用量角台的指针平面(或侧面、或底面),与构成被测角度的面或线紧密贴合(或相平行、或相垂直),把要测量的角度测量出来。

图1-1所示,回转工作台式量角台主要由底盘1、平台3、立柱7、测量片5、扇形盘6、10等组成。

底盘1为圆盘形,在零度线左右方向各有100角度,用于测量车刀的主偏角和副偏角,通过底盘指针2读出角度值;平台3可绕底盘中心在零刻线左右0100范围内转动;定位块4可在平台上平行滑动,作为车刀的基准;测量片5,如图1-2所示,有大平面、底平面、侧平面三个成正交的平面组成,在测量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可分别用以代表剖面、基面、切削平面等;大扇形刻度盘6上有正副45的刻度,用于测量前角、后角、刃倾角,通过测量片5的指针指出角度值;立柱7上制有螺纹,旋转升降螺母8就可以调整测量片相对车刀的位置。

四、实验内容1.利用车刀量角台测量外圆车刀的标注角度,要求学生测量κr、κr'、λs、γo、αo、αo'等共6个基本角度,并将测得数据记录在表格内。

2.绘制出车刀标注角度图,并将其中一把车刀的角度数值标在相应的位置上。

五、实验方法1.根据车刀辅助平面及几何参数的定义,首先确定辅助平面的位置,再按着几何角度的定义测出几何角度。

2.通过测量片的测量面与车刀刀刃、刀面的贴合使指针指出所测的各几何角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车刀角度的测量与设计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车刀切削部分的构造要素,掌握车刀标注角度的参考系及车刀标注角度的定义。

2.了解量角器的结构,学会使用量角器测量车刀标注角度。

3.绘制车刀标注角度图,并标注出测量得到的各标注角度数值。

4.根据所测车刀的主偏角Kr、副偏角Kr'、后角α。

试设计并绘制精车普通碳钢的焊接式车刀的刀头材料及车刀的前角γ。

和刃倾角λs。

二、实验概述
1.车刀标注角度及其坐标参考系
刀具的切削部分是由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组成,这些刀面之间的交线又称为主刀刃、副刀刃,并构成刀尖。

刀面或刀刃在空间的位置是用刀具角度值来反映。

刀具角度值是如何测定的呢?为此,人为的建立几个坐标平面,如图10—1所示,它们分别是,通过主刀刃上某一点,与该点加工表面相切的切削平面P s;通过主刀刃上某一点,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垂直的基面P r;通过主刀刃上某一点,与主刀刃在基面上投影垂直的主剖面P o;这3个坐标平面又称为坐标参考系。

以坐标参考系为基准来度量刀具标注角度的大小。

但坐标参考系是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建立的,那就是:(1)不考虑进给运动(即V f=0),用主运动向量V近似地代替切削刃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合成速度向量V e;(2)规定刀杆中心线与进给方向垂直,刀尖与工件中心等高。

图3-1 刀具主剖面参考系
2.车刀的标注角度。

所谓刀具标注角度就是在刀具图纸上所标注的角度,是制造或刃磨刀具时所依据的角度,可分别在主剖面、基面和切削平面内测量。

(1)在主剖面内测量的标注角度有:前角γo—前刀面与基面间的夹角;后角αo—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

(2)在基面内测量的标注角度有:主偏角Kr—主刀刃与进给方向在基面上投影的夹角;副偏角K′r—副刀刃与进给方向在基面上投影的夹角。

(3)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标注角度有:刃倾角λS——主刀刃与基面的夹角。

三、实验设备及用材
1.万能量角器
图3-2 万能量角器实物照片
车刀标注角度可以用角度样板、万能量角器以及车刀量台等进行测量。

其测量的基本原理是,按照车刀标注角度的定义,在刀刃上选定点,用量角器的尺面,与构成被测角度的面或线紧密贴合(或相平行、或相垂直),把要测量的角度测量出来。

本实验采用万能量角器来测量车刀标注角度。

万能量角器的结构
万能量角器是一种通用的角度测量工具,如图3-3所示直角尺8或直尺12根据需要,用定位螺钉5或11、卡块6或9、制动螺钉7或10装在尺坐4上,松开制动螺钉7或10,直角尺8或直尺12可以在卡块6或9内平行移动,当将直角尺8或直尺12调整到适当的位置时,再用制动螺钉7或10将其锁紧。

测量角度时,松开制动头3,尺体1连同基尺13可以沿尺坐4上的半圆形滑轨转动,把基尺13与构成被测角度的面或线紧密贴合(或相平行或相垂直),然后将制动头3锁紧,从游标尺2的刻度线上,便可以读出所要测量的角度数值。

图3-3 万能量角器结构图
1-尺体2-游标尺3-制动头4-尺座5、11-定位螺钉
6、9-卡块
7、10-制动螺钉8直角尺12-直尺13-基尺
2.外圆车刀
图3-4 外圆车刀实物照片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用万能量角器测量车刀标注角度
(1)主偏角Kr的测量
将万能量角器装成如右图3—5所示
的样子,使车刀的左侧面(主刀刃一侧)紧
密地贴合在直尺(或换成直角尺)的尺面
上,让基尺和主刀刃在基面上的投影相平
行,则游标尺零线所指示的角度数值,就
是主偏角Kr的数值。

图3-5 用万能量角器测量车刀主偏角
2)副偏角K′r的测量
测完主偏角K′r之后,保持车刀和
直尺的相对位置,让基尺和副刀刃在基
面上的投影相平行,则游标尺零线所指
示的角度数值,就是副偏角K′r的数
值,如左图3—6。

图3-6 用万能量角器测量车刀副偏角
(3)刃倾角λs的测量
将万能量角器装成如右
图3-7所示的样子,把车刀
底面紧密地贴合在直尺尺面
上,调整车刀的位置,使基尺
处在切削平面(Ps)内,并和主
刀刃紧密贴合,则游标尺零线
所指示的角度数值就是刃倾
角λs的数值。

图3-7 用万能量角器测量车刀刃倾角
(4)前角γ0的测量
将万能量角器装成如图3
一8所示的样子,把车刀底面
紧密地贴合在直尺尺面上,调
整车刀的位置,使基尺处在主
剖面(P0)内,并通过主刀刃上
的选定点,和前刀面紧密贴
合,则游标尺零线所指示的角
度数值,就是主剖面前角γo
的数值。

3-8 用万能量角器测量车刀前角
(5)后角α0的测量
将万能量角器装成如右
图3-9所示的样子,把车刀底面紧密地贴合在直角尺(或换成直尺)的尺面上,调整车刀
的位置,使基尺处在主剖面(P0)内,并通过主刀刃上的选定点,和主后刀面紧密贴合,
则游标尺零线所指示的角度,就是主剖面后角α0的数值。


3 3-9 用万能量角器测量车刀后角图3-10 外圆车刀模型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本实验目的
2.实验记录
车刀标注角度(单位:度)
3. 绘制车刀(实验刀具)标注角度图,并标注测得的主要数据。

4. 设计并绘制加工(精车)普通碳钢的焊接式车刀。

根据所测车刀的主要几何角度α。


Kr、Kr',试确定刀头的材料和车刀的前角γ。

、刃倾角λs ,并设计刀具外形尺寸(长、
宽、高)(标准四号图纸绘图)。

刀具角度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