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方之附子泻心汤证
经方清热剂附子泻心汤
经方清热剂附子泻心汤清热剂附子泻心汤附子泻心汤,中医方剂名。
出自《伤寒论》。
具有《伤寒论讲义》:泻热消痞,扶阳固表之功效。
主治阳虚热结,心下痞闷,恶寒汗出,脉沉者(《伤寒论》:伤寒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简明医彀》:心下痞,恶寒汗出,有阳证仍在,又见脉沉,足冷身重;《张氏医通》:寒热不和,胁下痞结;《类聚方广义》:老人停食,瞀闷昏倒,不省人事心下满,四肢厥冷,面无血色,额上冷汗,脉伏如绝,其状仿佛中风者,谓之食郁食厥)。
歌诀附子泻心用三黄,寒加热药以维阳。
痞乃热邪寒药治,恶寒加附治相当。
大黄附子汤同意,温药下之妙异常。
组成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两(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用法用量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三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二次温服。
功用《伤寒论讲义》:泻热消痞,扶阳固表。
主治阳虚热结,心下痞闷,恶寒汗出,脉沉者(《伤寒论》:伤寒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简明医彀》:心下痞,恶寒汗出,有阳证仍在,又见脉沉,足冷身重;《张氏医通》:寒热不和,胁下痞结;《类聚方广义》:老人停食,瞀闷昏倒,不省人事心下满,四肢厥冷,面无血色,额上冷汗,脉伏如绝,其状仿佛中风者,谓之食郁食厥)。
方义本方即大黄黄连泻心汤加附子而成,为寒温并用,补泻兼施之剂。
方以芩连大黄苦寒清泻阳明胃肠之热痞,附子辛热,扶阳固表以止汗,名附子泻心汤者,强调扶阳固表之重要耳。
是以本方为治热痞兼表阳虚者。
运用1.消化系统:凡热邪内结,而兼阳虚者,如上消化道出血、胃肠溃疡病、肠炎、慢性痢疾、复发性口腔溃疡、沙门菌感染症、习惯性便秘;2.循环系统:高血压、脑血管溢外者;3.泌尿系统:慢性肾功衰竭、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小动脉硬化症、多囊肾、痛风性肾病、狼疮性肾炎、氮质血症等;4.其他:血管神经性头痛、慢性胃炎、口腔溃疡、牙痛、肝性血卟啉病、齿衄、多发性毛囊炎等。
附方名称:黄连泻心汤组成:黄连、厚朴、干姜各五分,甘草三分,人参、半夏、生姜各一钱用法:水煎服主治:痞满出处:《证治汇补》卷五名称:生姜半夏泻心汤组成:生姜、半夏、枳壳、厚朴、人参、川连、甘草主治:伤寒,汗下早,痞满出处:《伤寒大白》卷三名称:黄连泻心汤组成:黄连(姜汁炒)一钱,姜半夏一钱五分,酒炒黄芩一钱,干姜八分,人参一钱,炙甘草五分用法:加大枣二枚,水煎服主治:伤寒吐利并作,邪在上者出处:《医方简义》卷二重要文献摘要《伤寒论》:“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附子泻心汤的功能主治
附子泻心汤的功能主治1. 附子泻心汤的概述附子泻心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由附子、大黄、桂枝等药材组成。
它在中医理论中被用来治疗心脏病和相关症状。
本文将介绍附子泻心汤的主要功能和主治疾病。
2. 附子泻心汤的功能附子泻心汤有以下主要功能:•温阳祛寒:附子是本方的主要药材之一,具有温阳祛寒的作用。
它可以温暖心脏,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寒凝于心、寒湿停滞的情况非常有效。
•活血化瘀:大黄是本方的另一重要药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它可以疏通经络,消散血瘀,有助于改善心脏病患者的血液循环问题。
•安神平肝:桂枝是本方的辅助药材之一,具有安神平肝的作用。
它可以缓解心脏病患者的焦躁不安、失眠多梦等症状,有助于平稳心情、舒缓肝郁。
3. 附子泻心汤的主治疾病附子泻心汤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3.1 心脏病由于附子泻心汤可以温阳祛寒、活血化瘀,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病的治疗。
具体的主治症状包括:•心脏痛:附子泻心汤可以舒展心脏周围的血管,促进血液流通,从而减轻心脏痛的症状。
•心律失常:附子泻心汤可以调节心脏的节律,恢复正常的心律,对于心律失常有一定疗效。
•心悸胸闷:附子泻心汤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排血功能,减轻心悸胸闷的不适感。
3.2 心血管系统疾病附子泻心汤也适用于其他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包括:•冠心病:附子泻心汤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供血量,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状。
•高血压:附子泻心汤可以降低血压,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控制血压。
3.3 其他病症除了心脏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附子泻心汤还可以治疗其他病症,如:•神经衰弱:附子泻心汤可以安神平肝,舒缓神经紧张,对于神经衰弱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消化不良:附子泻心汤可以促进消化系统的蠕动,加速食物的消化吸收,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痛经:附子泻心汤可以活血化瘀,舒缓经期疼痛,对于痛经有一定缓解作用。
4.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附子泻心汤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本方剂属于中药内服剂型,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使用。
附子泻心汤(上半身出汗)案
附子泻心汤(上半身出汗)案熊寥笙伤寒名案选新注附子泻心汤案附子泻心汤证肖琢如医案:一人得外感数月,屡变不愈。
延诊时,自云:胸满,上身热而汗出,腰以下恶风。
时夏历六月一,以被围绕。
取视前所服方,皆时俗清利,搔不着痒之品。
舌苔淡黄,脉弦,与附子泻心汤。
阅二日复诊,云药完二剂,疾如失矣,为疏善后方而归。
熟附片6克、大黄6克、黄连3克、黄芩3克。
寥笙注:本案为上热下寒证。
患者胸满,即心下痞也。
上身热而汗出,腰以下恶风,以被围绕,正是邪热有余,正阳不足之征,其病机与附子泻心汤无异,故服之而愈。
附子泻心汤症,为阳热有余,而正阳不足,设治邪而遗正,则恶寒益甚,或温寒而遗热,则痞满愈增。
此方寒热补泻,并投互治,两俱照顾。
然使制剂无方,则恐混而无功,故法用麻沸汤渍寒药,别煎附片取汁,合和与服,则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此仲景制法之妙用也。
方用三黄略渍取汁,取其轻清之气,以去上焦之热;附片大辛大热,浓煎取汁,以治下焦之寒,是上用凉而下用温,上行泻而下行补,泻取轻而补取重,制方之妙,神乎神矣。
综观五泻心汤之辨证,总因寒热交结于内,胃气不和所致。
生姜泻心汤为胃虚食滞水气不化,治以和胃泻痞,以生姜为君。
半夏泻心汤为柴胡症误下成痞,治以开结泻痞,以半夏为君。
甘草泻心汤为一再误下,胃气益虚,客气上逆,治以补胃泻痞,以甘草为君。
大黄黄连泻心汤为热邪壅聚,治以清热泻痞。
附子泻心汤症为邪热有余,正阳不足,治以温阳泻痞。
五泻心汤证治,其要点大略如此。
(熊老以其深厚的伤寒论学养及自己的临床研究心得,对古名医经方验案详加注释,会通案中脉因证治,阐明其辨证之要,立法之据,选方之意,用药之理。
注文立论确切,重点突出,文笔简洁,通俗易懂,入木三分,真知灼见,每示人以规矩准绳,实为吾辈治学之楷模也。
)泻心汤泻心汤,著名重要方剂。
由大黄10克、黄连、黄芩各5克,上药三味,以水800毫升,煮取250毫升而成。
主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秘溲赤;或湿热内蕴而成黄疸,胸痞烦热;三焦积热,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外证疮疡,心胸烦闷,大便秘绪;湿热黄疸,胸中烦热痞满,舌苔黄腻,脉数实者。
《伤寒论》113方——附子泻心汤
论;结胸病为表阳⽽内陷,痞证者为⾥阴之逆冲,俱因误下,俱在胸膈,当分清阴阳之偏,外感内伤之偏。
痞与结胸者,观其医案,没有误下,也有此病。
4 痞证的定义:阳⽓郁格,必⽣上热,阴⽓凝结,必⽣下寒,寒热相逼,⼆⽓搏结,则⼼下⽯硬。
此⼼下⽯硬,就是痞的证状,结热就是病理。
⽽这个痞者,就是甲⽊不降,痞结胸膈之义。
甲⽊化⽓于相⽕,第⽈泻⼼者,相⽕以君⽕为主也。
胃⽓不降,胸膈壅塞,经⽓郁遏,甲⽊痞结,则为胸痞,⽽治则为泻⽕,⽕泻则胃降,甲⽊顺降,则痞结得解。
(重复,⼼下硬满是甲⽊经⽓上逆痞结,但不是少阳经外感之病,区别在六经系统性的少阳伤寒与结构性中⽓升降胃逆胆痞之别。
是胃逆胆痞,但不是六经的少阳经病,后学少阳经柴胡汤则知)
5 附⼦泻⼼汤——胸脘痞闷(上热下寒)
桂枝去芍药汤——胸膈满闷(外感⾥虚)
吴茱萸汤————呕⽽胸满(此是胃寒)《⾦匮呕吐》。
伤寒论第155条:附子泻心汤证
伤寒论第155条:附子泻心汤证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方十八。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本条讲实热型心下痞之见阳虚者。
上条所讲的心下痞,是实热型的心下痞,一般而言患者体质是很好的,阳气比较旺盛的。
所以患者呈现实热证候。
但是有时候患者本身阳气并不是很充沛,而上焦呈现热像,下身呈现寒像;或者患者本来是实热型的心下痞,结果因为某些特别的原因,身体呈现了阳虚的征象,呈现了真阳虚衰之像,这时一方面要清其实热,另一方面要温阳,挽救其沉衰的真阳。
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清其热,一方面要加附子顾护其沉衰之真阳,即附子泻心汤证。
本条患者,原本是心下痞,是实热型的心下痞,是热痞。
但是后来出现了恶寒汗出的症状。
患者原先或许有表证,但是后来出现心下痞之后,表证应该已经消失了。
接下来再次出现恶寒汗出,应该不是表证,而是里证的阳虚导致的恶寒汗出。
里阳虚导致恶寒汗出的情况其实比较常见。
但是与心下痞同时出现的情况比较少见。
里阳虚就是阳气虚衰,阳虚就怕冷,这是常情。
里阳虚必然导致卫气不固,卫气不固就会出汗。
所以里阳虚的恶寒汗出属于常见现象。
那么里阳虚的恶寒汗出,与表证的恶寒汗出,如何鉴别呢?表证的恶寒汗出,一般伴随呼吸系统的症状,比如咳嗦、打喷嚏、流鼻涕等等,往往伴随各种疼痛比如头疼、肩颈腰腿疼痛等等,或者皮肤过敏类症状。
里阳虚的恶寒汗出一般没有呼吸系统症状,也没有明显的疼痛类症状。
里阳虚的恶寒,一般对气温相对敏感,气温低就冷,气温升高就冷减轻,气温达到或略微超过正常人的适宜温度后,患者怕冷症状会消失。
但是表证的恶寒,即使气温超过了正常人适宜的温度,患者仍然感觉寒冷,直至汗出表解为止。
此外,表证的恶寒一般脉浮,里阳虚的恶寒一般脉微细,不浮,甚至脉沉。
本条方证是一种特殊情况,一方面患者有实热型的心下痞,有明显的热像;另一方面,患者又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阳虚症状,尤其是下焦阳虚,真阳虚衰。
五运六气解方剂——附子泻心汤
五运六气解方剂——附子泻心汤《伤寒论译释》“此汤治上热下寒之证,确乎有理,三黄略浸即绞去滓,但取轻清之气,以去上焦之热,附子煮取浓汁,以治下焦之寒,是上用凉而下用温,上行泻而下行补,泻其轻而补其重,制度之妙,全在神明运用之中,是必阳热结于上,阴寒结于下用之,乃为的对。
若阴气上逆之痞证,不可用也。
”本证因无形之热聚于心中,气机痞塞,则见心下痞。
胃气主降,能助心火下行;脾气主升,能助肾水上济。
脾胃枢纽气机升降失常,影响心肾相交,心火不得下降或下降的道路不畅,出现心火亢于上,下焦肾阳得不到心火的温煦出现下寒,最终出现心肾不交、上热下寒的症状表现。
同时肾阳虚衰,导致表阳卫阳不足,患者出现恶寒汗出的表证。
心火亢盛则心烦,口干口渴,咽喉疼痛,甚至口舌生疮,牙痛,齿衄,面部长痤疮、疖子,耳鸣,脱发,目赤,上半身出汗等。
肾阳虚寒则腰酸怕冷,下肢发凉,小便清长等。
方用附子泻心汤泻热消痞,扶阳固表。
大黄、黄连、黄芩苦寒入心泻热,而用浸渍绞汁,取其味薄气轻,以清泻上部邪热而消痞。
附子大辛大热归肾经,别煮取汁以取辛热厚味,温补阳气。
四味相合,寒热并用,共奏泻热消痞,扶阳固表之功。
尤怡曰:“方以麻沸汤渍寒药,别煮附子取汁,合和与服,则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乃先圣之妙用也。
”诸药合用使心肾上下交通,水火既济,气机升降恢复正常,心下痞自消。
刘渡舟先生曾治过一个 28 岁的男性患者,背部热如炭火,上身多汗,牙龈经常出血,烦躁不安,一派上火的症状。
但从小肚子以下却发凉,像泡在冷水之中,以致经常发生阴囊收缩,大便长期不成形,小便次数多,每周还有遗精 2~3 次,又一派肾阳不足、下焦寒凉的表现。
这个患者在当地吃过很多药,由于有遗精,不少方子都是补肾固涩的药,收效都不明显,专程来北京请刘渡舟看病。
综合病人的症状表现,属于上热下寒,予附子泻心汤原方。
服3 剂,大便就成形了,背部热大减,汗出停止,小肚子转暖,阴囊抽动消失,继续服3 剂,症状全部治愈。
《伤寒论》113方——附子泻心汤,典型医案
《伤寒论》113方——附子泻心汤,典型医案1神经性头痛——袁尊山医案张某,男,48岁,1976年5月18日入院。
患者因感冒咳嗽发烧5天住入某医院,经抗炎治疗1周后,体温正常,咳嗽缓解。
一日忽然头痛,并逐渐加重,烦躁,出汗,身软无力,纳差,无呕恶。
经颅内x 片,脑超声波,脑电图检查均无异常,诊断为“神经性头痛”,给予鲁米那、去痛片等药不效,于6月15日邀余会诊。
患者面色青黑,四肢冰冷,述头痛有如棒击之苦,前额苦闷,昏蒙蒙然,大便秘结,小便短少。
脉濡数,舌质胖淡、苔晦并厚腻而润。
证属肾阳虚而湿热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治宜温肾阳,清热除湿,寒热并用。
拟附子泻心汤加味。
生大黄10克(另包、冲泡)制附片10克(先煎)黄连6克黄芩10克干姜9克法半夏10克茵陈15克木通10克滑石30克 3剂,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
6月19日二诊,服药后第一天大便6次,第二天5次,第3天4次,均为软便,未至稀溏,头痛明显减轻,舌苔始退,但每便前略有腹痛。
拟前方加广木香9克,枳壳10克。
3剂。
6月22日三诊,大便日下次数依次减少,便前已不腹痛,头痛全消脉转沉弱,苔转薄白,仍多汗怕冷、手足不温。
改用金匮肾气丸,早晚各一丸,以巩固疗效,痊愈出院。
按:患者头痛如击,前额苦闷,便秘溲赤,苔黄腻,脉濡数,为脾胃湿热;面青,肢冷,舌淡胖,为脾肾阳衰,故一方面用三黄、茵陈、滑石、木通、清半夏清泄湿热,另一方面用附子、干姜温暖阳气,3剂显效,6剂痛止。
《伤寒论方医案选编》《经方临证集要》论:脉濡数者,濡为肝脾之阳虚,数为中虚而火升。
苔厚腻而润,此是湿寒之象。
烦燥汗出,也如湿热外蒸。
本案很难,看不太懂啊,仅供参考,本案为湿热症,苔晦而厚腻,也如湿寒。
2头痛癫痫偏枯——闫云科医案2007年春某日,徐医生从五寨县来电云,其表姐夫某,56岁,原平市鼓风机厂职工。
6年前病脑梗塞,左侧肢体偏废,中西医治疗,症渐改善。
然祸不单行,前年遭车祸,'挫裂伤,先后两次开颅,之后出现抽风。
附子泻心汤---清热泄痞,扶阳固表
附子泻心汤---清热泄痞,扶阳固表附子泻心汤(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大黄6g 黄连3g 黄芩3g 附子3g 上3味,制法同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单煎取汁,兑之温服。
(功效)清热泄痞,扶阳固表。
(主治] .主证:心下痞满,按之柔软不痛,恶寒汗出。
副证:脉沉细,舌质淡,苔薄黄。
注:临证应用,本方证除心下痞满,恶寒汗出之外,尚有时出现心烦不宁,四肢冷,便秘,溲赤,苔灰黄相杂等症。
医者宜多思之。
(临证加减)1。
本方证兼见痰热结于心下者,酌加黄连、陈胆星,全瓜蒌。
,2.慢性痢疾,寒热错杂者,本方合白头翁汤加赤石脂。
3.慢性结肠炎,寒热交结,兼见脾虚者,酌加党参、白术、茯苓健脾之味或合黄土汤。
4.附子泻心汤加味治疗胃脘痛:若腹胀痛甚窜两胁者,加醋柴胡,炒枳壳;呕恶不能食者,加佛手,白蔻仁;气短无力者,加炒山药,炙黄芪;大便软者,易生大黄为熟大黄;若有表证则先解表。
5。
附子泻心汤治疗神经性头痛:用本方收到较好效果。
认为应用附子泻心汤必须掌握恶寒、自汗出,舌质淡胖、苔黄厚或厚腻且润,色必晦暗无光,脉濡数或洪数,重按无力等临床措征。
6。
大黄附子泻心汤加减治疗神经性头痛:用生大黄、附子(另包煎透)、黄芩、干姜各lOg,半夏、木通、白芷各12g,茵陈、干姜各lOg,川芎各15g,滑石30g,黄连6g。
随症加减'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云南中医药杂志,1995,f3,:30-31]7.附子泻心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病者表现为面色咣白畏寒肢冷,溺清,大便秘结,腹胀满,恶心吐,舌苔厚腻,口有氨味,血肌酐、尿素氮皆高于正常值1至数倍。
用此方附子温助肾阳,三黄清泄热毒,加一些活血祛瘀之品如桃仁、赤芍、丹参等,不少病例取得良好疗效。
[中国中医药学报,1994,c2,:3] .8。
五泻心汤治疗外感引起腹泻:本组病例分五型,分别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加防风、芥穗、苏叶、大枣;附子泻心汤加桂枝、党参、生姜、生草;生姜泻心汤加川朴、白术、茯苓;半夏泻心汤加藿香、草蔻、陈皮、麦芽;甘草泻心汤加党参、升麻、柴胡、白术。
【少白中医】伤寒论附子泻心汤
【少白中医】伤寒论附子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清上温下,为寒热并用之方(上热下寒,表寒内热),不仅因邪热壅滞中焦,形成“心下痞”,而且兼有衷阳虚弱,故常见心下痞闷、恶寒、汗出、脉关浮尺沉等证。
其主治“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
主治虚寒之体夹有客热的寒热错杂证。
“心下痞”乃泻心汤证,“恶寒汗出”是附子证。
附子泻心汤多用于吐血、伤食、晕厥等急症,有通阳泻痞的功效。
患者多主诉上腹部不适,精神萎靡或嗜睡,烦躁不安,言语不多或吐词不清,恶寒、手足冷、容易出汗。
大多有胃病或高血压等病史。
舌苔干腻,脉沉。
附子泻心汤可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胆囊炎、急慢性痢疾、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吐血、鼻衄、复发性口腔溃疡、高血压、中风、消化不良等。
加减:大便不成形,舌胖大,加干姜、甘草;便秘,加大大黄用量;有烦躁不安,出冷汗者,加肉桂。
注意:黄连、黄芩、大黄的用量不宜过大。
百度:
《逐步修正中医在你脑中的概念》
《中医调治日常疑难杂症的钥匙》。
名医验案:附子泻心汤
名医验案:附子泻心汤导读附子泻心汤不仅被用于治疗胃病,还被广泛地用于治疗心火盛、肾阳虚的上热下寒证。
小编整理了两则关于附子泻心汤的两则名师医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好地学习,方证相应。
附子泻心汤由附子、黄连、黄芩、大黄四味药物组成。
《伤寒论》本来是用于治疗胃病的,症状见胃里经常堵闷,吃的饭不往下走,塞在胃里面,有时胀满,但胃不痛,也有些病人形容为吃完饭后“棚”在那里,感觉“钉”的慌,《伤寒论》称作“心下痞”,现在一些医生把它称作“胃动力不足”。
可以伴有心烦、口干渴等上火的症状,但同时又会出现出汗、怕冷,很是矛盾。
其实这是心火亢盛、肾阳不足的表现。
心火亢盛,下行的道路不畅,不能下交于肾,就嵌顿在中间胃这个位置,于是就会出现胃中堵塞的感觉,并有上火的表现。
但心火不下交于肾,肾阳得不到心火相助,继而就会不足,于是就又出现汗出、恶寒怕冷,最终导致上面有热、下面有寒的结果。
治心肾不交之火旺水寒火旺水寒,是指心火虽旺,但被阻隔于上,上下不交通,导致肾阳不足之下寒,即上热下寒证,《伤寒论》的附子泻心汤证即属于此。
心肾的相交需其他脏器的协助,比如脾胃的升降等。
胃气主降,能助心火下行;脾气主升,能助肾水上济。
如果脾胃的功能失调的话,就会影响到心与肾的交通,若是心火不得下降或下降的道路不畅,渐渐积聚,就会导致心火亢于上,同时下焦肾阳得不到心火的温煦而出现下寒,由于阴阳水火的阻隔,使热者自热,寒者自寒。
表现为心烦,口干口渴,咽喉疼痛,甚至口舌生疮,牙痛,齿衄,面部长痤疮、疖子,耳鸣,脱发,目赤,上半身出汗。
但同时又腰酸怕冷,下肢发凉,尤其是膝关节以下凉的厉害,小便清长。
有些病人非常容易上火,但又不能服凉的药物,一吃就拉肚子,甚至吃一些凉的饮食也拉肚子,这些都是上热下寒的表现。
上热下寒证几乎都是表现为心热与肾寒,即上面有火多半是心火亢盛,下面有寒多半是肾阳不足。
这种情况在治疗上就必须清热药、温阳药并用了,附子泻心汤就是在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方剂。
2.附子泻心汤:伤寒痞满,热痞兼表阳虚。症见心下痞塞不
2.附子泻心汤:伤寒痞满,热痞兼表阳虚。
症见心下痞塞不
2.附子泻心汤(张仲景)伤寒痞满
(《伤寒论》)
【歌诀】
附子泻心用三黄寒加热药以维阳①
痞②乃热邪寒药治恶寒加附治相当
大黄附子汤同意温药下之妙异常
【词解】①维阳:维,维系。
维阳当解为助阳。
②痞:痞塞不通。
【组成】大黄二两(6g)黄连、黄芩各一两(各3g)附
子一两(3g)
【用法】水煎服,附子另煎。
【功用】泻热除痞,助阳固表。
【主治】热痞兼表阳虚。
症见心下痞塞不通,按之柔软
不痛,心下或胸中烦热,口渴,而后恶寒汗出,苔黄,关脉
浮盛。
【方析】无形邪热结于心下(胃脘部),气窒不通致心
下痞为本方主证。
表阳虚,恶寒汗出为兼证。
主用大黄、黄连、黄芩味薄气轻,清泄上部邪热而消痞,为君药。
附子辛
热醇厚,温经扶阳,为佐药。
本方寒热并用,各奏其功。
【附方】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大黄三两(9g)
附子二两(6g)细辛一两(3g)水煎服。
功用: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寒积实证。
症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
足厥逆,脉紧弦。
按:附子泻心汤治伤寒心下痞,上承《伤寒论》159
条,当有该条心下痞见症及舌脉;兼见恶寒汗出,非表邪,
实为阳虚腠理不密所致。
大黄附子汤用以治疗虚寒积滞相并,既用苦寒的大黄泻结,又用辛热的附子、细辛散寒,与
附子泻心汤寒热并用意义相同,即用温药配合寒药,彼为清法,此为下法,与单纯苦寒攻下不同。
附子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
我发现太多的人喜欢喝酒,吃一些麻辣的东西,又爱吃冰淇淋,喝冰冻的饮料。
这一热一冷到体内,时间长就是寒热错杂,寒留在脾肾,热留在胃和心肝,那种饮食不当引起的热,全部郁结在人身体中间,阻隔着肾水不能上升,肺气不能下降。
你观察一下你身边人,好多人稍微吃点饭,肚子就涨,一张嘴满嘴口臭,拉肚子还经常上火,小便黄的像浓茶一样,怕冷还容易出虚汗。
最主要的是顶个大肚子。
这大肚子,容易腹胀,在中医上叫做“心下痞”,这个时候可不能服用一些去火药去火,去火药伤人阳气,肚子只会更大。
更不能用补药,那样只会更加上火。
治疗这种寒热错杂,泻心汤很厉害,然而泻心汤里面效果最好的就是《金匮要略》附子泻心汤:“大黄30黄连12 黄芩15 制附子25,先熬附子,以麻沸汤冲洗三味,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
这个药除了附子,别的是不用熬的。
麻沸汤就是开水,用开水冲泡大黄、黄连、黄芩,然后把水扔掉,倒入滚烫的附子汁,这药就可以喝了。
这个方子非常非常伟大,不知道甩了西医几条街,大黄、黄芩、黄连没有凹过,它的药性就轻盈往上飘,一下子把上边的火给去掉,人也不再口臭不再上火。
附子熬过,它药性就沉重往下走,补了脾和肾。
这样一来,寒热平调,热气一散,喝酒引起的大肚子一下就没了。
大黄、黄连、黄芩,就是著名的三黄片,但是你最好不要吃那个东西,没有附子这种温补的药相助,三黄的苦寒非常伤人阳气的。
张仲景的每一样药,熬制方法都很合理,无可争议,搭配的非常巧妙,让人拍案叫绝!收起。
附子泻心汤的临床应用讲座
附子泻心汤的临床应用讲座附子泻心汤,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方剂,起源于古代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
该方剂主要由附子、大枣、生姜、甘草组成,具有温阳祛寒、温脾胃、理气化痰、镇心安神的功效。
在临床应用中,附子泻心汤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是与心脏相关的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一、附子泻心汤的成分及功效附子泻心汤的主要成分包括附子、大枣、生姜和甘草。
附子泻心汤具有温中补脾、祛寒散结、理气调中、安神止惊的功效。
其中,附子具有温阳祛寒、祛积化痰的作用,可增强心脏功能,提高心脏的抗病能力;大枣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增强人体的抵抗力;生姜有温中散寒、化湿和胃的作用,有助于调节消化系统功能;甘草能理气和中、缓解心悸、安神定志。
二、附子泻心汤的适应症附子泻心汤在临床应用中被广泛用于治疗虚寒心痛、心悸失眠、心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心脏及心血管系统疾病。
尤其是对于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过劳过度等原因导致的心脏病症,附子泻心汤具有良好的疗效。
三、附子泻心汤的临床疗效在临床应用中,附子泻心汤常常用于心脏病患者的治疗中。
通过温阳祛寒、温中补脾、祛湿化痰的作用,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整体免疫力,改善心脏功能,缓解心梗、心悸、胸闷等症状。
同时,也能够调节情绪,安神定志,对失眠、焦虑等情绪问题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四、附子泻心汤的剂型及用法附子泻心汤可以口服或煎服。
成年人一次剂量为9-12克,每日2次,可酌情调整。
在服用过程中,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
五、附子泻心汤的注意事项在使用附子泻心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率,避免超量使用;同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体质虚弱者以及脾胃虚寒者慎用。
总之,附子泻心汤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药方剂,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和显著的疗效,特别是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有着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
附子泻心汤经典医案、方论
附子泻心汤经典医案、方论[方剂组成]大黄二两(6克),黄连一两(3克),黄芩一两(3克),附子炮,去皮,别煮取汁,一枚(5克)[服用方法]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史,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治则方解]病机:无形邪热结于心下,而表阳虚。
治则:泄热消痞,扶阳固表。
方义:本方由大黄黄连泻心汤加附子而成。
方中大黄清泄脾胃无形邪热。
黄连清中焦邪热,黄芩清上焦邪热。
用麻沸汤浸渍,取其气清轻上扬,免其味重浊下泻,以泄中焦邪热。
附子久煎别煮取汁,使辛热药物充分发挥其温肾壮阳,顾护卫气之功。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旋覆代赭汤、桂枝入参汤、五苓散、大柴胡汤、十枣汤与附子泻心汤都可治疗心下痞满,半夏泻心汤主治中虚湿热痞证,病以痞满,呕利为主;生姜泻心汤主治中虚湿热痞证兼有食滞水气,病以痞满,干噫,食臭为主;甘草泻心汤主治中虚湿热痞重证,病以痞满,利下不止,少气为主;大黄黄连泻心汤主治脾胃热痞证,病以心下痞满而灼热为主;旋覆代赭汤主治中虚痰饮病证,病以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为主;桂枝人参汤主治脾胃虚寒病证,病以心下痞硬,喜温恶寒为主;五苓散主治水气痞证,病以心下痞满,口渴,小便不利为主;大柴胡汤主治胆胃热结痞证,病以胸胁苦满,心下痞硬为主;十枣汤主治悬饮阻塞心下痞证,病以胁痛,短气为主;而附子泻心汤邪热内郁,而表阳虚,病以心下痞满,恶寒为主。
[辨证要点]本方由大黄黄连泻心汤加附子组成,寒热并用,攻补两全,主治邪热内郁而兼阳虚之病。
临床凡见脘腹痞满,甚者疼痛,形寒肢冷,恶心呕吐,大便不调,心烦口干,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舌淡或红,苔白或黄,脉沉细数,或沉弦,病机符合本虚标实、寒热错杂者,无论何种病证,皆可用之。
本证应与热痞兼表未解者相鉴别,如果其人恶寒汗出,而又有发热脉浮,头项强痛等症,则宜遵先表后里的原则。
先用桂枝汤先解其表,待表解后,方可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以泄痞。
[仲景方论]《伤寒论》第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附子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方药】大黄二两(6克)黄连一两(3克)黄芩一两(3克)附子一两(炮,去皮,破,别煮取汁)(3克)【煎服】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现代用法:附子另煎取汁,余药沸水浸泡绞汁去滓,兑入附子汁)。
【原文】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155)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解说】本证为热痞兼表阳不足。
以附子泻心汤泄热消痞,扶阳固表。
本方三黄生用,沸水浸渍,在于薄其味而取其轻清之气,以清泄上部邪热;附子熟用另煎,文火久煎,则取其醇厚之味·以发挥温经扶阳的作用,诸药合之,则“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运用】一、上热下寒刘渡舟医案:韩某,男,28岁。
患背热如焚,上身多汗,齿衄,烦躁不安。
但自小腹以下发凉,如浴水中,阴缩囊抽,大便溏薄,尿急尿频,每周梦遗二到三次。
在当地易数医治疗无效,专程来京请余诊治。
视其舌质偏红,舌苔根部白腻,切其脉滑而缓。
此上热下寒之证,治当清上温下。
然观病人所服之方,率皆补肾固涩之品,故难取效,处与附子泻心汤:黄芩6克,黄连6克,大黄3克(沸水浸泡十分钟去渣),炮附子12克(文火煎四十分钟,然后兑“三黄’’药汤,加温后合服)。
服3剂,大便即已成形,背热减轻,汗出止,小腹转暖,阴囊上抽消失。
又续服3剂而病愈。
(《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6-7)按语:人体的水火阴阳籍赖脏腑气机运动的升降出入,周济于表里上下,维持着一个相对的平衡。
一般而言,火在上而下行以温水寒'水在下而上升以济火热;阳卫外以守阴,阴守内以助阳。
据本案脉证,显为上热下寒,水火不能上下交济所致。
病变的焦点则在于上焦热盛,盛则亢,亢则不下行,则下寒无火以温,而呈现七热下寒之局面。
徒用补肾固涩之法,则隔鞋搔痒,定难取效。
治当清上热而温下寒,用附子泻心汤正与之相宜,服之则热得三黄而清,寒得附子而温,阴阳调和,水火既济,其寒热错综复杂之证自愈。
附子泻心汤证案
附子泻心汤证案
附子泻心汤证案
谢某某,女,24岁,文书,广州市人。
2000年6月27日初诊,心悸,胸闷,心烦,失眠,口臭,伴恶寒身痛,肢凉,参加自学考试,心理压力大,思想难以集中。
查:舌红苔黄腻,脉沉细,心率95次/分钟,可闻及早搏2~3次/分钟,ECG(心电图)示“心肌劳损”,甲状腺功能检测示FT4(游离甲状腺素)增高。
虽炎炎夏日,患者身着长裤厚衫。
辨证为外寒内热,与附子泻心汤加味:熟附片12g(先煎),生大黄15g,黄连10g,黄芩10g,太子参30g,生地20g,炙甘草15g,3剂。
7月4日二诊:诸症明显减轻,再进4剂,病情持续好转。
守方调理20余天,诸症消失,复查ECG正常,并顺利通过考试。
按语:患者由于平日体质素差,近年以参加自学者考试,工作紧张,心理压力大,肝气不舒,郁久化热,木旺克土,脾虚生湿,致湿热内蕴,心、肝、胃火上炎,故见心烦失眠、口臭;胸闷乃由湿热阻滞,心之气阴不足所致;恶寒、肢冷、身痛,缘于卫阳不足,经脉、肌肤失养,实为寒热错杂,虚实挟杂之证。
与寒温并用之法,取附子泻心汤温阳泻热,佐参、地、草,仿炙甘草汤之意,以固本养心通脉,方证相合,故能取效。
附子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出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
是仲景的五泻心汤之一。
《伤寒论》原文︰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附子泻心汤方】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前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
适应证:热痞兼表阳虚,证见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恶寒,汗出等,由于邪热壅滞胃脘,气机阻滞而心下满闷不适,兼有表阳不足者,肌肤失于温煦而恶寒,不能卫外而汗出。
1 历代医家解读柯韵伯说:“心下痞者,当有大便硬,心烦不得眠句中,此用此汤,夫心下痞而恶寒者,表未解也,当先解表,宜桂枝加附子,而反用大黄,谬矣。
既加附子,复用苓连,抑又何也,若汗出是胃实,则不当用附子,若汗出为亡阳,又乌可用芩连乎。
”吕茶村说:“大凡恶寒汗不出者属表实,恶寒汗自出者属表虚,但汗出恶寒,仲景自有芍药甘草附子汤之制,今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则表虚而里实,但固表则里邪愈壅,但清里则表阳将亡,故以三黄附子合用之,……柯氏胶执已见,擅改经文。
……使先圣极空灵极神变之活法,而妙理无穷。
”钱天来说:“伤寒郁热之邪,误入而为痞,原非大实,而复见恶寒汗出者,如其命门真阳已虚,以致卫气不密,故玄府不得紧闭而汗出,阳虚不任外气而恶寒也。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此证邪热有余而正阳不足,设治邪而遗正,则恶寒益甚,或补阳而遗热,则痞满愈增,此方寒热补泻并投互治,诚不得已之苦心,然使无法以制之,鲜不混而无功矣。
方以麻沸汤渍寒药,别煮附子取汁,合和与服,则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乃先圣之妙用也。
陈修园《长沙方歌括》:心下痞,是感少阴君火之本热也;复恶寒者,复呈太阳寒水之本寒也;汗出者,太阳本寒则标阳大虚而欲外撒也。
治伤寒以阳气为主,此际岂敢轻用苦寒?然其痞不解,不得不取大黄、黄连、黄芩之大苦大寒,以解少阴之本热;又恐亡阳在即,急取附子之大温,以温太阳之标阳,并行不悖,分建奇功如此。
5、附子泻心汤
5、附子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适用于热陷于胃兼阳虚于外者。
《伤寒论》云:“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唐容川说:“泻心皆水火虚气作痞。
唯此是火气实,水气虚,水中化气,即卫外之阳气也。
故用附子补水分之阳气。
”《医宗金鉴》云:“其妙尤在以麻沸汤渍三黄,须臾绞去滓,内附子别煮汁,意在泻痞之意轻,扶阳之意重也。
”寒热并用,温阳泻心,攻补兼施,其效无穷。
附子泻心汤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附子泻心汤处方大黄、黄连、黄芩,各二钱。
附子(炮.去皮脐.切作四块.只用一块)。
功能主治治心下痞而后恶寒汗出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伤寒论》:附子泻心汤处方大黄12克黄连6克黄芩6克附子10克(炮,别煮取汁)制法上四味,切三味。
功能主治温经回阳,泄热消痞。
治阳虚于外,热结于胃。
心下痞满,而复恶寒、汗出者。
用法用量以麻沸汤400毫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
备注方中附子温经扶阳,以治肌表之恶寒;大黄、黄连,黄芩之苦寒,以麻沸汤浸渍,取其味薄气轻,清泻上部之邪热,以治胸部之痞结。
摘录《伤寒论》《白喉全生集》:附子泻心汤处方大黄4钱(酒炒),黄连6分,制附片3钱,僵蚕(姜汁炒)2钱,桔梗2钱,银花2钱,黄芩1钱5分,生姜3片。
功能主治白喉。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白喉全生集》总之,五泻心汤主证的共同点是“心下痞”,而共用芩、连以清热消痞,但因其“痞”的程度不同和兼证不一而用药也有不同。
半夏泻心汤证系本为柴胡汤证而反误下成痞。
呕吐较甚,而以半夏为君,降逆止呕,开结消痞;生姜泻心汤证是胃虚、谷不消而干噫食臭,水不化而腹中雷鸣下利,故以生姜为君;甘草泻心汤证是因再次误下,胃气重虚,客气上逆,而用甘草为君,以资甘缓补中消痞;大黄黄连泻心汤证是热邪壅聚于胃,故用大黄以清热消痞;附子泻心汤证是邪热有余,胃阳不足,用附子以扶阳消痞。
笔者多年来用泻心汤治疗胃肠道疾患甚多,都收到满意效果,对此有所体会,今略举例于下。
附子泻心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附子泻心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附子泻心汤《伤寒论》【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155)附子泻心汤方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功效配伍】附子泻心汤泄热消痞,扶阳固表。
本方即大黄黄连泻心汤加附子一枚组成。
方中大黄、黄连、黄芩苦寒泄热消痞;炮附子辛热,温经扶阳,固表止汗。
药仅四味,寒热并投,补泄兼施,共奏泄热消痞、扶阳固表之功。
吴皇《医方考》云:“心下痞,故用三黄以泻痞;恶寒,汗出,故用附子以回阳。
无三黄,则不能以去痞热;无附子,恐三黄益损其阳。
热有附子,寒有三黄,寒热并用,斯为有制之兵矣,张机氏谓医家之善将将者也。
俗医用寒则不用热,用热则不用寒,何以异于胶柱而鼓瑟乎?”上四味药,将大黄、黄连、黄芩用麻沸汤渍之,须臾,绞去滓,取其味薄气轻以清泻心下热壅;别煮附子,久煎取汁,取其药力醇厚以温经扶阳,并能降低其毒性。
再将两种药汁混合,分二次温服。
徐大椿《伤寒论类方》云:“此法更精,附子用煎,三味用泡,扶阳欲其熟而性重,开痞欲其生而性轻。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云:“方以麻沸汤渍寒药,别煮附子取汁,合和与服,则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乃先圣之妙用也。
”【方证论治辨析】附子泻心汤治热痞兼表阳虚证。
症见心下痞,复恶寒,汗出。
邪热痞气阻于心下胃脘,则自觉心下痞闷不通,如物梗塞,按之柔软,不硬不痛,可伴烦渴,尿赤,舌红。
复恶寒,汗出,却无头痛、身疼等症,则知此非表证,而是卫阳亏虚,肌表失之温煦则恶寒,卫外不固则汗出。
本证既有邪热内壅之热痞,又有表阳亏虚之外寒,乃寒热并见,虚实并存。
故治宜泄热消痞,扶阳固表,方用附子泻心汤。
【用方思路】附子泻心汤治疗热痞证,关键是邪热壅滞心下胃脘,故方中突出大黄、黄连、黄芩的应用;虽有肌表阳虚乃次要现象,只是兼症,所以仅用少量附子以温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医经方之附子泻心汤证
名医经方之附子泻心汤证
39、附子泻心汤证
(1)上热下寒案
医案:宋××,男,48岁,患腰以上汗出而心烦,但腰以下无汗而发凉。
伴遗精,阴部发冷,阴茎回缩,大便稀溏,每日一次。
舌质暗红,脉沉滑。
此属阴阳不和,上下水火不相交济,治宜清上温下,交通心肾阴阳水火。
制附子10克(水煎煮)大黄黄连黄芩各6克(沸水泡渍)。
上药和汁兑服,二剂。
服药后大便每日二三次,但不稀溏,下肢已由凉转温,汗出心烦止,梦遗阴缩消,只有阴部仍然有凉冷的感觉。
舌边尖红,脉沉。
这是属于火热邪气已清,但阳气尚未遍达周身之象,再投以四逆散原方三剂而愈。
解说:本案临床表现寒热错杂,热为真热,寒亦是真寒,临床上辨证治疗均比较困难。
一般来说,上焦郁热极容易导致下寒,这是因为人体内的阴阳是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在下的阳气被郁而不能下达,则必然导致下焦的阳气不足而生内寒。
所以,用附子泻心汤,专煎附子以温下寒,另渍三黄以清上热,这样一来,寒热之药异
其气而生熟之品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使阴阳调和,水火交济,则诸证自愈。
附子泻心汤由大黄黄连泻心汤加炮附子而成,《伤寒论》中用来治疗“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其病机特点是火热邪气内盛而人体真阳又虚。
从表面看来,这是一种不相协调的矛盾对立,阳盛则热,阳虚则寒,为什么阳虚能与热邪同存于一体之中?如果从上下水火阴阳既济系统来看,中焦气机不能斡旋于上下,固然能产生上热下寒的格局。
但是,如果从阳气与邪火的关系上来理解附子泻心汤证,似乎更能触及病变的本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
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这段话为我们理解邪气与阳气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少火”(即生命活动之火)是周身阳气产生的根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保证,所以说“少火生气”。
而“壮火”(即“邪火”)则是“少火”的克星,它不但能“食气’, 而且能“散气”。
在邪火内盛的病理情况下,如果它不断地蚕食人体的“少火”,就能逐渐导致阳气虚衰。
阳愈衰则火愈盛,火愈盛则阳愈衰,形成了一个不良的循环体,而在这个循环体中,邪火旺盛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所以,如果要打破这个循环体,恢复人体的阳气,单用扶阳的方法显然是达不到目的的,只有在消除邪火的同时,采用温补阳气的方法,双管齐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也
就是说,只有在“壮火之气衰”的前提下,才能使“少火之气壮”,这也正是附子泻心汤一方面用三黄清热泻火,另一方面用附子温补真阳的治疗主导思想。
用这种观点来认识附子泻心汤证的病机形成原理以及附子泻心汤的组方原则,对于在临床上更好地把握本方的运用无疑是有益的。
(2)治验二则:
医案:案一:佟××,女,26岁。
患大便干结,数日一次,腹不满,牙床肿痛,口腔溃烂,口渴欲饮,小便黄赤。
至午后日暮之时则头面烘热而赤,此证每月一发,多在月经来潮之前,病已一年。
始以为胃肠燥热,欲投以调胃承气汤。
待视其舌,舌质淡嫩有齿痕,苔白润,脉沉。
舌脉与证不合,分明有阳虚之征,于是又仔细询问,方知平素形寒肢冷,汗出恶风,且心下痞,月经提前,量少而色黯,伴腹痛。
此属上热下寒证。
制附子12克(水煎煮)大黄黄连黄芩各6克(沸水泡渍)。
和汁兑服,三剂。
服药后牙痛,口渴,汗出,心下痞等证均消,大便转常。
按往常月经应提前而至,但此次没有提前。
上方加附子为15克,又服三剂后,月经按期而至。
医案:案二:李××,男,30岁。
素有胃病。
胃脘痞胀,胃中嘈杂如火烧灼,心烦不寐,口腔内粘膜及舌体溃
烂,全是一派心胃火热之象。
舌质反而淡嫩有齿痕,苔薄白。
再询其证,尚有周身乏力,时时畏寒,精神不振,性欲淡漠,纳谷不香,大便稀溏等。
切其脉弦而滑。
证有寒热,俱非虚假,当以清火温阳之法治疗。
制附子10克(另包单煎)大黄黄连黄芩各6克(沸水泡溃)
和汁兑服,六剂。
药后胃脘痞胀及烧灼感均消,口疮愈合。
但仍畏寒,大便每日二三次,续上方加大附子剂量为15克,又服三剂后,精神大振,体力增加,大便转常,诸症随之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