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欣赏乡愁(余光中)
《乡愁》全文与赏析(优秀10篇)
《乡愁》全文与赏析(优秀10篇)总结篇一板书:读(诗歌)──赏(意境)──悟(情感)赏析:篇二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
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
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
《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
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余光中经典诗歌《乡愁》赏析
余光中经典诗歌《乡愁》赏析乡愁是一种绵延在心底的苦,是一种伟大的情愫,它占领了我们心灵中最深邃的部分。
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关于余光中《乡愁》鉴赏,至今都还有人在细细品味和理解。
我们会慢慢的懂得乡愁是一本历史的巨著,它送给我们的不仅是沙漠甘泉,也给人间的旅人浇灌上心智的露水。
寄愿乡愁伴随人类思想者的新生而在精神的坟冢中重新复苏,不要再让我们人类丢失为数不多的几亩梦田。
第一小节,此时的作者是“少小离家”为读书,未经世事沧桑,略带“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更多的是对母亲的依恋;第二小节,妻子是相约一生共白头的亲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赏的亮丽风景。
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第三小节,恰当运用颤音,表达一种如泣如诉的深深的哀伤;第四小节,文章最后,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
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要气流不断,读出激昂慷慨之感。
A、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诗人四个人生阶段。
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B、小时侯(少年)——母子分离、长大后(青年)——夫妻分离、后来(中年)——母子死别、现在(老年)——游子与大陆的分离C、运用了独特的比喻,化抽象的、难以捕捉的离愁别绪为具体可感的东西,这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巧:托物寄情。
在许多古典诗歌中,如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余光中从亲历的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来寄寓情感,这种取象看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邮票——母子深情(浓烈) 船票——夫妻恩爱(热烈)坟墓——生离死别(悲痛) 海峡——思乡念国(深沉)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并且用了“一枚、一张、一方、一弯”等量词,是不是说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淡?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阻碍了无尽的乡思,落笔虽小,却诗情饱满。
(完整版)余光中乡愁原文及赏析
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 “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 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 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对古典诗词
资源的利用使余光中的诗在整体上呈现出纯美的维度,在文化的框架中也极 有意味。铭文似的语句和速度,纯美的语言,齐整的体式,这些余光中一以贯之 的手法,均源自他始终不渝的“中国情结”。
余光中先生在叙述自己思乡的感情基础上,将这种情感体验流露到每一位中 国人的心中,将所有海外游子,港澳台同胞们乡愁的心声用一湾浅浅的海峡展现 给了祖国同胞,将这种乡愁的中华民族本性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灵的殿堂里。此 时,诗歌的思想情感已经升华到了整个民族及全世界华人的心中,读者可以感受 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叶落归根情结。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 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 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 的“中国情结”。
在《春望》中所写下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蕴含了中国 人民多少的苦难与思念呀。到了中年,作者成家立室之后依然不能摆脱这种隔岸 的牵挂。本应幸福,温馨而甜蜜的婚姻却变成了海上旅途的疲乏,孤独,一张张 旧“船票”饱含和多少空虚的岁月和相聚的感动,一张张旧“船票”割断了无数 鸳鸯梦。而最令诗人痛心疾首的是自己朝思暮想要回去探望的老母亲,却在苦苦 的等待和思念中烟消云散,被一撮刺眼的黄泥永远地掩埋在自己苦思的故土里, 一方短短的“坟墓”却成了生与死无法逾越的长城,一方矮矮的“坟墓”却成了 叫人销魂的思念。
3/6
4/6
5/6
诵读欣赏《乡愁》教案
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和欣赏《乡愁》,让学生感受诗人余光中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分析《乡愁》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3.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祖国、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 感悟《乡愁》的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
2. 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中的意象,感受诗人的乡愁情感。
2. 运用诗歌表现手法,创作自己的诗歌。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诵读、讨论、赏析、创作等方法,让学生在感受诗歌美的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2. 以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介诗人余光中及《乡愁》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诵读:让学生反复诵读《乡愁》,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解析:分析诗中的意象,如“邮票”、“船票”、“坟墓”等,理解诗人乡愁的情感。
4. 赏析:讨论诗中的意境美和情感美,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5. 创作: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乡愁诗歌,表达对家乡的情感。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美感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乡愁》,并写一篇关于乡愁的感受文章。
六、教学内容:2. 通过对比其他乡愁题材的诗歌,探讨《乡愁》的独特之处。
七、教学步骤:1. 分析《乡愁》的形式美,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结构、韵律等特点。
2. 对比其他乡愁诗歌,让学生了解《乡愁》的独特形式。
3. 通过讨论,总结《乡愁》在形式上的特点及其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八、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关注《乡愁》中的意象转换,体会其深刻的内涵。
2. 分析诗人如何通过意象转换表达乡愁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九、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转换,如“邮票”到“船票”到“坟墓”等。
2. 分析意象转换的意义,让学生理解诗人通过意象表达乡愁的方法。
3. 进行诗歌鉴赏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其他诗歌。
余光中《乡愁》原文赏析
余光中《乡愁》原文赏析余光中《乡愁》原文赏析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余光中《乡愁》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余光中《乡愁》原文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原文赏析一乡愁是一种绵延在心底的苦,是一种伟大的情愫,它占领了我们心灵中最深邃的部分。
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关于余光中《乡愁》鉴赏,至今都还有人在细细品味和理解。
我们会慢慢的懂得乡愁是一本历史的巨著,它送给我们的不仅是沙漠甘泉,也给人间的旅人浇灌上心智的露水。
寄愿乡愁伴随人类思想者的新生而在精神的坟冢中重新复苏,不要再让我们人类丢失为数不多的几亩梦田。
第一小节,此时的作者是“少小离家”为读书,未经世事沧桑,略带“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更多的是对母亲的依恋;第二小节,妻子是相约一生共白头的亲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赏的亮丽风景。
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第三小节,恰当运用颤音,表达一种如泣如诉的深深的哀伤;第四小节,文章最后,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
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要气流不断,读出激昂慷慨之感。
A、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诗人四个人生阶段。
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B、小时侯(少年)——母子分离、长大后(青年)——夫妻分离、后来(中年)——母子死别、现在(老年)——游子与大陆的分离C、运用了独特的比喻,化抽象的、难以捕捉的离愁别绪为具体可感的东西,这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巧:托物寄情。
余光中的《乡愁》原文以及赏析
余光中的《乡愁》原文以及赏析余光中的《乡愁》原文以及赏析《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诗中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余光中的《乡愁》原文以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乡愁》原文: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赏析:《乡愁》是余光中诗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和《民歌》《乡愁四韵》《罗二娃子》等,同是余光中以民歌风抒发乡愁的经典之作。
余光中被称为“以乡愁之诗撼动亿万华裔”的诗人,“乡愁”是其众多诗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题。
《乡愁》对一个抽象的、很难作出描绘却被大量描绘所覆盖的主题作出了新的诠释。
在意象上,选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生活中常见的物象,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使原本不相干的四个物象,在乡愁这一特定情感的维系之下,反复咏叹。
余光中本人曾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
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想到祖国大陆这样“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内容上,按时间顺序,从“幼子恋母”到“青年相思”,到成年后的“生死之隔”,再到对祖国大陆的感情,不断发展的情感,逐渐上升,凝聚了诗人自幼及老的整个人生历程中的沧桑体验。
不同阶段的乡愁,凝聚两端的分别是:我——母亲;我——新娘;我(生)——母亲(死);我(游子)——大陆(祖国)。
乡愁的对象,由具体的“乡”,到抽象的民族的“乡”,从地域之乡,到历史之乡和文化之乡。
乡愁余光中分段赏析(通用5篇)
乡愁余光中分段赏析乡愁余光中分段赏析(通用5篇)乡愁是一种绵延在心底的苦,是一种伟大的情愫,它占领了我们心灵中最深邃的部分。
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关于余光中《乡愁》鉴赏,至今都还有人在细细品味和理解。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乡愁余光中分段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乡愁余光中分段赏析1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赏析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
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3A第四单元 诵读欣赏%3A乡愁 (共16张PPT)
第四 单元
乡愁
余光中
课堂·导入ຫໍສະໝຸດ 思乡诗句九月九日登高忆山 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
课堂·小结
这首诗用“邮票”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用“坟墓” 表达对母亲的怀念,这是浓烈的亲情;用“船票”表 达对新婚妻子的想念,这是热烈的爱情;而“海峡” 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祖国的眷念,这是深深的爱国 之情。这首诗用“邮票”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用“坟 墓”表达对母亲的怀念,这是浓烈的亲情;用“船票” 表达对新婚妻子的想念,这是热烈的爱情;而“海峡” 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祖国的眷念,这是深深的爱国 之情。这几组形象构成了乡愁的丰富内涵,使乡愁有 了更明显的寄托。感情有淡渐浓,主题有浅入深。
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 兴趣。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大量著述,而其 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 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 笔法。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 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 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
乡愁是一张窄的船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方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的海峡——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问题·探究
这首诗使用叠词的目的
(1)声音绵长,情感悠长。 (2)声音叠加,情感浓重。 (3)第三声,情感千回百转。
余光中《乡愁》全诗 及赏析
余光中《乡愁》全诗及赏析乡愁作者: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作品赏析】余光中是知名文学家、诗人、散文家。
他祖籍福建永春,余光中从十岁开始,在当时的战时首都重庆学习生活。
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
诗歌表达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
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全诗共四节。
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
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
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
诗人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这四个意象是单纯、明朗、集中、强烈。
它们又是丰富的,即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这四个意象把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乡愁”物化、具体化,通过“托物寄情”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这些意象和“这”、“那”这两个简单的指示代词联接在一起,巧妙地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将愁绪的两端紧密融合。
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阊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
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舒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和无尽的相思。
《乡愁》有令人瞩目的形式美。
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
《乡愁》全诗鉴赏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写作背景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
首诗。
余光中
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学读书(原崔
八巷小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
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2年毕业。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
等共创“蓝星”诗社。
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
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2012年4月担任
澳门大学“住校作家”。
诵读欣赏《乡愁》教案教学设计
诵读欣赏《乡愁》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诵读欣赏《乡愁》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乡愁教学目标1、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
2、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3、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难点: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
集体备课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引导:乡愁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就是抒写这一主题的,同学们还记得吗请一起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同学们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参考:“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其实,现当代待歌中也有很多写乡愁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
1928年出生于南京, 1950年去台湾。
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
三、熟习课文、指导朗诵。
1.请学生自己先默看本诗,熟悉诗歌内容。
2.再请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试着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学生指导:体会是只可意会的,并非要求每个学生做到,有部分达到即可,而且很难检查,主要是落实节奏和重音的,要求用笔标出。
教师下去指导顾问)3.提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还是忧郁深沉采用自由提问式,让学生无拘束回答,学生应该容易明白。
教师补充: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乡愁》课文赏析
《乡愁》课文赏析《乡愁》课文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乡愁》课文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乡愁》课文赏析篇1乡愁是源于对往昔之物的特别缅怀,当夜雨响在耳边,乡愁也就如约而至在我们精神的海底。
下面是《乡愁》课文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已白发盖黑土的余光中老先生,祖籍究竟是江苏常州还是福建永春已经无从查考,但余老先生是生于南京,九岁方离开当时的首都去四川,三年后返回南京读大学,对于祖国,少年时的印象是最深的,四九年余光中离开大陆赴台湾,此后飘泊于香港、欧洲、北美……半个世纪以后再次踏上大陆的土地,余光中在南京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一)、意以象言,情以象抒。
诗言志,歌咏情,诗歌是情志抒发的艺术,可是这种感情心志的抒发最忌讳抽象说教,空洞无物,为此,诗人们往往选取一些“情感对等物”(意象)来抒情言志,从而使诗歌具有含蓄蕴藉,韵味悠长的表达效果。
余光中的《乡愁四韵》依次选用了四个极具中国特色和个性风格的意象来抒发诗人久积于心、耿耿难忘的乡愁情结。
首节“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以呼告开篇,反复咏唱,“长江水”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它是自然滋润万物的汩汩清泉,它是母亲哺育儿女的甜美的乳汁,它是祖国抚慰游子的绵长柔情。
诗人漂泊天涯的深情呼唤有如穿越沙漠、久旱干渴的旅人对于绿州和清泉的渴盼,焦灼而痛楚,执着而痴迷!第二节的“海棠红”和第四节的“腊梅香”极富古典韵味,很容易引发人们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相似联想,也含蓄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留恋和热爱。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人在旅途,魂归故里。
哪怕天涯海角,哪怕沧海桑田,文化的血脉永远亘古如斯,一脉相连。
诵读欣赏乡愁(余光中)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 陆。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 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成为 他诗歌作品中重要的内容。70年代初创作《乡 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 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 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 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 出了《乡愁》。”
活动探究二:这首诗歌这样改写会不 会更清楚明朗一些?
小时候,乡愁是对母亲的思念,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对爱人的挂恋,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对亲人的哀悼,我在坟墓外头,母亲在坟 墓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我在海峡这头,大陆 在海峡那头。
咬文诗人嚼将字自己的—情—感感寄受托于诗邮歌票语、船言票美、坟墓、
海峡这样的具体事物中(意象),读者借助于联
想和想象,可以构建出带有情感的画面(意境),
给人以再美读感。诗歌,寻找诗歌语言上的 细微变化,体味这样变化的意味。
活动探究: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任选其中的一小 节,将诗中情境诉诸于笔端。
生死两茫茫 瑟瑟风中,一片静穆,矮矮的青 灰色石碑,刻着我的母亲的名字,这 里便是母亲的所在,我伸手抚摸母亲 年轻的面颊,是我记忆中最温暖的模 样,手指却沁骨的凉——风把叶子带 到哪里去了?母亲,自你走后,我成 了流浪的孩子……
乡愁余光中原文朗诵
乡愁余光中原文朗诵乡愁余光中原文朗诵《乡愁》作者: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歌赏: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
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
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
《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余光中的《乡愁》诗句赏析
余光中的《乡愁》诗句赏析余光中的《乡愁》诗句赏析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余光中的《乡愁》诗句赏析,一起来看看吧!余光中的《乡愁》诗句赏析《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赏析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
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
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
诵读欣赏乡愁(余光中)
1、文章写出了人生历程中 四 个时段的乡愁,你能分别说一下吗? 小时侯→长大后→后来 →现在 少年 青年 中年 老年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慈母 → 新娘 → 亡母 → 大陆
二读——点拨读法
请你选择最喜爱的诗段,朗读体会。然后谈一谈怎 样朗读本诗才能更好的传达诗人的情感。
乡愁
余 ———— 光 中
听一听——聆听心曲,感悟真情
《两地书·母子情》
作词:向 彤 作曲:王祖皆 张草娅 演唱:董文华 阎维文
孩子呀孩子,春天我想你, 小燕作窝衔春泥,小燕作窝衔春泥。 你在远方守边疆,何时何日是归期, 何时何日是归期,咿呀儿呦呦咿。 妈妈呀妈妈,春天我想你, 咱家的果园可曾绿,妈妈呀妈妈我想你, 门前的枣树仍依旧,风车小桥在梦里, 咿呀儿呦呦咿。
长黄城河——首都———母三母—峡亲亲母—亲的的—的母血乳心亲脉脏汁的笑容
故乡——生我养我的母亲之乡
亲爱的同学们,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呢?
思亲想家是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而又难以说 清的一种抽象而美好的情感,她无时不在,无处 不存……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读一读——感受诗歌的音、情美 一读——感知体会
A组 (1)、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2)、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乡愁是
。
B组 (1)、幸福是早饭时妈妈一声甜甜的呼唤 (2)、幸福是雨夜里爸爸一把牵挂的雨伞
幸福是
。
再见
读法示例:
例段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 /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方法点拨
1、感情基调—深沉 2、划节奏 3、标重音 4、控语速—舒缓 5、投感情—设身处地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诵读欣赏 乡愁
余光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诗歌朗诵基本技巧,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抒发思乡之情的手法及借助时空变化来推进抒情的特色。
3.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品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准确理解诗歌的主题。
2.发挥想像和联想,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音韵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在特殊的时代、地理条件下产生的思乡爱国之情。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崇高情感。
教学重点:1.通过品味语言来鉴赏诗歌。
2.联想想象,走入诗人创设的优美意境。
教学难点:联想想象,走入诗人创设的优美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1.情景导入:同学喜欢听音乐吗?(喜欢)那我们就来欣赏一段由美籍华人费翔演唱的名曲《故乡的云》。
(播放音乐)提问:听了这首歌后,你想到了什么?唤起了你怎样的情感?这种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就是乡愁。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这其中不乏千古传诵的名篇。
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有关乡愁的诗句。
大家熟悉的李白的《静夜诗》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剪不段,理还烂,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
诗人们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
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
今天我们来学习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先生的思乡之作《乡愁》〔板书:乡愁余光中〕2.质疑自探(1)了解作者及《乡愁》的有关情况。
(2)熟悉课文,指导朗读。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1.明确任务(1)合作交流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引导性问题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还是忧郁深沉?2)通过朗诵这首诗,我们可体会到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让诗人怅惘叹息不已,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3)四个时间序词,代表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4)乡愁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诗人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5)这首诗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来表现乡愁。
余光中乡愁诗歌鉴赏
余光中乡愁诗歌鉴赏嘿,咱来说说余光中的乡愁诗歌呀!那可真是一首让人心里头泛起阵阵涟漪的诗呢!“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你想想看,一枚小小的邮票,就像一条细细的线,把远在他乡的“我”和母亲紧紧连在一起。
这得多妙啊!就好比你和你思念的人,中间隔着万水千山,但有那么一样东西,能让你们的情感跨越一切。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哇塞,这张船票承载着多少的眷恋和期盼啊!这不就跟你为了去见心爱的人,哪怕历经千辛万苦也要拿到那张通往对方身边的票一样嘛。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哎呀,读到这儿,心里真不是滋味儿。
坟墓就像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把“我”和母亲永远隔开了。
这多像有时候,我们失去了最亲近的人,那种痛苦和无奈啊。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里把海峡比作乡愁,是多么形象又深刻呀!那湾浅浅的海峡,却成了难以跨越的障碍,这怎能不让人揪心呢!余光中的这首诗,真的是太绝了!它用那么简单易懂的意象,却传达出了如此深刻又复杂的情感。
每一句都像一把小锤子,轻轻敲打着我们的心。
它让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人,感同身受,勾起了我们对故乡、对亲人的无尽思念。
这乡愁啊,就像一杯陈酿的酒,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让人沉醉。
难道不是吗?我觉得,这首诗之所以能打动那么多人,就是因为它说出了我们心底最深处的那份情感。
它让我们明白,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乡愁永远都在那里,不离不弃。
它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牵挂,永远的痛,也是永远的温暖。
余光中诗歌作品《乡愁》原文及评析
余光中诗歌作品《乡愁》原文及评析余光中诗歌作品《乡愁》原文及评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余光中诗歌作品《乡愁》原文及评析,一起来看看吧。
余光中诗歌作品《乡愁》原文及评析1【诗歌全文】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歌评析】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
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愁》课堂实录
灵山县龙岗中学黄厚清
(课前听歌曲——《故乡的云》)
师: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
那么,今天我们来谈论乡愁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一起欣赏生在大陆、长在台湾的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请大家欣赏配乐朗诵,体会诗人的感情。
(播放配乐朗诵)
师:大家听得很投入,这样的好诗,想不想读?
生:想。
师:那好,现在大家就投入地读两遍。
(生自由地朗读)
师:老师和大家一样非常爱诗,喜欢读诗,有时感受特别深刻,有时会发现许多新奇的地方,有时则会遇到一些读不懂的地方。
不知同学们是否有同感。
现在就请大家把读诗过程中的感受、发现或其他任何一方面的收获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分组交流,教师也参与交流。
)
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吗?
生:读了这首诗我感到特别想家。
师:想家时怎么办?
生:给家里打个电话。
师:可不可以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可以。
我想说的是:“爸爸妈妈,我很想念你们,不过,我会克制自己的。
”
师:说出了心里话。
生:我也想家,我觉得和诗人的思想产生了共鸣。
师:能不能具体地谈一谈?
生:从第一节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小时候经常给母亲写信,我想家时也会给妈妈写信。
师:你有什么话要告诉家人吗?
生:我会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爸爸妈妈的。
生:老师,我发现了这首诗的写作顺序。
它是按照“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样的顺序写的。
师:还有补充吗?
生:每一节中诗人与亲人的距离也不一样。
师:说得很好。
这首诗就是按照时空的变化来组织的。
生:老师,我还发现诗的每一小节所表达的感情不一样。
师:说一说。
生:第一节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第二节表达对妻子的思念,第三节是说母亲去世了,对母亲的思念成了永久的怀念,第四节是说对大陆的思念。
师:不错。
大家有没有看出前三节与最后一节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不同呢?
生:前三节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思念,第四节升华为爱国之情。
师:说得非常好。
那我们应如何读这首诗呢?
生:要读出感情的变化——由浅入深。
师:那好,你能否试一试?生读。
(不是很好)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有点快,感情表达不够充分?
(生读,很投入的样子。
读完,其他同学热烈鼓掌。
)
师:太棒了!你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读诗的经验?
生:感情要饱满,语速不能太快。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纷纷发言,略。
)
师(小结):读诗首先要把握好感情,语速适当,还要读出节奏和重音。
(板书:感情语速节奏重音)
师:评价某位同学读得如何,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
下面请大家四人一组讨论一下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然后互相听读,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
(教师,巡回了解各组读的情况,学生积极性很高。
)
师:下面我们开始朗读欣赏,谁先来?
(生争相朗读,并自由发言评价。
约有六七个同学作了范读,大都声情并茂。
)
师:(重点指导)重音并不一定重读,有时根据感情需要应处理为重音轻读。
例如“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中“小小的”三字读为重音,但不能重读,而应轻读。
师:在读诗的过程中,同学们和诗人的心沟通了,我们读懂了余光中那殷殷赤子情怀。
诗言志,同学们能不能用形象的语言即兴表达出你想家的感觉呢?
(沉思片刻)
生:我来说几句。
小时候/乡愁是一个长长的枕头/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座弯弯的石拱桥/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掌声响起)
生: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贺卡/我在泊头/母亲在乔庄
长大后/乡愁是一段遥远的路/我在城里头/母亲在城外
后来啊/乡愁是一封封情书/我在他乡/新娘在家乡
(笑声和掌声同时响起)
师:太精彩了!还有想说的吗?
生:我还有。
乡愁/是一列长长的客车/我在里头/亲人在外头
乡愁/是根连根的荷花/把我与亲人连在一起
乡愁/是一本写不完的书/在我心头绵延流动
师:真为你们的家长和老师感到骄傲,咱们班有这么多的才子佳人。
思乡是游子共同的心声。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另一位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
自由朗读几遍,比较席诗和余诗的异同。
(学生朗读,然后讨论,自由发言)
生: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的乡愁。
师:不错,这是两首诗的相同点,除此之外还有吗?
生: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
师:乡愁本来是抽象的,作者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把它表现出来,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像。
生:我觉得两首诗在形式上不一样。
师:能不能具体说说?
生:余光中的诗分了四节,每节的句数和字数基本上一样多,看上去比较整齐,而席慕蓉的诗看上去参差不齐。
师:说得非常好。
还有吗?
生:席慕蓉的诗表达感情比较朦胧含蓄,余光中的诗比较直接清晰。
……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老师也忍不住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我觉得这两首诗的风格不一样。
如果把余诗比作一杯陈年老酒,那席诗就是一杯温热的咖啡。
常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
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你更喜欢哪一首?请用最快的速度把它背诵下来。
(学生积极背诵,约一分钟后纷纷举手。
两名同学分别背诵两首诗。
)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
有哪位同学愿意代替老师给全班同学留一个作业?
生:我布置大家将这两首诗背熟。
生:不好,太俗了。
我布置大家将这两首诗对比阅读赏析,并整理到阅读笔记本上。
生:我觉得我们不能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我建议大家课下搜集整理余光中和席慕蓉的诗,增加课外阅读量。
师:这个主意好。
不过,老师再补充一点,乡愁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古今中外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乡愁诗,大家可以把范围放大些,把能搜集到的所有乡愁诗整理成《乡愁专集》。
再过一段时间就是端午节了。
这个活动就叫“五月初五话乡愁”,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师:(放歌曲——佟铁鑫演唱的《乡愁》)伴随着余光中的乡愁,咱们就要说再见了。
今后无论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故乡,月是故乡明,回家的感觉真好!谢谢大家!愿做你们永远的朋友!
【点评】刘保健老师以他那种学者特有的深刻与浪漫,引领学生巧妙地解读了《乡愁》,为我们提供了现代诗教学的范本。
导入简洁,重点突出,在指导朗读这一中心环节,教师巧妙引领,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在“初读——试读——美读——品读”四个环节中把握住了诗歌“朗读、感悟”这一重点,在朗读中欣赏美,再现美。
阅读真正成为了师生间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