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小学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7 焚膏继晷教学目标:1。
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
2.我能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看插图导入新课。
二.初读经典.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相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7,检查背诵.四,拓展视野1,学生自读司马光惜书的故事,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五,师总结。
8 观书有感教学目标:1.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
2。
我能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
师谈话导入新课。
二。
初读经典。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三。
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相机指导.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7,检查背诵。
四,拓展视野1,学生自读朱熹读书法的故事,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五,师总结。
9、勤学苦读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3、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增强好学上进的精神。
教学准备:故事教学过程:一、说说你读过那些书。
二、书中有哪些有趣的事。
三、书中有哪些值得你钦佩的人.四、你在读书中有哪些收获.五、熟练背诵课文.六、总结。
板书设计勤学苦读三字经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10、劝学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二年级下学期朝读教案
二年级下学期朝读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朝读经典,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3. 引导学生理解经典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周:《三字经》选段2. 第二周:《弟子规》选段3. 第三周:《千字文》选段4. 第四周:《大学》选段5. 第五周:《中庸》选段三、教学方法:1. 朗读: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经典的语言美,培养语感。
2. 讲解:对经典中的难点、重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引导学生就经典中的故事和道德观念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品德素养。
4. 实践:将经典中的道德观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教学安排:每周一次课,每次课时长为40分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表现,评价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否有明显提高。
2. 学生对经典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作业,评价学生对经典故事和道德观念的理解程度。
3. 学生日常行为的变化: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价学生是否将经典中的道德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下学期朝读经典教材》2. 辅助材料:经典故事绘本、相关视频资料、课堂活动道具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七、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对经典中的难点、重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学习《三字经》选段,了解经典背景,进行朗读和讲解。
2. 第二周:学习《弟子规》选段,进行朗读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 第三周:学习《千字文》选段,进行朗读和讲解,结合相关绘本进行教学。
4. 第四周:学习《大学》选段,进行朗读和讲解,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5. 第五周:学习《中庸》选段,进行朗读和讲解,引导学生将经典道德观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九、教学活动设计:1. 朗读比赛:组织学生进行经典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25-28课
第六单元乐助人教学目标:1、学习仁德,知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与人应该互相支撑、和谐共荣。
2、学习乐助人的名言警句。
背诵积累。
3、了解乐助人的历代故事,了解社会救助的方式机构等。
教学重难点:积累背诵乐助人的名言警句。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 25 先人后己教学过程:1、读课文第89页,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
出示课文内容:先人后己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
2、结合注释理解文意3、看文意,结合文意读背课文原文4、了解“中国古代的福利慈善机构”(第91页)第二课时 26 施惠无念教学过程:1、读课文第92页,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
出示:施惠无念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2、结合注释理解文意,了解文章的出处。
3、看文意,结合文意读背课文原文4、读读《义庄》,了解最初的民间慈善机构。
第三课时 27忧人之忧教学过程:1、读课文第95页,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
出世课文:忧人之忧病人之病,忧人之忧。
2、结合注释理解文意3、看文意,结合文意读背课文原文4、读《施粥》(第97页)第四课时 28矜人之困教学过程:1、读课文第98页,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
出世课文:矜人之困君子见人之困则衿之,小人见人之困则幸之。
2、结合注释理解文意3、看文意,结合文意读背课文原文4、了解古代《荒政》,古代政府救助政策。
(第100页。
)6、“口能诵”展开背诵有关“助人”的名言警句的比赛。
7、“学而思”想想,有关哪些助人的典故,讲一讲。
8“行且勉”讲自己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的事。
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1反哺跪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2、理解反哺跪乳的含义,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知恩、感恩、报恩。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师: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关心我们成长,我们作为子女应该怎么做?二、研读诗文反哺跪乳《增广贤文》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指名读2、互读三、理解诗文含义羊羔有跪着吃奶的感恩举动,乌鸦有衔食喂母的报恩情义。
四、小结拓展师:小动物们都知道报答父母,作为子女,我们该怎么做?交流讨论。
2游子吟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2、理解诗句的意思,细心体会生活中父母给予我们的关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从中体会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之情。
二、研读诗文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指名读2、互读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母亲为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将衣服缝的严实紧密,担心孩子在外迟不归家,谁说孩子小草般微小的孝心,能报答的了春天阳光般温暖的母爱呢?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1、谈谈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2、你要做个怎样的孩子,去报答父母;五、拓展延伸1、阅读《深明大义的徐母》2、谈感受3孟母三迁教学目标:1、懂得在生活中要遵纪守法,用道德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2、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和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教师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2、教师:孟母为什么要三次搬家?你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教师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不轻易予以否定。
孟母三迁《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二、不能拒绝的原因1、教师:前几天,小丁交了几个新朋友。
他们经常到学校附近来等小丁,今天带他到这里玩,明天带他去那里玩。
你瞧,他们又来了。
教师播放课件。
2、教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孟母三迁”的道理。
朝读经典教学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校开展了“朝读经典”教学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组织学生集体朗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热爱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民族精神的新时代青年。
4.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活动内容1. 选取经典文学作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选取了《论语》、《弟子规》、《诗经》、《唐诗三百首》等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朗读材料。
2. 制定朗读计划:每周安排一节朝读经典课,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体朗读经典文学作品。
3. 朗读形式多样化:采用集体朗读、分组朗读、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4. 举办经典诵读比赛:每学期末举办一次经典诵读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朗读成果。
5. 开展经典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经典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 组织参观文化遗址: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活动实施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备课,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背景、主题和内涵,设计朗读环节和活动方案。
2. 课堂实施:教师引导学生集体朗读,关注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活动评价:对学生的朗读表现进行评价,包括朗读技巧、情感表达、团队合作等方面。
4. 活动总结:每学期末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活动效果,为下一学期活动提供借鉴。
五、活动效果1. 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提高,阅读量明显增加。
2. 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入。
3. 学生的文化自信得到增强,民族自豪感得到提升。
4.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锻炼。
朝读经典课教案3
3、志当存高远
教学目标:
1、熟读古文,读出古文的节奏与韵味。
2、理解古文的含义。
3、懂得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且矢志不渝为之拼搏,终将大有作为。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讲述白龙马随唐僧西天取经归来,名动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马”。
白龙马想念家乡,找驴,羊,牛等儿时伙伴玩,驴迫不及待询问成功秘诀,白龙马说:努力工作!这时,驴委屈得嚎啕大哭:为什么自己这样努力工作却一无所获?
白龙马说:“我去取经时大家也没闲着,甚至比我还忙还累。
我走一步,你也走一步,只不过我目标明确,十万八千里我走了个来回,而你在磨房自己的小圈圈原地踏步。
”驴愕然:什么是目标?
2、教师:什么是目标?你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教师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不轻易予以否定。
二、研读诗文
1、介绍诸葛亮。
2、师范读,学生互读
三、理解古文的意思见课本P9的文意。
四、教师小结。
1、教师:萧伯纳曾言:“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
”可见高远的志向使我们收获人生价值。
何况古人尚有报国立功的伟大志向,何况今天的我们呢?志存高远,才能不断登上更高的山峰?
2、全班交流,评议。
五、拓展延伸
1、阅读《诸葛亮自比管乐》
2、谈感受。
小学二年级朝读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朝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增强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爱读书的意识。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简单故事书、童话书等。
2.教师准备一些有趣的诗歌、儿歌等歌曲。
3.黑板、粉笔、课堂上用的教具。
教学过程:一、简单的热身练习(5分钟)1.教师可以先和学生一起唱一首熟悉的儿歌或歌曲,通过音乐让学生的身体和情绪得到放松。
2.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语言游戏,如猜一猜、听音选择等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二、自由阅读时间(15分钟)1.教师宣布今天的“自由阅读时间”开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
2.学生可以选择故事书、童话书、科普书等不同类型的书籍,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的书籍供学生选择。
3.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检查书是否适合自己的阅读水平,鼓励他们挑战适当难度的书籍。
三、阅读交流(15分钟)1.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所读的书籍,给学生介绍一些有趣的故事情节或书籍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相互推荐自己的书籍。
可以让学生结对阅读,每周互相分享自己所读的书籍。
四、阅读理解(15分钟)1.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阅读理解题,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来提高对书籍内容的理解能力。
2.可以选择一篇简短的文章或故事,学生通过阅读并回答问题来检查理解能力。
五、互动演绎(15分钟)1.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小故事或童话故事,让学生分组表演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2.演员可以自由选择角色,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指导和建议。
3.每个小组表演结束后,可以进行全班点评和分享。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了解学生的阅读心得和感受。
2.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朝读情况做一个反思,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可以鼓励学生家长给予一定的奖励和鼓励。
2.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朝读作品评比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朝读心得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朝读经典教案
朝读经典教案2016秋三年级朝读经典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初步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
2. 诵读经典,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4. 诵中感悟,感受经典蕴含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诵读内容为六部分:1、中华源2、九州同3、人文兴4、立诚信5、谨守时6、恕之道三、教学时间: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朝读经典20分钟。
四、课程计划:1. 每周的朝读经典课及每天的晨间诵读时间进行诵读指导。
2. 每天语文课上用1-3分钟进行复习巩固。
3. 学生课外复习背诵。
五、教学策略:1.教师范读为主,辅以讲解部分知识点。
2•学生反复朗读为主,要求背诵积累。
3、检查落实(1)开辟“古文诵读园地”评出每月的诵读明星(2)每月统计学生的背诵进度。
(3)集体展示,评选班级明星。
六、三年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一)必读书目1、《语文经典读本》2、《爱的教育》3、《稻草人》4、《宝葫芦的秘密》(二)选读书目1、杨红樱系列2、《周恩来》3、《雷锋的故事》4、《岳飞传》5、《小学生十万个问不倒》6、《中国节日故事》7、《中华美德故事》1、始祖神话、作者简介应劭(约153-196年),东汉学者,字仲瑗,汝南郡南顿县(今河南项城市南顿镇)人。
父名奉,桓帝时(147-167年)名臣,官至司隶校尉。
劭少年时专心好学,博览多闻。
平生著作11种、136卷,现存《汉官仪》、《风俗通义》等。
《风俗通义》存有大量泰山史料,如《封泰山禅梁父》篇记述泰山封禅轶事,《五岳》篇详载了岱庙,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辑入《后汉书•祭祀志》,为应劭所引用的马第伯《封禅仪记》是中国最早的游记文学作品之一。
二、初读正音,理解词意。
扌专tu <n :把东西揉成球形。
全文大意是:据民间传说,开天辟地时,大地上还没有人类,女娲用手抟了黄土创造了人类。
28朝读经典教案
五一中心小学“双读”教育活动(朝读经典)教 授课人 周平
教学目标
感悟宽容待人是做人的美德,学会宽容欣赏他人,做一个快 乐的儿童。
教学重点
了解宽容是人际交往的法宝,学会宽容。
教学难点
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宽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讲述在现实生活中得理也饶人的的故事。 二、阅读理解。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学生看注释,理解文章内容。 三、理解文意:对方道理正确,我的道理错误,我听从他的,对方的
《朝读经典》教学设计13
《朝读经典》教学设计13【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组诗。
2、深入学习《春夜喜雨》,通过诗后注释和赏析,了解诗句意思。
3、阅读《春夜喜雨》,通过抓诗眼的方法,感受诗人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1、深入学习《春夜喜雨》,通过诗后注释和赏析,了解诗句意思。
2、通过抓诗眼的方法,感受诗人的喜悦之情。
并能学法迁移,拓展课外一首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抓诗眼的方法,感受诗人的喜悦之情。
【教学过程】一、出示古诗,了解学情1、现在是什么季节?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反季节古诗,出示《春夜喜雨》全诗。
2、熟悉这首诗吗?准备用什么方法证明自己的熟悉?(读正确,读出古诗节奏,并了解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二、提出要求,再学古诗能够正确地朗读,能说出诗句的意思,这是古诗学习的第一步,但是,仅仅这样就够了吗?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高度浓缩的,虽然只有寥寥几十个字,但其中的丰富内涵却不是我们刚才那样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的,诗人的内心世界更不是我们轻易可以触摸得到的。
所以,我们还要沉下心来,静静地读,细细地品味。
请大家打开课本,今天的课文,不仅有注解,还有一段赏析,请大家认真学习,相信一定会对你有帮助。
三、理解好雨,感受喜雨大家能读懂诗中所写的这一场雨吗?你读出了怎样的雨?1、及时(懂事、知心、善解人意)的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1)为什么说它及时(懂事、知心、善解人意)?(知时节:播种时节、生长时节、复苏时节等)(2)它知道农民播种,万物复苏、生长都需要雨水滋润,所以就下起来了,这还是一场怎样的雨?(懂事、知心、善解人意)(3)这样的雨你喜欢吗?喜欢的话就来读读这两句。
(指名读)我也想来读一读,我这样读:……好一场( )的雨呀!(4)也想这样来试试吗?(指名读)(5)看来这样的读法可以帮助我们把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我们一起来试试。
(齐读)2、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1)为什么这样说?细无声:"细"是什么样的?"无声"又说明什么?并不是所有的雨都可以润物的,下大了,下急了,也有可能坏物、毁物、损物,所以,润物的雨要怎么下?(读)潜入夜:下的时候是无声的,来的时候呢?为什么要悄悄地来呢?(不让别人发现)看来,它是有心来润物,却无心让人发现,这还是一场怎样的雨?(3)这样的雨你喜欢吗?谁愿意来读这一句?(指名,齐读)3、现在我们看这两句,谁能来说说意思?--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朝读经典-教学设计-二年级
朝读经典
集体备课
(二年级经典诵读)2015-2016第二学期
主备人:贺刚
备课人员:徐随海、张勇
课题:1、反哺跪乳
课题:1、反哺跪乳
课题:2、游子吟
课题:2、游子吟
年级:二学科:经典诵读单元:一任课教师:贺刚
课题:3、孟母三迁
课题:3、孟母三迁
课题:4、燕诗示刘叟
课题:4、燕诗示刘叟
课题:6、好学三喻
课题:7、焚膏继晷
年级:二学科:经典诵读单元:二任课教师:贺刚
课题:7、焚膏继晷
课题:8、观书有感
课题:8、观书有感
课题:9、勤学苦读
课题:9、勤学苦读
课题:10、劝学
课题:10、劝学
课题:11、养身莫善于习动
年级:二学科:经典诵读单元:三任课教师:贺刚
课题:11、养身莫善于习动
年级:二学科:经典诵读单元:三任课教师:贺刚
课题:12、徐霞客传
年级:二学科:经典诵读单元:三任课教师:贺刚
课题:12、徐霞客传
年级:二学科:经典诵读单元:三任课教师:贺刚
课题:13、营州歌
年级:二学科:经典诵读单元:三任课教师:贺刚
课题:13、营州歌
年级:二学科:经典诵读单元:三任课教师:贺刚
年级:二学科:经典诵读单元:三任课教师:贺刚
年级:二学科:经典诵读单元:三任课教师:贺刚
课题:15、从军行
年级:二学科:经典诵读单元:三任课教师:贺刚
课题:15、从军行
年级:二学科:经典诵读单元:三任课教师:贺刚。
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1、反哺跪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2、理解反哺跪乳的含义,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知恩、感恩、报恩。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师: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关心我们成长,我们作为子女应该怎么做?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三、理解诗文含义羊羔有跪着吃奶的感恩举动,乌鸦有衔食喂母的报恩情义。
四、小结拓展师:小动物们都知道报答父母,作为子女,我们该怎么做?交流讨论2、游子吟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2、理解诗句的意思,细心体会生活中父母给予我们的关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从中体会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之情。
二、研读诗文1、指名读2、互读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母亲为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将衣服缝的严实紧密,担心孩子在外迟不归家,谁说孩子小草般微小的孝心,能报答的了春天阳光般温暖的母爱呢?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1、谈谈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2、你要做个怎样的孩子,去报答父母五、拓展延伸1、阅读《深明大义的徐母》3、孟母三迁教学目标:1、懂得在生活中要遵纪守法,用道德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2、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和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教师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2、教师:孟母为什么要三次搬家?你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教师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不轻易予以否定。
二、不能拒绝的原因1、教师:前几天,小丁交了几个新朋友。
他们经常到学校附近来等小丁,今天带他到这里玩,明天带他去那里玩。
你瞧,他们又来了。
教师播放课件。
2、教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孟母三迁”的道理。
对青少年来说,选择怎样的人做朋友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对一些不该做的事,我们要坚决说“不”,尽管有时拒绝的话很难说出口三、拒绝与不拒绝之间的心里冲突1、教师出示教科书中小强的好友在小强做作业的时候邀请小强一起看卡通片的情境图片。
朝读经典教案
白马篇一、解题《白马篇》又名《游侠篇》,作者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魏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是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大大地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宋人辑有《曹子建集》。
《白马篇》是乐府歌词,以开头二字命名。
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的少年英雄形象,歌颂他“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
同时寄托了作者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
二、研习课文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①读诗,扫除文字障碍。
②内容和形式总理。
再次读全诗,讨论后明确:①“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对偶句的使用,增强了诗句的表达效果,“蹈”“凌”写出了少年英雄长驱直入、排山倒海之势,尽现为国征战、蹈死不顾之勇。
为什么能为此左凌右蹈呢?自然过渡到原因的分析,揭示少年英雄纯美的内心世界。
②赏析“弃身锋刃端”以下八句:A.此段铺陈,淋漓尽致,极写少年英雄精忠报国的英雄肝胆。
B.连用两个反问句,把舍身为国、不顾家庭的爱国感情表现得更强烈,显示义无反顾的气概。
可试着改用陈述句,让学生比较表达效果的差别。
三、课堂训练熟读全诗,当堂成诵。
四、课堂小结本诗结构谨严,环环相扣,气势宏伟,酣畅淋漓,铺陈和委婉含蓄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尤其是少年英雄的忠勇报国之心、建功立业之志,值得我们学习。
五、布置作业1.通过本诗的学习,以“爱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700字以上。
2.①读一读《迢迢牵牛星》和《饮酒》;②默写《白马篇》中描写少年装束、精湛射骑技术、赫赫战功的句子。
代出自蓟北门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认“蓟ji、鲍bao、淳、殉、羁ji、殇shang、忱、颅”2、使学生能背诵这首诗词。
3、能结合课后的注释以及解析真确地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完成课后的拓展活动。
教材分析:这首诗脍炙人口,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封建时代衡量臣民忠良行为的准则的诗句,由此可见,诗句所含的鼓舞人心的力量自然不必细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反哺跪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2、理解反哺跪乳的含义,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知恩、感恩、报恩。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师: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关心我们成长,我们作为子女应该怎么做?二、研读诗文反哺跪乳《增广贤文》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指名读2、互读三、理解诗文含义羊羔有跪着吃奶的感恩举动,乌鸦有衔食喂母的报恩情义。
四、小结拓展师:小动物们都知道报答父母,作为子女,我们该怎么做?交流讨论。
2 游子吟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2、理解诗句的意思,细心体会生活中父母给予我们的关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从中体会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之情。
二、研读诗文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指名读2、互读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母亲为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将衣服缝的严实紧密,担心孩子在外迟不归家,谁说孩子小草般微小的孝心,能报答的了春天阳光般温暖的母爱呢?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1、谈谈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2、你要做个怎样的孩子,去报答父母;五、拓展延伸1、阅读《深明大义的徐母》2、谈感受3 孟母三迁教学目标:1、懂得在生活中要遵纪守法,用道德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2、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和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教师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2、教师:孟母为什么要三次搬家?你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教师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不轻易予以否定。
孟母三迁《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二、不能拒绝的原因1、教师:前几天,小丁交了几个新朋友。
他们经常到学校附近来等小丁,今天带他到这里玩,明天带他去那里玩。
你瞧,他们又来了。
教师播放课件。
2、教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孟母三迁”的道理。
对青少年来说,选择怎样的人做朋友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对一些不该做的事,我们要坚决说“不”,尽管有时拒绝的话很难说出口三、拒绝与不拒绝之间的心里冲突1、教师出示教科书中小强的好友在小强做作业的时候邀请小强一起看卡通片的情境图片。
教师: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分别讲述理由,全班讨论,并评价哪一种做法最好。
2、教师小结。
四、拒绝的方式1、教师: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我们的日子过得丰富多彩。
但生活中,也有一些活动不适合我们参加,也有一些事情是我们不能做的。
这时候,我们该如何拒绝呢?2、全班交流,评议。
五、拓展延伸1、阅读《知子莫若母》——鲁班2、谈感受4 燕诗示刘叟教学目标:1、熟读古诗,熟背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与韵味。
2、理解古诗的含义。
3、体会作者白居易所表达的思母情怀。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微视频:“女孩与爸爸的对话”女孩:爸爸,那是一只什么鸟呀?爸爸:那是一只喜鹊女孩:喜鹊吃不吃糖葫芦呀?爸爸:它不吃。
女孩:为什么它不吃糖葫芦呀?爸爸:因为它不听话。
女孩:它为什么不听话呀?爸爸:因为它总喜欢在外边玩,不回家。
女孩:它为什么不回家呀?爸爸:因为它长大了,就忘了回家了!女孩:它为什么忘了回家?爸爸:小喜鹊长大了,它就能够自己飞走了,它就飞呀飞,一直飞到很远的地方。
教师提问:看完视频你想到了哪些词汇?教师提问:视频中爸爸说“小喜鹊长大了,飞走了,忘了回家”,这是什么心态?教师:让我们看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燕诗示刘叟》一诗,探寻片头父母给予我们的爱。
二、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燕诗示刘叟(节选)(唐)白居易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三、学生诵读。
四、记忆比赛。
五、总结六、拓展延伸1、阅读《学医疗亲》——孙思邈2、谈感受5 岁暮到家教学目标:1.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3.我会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并背诵。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孩子出门在外,谁最牵挂孩子?孩子远游归来,又是谁最开心?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岁暮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1.老师范读一遍2. 生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遇到不会认的字圈画出来,多读几遍。
3.老师带读几遍。
4.抽生朗读古诗。
5.齐读古诗。
三、理解诗意1.借住书后的注释,理解诗意。
2.对子同学互相说说诗意3.老师讲解诗意4.抽生说说自己的理解,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积累古诗生自由背诵,教师抽查,齐背古诗。
五、师小结。
6 好学三喻教学目标:1. 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3.我会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并背诵。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学到老活到老”这句话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和他的意思差不多。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好学三喻(汉)刘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名。
1.老师范读一遍2.生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遇到不会认的字圈画出来,多读几遍。
3.老师带读几遍。
4.抽生朗读古诗。
5.齐读古诗。
三、理解诗意1.借住书后的注释,理解诗意。
2.对子同学互相说说诗意3.老师讲解诗意4.抽生说说自己的理解,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积累古诗生自由背诵,教师抽查,齐背古诗。
五、师讲述课后的小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师小结:我们要坚持学习,争取做一个饱读诗书得人。
7 焚膏继晷教学目标:1、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
2、我能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看插图导入新课。
二、初读经典。
焚膏继晷(唐)韩愈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相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7、检查背诵。
四、拓展视野1、学生自读司马光惜书的故事,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五、师总结。
8 观书有感教学目标:1.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
2.我能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师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经典。
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俳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相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7、检查背诵。
四,拓展视野1、学生自读朱熹读书法的故事,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五、师总结。
9 勤学苦读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3、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增强好学上进的精神。
教学准备:故事教学过程:一、说说你读过那些书。
二、书中有哪些有趣的事。
勤学苦读《三字经》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三、书中有哪些值得你钦佩的人。
四、你在读书中有哪些收获。
五、熟练背诵课文。
六、总结。
板书设计勤学苦读三字经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10 劝学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3、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增强好学上进的精神。
教学准备:故事教学过程:一、诗人孟郊简介。
唐代诗人,早年贫困,曾游两湖、广西,无所遇合,屡试不第。
孟郊专写古诗,现存诗500多首,他和贾岛齐名,皆以苦吟著称,唐人张为称他的诗“清奇僻苦主”,而苏轼则称“郊寒岛瘦”。
后来论者把孟、贾二人并称为苦吟诗人的代表二、《劝学》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三、译文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会冒出。
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四、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五、学生诵读。
六、记忆比赛。
七、《天一阁》——明朝-范钦。
板书设计劝学唐•孟郊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11 养身莫善于习动教学目标:1、知道文章所要表达的强身健体的意思,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2、能熟练地背诵文章。
3、从小树立强身健体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文章蕴含的道理,背诵文章。
教学准备:故事教学过程一、说说你喜欢哪项运动。
二、说说你参与过哪些运动。
养身莫善于习动(清)颜元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作,行之有常,并不困疲,日益精壮。
三、运动给你带来了哪些欢乐和有趣的事。
四、你最喜欢和谁一起运动,为什么?五、熟练背诵课文。
六、总结。
板书设计11、养身莫善于习动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作,行之有常,并不困疲,日益精壮。
12 徐霞客传教学目标:1、知道文章所要表达的强身健体的意思,理解文章蕴含的道2、能熟练地朗读、背诵文章。
3、从小树立强身健体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文章蕴含的道理,朗读、背诵文章。
教学准备:故事教学过程一、徐霞客简介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江苏江阴人。
明朝末期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文学家。
他经40年考察撰成的260多万字(遗失达200多万字,只剩下60多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26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55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
56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
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徐霞客游记》中对各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都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