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作业设计方案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其包含的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
4、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二、作业内容(一)知识回顾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请举例说明。
2、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分别是什么?(二)阅读理解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逐渐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选择、地理隔离、生态环境变化等因素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由于地壳运动导致大陆漂移,一些原本生活在一起的物种被隔离在不同的地理区域,经过长期的独立进化,形成了不同的物种。
问题:1、自然选择是如何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2、地理隔离为什么会促进物种的形成?(三)案例分析分析以下两个案例,探讨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保护措施。
案例一: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砍伐近年来,亚马逊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砍伐,许多物种失去了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问题:1、亚马逊热带雨林砍伐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哪些具体影响?2、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案例二:外来物种入侵某些外来物种在新的环境中没有天敌,大量繁殖,挤压了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问题:1、举例说明常见的外来物种入侵现象。
2、如何预防和控制外来物种入侵?(四)实践探究1、调查所在地区的一种濒危物种,了解其生存现状和面临的威胁,并提出保护建议。
2、制作一份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手抄报。
三、作业形式1、书面作业:包括简答题、论述题等,要求学生书面回答问题,阐述观点。
2、实践作业:通过实地调查、制作手抄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作业时间安排1、知识回顾和阅读理解:在课堂上布置,学生课后完成,预计时间 1 小时。
教案:生物的多样性
教案:生物的多样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知道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 让学生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重要性2.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重要性及保护措施。
2.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提问“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引入新课。
2. 讲解: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重要性及保护措施,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如我国的金丝猴、大熊猫等,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践。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5.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生物多样性概念、层次和保护措施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环保意识的提升。
七、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各种生物的图片,用于导入和辅助讲解。
2. 案例资料: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教学视频: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短视频,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植物园等,直观地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
2. 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5.学会运用调查、观察等方法,收集和分析生物多样性的数据,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
2.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分类的方法,对生物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要紧密结合课堂所学,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
2.作业提交前,认真检查,确保语言表达清晰,无错别字。
3.作业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保持书写工整,注意版面美观。
4.家长或同学之间可相互交流、讨论,提高作业质量。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深入浅出:
-结合教材内容,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层次。
-通过图表、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生物分类体系和分类方法。
3.实践探究,互动交流:
2.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对分类单位的掌握和运用容易出现混淆。
-教学设想:设计互动式的分类练习,如小组合作完成生物分类图,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类原则,加深对分类单位层次的理解。
3.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威胁因素的理解,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学生需要深刻认识的难点。
-教学设想:通过视频资料、专家讲座等形式,介绍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状和成功案例,增强学生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在此基础上,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价值。
2.强化生物分类知识,提高学生的分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内容20
学习内容第二章认识生物多样性学习目标1、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2、说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学习步骤一、自主学习:8’(看谁的收获多,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自学指导:(仔细阅读课文P106-P109,思考下列问题,找到问题的答案)1、生物多样性的层次:、、。
2、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和的种数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我国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脊椎动物中的、和的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
3、不同种生物的有所不同,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
4、保护生物的,保护生态系统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二、对学:2’(以对为单位核对自主学习答案解决疑问)三、小组学习:8’(合作探究,共同进步)组学指导:要运用自主学习中的知识处理,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开展小组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学习任务一:1、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
(2)世界上,苔藓、蕨类、种子植物最丰富的三个国家依次是、、。
(3)我国被称为“的故乡”,我国动物中,脊椎动物、和的种类都位于世界的前列。
(4)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
(5)我国有广袤的陆地,辽阔的海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从而形成了、、、、、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
2、各学习小组之间相互讨论共同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一种生物是一个基因库?(2)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是怎样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的?(3)某种生物突然消失将会产生哪种后果?四、展示交流:12’(形式多样,语言流畅、声音洪亮)五、归纳总结:3’(比一比,谁收获的多)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六、达标测试:7’(我能行,我最棒,100分非我莫属)1、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位居世界()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2、(09,长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不包括( )A、环境的多样性B、基因的多样性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的是()A、美国B、巴西C、印度D、中国4、下列关于我国生物种类资源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B、我国鸟类的种类位于世界第一C、我国植物资源丰富,种子植物种类居世界第三位D、我国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5、我国的科学家袁隆平利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多次杂交培育出了产量极高的杂交水稻,因而被称为“___________”并获得2001年全国最高科学技术奖。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2、在上述表中,我国哪一类生物在世界上占 、在上述表中, 有的百分比最高?哪一类相对较少? 有的百分比最高?哪一类相对较少?试计算我 国上述的几种生物类群总种数占世界的平均百 分比。 分比。
我国裸子植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 最高,爬行动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 比相对较少:我国上述几种生物类群 总种数占世界的平均百分比为14.96%.
D、① ③ ⑤ )
2、下列哪项措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下列哪项措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A、 保护生物的数量 C、 保护生物的种类 B、 保护动物的生活方式
D、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中国动物部分门类特有种(或属) 中国动物部分门类特有种(或属)统计表
门类名称 已知种数 哺乳类 鸟类 爬行类 两栖类 鱼类 总计 581种 种 1244种 种 376种 种 284种 种 3862种 种 6347种 种 特有种数 110种 种 98种 种 25种 种 30种 种 404种 种 667种 种 特有种数占总种数/% 特有种数占总种数/% 18.93 7.88 6.65 10 10.56 10.46
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联系吗?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联系吗?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它会受到破坏而发生 剧烈变化吗? 剧烈变化吗? 当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后会出现什么后果? 3、当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后会出现什么后果? 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密切的联系,一种生物减少或灭绝,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密切的联系,一种生物减少或灭绝, 必然会影响另一种或几种生物。 必然会影响另一种或几种生物。 2、当外界因素的破坏超出它的自动调节能力时, 当外界因素的破坏超出它的自动调节能力时, 生态系统就会破坏。 生态系统就会破坏。 3、当生态系统遭受到破坏后,生物种类和数量会严重减少。 当生态系统遭受到破坏后,生物种类和数量会严重减少。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提供生态服务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 许多重要的生态服务,如 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 持土壤肥力等。
保护环境健康
生物多样性有助于减少污 染、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保护环境健康,为人类创 造更好的生存条件。
经济价值
1 2
提供物质资源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纤维、木 材、药材等物质资源,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选择 价值和存在价值等多方面的价值。
0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球共同的目标,需要采取措施来减缓生物多样性的
丧失,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重要性及应用
维持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如果一个生 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该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和功能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生态系 统崩溃。
农药使用
农药的使用对生物多样性有直接 的影响。农药可以杀死大量的野 生动物和昆虫,破坏生态平衡, 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养殖业
养殖业的发展使得一些物种的数 量快速增加,而其他物种的数量 则减少,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
工业活动的影响
污染排放
工业活动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 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 ,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促进环境监测与评价
生物多样性可以作为环境监测和评价的重要指标 ,通过监测生物多样性变化,可以评估环境质量 的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环境保 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02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与分 类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群、基因和生态系统的丰 富度和多样性。它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多样性三个层次。
关于保护生物学的教案应写
关于保护生物学的教案应写第一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2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定义: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维持生态平衡。
1.3 教学活动:观看生物多样性宣传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
小组讨论:探讨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章: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与保护2.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因素,如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等。
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和方法。
2.2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威胁因素: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外来物种入侵、气候变化等。
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公众宣传教育等。
2.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生物多样性威胁案例,如过度捕猎、外来物种入侵等,引导学生了解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小组讨论:探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2.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对生物多样性威胁和保护措施的认识。
第三章:生态系统服务与可持续发展3.1 教学目标:了解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及其对人类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2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物质和非物质产品,如食物、水源、气候调节等。
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3.3 教学活动:观看生态系统服务宣传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对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初中生物_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学生对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一定的认知,但对基因的多样性不熟悉,学生对视频非常感兴趣,通过视频资源的学习能对本节内容有了积极的认识。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但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明确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及思维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学习积极性较高。
生物的多样性有三个层次的含义,通过资料分析和教师引导,世界已知的生物种类数量就达到近200万种,还有生态系统是环境和生物种类的统一整体,不同的环境和生物就会组成不同的生态系统。
因此学生对第一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第三层次(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本课的难点是第二层次(基因多样性)以及三个层次的关系的理解。
1.我国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种数居世界()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2.现有的植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是()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3.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美国从我国引进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一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
这是利用了()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基因多样性C.远缘杂交育种法D.染色体的多样性4.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A.草原生态系统B.热带雨林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荒漠生态系统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B.当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时,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也会发生锐减C.当基因的多样性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生态系统多样性D.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6.当动植物十分丰富的热带雨林变成单一的经济林,林中的生物种类会()A.迅速减少B.迅速增多C.数量变化不大D.没有任何变化认识生物多样性的教学反思生物的多样性有三个层次的含义,通过资料分析和教师引导,世界已知的生物种类数量就达到近200万种,还有生态系统是环境和生物种类的统一整体,不同的环境和生物就会组成不同的生态系统。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
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中国具有丰富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它有如下特点:
(1)物种丰富。
中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其中在全世界裸子植物15科850种中,中国就有10科,约250种,是世界上裸上植物最多的国家。
中国有脊椎动物6347种,占世界种数近14%。
(2)特有属、种繁多。
高等植物中特有种最多,约17300种,占中国高等植物总种数的57%以上。
6347种脊椎动物中,特有种667种,占10.5%。
(3)区系起源古老。
由于中生代末中国大部分地区已上升为陆地,第四纪冰期又未遭受大陆冰川的影响,许多地区都不同程度保留了白垩纪、第三纪的古老残遗部分。
如松杉类世界现存7个科中,中国有6个科。
动物中大熊猫、白鳍豚、扬子鳄等都是古老孑遗物种。
(4)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非常丰富。
中国是水稻和大豆的原产地,品种分别达5万个和2万个。
中国有药用植物11000多种,牧草4215种,原产中国的重要观赏花卉超过30属2238种。
中国是世界上家养动物品种和类群最丰富的国家,共有1938个品种和类群。
(5)生态系统丰富多彩。
中国具有地球陆生生态系统,如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各种类型,由于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又分各种亚类型599种。
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目前尚无统计数据。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知识讲解及练习)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01知识管理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内涵:生物多样性包括__生物种类__的多样性、__基因__的多样性和__生态系统__的多样性。
2.我国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动植物的多样性: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__苔藓__、__蕨类__和种子植物种数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__三__位;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__裸子植物的故乡__”;鱼、鸟和__哺乳动物__的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
【注意】生物数量的庞大不属于生物多样性。
3.基因的多样性意义: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__基因库__。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基因__的多样性。
【注意】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
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4.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有__森林__、__草原__、__荒漠__、__湿地__、__湖泊__和__海洋__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保护生物的__栖息环境__,保护__生态系统__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02例题解读【例】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71种,鸟类有265种。
这主要体现了(C)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生活环境的多样性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D.基因的多样性【解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71种,鸟类有265种。
说明生物种类很多,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03基础过关知识点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1.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基因的多样性C.生物数量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知识点2我国生物种类的多样性2.地球上的生物极其丰富。
高三生物生物多样性知识点详解
高三生物生物多样性知识点详解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和它们之间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1 直接价值:对人类有实用意义的价值,如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等;以及对人类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如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
2.2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2.3 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3. 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3.1 栖息地破坏:如滥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围湖造田、沼泽开垦等。
3.2 掠夺式开发和利用:如滥捕乱杀、滥采乱伐等。
3.3 环境污染:如化学农药的过量使用、工业有害废物的排放、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等。
3.4 外来生物入侵:如入侵性外来物种的引入和扩散。
4.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4.1 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4.2 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4.3 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4 制定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
4.5 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和宣传。
5.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策略5.1 保护优先: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应优先考虑,尤其是在生态脆弱地区。
5.2 合理利用: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求。
5.3 可持续发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4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
6.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6.1 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脊椎动物6000多种,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七年级下生物知识点第二章
七年级下生物知识点第二章生物知识点第二章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分类、命名、数量和分布的总和。
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一、基因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指的是一种物种内不同基因的数量和种类。
它是生物多样性中最基本的层次。
基因多样性的高低反映了该物种为环境变化和适应所提供的潜力。
二、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最为广泛认知和最为关注的生物多样性层次。
它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包括了自然地理和环境因素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所形成的多个完整而互不相同的生态系统,比如湿地、森林、草原等。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中最高级别层次,它可以维持物种多样性、人类生存、自然资源利用以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影响和重要性有很多,例如:
一、人类资源
生物多样性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物、药物、工业材料等资源,因此人类非常依赖于生物多样性的存在。
二、环境保护
生物多样性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帮助环境保护,防止自然灾害等问题的发生。
三、科学研究
生物多样性持续的存在给生物学、生态学等科学研究带来很多的发展机会。
总之,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人类一定要加以保护和合理利用,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说课稿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说课稿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说课稿1教材分析:生物多样性是地球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本章的核心是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本章是在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为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比较肤浅,而且生物多样性比较专业。
所以教师要把握课标的要求,不要要求太高。
注意从学生身边入手,让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重点: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1、理解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2、理解基因多样性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表达交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学过程中1、确定教学目标是上好课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看似简单,内容宽泛,实际是各部分的关系复杂、内涵深刻。
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是首要任务,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用来阅读新课标、课本和各种资料,确定了教学内容的三条线:一是确定以生物多样性为知识线;二是培养学生的资料分析为能力线;三是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的情感线,以及知识的创新点。
2、构建教学结构是上好课的支柱。
本节课有三个大内容组成,在设计时,注意了知识上的重难点的合理安排,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合理安排,还注重了学生课堂上的心理变化和反应,这是整个教学过程流畅的根本保证。
3、细化教学内容是上好课的前提。
本节课对每一个内容都做到了精心的设计,大到问题的提出,小到每一句话,并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做了设计。
4、创新是现代教学的新标志。
本节课比较注重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创新点比较多,特别是用拆积木游戏来说明生物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不仅让学生参与了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将生物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形象的展示出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说课稿2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认识生物的多样性》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生物生物上册第二章的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本章内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下一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基础和前提。
本章不分节,内容涉及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本章在介绍这三个层次时,主要以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进行说明,力图帮助学生弄清这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同时渗透爱护自然、保护动物和植物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章节的学习,初步认识到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为本节学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奠定基础。
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学习过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对本章内容“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打下基础。
学生还没学到关于DNA、遗传信息和基因的知识,但他们的常识中,对DNA和基因耳熟能详,利于理解“基因的多样性”。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说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生物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问题设计注重内在逻辑联系,爱国主义教育渗透隐而不露,内容生动、丰富、直观,教学效果还不错。
在教学导入环节,我没有按照常规运用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给学生一种感性认识进行导入,而是另辟蹊径,让学生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关键词入手,开门见山,是一种相对简单的理性分析和思考,比较适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通过视频和资料分析,逐一突破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其意义;最后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综合认识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习的效果明显。
最后做练习的环节,使用IRS系统展示题目,并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解析,刺激学生的思维,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如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们知道这些图片展示了什么吗?”
2.学生回答:“生物多样性。”教师追问:“那么,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方面呢?”
3.学生思考并回答:“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4.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探讨如何从自身做起,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力量。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发放生物多样性调查表,要求学生根据调查表,进行实地调查或查阅资料,填写相关信息。
2.学生完成调查表后,进行数据分析,总结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调查成果,进行展示和点评,引导学生互相学习,提高调查和分析能力。
3.借助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小组合作、个人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尊重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及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在世界的地位,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学会使用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如样方调查、访谈等,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保护生物多样性课程设计
保护生物多样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 学生能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3. 学生能掌握至少三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搜集等方式,收集和分析生物多样性相关数据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
2. 学生能够尊重生命,关爱自然,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激发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从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全面了解和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助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的实施。
二、教学内容1. 引入概念: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层次及其价值。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福祉2.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与保护意义。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生物多样性的分布与丧失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与实践:-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与措施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迁地保护与物种恢复c. 法律法规与政策制定4. 实践活动: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方案设计。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5. 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分析与评价。
- 教材章节:第五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案例与启示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引入概念,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及其价值。
第二课时: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与保护意义。
第三课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与实践。
第四课时:实践活动,分组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方案设计。
第五课时:学生展示保护方案,进行案例分析与评价。
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和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之一是保护物种,更具体地说就是保护物种的遗 传多样性或进化潜力。种内遗传多样性或变异性愈丰富,物种对环境 变化的适应能力愈大,其进化的潜力也就愈大,有助于保护物种和整 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或可以减慢由于适应和进化所导致的灭绝过程 (施立明,1990)。 只有掌握物种多样性水平高低及其群体的遗传结 构才能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和措施。否则任何物种水平上的保护生物 学活动都可能成效不大。
形态学上的变异是最易观察和引 起注意的一种表型变异。 如:人类外部形态的差异。
亚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鞘翅的变异
4. 检测方法 最初是从形态学开始的 目前检测遗传多样性的常用手段基本上是以形态学 性状为主的表型分析和分子水平的检测表型分析 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等 分子水平上检测遗传多样性的方法很多,包括: 等位酶(allozyme) 分析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分析 随机扩增多态DNA (RAPD) 分析 DNA 序列分析等
3.1.3 Shannon-Wiener 指数
3.2 β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 β多样性可以定义为沿着环境梯度的变化物种替代的程度(Whittaker 1972) • 不同群落或某环境梯度上不同点之间的共有种越少多样性越大 (Magurran 1988) 3.2.1 Whittaker 指数βw 该指数由 Whittaker 于 1960 年提出, 是第一个多样性指数, 其表达式为: βw = S /m α- 1 式中S 为所研究系统中记录的物种总数 m α为各样方或样本的平均物种数 3.2.2 Cody 指数β c Cody (1975) 在关于三大洲鸟类物种分布的讨论中, 把多样性定为”调查 中,物种在生境梯度的每个点上被替代的速率”, 即: β c =[g (H)+ L (H )]/2 式中: g (H )是沿生境梯度H 增加的物种数目; L (H )是沿生境梯度H 失去的物种数目, 即在上一个梯度中存在而在 下一个梯度中没有的物种数目.
5. 关键种的概念与类型
• 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作用是有差别的,其中有一些物种 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的存在与否会影响到整个生态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这样的物种即称为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 或关键种组(Keystone group) • 去除关键种将引起系统中部分物种的丧失和其他新物种的 侵入
第二节 物种多样性
1. 物种多样性的概念 是指一定区域内物种的多样化及其变化,包括一定区域内生物区系的状况(如受 威胁状况和特有性等)、形成、演化、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等。 2. 全球物种多样性概况 2.1 物种数目 全世界大约有1300 万至1400 万个物种,但科学描述过的仅约有175 万种
2.2 物种多样性特丰富国家 物种并不是均匀地分布于全世界各个国家,位于或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 地区的少数国家,拥有全世界最高比例的物种多样性(包括海洋、淡水和 陆地中的生物多样性)称为生物多样性特丰富国家(megadiversity country)
D 小尺度物种多样性格局由对小尺度起作用 的生态因子所决定 Currie (1991) 认为在小尺度范围内物种 丰富度可能由生境多样性、干扰等决定。
3.我国的物种多样性 3.1 概况
3.2 我国的特有物种
3.3 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地区 世界各地都有一些植被保存较好、生物种类丰富且特有程度较高的地区,人们称 之为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critical area )(陈灵芝 1993)
5.研究遗传多样性的意义
A 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生物进化的历史和适应潜力 一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低和其群体遗传结构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它还将影响其未 来的生存和发展。如:大熊猫(Azluropoda melanoleuca)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
具有很低的遗传多样性
B 有助于推动保护生物学研究
世界主要陆地10 个生物群系的分布
中国植被区划图(吴征镒等, 1980)
3.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测度 3.1 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3.1.1 物种丰富度指数 a 单位面积的物种数目,即物种密度 b 一定数量的个体或生物量中的物种数目,即数 量丰度。如:1000条鱼中的物种数 3.1.2 Simpson 指数
3.2.4 Wilson 和 Shmida 指数βT Wilson 和 Shmida (1984) 在野外研究物种沿环境梯度分布时提出了另一个多 样性指 数βT , 其表达式为 βT =[g(H)+ l(H)]/ 2 很显然此式是把Cody 指数βc 与Whittaker 指数βw 结合形成的. 式中变量的含义 也与这两式的相应变量相同
3.2.3 Routledge 指数βR 、βI、 βE Routledge(1977) 对如何把多样性区分为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问题十分关注, 经过对Whittaker 的 βw 多样性指数进行认真的比较研究之后,提出了3 个新 的 多样性指数: βR =[S2 /(2r+ S)]-1 式中: S 为所研究系统中的物种总数 r 为分布重叠的物种对数(species pairs) βI =log(T)-[(1/T)∑ei log(ei )-[(1/T) ∑αj log(αj)] 式中: ei 为种i 出现的样方数 j 为样方j 的物种数目 T= ∑ei =∑αj βE =exp(βI)- 1
多样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 系统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变化的惊人的多样性 2. 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 生态系统的主要分类途径 (1) 按系统与外部环境联系程度分 a 隔离系统isolated system b 封闭系统closed system c 开放系统opened system (2) 按人类影响的程度分 a 自然生态系统 b 人工生态系统 (3) 按能量来源分 a 太阳供能的自然生态系统 b 有自然辅加能量的太阳供能生态系 统 c 具有人类辅加能量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 d 燃料供能的城市工业系统 (4) 按生境性质分 a 陆地生态系统 b 海洋生态系统 c 淡水生态系统
• 重组产生基因型的数目g 可表示为 g=[ r( r+1)]/2] n 即重组基因型与组成该基因型独立基因位点的数目n 和每个位点上等 位基因的数目r 有关。 • 如AaBB 和AABb 两类个体,如果这两类个体间发生重组则能形成9 种基因型AABB、 AABb、 AAbb、 AaBB、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D 其他:基因流(gene flow)、 杂交 (hybridization)、选择(selection) 和遗 传漂变(genetic drift)
3. 遗传多样性的表观层次 转录 转译 DNA mRNA 蛋白质(酶) 细胞(组织) 器官(个体) 遗传多样性起源于DNA 分子水平,但可以表现在遗传信息转录后的各个层 次上
如:海南坡鹿(Cervus unicolor hainana ) 1981年时只幸存26头,由于制定了一套以 遗传管理为指导的繁育计划,目前已发展到 1000多头 。
C 有助于生物资源的保存和利用 家养动植物的单一品系的推广,导致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 传多样性的下降。
• 例如:在猪的100 多个地方品种中,包括 了多产性的太湖猪、金华猪,耐湿热的滇 南小耳猪,耐寒冷和粗放饲料的藏猪等等 这些品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 (施立明等,1993)
由于生物类群的基因组十分庞大,常只检测基因组中一部分 序列的变异 序列分析是最根本和最准确的方法,但基本上是针对基因 组中某些片段进行的, 如生物核基因组中的核糖体DNA (rDNA) 片段、动物线粒 体DNA(mtDNA) 和植物叶绿体DNA(cpDNA)中的特定片段 进行检测。 如: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大约有5-10万个基因。人类基因 组计划是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的,旨在阐明人类 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由:美、英、德、法、日和 中国的科学家用近一年的时间完成。
B 基因突变 两种方式: ①碱基替换(base substitution)一个碱基对被另一碱基对代 替 ②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 一个或几个碱基对的增 加或减少 • 虽然在自然界正常的生物条件和环境中,每个基因位点上 的自发突变率很低,但由于一个物种拥有许多个体,每一 个体又具有许多基因位点,故新的基因突变能在自然界不 断地出现。 例如:以人有10 万个基因,每代每个基因的平均突变率是 10-5 来推算,每个人将产生父母所没有的突变为2 ×105×10-5=2 个,如果每个人平均携带2 个新突变,按全 世界50 亿人计,在目前人类群体中新产生的突变数目就高 达80 亿(8 ×109)
2.3 全球物种多样性的热点地区 这18 个地区属于热带的有14 个,属于地中海类型 的有4 个,它们虽然仅有地球表面积的0.5%, 却拥 有全球20 %的植物物种,拥有50 000 个特有植物 物种
2.4 全球物种特有性格局
当物种自然分布范围有一定的限制时称为特有现象或 特有性(endemism)。 如大熊猫、扬子鳄是中国特有 属和特有种
C 重组 引起DNA分子间重组的机制可分为下列3 类: ①一般(general) 重组,发生在同源DNA 分子之间 ②位点专一(site-specific) 重组发生在顺序极少同源的DNA分子间 ③异常(illegitimate) 重组发生在顺序不同源的DNA 分子间 • 例如:水稻有24 条染色体n=12, 其非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的可能组合 就有212=4096 种。
4. 生境破碎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
•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中以生境或景观的破碎 (Fragmentation) 最引人注目 • 主要影响: a 改变能量平衡 b 边缘效应增加 c 风的影响加大 d 影响水分循环 e 影响物种种群迁入率和灭绝率 实例: 亚马孙地区热带森林的破碎化,形成了许多从1— 10000ha不等的多个“岛屿”。Lovejoy 等(1986) 的研 究发现,森林岛屿越小,物种的消失就越快。大型哺乳类 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