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课的课堂结尾艺术
浅谈音乐课的课堂教学艺术
![浅谈音乐课的课堂教学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c216380858fafab069dc026b.png)
浅谈音乐课的课堂教学艺术摘自:《季延初级中学》音乐课是音乐老师展示独特风采的舞台之一,同一篇教案,由不同素质的教师执教,其效果往往大相径庭。
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老师自身的素质各不相同,教学方法和专业技能也各有所长。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音乐教师将面临着更为艰巨的挑战,要使自己适应教育形势,跟上时代步伐,并做一个学生欢迎、敬重、信任的老师,这就需要音乐老师不断进取,努力探索,积累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
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从熟悉教材,到课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的艺术手法,丰富的教学语汇,到师生之间情感的默契配合,导致成功与否的教学效果,都体现了一个音乐教师的个人风格和自身素质。
一堂成功的音乐课,蕴含着教师教学成长道路中的甜酸苦辣和历次失败与成功的磨炼。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经过长期的磨炼,有心的积累和无畏的探索,才能上好一堂成功的音乐课。
下面笔者想就音乐课的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艺术谈几点看法。
供同仁一起探讨。
一、课堂教学导入艺术良好的开端是事情成功的关键。
一堂好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导入作为前奏。
课前的组织教学目的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新课的导入方法就尤为重要了。
不同类型的课题可以用不同的导入语言和导入方法。
有的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有的可以用提问的方法,有的可以用看录相,有的可用猜谜语的方法,有的可以集体讨论式……。
甚至可以用游戏式、竞赛式等等。
比如:欣赏京剧音乐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京剧的由来和形成,以及京剧界的四大名旦,各种流派,特别是可以讲一下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京剧名旦梅兰芳先生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梅兰芳先生坎坷的一生及梅兰芳先生对京剧艺术的执着追求。
也可以放一段京剧片断,既能听到优美、明亮的京剧旋律又能欣赏京剧艺术在舞台上的表演。
可以介绍一些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统曲目。
如:《孟姜女》、《打渔杀家》或观看一些解放以后通过改革而再创作的优秀剧目《沙家滨》、《红灯记》;再如,可以听赏近年来由中国京剧团改变创新的火爆全京城的《中国贵妃》等。
音乐教学后记简短总结
![音乐教学后记简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e20969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b.png)
音乐教学后记简短总结
音乐教学是一项丰富多彩的工作,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感受到了音乐对学生的启发和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经验,现在对这些进行简短总结。
首先,我意识到了音乐教学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天赋,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参与音乐学习的热情。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我认识到了音乐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除了传授音乐技巧和知识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多方面的训练和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并在音乐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我还体会到了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
我们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热情和专业精神感染学生,引导他们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音乐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意义的工作。
通过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丰富他们的音乐生活。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学生的音乐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谈音乐课中的课堂教学艺术
![谈音乐课中的课堂教学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a67a416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b.png)
谈音乐课中的课堂教学艺术第一篇:谈音乐课中的课堂教学艺术谈音乐课中的课堂教学艺术论文摘要: 音乐教育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它要求教育者必须具备好的课堂艺术,本文是我在几年中的音乐教育中所体会、观察而得出的一些个人观点。
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共鸣,也希望能对音乐教育事业出一份绵力。
关键词: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素养在几年的音乐教育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情”在音乐课堂中的作用。
是“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
“情”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是对作品最好的理解。
因此音乐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感,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情趣。
因此,首先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才能使学生真切的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
而人类情感的交流,首先便是通过语言的交流。
课堂语言是知识,心理和情感互相交织、互相促进的一种交流。
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形式也是多样话的,它是音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
尤其是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爱听老师清晰明快的语言,从中获得快乐;爱听老师亲切温和的话语,从中得到温馨,留下回味;爱看老师优美、和谐,有动感的肢体语言,从中得到启发。
语言的这种优越性是任何教学媒体不能取代的,而语言的美更能突出音乐学科的美。
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对于创设情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良好的课堂文学素养是创设情境的前提。
1、课堂文学语言的准确性是创设情境的关键。
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音乐语言的特点。
在语言发音上,切忌夹带家乡方言,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标准的普通话和优质的音乐会给学生带来听觉的美感享受,它会想磁石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把学生导入自己所创设的意境之中。
可谓水道渠成。
音乐课的语言应该准确的表达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
音乐作品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学生对其的理解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师应用准确并有分寸的文学语言,创设和音乐作品的内涵一致的情境,让学生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精彩收尾余音绕梁——对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音乐品质课堂“有效结尾”的思考
![精彩收尾余音绕梁——对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音乐品质课堂“有效结尾”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3e300c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3.png)
精彩收尾余音绕梁——对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音乐品质课堂“有效结尾”的思考摘要:在一节课中,很多教师会在课前精心准备,课中创新连连,可在结尾却总是“掉链子”,值得我们反思。
因此,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谈谈如何在立德树人背景下进行小学音乐课堂“有效结尾”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有效结尾思考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2021年东莞市品质课堂推进会也明确指出“品质课堂”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小学音乐课程肩负着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任务。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由此可见,一节课的结尾有多么重要,音乐课也不例外!笔者见过不少的音乐公开课,很多教师会在课前精心准备,课中创新连连,可在结尾却总是“掉链子”。
而我们音乐教师,作为品质课堂的践行者,作为音乐文化的传承者,更应该重视结课这一重要环节。
因此,本人针对这一现象,结合平时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立德树人背景下进行小学音乐课堂“有效结尾”的实践研究。
【现象透析】镜头一:独领风骚在一节音乐课《小雨沙沙》最后五分钟教学中,结合本校艺术特色,教师说:“谁能用笛子来吹吹《小雨沙沙》这首歌曲?”学生踊跃举手后,教师请两位比较优秀的学生上台表演,两位同学表现得很不错,一切按部就班的完成了,吹完铃声也响了。
镜头二:熟视无睹一节高年级学生的音乐公开课上,结课时老师讲得娓娓动听,最后请学生起来表演,可学生你看我,我看你的,没有一个人举手,似乎是没有掌握,老师被弄得十分的尴尬,课后一问,答案惊人地相似:“我不敢举手,因为怕回答错误!”【理性思考】针对以上种种现象,再结合笔者的日常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发现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教师忽视结课环节的设计。
很多教师认为只要教学目标达成就完成教学任务了,他们更愿意把课堂大部分时间花在导入和教唱等环节,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结课环节”的人少之又少,抱着一种“碰碰运气”的心理随机应变,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造成草草收场的局面。
音乐课教学总结精选6篇
![音乐课教学总结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059dd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f.png)
音乐课教学总结精选6篇音乐课教学总结篇1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擅长为同学营造宽松、欢乐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广博更为紧要,童心就像一张白纸,有待于我们去描绘,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抚养教育。
由于老师与同学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下面,我就谈一谈自身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一、充足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同学的共鸣音乐的魅力不但在于音乐自身韵律的和谐完美,同时还在于它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
我记得一本书里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想象的人生是青白的人生,而没有想象的。
二、激发喜好,加强信念。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喜好,感动人的情感,让人欢乐地受到教育。
鉴于这一特征,“新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
可是在现实音乐教学中,也有同学对它喜好索然,这种现象形成,紧要是来自于同学对自已学习本领缺乏正确的认得而表现出的信念不足。
老师要帮助同学树立信念,激发学习自动性,让他们看到自身的能行的一面。
记得在一次音乐课上开展了“小歌星擂台赛”班上有一名胆子特别小的女同学,要上台唱歌就更别说了。
针对这种情况。
我特意布置她和一名唱歌得比较好的同学一起唱。
当他们一曲下来,同学们都报以热诚的掌声。
这时,我看到胆小的她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接着,我进一步引导,“既然他们的歌声这么美,那么我们请他们单独再来一曲,好吗?”面对同学们期盼的眼神,她涨红了脸,但同时我们也惊喜地听到了从她嘴里发出的甜美歌声。
有了信念作基础,同学们学习的劲头更大了。
三、更改教学观念,要求同学大胆表现音乐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育同学音乐表现本领和审美本领的紧要途径。
音乐赏识课不重视表演、创作技能的进展,而偏重于感受、体验音乐的热诚和本领的进展,这就使课堂变得沉闷、凝重。
针对这一事实,我在音乐赏识课中大胆的加上体态律动这一项,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浓郁、活跃,同时加添了同学的学习喜好。
浅谈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
![浅谈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bf811c7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3.png)
浅谈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基本教学任务有两项:一是培养和发展少年儿童的音乐能力和音乐技能;二是培养和提高少年儿童的音乐欣赏水平。
音乐教师要完成好这两项教学任务,上好音乐课。
开展好音乐教学活动,不能不把自身音乐教学语言技能训练放在头等重要位置,并逐步提高掌握和运用程度。
研究结果与分析:一、音乐教师课堂语言的标准美。
1.语音的标准。
在实际教学中,虽然语言并不是音乐课的主要内容,但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切记夹带家乡方言,甚至通篇使用方言。
教师在讲解和范唱时,如果不能做到语音标准,字正腔圆,就不能准确注释歌曲或乐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不能给学生带来听觉上的美感享受,甚至降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因此,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教师才可进得课堂,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规范的语言发音,为发声练习歌唱的字正腔圆打下扎实的基础,还可以烘托艺术的美,使学生收益终身。
2.语义的标准。
音乐艺术来源于生活。
在音乐教学中,自然离不开生活语言,但必须按照音乐的要求运用语言。
在表述音乐中的“节奏”与生活中的“节奏”时,所使用的后缀是不同的。
生活中常用“快”“慢”来表示,而在音乐中严格地表达语义,则应该用“紧凑”“疏缓”来表示。
因为“快”与“慢”在音乐中表示速度,而节奏则是长短时值的组合。
教师语义表述的完整性也是相当重要的。
一些关键词或一些限制条件不能忽视。
如涉及休止符时,应表述为“休止”几拍而不是“唱”几拍。
又如:音程的概念“两个音的距离叫做音程”,教师不能只强调音高上的距离,却忽视了“同度旋律音程”只有时间上的距离,而没有音高上的距离。
所以教师在讲解这个概念时,要注意语义的准确和全面。
另外,在一些类似概念中,也存在混用或曲解的现象。
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一定力求自己做到“咬文嚼字”,语义标准。
比如在讲解力度概念时,对学生讲“力度”就是“强弱关系”的交替。
其实,在音乐作品中,力度是作品进行中音量的变化,它可能在某一片断中需要弱唱或弱奏,或在某一片断中需要强唱或强奏。
音乐课的课堂小结
![音乐课的课堂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e72a99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f.png)
音乐课的课堂小结本节音乐课堂以学习音乐知识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表演技巧和音乐欣赏能力。
课堂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实践和互动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以下是本节课的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主题是"节奏与乐理的基础知识"。
首先,老师通过听觉示范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的节奏,包括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等。
随后,老师向学生讲解了这些节奏的时值和名称,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出这些音符,并能通过敲击桌面等方式模仿这些节奏。
在理论学习之后,老师组织了一项实践活动。
通过发放乐器,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乐器,然后老师给每个小组给出一个简单的节奏模式,要求学生们在老师的指挥下演奏出来。
这样的活动既帮助学生们运用在理论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乐器演奏能力。
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也提醒学生们要注意节奏的准确性和音符的连贯性。
对于一些经验丰富的学生,老师还对他们提出了一些技巧性的要求,如音符的连击、速度的调节和节奏的变化等。
这些要求既考验了学生们的音乐感觉,也促使他们在音乐表演中追求更高的艺术效果。
除了实践活动,本节课还注重了音乐欣赏的训练。
老师在课堂中为学生们播放了一段经典音乐,让学生们通过聆听来感受音乐的美妙。
同时,老师还向学生们介绍了音乐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便让学生们对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在课堂互动环节中,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理解。
老师也通过鼓励和表扬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互动,学生们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本节音乐课堂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使学生们能够全面地了解音乐的节奏与乐理基础知识。
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活动和音乐欣赏,学生们在课堂上得到了全面的音乐训练和培养,提高了他们的音乐表演技巧和音乐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互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得到了提高。
音乐教学后记通用范文简短
![音乐教学后记通用范文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a6d2fe4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0.png)
音乐教学后记通用范文简短
在音乐教学中,我始终坚信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发现和发展自己独特的音乐天赋。
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并通过鼓励和引导,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首先,我注重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美妙和魅力。
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我引导学生聆听、欣赏,并分析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
同时,我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开拓他们的音乐视野。
其次,我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等
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音乐创作与表演的乐趣。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感,帮助他们提高演奏技巧,激发他们对音乐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最后,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音乐教学中,合唱、合奏是必不可
少的环节。
我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音乐作品的演奏。
通过合作,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协作能力。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激发学生潜能、培养
情感与智力的综合体验。
我将继续努力,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感悟生命的美好,感受音乐带来的无限乐趣与力量。
谈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
![谈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adbee7caaa00b52acfc7ca7a.png)
、
把 握 课 堂语 言 的简 洁 性 、 准 确 性
三、 恰 当地运 用肢体语 言艺术是课堂教学 中的又一重要手段 教 师是人类 的“ 工程 师” , 但更是一名优 秀的“ 演员” 。一堂课 的成功 和 失败 , 与我们教 师的一言一 行都有 着密切 的关 系。课 堂 中的一个 眼神 , 一 个 手势都会给 学生 以很多 的启 示和遐 想 , 这 一切 都是 教师肢 体语 言的作 用。如果 能恰 当、 适度 的运 用 , 一定 会使 我们 的音 乐课 堂更加 的精彩 !例
◆ ◆ ◆ ◆
谈 音 乐 教 师 的 课 堂 语 言 艺 术
◆周 宁
( 徐州 市十三 中学 )
【 摘要】 课 堂教学语言是教 学 内容成功 实施 的重要手段之一 , 是 教 学活动 中师 生之 间信 息传递的重要 工具 , 决定 着课 堂教 学的成败 。广
大的中小学生, 由于生理 年龄 的特 点, 爱听老师清晰明快的语 言, 从 中获得 快 乐; 爱 听老师亲切温和 的话语 , 从 中得到 温馨 , 留下回味 ; 更 乐意见到老师优 美、 和谐 、 有动感的肢 体语 言 , 从 中得到启发。在 日常的教 学 中, 笔者从课 堂语言的 简洁性 、 生动性及优 美的肢 体语 言对
但 如果使 用自己丰 富的面部 表情 , 再偶 尔配 以适度 的手 势语言 ( 配 合旋律 进行指挥动作 ) , 则会达到“ 此时无声胜 有声” 的效果 , 也会成为学生在欣赏 中出现 问题得 以解决 的重要手段。同样在讲解 中国 民族音 乐作 品时 , 我们 不难发现 : 大部分 民乐作 品的音乐旋律都 蕴含着丰富 的感情 色彩。如琵 琶 独奏 曲《 大浪淘沙》: 旋律第一段深 沉苍劲 、 柔中带刚 ; 时起时伏 的音浪 , 抒 发 了压在作者心底的无 限感 慨之情 。而第三段 铿锵 有力的旋 律和 坚定地 节奏 , 表现 出坚强不屈 的气 质。在欣 赏这部 作品 时, 教 师任何 的表 情和动 作都会给学生带来提示和启发 , 而获得意想不 到的教学效果 。一 些掌握舞 蹈技巧的老师 , 在教授学生学 习带有舞 韵风格 的音 乐作品 时, 适时地 展示
音乐课堂教学总结
![音乐课堂教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d3cc8c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7.png)
音乐课堂教学总结音乐课堂教学总结1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知识、技能的训练、掌握过程,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性和技能性之外,更多地体现的是对艺术的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
这种审美的教育贯穿着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对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非说教。
组织好良好的艺术教学过程,其实也就是美育的过程,是美的欣赏和熏陶的过程。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要使美育受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则需要春风化雨般的艺术性教学。
如精辟生动的理论讲授,优美规范的表演,精湛艺术的课堂布局等。
都能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一、结构美结构完美,布局合理的课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求知的乐趣和享受,而且对教学本身有着巨大的感染和熏陶作用。
首先要讲究开头和结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根据所授的内容,设计出有特色的开头。
如我在欣赏民族器乐曲《翻身的日子》一课中,先演唱一首《翻身道情》,直接的视觉和听觉一下子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引入一个美的境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结尾也很重要,切忌虎头蛇尾,要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余地。
其次是注意运用感情。
教学是一门艺术,始终贯穿着感情的线索,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主要是对人的心灵和情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在上课时必须进入角色。
前苏联艺术大师斯坦尼拉夫斯基曾说:“当演员来到剧院的时候,他应当把自己个人的一切不快和痛苦留在剧院外,在这里,剧院里的他,整个属于艺术。
”所以,教师在走进教室之前要实现“心灵净化”,除去一切与教学无关的情感和思绪,保持高度旺盛的“临教”心态。
音乐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学生听课时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如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教师的心理和情绪制约的,因此,教师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能板着面孔。
例如:在学生唱不好视唱时,不能火冒三丈,把学生批评一通,这样会给学生心理上罩上阴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循循善诱,对症下药,或请唱得好的同学表演,再表扬鼓励一番,这样的效果就明显不同与前一种了。
给音乐课堂画上圆满的句号-面具句号在课堂上点名
![给音乐课堂画上圆满的句号-面具句号在课堂上点名](https://img.taocdn.com/s3/m/24bd256d51e79b89690226ba.png)
给音乐课堂画上圆满的句号:面具句号在课堂上点名精彩的课堂导入能使学生及早进入课堂教学环节,能充分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学习的积极性。
同样,巧妙的课堂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还能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为下节课做好良好的铺垫作用。
《梁祝》因为深情柔美的引子,至今令人依然神往,从而成就了爱的音乐经典。
《合唱》更是因辉煌壮阔的尾声,至今回荡在世界的胸膛,从而成就了不朽的人类交响。
意犹未尽的课堂小结和引人入胜的导入同等重要,是一堂成功音乐课的闪光点,它应成为每堂音乐课的追求。
一、课堂小结的重要性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尾声,是新课结束时,以优美、精炼的语言,通过师生角色的转换、情感体验、展现成果等方式,促进学生对音乐教学主体部分进行思考、领悟、升华和延伸。
使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在课外得到提升。
1.丰富情感,升华音乐主题可以将本课的主体内容加以“画龙点睛”,总结归纳,梳理或浓缩,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再次出现波澜,使音乐主题得到升华。
2.承前启后,系统单元内容新教材改变了以往以课时结构、知识结构为编写框架的陈旧模式,以单元结构编排内容。
在内容的安排上,同一单元的每一课时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通过小结,不但总结了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又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埋下伏笔。
使同一单元的每节课内容衔接自然、过渡完美,使同一单元的内容系统化,有同一主题。
3.指导实践,培养综合能力新课结束后,以本课学习为基础,向学生推荐相关的音乐作品、介绍相关的音像资料及音乐电视节目给学生,或布置点课外创作。
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外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质疑问难,发展学生智力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小结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课后观察思考探讨,既可以扩大知识视野,又发展了他们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观察力。
浅谈音乐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
![浅谈音乐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7ca67d5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d.png)
浅谈音乐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架起“教”与“学”的桥梁,一堂优秀受学生欢迎的课,其课堂语言一定比较亲切、自然。
语言是教学的工具,在教师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大量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是靠语言来实现的。
而音乐课是对学生实行美育教育的课,音乐教师应重视美的教学,积极设计其美的气氛,用美的语言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用艺术的语言来阐述艺术,来激发学生兴趣,来启发学生思维,来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在艺术的气氛中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表现美。
一、导入语——简要精练俗话说得妙:“话有三说,巧说为妙”。
课堂语言也不例外,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亲切、巧妙的导语首先得形象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成功的学习作好铺垫,愉快的学习环境,则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教师就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
所以,教师的语言要亲切自然并富有激情,通过教师富有激情的、亲切自然的声音把学生带入音乐情景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并为之动情,感受其美。
二、提问语——启发思维妙语生花,打开沟通的桥梁。
教师的提问艺术真的很重要。
课堂提问是引起学生反应、增强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主要手段。
教师从提问入手,设计有价值的、学生有兴趣的思考题,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思而后得”,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师的课堂提问,不是交谈时的随想而问,而是事先精心安排设计好的。
有专家就指出,一节课的好坏,很大水准上取决于教师提问的艺术。
可见,提问语在课堂教学中是相当的重要。
我们需要细心研究,持续积累课堂提问的艺术。
三、、评价语——树立自信教师的评价语言是一门艺术,它植根于很深的教学功底。
莎士比亚说过: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以下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
其实我们教师本人也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赏识,多一些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逐渐树立起自信心。
余音绕梁 让音乐课堂意犹未尽——音乐课结尾艺术的构建
![余音绕梁 让音乐课堂意犹未尽——音乐课结尾艺术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f74cab1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5.png)
体育艺术新教师教学常言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贵在点睛。
在音乐课教学当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导入环节的引人入胜,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启发引导,而且还应关注结尾的艺术,使学生音乐的学习耐人寻味,回味无穷,真正让我们的音乐课堂达到“课结束,趣犹存”的艺术效果。
心理学中的近因效应告诉我们: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对方的脑海中会保留很长时间。
如果音乐课的结尾非常精彩,并深深地打动学生心灵深处,这节课会影响学生很长时间,引起学生对下一次音乐学习的期待,所谓“余音缭绕,绕梁三日不绝。
”相反,如果结尾平淡,则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音乐课教学主体部分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心向。
因此,在音乐课结尾环节,我们首先要梳理出一些音乐课结尾的方法,根据课堂实际灵活运用,创造出艺术的结尾效果。
一、总结归纳法小学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统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可见,小学音乐学科肩负重要的使命,结合音乐学科的现状,我认为音乐学科教学重在培育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在音乐课堂的收尾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总结归纳的方式加以开展,这是音乐课常用的一种结尾方式,一节课教学结课时,教师运用准确精炼的语言,对学习内容和重点作提纲挈领的总结,让学生由博返约,再次强化教学要点,形成清晰的认知结构。
比如每次新授课的课时结束之时我会根据本节课的授课内容做一个回顾,针对回顾的内容,让学生做到胸中有丘壑,对于所学的知识点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认知。
比如教学了《铃儿响叮当》这一课的内容,我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收尾时的五分钟时间一起合唱这首歌。
让音乐课堂更精彩--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结尾艺术
![让音乐课堂更精彩--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结尾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7207b9f4aef8941ea76e050b.png)
用不 同形式 的快、 轻松的游戏 中完成教学任务 , 体现 了新课标 中强调 满生机 , 散发着青春 的活力 , 更趋完美。
一
的从学生的审美情趣着手 , 达到 了艺术教育 的 目的。
约翰 ・ 洛克 曾经说 : “ 教 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 中和保 持学生 的
一
乐 曲的不同 阶段 配以适合 的 、 生动鲜 活的画面 , 使其 成为学 生与
乐 曲情感 交流 的纽带 和桥梁 ,不 仅给学生 提供 了视 觉方面 的刺 激, 还 扩充了学生的知识 面 , 使学 习内容变枯燥 为形象 , 大大激发
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视听结合 ,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梁 、 祝二人
再坐失 良 机, 错过消灭刘 邦汉 军的机会 , 到垓 下决战时 , 刘邦 以
三十万的绝对优势兵力包 围了项羽十万之众 。深夜 , 张 良吹晓 , 兵 士 唱楚歌 , 使楚军感 到走投 无路 , 迫使 在乌江展开一场格斗 , 项 羽 因寡不敌众而拔剑 自刎 , 汉军取得 了辉煌胜利。
垓下歌
音乐课在欢 快的舞蹈 中结束 , 使我们停 留在热烈 、 欢腾 的春 高潮, 学生情绪 高涨 , 教学效果 良好 。
三、 游戏结尾 。 回味无穷
这样的结尾不仅激起 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而且有 助于学
音乐课作文结尾一百字
![音乐课作文结尾一百字](https://img.taocdn.com/s3/m/5f4d4a9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a.png)
音乐课作文结尾一百字英文回答:In the realm of music, our hearts find solace and inspiration. Through its melodies, rhythms, and harmonies, music elevates the soul, stirring emotions and painting vibrant tapestries of sonic wonder. Whether it be the ethereal strains of a symphony orchestra or the raw energy of a rock band, music has the power to transport us to distant lands, evoke memories long forgotten, and ignite our imaginations with its boundless possibilities.As we conclude our musical journey, let us embrace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music. May it continue to enrich our lives, fostering creativity, empathy, an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ourselves and the world around us. Let us cherish the moments spent in harmony, where melodies intertwine and our spirits soar with the rhythm of life.中文回答:在音乐的世界里,我们的心灵找到了慰藉和灵感。
音乐课堂教学后记
![音乐课堂教学后记](https://img.taocdn.com/s3/m/8664a68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9.png)
音乐课堂教学后记
音乐课程是学生们一天中最期待的时间之一。
在这个音乐课堂教学后记中,我
想分享一些我在音乐教学中的体会和感悟。
课堂氛围
音乐课堂氛围是成功的关键。
我发现,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能够激发学生们
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在课堂中,我经常引导学生们一起唱歌、跳舞,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快乐。
这种积极的氛围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创意教学
在音乐课堂中,我尝试采用一些创意的教学方法。
例如,我会利用故事、游戏
来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节奏的概念。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不仅更容易理解抽象的音乐概念,还可以在参与中培养他们的音乐思维与创造力。
合作学习
音乐是一个需要合作的艺术形式。
在音乐课堂中,我鼓励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合唱、合奏等形式,学生们可以学会倾听他人、协作合作,这不仅促进了团队精神的培养,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
个性化教学
在音乐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和兴趣。
因此,我尝试采用个性
化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每个学生都能在我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
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段时间的音乐课堂教学,我深刻体会到音乐对学生们的影响。
音乐不仅
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情感、激发潜能的力量。
我相信,在未来的音乐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创新、不断提升自己,让学生们在音乐中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希望我的音乐课堂教学后记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谢谢!。
最难忘的音乐课结尾100
![最难忘的音乐课结尾100](https://img.taocdn.com/s3/m/68cc547cdaef5ef7bb0d3c2b.png)
最难忘的音乐课结尾100我的收获最难忘的音乐课结尾100(一)我的收获作文最难忘的音乐课结尾100我的收获二年级一:我的收获20XX年6月9日星期三雨时间过得真快呀!一转眼,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
但是我收获不少呀。
首先,在课堂上学到了丰富多彩的语言知识,比如:成语、好词句、道理呀。
数学的计算方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呀。
还有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的基本知识呀。
另外,我还按老师的要求读了几本有意义的课外书。
从书中让我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和科学知识。
还有,老师带领我们开展很多有益活动,比如:“我能行”的活动,我们还在学校的运动会上取得了跑步年级第一,广播体操年级第二的好成绩呢。
总之,这个学期,我为我的收获开心、快乐!我的收获二年级作文二:我的收获一个学期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飞快的溜走了,我觉得在这一学期,我有了很多收获。
其中,我在卫生方面有了很多收获。
以前,我总是会不注意地把一些废纸随便扔到地上,不但把地上弄的到处都是脏兮兮的,还让同学们都离我远远的,因为他们都不喜欢不讲卫生的孩子。
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坏毛病改掉。
以后,我就带着一个装废纸的小布袋去上学,虽然我有时把废纸装进布袋的“肚子”里,但有时我还想把纸扔到地上。
于是,我对自己说:“打扫卫生的小朋友多辛苦呀!如果我再扔纸不是给他们增加负担吗?”终于,我改掉了扔纸的毛病,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的收获二年级作文三:我的收获这学期快结束了,我学会了很多知识。
在语文课上,我的收获:首先,我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因为我学会了怎样检查、提前预习,所以连续几次考了一百分,我暗暗的对自已说,“不要骄傲,继续努力!”二年级,老师常常让我们写作文,为了提高我的写作水平,我决定每天都要读课外书,所以,我的写作进步很快,有几次老师读了我的作文。
在家中,我学会了自己整理房间,有时,还帮爸爸妈妈叠被子。
爸爸妈妈夸我是个好孩子。
在这快活的一年里,我最大的收获是:钢琴顺利地通过了三级。
音乐课堂的有效结尾
![音乐课堂的有效结尾](https://img.taocdn.com/s3/m/4c70e50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9.png)
音乐课堂的有效结尾
祁颜冰
【期刊名称】《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年(卷),期】2011(000)0Z1
【摘要】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学手段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课堂教学设计也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只可惜虎头蛇尾的现象还很多。
以歌曲教学为例,课的导入很精彩,学唱歌曲也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学生兴致勃勃,教唱很成功,可往往学好歌之后就在学生的演唱声中下课了。
这样不免有些遗憾,难道把歌曲唱会了就再无事可做?我们能否把音乐课的结尾上得更精
【总页数】3页(P35-37)
【作者】祁颜冰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行知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71
【相关文献】
1.让音乐课堂更精彩——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结尾艺术 [J], 魏云侠
2.音乐课堂教学的结尾应是“省略号” [J], 赵翠霞
3.余音也“绕梁”——例谈音乐课堂结尾的几种方式 [J], 李雅芬
4.音乐课堂的有效结尾 [J], 祁颜冰
5.让音乐课堂更精彩--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结尾艺术 [J], 魏云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幕,也精彩无限——谈音乐课的课堂结尾艺术[摘要]:在日常音乐课堂教学中,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课的导入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教学过程环环相扣,紧紧衔接。
但是在课堂教学进入尾声的时候却草草了事,给人一种虎头蛇尾之感而让人留下深深的遗憾。
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在设计课的时候,不光要注意“开头”“衔接”,还应该设计巧妙的结尾。
大致有六种课堂结尾方式。
[关键词]:音乐课堂结尾艺术常言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做为一名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怎样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完成音乐课程标准所赋予的教学任务的关键。
而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跟老师那严谨而周密的教学构思是分不开的。
在日常音乐课堂教学中,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课的导入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教学过程环环相扣、紧紧衔接,但是在课堂教学进入尾声的时候却草草了事,给人一种虎头蛇尾之感而让人留下深深的遗憾。
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优秀的音乐教师要比一所歌剧院的指挥重要的多。
一位蹩脚的指挥,不过是一次性的失败,而一位蹩脚的音乐教师如果连续失败20年,那么至少要扼杀二十多批儿童的音乐天赋。
”可见音乐教师选择正确教育方法的重要性。
所以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在设计课的时候,不光要注意“开头”“衔接”,还应该设计巧妙的结尾。
我通过总结其他音乐教师和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大致概括出六种课堂结尾方式。
一、点睛式落幕,陶冶情操,升华主题画龙点睛常用来形容在说话或做事的关键处加上一笔,使句子或事情更加出色。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用点睛式结尾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如一位老师在上《七子之歌—澳门》这一课时,当学生会演唱这首歌以后,教师用抑扬顿挫、慷慨激昂的语言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黑暗的旧中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军阀割据,列强横行,祖国被帝国主义瓜分。
但这一切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宣告结束。
正是因为祖国的日益强大,我们才迎来了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
但是我们也知道,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
希望在座的每位同学发愤图强,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到那时,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怀抱的。
到那一天,让我们再谱一首团圆曲,再唱一支赞歌。
”这样一种结尾方式,使原来的爱国主题进一步升华,让学生懂得只有祖国的强大,才能有澳门的顺利回归,并且让他们关注台湾问题,鼓励他们为建设强大、完整、统一的中国而发愤学习。
二、回味式落幕,鼓舞精神,启迪思想教师巧妙引入同教材内容有关联的名人名言、文艺作品等,放在课的结尾处,,使本来趋于平淡的课尾又掀起波澜,让学生的内心再次被打动,深深地拨响他们的情感之弦。
如鄞州云龙中学的徐微娜老师在上教坛新秀展示课时,当学生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并欣赏完了他的《命运交响曲》后,趁学生还沉浸在贝多芬那不被命运屈服,顽强地同命运作斗争而创作的音乐声中时,徐老师又伴随着音乐饱含深情地吟起了罗曼罗兰的名言:一个不幸的人,残疾,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但他却创造欢乐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还有贝多芬自己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在我尚未把我的使命完成之前,我觉得不能离开这个世界。
最后徐老师还来了一段真情寄语:我们的人生犹如巨轮正要拔锚起航,前途或遇险滩暗礁,或遇波涛汹涌,但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勇敢的搏击风浪,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这些话让我想起了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和音乐家海顿的名言:“音乐教育并不是教育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这种回味式的结尾,能让学生的精神受到鼓舞,思想受到启迪,就像那甘美的橄榄,越嚼越有味。
三、演绎式落幕,培养能力,挖掘潜质《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我认为一堂完美的音乐课也可以在学生的律动、集体舞、歌舞表演、音乐剧表演中精彩地落幕。
例:一位老师在上《走进西藏》这一课时,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了解了藏族民俗文化,并且观看录象让学生感受了藏族歌舞风格和练习藏族的基本舞步,最后又学唱了一首藏族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课尾,教师要求每位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表演方式,将藏族特色展示一番。
学生们的表演兴趣很高,表演欲望强烈,有的做藏族人民献哈达的动作,有的跳起了藏族舞,有的唱起了藏族的民歌,在活跃的气氛中结束了整节课。
又如我在上《行进中的歌》这一课时,当学生欣赏完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后,我再让学生想想进行曲还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得出还有《运动员进行曲》、《欢迎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军队进行曲》等,随后我说:“进行曲的种类繁多,同学们可以自己去探索和研究,最后让我们和着《运动员进行曲》的节奏,踏着整齐的步伐结束这节课吧。
”随后,学生在音乐声中踏着矫健的步伐走出了教室。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
要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学识、多思想。
”我想演绎式结尾法恰好体现了这种理念,课堂结束时让学生依照自己的生活体念对课堂知识进行参与拓展,不仅很好地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理念,又很好地吻合了学生好动、好玩的天性。
四、悬念式落幕,激发兴趣,积极探究我国的章回小说常常在上下回连接中写上“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提示,这种设悬念的方法,如果用在音乐课结尾处能够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大问号,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并且盼望着下一节音乐课早早到来。
例如:我在上《非洲的灵感》这一课时,让学生大致了解了非洲的气候、地理概况、风土人情等知识,并且欣赏了《阿伊亚—非洲的灵感》,随后我拿出一个教学鼓,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我说:“非洲有很多种乐器,其中鼓是最重要的乐器,据说非洲的鼓还有许多神奇的功能呢,比如说话鼓、欢迎鼓等,同学们想了解吗?请听下回介绍。
”下课后,学生还让我继续讲,我暗自窃喜,因为我所设想的效果与目的达到了。
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说:“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使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
”我认为好奇心其实就是达到学习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课尾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既可以让学生课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未竟的知识,又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学好音乐的兴趣,这样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不无裨益。
五、拓展式落幕,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在新课程标准贯彻下的音乐课堂,应该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或一种乐器、一段音乐,去搜集相关的各种各样的资料。
学生的音乐学习不仅仅局限在书上,而是拓展、延伸到现实生活、科技领域和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
在音乐课的结尾可以充分地利用这种拓展式来体现音乐与相关文化之间密切的关系。
如孙莉老师在上《雪绒花》这一课时,在课尾播放了一个“看谁做的到”的课件,并且对学生说:“影片《音乐之声》曾获奥斯卡金像奖,至于这个奖的详细情况,希望同学们能帮老师一个忙,利用网上资源查查有关奥斯卡金像奖的资料,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了解了电影音乐的基础上,通过查找资料,又了解了奥斯卡金像奖是怎么样的一个奖,说不定还会了解获得过奥斯卡奖项的一些电影大片呢。
所以学生的知识面仅局限于所学的一门课程中是不够的。
只有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广阔的天地,才能真正学好音乐。
正如著名的学者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
”同样,新课程标准也强调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
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而这种课尾,正是为这一目的作的尝试。
六、争鸣式落幕,鼓励质疑,各抒己见新课程提倡研究学习,鼓励学生在探究发现活动中寻找答案,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思考、质疑、批判、发现、求证的过程,让学生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批判意识和质疑能力得到培养。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一些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够把问题下放给学生,让他们在课的结尾处通过讨论、争辩再得出正确答案,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例如,我在上《让世界充满爱》这一课之前先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摇滚歌星迈克尔、杰克逊。
然后请他们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课的尾声,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他们对迈克尔、杰克逊的看法。
学生为了这个问题,争的面红耳赤,有的说迈克尔、杰克逊在1985年曾经把自己的唱片收入5000万美元全部用于救援非洲灾民,这一点值得推崇和赞赏,他应该是一个很有爱心的歌星;有的说他后来的猥亵男童案和整容毁容等,毁坏了他的形象,应该被认定为一个道德败坏的歌星;有的说人无完人,歌星也是如此,要允许人犯错。
直到下课铃响,同学们还在争论,我就让他们带着这个问题课后再去讨论。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由此可见“激疑、讨论”这种争鸣式的课堂结尾应该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
明代文学家谢榛谈及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时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局当为撞钟,清音有余。
”可见文章“起”和“收”的重要性。
而一堂音乐课的导入和落幕也是如此,尤其是落幕,应如深山古刹的钟声,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能令学生沉浸其中,快乐无穷;能让师生和音乐融为一体;能让学生留下无限遐想和悠悠的情思。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熟善熟寡效,贵能验诸身。
”一堂音乐课怎样收尾才会取得完美的效果,这需要教师课前仔细设想、精心设计,课堂上随机应变,抓住时机,灵活处理,使收束有力、有余音、有余意,就像舞蹈、歌剧、戏剧、相声等艺术一样,让艺术家所表演的内容能在观众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参考文献《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新课程案例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