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方法
阅读教学中优化思维训练的方式

动 纷 纷 落 下 的 样 子 。 两个 “ 簌 ”在 语 言 环境 中 一 比较 , 生 马 簌 , 学
上 明 白 了一 个 写 雪 落 的 声 音 , 个 写 雪 落 的状 态 ,意 思 不一 样 。 一
● ● I● … ● I ● …● I● I ● 『 ● I …● ● …● ● ,● I ◆ …● ● ● ● …● ● ● ● ● m● 1● {j I ● 1● 1 ● rl I _● _● l_ 1 ● |●
式 , 并 列 式 、 进 式 、 比 式 、 分 式 来 划 分 ; 析 说 明 文 应 抓 如 层 对 总 分
是 一 场 罕 见 的 大 雪 。 再 看 第 五 节 里 的 “ 簌 ” “ 阵风 吹来 , 簌 :一 树
枝 轻 轻 地 摇 晃 , 丽 的 银条 儿和 雪 球 儿簌 簌 地 落 下 来 , 屑 似 的 美 玉 雪 末 儿 随 风 飘 扬 …… ”这 番 美 丽 的雪 景 是 作 者 第 二 天 清 晨 推 开
的统一发展, 以达 到 培 养 语 文 能 力 的 目的 。为 了提 高 学 习成 效 ,
练学生思维的好办法。
二 、 清 文 章 脉 络 理
叶 圣 陶 说 过 : 作 者 思 有 路 , 路 识 斯 真 。 ” 在 平 时 的 阅读 “ 遵 我
教 学 中 , 分 注 意 帮 助 学 生“遵 路 ”( 解 作 者 思 路 ) “识 真 ” 十 了 与
的 以记 叙 文 的 形 式 写 在 生 活 中 感 受 到 的 真情 ,有 的 在 习作 中还 真 切 感 受 到 了要 学 会 感 恩 等 等 , 生 的 习作 形 式 多种 多样 , 学 内容 丰 富 多 彩 , 分 表 达 出 自己 阅读 后 独 特 的心 理 感 受 和 见 解 , 欣 充 其 赏 和 评 价 能 力 得 到 了淋漓 尽致 的 发挥 。 第 三 , 于 实践 , 养 学 生 的积 累和 观 察 能 力 。课 标 明 确 强 勤 培 调 , 习 作 教 学 中要 帮 助 学 生“ 成 勤 积 累 的 习 惯 ” “ 重 培 养 在 养 ,注 学生的观察能力 ” 。通 过 不 断 进 行 的 小 练 笔 训 练 , 加 上 教 师 有 再 意 识 的 引 导 , 而 久 之 , 生 就 会 自觉 地 将 在 课 文 或 课 外 阅 读 中 久 学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具
体的训练内容和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阅读思维训练: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各种资料,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阅读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和探究。
2. 写作思维训练:通过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
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多种写作技巧,如描写、抒发情感、叙事等,激发学生的创造
力和想象力。
3. 逻辑思维训练:通过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他们的推理和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
设计逻辑思维训练题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
4. 批判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批评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
5. 创造思维训练: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设计创
意写作、创作演讲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不同的学习阶段,选择合适的思维训练方式,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境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激发。
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思维训练方法

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思维训练方法【摘要】本文探讨了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思维训练方法。
首先介绍了认知导图的应用,通过构建思维框架帮助学生理清阅读信息。
其次探讨了问题解决技巧的培养,倡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解决问题提升思维能力。
接着强调了推理和思考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文本分析的实践训练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文本的能力。
逻辑思维的训练方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论部分强调了有效思维训练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持续性的思维训练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建议建立系统化的思维训练课程,以帮助学生全面提升思维能力。
通过这些方法和建议,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阅读挑战,提高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训练、认知导图、问题解决技巧、推理能力、文本分析、逻辑思维、学生发展、系统化课程、重要性、持续性思维训练1. 引言1.1 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思维训练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系统性的思维训练,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能力,进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所阅读的内容。
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还可以促进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阅读教学正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应用各种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已成为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认知导图、问题解决技巧、推理和思考能力、文本分析和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思维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仅关乎学生个体的发展,更关乎整个社会的智力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2. 正文2.1 认知导图的应用认知导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维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组织阅读内容。
通过将阅读内容中的重点概念、关键词和主题用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认知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是一门最具形象性的学科,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课堂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
阅读教学是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而理解词和句的基本功训练则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同时,对词、句、段、篇之间联系的认识,义是语言文字理解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
所以理解语言文字与发展思维的同步训练,应是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的。
在阅读教学中,理解语言文字与发展思维的同步训练,是多角度、多层次的。
它体现在阅读教学的所有内容,各个环节之中。
结合阅读教学内容,把理解语言文字与发展思维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要求老师一要树立科学的教学思想,把思维训练自觉地纳入与语言文字训练对等的教学内容;二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讨论中掌握一些具体的思维方法。
1.在理解词义的教学中,学会引导学生多种理解词义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有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参加,否则,词义教学就必须走向死记硬背,不求甚解。
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的理解词义的方法,启发学生按一定的方法,去揣摩、理解某一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特定意思,既可发展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又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语言环境中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中要“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的意思。
如《跳水》一课中,当爸爸发现儿子在高高的桅杆顶端要摔到甲板上时,马上用枪瞄准儿子大喊:“向海里跳!不跳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跳到海里……。
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话时,要让学生联系当时的危险情况,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如果不这样做,如果你是爸爸,如果当时的孩子是你,会怎样做怎样想,这样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爸爸当机立断。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还对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观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而分析则是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课文中的插图、文字描述等,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例如,在教授描写景物的课文时,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中的景物特点,如颜色、形状、大小等,然后分析作者是如何用文字来描绘这些景物的。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段落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
二、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预测、推理和总结。
例如,在阅读故事性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开头和已知的情节,预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在阅读说明文时,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提取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归纳和总结。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评价和质疑,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利用写作训练提升逻辑思维写作是对思维的一种整理和表达,通过写作训练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先确定写作的主题和中心思想,然后围绕中心思想组织材料,安排文章的结构。
例如,在写记叙文时,让学生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注意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完整性。
在写议论文时,让学生明确论点,然后通过列举论据来论证论点,注意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和反馈,指出其中逻辑不清晰的地方,让学生不断修改和完善,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开展课堂讨论激发思维碰撞课堂讨论是一种活跃思维、促进交流的教学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如何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何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启发学生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教学的内容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内容太简单容易使学生丧失兴趣,太复杂也会使学生失去耐心。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易于接受和辨认直观的事物。
我们要抓住这一特点,启发学生横向和纵向思维。
如:在教学U4I can play basketball(story time) ,学生对Sports的话题感兴趣,老师通过体育明星姚明入手,激发了孩自学习的兴趣,其实更应该着手于身边的学生,了解他们“W hat can you/he/she…do?.这样更贴切孩子的语言环境,也更真实。
二、设计疑问导入,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主题导入可以采用的方式有:写出标题,让学生猜内容,从学生熟悉的东西出发,就主题展开讨论;教师、学生扮演角色,引入主题;放一首与主题有关的歌曲或谜语等。
内容导入时,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提示或暗示,这样会激起学生的想象与猜测,启发学习的愿望,使他们成为积极地阅读者。
通过设计疑问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最大程度地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发散思维。
同样在教学U4I can play basketball(story time)中,老师大胆尝试让学生根据课文图片来提问,其中有三位学生问题质量较高,和老师如初一辙:S1:Can Mike play basketball ? S2:Can Liu Tao play basketball ?S3: Can Wang Bing play basketball ?这种自主提问方式,尤其在中年段,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思维能力。
三、想象情节的发展,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语篇教学时,可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法,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加工,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
同样在教学U4I can play basketball(story time)中,在解决Can Liu Tao play basketball ?时,并没有立刻让学生回答,而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再读课文,解决另外两个问题1. Can Liu Tao play at first(首先)?A.Yes, he can.B.No, he can’t.2. Can Liu Tao play at last(最后)?A.Yes, he can.B.No, he can’t.四、创编故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对于教学内容,每位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心理体验,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对所给语言材料进行文本或情境的扩充、延伸,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谈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么 能 力 二 是 认 为 既 然 语 言 和 思 维 与 多读 有着
。
,
带领学生理 解课文每个部分
。
密 切 的关 系 那 么 抓 好 听 说 读 写 也 就 自然 而 然
,
的 内 容 最 后 引导 学 生 明 确 课 文 的 中 心 思 想
在理 解 课 文 的 内容 过 程 中
,
地 提 高 了 语 言 和 思 维 的能 力 这 种 认 识 也 是 不
,
,
响 能 辨 出 色彩 的 世 界
,
。
如教《 雨》 课肘 山
一
一
,
边 让学Biblioteka 敬意 相 同 的爱慕 表达 得 酣畅 淋漓 全 文 的思 路就 基 本
、
,
生 朗诵 散 文
一
,
边观看录像 想 象出
,
:
一
幅有 声有色的
、
上 得 至 了整 体 的 把 握 0
2
.
。
山 林 雨 景 图 字 里 行 间 洋 溢 着 作 者 对 山 雨 对 大 自然 那
世 更 加 深 了 自己 对 母 亲 的 歉 疚 并 为 此 不 断 地 怀 念 母
, ,
西变 成 具 体 形 象 的东 西
,
,
才有可能触 景生情
,
,
浮想联
。
翩 才 能对 这 个 词 有 具 体 的 感 受 产 生 语 言 的形 象 感
, ,
亲 这 为 阐 述 自 己 对 祖 国 母 亲 的 爱 铺 垫 了 感 情 基 础 ;然
漯 改纵 横 问题 探 究
阅读 教 学耍 对学 生进行 多方 面 的训练 其 中 思 维 训练 应 是 核 心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思维训练

维 训练 目标 时一定 要符 合学生思 到 训 练 学 生 思 维 的 目的 。
氛 同 中 , 生 始 终 保 持 着 积 极 向 学
比如 , 多教 师在安排教 学 很
流。 只有这样 , 阅读课 堂才能 真正 维 的 质 与 量 的 限 度 。 只 有 控 制 好 时 习惯性 地把交 代作者 、 写作 背
这种方法 成为学 生学语 习文 的舞台 ,成 为 这 个限 度 , 才能及 时掌 握住 火 候 , 景放在新授 课 的开 始 , 老师培植 和绽放学 生思维 之花 的 才 能促 使 学 生 思 维 的 质量 互 变 , 就 不 太 适 度 。 因 为 介 绍 作 者 、 时 温床和沃 土 。那 么在 阅读 教学 中 不 断 向 思 维 训 练 目标 的 纵 深 发 代背景要恰 到好 处地安排 在 “ 火 如何 有效 渗透思维训 练呢?
有价 值的 问题 ,抓住 交流 中的闪 到 训 练 的 目的 。 光点 、 稍纵 即逝 的思维火 花 , 行 进 思维 的碰撞 , 展开 真实 的对 话 、 交
生 思 维 既 不 能 畅 通 ,也 不 能 变
二、 意控 制思维训练 的“ 异 , 不能产生飞跃 。 注 度” 更
所谓思 维 的 “ ” 是保 持思 度 就
1 教 师 提 出 的 问 题 难 度 要 适 解 完 整首 诗后 提 出这 样 一个 问 .
的准确 与否 ,关系到学生 能 否对 度 。
教 师在 向学 生提 出问题 时要 眉 折腰 事 权 贵 ,使 我 不得 开 心 白坎坷 的仕 途及 写诗时 的处境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方法
摘要:时代迅猛发展、知识快速更新,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让他们敢于否定权威,敢于陈说创见,使他们的思维开出最美的花朵,让他们的智能得到全面的开发。
思维是智能的核心要素,只有思维得到了培养和发展,智能的提高才有可能。
思维训练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就要求语文教师深入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强化问题意识。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
学生的思维也属于动态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或流畅,或阻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训练。
可以说,思维训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语言文字训练的质量。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发现个别学生不听讲、不看书,小部分同学只听讲、不看书,把听到的记在书上。
究其原因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繁琐肤浅地提高、分析,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
天长日久磨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针对这一状况,阅读教学必须从学生思维训练人手,激发他们乐于动脑,善于动脑。
以下是几点思维训练的方法。
1、阅读教学以读为根本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读书是打开思维之门的金钥匙。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读者对语言的感知、摄取、内化是以理解为前提的。
对于学生来讲,只有读才能读出韵味来,读进去才能把文章与读者相融合,完全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把读书与理解融为一体。
这样学生就自觉地打开了思维的大门。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读课文的积极性,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
在学生阅读中教师以多种形式给予表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思维的马达就会运转。
2、掌握阅读思维的方式
常言说“多读胸中有书”,可是要提高阅读能力单靠诵读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走出繁说细讲的分析模式。
大胆地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读、去分析[1]。
首先学生要掌握阅读的一般思维方式。
学生通过什么渠道来掌握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教会学生分析课文的一般思路。
例如在学习《可爱的草塘》时,教师精细组织学习过程,讲课后让学生反思,得出如下学习步骤:(一)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二)作者的写作顺序;(三)理清段落;(四)写作重点;(五)运用的写作手法。
使学生明确通常学习一篇文章都是从整体结构到重点语句的把握到体会其思想。
学生掌
握了分析文章的思维方式,就能在各种文章中找到思维的方向,达到了教会学生思考,开动思维机器的良好效果。
3、掌握阅读思维的方法
3.1由教师向学生质疑,再引导学生通过思维解疑
当学生懒于思索、不善思索、发现不了疑点时,教师若不向学生提出疑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怀疑和探索的兴趣,而要求学生去思考,那是徒劳无益的。
老师向学生质疑的主要方式有下面四种。
第一,以疑激疑。
一篇文章,疑隐含于关键处、易错处、难点处、困惑处。
教师应把各处疑点抓出来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出学生新的疑问,这就是以疑激疑。
第二,于无疑处求疑。
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有这种情况:深沉的感情、丰富的思想却常常被十分浅显易懂的文字所包容。
这些看似无疑却有疑的地方,往往是学生忽视的,他们对这些地方的小视,有一种一览无余的满足感。
教师应该在这些地方要通过质疑来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出其不意地引起他们的思考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往深处开掘[2]。
3.2 由学生向教师质疑,再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疑
(1)鼓励学生质疑,让他们明白,思维是从问题开始,创造能力也是从起疑开始。
疑点是深入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究,有究才能打破思维平静,从而使学习深入,使智力得到开发。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当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后,就会提
高质疑的自觉性。
(2)要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条件。
在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有质疑的机会。
比如对于质疑有质量的学生,教师应予以表扬,以提高质疑的积极性。
有些学生也许只能提出一些不懂的词语或句子,甚至是书上现成的思考题,教师不要忽视,应通过启发,让他们逐步提出有质量的问题。
对于学生中提出的“傻问”,教师要正面引导,切忌挖苦讽刺。
总之,只要我们能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即便是差生,也能在不断提出“为什么”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3.3 评价性阅读思维
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知道课文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还要知道写得好不好。
阅读者对阅读材料表现的思想给予主观评价,谓之评价性阅读。
评价性阅读思维显然高于理解性阅读思维,它是读者跳出阅读材料之外对阅读材料各方面进行冷静思考,发表独立见解的思维过程。
由于它带有批判、鉴赏性,所以又谓之批判性阅读思维。
这一层次思维表现为:(一)评价文章内容性质和价值;(二)评价文章表达技巧和风格;(三)评价文章写作背景、社会作用和时代意义;(四)评价作者观点态度和情感倾向。
批判性阅读思维是提出至关重要的疑问和问题,清楚精确的进行阐明;收集和评估有关的信息,并且能有有效的对信息进行阐释;不同的阅读思维体系中进行开放式思考。
简而言之,批判性阅读思维就是自
己把握方向、自律、自我监控和自我改进的思维方式。
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评价性阅读思维训练是有其心理发展基础的。
实际上在新时代环境的影响下,小学生向师性渐渐弱化,逆向性心理,这表明从小学开始批判性思维已成雏型,但带有幼稚和片面性。
所以,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关键还在于教师的诱导、启发,使之在健康的思维道路上发展。
4、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在学生讨论中,必然会存在一些有争议的疑难问题,这是学生主动参与、自觉思索、探求精神的体现。
教师应每节课都安排学生质疑,引导学生从不敢提高到敢于提高,逐步做到善于提高,鼓励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
无论学生提出的阀题多么幼稚,教师都应以提倡鼓励的态度对待[3]。
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说明学生能发现问题,是好学、思维活动的表现。
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适时组织全班同学讨论释疑,对学生讲得不全面或有错误的地方,教师应及时给予点拨指正。
总之,要想提高学生阅读思维能力,教师应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各种方法开发学生思维,运用得力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裕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策略[J].快乐阅读,2015,22:47.
[2] 程文文.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3] 姚秉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