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笔记(徐大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L.

★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史

★2008.6.1

说明:《西方政治思想史》为自己强烈推荐的课外参考资料之一(另外一本为《政治哲学关键词》),此部分笔记是自己整理的,希望对学弟学妹能有所帮助;值得注意的是,力求在对主打的三本书目滚瓜烂熟的前提下阅读课外资料

祝学弟学妹如愿以偿,顺利考入南京大学行政管理系~~~

绪论

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1 、什么是政治?

社会内部那些以社会共同体的公共权威为核心的权力关系的总和。

2 、政治思想:人类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对于政治问题的主张和观点。

(1 )政治现象纷繁复杂,其核心是国家。所有其它政治现象无不以某种方式与国家发联系。故,抓住国家问题,就抓住了政治问题的核心。

(2 )Political Thought 是人们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国家的观点主张和理论体系。

3 、政治思想史:人类政治思想发展史。

4 、西方政治思想史。

二、研究意义

1 、政治思想史是政治学与历史学交叉的学科,它首先是人类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政治思想史,有助于完整地了解和深刻理解人类历史,特别是政治史。

三种类型的思想家

(1 )宗教气质

各大宗教的创始人,有对人生命运的终极关怀。他们往往有着独特的人生经历,心灵体验,从而对宇宙和人生产生独到的理解,并据此创立了他们的教义。他们创立教派,成为教主或神,其思想为信徒所信仰,人们根据其教导去生活,(“宗教就是对生活的理解和根据这种理解去生活”)它可以统治一个民族许多民族一个时代,甚至上千年。(基督教二千多年,佛教更长)。

其特殊人格、气质、非凡魅力,信徒对其非理性信仰、皈依、如成为官方宗教,强制灌输。

世界上各种文化多都是由某种宗教孕育出来的。也就是说是建立在某一种宗教思想家思考的基础上的。(2 )学者型

其知识渊博,思想深刻。服膺其学说并按他们开拓的方向继续理性探索的人形成一个学派,使其思想得以延续发展,并传播到社会。以知识理性和逻辑的力量征服人,其渊博深刻,具有说服力。

(3 )实践型思想家

阐述一套理论,并将其付诸实践,体现于政治运动和制度中,(杰斐逊,甘地),人格力量与理性力量结合,理论与实践双重影响,

2 、政治思想史是一个巨大的思想的宝库,学习政治思想史,可以丰富我们政治学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3 、学习政治思想史,能帮助我们认识人类思想发展的规律、培养我们用发展眼光看待人类思想的发展,掌握先进的思维方式。

4 、西方政治思想史,有助于我们理解认识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政治思潮,政治生活。并过当中西比较,观自己,更深入地了我们自己。

5 、是政治学的基础学科,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掌握,是政治学者必要的知识准备,而政治学在中国是迫切需要发展的学科。

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

法律与“逻各斯”

赫拉克利特推崇法律。主张“人民应当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自己的城垣而战斗一样”。城市应该“用法律武装起来”。

他把法律与逻各斯联系起来:“然而人类的一切法律都因那惟一的神的法律而存在,神的法律从心所欲地支配着,满足一切,也超过一切。”

“法律也要服从唯一的意志”,“唯一的神的法律”,“唯一的意志”指“逻各斯”。逻各斯(Logos )多种含义。在赫拉克利特,主要是指一种尺度、数量上的比例关系(后发展为一般原则或规律;理性的力量;定义或公式,表明事物本质。到BC4 世纪才具有这几种含义)赫拉克得特这里已接近于一般规律,理性的含义。认为在人间法律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法律,是人间法律的源泉、准绳。

芝诺(Zeno )

芝诺四个悖论:

A .二分法(或你不能越过运动场)。一个物体由甲地到乙地运动,永远到达不了终点。因为物体到终点前,先须通过全程的一半,但到这一半前,又须通过这一半的一半。依此类推以至无穷。这个物体永远到不了目的地。惠施:“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

B .阿喀琉斯追不上乌龟:阿喀琉斯是荷马史诗中记载的全希腊跑得最快的英雄。他与乌龟賽跑,中人要乌龟先走一段,阿就永远追不上。因为阿在追前须到龟的出发点,可到达此点时,乌龟已走出一段路了,依此类推,阿只能一次又一次到龟的出发点,永远追不上。

C .飞矢不动:一支飞着的箭是不动的。因飞箭在每一瞬间只能占据空间上的一个点,不能同时又在另一个点上,每个点是静止的,把许多点连起来仍是静止的,故飞箭实际没动。

D .运动场或一倍时间等于一半时间:有三列物体。其中一列物体为A ,是静止的。另二列物体,以相等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在他们都走过同样的一段距离的时间中,B 越过C 列中物体的数目,要比它超过A 列中物体的数目多一倍。因此,它用来越过C 的时间要比它用来超过A 的时间长一倍。但是B 和C 用走到A 的位置时间却是相等的。所以,一倍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

第六节苏格拉底的活动和思想

1 、历史背景和生平

苏格拉底(前468-399 )是雅典人。他的生活年代,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404 )。在这次战争中,雅典的民主制暴露了许多弊端,最终败于贵族制的斯巴达。这次战争使雅典民主制陷入深刻危机之中,成了雅典民主制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时一些人开始怀疑和否定民主制,力图找到维护城邦制度的新的出路。苏格拉底就是他们当中最突出的代表人物。

苏格拉底和人讨论的方式很独特。他的母亲是助产婆。他说他从他母亲的工作中得到了启示,要做一个智慧的助产婆。他认为人头脑中本来就具有正确知识,教师作用就是把它引导出来(实际近似启发式)。他不是给人以现成答案,而是用一连串反问,逼你得出他所希望的结论来。或没任何结论但深化了认识。主要思想

苏格拉底认为,治国是一门艺术,需专门的知识。他问道:人们修鞋,找谁?找鞋匠。作木器找木匠,掌握国家权力的公职人员应由受过专门训练具有专门治国知识的人来担任。

他嘲讽雅典由抽签来选拔公职人员作法。在他看来,正是雅典的直接民主制度把国家事务交给了无知民众去支配,从而导致了愚昧的混乱。

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是多数,真理需要乘法,不是加法。

针对当时平民群众和智者派的自信心、自豪感,他强调德尔斐的阿波罗神殿匾额上的一句话“认识你自己”(另一条是不要过分)还提出:我知道我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美德即知识”。意为:人们有了关于善的知识,就会有德行。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没有人有意作恶或无意为美。由于美德是知识,所以它不是天生的,而是由后天的教育形成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它。这样,如果人们发现了关于善的真知识,并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来贯彻它,就能培养出优良的公民,创造出一个优良的社会。

苏格拉底把知识与美德简单地等同起来,有失于简单化。但他强调了知识和教育的作用,有合理的因素。第七节柏拉图的整体主义政治思想

一、生平和著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