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_导学案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印度试讲教案模板

初中地理印度试讲教案模板

初中地理印度试讲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及主要城市。

(2)掌握印度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

(3)了解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其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特点。

(4)认识印度的主要宗教、文化及社会风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运用比较法,分析印度与中国在地理、人口等方面的异同。

(3)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印度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印度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宗教和习俗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宗教文化。

2. 教学难点:印度的地形特点、河流分布、农业发展、宗教对文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印度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哪个国家?(2)简要介绍印度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及主要城市。

(2)引导学生通过地图,掌握印度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印度的地形特点,包括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等。

(2)分析印度的河流分布,重点介绍恒河的意义。

(3)讲解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探讨其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特点。

(4)介绍印度的主要宗教、文化及社会风俗,引导学生了解宗教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4. 案例分析:(1)提供印度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解释印度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5. 课堂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印度的印象和了解。

(2)引导学生探讨印度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6.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总结印度的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点。

(2)强调尊重不同文化、宗教和习俗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绘制印度地形分布图,标注主要地形区。

湖北省武汉市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我们邻近的国家——印度(2)导学案

湖北省武汉市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我们邻近的国家——印度(2)导学案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1 / 1 《我们邻近的国家----印度2》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
1.运用整体性原理,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从自然、人文两方面分析说明印度农业发展的条件;
2.阅读地图,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印度主要工业的布局原则。

【重点难点】印度工、农业生产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课前完成)
二、深入学习
1.阅读教材《区域地理》P70“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国”“粮食生产与自然条件”P71“绿色革命与生态环境”,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人文两方面分析说明印度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2.阅读教材《区域地理》P70“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国”“迅速发展的新兴工业”,运用印度资源和工、农业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印度主要工业的布局原则。

三、迁移应用 问题记录。

印度-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印度-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印度-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景观等方面的基本情况;2.了解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主要的经济活动和特色产业;3.了解印度的文化传统、语言特点、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二、教学内容1.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景观;2.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主要的经济活动和特色产业;3.印度的文化传统、语言特点、宗教信仰。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了解印度的主要经济活动和特色产业;3.了解印度的文化传统、语言特点、宗教信仰。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总面积约328万平方千米,是一个经济发展较为强劲,文化历史悠久、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

2.讲解(20分钟)•地理位置:介绍印度的地理位置、周边国家和地理环境。

•气候特点:介绍印度的气候特点、季风气候和季节变化。

•自然景观:介绍印度的自然景观,包括山脉、河流、湖泊等。

3.活动(30分钟)分组小组活动,让学生搜索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主要的经济活动和特色产业,并做一定的介绍。

4.讲解(20分钟)•经济发展状况:介绍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等指标。

•主要的经济活动和特色产业:介绍印度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还要重点介绍印度的特色产业,如信息技术、纺织业、宝石业等。

5.讲解(20分钟)•文化传统:介绍印度的文化传统,包括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点。

•宗教信仰:介绍印度的宗教信仰,包括印度教、佛教、锡克教等。

6.总结(5分钟)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五、教学评价1.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有盲点;2.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3.得出教学反思,准备下次的教学。

六、教学资料1.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2.教学PPT;七、教学思考1.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2.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印度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知识?。

初中地理《印度》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印度》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印度》优秀教案初中地理《印度》优秀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地理《印度》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地理《印度》优秀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地形特点。

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征,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读图分析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从材料中分析出印度人口增长快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依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印度的自然情况,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印度是世界闻名古国,我们要了解、爱护、珍惜这个人类的家园。

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

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①印度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②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教学难点:农业的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印度人的穿衣、风俗等日常生活拉近了学生与地理的距离,以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

并且通过设计导学案,开展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课间利用多媒体播放极具印度特色歌曲,吸引学生注意,感受异域风情。

上课时,教师提问:歌曲好听吗?学生回答:好听。

教师:好听,就是听不懂歌词,那同学们有没有听出是哪一国的歌曲?从而引出印度。

但是并不直接开始新课教学,而是从印度独特的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入手,播放印度舞蹈视频,展示印度服装、恒河沐浴、湿神婆、神牛、泰姬陵,在讲解期间更是运用了时下最流行的网络用语——颜值很高来形容印度美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印度民族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很快对印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顺利的导入新课。

初中地理手写教案印度

初中地理手写教案印度

初中地理手写教案印度教学目标:1. 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 掌握印度的人口数量和增长特点。

3. 了解印度的自然环境和宗教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 印度的人口数量和增长特点。

3. 印度的自然环境和宗教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印度的地形特点和人口增长原因。

2. 印度的自然环境和宗教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

2. 多媒体课件。

3. 地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印度的自然风光、民间舞蹈和泰姬陵等图片,引导学生猜测这些图片所反映的国家。

2. 教师简要介绍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指出与中国的可比性,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

二、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印度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引导学生描述印度的海陆位置、主要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及方位。

2. 引导学生读图,回答印度的主要河流、平原、山脉和高原。

3. 教师讲述印度的地形特点,突出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三、人口数量和增长特点(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世界人口数前六位国家,引导学生读出中国和印度的人口数。

2. 教师讲述印度的人口增长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印度面临的人口压力。

四、自然环境和宗教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印度的自然环境,引导学生分析印度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2. 教师讲述印度的宗教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印度的宗教文化特点。

五、总结和作业(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人口数量和增长特点以及自然环境和宗教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2.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教材和多媒体课件,绘制印度地形分布图,并写一篇关于印度的小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人口数量和增长特点以及自然环境和宗教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必备】最新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导学案(答案不全) 新人教版

【必备】最新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导学案(答案不全) 新人教版

第3课古代印度一、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重点)2.掌握印度的种姓制度。

(重难点)3.掌握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

(重点)二、自主学习(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__________。

2.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_________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约为________________世纪。

这些文明一度繁荣,后来因不明原因衰亡而长期不为人所知。

3.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_______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

他们自称_____________,陆续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4.____________(公元前324-前187)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________时期。

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首都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5.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____________”。

在这一制度中,最高等级的是__________,掌管________;第二等级是__________,掌握___________权利;第三等级是______,从事______、_______、和_____;第四等级是_______,主要由________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________,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6.佛教创立于__________。

创始人____________,后来被称为释迦摩尼。

印度-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印度-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印度-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印度的基本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2.了解印度的气候特征和自然资源分布。

3.了解印度的文化遗产和现代文明发展。

4.探究印度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加跨文化交流意识。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课堂一:印度地理概况教学内容1.印度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2.印度主要河流及其优势。

3.印度的岛屿分布和重要港口。

教学方法1.通过地理图表、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展现印度基本地理概况,让学生了解印度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印度作为南亚次大陆的独特地理地位。

2.让学生了解印度的主要河流及其流经的地区,以及印度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3.通过多媒体展示印度的岛屿资源分布和重要港口的地理位置及优势,让学生了解印度作为一个重要的海洋国家的地理条件和发展优势。

课堂二:印度的气候和自然资源教学内容1.印度的气候特征和气候因素。

2.印度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利用。

教学方法1.通过气候数据、多媒体展示等方式,介绍印度的气候特征,如热带季风气候,让学生了解印度气候因素的影响及其对印度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2.让学生了解印度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如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并介绍印度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情况,以及面对的挑战和困难。

课堂三:印度的文化遗产和现代文明教学内容1.印度的文化遗产和宗教传统。

2.印度现代文明的发展和创新。

教学方法1.通过多媒体展示、文化艺术表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印度的文化遗产和宗教传统,如佛教、印度教、锡克教等宗教文化,以及印度珠宝、手工艺品、舞蹈、音乐、戏剧等艺术文化形式。

2.通过多媒体展示、讲座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印度现代文明的发展和创新,如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医疗保健、汽车工业等领域,以及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和影响。

课堂四: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1.印度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历史渊源。

2.学习印度语言和文化,增进跨文化交流意识。

教学方法1.通过多媒体展示、讲座、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印度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历史渊源,如丝绸之路的贸易、佛教传播、近代印度独立运动中的中印抗议合作等事例。

45分钟“环游”印度——以“印度”为例的旅游教学

45分钟“环游”印度——以“印度”为例的旅游教学

(下转第190页)教学的过程,应该是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过程。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找到火种,并点燃学生手中的火把。

这是一个启发、引导、循序渐进的过程,师生在课堂45分钟的互动过程中,共同体会解决问题、碰撞出火花的愉悦。

地理课堂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方法的传递、思维的跳跃、技能的提高。

初中地理知识看似简单,但是要将学生调动起来,让学生兴奋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让学生对地理学习充满探求的欲望,相信是每位地理教师所渴求的。

七年级下学期进入国家和地区地理的学习,对每个国家的学习方法几乎是一样的,都要从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城市等方面介绍,内容虽然简单,但是知识点分散,如果光靠死记硬背很容易造成记忆混乱。

所以就要求学生加强读图能力,结合地图来记忆。

另外,由于学习方法是一样的,所以造成上课模式基本也是一样的。

长此下去,学生可能会丧失学习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以上情况,加上学生学完“日本”和“东南亚”后,基本掌握了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

所以在学习“印度”时,我换了一种上课形式,以去印度旅游为线索,放手让学生设计旅行攻略。

一、案例描述导入:播放《西游记》中有关印度的视频。

师:《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徒步去西天取经,这是根据历史上著名的玄奘西行改编的,这里的西天指的就是印度。

今天我们也徒步去现代的印度看看。

第一部分:位置(10分钟以内)想去印度旅游,首先得知道印度在哪里,请大家找找印度在哪里,然后再看看我们如果从陆路去印度会经过哪些国家,如果坐船去印度需要经过哪些国家。

1.标示北回归线,判断所处温度带。

2.如果我们想从陆路去印度,会经过哪些国家?我们还可以顺便去哪些国家玩?引导学生从东、西、北几个方向观察印度的周边国家,并在地图上标示出来。

3.如果我们不从陆路走,而是坐船去印度,可以怎么走?要经过哪些海洋?引导学生标示印度周边海域。

三个问题结束,选择一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用实物投影仪投影他们标示出的地图,这时引导学生回答和总结印度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同时在黑板上生成相应的思维导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7复习03印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7复习03印度

姓名 ,是指每年的( 6~9)月。
风(风向) ,是从
7.在 20 世纪 60 年代,印度实行“
”使粮食供应壮况得到改善, 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产量均居于世界前列。
8. 1999 年,印度的 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的产量居世界 第二位。 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 同时发展 工业; 是 印度最大的棉纺织中心,也是印度最大的港口。印度的首都是 。 9.在高科技领域:计算机软件,核技术,航天等领域有一定成就。印度 是世界第二 大国,软件出口量仅次于 。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是 南部城市 。 (P39 页) 1、阅读 39 页课本图 7.42 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说明印度水稻、 小麦的分布于降水量分布的特点;对照图 7.41 和图 7.3,说出印度水稻、小 麦的分布于地形的关系。并完成下列表格: (P39 页) 农作物 分布地区 降水量 地形 水稻 典 型 引 领
小麦 提示: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平原和半岛两侧沿海平原,因为水 稻生产需要较多的水,这里地形平坦,降水丰富。 小麦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德干高原西北部,因为小麦耐旱能力强, 而这 里地形平坦,降水较少,光照条件好。 2、仔细读课本 40 页图 7.43 内容,并复习印度的钢铁工业、棉纺织工 业、 麻纺织工业的分布和原料产地之间的关系: 。 (P40 页) 反 思 小 结、完 善 双 基 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国家:① ② ⑧ ⑦ ⑨ A B A B 临海③ ④ B 河流:⑤ ⑥ ⑦ 岛 丁 丙 ⑧ 半岛 ⑨ 山脉 甲 平原:⑤ _______高原:⑧▁▁▁▁▁ ⑵、把印度的首都、缅甸填在图中 乙 ⑶、印度地形特点:北部是高大的____________山, 中部是_____河冲积而成的 平原,南部是______ 高原。 ⑷、写出主要工业区的工业部门 甲 乙 丙 钢铁工业中心________ ,我国位于印度_____方向。印度西邻______, 东临_________世界第二软件大国___________⑸、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丁 处______,丙处

高二历史第二课印度国父导学案

高二历史第二课印度国父导学案

第二课印度国父---“圣雄”甘地[内容标准]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知识与能力]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中的作用;并通过甘地在争取印度独立和消弭印度教派纷争的努力中,认识甘地成为“圣雄”的主要原因。

结合印度历史发展过程,探讨甘地在推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个人作用并做出历史评价。

[过程与方法]教师应注重探究式学习的方法,61导学生根据“成长一思想一实践一评价”的线索,搜集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他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独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为20世纪上中期的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谱写了光辉篇章。

甘地又是富有争议的人物,他的“非暴力”学说存在局限性,浓厚的宗教色彩不利于冲破蒙昧主义的束缚。

要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善于学习杰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难点:评价甘地其人。

【自读预习知识梳理自我评价】一、成长历程(即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历程)1、早年身世及求学生涯①早年熏陶:仁爱、、不杀生②英国求学:掌握丰富法律知识基督教影响——宗教观的形成(不要与恶人作对)③南非工作:领导南非争取印侨权益斗争——人生观的滋生(第一次受到种族歧视的滋味)接受托尔斯泰思想——形成社会政治观④回国斗争:成为印度领袖,领导印度运动填空答案:2、提出“非暴力主义”思想(1)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的原因①家庭影响:。

②宗教信仰: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结合起来。

③个人经历:在尝到种族歧视滋味。

(2)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内容强调爱与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第七章 第三节《印度》1教学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印度》1教学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实验学校七年级(地理)第周教学案编号J08水稻喜温喜湿,需水____ 这些地区为______(地形)且降水量在______毫米以上,降水较______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这些地区地面起伏______,降水量在______毫米以下,降水较______堂练1、关于南亚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B.南亚又称为“南亚次大陆”C.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太平洋之间D.南亚东濒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2、下列四幅图中,能大致表示P至Q地表形态变化的是()3、下列关于印度自然点地理特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B.全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C.恒河水量丰富,全年水流平稳,利于航行D.气候全年高温多雨4、印度人口众多、增长较快,对本国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劳动力充足,可满足当地劳动力密集型农业生产的需要B.对环境、资源压力大C.有利于提高工业水平,使印度许多工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D.容易造成就业机会紧张、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等社会问题5、影响南亚的降水主要来自()A.东南季风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D.西北季风6、印度的“绿色革命”是指()A.植树种草,保护环境B.不使用化肥,出产天然无公害的农产品C.引进培育作物的优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D.大力培育牧草,发展畜牧业7、印度自北向南地形依次是()A.山地、盆地、高原B.山地、平原、高原C.山地、平原、盆地D.山地、平原、盆地8、下列关于印度自然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B.全国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C.恒河水量丰富,全年水流平稳,有利于航运D.西濒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9、据图可知,下列有关印度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棉花分布在东北部地区B.小麦分布在恒河平原C.黄麻分布在印度河平原D.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西部沿海10、图中四城市中,最适合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是()A.①B.②C.③D.④11.用□表示南亚,用表示南亚次大陆,用△表示印度半岛,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其关系的是()A.B. C. D.12.下面对南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南亚地形分布特点是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B.东濒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C.南亚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黄麻、棉花等D.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13.下列关于南亚的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亚背靠喜马拉雅山脉B.南亚西临阿拉伯海C.南亚东临孟加拉湾 D.南亚南临太平洋14.小强的舅舅在日本工作,而小强的伯父旅居马来西亚,他们对自己所工作、生活的环境有自己的感受,旅居马来西亚的小强伯父被称为“南洋人”,这里的“南洋”是指()A.东亚 B.东南亚C.南亚D.中东15.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明显分为()A.干季湿季B.雨季旱季C.冷季热季D.风季雨季16.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为印度的旱季,盛行的季风是()A.东南季风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D.西北季风17.印度经常发生旱涝灾害,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海陆位置C.季风D.纬度位置18.印度雨季一般出现在()A.1月~6月B.6月~9月C.9月~12月 D.10月~次年5月19.印度主要农作物有()A.水稻、棉花B.小麦、大豆 C.水稻、玉米 D.茶叶、咖啡20.印度牛奶产量世界第一位,但商品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国际市场需求小 B.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C.人口众多,国内市场消耗多 D.劳动力丰富21.印度能够实现粮食自给有余,得力于()A.修筑水利工程B.推行“绿色革命”C.改变饮食习惯D.发展民族工业22.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目前人口还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有()①资源消耗大②消费群体广大③劳动力丰富④交通压力增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3.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目前人口仍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区域地理.南亚与印度导学案

区域地理.南亚与印度导学案

区域地理: 南亚与印度导学案一、介绍南亚地区是亚洲南部的一个地理区域,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马尔代夫和阿富汗等国家。

其中,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也是南亚地理特征最典型的国家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南亚地区与印度的地理特征、人口分布、经济特点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

二、地理特征1. 地理位置: 南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的南部,紧邻印度洋。

南亚地区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北与中国和塔吉克斯坦相邻。

2. 地形地貌: 南亚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塔里木盆地、恒河平原等。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被誉为“世界屋脊”。

3. 气候特点: 南亚地区气候多样,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气候。

高山地区气候寒冷,平原地区气候炎热。

三、人口分布1. 人口数量: 南亚地区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总人口超过15亿。

其中,印度是南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总人口的80%。

2. 人口密度: 由于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南亚地区的人口密度差别很大。

印度的人口密度较高,尤其是在恒河平原地区。

而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人口密度较低。

3. 城市化程度: 南亚地区城市化程度逐渐提高。

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主要城市都面临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和城市扩张给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带来了挑战。

四、经济特点1. 农业: 南亚地区农业是主要的经济活动,占据着重要地位。

稻米、小麦、棉花等是南亚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尼泊尔和不丹以种植作物和畜牧业为主。

2. 工业: 南亚地区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但是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工业国家,拥有发达的汽车、电子、钢铁和纺织等行业。

3. 贸易: 南亚地区的国际贸易主要以出口农产品和纺织品为主。

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国家,其对外贸易关系比较广泛,包括与邻国的贸易以及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贸易。

五、文化背景1. 宗教: 南亚地区是世界上宗教多样性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导学案(最新整理)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导学案(最新整理)

1.印度著名的古代建筑是
()
A.吴哥窟 B.金字塔 C.大雁塔 D.泰姬陵
随堂 检测
2. 下列国家中,和印度陆地不相邻的是
()
A.中国 B.孟加拉国 C.巴基斯坦 D.斯里兰卡
3.印 度 大 部 分 地 区 以 哪 种 气 候 为 主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C.交通不便,出口产品少
D.农产品以出口为主
7.印度迅速发展的产业:
A.汽车制造 B.服务外包产业 C.渔业 D.造船
8.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是:
A.孟买 B.加尔各答 C.新德里 D.班加罗尔
二、读图 7.6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代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A
海B

C
洋E
(国家)
(2)横穿印度的重要纬线 H 是
比邻,东南西南分别于

隔海相望。
印度纬度位置:北纬 度至北纬 度,
3/地形:印度的地形分三大地形区:北部是
山脉,中部是
平原,
南部是 高原。
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广阔,这也给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构成巨大
压力。人口众多不仅影响人均粮食供给,还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印度所处的纬度、海陆位置及其地形对其气候有什么影响?(对照亚洲
(2)学会运用比较法。比较法是掌握一个国家区域特征的有效方法,同学们比较印度和 日本的异同点,例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方面。
集研部分




知识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许多文明世界的建筑。最著名的是位于首都
储备 新德里的泰姬陵。同时印度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印度导学案(2课时)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印度导学案(2课时)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一、自学内容:“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和“水旱灾害频繁”二、学习目标: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首都、地形特点。

2、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3、学会分析降水图,了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水旱灾害频频的原因。

三、重点: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难点: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四、学法指导:读图法讨论法五、导学过程:知识回顾:我们学习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说出气候特征及主要分布地区。

(一)新知自学:(15分钟左右)(学生阅读课文34—37页,自学完成,相互对正。

)1、印度是南亚面积的国家,目前人口已经超过亿,仅次于,居世界第位。

2、认真观察34页图7.31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①纬度位置:印度大部分在纬线和纬线之间,所以主要位于带。

②海陆位置:印度位于大陆南部,洋以北,东部濒临湾,西临海。

3、读图7.34,“印度的地形”,①从图上找出印度的陆上邻国,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北部与、、国家相邻,西邻国,东邻、国,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②找出喜马拉雅山脉,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恒河平原,德干高原所在的位置,然后填写到右面的空白图上。

③从上面的读图我们可知,印度的地形分布有以下特点:北部是山脉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4、读7页图6.9亚洲的气候类型图:找出印度的气候类型是以为主,此气候的特点是。

受这种气候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所以印度的频繁。

(二)合作探究:(10分钟左右)(小组共同讨论,组长搜集疑难问题,师生探讨完成)1、读36页图7.35印度人口的增长,完成活动2的任务。

2、37图7.39和图7.40, 完成活动2的任务(三)知识巩固运用:(15分钟左右)(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成员相互纠正答案)1、下图是“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配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孟买每个月气温都超过______℃,(2)孟买降水量较多的是从__ _月至____月,风向是_ ,风从吹向。

七年级地理印度教案

七年级地理印度教案

七年级地理印度教案【篇一:七年级地理《印度》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篇二: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印度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七章第三节印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地形特点。

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征,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读图分析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从材料中分析出印度人口增长快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依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印度的自然情况,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印度是世界闻名古国,我们要了解、爱护、珍惜这个人类的家园。

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

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①印度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②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教学难点:农业的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印度人的穿衣、风俗等日常生活拉近了学生与地理的距离,以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

并且通过设计导学案,开展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课间利用多媒体播放极具印度特色歌曲,吸引学生注意,感受异域风情。

上课时,教师提问:歌曲好听吗?学生回答:好听。

教师:好听,就是听不懂歌词,那同学们有没有听出是哪一国的歌曲?从而引出印度。

但是并不直接开始新课教学,而是从印度独特的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入手,播放印度舞蹈视频,展示印度服装、恒河沐浴、湿神婆、神牛、泰姬陵,在讲解期间更是运用了时下最流行的网络用语——颜值很高来形容印度美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印度民族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很快对印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顺利的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把学生分成八个六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导学案,最主要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印度-科普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印度-科普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印度-科普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和历史。

2.掌握印度的地形地貌特征和气候分布规律。

3.理解印度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特色。

4.了解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

5.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

2.教学难点:印度的宗教信仰和经济发展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印度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1.印度的自然环境概述•介绍印度的地形地貌特征和气候分布规律。

•着重介绍喜马拉雅山脉和恒河平原的地理特征。

2.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特征•了解印度在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边境特征。

•学习印度的地理区域划分和特征概述。

第二课时:印度的文化和历史1.印度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特色•了解印度的宗教信仰,如印度教、佛教、锡克教和耆那教等。

•着重介绍印度教的发展和影响以及世界上最大的人类集会“喜马拉雅-卡姆巴瑞鲁”。

2.印度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了解印度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如莫哈玛德·甘地、泰戈尔等历史人物和文化符号等。

第三课时:印度的经济发展及问题1.印度经济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介绍印度的经济现状和发展阶段,如服务业、制造业和农业等。

•分析印度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贫困和不平等等。

2.印度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了解印度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如科技和环保产业等。

四、教学方法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贡献自己对印度的看法和见解。

2.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视频和图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3.利用案例分析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着重考察学生对印度地理、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问答和测试方式,检验学生对印度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料1.教材:科普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2.多媒体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等。

《我们邻近的国家——印度》导学案

《我们邻近的国家——印度》导学案

《我们邻近的国家——印度》导学案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和地势特点;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点及水旱灾难频繁的缘故;读图分析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从材料中分析出印度人口增长快速的缘故;了解“绿色革命”给印度的粮食生产带来的新契机;看图说出印度的要紧工业部门及分布的地区。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会依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印度的自然情形,培养和提高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进一步丰富学习地理的成功体会,激发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爱好。

印度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1)南亚面积①的国家。

(2)人口特点:人口增长过快。

阻碍:对资源、环境和经济进展造成压力。

多民族的国家,有着辉煌的文化,古代建筑——②。

2.水旱灾难频繁(1)大部分地处热带、亚热带,以③气候为主。

(2)受④强弱阻碍,降水不稳固,水旱灾难频繁。

3.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农业进展快,目前粮食自给有余,要紧粮食作物有⑤、小麦。

20世纪60年代,为改进粮食生产技术,印度实行了“⑥”。

4.进展中的工业(1)过去:要紧进展纺织工业和采矿业。

(2)现在:要紧进展⑦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棉麻纺织工业,而且在原子能、航天、⑧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的成就。

(3)矿产资源:⑨东北部有储量丰富的煤、铁、锰等矿产资源。

(4)要紧工业都市加尔各答:人口最多,⑩工业中心。

孟买: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班加罗尔:新兴工业中心。

1.在印度图上填注:(1)临海:孟加拉湾(东)、阿拉伯海(西)、印度洋。

(2)地势: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东高止山、西高止山。

(3)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为雅鲁藏布江)。

2.对印度农业生产阻碍最突出的自然灾难是什么?要紧是受到哪种气候类型的阻碍?探究一印度的自然地理特点[互动探究]南亚是世界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之一。

读南亚地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图中可看出印度可分为哪几大地势区?(2)A平原东部地区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区冬季气温偏高,试从地势方面分析其缘故。

七年级地理《印度》复习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印度》复习导学案

印度 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印度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印度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关关系和对当地农业生产和 生活的影响3、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印度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力一、位置:读甲图,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半球位置:位于南北半球的 半球 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2、纬度位置:穿过印度的重要纬线有: ,穿过 该国 部位,所以该国大部分所处的温度 带是 。

3、海陆位置:位于亚洲 部,南部伸入 洋, 东临 海域,西临 海域。

北部邻尼泊尔、不丹并与 国有不连续国界。

总结: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一国的地理位置?二、自然环境:1、读课本40页图7.34,分析印度地形分布特点: 北部 地形,是 山脉,中部 地形,由 河流冲积而成,南部 地形,是位于印度半岛上的 高原。

由此看出,印度的地形较为平坦,为其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耕地资源。

2、读甲图分析,印度以 气候为主。

读图乙和课本7.39、7.40图分析该气候的主要特点:,1月风向为 风,(在甲图中标注 风向)是 季;7月风向为 风,是 季;印度的水旱灾害与 风变化的关系紧密。

图乙把A —F 填入下表中A 、来的早B 、来得晚C 、退的早3、由于受 的影响,印度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河流水量季节变化 (大或小), 灾害频繁。

给印度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图1 图24、读图1,可以看出印度粮食以 和 为主,结合图2说出印度粮食的分布与降水量分布的系 。

三、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读课本7.43图,列表比较印度三大工业部门的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棉纺织工业 麻纺织工学以致用: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气候类型为气候,甲、乙两图中符合该地气候特征的是。

(2)从图中河流的流向判断,西伯利亚的地势特征为。

(3)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主要原因是。

(4)请举例说明B山脉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第9课 古老印度的抗争导学案教案

第9课 古老印度的抗争导学案教案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历史科教案主备人:蔡王芳第9课古老印度的抗争一、学习目标:1.了解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掠夺史实,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2.概述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体会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初步形成历史正义感和热爱和平的观念。

二、本课重、难点:1.重点:章西女王英勇反抗英国殖民者的事迹2.难点:理解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本质三、学法指导:搜集资料,概述章西女王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知道中国古代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吗?19世纪中期,当印度人民饱受英国殖民侵略之际,印度中部地区年轻美丽的章西女王拿起武器,率领军民同英军展开了武装斗争,虽然后来她牺牲在敌人的枪弹之下,但她的英名至今仍在印度人民中间流传。

(板书课题)展示学习目标——(二)自学指导:学生自读课本第48——51页内容,大字部分细读,小字部分快读,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下列思考题:(展示下列问题)1.造成近代印度落后的原因是什么?2.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掠夺给英国和印度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印度民族起义为什么会爆发?它的导火线是哪个事件?为什么该事件会引发起义?4.印度民族起义中出现的女英雄是谁?起义的结果和影响是什么?(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学生回答,教师点拨:1. 引导学生回忆历史: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印度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从10世纪以来,外来势力对印度的侵略和攻击,使古老的传统社会不断发生变迁,导致印度社会长期动荡不安影响着印度的发展,造成了印度的落后。

2. 参照多媒体图片,引导学生从英国殖民掠夺的最终目的出发思考英国的行为给本国和殖民地国家带来的不同影响。

3. 结合课文内容,观察图片信息,以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等行为为历史背景去探究起义爆发的原因。

4. 结合课本50页《印度民族起义形势图》,请学生简单复述起义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第三节印度:人口大国、水旱灾害频繁(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印度位置、范围,面积、人口的概况及人口问题的严峻性。

2、在地图上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3、了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旱季、雨季风向变化。

能初步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二、自学导学
1.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该国标志性建筑是。

2.印度人口已超过亿,仅次于居世界第二。

而且目前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
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沉重压力。

3.印度的地形分三大地形区:北部是山脉,中部是平原, 南部是高原。

4.印度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全年高温,一年分 __________,两
季。

读图印度及其邻国相互位置略图填注:
邻国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河流E 海洋G________洋 J________海H_______湾
高原F
首都:I____________城市:K L M 三、合作探究
活动一:读图孟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气候类型为气候。

孟买各月
气温都在℃以上,其中气温最高出现在
月。

(2)孟买月—月盛行风,是雨季。


至月盛行风,是旱季。

活动二:结合课本P37活动2,讨论印度为什么经常发生水旱灾害?
四、当堂检测
读图7.6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代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A 海 B湾
C 洋 E (国家)
(2)横穿印度的重要纬线H是,
因此印度大部分位于带。

(3)流经印度的主要河流G是。

(4)印度与D国争夺的焦点是地区。

(5)F是印度的首都。

第七章第三节印度: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工业(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绿色革命”对印度农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能结合印度地形、降水分布图分析
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

2、了解印度独立前后工业部门构成的巨大变化,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

体会政治
的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的含义。

3、知道印度主要工业部门,知道工业布局靠近原料产地的分布规律。

4、知道印度主要工业中心的名称与分布。

二、自主学习
1、20世纪60年代印度开展的“”,重点是改良作物品种,改进生产技术,使粮
食生产状况逐步得到改善。

2、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与。

生产主要集中在高原和半岛西北部。

生产主要集中在半岛东西两岸和西北部地区。

3、独立前,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以和为主。

独立后,现代工业
如:、、和具有一定规模。

4、印度的高科技产业如:、、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5、印度是世界软件大国,软件出口量仅次于。

6、印度盛产黄麻和棉花,是其最大麻纺织工业中心。

是其最大的棉纺
织工业中心。

三、合作探究
活动一:农作物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1、对照课本P38图7.41与课本P35图7.34,分析小麦、水稻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2、对照课本P38图7.41与课本P39图7.42。

讨论小麦、水稻的分布与降水量分布的关系。

活动二:读课本P40图7.43,结合课本P40活动1,分析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
活动三:读课本P40活动2的三则材料,请同学们谈感想:说一说我们该如何走强国富民之路。

四、目标自测
1、印度在殖民主义者统治期间主要发展的工业是()
A.机械工业
B. 钢铁工业
C.采矿业和纺织业
D.原子能工业
2、印度钢铁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A.德干高原西北部
B.德干高原东北部
C.德干高原南部
D.德干高原中部
3、印度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国家,在哪些领域居世界前列()
A.原子能、软件制造工业
B.纺织工业
C.机械工业
D. 钢铁工业
4、读图7.7, 回答下列问题
C、印度最大的工业中心
D、印度最大的工业中心
E、首都
F、,有印度的“硅谷”之称,
该国的软件出口量居世界第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