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案目的和动机
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在司法实践中的区分价值——以一起过失致人死亡案为例
具体 场 景及 行为 人 的 犯 罪 动机 、 实施 的行 为 等 具 体
因 素进行 分 析 , 而 通 过 判 断 主观 意 图对 其 行 为 作 从 出 准确定 性 。
作者简介 : 王
康 ( 9 5 ) 男 , 南 镇 平人 , 庆 市永 川 区 人 民 检察 院 助理 检 察员 , 士 , 究 方 向 : 法学 。 18 , 河 重 硕 研 刑
部 着地 , 导致 颅脑 出血 后 死亡 , 肖某 的主 观恶性 不 但 大, 且仅 是在 陈某 的面部 击打 一下 , 并未 实施 其他 行 为 。如果 肖某有 积 极追 求 伤 害 的主 观 意 图 , 然 附 虽
近 有人 喝止 肖某 的行 为 , 他 仍 有机 会 继 续 实 施 伤 但
害死 者 的行 为 ; 反 , 听到有 人 喝止时 肖某 迅速 离 相 在 开 了案 发现 场 。综合 考虑 肖某 的行 为动 机及 其实 施 的具 体行 为 , 应认 定 肖某涉 嫌过 失致 人死 亡罪 。
部 受伤 。2 1 0 0年 1 o月 4 日, 害人 陈 某 因颅 脑 损 被
伤经 医 院抢救 无 效 死 亡 。同 日 1 3时被 害人 陈某 的 哥 哥 向警 方 报案 , 安 机 关 对 肖某 的 过失 致 死 案 立 公 案侦 查 , 日刑事 拘 留犯罪 嫌 疑人 肖某 , 次 随后 公安 机
死 亡罪 。肖某为 了劝 阻 被 害人 陈某 的不 道 德 行 为 ,
合 案件 证据 及具 体案 情进 行判 断 。犯罪 分 子往往 避
重 就轻 , 常辩解 为不 明知 、 失 、 知道 或 编 造 其 时 过 不 他 事实 。 司法 机关 则要 善 于甄别 真假 , 合案 发时 的 结
崔珊珊案件法律评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崔珊珊案件是一起备受社会关注的刑事案件,涉及故意杀人罪。
案件发生在我国某市,被告人崔珊珊因与被害人产生矛盾,持刀将被害人刺死。
此案在审理过程中,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关于法律适用、犯罪动机、被害人责任等方面的讨论。
二、案件焦点1.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2.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关系3.被害人责任与自首情节4.法律适用与判决结果三、法律评析1.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根据我国《刑法》第232条的规定,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崔珊珊案件中的被告人崔珊珊,在主观上具有杀人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持刀刺死被害人的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2.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关系犯罪动机是指犯罪行为发生的内在原因,犯罪目的则是指犯罪行为追求的结果。
在崔珊珊案件中,被告人崔珊珊的犯罪动机可能源于与被害人的矛盾,而犯罪目的则是非法剥夺被害人的生命。
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犯罪行为的主观要件。
3.被害人责任与自首情节在崔珊珊案件中,被害人是否存在过错,是审理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被害人存在过错,可能会对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产生一定影响。
然而,根据案件事实,被害人不存在过错,故被害人责任不应成为减轻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依据。
此外,自首情节也是影响被告人刑事责任的重要因素。
根据我国《刑法》第67条的规定,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在崔珊珊案件中,被告人崔珊珊在案发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属于自首。
然而,由于犯罪情节严重,被告人崔珊珊的刑事责任仍然较重。
4.法律适用与判决结果在崔珊珊案件中,法院依法审理了案件,并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作出了判决。
从判决结果来看,法院充分考虑了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犯罪动机与目的、被害人责任、自首情节等因素,对被告人崔珊珊作出了公正的判决。
然而,在法律适用方面,仍存在一些争议。
例如,关于被害人责任与自首情节的适用,是否存在过轻的判决结果等问题。
网络犯罪分子的作案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网络犯罪分子的作案动机和目的是什么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犯罪日益猖獗,给个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威胁。
要有效地防范和打击网络犯罪,了解网络犯罪分子的作案动机和目的至关重要。
网络犯罪分子的作案动机多种多样,其中一个主要的动机是经济利益。
这是最为常见和直接的原因。
在网络世界中,通过各种非法手段获取金钱的机会似乎无处不在。
例如,他们可能会进行网络诈骗,通过精心设计的骗局,如虚假的投资机会、假冒的在线购物网站等,骗取受害者的钱财。
还有的会实施网络盗窃,窃取他人的银行账户信息、信用卡号码等,进行非法的资金转移和消费。
另外,有些网络犯罪分子是出于对技术的挑战和炫耀心理。
他们将突破网络安全系统视为一种证明自己技术能力的方式。
这类犯罪分子往往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他们并不一定以获取经济利益为首要目标,而是享受突破重重防护、展示自己高超技术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报复社会也是一些网络犯罪分子的动机之一。
这些人可能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挫折、不满或不公正对待,于是选择在网络空间中发泄自己的愤怒和怨恨。
他们可能会攻击政府机构、公共服务网站等,试图造成社会的混乱和恐慌,以达到自己报复社会的目的。
除了上述动机,政治目的也是部分网络犯罪分子的考量因素。
某些组织或个人可能会利用网络犯罪手段来干扰他国的政治进程、窃取政治机密或破坏关键基础设施,以实现其政治目标。
网络犯罪分子的作案目的也因动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从获取经济利益这一目的来看,他们追求的是快速、大量地积累财富。
通过网络诈骗和盗窃,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巨额资金,而且这种犯罪行为相对传统犯罪来说,被发现和追踪的难度较大,这使得他们更加有恃无恐。
对于那些以挑战技术为目的的网络犯罪分子,他们希望能够证明自己在网络安全领域的能力超越他人,获得同行的认可和尊重。
他们可能会将自己的“战绩”在特定的圈子里炫耀,从而提升自己的地位。
以报复社会为目的的网络犯罪分子,则旨在制造混乱和破坏,引起公众的恐慌和社会的动荡。
解读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动机与心理因素
解读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动机与心理因素犯罪动机与心理因素一直是解读刑事案件中的重要议题。
犯罪动机指的是犯罪行为背后的目的和动机,而心理因素则是指导和影响犯罪行为的个体心理状态和特点。
了解和分析犯罪动机与心理因素,对于揭示犯罪背后的真实动机、预防和打击犯罪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犯罪动机是犯罪行为产生的来源和推动力。
现实生活中,犯罪分子的动机千变万化,常见的包括经济利益、个人报复、心理满足等。
经济利益是一种常见的犯罪动机,贪污腐败、盗窃诈骗等经济犯罪案件普遍存在。
个人报复也是一种常见的犯罪动机,一些失去工作或受到伤害的人可能会采取报复行动。
心理满足则指的是犯罪分子通过犯罪行为获得满足感,比如杀人犯在杀人过程中获得的快感。
在解读犯罪动机的同时,还需要对犯罪分子的心理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心理因素包括心理状态和人格特点两个方面。
心理状态指的是犯罪分子在犯罪行为发生时的心理状态,比如压力、焦虑、愤怒等。
人格特点则是指个体长期形成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比如自恋、冷血、受虐等。
这些心理因素既可以是导致犯罪的原因,也可以是犯罪行为的结果。
犯罪动机与心理因素的解读对于打击犯罪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了解犯罪动机可以帮助警方更好地预防和侦破犯罪行为。
针对不同的犯罪动机,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打击措施,比如加强经济领域的监管、提升社会公平正义等。
其次,通过研究犯罪动机和心理因素,可以为犯罪心理学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了解犯罪分子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揭示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从而更好地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再次,解读犯罪动机与心理因素有助于推动犯罪心理治疗和矫治工作的发展。
通过对犯罪分子心理状态的分析,可以为犯罪心理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帮助犯罪分子重建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总之,解读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动机与心理因素对于预防和打击犯罪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深入了解犯罪背后的真实动机和心理特点,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犯罪行为。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为社会治理和犯罪心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解析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动机与潜在风险
解析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动机与潜在风险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动机和潜在风险是对案件进行深入分析和解析的重要方面。
犯罪动机指的是犯罪者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力和目的,而潜在风险则是指犯罪行为所带来的可能损害和危害。
本文将会对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动机和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探讨。
一、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是刑事案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了犯罪者的行为、动机和后果。
犯罪动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比如经济动机、仇恨动机、报复动机等。
经济动机是指为了获取财物、金钱等物质利益而实施犯罪行为,是刑事案件中最常见的动机之一。
仇恨动机是指个人对某个群体或个人产生强烈的仇恨、愤怒情绪,从而导致实施犯罪行为,这种动机通常与种族、宗教、性别等有关。
报复动机是指个人受到伤害或侵犯后对加害者进行报复,希望通过犯罪行为来获得情感或心理上的满足。
二、犯罪动机的影响犯罪动机对刑事案件的发生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犯罪动机使得犯罪者有了实施犯罪行为的动力和目标,推动了案件的发生。
其次,犯罪动机可以帮助警方和调查人员更好地了解案件的背后原因和作案人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开展侦查工作。
此外,犯罪动机也有助于法庭对被告人进行定罪和量刑,判断其犯罪动机的严重程度是法官判决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三、潜在风险潜在风险是指犯罪行为所带来的可能损害和危害。
犯罪行为不仅会导致直接的物质损失,还可能给社会秩序、公共安全和个人安全等方面带来潜在威胁。
比如,在经济犯罪中,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可能导致投资者财产受损。
在暴力犯罪中,加害者可能对受害者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在恐怖主义活动中,恐怖分子可能对社会和国家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了解和评估犯罪行为的潜在风险对于预防和打击犯罪至关重要。
四、犯罪动机与潜在风险的关系犯罪动机和潜在风险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犯罪动机决定了犯罪者实施犯罪的目的和动力,而潜在风险则是在犯罪行为中所产生的可能危害和损失。
举个例子,一个具有经济动机的犯罪者可能会选择实施财产犯罪,从而导致财产损失。
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2400字
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2400字法律具有一定的严谨性,作为衡量与制约国家社会行为的重要方式,法律的设定对于社会发展来讲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法律中,根据不同形式,不同惩罚程度等因素划分成不同法律形式,如刑法,民法等,不同法律形式运用于不同的判定场合。
犯罪行为的构成具有一定的动机与目的,而在刑法中对于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的尚未进行有效的划分。
当前,对于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两者的认知仍然较为容易混淆,在刑法中,规定以现行立法为基石,从两者之间的根本属性来讲,当犯罪主体难以克制主观要素时,可对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进行划分,在心理学中不论哪种犯罪形式与犯罪行为,其作为一种犯罪方式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基于此,本文以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为主题,对犯罪动机以及犯罪目的进行划分,以其更好的维持法律的严谨性。
毕业刑法犯罪动机犯罪目的实际上,在法律上有效的划分犯罪动机以及犯罪目的,可促使案件审理更佳便捷,准确定位犯罪罪名,有助于全力维护受害者合法权益。
犯罪动机在法律中将其定位于刺激犯罪者实施犯罪的心理行为,在法律中对于犯罪动机的定义更加偏向于心理。
犯罪目的在法律中解释为通过行为达到的一种追求,法律中讲求是一种行为结果。
本文认为犯罪动机,即一种迫使犯罪者实施犯罪的重要方式,而犯罪目的及犯罪者,最终想要达到的一种要求,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一种是犯罪前的思想活动,而一种是实施犯罪最终造成的结果方式。
一、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界定经济社会中,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持,发展得以稳步提升,其社会建设难以脱离法律的制约。
刑法作为我国法制化建设重要法律项目,相对民法等法律,刑法在法律处罚中药高于其他法律,因此将犯罪行为定位于刑事犯罪时,犯罪者将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其处罚也较为严厉,故在定位犯罪行为时,应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对于其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进行有效界定。
(一)犯罪动机犯罪动机即在犯罪前,犯罪份子内心之中的一种心理行为活动,是某种想法,某种行为刺激犯罪份子实施犯罪的,对于犯罪动机的有效划分可帮助公安机关定位犯罪行为。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是什么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是什么犯罪目的,是犯罪人主观上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希望或追求;所谓犯罪动机就是指刺激、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
下面由店铺为你介绍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相关法律知识。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含义犯罪目的,是指犯罪入主观上通过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广义,包括犯罪行为所形成的状态等),即是以观念形态预先存在于犯罪人大脑中的犯罪行为所预期达到的结果。
犯罪目的中的内容是结果,但目的不等于结果。
犯罪目的实际上分为两类:一是指直接故意中的意志因素,即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直接造成危害结果的希望(第—种意义的目的):如直接故意杀人,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他人死亡。
希望他人死亡,就是行为人的犯罪目的。
二是指在故意犯罪中.行为人通过实现行为的直接危害结果后,所进一步迫求的某种非法利益或结果(第二种意义的目的)。
如刑法分则所规定的非法占有目的、牟利目的、营利目的等。
后一种意义的目的是比前一种目的更为复杂、深远的心理态度,其内容也不一定是观念上的危害结果。
在故意之外所讨论的犯罪目的,显然是指后—种意义的目的。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促懒巳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故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测明实施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愿望具有什么意义。
产生犯罪动机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为人内在的需要和愿望:二是外界的诱因与刺激。
相关阅读: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关系所谓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也就是危害结果在犯罪人主观上的表现。
如犯罪人实施盗窃行为时,就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实施故意杀人行为时,就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目的。
1.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联系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之间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两者都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存在的主观心理活动,它们的形成和作用都反映行为人主观恶性程度及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
2021公安专业科目法律考点: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3篇
2021公安专业科目法律考点: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3篇2021公安专业科目法律考点: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12021公安专业科目法律考点: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在犯罪案件的侦查和审判过程中,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是非常重要的考核点。
犯罪动机是指犯罪嫌疑人犯罪的内部动力和目的,犯罪目的则是指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的预期结果。
在公安专业科目的法律考点中,对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考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犯罪动机与心理分析犯罪动机是指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的内部动机和目的,通常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分析寻找。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的内心是由欲望、动机、价值观、个性等组成的,这些因素构成了人的心理机制。
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的内部动机和目的往往是由其内心因素的互动和作用形成的。
在公安专业科目的法律考核中,要求考生通过分析案例或实际案件中的犯罪动机来判断其是否构成犯罪,并对其心理分析出具体的动机和目的。
这需要考生结合心理学理论和案例分析能力,深入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机制,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二、犯罪嫌疑人的动机与家庭背景犯罪嫌疑人的动机往往与其家庭背景有关。
家庭背景是指犯罪嫌疑人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家庭生活等。
家庭背景对犯罪嫌疑人的成长和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影响其形成的动机和目的。
家庭环境中是否存在暴力、亲情缺失、情感失控等问题,对犯罪行为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公安专业科目的法律考核中,要求考生通过分析案例或实际案件中的家庭背景,判断其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动机。
这需要考生了解心理学知识,分析案例中的细节信息,做出严密的分析。
三、犯罪动机与主观故意在指控犯罪行为时,公安部门往往需要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犯罪的主观故意。
而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则是体现犯罪嫌疑人故意的重要证据。
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是犯罪嫌疑人制定犯罪计划时的重要参照,直接反映了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的目的和故意。
在公安专业科目的法律考核中,要求考生通过分析案例或实际案件中的犯罪动机,来判断犯罪嫌疑人是否具备犯罪的主观故意。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1、概念 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主观上通过犯罪行为所希望 达到的结果,即是以观念形态存在于犯罪人大脑中的 犯罪行为所预期达到的结果。
2、分类: 1)直接故意中的意志因素,即行为人对自 己的行为直接造成危害结果的希望; 2)指在故意犯罪中,行为人通过实现行为 的直接危害结果后,所进一步追求的某种非 法利益或者结果。如刑法分则所规定的非法 占有目的、牟利目的等等。……目的犯
第五节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犯罪的动机和目的是支配行为人实施犯 罪行为的一种心理活动,是犯罪主观方面 的内容之一,它直接决定并影响犯罪行为 的危害性质和危害程度,对定罪与量刑具 有直接的重要意义。、犯罪目的 虽然不具有故意与过失的行为不可能 成立犯罪,但在某些情况下,具有故意的 行为也可能不成立犯罪,因为某些犯罪的 成立除了要求故意以外,还要求特定的目 的。
(二)、犯罪动机
1、概念: 指刺激、促使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 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它回答行为人基于 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故犯罪动机 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说明实施犯罪行 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愿望具有什么意义。
2、产生犯罪动机的条件:
一是行为人内在的需要和愿望; 二是外界的诱因与刺激。
3、犯罪动机的意义
三、注意:
1、一般认为:犯罪目的之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 间接故意与过失不可能存在犯罪目的。——研究的余地。 2、刑法中有的条文尽管以“目的”自居,但仔细 分析却是动机。例如:破坏生产经营罪“由于泄愤 报复或其它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
从内容上此目的是说明行为人为什么实施破坏行为,而不是说明 行为希望达到的目的。
3、表现形式: 1)刑法分则明文规定; 2)分则虽然未规定,但根据条文对客观要 件的表述及条文之间的关系,而为成立犯罪 所必需的目的。 目的犯的目的被称为“主观的超过要 素”,即:犯罪目的只要存在行为人的内心 即可,不需要存在与之对应的客观事实;目 的实现与否,既不影响犯罪的成立,也不影 响犯罪既遂的认定。
犯罪心理学教学案例揭秘了解罪案的心理因素和动机
犯罪心理学教学案例揭秘了解罪案的心理因素和动机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心理因素和动机的学科。
通过对犯罪心理学的教学案例的揭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罪案的心理背景,从而提高犯罪预防和犯罪侦查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犯罪心理学的教学案例,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领域。
案例一:“连环杀手的心理剖析”在这个案例中,一名连环杀手在一段时间内连续杀害了多名受害人,并且留下了一些线索。
通过对凶手的心理剖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凶手可能具有的某些心理特征和动机。
例如,连环杀手往往是性格孤僻、社交能力差的人,他们经历了一些创伤性事件,导致内心积累了巨大的愤怒和复仇欲望。
这种案例揭示了个体心理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以及心理剧变和犯罪心理的关系。
案例二:“金融诈骗的心理机制分析”金融诈骗是近年来经常发生的犯罪行为之一。
这个案例中,我们将分析一起以网络诈骗为手段的金融欺诈案件。
通过对诈骗者的心理机制的研究,我们发现,他们往往具有极强的说服能力和欺骗技巧。
他们能够灵活运用心理学原理,如社会影响、权威性和情感操纵等,从而获得受害人的信任并达到欺骗的目的。
这个案例揭示了金融诈骗背后狡猾的心理策略和受害者的心理漏洞。
案例三:“家庭暴力的心理学解读”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个人身心造成的创伤是巨大的。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将重点分析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心理因素。
施暴者往往有着控制欲和暴力倾向,他们可能在儿时经历过家庭暴力,以此为榜样复制自己的行为。
受害者则往往是性格较为内向、自尊心较低的人,他们可能在关系中感受到了恐惧和无助。
这个案例揭示了家庭暴力背后的心理互动和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案例四:“恶魔幼稚园的犯罪心理解析”这个案例发生在一个幼儿园中,一名教师对儿童进行性侵犯。
通过对案件的心理解析,我们发现犯罪者可能具有的个体心理问题,如童年时期的虐待经历、性侵受害和心理变态等。
这个案例揭示了儿童性侵犯背后的心理因素和动机,并提醒我们加强对儿童保护的重要性。
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分析
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分析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灵活的市场环境也成为犯罪行为滋生的沃土,很多人通過违法犯罪行为获得大量不正当经济利益,给社会发展造成极为恶劣影响,对于个人的发展也极为不利,迎接犯罪分子的将是无尽的惩罚。
为了更好地遏制犯罪行为的产生,对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进行分析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犯罪目的和动机的研究,能够理解犯罪分子的心理状态,能够了解其思想发展,从而为立法的完善提供探究的路径。
一、区分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司法价值对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进行分析研究,不仅对于犯罪的根源予以挖掘,而且能够对刑事案例的处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犯罪目的是犯罪动机的目标,犯罪动机是犯罪目的的基础,在体现犯罪人主观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的分析不能割裂开来,甚至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两者是紧密结合的,因为有了犯罪动机,才期望达成犯罪目的,正是因为犯罪目的的期许,才能够夯实犯罪动机。
通过两者的分析可以对犯罪分子的定罪量刑更加适当,保证罪责性相适应,与我国法治理念完全一致。
二、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区别及联系1.两者形成时间不同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在产生时间上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犯罪动机产生于犯罪目的之前,也可以说,正是因为犯罪动机的产生,促使当事人渴望达成犯罪目的。
依托于心理学研究,认为动机是人们所产生的精神诉求,所产生的对物质的渴望,其体现为心理的内在反应,是人们需求的一种表现。
也有部分犯罪人在犯罪动机产生的时候,并不知道可能存在的犯罪目的,其仅仅是因为内心所具有的危害性心理意识而产生的犯罪欲望,或者犯罪行为。
就动机理论来说,犯罪动机往往直接导致犯罪案件的产生,而犯罪目的则成为犯罪案件的发展方向,在促使犯罪案件形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两者内容作用不同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两者的内容有所不同,犯罪动机更多的体现的是犯罪人的心理状态,其所考虑的主要内容是犯罪人给予什么样的心理环境而产生的犯罪意图,研究的是犯规人的心理起因。
犯罪的动机和目的及犯罪过失的种类
犯罪目的的意义
1)在某些犯罪中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刑法分 则明文规定某些犯罪以具有特定目的为要件;如果 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这种特定目的,则不构成犯罪 或者只能构成其他犯罪。如赌博罪必须“以营利为 目的”,否则不构成犯罪。这种犯罪称为目的犯。
2)在某些犯罪中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之一。例 如,同是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如果出于出卖 的目的,就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如果不具有该 目的,则仅成立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 3)影响量刑。犯罪目的不同,说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不同,因而导致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产生差异,进而影 响量刑。
* 2、犯罪动机对直接故意犯罪的定罪也具有一意义 (作为构成要件)
《刑法》第399条规定之徇私枉法罪“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 ……”,具备这“徇私、徇情”动机显然是徇私枉法罪的要件,并且罪名中 也通过“徇私”反映出来。 其他法定以“徇私”作为构成要件的犯罪有:①401条徇私舞弊减刑、假释、 暂予监外执行罪;②404条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另有:405条、410条、411条、412条、413条、414条、418条、169条等。
2、对某些还应惩罚该罪间接故意犯罪的场合,则是否具有该罪 特定目的不一定是构成要件
如:故意杀人罪,行为人在放任而并非是希望造成死亡结果的场 合,也可构成故意杀人罪。这时,行为人是否有杀人的目的就不 是故意的必要内容
3、犯罪目的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 不存在犯罪目的,但可以有其他目的
《刑法》第397条第2款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 处……”
第三百九十九条?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 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 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 第九章?渎职罪 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 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 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 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有前三款行为的,同时又构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 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三百九十九条之一?依法承担仲裁职责的人员,在仲裁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 法律作枉法裁决,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强奸犯罪心理学探寻作案动机与心理特征
强奸犯罪心理学探寻作案动机与心理特征强奸是一种严重犯罪行为,涉及到个人隐私的侵犯与伤害,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创伤。
了解强奸犯罪的心理特征和作案动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行为。
本文将探讨强奸犯罪心理学方面的相关内容。
一、强奸犯罪的作案动机强奸犯罪常常涉及到对权力、支配和控制的追求,其中的作案动机多种多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作案动机:1. 控制欲望:强奸犯常常通过施加暴力和强迫,以获得对受害者的控制和支配。
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满足自己的自尊和优越感。
2. 性满足:一些强奸犯罪者犯罪目的纯粹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性欲望,他们对受害者的意愿和感受漠不关心。
3. 威胁和报复:有些强奸犯可能是出于对受害者的报复或恐吓的目的,以此来施加更多的伤害和控制。
4. 基于权力和支配的欲望:一些强奸犯可能将强奸视为展示自身权力和支配能力的手段,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和地位欲望。
二、强奸犯罪的心理特征了解强奸犯罪的心理特征对于预防与干预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特征:1. 高度侵略性:强奸犯通常具有高度侵略性的心理特征,他们对他人的隐私和身体安全没有尊重与关注。
2. 针对性:强奸犯通常会选择目标并有针对性地实施犯罪行为,这表明他们在选择受害者时有一定的目的性。
3. 缺乏同理心:强奸犯罪者常常缺乏对受害者痛苦的理解和同情心,他们只关注自己的满足和需求。
4. 控制和支配欲:强奸犯通常对权力、控制和支配有着强烈的欲望,他们通过施加暴力和恐吓来实现对受害者的控制。
5. 低自我控制:强奸犯通常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刺激,导致冲动和暴力行为的发生。
三、预防与干预措施了解强奸犯罪心理学有助于我们采取相应的预防与干预措施,有效地保护潜在的受害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与干预措施:1. 教育与宣传:通过在学校、社区等场所进行强奸犯罪的教育宣传,使人们了解强奸犯罪的危害和后果,提高警惕性。
2. 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强奸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侦查和审判工作。
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心理学了解作案动机
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心理学了解作案动机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罪与心理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探讨犯罪行为与个体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刑事案件中,了解犯罪心理学对于揭示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和行为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刑事案件中的作案动机,并探讨如何应用犯罪心理学知识提高犯罪侦查效率。
一、什么是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社会学、心理路径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犯罪心理学的核心研究对象是犯罪行为及其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通过对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揭示犯罪嫌疑人的动机、心理特征、行为模式等重要信息。
二、作案动机在犯罪心理学中的作用作案动机是指犯罪嫌疑人犯罪行为的原因和动机。
了解作案动机可以帮助刑侦人员快速锁定嫌疑人及行凶手段,从而提高侦破效率。
犯罪心理学认为,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可以从多个方面分析:1. 自卫性动机:某些犯罪嫌疑人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采取犯罪行为。
例如,一些心理受伤的人可能会出于报复的动机进行暴力行为。
2. 经济利益动机:很多犯罪行为都与经济利益有关。
犯罪嫌疑人可能因为贪图金钱或其他物质利益,而采取各种犯罪手段。
3. 格斗性动机:有些犯罪嫌疑人出于冲突或争吵导致的激情失控,采取暴力行为。
4. 心理满足动机:某些犯罪嫌疑人出于心理满足的目的,采取犯罪行为。
例如,杀人狂往往在杀人后会获得一种满足感。
三、犯罪心理学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犯罪心理学为刑侦人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思路,可以帮助他们快速锁定嫌疑人并提高侦破效率。
以下是一些犯罪心理学在刑事案件中的具体应用:1. 心理剖析: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剖析,可以了解其内心世界、个人特征、生活经历等信息,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线索。
2. 作案模式分析:通过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模式,可以了解其行为规律、作案手法等信息,帮助刑侦人员迅速锁定对象。
3. 心理侦查:利用心理学调查方法,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动机等进行深入研究,为侦破提供有力支持。
利用法律推理破案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某沿海城市,发生了一起离奇的命案。
被害人是一对年轻夫妇,被发现在家中被人残忍杀害。
现场没有明显的盗抢痕迹,也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凶器。
警方经过初步调查,排除了熟人作案的可能,但案件线索却如同无头苍蝇,毫无头绪。
在这关键时刻,一位法学专家运用法律推理,为案件侦破提供了关键线索,最终成功破案。
二、案件详情1. 犯罪现场被害夫妇的家中被翻得一片狼藉,但并未发现明显的盗抢痕迹。
现场没有发现任何凶器,且被害人的衣物完好无损。
这表明,犯罪分子并非为了财物而行凶。
2. 调查进展警方对被害人的人际关系进行了调查,发现夫妇二人性格温和,与邻居关系融洽,没有明显的仇家。
此外,警方还调查了被害人的工作、生活等方面,但均未发现可疑之处。
3. 法律推理在案件陷入僵局之际,一位法学专家介入调查。
他通过对案件现场的仔细观察,以及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运用法律推理,为案件侦破提供了关键线索。
三、法律推理过程1. 犯罪分子作案动机分析根据犯罪现场的情况,犯罪分子作案动机并非为了财物。
那么,犯罪分子的作案动机可能是什么?法学专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报复心理:被害夫妇性格温和,与邻居关系融洽,不存在明显的仇家。
因此,报复心理的可能性较小。
(2)激情犯罪:犯罪现场没有明显的激情犯罪痕迹,如争吵、打斗等。
因此,激情犯罪的可能性较小。
(3)精神疾病:被害夫妇精神状况良好,没有发现任何精神疾病迹象。
因此,精神疾病作案的可能性较小。
(4)特殊目的:犯罪分子可能存在特殊目的,如勒索、绑架等。
但现场没有发现任何相关证据。
2. 犯罪分子作案手段分析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残忍,但并未留下明显的凶器。
这表明犯罪分子可能使用了特殊的作案手段。
法学专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现场翻动:犯罪分子在作案过程中,翻动了被害人的家中物品。
这可能是为了寻找作案工具或隐藏证据。
(2)衣物完好:被害人的衣物完好无损,说明犯罪分子并未在作案过程中对被害人进行性侵。
犯罪目的及案件起因如何认定
被告人李金于2010年在浙江省绍兴市百度酒吧当招待期间认识被害人李某(女,殁年19岁)。
同年3月28日23时许,李金来到李某在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朝阳路20号304室的租住处。
李某开门请李金进屋。
李金因其女友患病需要手术治疗向李某借钱,遭到李某拒绝。
李金掐住李某的脖子将其按倒在床上,李某认为李金要与其发生性关系,就自称来月经了,李金随即让李某为其提供口交服务,后从卫生间取出一张布条勒住李某的脖子,并用双手掐住李某的脖子致其窒息死亡。
李金从现场窃取两台笔记本电脑、一部手机、一部数码相机和一条黄金挂件等财物(共计价值7174元),后为毁尸灭迹而点燃床单放火焚烧现场,致房屋门窗和家具等财物被烧毁。
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金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在杀死被害人后为毁尸灭迹而放火焚烧现场,还秘密窃取现场数额较大的财物,其行为已分别构成故意杀人罪、放火罪、盗窃罪,应依法数罪并罚。
被告人李金犯罪情节、后果均特别严重,实属罪行极其严重,且系累犯,应依法从重处罚。
对被告人李金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放火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5000元;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5000元。
宣判后,被告人李金提出上诉。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经依法开庭审理,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11年10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被告人李金死刑。
【不同观点】被告人的犯罪目的和案件起因对案件的定罪量刑有重要影响。
在一些案件中,被告人的口供是认定犯罪目的和案件起因的重要依据,但被告人基于趋利避害的心理往往会就犯罪目的和案件起因作出有利于己方的辩解,以便减轻罪责,这种情形在司法实践中比较常见。
为了避免片面轻信或者简单否定被告人的辩解,需要立足在案证据并结合经验法则判断被告人的辩解是否成立。
本案是基于在案证据和经验法则否定被告人辩解的一个代表性案例。
公诉方:被告人李金因借钱问题与被害人产生纠纷,采用掐颈方法杀死被害人,后为毁尸灭迹而放火焚烧房屋,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其行为已分别构成故意杀人罪、放火罪、盗窃罪,应依法数罪并罚。
强奸犯罪心理学作案动机与心理历程
强奸犯罪心理学作案动机与心理历程强奸犯罪是一种令人震惊的犯罪行为,对受害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心理创伤。
了解强奸犯罪背后的心理学动机和心理历程,对于预防和处理这类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强奸犯罪的心理学作案动机和心理历程。
一、心理学作案动机强奸犯罪的心理学作案动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理解。
1.权力欲望与支配需求强奸犯罪者通常具有控制和支配他人的欲望。
他们希望通过强奸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获得对受害者的控制力。
这种动机通常与犯罪者存在心理上的缺陷或成长经历有关,例如童年时期受到虐待或支配性的家庭环境。
2.性欲和性压抑性欲和性压抑也是强奸犯罪的一种心理作案动机。
犯罪者可能存在着对性的病态需求或长期的性压抑,通过强奸行为来释放他们的性压力或寻求满足。
这些犯罪者通常对性有一种扭曲的认知,将性视为一种权力和控制的表现方式。
3.报复和精神控制强奸犯罪行为中,某些犯罪者可能具有报复心理动机,他们试图通过对他人实施强奸行为来达到对社会、对异性或对特定个人的报复。
此外,一些犯罪者还可能利用心理控制手段,如威胁、恐吓和维持受害者的恐惧状态,来满足他们心理上的优越感和支配欲望。
二、心理历程强奸犯罪的心理历程通常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是强奸犯罪行为发生前犯罪者的心理准备和计划阶段。
犯罪者通常会从选择受害者、选择作案地点、策划作案时机等方面进一步思考和计划。
他们可能会对潜在受害者进行观察和调查,以了解他们的习性、作息时间和社交圈子,以便更好地进行袭击。
2.发动阶段发动阶段是实施强奸犯罪行为的阶段。
犯罪者通常会在受害者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利用武力或威胁手段控制受害者,并强迫其发生性关系。
在这个阶段,犯罪者通常会通过施加暴力或言语上的威胁来维持对受害者的控制,并满足他们的犯罪动机。
3.稳定阶段在成功实施强奸行为后,犯罪者通常会进入稳定阶段。
在这个阶段,犯罪者往往会感到满足和愉悦,因为他们通过强奸行为得到了对受害者的控制和满足自己的性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案目的和动机
标题:犯罪动机与作案目的
引言:
犯罪行为是人类社会中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每一起犯罪都有其特定的动机和目的。
本文将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犯罪者的动机与目的,以期增进对犯罪行为的理解和预防。
一、经济利益:财富的追逐
经济利益是犯罪的常见目的之一。
有些人出于对财富的追逐,不择手段地实施各种犯罪行为。
他们可能是盗窃、诈骗、抢劫等多种犯罪手段的施行者。
他们往往冷静、理性地计划作案,以获取金钱或物质财富为目的。
二、权力欲望:满足支配欲
一些犯罪分子的动机是权力欲望。
他们渴望通过违法行为来获取权力、地位和控制他人的能力。
这类犯罪行为包括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犯罪者常常是权力机构或组织内部的成员。
权力欲望导致他们不顾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三、报复与复仇:心理的宣泄
报复和复仇是犯罪行为的另一种动机,通常源于个人的仇恨、嫉妒
或心理的不满。
当个人感受到被冒犯、伤害或背叛时,他们可能选择通过犯罪行为来发泄内心的怨恨和愤怒。
这类犯罪行为常常是个人对特定对象实施的,包括谋杀、诽谤、纵火等。
四、心理满足:刺激与快感
一些犯罪者寻求刺激和快感,他们以违法行为来获取心理满足。
这类犯罪行为包括毒品交易、赌博、暴力犯罪等。
他们通常对冒险和刺激的需求极强,追求犯罪行为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刺激感,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五、心理疾病:精神状态的影响
犯罪行为有时也与心理疾病有关。
某些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无法理性判断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这类犯罪行为包括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恶意破坏等。
他们由于心理疾病的困扰,对自己的行为往往失去控制,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六、社会不公:对现实的反抗
一些犯罪行为是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反抗。
这类犯罪者常常认为社会制度不公,并试图通过犯罪行为来改变现状。
他们可能是政治犯、恐怖分子或社会运动的一部分。
他们以特定的政治、宗教或社会目标为动机,通过犯罪行为来表达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抗议。
结语:
犯罪者的动机和目的多种多样,每一起犯罪都有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通过了解和研究这些动机和目的,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同时,也需要加强社会的法律制度和教育体系,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以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