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应用的辐射安全和防护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课件(精)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课件(精)
剂量记录
对患者的辐射剂量进行详细记录和管理,以便对患者的辐射安全进行长期跟踪和 评估。
CHAPTER 04
放射医学实验室安全防护与管理
实验室布局与分区管理要求
实验室布局
安全通道
合理规划实验室空间,确保各功能区 互不干扰,降低交叉污染风险。
确保实验室内安全通道畅通无阻,方 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撤离。
疏散人员
疏散周围人员至安全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协助专业人员处理
协助专业人员对故障进行排查和处理,确保 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CHAPTER 03
放射医学诊疗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诊疗前患者准备与告知事项
患者准备
患者在接受放射诊疗前,应进行 必要的身体准备,如更换衣物、 去除金属饰品等,以减少对放射 线的吸收和散射。
CHAPTER 02
放射医学设备及其安全防护
常见放射医学设备介绍
X射线机
用于诊断和治疗,通过产生X射 线穿透人体组织,形成影像。
CT扫描仪
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对人 体进行断层扫描,重建三维图像

核医学设备
包括伽马相机、PET扫描仪等, 利用放射性核素进行诊断和治疗

设备安全防护措施与原理
屏蔽防护
采用铅板、混凝土等材 料屏蔽射线,减少辐射
泄漏。
距离防护
增加操作人员与放射源 之间的距离,降低辐射
强度。
时间防护
尽量缩短操作人员暴露 在辐射场中的时间,减
少辐射剂量。
个人防护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 铅围裙、铅眼镜等,减 少射线对操作人员的伤
害。
设备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 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正常运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课件ppt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课件ppt

数据记录与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详细记录 和分析,以便了解辐射状 况和趋势,为采取相应措 施提供依据。
个人剂量监测与记录
监测设备
为工作人员配备符合国家 标准的个人剂量监测设备 ,以便实时监测个人剂量 。
监测周期
根据工作性质和辐射状况 确定合理的监测周期,确 保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数据记录与报告
对监测数据进行详细记录 ,并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 报告,以便及时采取相应 措施。
建立放射性物质安全管理制度
明确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存储、转移等环节的管理要求,确保放射性物质的安 全可控。
放射诊疗设备定期检测与维护
确保放射诊疗设备性能稳定,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防止因设备故障或老化导致 的辐射泄漏。
放射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放射科工作人员需熟练掌握操作 规程,正确使用放射诊疗设备, 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辐射泄漏 。
电离辐射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 ,如DNA损伤、癌症和遗传疾 病等,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护措 施是必要的。
良好的辐射安全防护可以降低 辐射危害的风险,提高放射医 学实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的历史与发展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自20世纪初以来不断发展,随着人们对电离辐射危害认识的 深入,防护标准和要求也不断提高。
01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是指在放 射医学实践中,采取一系列措施 来保护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免 受电离辐射危害的过程。
02
它包括合理的设计和布局、有效 的屏蔽和防护设备、正确的操作 程序以及安全监督和管理等方面 。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的重要性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是保障 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健康的 重要措施。
定期接受专业培训

手术室X线辐射危害与手术患者的安全防护PPT课件

手术室X线辐射危害与手术患者的安全防护PPT课件

1、防护原则 (2)时间防护 尽量缩短X线的曝光时间。
1、防护原则 (3)屏蔽防护 做好非手术部位的防护。比如骨科四 肢手术时,为病人采取加盖铅衣、铅围脖 等措施保护患者的胸腺、甲状腺、性腺等。
2、健康宣教 手术室护士应做好术前访视工作,了解病 人的手术方式和部位,告知其C臂机使用 的必要性以及采取的防护措施,打消患者 对射线的顾虑,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三.X线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
手术室常用X线机
三.X线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
X线机的应用范围
用于外科手术定位:如骨科内固定手术、 溶栓术、支架置入术、介入手术等; 还可用于寻找体内金属异物或器械敷料纱 布等异胸部X射线检查,患者要承受约为 0.023毫西弗特的辐射量,同时也就会增加 0.0003795倍的致癌几率。 一般四肢做一次X光检查要接受的辐射量为 0.01毫西弗特,腹部为0.54毫西弗特,骨盆 为0.66毫西弗特,腰椎为1.4毫西弗特, 上消化道为2.55毫西弗特。以此推算,因为医 学检查导致健康人群患癌的风险在千万分之一到 十万分之一之间。
一.X线的发展历史
1895年11月8日发现 了X射线,为开创医 疗影像技术铺平了道 路 ,1901年被授予 首次诺贝尔物理学奖 。 这一发现不仅对医学 诊断有重大影响,到 今天,为了纪念伦琴 的成就,X射线在许 多国家都被称为伦琴 射线,
一.X线的发展历史
圣诞节前夕,夫 人别鲁塔来到实 验室,他把她的 手放到照相底板 上用"X线"照了 一张照片,这是 人类的第一张X 线照片,伦琴亲 自在照相底板上 用钢笔写上189 5,12,22。
五.手术患者的防护措施
1、防护原则
2、健康宣教
1、防护原则 (1)空间防护 手术室应该根据本院骨科手术的数量 设置1~3个有防护措施的手术间,手术间 的面积大于24㎡,并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以消除放射线与空气作用产生的臭氧和氮 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同时手术间内物品摆 放整齐,避免放置过多物品,有效减少散 射线折射,减少二次伤害。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课件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课件

来源
放射医学辐射主要来源于医疗设 备如X射线机、CT机、核磁共振 等,以及放射性药物和治疗过程 。
危害
长期接触高剂量辐射会增加患癌 症等疾病的风险,对免疫系统、 生殖系统等造成损害。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实践正当化
合理选用放射性检查,避免不 必要的辐射暴露。
防护最优化
采取有效措施,使辐射剂量降 至最低,同时确保医学诊断和
培训效果评估和改进措施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了解培训效果。
改进措施
根据考核结果和参训人员反馈,对培训内容、方式等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培训质量。
06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医院放射科辐射事故分析
事故概述
某医院放射科在操作核磁共振 设备时发生故障,导致一名患
对于不同类型的放射性废物,应采取 适当的处理和处置方法,如固化、压 缩、焚烧等,确保废物得到安全、有 效的处理和处置。
03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
01
02
03
04
工作人员在操作放射性物质时 ,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如 铅围裙、铅眼镜、铅帽、铅手
套等。
定期进行辐射剂量监测,确保 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在允许范
能力和水平。
05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与教育
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
培训对象
放射科医师、技师、护士及相关管理人员。
培训内容
辐射安全防护法律法规、放射性物质管理、辐射监测与测量、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与维护等。
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间
培训方式
线上培训、线下培训、实践操作培训等 。

《辐射安全防护》课件

《辐射安全防护》课件
保障公众安全。
详细描述
现场人员应穿戴防护服,采取适当的 个体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
迅速查明泄露源,采取措施控制污染 范围,如封闭泄漏区域、清理泄漏物 质等。
一旦发现放射性物质泄露,应立即启 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 。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 门进行调查处理,确保公众安全。
培训内容与方法
辐射基础知识
介绍辐射的概念、种类、危害及防护 措施等基础知识。
操作规程与安全要求
详细讲解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 要求,确保员工正确操作。
应急处理方法
培训员工在发生辐射事故时的应急处 理方法和流程,提高应对能力。
案例分析与讨论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加深员工对辐射 安全防护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实际操 作能力。
害。
辐射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
划定控制区
根据辐射源的特性和强 度,划定辐射工作场所 的控制区,并设置明显
的警示标识。
安全设施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 如防护门、防护窗、通 风设施等,确保工作场
所的安全性。
监测与记录
对工作场所的辐射强度 进行实时监测,并做好 记录,确保符合国家相
关标准。
定期检查
对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 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核电站事故的辐射安全防护涉及多个方面,包括 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响应、控制辐射外泄、人员撤离和后续 处理等。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现场人员应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如穿戴防护服、佩戴口罩和手套等。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Βιβλιοθήκη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现场指挥应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并确保撤离路线安全,避 免受到辐射物质的伤害。

医疗放射防护ppt

医疗放射防护ppt

xx年xx月xx日
医疗放射防护ppt
CATALOGUE
目录
引言医疗放射基础知识医疗放射防护的必要性医疗放射防护的措施及实施医疗放射防护的监督与管理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探讨医疗放射防护的目的和意义,分析当前放射防护的形势和任务,提出加强放射防护的对策和措施。
研究目的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与此同时,放射性危害也日益凸显,因此医疗放射防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医疗放射防护需要关注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辐射安全。
应当加强放射防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放射防护意识。
建议加强放射防护立法,完善放射防护标准和规范。
建议加强放射防护设施建设,提高放射防护水平。
建议加强放射性药品的管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建议加强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处置的管理,减少对环境和公众健康的影响。
操作培训
对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培训,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
安全操作规程
05
医疗放射防护的监督与管理
法律法规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国家辐射防护监管机构
省级辐射防护机构
医疗机构辐射防护管理
监督管理的机构和职责
研究背景
目的和背景
本次汇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医疗放射防护的基本概念、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放射性危害的表现形式及程度、现有放射防护措施及实施情况等。
汇报范围
意义:放射防护对于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地减少或避免放射性危害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课件ppt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课件ppt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辐射安全事故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提高学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03
02
01
理论考试
通过闭卷考试形式,考核学员对辐射安全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践操作考核
现场评估学员对辐射安全防护设施与设备的使用和个人防护用品的穿戴是否正确。
综合评价
结合学员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培训过程中的表现,给出综合评价。合格标准: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均达到60分及以上,综合评价良好以上。
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启动应急预案。
事故报告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现场处置
事故处理完毕后,应进行总结和评估,加强防范措施。
事后处理
05
CHAPTER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法律法规与标准
工作场所的分类
根据放射性工作场所的特性,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控制区、监督区和非限制区等。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是指在放射医学实践中,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电离辐射对工作人员、受检者及公众健康的危害。
定义
随着放射医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放射性诊疗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因此,采取有效的辐射安全防护措施至关重要,以保障工作人员、受检者及公众的安全与健康。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6
目录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概述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基础知识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设施与装备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
目录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法律法规与标准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与考核
01
CHAPTER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概述

医疗照射的防护课件

医疗照射的防护课件
1、掌握各种影像技术的特点及适应证; 2、不得盲目申请X射线检查,防止提出
价值不大的重复性检查;
3、写明受检者的主要病史和已有的检查 结果,指出检查的目的和检查部位等;
4、认真复核,对不符合正当化判断的申 请,有权退回;
5、群体X射线检查,确定是否值得进行 及进行的范围;
6、群体X射线检查,控制检查人数、部 位和频率。少年儿童尤须慎重。
⑦确保患者家庭成员或探望患者人员不 致受到过度的照射;
⑧通知建议检查的医生、医院领导和当 地的行政部门。
三、放射治疗中患者的防护
(一) 患者防护的基本原则
1、分析、选取最佳治疗方案。 2、良性疾病不采用放射治疗。 3、保证肿瘤组织得到足够的致死剂量,
降低正常组织的剂量。
4、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计划。 5、及时处理放射反应。 6、设备、场所和环境的防护水平符合国
内容
一、 医用X射线诊断中受检者的防护; 二、 核医学中患者的防护; 三、 放射治疗中患者的防护;
为什么要做好医疗照射患者(受检者)的 防护?
1、医疗照射是目前最大的人工辐射来 源;
2、重视受检者的防护程度不够; 3、减少给公众及其后代带来的潜在性
危害; 4、降低公众剂量负担。
一、 医用X射线诊断中受检者的防护
家规定和标准。
(二)对放射治疗单位的要求
1、有合格的治疗医师、物理人员和技术 人员。
2、具有放射治疗专业知识,经过放射防 护知识培训,考核合格。
3、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避免事故发生。 4、配备剂量仪和防护监测仪器。 5、制定和实施质量保证计划。
(三)对体外放疗设备的要求 1、设备满足国家标准。 2、设备的防护性能要予以保证。 3、新安装或大修后的设备要进行全面测

核医学的辐射与防护健康科普PPT【25页】

核医学的辐射与防护健康科普PPT【25页】

辐射源对周围空 气产生的射线照射率 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 减少的
距离防护是最简 单的防护方法
屏蔽防护
屏蔽是利用射线通 过物质时减弱的规律, 达到减少射线量的目的
屏蔽防护是最根本 的防护方法
医学药品核注射后
检查项目
骨静态显像 (50人平均) 心肌灌注显像 (50人平均)
甲状腺显像 (50人平均)
肾动态显像 (50人平均)
ICRP 规定在孕期内胚胎和胎儿接受的剂 ≤1mSv ICRP规定妇女怀孕腹部表面 (下躯干)的剂量≤ 2mSv
公众中个人受到的年当量剂量限值≤1mSv 放射工作人员受到的有效剂量连续5年平均≤20mSv,
任何一年不得超过50mSv
不同危害可能减少的生命天数,医疗辐射危害不大,不必恐慌
危害 抽烟 心脏病 癌症 超重15% 酗酒 车祸
测量控制区内的表面污染情况,有污染的地方要做屏蔽处理并做好标记 处理病人排泄物或污染过的床单,应穿戴一次性手套、放入专用塑料袋内 物理师测量活度小于0.15mR/hr(~1.3μSv)按照普通医疗垃圾处理,并及时
洗手------防止内照射 —防止内照射、黏在皮肤上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规定剂量限值
18F-FDG显像 (20人平均)
离开NM时 一臂距离 (mGy/hr)
0.018
0.035
0.005
0.006
0.014 (体表1m处)
受到10mGy照射 所需时间(hr)
556 286 2000 1667
714
对SPECT-CT(99mTc核素)检查,药物注射48小时后体表剂量可下降到本底值 对PET-CT(18F核素)检查,药物注射24小时后体表剂量可下降到本底值
医疗辐射 (单次吸收10mSv)

辐射防护方法PPT课件

辐射防护方法PPT课件
§3. 医疗照射的防护
1 防护宗旨:①提高质量;②减少剂量; ③最低消费。
2 医用诊断X射线的防护原则: ① X射线检查的正当化与最优化; ②X射线工作者与受检者防护兼顾; ③固有安全防护为主与个人防护为辅; ④合理降低个体受照剂量与全民检查频率。
第六章 辐射防护方法
§3. 医疗照射的防护
3 X射线机房的防护:X射线机工作时辐射 场有三种射线,即有用射线、X线管防护 套的漏射线、经散射体后产生的散射线。 防护设计原则即有效控制漏射线、散射线 的量以及有用射线的合理安排,国内外对 X射线机的防护性能都有统一的技术标准, 查阅执行。
0.3
1.4
0.2
0.09
0.01.01
_
0.05
表5 部分国家的X射线诊断检查病人皮肤剂量水平(mSv/每次)
检查投 加拿大 照方式
胸片PA 0.17
腰片AP 6.20
颈锥AP 1.80
胸椎AP 3.20
腰椎AP 5.20
LAT
_
意大利
0.69 _ _ _
12.3 _
波兰
2.0 27.0 16.8
_ 27.7
_
英国 美国 中国
0.22 0.21 1.07
8.4
6.2
14.7
_
2.2
3.4
6.2
6.8
10.2
_
7.5 6.51
64.2
_
15.9
ICRP 关于医疗照射防护的基本观点
出版物 序号(年份)
关于医疗照射防护的基本观点
1 号(1959) 6 号(1964) 9 号(1966)
卫生保健 水平分类
1
2
3

放射治疗的辐射防护和安全-PPT课件

放射治疗的辐射防护和安全-PPT课件

二、有效剂量
人们发现,发生随机性效应的概率和当量剂量之 间的关系取决于受照器官或组织。这意味着,不 同器官或组织受到同样当量剂量的照射,索引起 的危害是不同的。考虑到这些差异,就需要用到 组织权重因子。 有效剂量E定义为每个组织当量剂量与相应的组织 权重因子WT的乘积之和,它表示几种不同组织受 到不同剂量的综合作用。
第三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和单位
• 一、当量剂量 辐射对人体组织造成的生物危害不仅取决于器官或组织接受的平均物 理学剂量,而且也取决于由辐射类型和辐射能量造成的剂量分布模式。 考虑到给定辐射对产生健康效应的影响,将器官剂量乘以辐射权重因 子wR,得到的量为当量剂量HT。 其中, DT,R为辐射类型R在人体组织或器官T产生的平均吸收剂量; wR是辐射类型R的权重因子。 器官剂量DT,R是判断单位质量器官的平均能量吸收的尺度,而当量剂 量HT是判断器官或组织T由此引起的生物学损害尺度。 当器官受到超过一类型的辐射照射,当量剂量由下式求和: HT=ΣWRDT,R HT = wRDT,R
E=ΣwTHT 有效剂量的国际单位也是J/Kg,专用名称也是 西夫特(Sv)
第四节 辐射防护的基本要求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为辐射实践正当化、防护和安全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 值。正当化与防护最优化主要与辐射源有关,它们涉及对某项辐射实践的使 用和防护是否适当,而剂量限值是针对个人的,包括职业人员和公众人员。 辐射实践的正当性是防护最优化的前提,而剂量限值则是防护最优化的约束 条件。所以,辐射防护的三项原则是互相关联的 一、实践的正当性 对于每一项辐射实践,必须在充分考虑和评估了它对受照射的个人和社会的影 响因素,确定它对受照射者或社会带来的利益大于其可能引起的危害,该照 射实践才可以被认为是正当的。对评估认为是不正当的照射不应予以批准和 进行。 二、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 防护与安全最优化是指对于任何的辐射实践,应该在考虑了社会和经济等因素 之后,使个人受照剂量的大小、受照射人数及受照射的可能性均保持在可以 合理地达到的最低水平。 一项实践被判定为正当的并已给予采纳,就需要考虑如何最好地使用资源来 降低对个人及公众的辐射危险。而且最优化主要是与辐射源相关的,所以应, 首先用于任一计划的设计阶段,这样最容易达到省钱而有效降低剂量的目的。 就医疗照射的防护最优化而言,设备设计性能优良是基础条件。

《辐射安全与防护》课件

《辐射安全与防护》课件
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
空气中存在的氡气等放射性气体,也是天然辐射源之一。
人为辐射源
核能设施
核电站、核燃料循环设施 等核能设施在运行过程中 会产生辐射。
医学应用
放射性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使用的仪器和药物也会产 生辐射。
其他工业应用
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 的放射性物质,如荧光剂 、夜光涂料等。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CHAPTER 05
辐射事故应急处理与案例分 析
辐射事故应急处理流程
事故报告与响应
一旦发生辐射事故,应立即向 相关部门报告,启动应急响应
机制。
现场处置与救援
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采取 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开展救援 工作。
伤员救治与转运
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必 要时进行转运至医疗机构。
事故调查与评估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辐射相关的法律法规
01
02
03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 性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 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 病防治法》
CHAPTER 04
辐射防护措施与技术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的目标
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免受辐射危害,确保辐射设 施的安全运行。
辐射防护的原则
辐射的特性
辐射具有穿透性、能量传 递性和生物效应等特性, 可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辐射的单位
描述辐射强度的常用单位 有西弗(Sv)、毫西弗( mSv)、微西弗(μSv) 等。
辐射安全与防护的重要性
保护工作人员健康
促进核技术应用发展
合理有效的辐射安全与防护措施可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低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危害,保障 其健康。

介入诊疗辐射的安全防护 ppt课件

介入诊疗辐射的安全防护  ppt课件

ppt课件
谢谢!
ppt课件
感谢阅读
感谢阅读
ppt课件
介入X射线机房的防护
1.适宜的机房面积 机房面积以24~36m2为宜,主要考虑室内必需物品的设置有足够的空间,且操作方便,并尽可能减少反向散射线的影响。有的机房面积不足24m2,结果来自背后墙壁的反向射线剂量为宽敞机房的2~3倍。 2.良好的通风设施 由于曝光时间长,射线电离空气产生如氮氧化物、臭氧、自由基等有害物质。因此,在机房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以便及时排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ppt课件
什么是个人剂量监测? 放射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而受到射线照射,采用各种方法测量这些照射产生的剂量大小就叫做个人剂量监测,也称个人监测。一般分为外照射监测和内照射监测。通常所说的个人剂量监测常常指外照射监测。
ppt课件
外照射个人剂量计如何使用? 对于比较均匀的辐射场,当辐射主要来自前方时,剂量计一般应佩带在人体左胸前;当辐射主要来自人体背面时,剂量计应佩带在背部中间。 对于工作中穿戴铅围裙的场合(如医院放射科),通常应佩带在围裙里面估算工作人员的实际有效剂量。当受照剂量可能相当大时(如介入放射学操作),则还需在围裙外面衣领上另外佩带一个剂量计,以估算人体未被屏蔽部分的剂量。
ppt课件
X线的基本特征
X线的一般效应是指x线与物质作用的一种结果,可简单的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效应。这些效应都是消耗X射线的能量,但不是简单的能量转换,而是与物质作用的复杂过程。
ppt课件
1、物理效应:X线的穿透作用,荧光作用和电离作用都是X线的物理效应。(1)穿透作用:X线对物质的穿透能力很强,而且产生X线的管电压越高,则发生的X线的穿透力就越大。但是,对于同样能量的X线穿过物质时的透过程度与物质的密度有关,密度大的透过的少,密度小的透过的大。医用X线的透视和拍片都是利用这一原理。(2)荧光作用:X线照射到某些物质之后,可以使受照射物质发生荧光,如磷,硫化锌等。当这些物质受到X线照射时,原子受到X线光子的作用变成激发态或电离。当它们再恢复到其稳定态时,就将这种能量以放出可见荧光的形式表现出来。利用这种原理,制成了X线机上的荧光显示屏。这是一种将不可见的X线变为肉眼可见的荧光转换器。(3)电离作用:当X线光子与物质作用时,可以击脱出原子中的电子,该电子又可再去使物质电离。从而使被作用物质产生了电离现象。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电离室,可以对X线的量进行测定。另外,空气被X线电离后,产生一种臭氧,为此,X线工作室应有通风设备,以便及时将臭氧排出。(4)热作用:物质吸收X射线变成热能而产生升温,我们利用这一物证可测定X线的吸收剂量。(5)反射、折射、干射和衍射作用:X射线和可见光一样,都具有这种重要的光学特征。

医用辐射防护与安全课件

医用辐射防护与安全课件
不敏感的组织:肌肉组织;软骨和骨组织; 结缔组织。
人及动物各部位辐射敏感性排序为: 腹部﹥盆腔﹥头颈部﹥胸部﹥四肢
辐射源相关的因素 辐射量大小 剂量率 分次和单次照射 照射方式 受照部位和面积 放射线的种类
确定性效应
超过‘阈剂量’值时,发生率100%; 严重程度与接受的剂量有关;
临床表现:乏力、脱发、牙龈出血、白细胞 降低、性欲降低、皮肤红斑、溃疡、不同类 型的放射病,骨髓型(1-10Gy)、肠型 (10-25Gy)、脑型(>50Gy)。
连接曝光开关的的电缆长度不得短于2m。
(四)、携带式X线机的防护要求
携带式的X线机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等特点, 防护性能要求基本上与透视机的防护性能相同, 但由于携带式X线机的漏射线和散射线量较大, 在防护上采取屏蔽措施较困难,应配患者使用 的防护服,透视或拍片时,对患者非投照部位 进行有效地防护屏蔽。携带式X线机主要用于 病房床边检查和流动体检。
医疗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医疗照射的最优化原则:
医疗照射最优化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有 的技术和设备,在不影响诊疗效果的前提 下,以尽可能小的照射剂量获得取尽可能 好的诊疗效果。
医疗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潜在危害告知与剂量约束: 在实施诊疗之前,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 者对健康的危害,保证任何个人接受诊疗 的总剂量不超过规定的相应限值。
目前大多数医院都开展体外冲击波碎石治 疗,为了使结石和冲击波聚焦点重合,就 必须使用一台大于300mA的X线机与冲击 波发生源配合起来使用,才能使结石图像 清晰,能方便迅速地寻找结石,准确地进 行结石的定位并监测碎石的过程。
双轴向X射线定位系统示意图
互成约90°双轴向X射线定位系统示意图
1 结石 2 肾脏 3 半椭球反射体 4 水下火花放电电极 5 X射线球管 6 影像增强器 7 电视监视器 F1第一焦点 F2第二焦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VL (mm Pb) 8.0 11.0 5.5 2.5 2.5 0.025 0.008 8.0
31
理想的近距离治疗放射源
• 与预期治疗所需能量相配; • 具有高的放射性比活度,且
适合高剂量率应用, 体积小;
• 对于植入治疗, 放射源的半衰期足够长 放射源可以再利用、经济;
• 对于永久性植入治疗的辐射源,半衰期要适中。
组织间 模技术 术中
18
常用的外照射治疗装置
1、X射线治疗装置 ❖ 浅表治疗 (40 kVp ~150 kVp ) ❖ 深部治疗 (150 kVp ~400 kVp)
19
常用的外照射治疗装置
2、放射源-远距离治疗
20
常用的外照射治疗装置
3、电子加速器 X射线 电子束
21
22
23
常用的外照射治疗装置
13
• 放射诊断学的目的是根据受检部位对X射线 的衰减信息,提供人体结构的临床影像;
• 放射诊断设备包括一个X射线源(X射线管 和发生器)与一个影像接收器(如X射线胶 片/增光屏、电子影像增强器、数字影像接 收器等)。
14
X射线的产生
固定阳极 X射线管
15
X射线的产生
旋转阳极X射线管
16
17
核技术医疗应用的 辐射安全和防护
1
内容
1、核技术医疗应用的照射照射来源 2、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分类 3、辐射防护原则在医疗照射中的应用 4、核技术医疗应用中的辐射事故 5、辐射安全要求及三废管理 6、辐射防护
2
1、核技术医疗应用的照射照射来源
3
人体受到照射的辐射来源
{天然辐射
生活中的辐射来源 人工辐射
• 常用辐射源:Gamma 源 – 192Ir; Beta 源 - 32P, 90Sr/Y, 188Re 等
27
血管内的放疗治疗
Beta放射源的优点
• 组织中作用范围有限; • 辐射安全问题少; • 源的体积小。
液压注射
放射源线
(90Sr)
输送管
Beta-Cath™ System (Novoste) 28
Nuclear Medicine
临床核医学
诊断
治疗
扫描机 相机
SPECT PET
敷贴
腔内 插植
放射性
药物
34
核医学设备
35
常用的放射性药物
锝-99
收集瓶铅罐 塑料
淋洗液收集瓶 塑料
发生器提手 塑料 生理盐水瓶 塑料
连接胶管 塑料
柱入口连接管 塑 柱料 出口连接管 塑 玻料 璃淋洗交换柱 塑料 钼酸锆柱装料 塑料 发生器铅屏蔽罐 塑料 塑料外壳 塑料
X 射线的发现:1895, 伦琴( Roentgen )
伦琴( Roentgen )
Nobel Prize in 1901
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照片
8
•自19世纪末X射线应用于医学领域 以来,诊断性X射线技术持续、稳定 地发展:
•1895:伦琴发现X射线,并首先用 于临床影像
•1920s:钡餐透视 •1930s: 静脉内注射造影剂
诊断
扫描机 像机 SPECT PET
治疗
敷贴 腔内 插植 放射性
药物
放射肿瘤学


远距放疗 近距放疗


射线 后装腔内

X 射线 组织间

电子束 模技术
中子
朮中

重粒子
图像存
PA C S 储与传
输系统
影像医学
介入放射学
B-US CDI
超声 成像
磁共振 成像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30 y 74.2 d
2.7 d 60.2 d
17 d 1600 y
γ 能量(MeV) 0.047 - 2.45 (0.83 avg)
1.17, 1.33 0.662
0.136 - 1.06 (0.38 avg) 0.412
0.028 avg 0.021 avg 0.047 - 2.45 (0.83 avg)
血管内的放疗治疗
冠状动脉r 冠状动脉成形术后
29
术中放射治疗
电子束:4~12MeV 剂量率:10~30Gy/min
30
近距治疗常用的放射源
放射源 222Rn 60Co 137Cs 192Ir 198Au
125I 103Pd 226Ra
半衰期
3.83 d 5.26 y
4、放射源-立体定向治疗
24
常用的外照射治疗装置
5、放射源-近距离治疗
25
•近距离放射治疗的几种常见类型
• 癌的组织间隙治疗 • 腔内肿瘤治疗 • 眼部植入治疗 • 局部敷贴治疗
26
血管内的放疗治疗
• 利用放射性治疗冠状动脉和外周 血管的狭窄
• 已证明辐射能抑制细胞的生 长,并能有效预防再狭窄
•1940s: 血管造影术
9
1950s : 1960s :
荧光透视影像增强/导管插入术 稀土增光屏的早期工作
1970s : 计算机断层成像(CT)
1990s : 螺旋与多层扫描,CT透视技术;
10
电离辐射的医学应用
X射线诊断学
传统
透视 摄影 造影 断层
数字化
X-CT DSA DR CR
临床核医学
Radiation Oncology Radiotherapy
放射肿瘤学
LINACs
SRT: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SRS: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远距放疗
射线 X射线 电子束 中子 重粒子
近距放疗 Brachytherapy 后装腔内 Afterloading
11
Radiology X-ray Diagnosis
X 射线诊断学
传统
数字化
透视 摄影 造影 断层
X-CT DSA DR CR
12
❖ X-CT 即X 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摄影装置; DSA 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DR 即数字摄影;CR 即计算机摄影; SPECT 即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 显像装置;PET
32
近距离放射治疗
• 放射源的位置决定治疗的成败; • 原则上,是基本的三维适形放疗; • 灵活的放射治疗途径; • 高度的个体化; • 取决于操作员的技术和经验。
三维适形放疗时,辐射源应尽量接近实际治疗的靶区,从而 可尽可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一般而言,常规辐射安全和防 护也适用于三维适形放疗
33
4
天然辐射照射
宇宙射线
天然辐射
宇生放射性核素
原生放射性核素
一般场所: 天然本底为 2. 4 mSv/y,
多为内照射 (222Rn, 60%)
5
6
人工辐射照射
❖ 医疗辐射 ❖ 核试验
放射诊断 放射治疗 核医学
❖ 核电站
❖ 核工业和核技术应用
❖ 核事故和辐射事故
7
2. 辐射防护简史
2.辐射防护的简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