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抛物之法律探析
法律案例社会热点问题(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各地频发“高空抛物”事件,导致行人、车辆等受到损害,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此类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成为法律案例中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典型“高空抛物”案件的剖析,探讨这一社会热点问题。
二、案例概述2019年某日,我国某城市发生了一起高空抛物事件。
当事人李某从自家高层住宅楼抛下一块砖头,导致楼下行走的小王头部受伤。
经过调查,法院认定李某的行为构成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三、案件分析1. 法律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重伤、死亡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本案中,李某从高空抛掷砖头,导致他人受伤,符合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2. 责任认定在“高空抛物”案件中,责任认定是关键。
本案中,李某作为抛掷物品的行为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附属设施在合理使用范围内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承担侵权责任。
”因此,建筑物所有权人、管理人或使用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3. 社会影响“高空抛物”事件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身心伤害,还引发社会恐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此类事件的发生,使人们对高空抛物行为产生极度厌恶,也反映出我国在高层住宅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社会热点问题探讨1. 加强立法,完善法律法规针对“高空抛物”这一社会热点问题,我国应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一方面,加大对高空抛物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另一方面,明确建筑物所有权人、管理人或使用人的责任,确保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2. 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高空抛物行为的危害性,提高全民法治意识。
同时,加强对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人员的培训,使其在发现高空抛物行为时能够及时制止。
有关高空抛坠物的司法解释
有关高空抛坠物的司法解释高空抛物,听到这个词,大家是不是立马就能想象出那种可怕的场面——一块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砖头,砸到人头上,结果脑袋开花,倒霉得不行。
这种事情,真的是又让人心惊又让人气愤。
你看,我们天天走在街上,仰头看天,有时也得担心会不会被天上掉下来的“天降神物”砸到。
这种情形,听起来像是电影里的桥段,可是现实生活中,它真的发生了,且频率不低。
让人很无奈的是,这种行为一度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搞得大家只能等着摊上事。
直到有一天,司法解释终于给出了明确的回答,不管是你自己抛物,还是被砸了,都有了法律上的“定心丸”。
嘿,这下法律大叔终于站出来说话了,给了大家点保障,不至于像以前那样,弄得人心惶惶的。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有个疑问:到底啥叫“高空抛物”?听起来很高深对不对,其实简单说,就是从高楼上往下扔东西。
这东西扔得高,砸得重,别说人了,可能连个车都能砸个坑。
现在想想,那些年,我们看到高楼大厦顶上的窗子上,偶尔会有一些尘土和垃圾落下,心里都在琢磨:“别掉下来,不然就麻烦了。
”没错,这种事情常常让人心有余悸。
而法律的出发点就是要保护大家的安全,避免这种无意识的“天降灾难”再发生。
所以,很多地方也开始严厉打击这类行为。
毕竟高空抛物真的是个“定时炸弹”,要是运气不好,可能一砸就成了新闻头条,那样就太糟糕了。
有些人会问,这种行为到底能不能被追责?其实很简单:能!而且追责可不是说说而已。
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如果有人从高楼上丢东西砸到别人,造成了伤害,肇事者不仅要赔偿医疗费用,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天呐,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不仅仅是一个“赔钱了事”,有些恶意抛物的情况,甚至可能会判刑,真是“犯得着吗”?可是呢,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就是不把法律放眼里,觉得抛个东西下去,没啥大不了的,反正又没打到人。
这种心态真是大错特错。
如果撞到不幸的路人,那可就不是小问题了。
所以呢,大家都得小心,生活中一切行为都得三思而后行,尤其是高空这些东西,真的是一旦失控,后果严重。
高空抛物案件法律适用(2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高空抛物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高空抛物行为不仅违反了社会公德,也触犯了法律法规。
本文旨在分析高空抛物案件的法律适用,以期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二、高空抛物案件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该条款明确了高空抛物行为的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一)高空抛物,情节恶劣的;”该条款明确了高空抛物行为的行政处罚。
3.《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该条款明确了高空抛物行为侵权责任的承担。
三、高空抛物案件的法律适用分析1.高空抛物行为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认定高空抛物行为需满足以下条件:(1)行为人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2)尚未造成严重后果。
2.高空抛物行为的刑事责任对于高空抛物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具体刑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等。
3.高空抛物行为的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对于高空抛物行为,可以给予行政处罚,包括拘留和罚款。
4.高空抛物行为的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高空抛物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1)赔偿损失;(2)恢复原状;(3)赔礼道歉;(4)消除危险;(5)排除妨碍。
法律案例高空抛物(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高空抛物事件频发,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高空抛物不仅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还可能构成犯罪。
本文旨在分析高空抛物事件的法律责任,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探讨。
二、高空抛物事件的法律责任1. 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据此,高空抛物事件中,抛物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2. 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高空抛物事件中,抛物人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等刑事责任。
3. 行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高空抛物事件中,抛物人可能面临行政拘留等处罚。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一:高空抛物致人死亡案案情简介:某小区居民李某因邻里纠纷,从高空抛掷花盆,导致路人赵某头部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调查,李某承认抛掷花盆的事实。
判决结果:法院认定李某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分析:本案中,李某从高空抛掷花盆,导致路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法院依法对其进行了刑事处罚。
2. 案例二:高空抛物致人受伤案案情简介:某小区居民张某因装修噪音,与邻居发生争执。
某日,张某从高空抛掷砖块,导致邻居陈某头部受伤。
经调查,张某承认抛掷砖块的事实。
判决结果:法院认定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分析:本案中,张某从高空抛掷砖块,导致邻居受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法院依法对其进行了刑事处罚。
3. 案例三:高空抛物损害财物案案情简介:某小区居民王某因装修噪音,与邻居发生争执。
高空抛物的法律解读:深入了解相关法律条文
高空抛物的法律解读:深入了解相关法律条文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高空抛物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高空抛物并非简单的违法行为,而是涉及到一系列法律条文的规定和解释。
本文将对高空抛物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带领读者了解相关的法律条文。
高空抛物的定义
高空抛物指的是从较高的地方抛出物体,使其在空中自由下落。
这类行为可能
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甚至生命危险,因此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和管理。
相关法律条文
刑法解释
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高空抛物属于危险行为,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或者过
失伤害罪。
根据犯罪事实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法律将对高空抛物行为做出相应的处罚。
此外,未遂高空抛物行为也可能构成未遂犯罪,需受到法律制裁。
民法规定
在民法的相关规定中,高空抛物可能构成侵权行为。
如果高空抛物导致他人人
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抛物者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并对损失进行赔偿。
此外,高空抛物行为也可能构成民事过错,需要负上相应的民事责任。
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高空抛物导致的不良后果,我们应当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例如在高
楼居住区域设置抛物网、加强公共教育宣传等手段,减少高空抛物事件的发生。
同时,对于高空抛物行为,社会也应当保持高度警惕,及时举报并予以处理。
结语
高空抛物问题不仅是社会治安的一大隐患,也是一项涉及到法律责任的重要议题。
通过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持续加大执法力度,我们可以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希望通过本文的法律解读,读者能够更加了解高空抛物问题背后的法律内涵,共同呵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与法治秩序。
高空抛物法律调研报告
高空抛物法律调研报告高空抛物法律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高空抛物是指将物体从建筑物或其他高处抛出,导致物体坠落至地面,并有可能对行人、车辆或财产造成伤害。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公共秩序和个人安全,还涉及到法律责任的问题。
为了探讨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处罚,并为相关法律做出合理的完善,本报告将分析现行法律对高空抛物行为的规定,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现行法律规定目前,中国刑法涉及高空抛物行为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规定来加以处罚。
1.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投掷危险物罪”,明确规定了对投掷危险物的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该罪行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可并处罚金。
然而,该条款对危险物的定义并不明确,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可操作空间较大。
犯罪成立需要满足主观方面的故意要素和客观方面的实施行为和后果。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条规定:“投掷从建筑物、构筑物上掉落的物品,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根据该条款,投掷物体造成财产损失的行为将被行政处罚,但罚金较低,对于一些严重的危害行为处罚效果有限。
三、问题分析尽管现行法律存在针对高空抛物行为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法律对危险物的定义模糊不清,使得法律在适用过程中存在困难。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界定危险物,并无明确的规定,因此容易引发争议。
其次,现行法律对于高空抛物行为的处罚力度较小。
除非造成了财产损失,否则只能以行政处罚的形式处理,罚金金额较低,对违法者的威慑力较弱。
最后,现行法律对于高空抛物行为的处罚并没有给出相应的惩罚标准,导致判决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四、建议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有以下建议:首先,明确危险物的范围。
可以参考其他国家类似法规的定义,对危险物进行明确界定。
同时,还可以鼓励立法机构与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建立一个负责发布与危险物相关信息的平台。
其次,加大对高空抛物行为的惩罚力度。
法律案例分析高空抛物(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高空抛物事件频发,造成了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本案例选取了一起典型的高空抛物事件,旨在通过对该事件的法律分析,探讨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以及如何预防和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案例描述:某日下午,我国某城市发生了一起高空抛物事件。
一位居民在楼顶将一个装满硬币的塑料袋从四楼扔下,硬币散落至楼下行人道上。
恰巧,一位老人经过此处,被散落的硬币绊倒,导致腿部骨折。
事发后,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最终查明了抛物者的身份。
二、法律分析1.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抛物者作为建筑物使用人,其行为已构成高空抛物,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抛物者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在本案中,抛物者的行为导致老人腿部骨折,构成故意伤害,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3. 建筑物的所有人、管理人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建筑物的所有人、管理人未能提供有效的证据证明其不存在过错,因此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案例分析1. 高空抛物行为的危害性高空抛物行为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不仅会造成人身伤害,还会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
在本案中,抛物者的行为导致老人腿部骨折,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2. 法律责任追究的必要性追究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有助于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对潜在的抛物者起到震慑作用。
高空抛物法律案件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高空抛物事件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国法律对高空抛物行为有明确的规定,但实际执行中仍存在诸多困难。
本文以一起典型的高空抛物案件为例,分析高空抛物法律案件的特点、难点及解决路径。
二、案件概述某小区居民楼发生高空抛物事件,导致一名路过的小孩头部受伤。
经调查,抛物者系该小区业主,因邻里纠纷产生矛盾,遂将物品从阳台抛下。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迅速展开调查,将抛物者抓获。
法院审理后,判决抛物者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并处以罚金。
三、案件特点1. 主体多样:高空抛物案件涉及的主体包括抛物者、受害者、物业公司、业主等,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
2. 证据收集困难:高空抛物案件往往发生在高空,现场难以找到直接证据,给案件侦破带来一定难度。
3. 损害后果严重:高空抛物行为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
4. 社会影响恶劣:高空抛物事件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
四、案件难点1. 证据认定困难:高空抛物案件现场难以找到直接证据,仅凭目击者证言难以认定抛物者身份。
2. 侵权责任难以确定:由于抛物者身份不明,导致侵权责任难以确定。
3. 侵权赔偿难以落实:即使确定了侵权责任,由于抛物者赔偿能力有限,侵权赔偿难以落实。
五、解决路径1. 加强证据收集:公安机关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监控录像、无人机侦查等,加强对高空抛物案件的证据收集。
2. 严格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故意高空抛物致人重伤、死亡的行为,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提高法律震慑力。
3. 明确侵权责任:在侵权责任认定上,应根据抛物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合理分配责任。
4. 完善赔偿机制:建立高空抛物专项赔偿基金,保障受害者合法权益。
5.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高空抛物危害,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六、案例分析本案中,抛物者因邻里纠纷产生矛盾,故意高空抛物致人受伤。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抛物行为的故意性、损害后果的严重性等因素,依法判决抛物者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伦理与社会责任思考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伦理与社会责任思考高空抛物行为是指在高空将物体抛下,可能对行人、车辆等造成伤害甚至死亡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涉及法律问题,也牵涉到伦理和社会责任议题。
本文将就高空抛物行为从法律、伦理和社会责任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一、法律层面的问题高空抛物行为涉及多个法律问题。
首先,这种行为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我国刑法,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对他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情节严重的可处以刑罚。
高空抛物行为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因此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其次,高空抛物行为也可能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
根据我国刑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手段,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高空抛物行为属于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手段对公共安全进行威胁的行为,因此可能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
二、伦理层面的问题高空抛物行为涉及到严重的伦理问题。
首先,这种行为违背了道德伦理的基本原则,即尊重他人的生命和权益。
每个人都有权享有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但高空抛物行为会对他人的生命和身体造成潜在威胁。
其次,高空抛物行为缺乏责任感和同理心。
执行高空抛物行为的人通常没有考虑到可能引发的后果,他们缺乏对他人安全和幸福的关注和关心。
在伦理层面上,高空抛物行为被视为一种自私和无情的行为。
三、社会责任层面的问题高空抛物行为涉及到社会责任问题。
首先,社会应该共同携手,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高空抛物行为严重威胁着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公共空间应该是人们活动的安全场所,任何破坏公共安全的行为都应该予以谴责。
其次,社会应该倡导和培养公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高空抛物行为通常是由于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责任感而产生的,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加强教育和法制建设,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意识到高空抛物行为的危害。
最后,社会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法律机制,加大对高空抛物行为的打击力度,让这种行为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
综上所述,高空抛物行为不仅在法律上属于违法行为,而且在伦理层面违背道德原则,在社会责任层面也丧失了对公共安全的关爱。
关注度高的法律案件分析(3篇)
第1篇近年来,高空抛物事件频发,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本文将针对一起备受关注的高空抛物案件进行分析,探讨相关法律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案件背景2019年6月,某市某小区发生一起高空抛物事件,一名6岁儿童在楼下玩耍时,不幸被高空抛下的啤酒瓶击中头部,造成严重伤害。
事发后,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将嫌疑人抓获归案。
经过审理,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嫌疑人有期徒刑三年。
二、案件分析1. 案件性质本案属于故意伤害案件,嫌疑人故意从高空抛掷啤酒瓶,造成他人伤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 法律适用(1)高空抛物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本案中,嫌疑人从高空抛掷啤酒瓶,造成他人重伤,符合该条法律规定,构成犯罪。
(2)故意伤害罪与高空抛物罪的竞合本案中,嫌疑人既实施了高空抛物行为,又造成了他人伤害,涉嫌故意伤害罪和高空抛物罪的竞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一人犯数罪的,应当数罪并罚。
3. 案件启示(1)加强法律法规宣传针对高空抛物事件频发,相关部门应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让更多人了解高空抛物行为的危害性及法律责任。
(2)完善物业管理物业公司应加强小区安全管理,完善监控设施,对高空抛物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制止。
同时,加强对业主的宣传教育,提高业主的安全意识。
(3)强化执法力度公安机关要加大执法力度,对高空抛物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形成震慑效应。
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城市安全。
(4)加强科技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巡查、智能监控等,加强对高空抛物行为的监测和预警,提高打击效率。
三、结语高空抛物事件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
法律讲堂中的高空抛物(2篇)
第1篇导语:近年来,高空抛物事件频发,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预防高空抛物事件的发生,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高空抛物进行详细解析,包括责任认定、法律依据以及防范措施。
一、高空抛物概述高空抛物,是指从建筑物、构筑物上抛掷物品的行为。
这种行为具有极高的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有倒塌危险,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使用人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危险;不及时采取措施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高空抛物的责任认定1. 行为人责任高空抛物事件中,行为人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此,高空抛物行为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使用人责任对于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使用人,如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等,在发现高空抛物行为时,有义务采取措施制止。
如不及时制止,使用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责任承担方式高空抛物事件的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接赔偿:行为人应当赔偿受害人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损失。
(2)赔偿损失:行为人应当赔偿受害人的财产损失。
(3)精神损害赔偿:对于给受害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行为人应当赔偿精神损害。
三、高空抛物的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有倒塌危险,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使用人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危险;不及时采取措施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一)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以殴打、辱骂、恐吓等方式,侮辱、诽谤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情节恶劣的;(二)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高空抛物,情节恶劣的。
热点法律案例分析论文(3篇)
第1篇摘要:近年来,高空抛物事件频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以一起高空抛物事件为例,分析案件中的法律问题,探讨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期为预防和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
一、案例背景2019年5月,某市某小区发生一起高空抛物事件。
一天下午,小区居民小李在家中休息,突然从楼上掉下一块重约10公斤的石头,正好砸中小李的头部。
小李被送往医院抢救,经诊断为脑震荡。
经过调查,警方确定该石头是从8楼某住户家中抛下的。
警方依法将该住户传唤到案,嫌疑人对其抛物行为供认不讳。
二、法律问题分析1.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结合本案,嫌疑人故意从高空抛掷石头,致他人受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
2.高空抛物行为的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本案中,嫌疑人故意从高空抛掷石头,致他人受伤,情节较重,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3.高空抛物行为的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嫌疑人高空抛物导致小李受伤,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议1.加大对高空抛物行为的处罚力度针对高空抛物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使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同时,对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高空抛物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完善高空抛物行为的调查取证制度针对高空抛物行为,应建立健全调查取证制度,提高案件侦破率。
例如,在小区内安装监控摄像头,对高空抛物行为进行实时监控;鼓励目击者提供线索,对举报者给予奖励。
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引导他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杜绝高空抛物行为。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案例分析与法理探讨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案例分析与法理探讨近年来,高空抛物行为成为社会中的严重问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维护公共秩序和人民的利益,法律对高空抛物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法律案例的分析,以及对法律理论的探讨,探究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一、法律案例分析1. 案例一:A女士高空抛物致他人受伤在2019年某日,A女士在自家住所窗户上扔下一块砖头,不慎砸中了经过的B先生,导致其重伤。
此案件被认定为高空抛物行为的典型案例。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高空抛物行为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侵犯他人人身权利。
A女士在高空抛物行为中存在过失,未尽到防范义务,造成了严重后果。
因此,法院判决A女士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根据《刑法》相关条款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其拘役。
2. 案例二:高楼坠物引起群众抗议的事件2018年某市的一幢高楼频繁发生坠物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担忧和抗议。
相关部门依法从建筑管理单位对其进行了处罚,并要求修缮保养楼体,以确保公共安全。
该案例反映了高楼坠物行为对公共安全的威胁。
法律赋予了建筑管理单位对高楼坠物行为的管理责任。
当建筑管理单位未妥善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导致高楼坠物时,将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二、法理探讨1. 公共安全与个人权益的平衡高空抛物行为的危害性使得其成为法律严格规制的对象。
法律旨在保护公众安全和个人权益,维持社会秩序。
高空抛物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也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法律应平衡考虑个人自由与公共安全之间的关系,明确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
2. 法律责任的明确与处罚的从严针对高空抛物行为,法律应该明确相关责任,确保违法行为受到严厉处罚。
依法追究高空抛物者刑事和民事责任,不仅有助于维护公共秩序,也能起到威慑作用。
同时,加强对高楼坠物和高空抛物行为的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可以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加强宣传教育与社会共治除了法律的明确规定与从严处罚,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和社会共治也是预防高空抛物行为的有效手段。
基于法律视角的高空抛物问题研究与应对
基于法律视角的高空抛物问题研究与应对高空抛物问题是指在城市中,居民楼、办公楼或建筑物的高层窗户或阳台上,有人将物品随意抛向地面,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公共秩序,也对社会安全和市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
因此,从法律角度出发,探讨高空抛物问题的研究与应对是必要且紧迫的。
一、法律视角下的高空抛物问题分析高空抛物问题涉及到多个法律领域,包括刑法、治安管理法、物权法等。
首先,从刑法的角度看,高空抛物行为可能涉及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犯罪行为,依法应予以追究和惩处。
其次,治安管理法中有关于禁止乱扔乱抛物品的规定,对高空抛物行为也有一定的规制。
此外,物权法在保护居民和单位财产安全方面也有相应的法律规定。
二、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后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高空抛物行为可能引发以下法律后果:一是民事责任。
受到高空抛物行为侵害的人可以依法向侵权人主张相应的损害赔偿;二是治安管理处罚。
对于乱扔乱抛物品的行为,公安机关可以对违法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三是刑事责任。
如果高空抛物行为给他人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依法可以追究犯罪责任。
三、高空抛物问题的应对策略为了有效解决高空抛物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加强法律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民对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意识,提高大众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
二是完善法律法规。
对于高空抛物行为,可以考虑出台更为切实有效的法律法规,强化对高空抛物行为的打击力度。
三是加强监管力度。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对高层建筑的监测和巡查,确保违法行为得到及时制止和处理。
四、举报与维权机制的建立为了保障公众的权益,建立健全的举报与维权机制非常重要。
相关部门可以设立专门渠道,接受公众的举报,并对举报线索进行调查核实。
对于举报行为,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保障社会安全的行动中来。
结论在高空抛物问题的研究与应对中,法律视角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以及建立举报与维权机制,是解决高空抛物问题的有效途径。
法律案例热点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空抛物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高空抛物不仅违反了社会公德,更是触犯了法律。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高空抛物案为例,分析此类案件的热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二、案例概述某日,一居民小区发生了一起高空抛物事件。
被害人小李在楼下行走时,被从楼上抛下的一个花盆击中头部,造成严重伤害。
经调查,该花盆系小区某住户所为。
警方随后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并将其依法刑事拘留。
三、案例分析1. 高空抛物案的法律适用(1)刑法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的规定,高空抛物罪是指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案中,犯罪嫌疑人故意从高空抛掷花盆,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符合高空抛物罪的构成要件。
(2)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高空抛物、乱扔垃圾等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2. 高空抛物案的热点问题(1)高空抛物罪的认定标准高空抛物罪的认定标准包括:行为人故意从高空抛掷物品;抛掷的物品具有危险性;抛掷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高空抛物罪时,需要综合考虑抛掷物品的种类、重量、抛掷高度、抛掷时间、抛掷地点、抛掷人的主观故意等因素。
(2)高空抛物案件的取证难点高空抛物案件的取证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现场勘查困难,高空抛物往往发生在瞬间,现场痕迹难以保留;二是监控设备有限,部分小区的监控设备无法覆盖高空抛物区域;三是群众举证能力有限,很多受害人无法提供有力证据证明高空抛物行为。
(3)高空抛物案件的赔偿问题高空抛物案件中的赔偿问题主要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
在赔偿过程中,受害人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损失,而犯罪嫌疑人或其家属可能拒绝赔偿或赔偿不足。
四、法律对策1. 完善法律法规(1)细化高空抛物罪的构成要件,明确抛掷物品的种类、重量、抛掷高度等标准。
民法典高空抛物法律规定(3篇)
第1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日益增多,高空抛物事件也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规范高空抛物行为,维护社会秩序,我国《民法典》对高空抛物进行了明确规定。
本文将对民法典高空抛物法律规定进行详细分析。
一、高空抛物法律概念高空抛物,是指从建筑物、构筑物、设施以及其他高空物体上抛掷物品的行为。
这种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不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还可能引发财产损失。
二、民法典高空抛物法律规定概述1.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四条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2.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五条规定:“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其他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追偿。
”3.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承担侵权责任。
”4.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
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三、高空抛物法律责任分析1. 侵权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四条的规定,高空抛物行为构成侵权责任。
侵权人应当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赔偿损失:侵权人应当赔偿受害人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合理费用。
(2)赔礼道歉:侵权人应当向受害人赔礼道歉。
(3)承担其他责任: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侵权人可能需要承担其他责任。
2. 补偿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从法律角度看高空抛物行为的刑事责任
从法律角度看高空抛物行为的刑事责任高空抛物行为是指从高空楼宇中抛掷物品,导致可能伤及他人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行为。
这类行为不仅对社会安全造成了威胁,也严重侵犯了他人权益。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高空抛物行为涉及到刑事责任。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探讨高空抛物行为的刑事责任问题,并分析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
一、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定义和危害1.1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定义高空抛物行为是指在楼宇或高架建筑物上,将物品从高空抛掷出去,有可能造成伤害他人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行为。
1.2 高空抛物行为的危害高空抛物行为具有以下危害:1) 直接危害他人生命安全:抛物物体可能伤及行人或其他在下方活动的人群,甚至导致重伤或死亡。
2) 直接危害财产安全:抛物物体可能砸坏或损毁下方建筑物、汽车等财产。
3) 造成社会恐慌:频发的高空抛物行为会引发公众对安全的担忧,破坏社会安定。
二、高空抛物行为的刑事责任2.1 刑法中的相关罪名高空抛物行为可能涉及的刑事责任主要包括:1) 故意伤害罪:如果高空抛物行为造成他人受伤甚至死亡,可构成故意伤害罪。
2) 故意损坏财物罪:如果高空抛物行为导致下方财产受损,可构成故意损坏财物罪。
3) 危害公共安全罪:高空抛物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可能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
2.2 刑事责任的适用高空抛物行为的刑事责任适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包括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抛物物体的性质、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等。
一般来说,下列因素会被考虑:1) 主观故意:行为人是否有明显的故意抛掷物体,或他人受伤和财产损失是意外结果。
2) 抛物物体的性质:抛物物体的性质和重量将影响造成伤害的严重程度,从而对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认定产生影响。
3) 受害者情况:受害者是否为无辜行人、下方财产的所有人等,将考虑到对受害人权益的侵犯程度,从而决定刑事责任的大小。
4) 后果的严重性:行为人是否造成他人受伤、财产损失甚至死亡等后果。
三、高空抛物行为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3.1 相关法律规定中国刑法对高空抛物行为并没有明确的法条规定,但从公共安全的角度看,相关法律规定可以适用于高空抛物行为的追究:1) 刑法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故意损坏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高空抛物的法律知识点
高空抛物的法律知识点在现代社会中,高空抛物是一种残忍、危险,并且极具违法性的行为。
不仅容易造成人身伤害,还会对他人的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害。
因此,各国纷纷立法对高空抛物行为进行严惩。
本文将探讨高空抛物的法律知识点,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首先,高空抛物行为危害巨大,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根据我国刑法第221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是犯罪行为,最高可处以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高空抛物属于一种具有预谋和危险性的行为,因此作者应该被追究刑事责任。
即使没有造成人身伤害,仅仅是对他人的财产造成损害,依然构成刑事犯罪,最高刑期可长达十年。
这说明高空抛物不仅应该受到道德谴责,还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
其次,高空抛物还会引发民事责任。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第135条的规定,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导致他人的权益受到侵害,应该为此负有侵权责任。
这就意味着,如果抛物行为导致他人受伤或者财产受损,作者应该赔偿受害人的损失。
在赔偿方面,根据受害人的实际损失,可以历经医疗费用、赔偿金、精神损失费等多个方面。
这不仅会对作者的经济情况产生冲击,也会影响其社会声誉。
另外,高空抛物也违反了公共秩序和社会和谐。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高空抛物都会对公共环境和居民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明确规定,有碍公共交通秩序,对他人构成威胁、骚扰或者其他滋扰行为的,可以处以行政拘留或者罚款的处罚。
高空抛物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因此应该受到行政处罚。
此外,针对高空抛物的危害,一些国家还出台了专门的法律法规。
比如,英国的《抛物物法》规定,任何人高空抛物都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最高可监禁7年。
法国的《高空抛物法》规定,高空抛物虽然没有实质性的刑罚,但会受到高达30,000欧元的罚款。
这些法律的制定彰显了国家对高空抛物行为的零容忍态度,有力地保护了公众的利益和安全。
综上所述,高空抛物是一种严重违法、危害极大的行为。
不仅对他人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还会对人身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高空抛物之法律探析
高空抛物之法律探析发布日期:2009-05-07 文章来源:互联网一、从烟灰缸伤人案说起高空抛物成为全社会争论的热点话题,大致源于2000年5月发生在重庆市渝中区的“烟灰缸伤人案”,当时法院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判决两幢楼里的22户居民对被烟灰缸砸伤的受害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每户居民平均赔偿额达8000余元。
这个案例以及后来在各地发生的一些类似案例(如山东济南的菜板案、深圳的高空抛落玻璃砸死小学生案等)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人们对于法院在未能找到抛物人的情况下判决众多住户共同承担赔偿责任的做法议论纷纷,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众多新闻媒体对这些案例都进行了深度采访和报道[1],更有某电视台以重庆的“烟灰缸伤人案”为原型拍摄了号称国内首部都市市井悬疑剧的《烟灰缸之谜》,并一度在地方各大电视台热播。
与此同时,由于高空抛物案涉及敏感的法律问题,从而在法学界及司法实务领域不可避免地引发一场热烈而尖锐并且似乎遥遥无期的大讨论:围绕高空抛物致人损害是否构成一种新型侵权行为责任、追究众多住户的赔偿责任是否合乎法律和公平正义等问题,众多民法学权威和资深法律人士之间观点与主张完全对立。
许多著名学者一度十分称赞重庆烟灰缸伤人案的判决,他们认为高空抛物足以构成一种独立的侵权责任形态,理当追究众多住户的赔偿责任,这当中不乏王利明、杨立新等法学界的领袖人物。
这种意见一度占据绝对上风,并被写进当时的立法草案[2]。
但在另一方面,反对者的意见却是后来居上,以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梁慧星教授领衔起草的另一部《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对高空抛物致人损害问题未作任何规定,该建议稿中侵权行为编的主要起草人张新宝教授明确表示反对高空抛物案中追究所有业主赔偿责任的做法;最高人民法院在出台《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20号)之后明确表示,高空抛物案中追究所有被告连带赔偿责任的做法,对于那些被告而言是“丧失了正义的标准”[3],作为国内最高司法机关,对此问题表态如此坚决,措辞如此严厉,立法者难以视而不见。
高空抛物行为的刑法定性研究
高空抛物行为的刑法定性研究摘要:近年来,高空抛物现象逐渐增多。
起初,对高空抛物行为只是认为属于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一般行为,可通过民法进行调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建设的高层建筑数量逐步增多,尤其是居住人群素质较低,造成高空抛物事件发生率增多,威胁社会的稳定与人员安全,《刑法修正案(十一)》(下文简称《刑修十一》)中明确规定高空抛物将列为刑事处罚,进一步规定了“高空抛物”的处罚方式,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但在具体实施中对高空抛物行为的认定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从如何认定儿童高空抛物责任主体,高空抛物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犯罪竞合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空抛物;从旧兼从轻原则;竞合犯罪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人们逐渐意识到高空抛物所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高空抛物案件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威胁。
《刑修十一》于2021年3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新增加了高空抛物罪的规定,对于“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行为,将按犯罪处理。
与以往民事处理相比,刑事法律具有更强的规制性,“高空抛物”入刑,可以更好地为实现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高空抛物”入刑后的法律适用还存在一些争议问题,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高空抛物行为和高空坠物行为的区别高空抛物和高空坠物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是否具有人力作用这一外在因素,高空抛物将重物从高空抛下,人给予了一定的速度,高空坠落加快,存在了人的意识,并没有给物品施加人为动力,导致物品呈自由落体运动下落。
从适用法律上来看,高空坠物主要适用民事法律调整,比如因天气恶劣、遭到暴雨大风导致阳台上的物品坠落,极大的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根据《民法典》第1253条规定,任何建筑物活着构筑物在投入使用的环节,出现了物体的脱落而造成人员伤害的,如果不能证明没有责任,则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民法典》第1254条中说明,高空抛物必须要按照法律条款进行处罚,责任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刑修十一》中对于高空抛物进一步做出说明,针对于在建筑物中出现的抛掷物品情形,一旦造成严重的后果,将根据不同严重程度处以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承担伤害赔偿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空抛物之法律探析发布日期:2009-05-07 文章来源:互联网一、从烟灰缸伤人案说起高空抛物成为全社会争论的热点话题,大致源于2000年5月发生在重庆市渝中区的“烟灰缸伤人案”,当时法院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判决两幢楼里的22户居民对被烟灰缸砸伤的受害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每户居民平均赔偿额达8000余元。
这个案例以及后来在各地发生的一些类似案例(如山东济南的菜板案、深圳的高空抛落玻璃砸死小学生案等)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人们对于法院在未能找到抛物人的情况下判决众多住户共同承担赔偿责任的做法议论纷纷,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众多新闻媒体对这些案例都进行了深度采访和报道[1],更有某电视台以重庆的“烟灰缸伤人案”为原型拍摄了号称国内首部都市市井悬疑剧的《烟灰缸之谜》,并一度在地方各大电视台热播。
与此同时,由于高空抛物案涉及敏感的法律问题,从而在法学界及司法实务领域不可避免地引发一场热烈而尖锐并且似乎遥遥无期的大讨论:围绕高空抛物致人损害是否构成一种新型侵权行为责任、追究众多住户的赔偿责任是否合乎法律和公平正义等问题,众多民法学权威和资深法律人士之间观点与主张完全对立。
许多著名学者一度十分称赞重庆烟灰缸伤人案的判决,他们认为高空抛物足以构成一种独立的侵权责任形态,理当追究众多住户的赔偿责任,这当中不乏王利明、杨立新等法学界的领袖人物。
这种意见一度占据绝对上风,并被写进当时的立法草案[2]。
但在另一方面,反对者的意见却是后来居上,以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梁慧星教授领衔起草的另一部《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对高空抛物致人损害问题未作任何规定,该建议稿中侵权行为编的主要起草人张新宝教授明确表示反对高空抛物案中追究所有业主赔偿责任的做法;最高人民法院在出台《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20号)之后明确表示,高空抛物案中追究所有被告连带赔偿责任的做法,对于那些被告而言是“丧失了正义的标准”[3],作为国内最高司法机关,对此问题表态如此坚决,措辞如此严厉,立法者难以视而不见。
一些原来持赞成意见的学者也放弃了自己最初的立场,如杨立新教授主持起草的新版《侵权责任法(草案)》转而采纳了梁慧星教授《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的做法,不再规定所谓的“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责任”[4],而杨教授的草案已经纳入全国人大审议范畴,因此,在今后全国人大正式讨论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不会规定“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责任”或“高空抛物致人损害责任”几乎可以成为定论。
至此,关于是否应将高空抛物致人损害作为一种独立侵权责任形态并对其进行专门立法的争论似乎可以划上一个句号了。
但笔者前段时间在所住小区却看见物管公司在其小区宣传栏中贴出一纸公告,呼吁小区业主爱护公共环境,提倡社会公德,切勿从事高空抛物等损人利己的行为,并赫然列举了“烟灰缸伤人案”以为警示,无非是告诫小区业主,如果发生了高空抛物致人损害事件,小区内一栋楼甚至几栋楼的所有业主都有可能承担共同赔偿责任。
物管公司的用意本是好的,呼吁业主们不要高空抛物也无可厚非,但举“烟灰缸伤人案”为例却让笔者多少有些不寒而栗的感觉,笔者自问并无高空抛物的恶习,但笔者很有点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一个莫名其妙的索赔官司落到自己的头上?近日在网上浏览,无意间看到山西一位律师写的文章[5],该文几乎照搬了王利明教授的观点,仍是力主确立高空抛物侵权责任。
而就在今年的4月18日,广州海珠区又发生一起不幸的高空抛物致人死亡事件[6],一个仅三个月大的女婴被一块从天而降的砖头砸中头部,经抢救无效不治身亡。
广东明境律师事务所的伍艳萍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并提供咨询意见时称,如果死者家属和警方找不到肇事者,死者家属可以将事故发生地周边三栋楼的所有业主告上法庭索赔。
但就在4月20日又传出消息称警方已经找到肇事者,竟是一个12岁的小男孩,其父母都是从内地到广东的打工者,明显缺乏经济赔偿能力,真相大白的结局对于死婴的父母来说,究竟是幸抑或是不幸呢?由此看来,,关于高空抛物的争论还将继续下去。
笔者也就不自量力,从一个法律工作者和普通社会公民的角度谈一谈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但愿能对此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得到妥善解决有所补益。
二、高空抛物行为之特征我们所说的高空抛物致人损害,一般是指从高层建筑(一般是内部区分所有的三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如生活小区里的电梯楼等)内抛出的物品对于临近该建筑的人或财物造成重大伤害或损失,但又不能查明抛掷物品的行为人,以致依照现行法律无法确定赔偿义务人的情形。
笔者认为高空抛物致人损害行为至少具有以下重要特征:(一)高空抛物不能确定抛掷行为人即加害人这是高空抛物行为区别于一般抛掷物致人损害行为最明显,也最重要的特征。
一些赞成确立高空抛物侵权责任的学者曾认为高空抛物致人损害并不是一个法律上的新问题。
如杨立新教授曾提出,“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责任并不是一个新出现的侵权行为类型,早在罗马法就存在这样的侵权行为制度。
”[7]另有学者也认为,“从法律制度的发展来看,抛掷物致人损害并不是新类型的案件,罗马法将行为人使他人蒙受损害的违法行为称为私犯,在查士丁尼法典对准私犯的规定中,就包括倒泼和投掷的责任,主要是指对从屋内向公共道路上倾泼流质物或投掷固体物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8]笔者以为,这些学者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暗示高空抛物案中判决众多住户共同承担赔偿责任的做法可以在法律史上找到依据,是具有合理性的。
但他们都在有意无意之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古罗马侵权行为法的责任追究都是以加害人或责任人明确为前提的。
古罗马法时期并不存在现代社会高层建筑区分所有的形态。
那时从某栋建筑物里抛出或流出致人损害的物质,虽然同样可能查不到真正的行为人(如行为人可能是主人的家属或家奴),但可以确定这栋建筑物的所有人,所有人因其疏于监管而被追究责任,既不违法理,也符合公众常识。
所以说那时的抛掷物致人损害行为中的加害人或责任人是可以被确定的。
这一点连支持确立高空抛物侵权责任的王利明教授也不得不承认,“但在那个时候(指古罗马法时代),一般不存在现代社会的高层楼宇与大厦,尤其是不存在现在社会的区分所有的建筑物的情形,即使出现了抛掷物致人损害的情况,也可以按照一般侵权来处理的。
”[9]所以说古罗马法上的抛掷物责任和我们今天所讨论的高空抛物致人损害问题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以所谓抛掷物致人损害责任“古已有之”为理由来论证确立现代高空抛物致人损害责任的合理性,有偷换概念之嫌,显然不具有说服力。
(二)高空抛物是行为致人损害而非物件致人损害高空抛物致人损害属于行为致害,此为学界大体一致的共识。
杨立新教授一度持相反的观点,但从他主持起草并提交的新版《侵权责任法草案》来看,他终于还是接受了大多数人的意见,这是值得庆幸之事。
笔者认为,界定高空抛物致人损害是行为致害还是物件致害,关键在于致害之物是否是在人力直接作用下发生了致人损害的后果。
如果人力作用是致人损害的根本原因,那么由此引起的损害当然属于行为致害;如果物件是在没有人力直接作用的情况下致人损害,而是由于致害物件的所有人或占有人的管理疏忽,这种情况就属于物件致害。
比如某人手持木棒将他人打伤,致伤他人的是某人的行为而并非木棒,所以是一种行为致害;而如果该木棒被某人靠放在行人路过的墙角,木棒倒下砸伤了过往行人的脚,某人在主观上可能有疏于管理的过失但并未以积极行为作用于该木棒,这就是一种物件致害。
近十年来发生的高空抛物伤人案例无一例外地表明致人伤害或死亡的物品都是被人为抛出,所以人们才会对未被查明的抛物人如此义愤填膺,纷纷表示强烈谴责,这都证明了高空抛物是行为致害,任何将它解释为物件致害的尝试都会显得十分荒谬。
此外,界定高空抛物可能还涉及是否应包括财产损害等问题,但这些问题目前并非高空抛物致人损害事件的争议核心,所以本文对此不作赘述。
三、对社会公共安全说的批判在赞成确立高空抛物侵权责任的诸多意见当中,先后有几种主张对司法实务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如共同危险行为说、建筑物责任说、社会公共安全说等等。
其中共同危险行为说因共同危险行为与高空抛物行为之间存在加害人不明的最大共同点,曾被专家学者们力捧,但在经历反复激烈的理论辩驳交锋之后,两者之间的根本差别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来,目前此说基本上已为学者们一致抛弃;建筑物责任说为杨立新教授所首倡,并一度写进立法草案,但此说最致命的缺陷便是将行为责任与物件责任相混淆,试图用物件责任制度来规定行为致害的高空抛物,所以此说即使在赞成者内部也无法得到有力的支持,从杨教授主持起草的新版《侵权责任法草案》来看,杨教授应该已经放弃了这种主张。
目前还有一定影响力的就剩下了社会公共安全说。
此说认为,“在建筑物抛掷物没有发生损害之前,威胁的并不是特定的人,而是不特定的任何人,是公共利益或者公众利益。
”[10],“法律在面对这两种利益的考量时,必须要优先考虑公共安全。
毕竟,一方面,相关业主的利益只是个人利益,而公共安全是社会利益,当两种(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必须优先考虑社会利益。
”[11]。
如果在加害人不明的情况下驳回受害人对于众多可能抛掷物品的住户(业主)的诉讼请求,就是放弃了对于受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就是对高空抛物这类恶劣侵权行为的纵容,现代人每日穿行在密集林立的高楼大厦之间,生命财产安全就会变得毫无保障,就会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这是许多学者主张高空抛物致人损害案件应追究众多住户责任十分强调的一个理由。
笔者认为上述理由已经超出了侵权行为法的范畴,侵权行为法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的损害都能得到相应责任人的赔偿”[12],同时把本应属于其他法律部门甚至属于政府公共政策考量的问题强行纳入侵权行为法的保护范围,将严重破坏侵权行为法的逻辑性和结构体系。
就高空抛物致人损害而言,到底是让受害人自负其责(当然是在无法确定加害人的情况下)会有损于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公共安全,还是让众多显然无辜的住户赔偿受害人的损失更加有害于公平正义及公共安全,本来就是一个见仁见智,无法一概而论的问题:赞成确立高空抛物侵权责任的学者可以认为,“如果有人抛掷物品致人损害,只要不承认就无须负责,社会成员将人人自危,丧失最基本的安全感。
如果由楼道的住户负责,对于某些人来说也许是无辜的,但这样做维护了公共的安全,也是值得的。
”[13],但是不是也可以反过来说,如果高空抛物案中众多被诉的住户在显然没有抛掷物品的情况下被课以数目不菲的赔偿责任,那就意味着这个社会当中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没有从事任何有害行为的情况下被以法律的名义进行处罚,人们将无法预见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产生的评价和后果,法律也就丧失了它最基本的预测功能。
这样的社会会是一个和谐稳定有安全感的社会吗?仍以重庆的烟灰缸伤人案而例,据网上的资料披露,法院在作出判决后向所有被判承担责任的被告发出了强制执行通知及强制由在职和退休职工所在单位扣款的裁定书,裁定内容每月扣工资的一半作为赔偿金,最高的每月500元,最少的每月扣150元(这意味着这些被扣款人工资最高的每月1000元,最少的每月仅300元),这些人当然不服四处上访,在上访人群中就有两位七十多岁的老妇,一个腿脚不便夹着双拐,另一位则身患癌症,其子女或下岗或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