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3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体会_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北师大版我今天要给大家上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的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这是北师大版教材中的一章。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上,我学生会通过实际的探索活动来找出3的倍数的特征,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因为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学生需要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这个特征,这也是教学的重点。
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会准备一些数字卡片和白板,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使用。
我还会准备一些练习题,以便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把3的倍数的特征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并理解这个特征。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让学生做一个判断题,题目是“一个数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它的各位数字之和也是3的倍数。
”答案是正确的。
这个作业既能够让学生巩固他们对3的倍数特征的理解,又能够锻炼他们的判断能力。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部分,我会让学生回顾一下今天的探索活动,思考他们是如何找出3的倍数的特征的,以及这个特征有什么实际的应用价值。
我还会让学生尝试找出其他数的倍数的特征,以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这就是我今天要上的课,我希望通过这个探索活动,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学生需要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这个特征,这也是教学的重点。
在学生得出结论后,我会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这个特征,并尝试用它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这个环节是难点,因为学生需要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个特征,并能够用它来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准备一些数字卡片和白板,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使用。
这些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3的倍数的特征。
我还会准备一些练习题,以便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把3的倍数的特征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并理解这个特征。
这个环节是重点,因为学生需要能够清晰地看到和理解这个特征,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它。
《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3的倍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快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3的倍数的概念和特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互动氛围良好。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首先,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对于如何快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表现出很高的兴趣,这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1)针对难点1,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和图示,让学生理解数位上的数字组合与3的倍数之间的关系,如3=1+1+1,6=2+2+2,9=3+3+3等。
(2)针对难点2,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场景,如购物找零,让学生运用3的倍数的特征来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针对难点3,教师可以教授一些快速判断的方法,如“取模法”和“数位和法”,并让学生通过大量练习,提高判断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的情况?”比如,在分配物品时,如何快速确定每个人能否拿到相同数量的物品。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3的倍数的奥秘。
五年级数学上册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
思北师大版
在研究3的倍数特征时,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
与
2.5倍数的特征不同,3的倍数特征不能仅仅从个位数上判断,需要将其他位数相加,再判断和是否为3的倍数。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我在这节课中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
首先,我让学生复了2.5倍数的特征,并对一些数据进行
了判断。
然后,我引导学生猜测、观察、再观察、动手试验,最终概括归纳出了3的倍数特征。
这样的探究过程,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有效地将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同时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在探究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困惑,让探究走向深入。
我通过让学生判断自己的学号是否是3的倍数,并再次探究3
的倍数特征,发现了3的倍数和数字排列顺序的关系,但与这个数的个位上的数字有关。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我组织孩子们
用摆小棒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和验证。
这样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方法,促使探究活动走向深入,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最后,在课后我进行了反思,以进一步完善这节课的教学。
通过这样的反思,我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取得更好的研究效果。
《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doc
《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5年级上册第1单元。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培养发展学生分析、观察、比较、操作、概括、猜测、验证、归纳的能力。
3.学生通过探索与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并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情感的体验。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特征,谁能说说2、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生回答。
)那么,3的倍数又会有什么特征呢?你们想知道吗?好,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在动手实践、动脑思考中找出答案。
(掲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师提出问题。
1.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学生进行猜想。
(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2)个位上是3、6、9的数不一定是3的倍数,如23、26、29都不是3的倍数。
(3)学生面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猜想,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猜想进行适当的引导。
3.可能出现的问题。
(1)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2)个位上能被3整除的数且被3整除。
4.探索猜想。
(1)学生用3、4、5三个数字组成是3的倍数的3位数。
(2)学生如果提出345或354的例子,可板书并多加评论作为后面要学的内容。
(3)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猜想的结论。
即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5.验证猜想。
(1)让学生举例子对猜想的结论进行验证。
(2)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有可能也会发现以下情况:①45是3的倍数,但是,个位上的数字是5,不是3、6、9等。
②26个位上的数是6,但它不是3的倍数。
(3)猜想的结论不成立。
(4)让学生对猜想结论不成立的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师:对于一个结论是否成立,只举一个正例是不够的,如举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这个结论,这个结论就不能成立。
请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注意。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3.3 3 的倍数特征|北师大版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3.3 3的倍数特征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3的倍数的特征。
2.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复习2、5的倍数特征,引导学生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3的倍数特征做铺垫。
2. 探究新知:让学生观察一些3的倍数,如3、6、9、12等,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举例验证3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可以举例一些3的倍数,如6、9、12、15等,并计算它们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验证是否符合3的倍数的特征。
4.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并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学生可以总结为: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 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判断题和填空题,巩固对3的倍数特征的理解。
例如,判断以下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6、9、12、15、18、21、24、27、30等。
6.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
四、教学反思1. 成功之处: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学生能够发现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达到了教学目标。
2. 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时,仍然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指导。
3.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的不足,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对3的倍数特征的理解。
同时,教师要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教材P46页的练习题。
2.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解3的倍数的特征,并举例说明。
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3的倍数的特征,强调重点和难点。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知识点梳理
1. 3的倍数的定义
- 3的倍数:一个数如果可以被3整除,即这个数除以3的商是整数,没有余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理解3的倍数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个数是否为3的倍数的方法。
2.探索并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如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
3.通过实际操作,运用3的倍数特征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一个数范围内所有的3的倍数。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特别是数感、符号意识、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将:
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五章《倍数与因数》: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本节课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3的倍数的特征,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如何判断一个数是3的倍数”的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三单元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是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理解3的倍数的性质,为以后学习因数和倍数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因数和倍数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活动,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理解3的倍数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理解3的倍数的性质。
3.培养学生通过探索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索教学法:学生进行探索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交流分享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例和问题,方便学生观察和思考。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学习材料,让学生进行探索活动。
3.教学时间: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分配适当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如“3个苹果,6个苹果,9个苹果……”引导学生关注3的倍数。
提问:“你们发现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让学生初步感受3的倍数的特征。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的数字,如12、18、21、27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字是否为3的倍数。
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探索活动,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找出3的倍数的特征。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表示方法,以及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进一步理解数的性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思考。
但是对于3的倍数的特征,他们可能还没有直观的认识,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探索和发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来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勇于发表自己观点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能够运用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2.探索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来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3.激励评价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2.学习材料: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用于学生的实践活动。
3.教学奖品: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3的倍数的例子,如3、6、9、12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的特征。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2.呈现(10分钟)呈现3的倍数的特征,即一个数是3的倍数,当且仅当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通过举例验证,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这个结论。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张数字卡片,计算出这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判断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自我反思
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自我反思
今天教学了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
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在探索3的倍数特征时,利用100以内的数表来研究,先让学生找出3的倍数,再观察特征,说说有什么发现?在初步得出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这个规律对于三位数或更大的数是否也成立?”的问题,促使学生也能自己找出三位数或更大的数来验证规律。
为了今后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特作反思如下:
1、本节教学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利用学生刚学完的“
2、5”的倍数的特征,产生的负迁移,直接提出了问题,激活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猜测、否定、反思,观察、讨论,大部分学生渐渐进入了探究者的角色。
在设计爱心情境时,引导猜想时,学生都能在课前预习的情况下,说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此时,教师还让学生猜想,耽误时间,应该直接进入下一步骤——探索验证。
2、在本节课中,注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紧紧围绕“3的倍数的特征”这个问题来展开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索活动,并不断组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逐步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此过程中,教师小黑板教具小,不清楚,此处可以直接叫学生在书上圈画,可以不用教师教具,以后要注意教具使用得当。
3、在探索问题中“碰壁”或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如何发挥“导”的作用,以及如何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观察的学习材料是本节课教学值得思考和讨论的。
" border=0>。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教学反思: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在对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教学时,我认为有一些重要的教学反思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我对此教学内容的反思和总结:1. 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对于3的倍数并没有特别的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或实践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例如,可以让学生找出在一定范围内的所有3的倍数,或者让学生参与3的倍数的乘法表演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可以设计一些能够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的问题和情境,帮助他们发现3的倍数的规律。
例如,可以给学生一些数字,让他们观察数字中的模式,进而找出3的倍数的特征。
3.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我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
可以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来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例如,可以给学生一些数字,让他们通过试验和观察,发现3的倍数与数字各位数之和能否被3整除的规律。
4. 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
例如,可以利用教学视频、幻灯片等多媒体工具来展示和解释3的倍数的特征。
同时,可以利用教具、纸牌等实物材料来进行教学演示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综上所述,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
通过这样的教学反思和实践,我相信学生对于3的倍数的特征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
《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1【初次理论】课始,让学生任意报数,师生比赛谁先判断出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正当我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之中,几个“不识时务者”打乱了课前的料想。
“老师,我知道其中的机密,只要把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看看是不是3的倍数就行了!”“对!在数学书上就有这句话。
”……又有几个学生偷偷地翻开了数学书。
“怎么办?”谜底都被学生揭开了。
面对这一生成,我没有死守教案,而是果断地调整了预设,变“探究”为“验证”,将结论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然后组织学生将百数表中3的倍数圈出来,验证是不是具有这样的特征,最后进展一系列稳固练习……[反思]课堂上经常会出现类似上述案例中的“超前行为”,即有些学生提早把要探究的新知识和盘托出。
我们的习惯做法就是变“探究”为“验证”,当然有些知识的教学采用这种方式是有效的,然而本课中“验证”的过程真能取代“探究发现”的过程吗?仅仅举几个例子试一试,验证方法单一,思维含量低,学生充其量只能算是执行操作命令的“计算器”,又能获得哪些有益的开展?假如经常进展这样的教学,还容易使学生形成急躁浅薄,不求甚解,甚至只要结论的不良学习风气。
怎么办,置之不理吗?假如这样,不仅没有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而且在已经揭开“谜底”的情况下,再试图引导学生进展猜测、实验、发现,体验遭受挫折后获得成功的那种冲动,也只能是一种奢望。
那么又该如何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促使学生进展深化探究呢?【再次理论】〔与第一次教学情况根本一样,有些学生可以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这时一些学生却仍然感到困惑,我设法将这一困惑激发出来。
〕师: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知道了3的倍数的特征,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只和什么有关?生:只和一个数的个位有关。
师:与今天学习的知识比拟一下,你有什么疑问吗?生1: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不行?生2: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只看个位,而判断是不是3的倍数要看各位上数的和?……师:同学们考虑问题确实比拟深化,提出了非常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五年级数学《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5年级上册第1单元。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培养发展学生分析、观察、比较、操作、概括、猜测、验证、归纳的能力。
3.学生通过探索与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并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情感的体验。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特征,谁能说说2、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生回答。
)那么,3的倍数又会有什么特征呢?你们想知道吗?好,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在动手实践、动脑思考中找出答案。
(掲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师提出问题。
1.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学生进行猜想。
(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2)个位上是3、6、9的数不一定是3的倍数,如23、26、29都不是3的倍数。
(3)学生面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猜想,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猜想进行适当的引导。
3.可能出现的问题。
(1)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2)个位上能被3整除的数且被3整除。
4.探索猜想。
(1)学生用3、4、5三个数字组成是3的倍数的3位数。
(2)学生如果提出345或354的例子,可板书并多加评论作为后面要学的内容。
(3)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猜想的结论。
即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节探究性实践活动课程。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3、5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探究性的活动充满兴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发现,并能够积极地与他人交流、合作。
但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在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方面尚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交流等途径,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2.重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3.难点:学生在发现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能够运用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进行推理。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交流等方式,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2.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3的倍数的特征。
2.学具:为学生准备数字卡片、计算器等学习工具。
3.教学环境: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2、3、5的倍数特征,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3的倍数有哪些特征呢?”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要求学生用数字卡片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探究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
一、引言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3的倍数特征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理解数学规律的重要环节。
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还能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对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以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二、教学过程回顾1. 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我通过展示一些3的倍数的实例,如3、6、9、12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的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数都可以被3整除,从而引出3的倍数的概念。
2. 探究环节在探究环节,我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找出3的倍数的特征。
接着,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发现。
经过一番讨论,学生逐渐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3. 验证环节为了验证这一特征,我让学生选取一些不是3的倍数的数,如4、7、11等,分别计算它们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并判断是否是3的倍数。
通过验证,学生发现这一特征确实适用于所有3的倍数。
4. 应用环节在应用环节,我设计了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
例如,让学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或者找出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
三、教学反思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展示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3的倍数的特征,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探究环节,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能让他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想法。
3.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
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4.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探究3的倍数特征,学生不仅掌握了3的倍数的特征,还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在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严密的逻辑思维。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 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为3的倍数。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为3的倍数。
三、教学难点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3有关的图片,如三叶草、三角形等,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3的倍数的特征。
2. 新课导入(1)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3的倍数,如3、6、9、12等。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3的倍数,发现它们的特征。
(3)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总结出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任意写出一个多位数,然后判断它是否为3的倍数。
(2)学生通过计算、讨论,验证自己判断的正确性。
(3)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例子,让学生判断,并解释判断的过程。
4.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为3的倍数。
同时,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课后寻找一些3的倍数,并判断它们是否符合3的倍数的特征。
2. 让学生尝试用3的倍数的特征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使学生掌握了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过程紧凑,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旨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3.3 3 的倍数特征|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3.3 3 的倍数特征|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涉及课本的第三章节——数的特征。
针对此章节的内容,本节课重点讲解的是3的倍数的特征,包括3的倍数的个位数规律、3的倍数的各位数相加规律等。
同时,本节课还将通过学生自主思考练习、小组互动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3的倍数的基本性质、规律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熟练掌握3的倍数的个位数规律和各位数相加规律;•熟练掌握3的倍数的应用方法;•具备对于3的倍数的基本性质和规律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2. 能力目标:•具备数学思维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具备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在数学问题解决中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具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贡献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环节设计1. 首届学生思考•通过展示一些3的倍数,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总结3的倍数的基本规律和特征;•学生个人思考1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和比较;2.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分别探究3的倍数在加减乘除和找规律等方面的应用方法;•学生个人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讨论总结,以优秀小组为代表分享成果;3. 基本操作学习•通过课堂展示一些3的倍数的解题方法,讲解3的倍数的特征和个数规律等相关知识;•教师辅导学生,集体练习3的倍数的题目,检查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4. 课后巩固•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相应的练习题,检验并巩固3的倍数的基本规律、特征和应用;•教师对学生课后练习进行检查和指导,督促学生逐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四、教学反思3.3 3 的倍数特征,针对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重视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合作探究。
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和分享总结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本节课对于学生的基本操作学习也有所提高,使学生能够识别和掌握3的倍数的个数规律和特征,并能够在不同场合灵活运用。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北师⼤版五年级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范⽂(精选5篇)北师⼤版五年级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范⽂(精选5篇) ⾝为⼀位优秀的⽼师,我们的任务之⼀就是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北师⼤版五年级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范⽂(精选5篇),欢迎⼤家分享。
五年级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1 《3的倍数的特征》是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单元“因数与倍数”中的⼀个知识点,是在学⽣已经认识倍数和因数、2和5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教学的。
由于2、5的倍数的特征从数的表⾯的特点就可以很容易看出——根据个位数的特点就可以判断出来。
但是3的倍数的特征却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断,必须把其他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断,学⽣理解起来有⼀定的困难。
因⽽在《3的倍数的特征》的开始,我先复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然后学⽣猜⼀猜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学⽣⾃然⽽然地会将“2.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到“3的倍数特征的问题中,得出: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后被学⽣补充到“个位上是0—9的任何⼀个数字都有可能是3的倍数,”其特征不明显,也就是说3的倍数和⼀个数的个位数没有关系,因此要从另外的⾓度来观察和思考。
在问题情境中让学⽣产⽣认知冲突产⽣疑问,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
接着提供给每位学⽣⼀张百数表,让他们圈出所有3的倍数,抛出问题: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换⾓度思考3的倍数特征。
接下来,经过进⼀步提⽰,引导学⽣观察各位上数的和,发现各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
于是,形成新的猜想:⼀个数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它各位上数的和也是3的倍数。
为了验证这⼀猜想,我补充了⼀些其他的数,如49×3=147,166×3=498等,使学⽣进⼀步确认这⼀结论的正确性。
还可以任意写⼀个数,利⽤这⼀结论来验证,如3697,3+6+9+7=25,25不是3的倍数,⽽3697÷3也不能得到整数商,因此,它不是3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通用15篇)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篇1小组合作教学所占优势最明显的一点是对各层次学生的了解,能够在课堂上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让不同的孩子在课堂上有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时本人充分地利用了“小”的优势,教学中从三个“小”入手,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A(学习能力强的尖子生)、B (学习能力较好的一般学生)、C(学生能力较弱需帮助的学生)三类学生,促使学生通过互助互动而全体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一、“分配”满足个体需求魏书生老师说:“如果在教学中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而且是活生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有着无限潜力的、不断变着的主人,那么教师想出来的办法就容易使学生接受。
”随着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要求的不断提高,孩子们的两极分化情况日益严重。
因此,教学时在大目标的前提下,按学生的接受和承受能力,给他们安排不同的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孩子在探索活动中有不同的分工,互帮互助,全体参与,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
二、“小”激起个性张扬小班化教学仍处在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下,但人数的量小使教师容易控制和操作教学的`进程,有利于调整自主学习活动的形式。
“小活动”要求的是目标设定小,学生容易达到,并能在活动中找到自我位置,激发起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激起个性的张扬。
“小活动”的设计对班级来讲既有整体性,又有零散性,它如同散沙但又易凝聚,如同水滴又能汇成江流,它既能扩大教学影响,丰富教学资源,又能展示一种从个体到总体的精神面貌,给教学增添活力。
对个体来讲,激励学生有创造性地解决遇到的问题,让活动具有集体开展的意义,又有自我表现的特点。
三、“小组合作”实施多型构建自主学习强调了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价值,而合作学习则体现集体智慧的交融,“小组合”的构建利于弥补一切固定式、形式化的大集体教学的局限,有助于教师教学的巩固和发展,学生在交往中相互影响,相互传递和整合多方资源,每个小组里4、5人通过强强碰撞、强帮助弱等渠道进行互助互学,实现共同发展。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附教学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和因数”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猜想、验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学会发现规律,总结特征。
备课思路:1.借助学生的学习经验与基础,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猜测。
2.利用100以内的数表,在猜测的基础上,研究并观察3的倍数的特征。
3.通过直观学具的操作,进一步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
4.引导学生验证发现的规律。
5.在练习的基础上,运用3的倍数的特征去研究9的倍数的特征。
活动过程:教学活动一:提出数学问题。
(一)按要求组数。
1. 用3,4,5三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三位数。
(1)组成2的倍数。
(2)组成5的倍数。
2.学生用语言描述2,5的倍数的特征。
(二)提出问题。
1. 能不能组成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
2. 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教学活动二:探索数学问题。
(一)对学生猜想问题的处理。
1.进行猜想。
(1)学生面对问题进行猜想。
(2)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想进行适当的引导。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1)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2)个位上能被3整除的数能被3整除。
2.探索猜想。
(1)学生用3,4,5三个数字组成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
(2)学生举例子:比如453,543。
(3)学生如果出现345或354等例子,教师可以写在黑板上,不用多加评论,作为后续的学习内容。
(4)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得出猜想结论的成立,即: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3.验证猜想。
(1)让学生举例子对猜想的结论进行验证。
(2)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现下面两种情况。
①15是3的倍数,但是个位上的数字是5,不是3,6,9。
②16个位上的数字是6,但是不是3的倍数。
(3)猜想的结论不成立。
(4)让学生对猜想的结论不成立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3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体会_教学设计
1.本内容属于数论方面的,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2. 学生是在掌握了因数和倍数及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的,开始学生肯定会受2和5倍数的特征影响,从个位观察找3的倍数的特征。
而不会考虑各个数位,所以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还需要引导一下。
3.先让学生用计数器拨数,学生慢慢会发现算珠的个数和如果是3的倍数,拨出来的数就是3的倍数。
如果把算珠拨出的数投影在大屏幕上,学生更能直观地,比较迅速地观察出3的倍数的规律,这样省事省力,效果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