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用产品的机会成本来判断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多生产一个单位j产 品,必须放弃一定数量另一种产品i的生产,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即为j产 品的机会成本。或者说,是指为了多生产某种商品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数 量。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为j产品的机会成本;为j产品产量;为i产品产量;为i产品减少的量; 为j产品增加的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小于其他国家同样产 品的机会成本,则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反之,则只有比较劣势 。
----能,则不符合其理论 ----不能,则不符合现实情况
第二节 比较优势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 三、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四、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模型 五、比较优势理论简评 六、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的关系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
3.举例
(1)假设两个国家是:中国和美国;两国生产的两种 产品是:大米和小麦。 (2)假设两国具有相同的劳动力资源——100人。 (3)假设两国生产技术不同:如果两国所有的劳动都 用来生产大米,中国可以生产100吨,美国可以生产80吨; 如果两国所有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小麦,中国可以生产50吨 ,美国可以生产100吨。 根据以上资料,试判断中国和美国在哪种商品上具有 绝对优势?
• •
葡萄酒(单位) (80+90)/80=2.125
(100+120)/100=2.2
分工后,英百度文库专门生产呢绒,共生产了2.2单位;葡萄牙专门生产酒,共生产了2.125单位。 产品总量比分工前增加了,呢绒增加了0.2单位,酒增加了0.125单位。 最后,李嘉图指出,国际贸易可以使分工导致的产量的增加转变为各国消费水平的提高,当 然这还取决于交易条件。按照李嘉图的假定,两种商品的国际交换比例为1:1。
三、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评
(二)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观点
(三)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四、绝对成本理论中的基本概念
绝对优势,是指一国(人)生产一个单位的某种商品所使 用的资源少于另一国(人)同类商品的生产,则称该国(人) 在生产该商品上有绝对优势。或者说,一国拥有的绝对优势意 味着该国可以比其他国家以更低的成本生产某种商品。 衡量一个国家绝对优势产品的方法有两种:劳动生产率法 和劳动成本法。 1.用劳动生产率衡量 2.用生产成本(劳动成本)衡量
以简单的个人分工为例: 以国际分工为例:
衣 鞋 裁缝 1天 2天 鞋匠 2天 1天
在资源不变(3天)的条件下按 绝对优势进行分工,产量各3 单位,每人各多出1单位消费 。
呢绒 酒 英国 100 90 葡萄牙 80 100
分工前,英葡两国同时生产酒和 呢绒。各自有100劳动力,由于 技术不同,产量也不同。
英国 《谷物法》 (1851年)
英国 粮价上涨
工人货币工资被迫提高 ,工业成本增加 吃粮开支增加,工业 品的消费减少 招致外国高关税阻止 英国工业品出口
对地主贵族有利
对资产阶级不利
比较优势理论
自由贸易理论
废除《谷物法》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
1.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2×2模型。 2.只有劳动一种要素,所有的劳动是同质的。 3.生产成本不变。 4.运输成本为零。 5.没有技术进步。 6.物物交换。 7.完全竞争市场。 8.劳动要素充分就业。它们在国内是完全流动的,但在国际间则是完 全不能流动的。 9.国民收入分配不变。
2.用产品的相对成本来判断 相对成本(Relative Cost)是指一个产品的单位要素投入与另一 个产品单位要素投入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为j产品(相对于i产品)的相对成本;为单位j产品的要素 投入量,即j产品的生产成本;为单位i产品的要素投入量,即i产品的生产 成本。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低于其 他国家同样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反 之,则只有比较劣势。
•
五、绝对成本理论的基本模型
假设:进行贸易的两个国家是:美国、英国;两国都生产的两种产品是:小麦 、布匹。 1.分工前,两国两种产品的生产情况如表2-4。
表2-4 分工前两国两种产品的生产情况
小麦 国别 美国 英国 劳动时间 (天) 100 150 产量 (吨) 120 120 劳动时间 (天) 100 50
古典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论(Absolute Advantage)的主要内 容
1、自由贸易学说:自由贸易可引起分工,分工可提高劳 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2、分工的依据是各国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 3、按各国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可使资源得 到最有效利用,增加物质财富,对贸易双方都有利。
古典贸易理论
六、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一)绝对优势理论的贡献 (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古典贸易理论
理论假设与贸易基础分析 理论假设:非常理想化的抽象模型
贸易基础分析:绝对优势的判定——生产率、成本、价格 对绝对优势论的评价
亚当〃.斯密首次肯定了国际贸易对参与双方在经济上都是有利的, 从而为开展国际贸易扫除了认识上的一大障碍。 正确地指出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意义。 局限性:不能解释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时能否从国 际贸易中获利。
是英国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是英国 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 1817年他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一书,提出了重要的比较优势( Comparative advantage)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
尽管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 ,但它可以选择两种产品中劣势相对较小的那种产 品,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同样能获取贸易得益 。贸易的可能性和范围大大拓展
三、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比较优势理论中的基本概念 比较优势,是指一国生产单位某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 个国家,则该国在该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或者说,如果 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优势(或绝对劣势)地位, 但只要两者的有利程度(或不利程度)不同,则在有利程度大( 或不利程度小)一些的那种产品的生产上,该国具有比较优势。 判断比较优势的方法有三种:相对劳动生产率法、相对生 产成本法、机会成本法。
•
表2-3 中国和美国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
中国 美国
•
大米(生产成本) 1 1.25
小麦(生产成本) 2 1
从表2-3可以看出,中国生产1吨大米需要1个单位的劳动投入,美国生产1吨大米需 要1.25个单位的劳动投入,中国大米的生产成本小于美国大米的生产成本,所以, 中国在生产大米上具有绝对优势。 美国生产1吨小麦需要1.0个单位的劳动投入,中国生产1吨小麦需要2.0个单位的劳 动投入,美国小麦的生产成本小于中国小麦的生产成本,所以,美国在生产小麦上 具有绝对优势。
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重商主义思想
绝对优势理论(自由贸易理论 )
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
1.世界上有两个国家,两个国家只生产两种可贸易产品。 2.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3.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 差异。 4.两国的生产要素(劳动)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间流动,但不能在 国家之间流动。 5.规模报酬不变。 6.完全竞争市场。 7.无运输成本。 8.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古典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 基人之一,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 的创始者。他处在从工厂手工业向大机器 工业过渡时期。 他在1776年发表的著名的《国民财 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简称《国富论》)一书中 提出了国际贸易成因的绝对优势论。
四、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模型
李嘉图以英国和葡萄牙均生产毛呢和酒为例说明。 他假定英国和葡萄牙都生产呢绒和葡萄酒. 英国的情形是:生产呢绒需要 100人一年的劳动;而如果 要酿制葡萄酒则需要 120人劳动同样长的时间。 葡萄牙的情形是:酿制葡萄酒只需要80人劳动一年,而
生产呢绒却需要90人劳动一年。
1.用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来判断 相对劳动生产率(Relative Labor Productivity)是指不同产品劳动生产 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量之比。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是j产品(相对于i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 家同样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则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反之,则 只有比较劣势。
400
3.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两国实行自由贸易,美国以120吨小麦 (100天劳动)交换英国200匹布(100天劳动),双方均获利。
表2-6 贸易前后两国的消费情况
美国 分工前 小麦 布匹 120吨 100匹 分工后 120吨 200匹 分工前 120吨 100匹
英国 分工后 120吨 200匹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分工后英国和美国都比分工前多得100匹布。 2.国际分工给世界(假定只有美国和英国)带来的总利益是增加了 200匹布。 3.国际分工带来的利益通过国际贸易由两国均分(每国100匹布) 。
布匹 产量 (匹) 100 100
2.按照绝对优势分工原则,两国进行劳动分工,美国专门生产小 麦,(美国在生产小麦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英国生产布匹(英 国在生产布匹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表2-5 分工后的产品生产情况
小麦 国别 美国 英国 劳动时间 (天) 200 产量 (吨) 240 200
布匹 劳动时间 (天) 产量 (匹)
表2-2 中国和美国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
大米(人均产量) 小麦(人均产量)
中国
美国
•
1
0.8
0.5
1
从表2-2可以看出,中国每人每年可以生产1吨大米,而美国每人每年可以生产0.8吨 大米,中国大米的劳动生产率高于美国大米的劳动生产率,所以,中国在生产大米 上具有绝对优势。 美国每人每年可以生产1吨小麦,而中国每人每年可以生产0.5吨小麦,美国小麦的 劳动生产率高于中国小麦的劳动生产率,所以,美国在生产小麦上具有绝对优势。
古典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绝对优势论 ?
背景
当时的重商主义理论和政策严重阻碍了英国工业资产阶 级向海外的发展。
重商主义定义 重商主义是15~1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 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
一、绝对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
重商主义 英国
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快速发展
发展对外贸易 提倡 推翻
表2-12 英、葡分工前生产一单位酒和呢绒所需的劳动量 呢绒(人/年) 葡萄牙 英 国 90 100 葡萄酒(人/年) 80 120
李嘉图根据“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分工 原则指出,葡萄牙应分工生产酒,英国应分工生产呢 绒,这样,两国都能从国际分工中获得好处。
表2-13 英、葡分工后两种产品的产量 呢绒(单位) 葡萄牙 英 国
三、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分工原则 分工原则: 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
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产品,可按比较成本进行分工, 其核心是“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三、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即使一国与外国相比,所有产品在生产上都存在劣势, 但是,仍然可以按照“两优取重,两劣取轻”的原则进行分 工,生产并出口本国优势较大或劣势较小的产品,进口优势 较小或劣势较大的产品,其结果会在资本与劳动力不变的情 况下增加产出总量,使贸易各国均获其利。
国际贸易学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 比较优势的度量指标
第一节 绝对优势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 三、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四、绝对成本理论中的基本概念 五、绝对成本理论的基本模型 六、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