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优质课

合集下载

人教生物必修3《5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王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人教生物必修3《5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王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五个亮点” 3.纱布包上的小绳
“五个亮点” 4.分散灭菌
“五个亮点” 5.平行设计三个实验组
第6天 观察
第11天 观察
第16天 观察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评选
——评选 “最亮的星” “明星实验小组”
阅读材料,查阅资料, 实施 提出感兴趣的科学问 实验
题。
根据实验设计,制定出时 间表以及详细自 己的实验设计。
结题 汇报
以PPT的形式展示 自己的实验成果。
“五个亮点” 1.一次性餐盒与纱布块
“五个亮点” 2.体积相同的海棠叶片
“五个亮点” 2.体积相同的海棠叶片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 分解作用
洛阳市第十二中学 王真真
提出 问题
阅读材料,查阅资料, 实施 提出感兴趣的科学问 实验
题。
根据实验设计,制定出时 间表以及详细的操作流程; 实施实验;做好记录
开题 答辩
以PPT的形式汇报自 己的实验设计。
结题 汇报
以PPT的形式展示 自己的实验成果。
摘自学生PPT
提出 问题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高中生物精品公开课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高中生物精品公开课

练习
1、在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既能使CO 2进入生物群落,又能将
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D )
A.分解者 B.植食动物 C.肉食动物 D.绿色植物
2、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B )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核糖体和叶绿体
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练习
3、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A )
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②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练习:
例1.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A、
B、C 、D各代表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何种成
分?
C
D
A
B
C为生产者 B为分解者 A为消费者 D无机环境
C
C
辨图要点:
D
D
A
BA
B
1、碳循环中,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在 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 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 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把握概念:
1:概念中的物质是什么?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
2:物质在什么和什么之间循环?
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循环
单向的。
2、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则指向无机环境 (传递),而生产者指向消费者和分解者 (传递) 。
3、消费者指向分解者(传递)。
1.下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简图,图中的甲、 乙、丙代表生态系统的何种组成成分?
乙为生产者,丙为分解者,甲为消费者
2.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 甲、乙、丙各代表什么?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共24张PPT)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共24张PPT)

分解作用
分解者
1. 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主要形式 CO2和碳酸盐 2.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以什么形式进入的? 途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径 ②化能合成作用 3.碳在生物群落中流动形式: 含碳有机物 形式:CO2
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 以什么形式归还大气的? 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沿海城市被淹没
3.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
减少化学染料的燃烧
增大绿化面积
三.物质循环的概念: 组成生物体的 C、H、O、N、P、S 等元素, 在 生物群落 和 无机环境 之间往返循环利用的 过程,称为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101
1、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什么呢? 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 2、循环过程发生在什么之间呢? 无机环境
一、碳循环
碳是地球上 储量 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分布 广泛 ; 同时,碳又是构成生物体 最基本 的元素;碳是生物大分子的 基本骨架 “ ”,没有碳就没有生命。P 101
C循环的图解
化石燃料
燃 烧 作 用
生产者
呼 吸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光 合 作 用
无机环境
微 生 物 的 分 解 作 用
消费者
物质被反复利用,具有全球性
范围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载体 ; 物质为能量流动提供______ 动力 。 能量为物质循环提供______ 联系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 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课堂巩固
1、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循环的形式是 A.CO2 B.碳酸盐 C.碳酸 D.碳元素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在 A.生物群落中 B.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 C.生产者与消费者间 D.生产者与分解者间

人教版教学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lei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人教版教学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lei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A杯中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
对照组 对土壤不做任何处理 B杯中加入30ml蒸馏水
自变量 • 土壤中是否 • 具有微生物
• 在相同步间内
• 试验现象
试验组落叶腐 烂程度不不小
于对照组
微生物对落叶
• 土壤中是否含
• 有分解淀粉旳微生物
A A1 A2
不变蓝 产生砖红色沉淀
B B1 B2
变蓝 不变色
• 土壤浸出液中旳 新洲三中 高二生物组
提出问题: 让学生结合自己旳生活经历,列举土
壤微生物分解作用旳实例,提出想探究旳 问题。教师予以启发、指导。例如,落叶 在土壤中能被分解掉,这究竟主要是土壤 旳物理化学原因旳作用,还是土壤中微生 物旳作用呢? 作出假设:
假设既能够是基于已经有旳知识或经 验作出旳解释,也能够是想像或猜测。要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经过讨论修正自 己旳假设。
A.二氧化碳 B.碳酸盐
C.碳酸
D.碳水化合物
新洲三中 高二生物组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
4.在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既能使
CO2进入生物群落,又能将其释放 到大气中旳生物是
A.分解者
B.植食动物
C.肉食动物 D.绿色植物
新洲三中 高二生物组
5.识图作答: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
(3)物质是能量流动旳载体
(4)能量是物质循环旳动力
(5)生态系统中旳多种成份,经过能量流动 和物质循环,紧密地联络在一起,形成一种 统一旳整体
新洲三中 高二生物组
小 结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
新洲三中 高二生物组
课堂评价练习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2. 掌握生态系统中物质的转化和循环;3. 理解物质循环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促进物质循环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过程;2.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物质循环差异。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在生物和环境交互作用下,物质(如有机物、无机物等)在生态系统内循环的过程。

物质循环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物种生存的重要因素。

2.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过程:(1)碳循环:-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有机物;- 动物食用植物,将有机物转化为自身的组织;- 动物和植物的死亡和排泄物通过分解作用将有机物释放到环境中,形成二氧化碳;- 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2)氮循环:-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氮元素;- 动物通过食物链摄取植物中的氮元素;- 动植物死亡后,腐解菌分解有机物,将氮元素释放到土壤中;- 氮固定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可吸收的氨氮;- 氮捕捉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氮元素。

(3)水循环:- 水蒸气通过蒸发从地表进入大气层;- 水蒸气在大气层中冷却凝结成云,并形成降水;- 降水落到地表,一部分被植物吸收,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经过地下水入渗再次回到水源。

3.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物质循环差异: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环境条件会导致物质循环的差异。

例如,在寒冷的极地环境中,植物生长缓慢,有机物分解速度较低,导致物质循环缓慢;而在热带雨林等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物丰富多样,物质循环较为活跃。

四、教学方法:1. 案例讲解法:通过讲解具体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循环案例,引发学生对物质循环的思考,加强学习效果。

2. 观察实验法:通过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分解作用等实验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循环的过程,加深理解。

五、教学评价:1. 针对学生的讨论表达能力进行评价;2.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观察实验结果进行评价;3. 课后布置相关练习题进行评价。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五单元第3课《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五单元第3课《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五单元第3课《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2、识记、应用碳循环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关于碳循环过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构建模型,使学生对以前学习的知识有所回忆,并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形象生动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物质循环失调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学情分析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稳态与环境》第5章第3节内容。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学生已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知识,对这部分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另一方面,又衔接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这一功能,并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的学习做了必要的知识铺垫。

尽管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并不陌生,但由于学生对碳循环的认识仅停留在零散、非系统的感性认识上,所以想要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间的联系还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注重与现实生活(温室效应)联系的基础上,结合多个视频,通过探究式教学,层层设疑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建构性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本节的重点,对于物质循环我们以碳循环为例,通过构建模型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它的过程及特点。

教学难点:说明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碳循环的过程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视频导入
通过视频展示 :地球的形成,变迁,生物的进化。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优质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优质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B、C 、D各代表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何种成
分?
C
D
A
B
C为生产者,B为分解者,A为消费者, D无机环境
C
C
辨图要点:
D
D
A
BA
B
1、碳循环中,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
传递是互相的,其它各成分之间的传递都是
单向的。
2、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则指向无机环境 (传递),而生产者指向消费者和分解者 (传递) 。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 4)温室效应的危害
极地冰川加速融化
沿海都市被沉没
5)如何解决温室效应?
3.提出问题,小组讨论:物质循环与 能量流动有什么样的关系?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形式 有机物形式
过程
沿食物链(网) 单向流动
重要以无机物形式
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 落之间重复循环
范围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 全球(生物圈)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全球性、重复循环
生物富集
是指环境中的某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 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程。
由于这些污染物普通含有化学性质稳定而不易分解、在 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等特点,因此,生物富集作用 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停加强。(营养级越高1、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提 高能效。
1.自主学习,互相交流: 请从教材 P101图5-11碳循环模式中思考:1)碳 如何进入生物体内的? 2)碳在生物体 内的存在形式是什么? 3)碳在生物体 之间传递途径?4) 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5)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 环形式是什么?6)碳循环有哪些特点?
1、碳在无机环境中以什么形式存在?如何进入生
3、消费者指向分解者(传递)。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公开课用)课件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公开课用)课件

生态修复
通过生态修复技术,如土 壤修复、水体净化等,改 善受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资源回收利用
推动废弃物的回收和资源 化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 的开采,促进物质循环的 可持续性。
物质循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减缓环境变化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物质循环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可持续发展。
等,可以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03
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
水循 环
总结词
水循环是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它涉及到水 从地表、大气、生物体等不同来源的吸收、蒸发、降水和径 流等过程。
详细描述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表面的不同形态之间不断转化的过程。 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生物体之间的水交换。水循 环对于维持地球表面的生态平衡和气候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案例
要点一
总结词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分析传统农业模式的弊端,如对环境的影响、资源浪费等; 介绍可持续农业的核心理念和实践,如有机农业、生态农 业、精准农业等;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如技 术创新、政策支持、教育培训等。
城市环境治理的案例
总结词
城市环境改善与治理
详细描述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 环(公开课用)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 物质循环的原理 • 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 • 物质循环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 案例分析
01

由生物群落和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详细描述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 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它是由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和它的非生物环境(包括水、土壤、 气候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生物: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生物: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等元素, C、H、O、N、P、S 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 到生物群落 从 无机环境 ,又从生物群落 到 无机环境 的 循环过程, 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 。 3.在物质循环过程中, 3.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 生物群落 反 在物质循环过程中 复利用;能量流动则不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 复利用;能量流动则不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 逐级递减 的流动,而不是循环流动。 的,而且是 单方向 的流动,而不是循环流动。
• Content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概念 1.概念 物质: 等元素。 (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 C、H、O、N、P、S 等元素。 循环: (2)循环: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 。 范围: (3)范围: 生物圈 。 2.特点 2.特点 (1)具有全球性 具有全球性, 循环。 (1)具有全球性,因此又称 生物地球化学 循环。 (2) 循环性 。 二、碳循环 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 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 的形式进行的。 二氧化碳 的形式进行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 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 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碳循环具有 全球性 。
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特点 (1)对概念的理解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范围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 ①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范围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 物圈。 物圈。 参与循环的物质主要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②参与循环的物质主要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而不是指由 这些元素组成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生物体内所特有的物质。 这些元素组成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生物体内所特有的物质。 ③物质循环的具体形式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 与无机环境之间往返运动, 与无机环境之间往返运动,其中伴随着复杂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 并不是单纯物质的移动。 化,并不是单纯物质的移动。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离不开能量的驱动。 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离不开能量的驱动。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复习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复习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D
煤,石油
3) 图中②A③、B、C、D各是什么生物?
A___绿____色___植___物_______________B__植__食_性__动__物_______ C_④_肉__食_性__动__物_____ D__腐_生__细__菌__、__真_菌__等__
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C )
2. 带有全球性 3. 物质是指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4. 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 5. 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巩固练习
2. 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亲密的两种细胞
器是: ( B )
3. 线粒体和染色体 4. 叶绿体和线粒体 5. 叶绿体和核糖体 6. 线粒体和内质网
巩固练习
3. 下列有关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
2 者各个环节的? 3 碳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出生物群落的?
一 碳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
1 无机环境中的碳
CO2、碳酸盐
2 生物群落中的碳
含碳有机物
碳循环的重要 3 形式
CO2

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 者各个环节的?
碳是如何由无机 1 环境进入生产者
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碳是如何由生产 2 者进入消费者
的平衡。
(2)危害:加上紧升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造成海
平面
,进而对人类和其它许多生
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3)避免和减缓温室效应的重要方法
①改善能源构造,开发新能源(核能、水能等),
尽量减少煤炭的燃烧量(减少CO2的来源)。
②大力推行
植树造林(增加CO2的去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指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 本元素,都不停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 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 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光能 能量 无机环境 单向不循环 CO2
生产者 分解者 热能
项目
物质 反复循环
消费者
热能
能量流动
热能
物质循环
形式
特点 范围
以有机物形式流动
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以元素形式循环
往复循环、全球性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1)同时进行、相互依存 联系 (2)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3)能量是物质反复循环的动力
消费者
分解者
(3)图中D C过程是通过 光合 作用实现的,C D过 程是通过 呼吸 作用实现的,B D过程是通过_____ 分解 作用 实现的。 线粒体、叶绿体 (4)与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________。 (5)生物的下列过程中,与碳循环无直接关系的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微生物分解作用
( D ) A.图中B能实现光能→化学能的转化 B.由B→C→D能量传递效率是变化的 C.B、E是实现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沟通的关键环节
D.B、C、D被E捕食且三者分别处于第一、二、三营养
级 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 生产者 初级消 费者 分解者 次级消 费者
方法技巧:巧辨图形判断参与碳循环的四种成分
生产者 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 生产者 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 分解者
a
碳是如何由无机 环境进入生产者
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b
碳是如何由生产 者进入消费者
动物摄食
c 碳是如何进入
分解者
动植物的遗体、 残骸和排遗物
3
碳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出生物群落的?
a
碳如何从无机环 境进入生物群落
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碳如何从生物群 b 落进入无机环境
呼吸作用 微生物的 分解作用
小结:碳循环的特点
热点:
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层大气、土壤、水体及植被温度年 际间缓慢上升的现象。全球地表气温的最新分析表明, 在过去的100多年中,全球地表温度平均上升了0.6 ℃。
温室效应 (1)形成原因:化学燃料短时间内大量燃烧使大 气中 CO2 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 碳循环 的平衡。 (2)危害: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 平面 上升 ,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 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3)防止和减缓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 ①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核能、水能等),尽 量减少煤炭的燃烧量(减少CO2的来源)。 ②大力推行 植树造林 (增加CO2的去路)
学.科.网
二、碳循环的过程
思考讨论: 碳循环
1
碳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 碳是如何分别进入生产者、消费者、分解 者各个环节的?
2
3
碳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出生物群落的?
1
碳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
a
无机环境中的碳
CO2、碳酸盐
b
生物群落中的碳
含碳有机物
c
碳循环的主要 形式
CO2
2
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各个环节的?
大气中的CO2库
分 解 作 用
化 能光 合合 成作 作用 用
呼 吸 作 用
摄食
呼 吸 作 用
燃 烧
生产者 分解者 无机环境 ( CO 2 )
消费者 化石燃料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呼吸作用、分解作用
生物群落 (有机物)
大气中的CO2库
分 解 作 用
化 能光 合合 成作 作用 用
呼 吸 作 用
摄食
讨论:
为什么维持生态系统 所需的大量物质,例 如氧、水、氮、碳和 许多其他物质,亿万 年来却没有被生命活 动所消耗完?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学习目标:
1、物质循环的概念 2、碳循环图解 3、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潮阳实验学校 任培勇
一、物质循环的概念
组成生物体的 C、H、O、N、P、S 等基本元 素,在 生物群落 和 无机环境 之间往返循环利 用的过程,又称为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特点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全球性、反复循环利用
范围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联系 (1)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载体 (2)物质是能量流动的______ 动力 (3)能量是物质循环的_______
例3:如图为碳循环的主要途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例1:下图分别表示人体不同液体间的物质交换和生态系 统的碳循环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
组织液 生产者
细胞内液 淋巴 血浆 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消费者
①乙中的d为分解者,a为生产者 ②人长期营养不良时,甲中c的渗透压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 ③甲中d处的O2浓度最低 ④乙中c为消费者,其中的初级消费者一定为第二营养级 ⑤甲中的a、b、c、d构成人体内环境 ⑥乙中有3条食物链,其中b所处营养级贮存的能量最少 A.3项 B.4项 C.5项 D.6项
煤炭、石油
与能量流动的关系: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例5:(11分)有人研究了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 体的内环境稳态后,画出了下列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生产者 非生物的物质 和能量 消费者 分解者
分解者 ,请用箭头、图 (1)图Ⅲ表示碳循环,C表示________ Ⅲ的字母和必要的文字表示出图Ⅲ所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动图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太阳能
C、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
探究活动
案例1 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作用
准备土壤
准备落叶
实验组:土壤灭菌处理 对照组:土壤不做处理 实验组与对照组叶片数量与大小基本一致
分别埋入落叶
一段时间后,检测树叶分解情况
案例2: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呼 吸 作 用
燃 烧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化石燃料
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 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2.碳在生物群落之间传递的途径: 食物链 形式: 含碳有机物 3.碳出生物群落的方式: ①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4.碳循环的形式: 二氧化碳
B
A.各种化合物
C.各种无机物
B.各种有机物
D.各种基本元素
D
5.
D
6.
C
备用资料
9.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在一个达到生态平衡的环境中 含有的总能量和残留农药的DDT的平均浓度 种群 能量 DDT浓度 甲 2.8×109 0.04 乙 1.3×108 0.35 丙 9.1×107 0.39 丁 2.9×107 3.4
课堂练习
1
D
2.
D
3.20世纪60年代,美国农庄主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曾用 飞机反复大面积喷洒有机磷杀虫剂,几年后显而易见的是 ①彻底消灭了该地区的害虫 ②害虫的抗药性愈来愈强 ③消灭了该地区杂草 ④这个地区鸟类数量减少 ⑤未喷 洒农药的邻近地区一带生物体内也含有农药的成分 A ①② B ②④⑤ C ③④ D ②③ 4.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中的物质,一般指组成生物体的
例5:(11分)有人研究了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 体的内环境稳态后,画出了下列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组织液
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生产者 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
消费者
分解者
F (填写字母), (2)在图Ⅰ所示食物网中,生产者是___ 捕食和竞争 E和H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G 占有哪几个营养级? 第二、三、四 。 _____________ (3)图Ⅱ表示某人的体液各部分的关系,当此人感染了一 T细胞和B 种病毒痊愈后,会在其甲______ 细 血浆 中发现____________ 胞分化成的记忆细胞。此人在进行野外生存训练时,食用 了馒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喝到水,随后他的血液中 胰岛素 和____________ 抗利尿激素 。 含量明显增多的激素可能有_______
甲 1)这四个种群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 乙 丁 2)写出四个种群的能量流动渠道: ___________ 甲 丙 3)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营养级 _______越高,生物体内的DDT浓 生物富集 度越高,这种现象称为__ _____
碳如何从非生物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碳如何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碳如何从生物群落返回非生物环境?
例2:右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A、B、C、D是 生态系统的成分,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 生产者 C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生产者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 C ]______ 非生物的物 (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 质和能量 D CO 的传递是以 ____ 2 形式进行的,在生态 B 系统各成分中A为消费者,B为 分解者。 A
消费者
分解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生产者 C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大气中的CO2库)
非生物的物 D质和能量 三级消 次消
初消
生产者
A
消费者
B
分解者
分解者
例4: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 的是( B )
生产者
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 消费者
化石燃料 的燃烧 分解者
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 B、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碳在各成分间以CO2的形 式传递
4.实验结果及结论:
(1)结果: 项目 A1试管 A2试管 淀粉糊+ 淀粉糊+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 碘液 斐林试剂 B1试管 淀粉糊+ 蒸馏水+ 碘液 B2试管 淀粉糊+ 蒸馏水+ 斐林试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