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概论重点 邵冲版本

合集下载

《管理学概论》考核知识点

《管理学概论》考核知识点

《管理学概论》考核知识点第一章绪论考核目的本章主要考察学员对管理的概念、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现代化和现代管理原理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考核知识点l.管理概述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现代管理原理4.管理现代化考核要求l.管理概述识记:管理的概念。

理解:管理的二重性、管理与系统效应。

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识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3.现代管理原理识记:系统整体原理、以人为本原理、权宜应变原理、控制反馈原理等。

理解与掌握:在以人为本原理中要坚持动力原则;在管理中要保持足够的弹性。

4.管理现代化理解:管理现代化的内容。

第二章管理者考核目的本章主要考察学员对管理者的概念、工作特点,现代管理者的素质,领导班子的结构优化,对管理者的考核等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考核知识点l.管理者及其工作特点2.现代管理者的素质3.领导班子的结构优化4.对管理者的考核考核要求l.管理者及其工作特点识记:管理者的概念。

理解:管理者的工作特点。

2.现代管理者的素质识记:立体思维、创新能力。

理解:未来管理者的特点。

掌握:管理者如何处理与上级、下级的关系。

3.领导班子的结构优化识记: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梯形的年龄结构。

理解: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化的标志;领导班子整体效能的计算。

掌握:领导班子结构的优化。

4.对管理者的考核理解:定性考核法、定量考核法、反馈试探法、考核的原则。

掌握:管理者考核的内容。

第三章管理职能(上)考核目的本章主要考察学员对调查和预测、决策、计划、组织和指挥等管理职能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考核知识点l.调查和预测2.决策3.计划4.组织和指挥考核要求l.调查和预测识记:典型调查法、抽样调查法、预测。

理解:对调查材料的分析研究、预测的程序、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加权平均数据预测法。

2.决策识记:决策的概念。

理解:决策的特点、决策的程序、决策的种类。

3.计划识记:计划的概念、PDCA计划循环法、目标管理。

理解与掌握:计划的作用、编制计划的原则、计划的执行与控制。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考纲:名词解释(5个十分)单项选择(20个 20分)简答(6个 40分)论述(2个 30分)1.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由一个或多个的人协调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2.管理的职能:计划与决策(决定组织的目标以及如何最好的实现目标)组织(组织活动和资源以促进目标的达成)领导(指挥员工并将其引导向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方向)控制(监督和调整组织的活动以有利于目标的实现)3.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与从事工作或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人际技能(与他人相处、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概念技能(归纳、总结、和抽象思维的能力)4.成功的管理中什么是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管理的效率(组织资源优化利用的程度——是否正确的做事)管理的有效性(组织资源用于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是否做正确的事)5.科学管理理论(1)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泰罗(2)主要管理思想: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发展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泰罗的管理制度)代替旧的经验式管理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劳资双方在思想观念上来一次彻底的变革(3)泰罗管理制度:(科、制、科、刺、管)科学的制定工作定额制定并实施标准化的工作方法科学的选择并培训工人刺激性的报酬制度——差别计件工资制管理职能与操作职能相分离6.法约尔的十四条原则(分、权、纪、统、统;个、报、集、等、秩;分、权、主、集)分工、权威、纪律、统一命令、统一行动;个人服从集体、报酬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7.霍桑实验的结论:(工、存、提、要)工人是社会人(作为复杂的社会系统成员、金钱并不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的动力,社会和心理因素等方面构成的动力,如安全感、归属感、相互尊重和友情,对劳动生产率有极大的影响)存在“非正式组织”(工人中的非正式组织具有特殊的感情倾向和领袖人物,以一种默契左右着工人的行为)提倡新型的领导风格(新型的领导风格就是通过满足工人的合理需要,加强正式组织内部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从而鼓舞工人的“士气”,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要关心工人(管理人员应该设身处地的关心下属,沟通感情,让工人能心情舒畅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附:霍桑实验的意义:为管理学者揭示了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组织中人的因素可能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相反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位置,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际关系的因素,这无疑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意义8.需要层次理论:(生、安、社、自、自)生理的需要(人类维护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安全的需要(包括心理、劳动、职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要求,如希望解除生病、失业、破产、意外灾难及养老等经济生活的担忧。

中大管院邵冲笔记!!第15章 内化控制

中大管院邵冲笔记!!第15章 内化控制

Version:2006
11
15.5参与管理
参与管理的基本要素
权力
报酬
参与管理
信息
知识
Version:2006 12
Version:2006
3
15.1赋权
赋权与授权、分权和职务丰富化的区别 概念 授权 分权 职务丰富化 赋权 √ √ 业务工作 √ √ √ √ 管理工作 团队
Version:2006
4Leabharlann 15.2组织文化组织文化:为组织成员普遍遵守和奉行的共同价值观 和信念。共同的价值观是形成组织文化的核心。组织 文化是文化控制的基础。 强文化:每个人都充分理解并相信组织的目标、重点 和惯例。强文化鼓励好的行为,则给组织带来优势; 鼓励错误行为,则阻碍组织发展。 弱文化:每个人有不同的价值观,组织目标和决策原 则不明确。弱文化培养混乱、矛盾和恶劣的表现。 文化控制:通过分享价值、规范、行为标准和共同远 景,对组织内部的个人和群体施加控制。
Version:2006
9
15.4自我管理团队
团队:为了完成某些任务,由两个或以上组织成员组 成的互相作用、互相协调的单位。 雇员参与团队是吸收工作者参与的第一步。质量小组 是雇员参与团队最普遍的形式。 自我管理团队:经过赋权,团队成员拥有完成特定工 作的责任和自主权的团队。 确保自我管理团队有效性的措施:1.由具有不同技能 和职能的人员组成,足以完成重要的组织任务;2.团 队可以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源;3.团队可以自由选 择成员、解决问题、使用资源和做出计划。
Version:2006
6
15.2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四种类型 高 快 反 馈 慢 明星文化 风险 行动文化 低
建筑业,风险投资业 房地产经纪、计算机 娱乐业 公司、汽车批发商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1.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组织与管理组织的概念、特点、类型,以及组织的结构和设计原则。

管理的概念、职能、层次和管理者的角色等。

3.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和角色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

管理者的角色包括内部角色和外部角色,如决策者、人际关系和传播者等。

4.决策与决策理论决策过程和决策的特点,决策理论的主要模型和方法,包括常用的决策树、利益矩阵和期望值等。

5.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包括个体行为、团队行为和组织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个体行为中的需求理论、动机理论和个人决策等。

6.领导与领导理论领导的概念、特点和领导力量的划分。

以及常见的领导理论,如特质理论、行为理论和情境理论等。

7.组织设计和变革组织设计的概念和原则,如分工、协调和灵活性等。

组织变革的概念、类型和管理方法。

例如,SWOT分析、变革管理模型和沟通策略等。

8.绩效管理和激励绩效管理的概念和过程,包括目标设定、绩效评估和反馈等。

激励理论和方法,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赫德博格双因素理论等。

9.团队管理团队建设的概念和步骤,如团队角色、团队发展阶段和团队决策等。

团队合作和冲突的管理方法。

10.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概念、特点和功能,以及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11.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的概念和步骤,如环境分析、目标制定和战略选择等。

常见的战略模型,如波特的五力模型和价值链模型。

12.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概念和基本流程,如项目目标、项目计划和项目执行等。

常用的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如甘特图和PERT/CPM网络等。

以上是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如果能够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相信可以在管理学概论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管理学概论是管理学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对管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的重要课程。

在期末复习阶段,学生需要系统地复习课程内容,巩固知识点,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文将从管理学概论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复习内容,帮助学生全面复习管理学概论课程。

一、管理学概论的基本概念1. 管理的定义和特点:管理是指对组织中的人、物、财、信息等资源进行协调和调配,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特点包括目的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等。

2. 组织的定义和特点:组织是指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人、物、财、信息等资源的有序安排和协调。

组织的特点包括目标性、协调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等。

3. 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管理者的角色包括决策者、组织者、领导者和监督者等,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决策分析、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等技能。

二、管理学概论的理论框架1. 古典管理理论:包括科学管理理论和行政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有泰勒和福尔莱特等。

科学管理理论强调科学化管理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行政管理理论强调管理者的权威和组织的层级结构。

2. 行为管理理论:包括人际关系学派和人本主义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麦克格雷戈等。

人际关系学派强调员工的社会需求和人际关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人本主义管理学派强调员工的参与和自我实现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3. 现代管理理论:包括系统管理理论、信息管理理论和全球化管理理论等,代表人物有邓尼斯和彼得·德鲁克等。

系统管理理论强调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信息管理理论强调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全球化管理理论强调全球化背景下的管理挑战和机遇。

三、管理学概论的案例分析1.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管理实践: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其管理实践体现了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包括创新管理、全球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等。

2. 中国联通公司的管理实践:中国联通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电信运营商,其管理实践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管理理念,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市场化竞争和社会责任等。

《管理学概论》要点26页

《管理学概论》要点26页

《管理学概论》要点第1章管理与管理学一、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有两层意思:一是通过其职能去实现某种组织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二是为实现某种组织目标而建立责任制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管人管理的核心——协调管理的三大泰斗人物:泰勒\ 法约尔\ 西蒙二、管理的职能1、决策;2、计划;3、组织;4、领导;5、激励;6、控制三、管理角色(Manager Roles )管理角色(60年代,明茨伯格的研究成果)1、人际角色: 代表人;领导者;联络员。

2、信息角色: 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3、决者角色: 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四、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Conceptual skill):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2.人际技能(Human Skill):是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3.概念技能(Technical skill):是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能力。

五、管理的层次Governance (决策管理)Management (执行管理)Administration (日常事务管理)管理的层次及其职位:高层管理者:董事长、 CEO、总裁、副总裁、COO、CFO、CIO中层管理者:主任、地区经理、部门经理、主治外科医生、团队主管基层管理者:监督者、业务经理、领班操作者、专业人员六、管理的组织形式1、U型组织纯直线制;直线职能制2、M型组织矩阵式组织;事业部制组织;扁平化组织3、H型组织虚拟组织(敏捷组织)七、管理工作的表现形式吃饭应酬:协调与外界之间的关系开会讨论:协调工作中的问题分配任务:协调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指导工作:协调活动与目标之间的关系找人谈话: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签字把关:协调资源与活动之间的关系考核奖惩:协调资源、活动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等八、管理的基本方法1、行政方法2、经济方法3、法律方法4、数学方法5、教育方法具体的管理方法:工作计划;规章制度;作业流程;工作标准;工作表单;管理图表;管理手册;开会;命令;训斥;奖惩;教育---------九、管理的研究对象管理学是研究管理的一般原理、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管理学概论重点邵冲版本

管理学概论重点邵冲版本

管理学概论重点邵冲版本«管理学概论»邵冲版本冯洋2010年7月18日总结«管理学概论»记忆重点第一章:管理基础:一、组织:★★1、组织的概念:组织是具有既定目的和正式结构的社会实体.〝既定目的〞:是指组织是为取得预期效果设计的。

〝正式结构〞:表示组织义务是由组织成员分工完成的。

〝社会实体〞:是指组织是由人群组成的。

2、组织的特征:①目的:每个组织都有目的,没有目的的组织不存在。

以最少的资源投入提供契合需求的产出〔如产品和效劳〕。

②人员:组织由人群组成;〔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

〕③管理:要到达组织目的必需分工协作〔管理〕,其结果是构成组织的正式结构。

组织中必需有些人从事协调他人的活动。

3、组织是人类团体协作的产物。

组织构成的缘由:人类为了克制团体才干的限制而无看法团体协作的结果。

协作的作用:①协作可以扩展或增强团体的才干〔即协作可以完成团体想完成、但又无法独自完成的义务〕;②可以延长目的的完成的时间。

二、管理:★★1、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是在协作休息进程中发生的一种社会性职能。

2、管理是协作的需求。

任何协作进程中的管理任务都包括三个基本要素:①经过协作要取得的预期效果;②为了取得预期效果而停止的各种活动;③对各种活动停止协谐和指挥。

3、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一方面,管理是由共同休息的社会结合的性质发生的,只需是协作休息,客观上就需求管理;另一方面,管理又是从共同休息进程的资本主义性质即对立性质发生的。

4、管理既包括消费力合理组织方面的效果,也包括消费关系和下层修建调整完善方面的效果。

①、管理是由社会化大消费而发生的社会职能,是有效地组织社会消费力所必需的社会职能;②、管理作用的发扬又遭到许多社会要素的影响。

三、管理者:1、管理者是在协作进程中协调他人活动,并对组织完成预期义务负有责任的人。

管理者在协调他人活动时要停止各种管理活动和管理任务。

2、管理者的分类:•按看守理者在组织中的层次,可以把管理者划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三种类型。

管理学概论自考重点整理笔记

管理学概论自考重点整理笔记

管理学概论自考重点整理笔记
第一部分: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和企业管理原理与方法的学科。

- 管理的基本概念包括管理的定义、管理的目标和任务、管理者的角色等。

第二部分:组织的管理
- 组织的管理包括组织的建立、组织的结构和组织的行为等内容。

- 组织的建立需要考虑组织的使命、组织的目标以及组织的规划。

- 组织的结构包括组织的层级结构、部门划分和职权划分等要素。

- 组织的行为涉及组织的协调、组织的决策和组织的控制等方面。

第三部分:领导与决策
- 领导与决策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

- 领导包括领导风格、领导能力和领导效能等方面。

- 决策包括决策的过程、决策的方法和决策的风险等内容。

第四部分:计划与控制
- 计划是一个组织实现目标的蓝图,包括战略计划、战术计划和操作计划等。

- 控制是对组织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估,包括控制的过程和控制的方法等。

第五部分: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组织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和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招聘和选择、员工培训和发展等方面。

第六部分:组织行为
- 组织行为是研究组织中个体和团队的行为及其影响的学科。

- 组织行为包括个体行为、团队行为和组织文化等方面。

以上是对《管理学概论》的重点整理笔记,希望能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注意:以上为简要概述,具体内容请参考教材和讲义。

第一章 管理学基础管理学中山大学,邵冲刘盼 ppt课件

第一章 管理学基础管理学中山大学,邵冲刘盼 ppt课件

23.09.2020
第一章 管理学基础
10
1.2.2 管理的定义
• 泰罗: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
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第一,员工如何能寻找和掌握最好的工 作方法以提高效率?
第二,管理者如何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以 获得最大的工作业绩?
23.09.2020
第一章 管理学基础
11
• 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 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 组织的形成和作用
23.09.2020
第一章 管理学基础
3
1.1.1 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 组织的概念
• 组织是具有既定目标和正式结构的实体.
• 组织的特征
• 目的:以最少的资源投入提供符合需要的产 出(如产品和服务)。
• 人员: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 • 管理:组织中必须有些人从事协调他人的活
第一章 管理学基础
邵冲 刘盼
Copyright© 2002 邵冲 版本 2002-9-6
23.09.2020
第一章 管理学基础
1
学习内容
1. 为什么需要组织 2. 为什么需要管理 3. 谁是管理者 4. 管理者做什么 5. 组织绩效与管理绩效
23.09.2020
第一章 管理学基础
2
1.1 为什么需要组织
• 孔茨: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
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23.09.2020
第一章 管理学基础
13
1.2.3 管理的内涵和本质
管理活动的时空环境是动态的。 管理活动的发生是有目的的,即组织的目标。 达成组织目标的资源是稀缺的,需要管理来协调和优化。
• 管理是对组织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

第十一章 领导.

第十一章 领导.

权变因素
• 领导者影响下属最有利的情况:领导者
深为下属所喜爱;领导者拥有有力的权 力地位;所要完成的工作具有高度组织 性。 • 领导者影响下属最不利的情况:领导者 不受下属爱戴;没有权力地位;面临缺 乏组织性的工作。
权变关系
• 在“非常有利”和“非常不利”两种极
端情况下,注重任务的领导者是最有成 效的。 • 当情况只是稍微不利或稍微有利的时候, 注重人际关系的领导者是最有成效的。 • 领导的效能取决于环境,要根据环境选 择不同的领导人。
5.领导情景理论
• 领导连续统一体 • 菲德勒的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 • 豪斯的“目标一途径”理论
5.1领导连续统一体模型
• 坦南鲍姆和施米特认为,领导方式并不
是有限的几种或几十种,实际上是一个 连续性变化的过程,所以他们提出了连 续统一体模型。 • 该理论描述了以领导为中心到以下属为 中心的一系列领导方式的转化过程,这 些方式因领导者授予下属的权力大小的 差异而发生连续性的变化。
1.2领导与影响力
• 领导是一种影响力。 • 正式影响力来源于组织内部的职位权限。 • 非正式影响力来源于领导人的个人条件
或特质。 • 领导力量所依据的来源越多,其影响作 用也越大。
强制权
奖赏权
正式影响力
法定权
专长权 非正式影响力 表率权
领导
2.人性假设理论
• 麦格雷戈的X理论与Y理论 • 沙因的人性假设理论 • 孔茨的人性假设理论
第十一章 领 导
邵 冲 刘盼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Copyright©2002,邵冲 版本:2002-9-6
学习内容
• • • • • •
领导的性质 人性假设理论 领导品质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情景理论 领导理论研究的最新观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是一门涵盖广泛领域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组织行为、领导与决策、战略管理等方面。

以下是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

1.管理学的定义与起源:
-知识社会背景下管理学的定义
-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与理论:
-管理主体与对象的概念
-管理的基本功能与过程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要求
-古典管理学理论(包括科学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
-行为科学管理学理论(包括人际关系学派与人本主义管理学派)
-现代管理学理论(包括系统理论与博弈论)
3.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个体行为与个体特质
-个体与工作的匹配度
-组织结构与文化
-组织沟通与冲突解决
-组织变革与创新
4.领导与决策:
-领导风格与领导力
-基本的领导理论(包括特质理论、行为理论与情境理论)-决策的定义与过程
-决策方式与方法
-决策的影响因素与决策失误
5.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目标
-环境分析(包括PESTEL分析与五力模型分析)
-竞争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与差异化战略)
-企业资源与能力的管理
-战略实施与控制
6.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的定义与目标
-绩效评估与绩效考核
-绩效激励与奖励
-绩效改进与优化
7.团队管理与协作:
-团队与团队管理的概念-团队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团队决策与决策质量-团队沟通与冲突解决-团队合作与团队绩效。

管理学概论重点_邵冲版本

管理学概论重点_邵冲版本

《管理学概论》记忆重点第一章:管理基础:一、组织:★★1、组织的概念:组织是具有既定目标和正式结构的社会实体.“既定目标”:是指组织是为获得预期成果设计的。

“正式结构”:表示组织任务是由组织成员分工完成的。

“社会实体”:是指组织是由人群组成的。

2、组织的特征:①目的:每个组织都有目的,没有目的的组织不存在。

以最少的资源投入提供符合需要的产出(如产品和服务)。

②人员:组织由人群组成;(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

)③管理:要达到组织目的必须分工合作(管理),其结果是形成组织的正式结构。

组织中必须有些人从事协调他人的活动。

3、组织是人类集体协作的产物。

组织形成的原因:人类为了克服个人能力的限制而有意识集体协作的结果。

协作的作用:①协作能够扩大或增强个人的能力(即协作能够完成个人想完成、但又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②可以缩短目标的实现的时间。

二、管理:★★1、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是在协作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社会性职能。

2、管理是协作的需要。

任何协作过程中的管理工作都包含三个基本因素:①通过协作要取得的预期效果;②为了获得预期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③对各种活动进行协调和指挥。

3、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一方面,管理是由共同劳动的社会结合的性质产生的,只要是协作劳动,客观上就需要管理;另一方面,管理又是从共同劳动过程的资本主义性质即对抗性质产生的。

4、管理既包括生产力合理组织方面的问题,也包含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调整完善方面的问题。

①、管理是由社会化大生产而产生的社会职能,是有效地组织社会生产力所必需的社会职能;②、管理作用的发挥又受到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

三、管理者:1、管理者是在协作过程中协调他人活动,并对组织完成预期任务负有责任的人。

管理者在协调他人活动时要进行各种管理活动和管理工作。

2、管理者的分类:•按照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层次,可以把管理者划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三种类型。

①基层管理者:主要负责监督工作现场,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管理学概论考试重点.doc

管理学概论考试重点.doc

第1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管理的定义、职能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3)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相关资源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管理的职能:信息、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1.管理者角色管理者扮演的十种角色可归纳为三种:人际角色人际角色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分别为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管理者即是其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别的单位的信息传递渠道.所扮演的角色是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和发言人角色.决策角色在决策中,管理者的出信息并得出结论,管理者负责作出决策,并分配资源以保证决策的实施.管理者所扮演的决策角色是企业家角色,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角色.2.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负责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资源,惯例,技术的能力.2)人际技能是指成功的和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包括对下属的领导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3)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管理理论最早出现在西方,西方的管理理论可以划分为如下分支(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质量管理理论。

第2章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道德发展阶段最低层次——前惯例层次:个人只有在其利益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才会做出道德判断中间层次——惯例层次:道德判断的标准是个人是否维持平常的秩序并满足他人的期望最高层次——原则层次:个人试图在组织或社会的权威之外建立道德准则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改善企业道德管理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建立道德守则和决策规则管理者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设定工作目标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表现1.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好,做大,做久2.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3.社区福利投资4.社会慈善事业5.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第3章全球化与管理作为一名全球化管理者,首先需要理解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即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以及理解这些环境对管理的影响。

《管理学概论》学位考试辅导

《管理学概论》学位考试辅导

《管理学概论》学位考试辅导辅导内容一、重点内容串讲二、08年试题讲解三、题型解答思路一、重点内容串讲本重点内容以邵冲老师的《管理学概论》教学大纲作为参考。

第一章管理学基础教学要求:1.牢固掌握组织的必要性2.牢固掌握组织绩效、效力、能率等概念3.牢固掌握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一般掌握管理者的不同类型5.一般掌握管理者的任务6.牢固掌握管理工作的性质7.一般掌握管理过程的四项主要职能8.一般掌握管理者应该担当的角色9.牢固掌握管理绩效、效能、效率等概念1、牢固掌握组织的必要性组织的概念:具有既定目标和正式结构的社会实体。

四个特征:目的、人员、管理、文化组织的形成和原因:形成的原因是人类为了克服个人能力的限制而有意识的集体写作的结果组织具有协作作用:即能够扩大或增强个人的能力,同时缩短目标实现的时间。

2.牢固掌握组织绩效、效力、能率等概念组织绩效:组织的共同目标和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实现的程度。

包括效力和能率两个方面。

效力:组织目标得到实现的程度,是组织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能率:组织成员的个人动机或目标得到满足的程度组织绩效=效力×能率3.牢固掌握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必要性:管理是协作的需要。

在协作中,人们产生了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客观上要求有协调一致的行动,从而产生了管理。

是协作劳动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要求。

管理概念:由一个或几个人来协调其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做出的各种努力。

重要性:(1)一切组织都必须为取得成果而进行管理;(2)管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6.牢固掌握管理工作的性质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二重属性:作为自然属性,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经营效果的管理活动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和技术进步的要求,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社会属性,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管理行为也要反映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制度的规定性,体现所有者和执政党的意志。

管理学概论重点

管理学概论重点

第一篇绪论第一章管理学概论组织及其特征:组织是由人组成的、具有明确目的和系统性机构的实体。

组织具有三个特征:组织是两个以上人员的集合体,需要以人为主体来开展工作、达成目标;每个组织都由一个明确的目的,通常以一个目标或一组目标来表达并反映组织所希望达到的状态;具有系统性的结构,借以规范和限制成员的行为,组织的机构可以是弹性的、开放的,也可以是刚性的、严密的,但不管何种类型都具有精细的特征以便明确组织成员间的工作关系。

组织依据其最终目标可以划分为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两大类。

由于不同类型组织的最终目的不同,所以尽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具有一定普遍性,但在管理活动中关注的侧重点就各不一样。

管理者在实践工作中要视不同类型组织选择适宜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有针对性地予以区别对待。

管理的内涵:管理的概念是管理学中最基本的范畴和起始概念。

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及研究的重点不同,至今仍未形成统一概念。

泰勒: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让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西蒙:“管理就是决策”卡斯特:“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以上定义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揭示了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是一个协同工作的过程,这个过程代表了一系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与的只能活动;管理是与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这就区分了管理岗位和非管理岗位;效率和效果是管理活动追求的两大目标。

其中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效果是指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效率是关于做事的方式,效果涉及如何达到组织的目标,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管理活动追求的目标。

管理的性质管理在性质上具有二重性,从管理活动的最基本意义和现代管理的客观要求可分析如下:(1)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管理又处于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背景当中,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考研复习资料《管理学概论》邵冲版本冯洋2010年7月18日总结《管理学概论》记忆重点第一章:管理基础:一、组织:★★1、组织的概念:组织是具有既定目标和正式结构的社会实体.“既定目标”:是指组织是为获得预期成果设计的。

“正式结构”:表示组织任务是由组织成员分工完成的。

“社会实体”:是指组织是由人群组成的。

2、组织的特征:①目的:每个组织都有目的,没有目的的组织不存在。

以最少的资源投入提供符合需要的产出(如产品和服务)。

②人员:组织由人群组成;(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

)③管理:要达到组织目的必须分工合作(管理),其结果是形成组织的正式结构。

组织中必须有些人从事协调他人的活动。

3、组织是人类集体协作的产物。

组织形成的原因:人类为了克服个人能力的限制而有意识集体协作的结果。

协作的作用:①协作能够扩大或增强个人的能力(即协作能够完成个人想完成、但又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②可以缩短目标的实现的时间。

二、管理:★★1、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是在协作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社会性职能。

2、管理是协作的需要。

任何协作过程中的管理工作都包含三个基本因素:①通过协作要取得的预期效果;②为了获得预期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③对各种活动进行协调和指挥。

3、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一方面,管理是由共同劳动的社会结合的性质产生的,只要是协作劳动,客观上就需要管理;另一方面,管理又是从共同劳动过程的资本主义性质即对抗性质产生的。

4、管理既包括生产力合理组织方面的问题,也包含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调整完善方面的问题。

①、管理是由社会化大生产而产生的社会职能,是有效地组织社会生产力所必需的社会职能;②、管理作用的发挥又受到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

三、管理者:1、管理者是在协作过程中协调他人活动,并对组织完成预期任务负有责任的人。

管理者在协调他人活动时要进行各种管理活动和管理工作。

2、管理者的分类:•按照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层次,可以把管理者划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三种类型。

①基层管理者:主要负责监督工作现场,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人数最多)②中层管理者:主要负责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确定的政策,根据政策制定行动计划。

③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制定政策,决定组织发展的大致方针。

(人数最少)•按照管理者所负责的组织活动的范围,可以把管理者划分为一般管理者和职能管理者两种类型。

3、管理的任务与目标:①管理者的基本任务是设计和维护一个环境,使处身其间的人们能在集体内一道工作,以完成的预定使命和目标。

②需要管理者去设计和维护的工作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既要搞好物质文明建设,也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③管理者的目标是用最少的资源投入完成他们的任务,或者说是用现有资源更高质量地完成他的任务。

④管理工作是指管理者在协调他人活动的过程中所从事的、能够使他对组织完成预期任务做出贡献的各种活动。

⑤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或同其他人一道把该办的事情办成。

四、管理职能:1、管理职能:管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目标所从事一些相互关联的活动。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计划工作(planning)组织工作(organizing)领导工作(leading)控制工作(controlling):•计划工作:确定目标及选择实现目标的计划的决策过程。

•组织工作:建立组织结构与明确组织关系的过程。

•领导工作:引导和促使组织成员履行职务的过程。

•控制工作:使实际行动与计划保持一致并按计划实现目标的过程。

2、管理角色分析:•人际关系角色:管理者与各种人发生各种联系时所担当的角色,包括①挂名首脑(履行必要的例行任务)②领导者③联络者(建立并维护外部接触)。

•信息角色:管理者在获取、处理和传递各种信息资源时所起的作用,包括①监听者,②传播者(在内部传播)③发言人(外部宣布)•决策角色:管理者对一系列重大或突发问题作出决定并付诸实施所起的作用,包括①创新者(组织变革的发起者和设计者)②应急者(意外事件的应付)③资源分配者④谈判者。

五、效能与效率•效能(effectiveness):指选择正确目标的能力,以及实现预期目标的程度。

效率(efficiency):指目标实现过程中资源的利用情况。

•管理的目的就是以最少的资源来达到预定的目标,或者是运用现有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预定的目标。

•组织绩效就是指组织的共同目标和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实现的程度。

•组织应当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同时,也尽可能满足组织成员的个人需求。

•人员的满足感是指组织成员的个人动机或目标得到满足的程度。

•管理绩效是指管理者在从事管理工作上的表现,它与管理者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直接相关的。

•管理绩效是影响组织绩效的重要因素,但并非是惟一的因素。

在相同环境下,管理得法的组织的绩效必然优于那些管理差劲的组织。

第二章:管理思想:一、管理思想发展缓慢的原因:①工商业在历史上长期受人们的鄙视。

②早期经济学家研究上的偏颇。

③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时地应用于管理领域。

④认为管理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的传统观念。

二、创立理论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的成功被认为是取决于企业家的个人素质,而不是非个人性质的管理程序。

•当时很难把管理、技术和商业三项了职能区分开来。

•当时在企业管理人员中流行的观点是如何将工人改变成为完全没有个人性格的企业的奴仆。

三、管理理论的创立:★★科学管理产生的历史与时代背景•资本主义由竞争走向垄断,产业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化工业为主,企业规模及其复杂程度都超过以往历史任何时代。

•生产效率低是19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企业遇到的最大挑战。

NO.1、泰罗(F.Taylor,1856-1915),工程师。

•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19世纪末叶,泰罗及其朋友首创科学管理制度,并在美国推广科学管理运动;被人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的贡献:•提出“管理是一门技术”的新论断,将管理由经验转变为科学。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研究管理问题,创造了一个享誉世纪的名词:Scientific Management。

•开后世界管理科学之先河。

1、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①由劳资对抗转向劳资合作;②由凭经验行事转向依据科学行事;③由人才第一转向制度第一。

2、科学管理的主要制度:•制定工作定额;•挑选和培训工人;•工作方法、生产工具标准化;•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与执行分离;•职能工长制。

3、科学管理的局限:①把工人当作“经济人”,忽略了工人的社会性、心理性需要;忽略了工人群体之间的关系;②研究指导思想上,让人被动地适应机器,而不是把机器设计的更符合人性的需要。

③见物不见人,忽视了人在管理工作中的能动作用。

NO.2、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工程师,总经理。

•20世纪早期最有影响的管理思想家之一。

•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法约尔的主要管理思想:①明确管理的概念,将管理与经营区别开来,明确管理概念。

②总结14条管理原则。

14条管理原则分别是: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同意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集中;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③建立理论框架。

最早把管理当作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套规则和结构。

NO.3、梅奥(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大学教授。

•创立人际关系理论,对20世纪40、50年代的管理理论和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1、★★霍桑实验:•验证泰罗提出的“劳动条件好生产效率高”的论点•照明试验•继电器室试验•大规模访谈计划2、★★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①“社会人”假设;工人并非单纯追求金钱收入,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等。

②“士气”的概念;士气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③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3、人际关系理论的贡献:①纠正了科学管理忽视人的因素的偏颇,开辟了研究企业和工作场所中人的行为的新域;②强调管理人员必须考虑工作环境的人性和社会因素。

人际关系理论的局限:①忽视了物质经济利益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夸大了人际关系、感情等因素的作用。

②把工人的行为心理化,忽视了权力关系,把劳资关系看作是沟通和领导问题,而不是利益协调。

NO.4、巴纳德(Chester Barnard,1886-1961),总经理。

•对组织理论和领导进行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开拓性研究。

1、★★巴纳德的主要理论观点•协作系统的性质。

•组织的基本要素:信息沟通;共同目标;为组织目标做出贡献的意愿。

•经理的职能: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从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服务;确定组织的目标。

•效力(达到协作的目标)和效率(满足参与者的个人要求)。

四、管理理论的发展:①行为科学学派②管理科学学派③过程管理学派④系统管理学派⑤权变管理学派1、行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是指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对人(和低等动物)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进行研究的任何学科。

得到公认的行为科学有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以及在观点和方法上与之类似的其他学科的部分。

•对组织中人的行为进行研究的科学称为组织行为学。

2、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产生的历史与时代背景:数学、统计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

•管理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运筹学;生产与作业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

★★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特点:•1.强调决策是管理的中心;•2.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3.运用数学模型;•4.使用电子计算机。

★★管理科学的贡献和局限•对管理学的定量化、数量化和科学化做出了贡献。

•忽视了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多因素影响等特点。

•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组织中人的行为,有时还受到实际情况难以定量化的限制。

3、管理过程学派: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源于法约尔。

法约尔提出的管理的五个要素,实际上就是管理的五种职能。

这五种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所以把法约尔作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

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年,哈罗德·孔茨阐述了管理理论的各种学派,这些学派在历史渊源和理论内容上互相影响和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管理理论的丛林”。

•孔茨承认每个学派都对有贡献,但又指出行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只是一种管理方法。

他认为过程学派的方法能够包含和综合各种管理理论。

4、管理系统学派:a、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所组成的开放系统;b、组织又是更为广阔的社会系统的一个分系统,它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取得动态平衡;c、组织从外界环境接受能源、信息、物质等各种投入,经过转换,再以产品或劳务的形式向外界环境输出产品。

•这种把组织看作是一个开放系统的观点,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思想方法,即把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