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有机化学课件-第二章张 开链烃

合集下载

医用有机化学链烃Chain Hydrocarbons

医用有机化学链烃Chain Hydrocarbons
几种常用的烷基
CH4 H CH3 甲基 Me
C2H6 H C2H5 乙基 Et
几种常用的烷基
CH3CH2CH3
—伯氢 —仲氢
CH3CH2CH2 正丙基 n-Pr
异丙基 i-Pr CH3 CH CH3
几种常用的烷基
CH3CH2CH2CH3
—伯氢
CH3CH2CH2CH2
正丁基 n-Bu
—仲氢
CH3CHCH2CH3
3. 炔烃的物理性质 沸点、熔点、密度较高
2.4
2.4.1 ①比较稳定
(1)卤代反应
反应活性:F2>>Cl2>Br2
(2)反应机理(亦称反应历程、反应机 制):是描述反应由反应物到产物所经 历的每一步过程。
烷烃卤代反应历程——自由基链锁反应 (Free-radical Chain Reaction )
⑴加成反应(addition reaction)
加成反应------不饱和键上的键断开,在不饱 和键的两个原子上各加入一个一价的原子或原 子团的反应。
① 加氢反应
C H 2 C H 2 + H 2 C H 3 C H 3
应用:
② 与卤素加成及亲电加成的反应历程
CH 2 CH 2 +Br2 CH 2 CH 2
优势构象:对位交叉式。
画出1,2-二氯乙烷的优势构象式
2.1.2 烯烃的结构和异构 ⑴烯烃的结构
分子通式为CnH2n
C=C键长0.134nm, 而C-C键长0.154nm。
C=C的键能610kJ/mol. C-C单键的σ键 键能345.6kJ/mol.
π键键能等于264.4kJ.

⑵ 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1、 KMnO4氧化:

有机化学--第二章烷烃PPT课件

有机化学--第二章烷烃PPT课件
第3页/共92页
2.1.2 构造异构(constitutional isomerism)
甲烷、乙烷和丙烷只有一种,但含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碳原子的烷烃则 不止一种。例如:
沸点:-0.5℃
沸点:-11.73℃
第4页/共92页
这种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彼此是同分异构体。这种现象称为 同分异构现象。分子式相同,分子构造不同的化合物,称为构造异构体。这种 构造异构是由于碳骨架不同引起的,故又称碳架异构。
第39页/共92页
1. 沸点
直链烷烃的沸点(bp)一般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升高。因为沸点是与分子 间的作用力——van der Waals力有关的,烷烃是非极性分子,van der Waals力主 要产生于色散力。
直链烷烃的沸点与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的关系图
一般在常温常压下,四个碳以下的直链烷烃是气体,由戊烷开始是液体, 大于十七个碳的烷烃是固体。
重叠式构象 扭转张力大
重叠式和交叉式构象之 间的能量差约为12.6 kJ·mol-1,此能量差称为能 垒。其它构象的能量介于 此二者之间。
第36页/共92页
2.3.4丁烷的构象
正丁烷可以看作是乙烷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上各有一个氢原子被甲基取 代的化合物,其构象更为复杂,我们主要讨论沿C2和C3之间的σ键键轴旋转 所形成的四种典型构象:
(3)命名时将取代基的名称写在主链名称之前,取代基的位次用主链上碳原子的编 号表示,写在取代基名称之前,两者之间用半字线“-”相连。
命名: × - × × × × ×
取短 取

代线 代





3-甲基戊烷
第20页/共92页
当含有几个不同的取代基时,取代基排列的顺序,按“次序规则”(见p73) 所规定的“较优”基团后列出。

【北京大学】《医用有机化学》第二章 烷烃---一等奖课件

【北京大学】《医用有机化学》第二章  烷烃---一等奖课件
前加 “异” (CH3)2CH— 。
链端第二个碳原子上有二个甲基而无其他支链的,名字 前加“新”。
( CH3)3CCH—
北京大学
《医用有机化学》
例:
➢ 碳原子数为1~10用天干 (甲、乙、丙、……壬、 癸)表示
➢ 碳原子数目 + 烷
中文名
英文名
C1
CH4
甲烷
methane
C2
CH3CH3
乙烷
ethane
三 烷烃的物理性质
1 物态 常温、常压(0.1MPa) 2 沸点(b.p)
C1~C4:气态
C5~C16:液态 >C17:固态
北京大学
《医用有机化学》
◆随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高,但高级烷烃沸点差较小,难以 分离。在同分异构体中 ,分子中支链增多 ,分子间距增大, 分子间作用力减少,沸点降低 。
M↑ 支链少
北京大学
《医用有机化学》
四 烷烃的化学性质
烷烃的结构
sp3 杂化 已饱和 不能加成
C CH
低极性共价键 H不易被置换
北京大学
《医用有机化学》
一般情况下烷烃化学性质不活泼、耐酸碱(常用作低极性溶 剂,如正己烷、正戊烷、石油醚等)
烷烃可与卤素发生自由基取代反应(烷烃的重要反应)
北京大学
《医用有机化学》
返北京回大学
《医用有机化学》
CH3
CH3 C CH CH2 CH CH3
CH3 CH2
CH3
CH3
选择红色为主链
2,2,5-三甲基-3-乙基己烷
六个碳原 子,4个支链
6个碳原子, 2个支链
返北京回大学
《医用有机化学》
(2)给主链编号 用于确定取代基(支链)的位置 。

2019有机化学全套PPT课件第二章 链烷烃、环烷烃、构象.ppt

2019有机化学全套PPT课件第二章 链烷烃、环烷烃、构象.ppt

Br
H2O2 + Fe2+
RCOO-
Br
2Br
单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
HO• + HO- + Fe3+
电解
-e-
RCOO •
开复课件网
自由基的稳定性
CH2 CHCH2
均裂
H
CH2
CHCH2
H
H=359.8kJ/mol (88kcal/mol)
共价键均裂时所需的能量称为键解离能。 键解离能越小,形成的自由基越稳定。
开复课件网
(14.6-4)/2 = 5.3 kJ / mol
3. 丙烷的构象
CH3 H H H H H
H3CH
H H
H H
交叉式
重叠式
ΔE=4+4+5.3=13.3KJ· mol-1 丙烷只有二种极限构象,一种是重叠式构象,另 一种是交叉式构象。二种构象的能差13.3kJ· mol-1。
E重叠 > E交叉 E=12.1KJmol-1
当二个氢原子的间距少于240pm(即二个氢原子的半径和)时,氢原子之 间会产生排斥力,从而使分子内能增高,所以重叠式比交叉式内能高。
开复课件网
(4)乙烷构象势能关系图
能量 12.1 KJ
非键连相互作用 不直接相连的原子 间的排斥力。
开复课件网Hale Waihona Puke
高级烷烃的碳链呈锯齿形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由于分子主要以交叉式构象的形式存在, 所以高级烷烃的碳链呈锯齿形。
开复课件网
4. 乙烷衍生物的构象分布
1,2-二氯乙烷(对位交叉70%)
1,2-二溴乙烷(对位交叉84%-91%)

医用有机化学课件 第二章 链烃(物性,烷烯炔化性022)--2013101703新 3

医用有机化学课件  第二章 链烃(物性,烷烯炔化性022)--2013101703新 3

(4)用诱导效应解释马氏规则
❖ 丙烯与HX反应: ❖ 第一步:生成的碳正离子有两种
❖第二步
❖那种碳正离子为主要中间体?
(5)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 体系稳定性:电子云分布平均化 (或电荷分散化)
❖ 碳正离子的稳定性顺序为: 叔(3°)C+>仲(2°)C+ >伯1° C+ >CH3 + 。
(6)过氧化物效应
吸电子共轭效应(-C效应) 斥电子共轭效应(+C效应)。
共轭体系的分类
1.π-π共轭体系 键与π键相间一个单键
2.P-π共轭体系 P轨道与π键相间一个单键
3.σ-π超共轭体系 碳氢σ键与π键相间一个单键
4. σ- P超共轭体系 碳氢σ键与P轨道相间一个单键
超共轭体系,作用弱,稳定性差。
1、π-π共轭体系
❖第二步,X-与碳正离子结合,生成卤代烷
❖慢步骤:反应的决定步骤
(2)马氏规则
❖ 当不对称烯烃和卤化氢加成时,氢原子主要加 在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叫做马氏规则 (Markovnikov`s rule) 。
❖ 例如:丙烯与氯化氢加成
(3)诱导效应 ❖ 诱导效应(I效应):由于基团的电负性不同,使分

(二)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
共轭体系条件:
1、形成共轭体系的原子必须在同平面上; 2、形成共轭体系的原子必须有一个p轨道。
共轭效应: 1、电子云分布平均化——体系稳定化
2、电子云交替极化 CH2=CH-CH=O
共轭效应
❖分为静态和动态共轭效应两种:
CH2=CH-CH=CH2 + Br+ 动态 ❖共轭效应有:
(3)链终止
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消除自由基。

第2章开链烃(1)

第2章开链烃(1)

3 ºH > 2 ºH > 1 º H
的作用力也增加,其沸点也相应增高。
(1-2)沸点(带支链的烷烃)
同数碳原子的构造异构体中 —— 支链增多,则 分子趋向球形,使分子不能像正烷烃那样接近, 分子间作用力也就减弱,所以在较低的温度下, 就可以克服分子间引力而沸腾。

•同数碳原子的构造异构体中,分子的支链越 多,则沸点越低。 例如: 正丁烷的沸点:- 0.5℃
Chapter 2
第二章开链烃
Ⅰ. 2.1烃的定义
烷烃 (Alkane )
• 分子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叫 碳氢化合物,简称烃.
2.2 烃的分类:
(1)开链烃(链烃),又叫脂肪烃.

可分为:烷烃 、烯烃 、二烯烃 、炔烃等
又分为:脂环烃和芳香烃两类.
(2)闭链烃(环烃).
2.3 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构造异构
丁烷
C4H10
戊烷
C5H12
CH3(CH2)3CH3
(2)烷烃的通式
——直链烷烃分子中,一个或几
或: CnH2n+2
个 -CH2- 基团(亚甲基)连成碳链,碳链的两端再连 有两个氢原子,因此直链烷烃的通式可写为:

H-(-CH2-)n-H
• 乙烷可看成甲烷的一个氢原子被甲基-CH3取代; • 丙烷可看成乙烷上的一个H被甲基-CH3取代; • 丁烷可看成丙烷的一个H被甲基 -CH3 取代:
2.8 一般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 (1)链的引发:

X2 2X · (光或热)
(2)链增长(链传递): X· + RH HX + R· R· + X2 RX + X· ................ (3)链终止:

第2链烃第1节烷烃34页PPT

第2链烃第1节烷烃34页PPT
(Skeletal isomer)在烷烃分子中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异 构体数目增加得很快。对于低级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 和构造式,可利用碳干不同推导出来。 以己烷为例其基本步骤如下; (1)写出这个烷烃的最长直链式:
(省略了氢)
五年制卫生高职有机化学课件
(2)写出少一个碳原子的直链式作为主链把剩下的碳 当作支链。依次当取代基连在各碳原子上,就能写 出可能的同分异构体的构造式。
五年制卫生高职有机化学课件
2.主链碳原子的位次编号。
确定主链位次的原则是要使取代基的位次最小。从 距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
五年制卫生高职有机化学课件
3.位次和取代基名称之间要用“-”连起来,写出母体的 名称
⑴如果有几个不同的取代基时,把小的取代基名称写在前面,大的 写在后面; ⑵如果含有几个相同的取代基时,把它们合并起来,取代基的数目 用二、三、四……等表示,写在取代基的前面,其位次必须逐个注 明,位次的数字之间要用","隔开。
五年制卫生高职有机化学课件
五、烷烃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⑴在空气中燃烧: ⑵在催化剂下可以使烷烃部分氧化,生成醇、醛、酸等
五年制卫生高职有机化学课件
2.卤代反应
烷烃的氢原子可被卤素取代,生成卤代烃,并放出卤化 氢。这种取代反应称为卤代反应。
五年制卫生高职有机化学课件
氯代反应: 甲烷的氯代反应较难停留在一氯代甲烷阶段
五年制卫生高职有机化学课件
3.碳原子的类型
“伯”(Primary)或一级碳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相连的碳,用1o表示 “仲”(Secondary)或二级碳原子:与二个碳原子相连者,用2o表示 “叔”(Tertary)或三级碳原子:与三个碳原子相连者,用3o表示 “季”(Quaternary)或四级碳原子:与四个碳原子相连,用4o表示

大学有机化学第二章 链烃-2

大学有机化学第二章 链烃-2
上页 下页 首页
3. 烷烃卤代反应的取向 含有不同类型H的烷烃氯代时 可得到不同的氯代烃。 含有不同类型 的烷烃氯代时, 可得到不同的氯代烃。 的烷烃氯代时
CH3CH2CH3 + Cl2 hv CH3CH2CH2Cl + CH3CHCH3
45% 伯氢与仲氢的活性比: 伯氢与仲氢的活性比:
1ºH
Cl
熔点 mp.
直链烷烃的熔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 直链烷烃的熔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含偶数 个碳原子的升高得多些。 个碳原子的升高得多些。
原因:在晶体中,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不仅取决于分子 原因:在晶体中, 的大小,而且和分子的对称性有关。 的大小,而且和分子的对称性有关。 支链烷烃的熔点也比相应的直链烷烃低, 支链烷烃的熔点也比相应的直链烷烃低,但高度对称的 熔点也比相应的直链烷烃低 支链烷烃其熔点却异乎寻常的高 其熔点却异乎寻常的高, 支链烷烃其熔点却异乎寻常的高,这是因为分子的对称性 越高,在晶体中排列越紧密。分子量相同的烷烃异构体中, 越高,在晶体中排列越紧密。分子量相同的烷烃异构体中, 对称性大的熔点高些。 对称性大的熔点高些。 CH3
CH3-Cl + Cl2 ——> CH2Cl2 + HCl 二氯甲烷 CH2Cl2 + Cl2 ——> CHCl3 + HCl 三氯甲烷 CHCl3 + Cl2 ——> CCl4 + HCl 四氯化碳
上页
下页
首页
• 反应机理(反应机制,反应历程) 反应机理(反应机制,反应历程) Machanism) (Reaction Machanism)
上页
下页
首页
三、炔烃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乙炔、丙炔和 丁炔为气体 简单炔烃的沸点、 丁炔为气体。 常温下乙炔、丙炔和1-丁炔为气体。简单炔烃的沸点、熔点及密度等比 相应烯烃要高。炔烃难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石油醚及苯等有机溶剂中。 相应烯烃要高。炔烃难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石油醚及苯等有机溶剂中。

医用有机化学全册教学课件2

医用有机化学全册教学课件2
有机化学
药学院化学教研室 问题: 1.为什么把碳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 2.为什么把研究碳化合物的化学作为独立学科--有机化学?
碳化合物(有机物)的特性
有机化学
药学院化学教研室
问题:
1.为什么碳化合物(有机物)具有特性?
碳的特性 碳化合物(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特性
延长了解:无机界:硅的特性
有机化学
构不同的新分子的反应。
R2
R1 C
R4 C
R5
H+(-H2O)
R3 OH
R1 R4 R2 C C R5
R3
重排
R4
H2O(-H+)
OH
R1 C C R5
R1 C
R2 R3
R2
R4 C R5 R3
有机化学
(四)消除反应
药学院化学教研室
有机化合物失去部分原子或功能基(称为离去 基)的反应。会生成不饱和的化合物。
CH3CH2OH氧化还原反应
多数氧化反应表现为分子中加氧或去氢,多 数还原反应表现为分子中加氢或去氧。
一、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三、有机物分子结构理论基础 四、有机反应基本类型和反应中间体 五、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自学)
❖有机化学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药学院化学教研室
❖ 有机化合物 (organic compound) :碳化合物 ❖ 无机化合物(inorganic compound) :非碳化合物
有机化学
产生均裂反应的条药学件院化学教研室
❖共价键本身多数为非极性共价键或极性 较小 ❖光照、高温 ❖自由基引发剂(如:过氧化物)
有机化学
(三)离子型反应 异裂
药学院化学教研室

专业社会实践医学有机化学--第二章链烃

专业社会实践医学有机化学--第二章链烃

sp2
2pz
sp2
2020/9/1
120o
p
20
乙烯分子的形成
z
z
x
五个σ键在同一个平面上;π电子云分布在平面
的上下方。
2020/9/1
21
二、烯烃的命名和构造异构
(一)烯烃的命名
1
23
4
5
H
CH3 C CH CH2 C
6
CH3
CH3
CH3 2,5-二甲基-2-己烯
CH2=CH— CH3CH=CH— 2020/9/1 CH2=CHCH2—
2020/9/1
41
4、 加水 必须在H2SO4 或H3PO4的催化下加成
(CH3)2C
+ CH2 H2 O
H2SO4
(CH3)3COH
注:这是工业合成醇的一种重要方法。
2020/9/1
42
(三)自由基加成反应-过氧化物效应
正己烷 n-己烷
CH3 CH CH2 CH2 CH3 异己烷 isohexane
CH3
CH3
2020/9/1
CH3 C CH2 CH3 CH3
新己烷 neohexane
9
2、系统命名法 烷基:从烷烃分子中去掉一个H原子后剩下的基团。
CH3- methyl Me 甲基
CH3CH2- ethyl Et 乙基
乙烯基 丙烯基(1-丙烯基) 烯丙基(2-丙烯基)
22
(二)烯烃的碳链异构和位置异构
以丁烯为例: C4H8
CH2 CH CH2 CH3
CH3 CH CH CH3
1-丁烯(1-butene) 2-丁烯(2-butene)
碳骨架相同,只是双键位置不同,称位置异构

医学类专业有机化学教案02链烃

医学类专业有机化学教案02链烃

第二章链烃(Chain Hydrocarbons)授课对象:临床医学、口腔专业等学时安排:7h教材:<<医科大学化学>> 下册陈启元梁逸曾主编 2004年1月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结构特征和命名;烷烃的异构构象,烯烃的顺反异构。

2. 掌握烷烯炔的化学性质的异同点;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及机理;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3. 熟悉烷烯炔的系统命名规则,碳和氢的类别;4. 熟悉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概念、类型和异同点。

能运用这些理论解释一些典型的反应现象;5. 了解立体选择反应和立体专一反应;6.了解链烃的物理性质;反应过渡态及反应活化能与反应速率的关系;7.了解共振论的应用;教学重点:1. 烷烃的命名(包括六碳以下的英文命名)。

伯、仲、叔碳原子和氢原子,乙烷与正丁烷的构象;2. 烷烃的结构特征:σ键。

卤代自由基反应机理,伯、仲、叔氢的反应活性,伯、仲、叔碳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3.烯烃的结构特征:π键的形成和特点;烯烃亲电加成反应和反应机理,马氏规则及理论解释;4..烯烃的氧化反应;5..共轭二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教学难点:1. 烷烃的英文命名;2. 自由基卤代反应机理;3. 反应过渡态及反应活化能与反应速率的关系;4. 烯烃亲电加成反应机理;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5. 立体选择反应和立体专一反应的区别;教学方法:讲授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拟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 关于烷烃的命名法则因中学的基础较好,应精选例题,边讲边练。

2. 对于构象异构碳碳双键和叁键的形成和特点,应充分利用模课件动画,帮助学生树立立体形象。

3. 对于自由基反应历程和各级自由基的稳定性,紧扣八隅体的稳定结构和键的离解能来分析。

4. 注意从产生原因、方向、强弱、传递等方面比较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异同点。

5. 从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出发,引导学生理解亲电加成反应机理,运用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解释马氏规则。

第二章 开链烃(烷烃)

第二章 开链烃(烷烃)

能否写出以下两个化合物的稳定构象?
1. CH3CH2CH2CH2CH3
2. CH3CH2I
C2H5 H H
I
H
H
·
H
CH3 H H
·
H
H
开链烃
第一节
烷烃
一、概述 二、烷烃的命名 三、烷烃的构象 四、烷烃的性质
四、烷烃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2. 化学性质
1.
物理性质
C ↑ b.p.↑ 对于相同分子量的烃,侧连越多, b.p.越低
H
0.109nm
H H
C
109。28'
H
乙 烷 分 子 的 形 成
s键: 旋转不影响轨道重叠程度, 即s键可沿键轴“自由”转动;重 叠程度大,稳定性高;键的极化度小。
头碰头重叠形成C-Cσ键
构象(conformation) 因单键旋转而使分子中原 子或基团在空间产生不同的排 列形象称为构象。每一种空间 排列形象就是一种构象 (conformation)。
2) 卤代反应
1) 氧化反应(燃烧)
CH4 + O2
燃烧
CO2↑ + H2O
2. 化学性质
烷烃分子中所有的键都是 σ 键,因而化 学性质比较稳定,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 还原剂、金属钠等都不能反应。
1) 氧化反应(燃烧)
2) 卤代反应
2) 卤代反应 CH4 + 2Cl2
光照 hν
CH3Cl + HCl
1) 沸点 (b.p.)
2) 熔点 (m.p.)
C ↑ m.p.↑
3) 水溶性
不溶于水和极性溶剂,而溶于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四、烷烃的性质

开链烃

开链烃

仅由碳原子连接顺序和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同分异构 仅由碳原子连接顺序和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同分异构 连接顺序和方式不同 现象称构造异构现象。因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在空 现象称构造异构现象。因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在空 构造异构现象 间排列不同而产生的异构现象称立体异构现象。 间排列不同而产生的异构现象称立体异构现象。 而产生的异构现象称立体异构现象
b 系统命名法
1892年在日内瓦开了国际化学会议,制定了 系统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叫做日内瓦命名法。 后由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作了几 次修订,简称为IUPAC命名法。 我国参考这个命名法的原则结合汉字的特点 制定了我国的系统命名法(1960)。1980年进行 增补和修订,公布了《有机化学命名原则》。 有机化学命名原则》 有机化学命名原则
第二章 开链烃
烃:指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指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分别取碳和氢的部分拼音和结构构成烃
根据烃分子中碳原子间连接方式可分为: 根据烃分子中碳原子间连接方式可分为: 饱和烃: 饱和烃:烷烃 开链烃 (脂肪烃) 脂肪烃) 不饱和烃: 不饱和烃: 烯烃 炔烃 脂环烃 环状烃 芳香烃
从右到左: , , , 从右到左:2,2,5,6 从左到右: , , , 从左到右:2,3,6,6
CH3CHCH2CH2CH2CH2CH—CHCH2CH3 CH3 CH3 CH3
2, 7, 8-三甲基癸烷(不叫3,4,9-三甲基癸烷) 三甲基癸 不叫3,4,9- 甲基癸 3,4,9
1
2
3
4
5
6
7
8
9
H H
甲烷分子示意图 见书19页 见书 页
H
H H
甲烷的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3CH2CHCH CH2CH2CH3 2 CH3
3-甲基庚烷
CH3CH2CH2CCH2CH3 CH2
2-乙基-1-戊烯
CH3CH-CH-CHCHCH2CH3 2 Me Me CHCH 3 CH2CH3
2,3,5-三甲基-4-丙基庚烷
CH3CH2CH-CH-CHCHCH2CH2CH3 2 H2C Me CH2 5-甲基-4-乙基 CH2 CH2 -6-丁基癸烷 CH3 CH2 CH3
H
1
元素周期表
He2 B 5 C 6 N 7 O 8 F 9 Ne10 Al13Si14 P 15 S 16 Cl17Ar18
Li 3 Be4 Na11 12 Mg
K19 Ca20Sc21 Ti22 V 23 Cr24Mn25Fe26Co27 Ni28Cu29Zn30 Ga Ge As Se34 Br35Kr36 Rb37 Sr Y39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53 Xe54
1
CH3CH2CHCH2CH2CH3 CH3
2
3
4
5
6
CH3CHCH2CH CH2 CH3
5
4
3
2
1
3-甲基己烷(不叫4-甲基己烷)
4-甲基-1-戊烯(不叫2-甲基-4-戊烯)
取代基的位次与取代基的名称之间用半字线隔开。不饱 和烃中,必须注明不饱和键的位次,其位次以不饱和键 所在碳原子的数字中较低的一个表示,把它写在母体名 称之前并用半字线隔开。当不可能发生误会时,也可以 不注明位次。
2-十二碳烯 2-十二烯
×
第二节 烷、烯、炔的结构
1、同系物结构与通式 通式 CnH2n+2 CnH2n CnH2n-2
烷烃
单烯烃 单炔烃
CH4,CH3CH3, CH3CH2CH3, …. C2H4,C3H6,…. C2H2,C3H4,…
凡具有同一个通式,结构相近,在组成上相差一 个或几个-CH2- 的许多化合物组成的一个系列— —同系列, -CH2-为系列差。
Me—
Et— Pr—
iPr—
CH3CH2
CH3CH2CH2
CH3CHCH3
CH3CH2CH2CH2
CH3CHCH2CH3
丙烷 丙基 Propyl 丙烷 异丙基 Isopropyl
丁烷 丁基butyl 丁烷 仲丁基secbutyl 丁烷 异丁基iso-butyl 丁烷 叔丁基tertbutyl
Bu—
sBu— iBu— tBu—
(四) 按优先顺序编排 在两种不同编号中,两个不同的取代基位于相 同的位次时,应使优先顺序小的具有最低编号。 在名称中,按优先顺序由小到大的顺序列出。 如:
CH3CH2CH2CHCH2 CHCH2CH2CH3 CH3CHCH3 CH2CH2CH3
9 8 7 6 5 4 3 2 1
4-丙基-6-异丙基壬烷 (不叫4-异丙基-6-丙基壬烷)
CH3 CH3CCH2CHCH 3 CH3 CH3
CH3CH
2,2,4-三甲基戊烷
CCH CHCH 3 CH3
3-甲基-2,4-己二烯
CH
C CH2CH2CH CH
5-庚烯-1-炔
CH3
CH3CH2CH—CH2—CHCH2CH3 CH2CH3 CH3
“优先次序规则”
3-甲基-5-乙基庚烷
CH3 CH3CH2CH—CH—CH2CH2CH3 CH2CH3
甲烷的形成和结构
CH3
Note: a 双、三键共存时,母体为烯炔,选取同 时含双、三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编号遵循最低 系列原则,若位次相同,选取双键位数小者; b 碳数超过10,且有官能团时,要在碳数 和母体名称间加“碳”字,以免误会。
HC CCH2CHCH=CH 2 CH3
3-甲基-1-己烯-5-炔
CH3(CH2)8CH=CHCH 3
第一节 烷、烯、炔的命名
有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两种。 一、普通命名法 将直链烷烃叫做正某烷,按天干顺序甲、乙、丙、 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字分别表示10个 以内碳原子的数目,10个以上的碳原子就用十一、 十二、十三……等数字表示。 含支链的烷烃用异、 新等字来区别。如:
C H3C H2C H2C H2C H3 C H3C HC HC H3 2 C H3 正戊烷 C H3 异戊烷 C H3 C C H3 新戊烷
当双键和叁键处于不同编号位置时,按最低系列原 则。如:
CH3CH CH C CH
3-戊烯-1-炔(不叫2-戊烯-4-炔) 若双键和叁键处于相同的编号位置,则按优先顺序 规则。如:
HC C
CH2
CH CH2
1-戊烯-4-炔(不叫4-戊烯-1-炔) 不论上述何种情况,命名时都写成“几烯几炔”, 烯在前炔在后(优先顺序规则)。
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原子团叫做烃基。
脂肪烃基:脂肪烃去掉1个H所剩下的部分。“R-” 芳香烃基:芳香烃去掉1个H后剩下的部分。“Ar-” 烷基:烷烃的基。
• 烃基的名称由相应的烃名确定。 •当烃分子中含有不同类型的氢时,会出现不同的 烃基。
CH3
甲烷 甲基 Methyl 乙烷 乙基 Ethyl
(H, H, H)
3.当基团为不饱和基团时,
H (C) CH CH2 相当于 C C H (C) H (C) (C) C CH 相当于 C C H (C) (C)
(C) H (C) H (C) H 相当于 (C) (C) H H (C)
(N (C) ) C N 相当于 C N (N) (C)
根据顺序规则,一些常见原子和基团的 优先顺序如下:-I、-Br、-Cl、-SH、 -F、-OCOR、-OR、-OH、-NO2、 -NR2、-NHCOR、-NHR、-NH2、 -COOR、-COOH、―CONH2 、―COR、 ―CHO 、 ―CR2OH 、 ―CH2OH 、 ―CN 、 ―C6H5、―CHR2(R≠-CH3)、 ―CH=CH2、-CH2R、-CH3、D、H、 孤对电子。
(五) 合并取代基
把相同的取代基合并起来,取代基的数目用二、 三、四等汉字表示,写在取代基的前面,位次 必须逐个注明,位次的数字之间要用“,”隔开。 如:
CH3 CH3 CH3 C H C C H2C H2C HC HC H2C H3 2 CH C H2
CH3
6,6,7-三甲基-3-丙基-1-辛烯
总结上述命名原则,我们可以概括出“含、 长、多、低”四个字。即选择含有官能团的最 长碳链为主链,使主链上连有尽可能多的取代 基,编号时应使官能团具有最低位次,其次是 取代基具有最低位次,并遵循“优先顺序规 则”(基团处于相同位次时)和“最低系列原 则”(基团处于不同位次时)。 名称书写应正确使用阿拉伯数字、汉字、天 干、逗号和半字线等,随意乱用或使用不规范 化都是不允许的。 总的原则: 判断母体 确认主链 两大原则 规范 书写
(三)“最低系列”原则 The different rule
碳链从不同的方向编号时,得到两种不同编号系列,
则顺次逐项比较两系列的不同位次,最先遇到的位
数最小者,定为“最低系列”。如:
CH3 C H (C H2)4 C H C H C H2C H3 CH3 C H3 C H3
2,7,8-三甲基癸烷(不叫3,4,9-三甲基癸烷) 我们首先比较这两种编号的第一个数字,前者为2 后者为3,故选择前者。如果第一个数字相同,我们 就比较第二个数字,顺次逐项比较。
(六) 取代基最多者为主链
如有若干条等长的碳链可供选择时,应选择 取代基最多的为主链。如:
C H3 C H3C H2C HC HC H 3 C HC H3 C H3
2,4-二甲基-3-乙基戊烷 (不叫2-甲基-3-异丙基戊烷)
(七) 当化合物同时含有双键和叁键时,编号 按“最低系列”原则和优先顺序规则
C 3
这种命名方法只适用于碳原子数较少的烷烃。
二、碳原子的类型 烃分子中的饱和碳原子可分为伯、仲、叔、季4 种类型,以下列结构为例来说明: C:伯碳原子 CH3 CH3 C:仲碳原子 CH3-C CH-CH2-CH3 C:叔碳原子 CH3 C:季碳原子 三、基的命名 一个化合物从形式上消除一个单价的原子或基 团构成一价基,在烃类化合物中是除去一个氢原子 以后的剩余部分。基根据相应母体的名称来命名。
同系物结构相似,化学性质也相近,物理 性质随碳原子数增加呈规律性递变
2. σ键和π键 原子轨道沿键轴重叠,形成的共价键称为 σ键;肩并肩重叠形成的共价键称为p键。
3.碳原子的三种杂化状态
烷烃 碳原子采取 sp3杂化 烯烃 碳原子采取 sp2杂化 炔烃 碳原子采取 sp杂化
4. 甲烷、乙烷、乙烯、乙炔分子的形成
2.当两个基团的第一个原子完全一样 时,就比较其次连接的原子,依次类 推,直到比较出优先顺序为止。
CH3 C CH3 > CH3 CH3 C H > CH3 H C H > CH3 H C H H
(C, C, C)
(C, C, H)
CH2Cl
>
(Cl, H, H)
(C, H, H) CH3 C CH3 CH3 (C, C, C)
第二章
开链烃
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碳氢化合物, 简称为烃。一切有机化合物都可以看作是烃的衍生物, 所以烃是有机化合物的“母体”。 根据碳链的骨架以及碳原子之间化学键的不同, 可以将烃作如下分类:
开链烃 (脂肪烃) 烃 脂环烃 闭链烃 (环烃) 芳(香)烃 饱和烃(烷烃) 不饱和烃 烯烃 炔烃 如: C H3 C H3 如: C H2 C H2 如: C H C H 如: 如:
“最低系列原则”
4-甲基-3-乙基庚烷
命名下列化合物
2,3-二甲基-3-己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