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 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二语习得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侧重系统地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本质和习得的过程,即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和语言过程,研究学习者在掌握了母语以后是如何学习另一套新的语言体系的,研究学习者学到了什么和没学到什么,研究为什么大部分学习者的第二语言无法达到母语的水平,研究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研究学习者运用第二语言的过程,研究语言教学对语言习得的影响,也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之间存在的巨大个体差异等等(蒋祖康,1999)。Doughty和Ijn8(2003)指出,二语习得研究者认识到二语习得是在社会环境中发生的,并受到环境或大或小的影响。然而,研究者同时也认识到语言学习和其他的学习一样,是不同的个体心灵内部的最大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二语习得研究已经逐步被认为是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
总之,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主要研究人类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心理过程。它既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又是一种基础理论,因为学习理论注重把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学习领域,探讨行为是如何发生和变化的,并试图解释和预测行为的变化。二语习得理论就是要为人们提供对二语习得的基本理解力,从而为形成人们的二语教育观奠定较为科学的基础。
第三节研究二语习得理论的意义和作用
1.提供知识
二语习得理论是人们对学习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指南和资源。二语习得理论提供二语习得领域的知识,以及分析、探讨和从事学习研究的途径和方法,为外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研究学习的框架,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值得研究的问题上。
2.知识的概括
二语习得理论对有关二语习得法则的大量知识加以总结,使其系统化和条理化,以便于学习者掌握。掌提了理论,就可以降低材料的复杂性,以便于对其进行分桥。任何理论在抽象和筏括大旦具体知识的过程中,必然会失去一定的具体性和精确险,正因为这样。理论才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3.描述与解释(descrZbing and interP:etin8)
二语习得理论是对人类从事的各种各样的::语教育实践的理性阐述。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首先是描述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即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整体语言能力和各项具体语言技能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其次是解释第二语言习得:为什么学习者能够获得第二语言?哪些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对第二语言的刁得起着正面的促进作用或负面的阻碍作用?(蒋祖康,1999)二语习得理论说明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以及为什么有的学习有效,有的学习:无效。二语习得理论和二语习得法则的不同在于二语习得法则只是告诉人幻“应该如何”学习,而二语习得理论则试图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学习。
4.指导外语教学实践
二话习得理论不仅能从理论上告诉人们二语教育是什么,而且亦能返回到实践中指导人们怎样去做。外语教学是一种培养人的专业实践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反省的、不确定的、形式复杂的活动,是一种体现外语教学行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设的活动。二语习得理论研究既要通过描述和解释客观地反映现实的外语教学的存在,又要通过自身的价值、规范、规则、技术等,为外语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并由此培育外语教学实践智慧,变革外语教学实践,促进外语教学的改进与发展。对外语教师来说,理论给入以理性思维的框架,给人以实践智慧的启迪,给人以丰富内在的修养。要化理论为认识,化理沦为智慧.化理论为德性。二语习得理论家与外语教师应在具体外语教学实践中变革外语教学实践,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5.推动外语教学改革
外语教学改革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变革现存教育的活动,它是一种特殊的外语教学实践,是外语教学领域里的创新。历史上,任何时期以任何方式进行的外语教学改革除了社会需要外,都是随着二语习得理论的出现和发展而进行的*没有二话习得理论的指导,任何外语教学改革都不会是全面和成功的
第二章行为主义论与二语习得
第一节主要代表人物
Burrhus F舵dertck Skinner(1904一1990)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1904年3月20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萨斯奎哈纳。他父亲是位律师,井希望儿子也走他的路。但skinner决心当名作家,为此,1922年skinner进入哈密尔顿学院主修英国文学并开始从事写作。1926年Skinner从哈密尔顿学院毕业,转入哈佛大学心理学系,于1930年获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1931年又获心理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在该校研究院任研究员。1937—1945年他在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教授心理学课程,1945一1947年任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系主任,1947年他重返哈佛大学,担任心理学系的终身教授,从事行为及其控制的实验研究。
虽然Skinn巴提出的概念很少,提出来的理论也多受Pavlov、Wat50n特别是Thorndike 的影响,但他却使这些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区分了两种类型的行为:应答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他还指出:各种各样的强化相依性都可以用来修正或控制任何种类的行为。
skEnner的研究方法和行为体系是实证主义的,他著名的skik ner箱就是为实现这一概念及其思想而创造的特定环境。实验本身及其材料固然是客观可见的事实,但获取材料和创造环境所用的仪器装置即手段却是有主观意图的。其意图的理论依据就是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的特点之一是尽力将隐蔽的东西客观化,直到能为人们所感觉和感知。
第二节行为主义论的主要观点
行为主义论包括经典条件反射(最初由俄国生理学家IvMPa?lov(1870—1932)发现并做了详细研究)和操作条件反应(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应,由美国著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凰F\skiMer发现并做了详尽研究)。“按一般沦者认为,行为主义代表两点意义:(U凡是以条件作用的控制实验为方法,以动物学习的刺激—反应联结为题材,从而达成其建构学习理论目的者,即称为行为主义。(2)行为主义创始人watson所揭示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特别强调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自然科学法则,在客观与外控的情境下,观察测量个体的外显行为,从而达到控制或改造个体行为的目的”(张春兴,1998)。一般认为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行为主义为古典行为主义(classicalbehaviorism),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行为理论为新行为主义(ne 旷bEhavi。rism)。在古典的和新行为主义问世以前,酗wardLeenofndike(1874—1949)和Pavlov 等专家学者的理念和实验为行为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行为主义论是最早的教学理论之一,它起初被用来解释第一语言习得,而后被运用于外语学习的研究。行为主义重模仿、练习,强调客观环境对语言习得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来,一些研究者在讨论外语教学理论时不再提及行为主义,认为它已经过时了。但客观来讲,行为主义在外语学习研究中仍然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张厚荣(2003)认为,从历史上看,如果没有行为主义创始人JohnBr血Juswa比on(1878一1958)的革命精神,就没有后来的新行为主义。正是wa恢on的决心及后人的努力感动了行为主义的坚决反对派、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Ku破Koffka(1886—1941)。KofAa承认,行为主义思潮在确定心理学对象上对他有启示,并写到:“从行为出发,容易找到意识和心理的位置;从意识、心理出发去寻找行为的阴舰位置是比较困难的。”(Koflka,1935,见张厚察,2003)因此,不能因为行为主义理论的局限性而否定它对语言习得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