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内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物流运输系统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国内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物流运输系统的设计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09交通(1)班姓名:武开亮学号:20090504310028
摘要:现代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存储、包装、配送、装卸、搬运等若干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子系统集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对于汽车产业而言,合理的物流配送系统不仅能减少运输成本,还可以节省仓储空间,增加流动资金,对整个企业具有很大的影响。针对国内物流运输体系的特点和国内汽车制造厂与消费市场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设计合理的物流运输系统。
关键词:整车及零部件运输、物流管理、库存,运输、包装
一、我国汽车整车物流与零部件物流的发展历史
汽车物流可以细化成两个相关领域,整车物流和零部件物流。国内汽车物流从8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规模,开始有专业的仓储和运输企业,但主要负责整车物流一块,而且主要是由整车制造企业自身或总经销商负责,忽视了零部件物流的发展,这可能与我国零部件工业发展落后有关。对零部件物流的研究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兴起的,由于汽车产业全球采购浪潮的兴起,人们发现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物流业的落后已制约了汽车产业的发展。
同零部件物流业相比,整车物流在中国发展情况较好,受重视程度较高。我国整车物流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是整车厂成为自营物流商,开始有专业的仓储和运输企业,主要负责整车物流一块。后来逐渐发展到一些大的生产商,如上海大众、中国一汽、
二汽都拥有自己一定规模的整车物流储运公司或部门。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整车物流业中发展最快的是第三方物流业。随着社会化分工日益专业化,涌现出一大批汽车第三方物流企业。但是由于整车制造企业在核定汽车零部件价格时已经将运费、包装费、工位器具等费用包含在内,故国内汽车零部件基本上是由零部件供应商自行负责零部件的运输、仓储、包装等工作,整车制造企业或总经销商一般提供一个较大规模的零部件总库作为供应商入厂或售后物流集散地。这就造成了如下弊端:
1、零部件供应企业各自拥有独立的零部件物流体系,使用自己的运输工具、仓库或向社会租用,难免出现重复建设、投资较大,资源利用率不足的现象;
2、采用自身能力运输与专业的物流公司相比,物流的成本较高;
3、产品的仓储、运输质损较高
二、我国汽车整车物流与零部件物流的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还没有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汽车制造企业的全部入厂或售后物流,只有一部分物流公司开始承接零部件企业的运输或仓储业务,以解决零部件企业自身能力的不足。
我国现行的主体汽车及零部件物流模式是供产销一体化自营物流,即汽车产品原材料、零部件和辅材等的购进物流,汽车产品的制造物流与分销商的分销物流等物流活动全部由汽车制造企业负责完成。整车物流与零部件物流的服务模式没有区别,基本上都采用第二方物流服务模式(即供应商提供物流服务模式)。在现阶段第三方物
流服务(即由买卖双方以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使用自己的物流服务设施为买卖双方提供现代物流社会化服务的模式)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种模式对整车及零部件物流业都有好处。生产企业能够掌握第一手的客户信息,有利于改善客户服务和对整个物流进行协调和控制。但是,随着物流业的不断扩大,供应全球化和电子商务对汽车产品物流信息化,自动化和柔性化的不断发展,对制造商的物流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变化不仅增加了制造商的资金负担,而且也不能充分发挥经济优势,还会降低汽车产品总体物流效率。这种模式对汽车产业是不利的。
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物流运输系统设计原则
对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物流运输系统而言,设计的重要内容包括:运输路线的规划、运输方式的选择和信息系统设计等方面。为保证整个供应链高效、有序、低成本运行,运输系统设计必须放在整个物流系统乃至整个供应链设计之中,结合汽车行业的特点,就运输系统设计提出如下设计原则:
1、运输系统的可靠性原则。在汽车零部件物流运输中,选择运输工具应优先考虑适合集装箱运输的车辆、船舶、机车,因为长途运输过程中,集装箱运输的质损率最低、并且统一了运输工具规格,在调运过程中,无须多考虑运输工具的适载性,便于进行路径优化。
2、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原则。运输系统的安全是保证物流运输的前提,而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是保证运输安全性的首要条件,它包括人身、
设备和被运货物的安全。为了保证运输安全,应首先了解被运零部件的特性,如重量、体积、贵重程度、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易碎、易燃等危险性),然后选择安全可靠的运输方式。
3、运输系统的及时性原则。零部件运输的在途时间和到货的准时性是衡量运输效果的又一重要指标。运输时间的长短和到货的准确性不仅决定着零部件周转的快慢,而且还对生产的顺利进行影响极大,由于运输不及时造成用户缺货,有时会对客户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运输系统的低成本原则。运输成本的多少是衡量运输系统的综合指标,也是影响物流运输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运输费用似乎和以上的三个原则存在悖反,如为缩短运输时间,选择速度更快的运输方式,一般会引起运输费用的增加。因此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即包保证生产的顺利开展,又要运输系统的成本较低,需要综合考虑全局之后衡量一个最优的方案。
5、运输系统信息化原则。现代物流运输系统必须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之上,物流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客户、供应商、物流承运方的数据。以互联网为平台,使用标准的数据结构进行数据交换,也就是所谓的EDI。为了将移动的车辆也纳入运转的信息链中,则需要使用移动信息系统,比如通过安装车载GPS装置,确定的合同数据、路线数据、车辆数据和行驶数据都被收集起来进行储存、交换、处理。另外还可以进行车辆定位,帮助货运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安排短期取货和到货时间方面作好车辆调度。
四、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物流过程的管理
1、订货环节的物流管理
我国汽车企业的大部分产品,尤其是整车产品,通常是按合同销售给中间商,即在每一年的年末或下一年的年初,举行订货会,双方签订购销合同。在履约的过程中,企业按经销商的临时订单(通常按月发出求的车型、品种、数量、交车地点和交车时间等发车。零部件物流的销售业务也是从顾客订货开始的。企业的销售部门在接到订单后,对需要发送的零部件首先要进行分析。零部件供应企业联系的客户地理位置的分布可能是全国、全球,对产品需求的数量、品种的差异很大,因此不可能像整车处理一样大批量、单一品种地发货。发货环节是物流的起点,发货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后续库存管理、运输过程的效率,所以对发货数量和时机的把握在零部件物流中显得格外重要。2、库存环节的物流管理
对整车库存而言,库存管理最大的问题是决策好存货水平和订货时间问题。由于汽车属于大件消费品,不合理的库存会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而存货过少,又可能导致脱销,而且会增加订货次数,从而增加订货费用。以上两种情况都可能会造成仓储工作综合费用上升,增加企业的营销成本。仓库存货水平大小决定了每次订货的订货量,因而存货水平决策实质上就是订货量的决策。订货量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库存成本(包括占用流动资金的利息支出,物品功能维护费用等)和进货成本(包括进货人员差旅费、手续费、运输计划费、运费等) ,选择综合成本最小时相应的订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