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
一、引言
对于近些年频频出现的“跑路”、非法集资事件,可以反映出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转轨期的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地位尴尬,同时民间资本供给量大却分布分散,在当前的制度条件下无法合法地贷出款项,给予这部分中小企业以充足的资金补充。而处于正统地位的中国银行业,出于风险评估,大部分可贷资金流向大型国有企业。社会资本无法优化配置,严重损害了经济效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过高。
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突出表现在管制性进入壁垒,市场性进入壁垒对于潜在进入者并无十分明显的影响。由于管制性壁垒过于严格,一方面导致民营资本无法充分发挥绩效,补充资金,另一方面使得在为银行处于低效状态,使得整个社会金融融通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
二、结构性进入壁垒
结构性壁垒突出表现在经济性壁垒上。一般来讲,构成经济陡壁垒有绝对成本优势壁垒、规模经济壁垒、必要资本量壁垒、产品差异壁垒和网络效应壁垒。
(一).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银行业的绝对成本优势壁垒,即在位银行与新进入银行相比,除了具有产品生产以外的费用优势,还有特殊的稀缺资源。
1、客户资源是银行业的稀缺资源。与新进入的银行相比,在位银行拥有稳定的客户群和营销网络。新进入者在开展业务时,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营销服务网络;其次,在争取客户时需要寻找、采集及挑选潜在客户的信息,需要游说对方与自己签订合约,这些都需要新进入者比在位者付出更高的交易成本。特别是签订合约时,客户很可能是在位银行的老
客户,新银行往往需要承诺更优厚的贷款条件和其他好处才能争取到别人的客户,从而导致费用支出过高。
2、人力资源也是银行业的稀缺资源。在位银行一般都有熟练的操作人员、有良好人际网络的营销人员以及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作为服务行业,一个银行是否能提供满足客户各种需要的新的金融产品、是否能将自己的产品及服务推销出去、是否能保持高效的机构运作,均取决于各类人员的工作能力。新银行必须花费大量的培训费用来培养新人才,或者提供更高的报酬来吸引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因此,新银行需要支付的额外费用越高,在位银行的绝对成本优势越大,银行业的进入壁垒就越强。
(二)、规模经济壁垒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状况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于良春、高波(2003)利用生存竞争法和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中国银行业的实证分析表明,规模经济在中国银行业中确实存在,但四大国有银行呈现一种规模不经济的状态。喇宗华、范文燕、易行健(2003)对中国银行业1994—2001年的数据分析显示,中国银行业从总体上看存在轻微的规模不经济;而从单个银行来看,规模小于4882亿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规模最大的中国工商银行存在显著的规模不经济现象,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则存在规模经济现象。馀传谌、郑贵廷和齐树天(2002)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分析了1994—2000年中国商业银行业的规模经济问题,指出四大国有银行几乎都存在着规模不经济,而其他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规模经济,但幅度越来越小。
由于选取的数据不同,以及切入角度和工具选取不同,以上分析得出的各种结论不尽一致。因此,银行业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应该有个限度.从世界排名来看,最赚钱的银行并非那些规模最大的银行,也不是经营业务范围或地理范围最广的银行.
规模经济壁垒在一定范围存在,但不构成主要进入障碍。
(三).必要资本量壁垒
必要资本量是指进入某一市场所必需的资本投资;必要资本量越大,筹资就越困难,这就形成了必要资本量进入壁垒。第十三条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十亿元人民币。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一亿元人民币,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五千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
(四).产品差异壁垒
由不同厂商生产的同一类产品,由于质量、性能、外形、品牌和销售服务等许多方面的不同,造成相互之间缺少替代性。新企业要进入产品差异大的行业,不仅需要购买专利,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推出新产品,还需要花费巨额的宣传费用以提高知名度。产品差异越大,消费者对某一品牌产品的偏好越强,新企业需要比老企业付出的成本越大,产品差异壁垒也就越高。过去,中国银行业的产品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国有四大银行的地位及规模偏好上。这是因为银行业提供的服务比较特殊,顾客对新银行容易产生不信任感,更偏好资本雄厚的大银行;再加上作为银行最主要客户的国有企业又与四大国有银行有着天生的密切联系,从而导致新银行进入困难。
(五)、网络效应壁垒
对于银行的个人客户而言,对于同一银行服务的购买种类越多,如存取款业务,网银业务,电话银行业务,理财业务,个人金融服务的互通性就越强,相对来说也越便利。对于银行的企业用户来讲,由于基本存款帐户与一般存款帐户的会计设立规定,银行帐户的转换成本过高,加之企业所带来的对员工集群的影响,抬高了进入壁垒。
三、策略性进入壁垒
表1中国银行业的市场份额(2004—2011)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中,每个银行都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其中中国工商银行的市场份额最大;四大国有银行的市场总份额,除201 1年外,均在70%以上。而12家股份银行的市场总份额还不到四大银行总份额的一半。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处于寡头垄断状态。
HHI指数是指一个行业中各市场竞争主体所占行业总收入或总资产百分比的平方和,用来计量市场份额的变化,即市场中厂商规模的离散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i代表银行的数量,x;代表第i家银行所占的市场份额,x 代表市场总份额。当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情况时,HHI无限趋近于0;当市场处于完全垄断的情况时,HHI无限趋近于1。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现企业分布,通常引入N指数,N=1/HHI。
表2 中国商业银行的赫芬达尔指数(HHI)(2004--2011)
根据H值标准,目前我国显然属于寡占型。
通过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属于高度集中的寡占型垄断,基本上不存在竞争。又由于主要银行属于国有,受到政府部门的庇护优待,所承受的潜在竞争压力基本上为0。因此分析策略性竞争壁垒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四、管制性进入壁垒
银行业管制性进入壁垒,是基于政府行政、法律行为而形成的进入障碍,主要包括机构准入限制非国有资本准入限制.我国银行业管制性进入壁垒偏高,市场性进入壁垒不明显。政府对银行业严格的准入限制,抑制了市场竞争机制,弱化了市场性进入壁垒.
由表可知,中国对于新金融机构的准入限制是相当严格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新银行的最低注册资本额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中国全国性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