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致病微生物检验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化鉴定:排除大多数非目的菌。也提供了目的 菌培养物菌属的初步鉴定(到属)
血清学分型鉴定:进一步鉴定到种甚至型。 毒素测定
检验标准与方法
中国标准GB/T4789 进出口食品检验商业行业标准SN/T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标准FDA 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 加拿大食品检验标准CFIA ISO标准
1.与饮食有关,不吃者不发病。 2.引起疾病的原因食品除掉后,不再有新的
患者发生。 3.发病呈暴发性,而且表现的临床症状一致。 4.发病季节性强 。 5.中毒症状以急性胃肠炎为主,不具有传染
性 6.从病人和原因食品中均可检测到同样(同
一血清型)的病原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
二、致病微生物
致病微生物:能引起人体或动物体发生 传染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或致 病微生物。
细菌毒力测定
细菌的毒力测定,在微生物实验研究中特别重 要,尤其在疫苗效价,血清效价检定、细菌毒 素的测定、食品毒理研究等,都必须预先将实 验用的细菌(或毒素)的毒力加以测定。
测定微生物毒力大小系用递减剂量的材料(活 的微生物或毒素)感染易感动物来进行。每次 试验时,均须注意实验动物的种别、年龄与体 重、试验材料和剂量、感染途径以及其它因素。
在所有食源性疾病爆发案例中,约66%由细 菌性致病菌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 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杆菌、 志贺氏菌、弯曲杆菌、李斯特菌、大肠杆菌、 甲肝病毒等。
“冰山一角”
根据WHO估计: 发达国家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在90%以上 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95%以上
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的特点
致病菌检验基本流程
前增菌:用含有营养的无选择性的培养基使处于 濒死状态的M恢复活力
增菌(选择性增菌):含选择性抑制剂的促生长 培养基,使目的菌优势繁殖,其它细菌受到抑制
分离纯化:采用固体选择性培养基,抑制非目的 菌的生长,分离出所需的细菌,提供肉眼可见的 疑似纯菌落的识别。观察群体形态和个体形态 (包括革兰氏染色)
通用来表示微生物毒力大小的单位有最小致死 量(M.L.D)和半数致死量(LD50 )两种。
最小致死量(M.L.D)
能使特定的动物感染后,在一定时限 内发生死亡的最少活的微生物量或毒素 量。
这一测定毒力的方法比较简便。有时 可能由于实验动物个体差异而结果有误 差。
半数致死量( LD50 )
在一定的时限内能使半数实验动物感染后发生 死亡所需的活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试验时要选择年龄、大小、体重一致的动物, 将动物分为若干个组,每组动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量相等。然 后用等量的试验材料感染同一组动物。各组动 物所用的试验材料量均有一定差数。对每组动 物加以记录,然后用数学方法计算半数致死量。
最小感染量和半数感染量
最小感染量(M.I.D)是病原微生物对试 验对象(试验动物、鸡胚胎、细胞培养) 能引起传染发生的最小剂量。
内毒素:存在于细菌细胞壁的外层,属于细胞壁的组 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并不分泌到环境中,只有当细菌 溶解后才释放出来。大多数革兰氏阴性细菌能产生内 毒素。其作用没有组织器官选择性,不同病原菌产生 的内毒素引起的症状大致相同,都有机体发热、腹泻、 出血性休克和其它组织损伤等表现,其毒性比外毒素 要低,抗原性也弱。
半数感染(ID50 )是病原微生物能对半 数试验对象发生感染的数量。
剂量确定的误差
宿主对病原菌的易感性有高度差异; 病原菌侵袭力的变化范围大; 病原菌菌株间的毒力差别大; 病原菌的致病力易受因频繁突变产生的遗传变
异的影响; 食品或人体消化系统的其它细菌的拮抗作用可
能影响致病力; 食品本身会改变细菌的感染力和/或影响宿主。
1、细菌侵袭力
是指病原菌突破宿主的防御机能,并在 其中进行生长繁殖和实现蔓延扩散的能 力。
它由三方面组成:吸附和侵入能力,繁 殖与扩散能力、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 力。
主要取决菌体的表面结构及侵袭性酶。
2、细菌毒素
外毒素:是病原菌在生长繁殖期间分泌到周围环境种 的一种代谢产物,主要由革兰氏阳性菌产生,少数革 兰氏阴性菌也能产生。其化学组成是蛋白质,抗原性 强,毒性也强,但极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 感,容易受到破坏。外毒素对机体的组织器官具有选 择性,不同病原菌所产生的外毒素性质不同,所引起 的症状也不同。
3.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来源由于沙门氏菌属广 泛分布于自然界,在人及动物,如家畜中猪、 牛、马、羊、猫、犬,家禽中鸡、鸭、鹅等均 有广泛的宿主,因此,沙门氏菌污染肉类食物 的几率很高。
第五章 致病微生物检验
Examinations of Pathogenic Germs
沙门氏菌 霍 乱 弧 菌
大肠杆菌 O157:H7
主要内容
食源性疾病 致病性微生物 沙门氏菌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一、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的定义:“两人或两人以上在进 食同种食品后患相同的疾病,通常是胃肠道 疾病,经分析确定食品是引发疾病的根源”。
3、超敏反应
又称变态反应,是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 原或半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体液性或细 胞性的异常免疫反应,从而引起组织损 伤或生理机能障碍。
细菌毒力
病原性细菌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称为毒 力。通常病原菌的毒力越大,其致病性 就越强。
同一种病原菌,因菌株数不同,致病力 大小也不相同,它的毒力也有强毒、弱 毒和无毒株之分。
主要包括肠炎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埃 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 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 菌、霍乱弧菌、致病性链球菌等。
致病性
致病性:病原性细菌引起传染的能力大 小,主要依据的是微生物的毒力和侵染 力大小。
细菌毒力:细菌毒力的有无和毒力的强 弱主要取决于它的侵袭力、产毒素性和 引起超敏反应的能力。
三、沙门氏菌 Salmonella
沙门氏菌 一大群人与动物肠道中的寄生菌
菌群菌型甚多,仅少数对人致病 其中许多为人畜共患病
流行病学特点
1.季节性特点全年皆可发生,多见于夏、秋 两季。5—10月发病起数和发病人数可达全年 发病总起数和总人数的80%。
2.食品种类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为 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其次为 禽肉、蛋类、乳类及其制品,由植物性食品引 起者很少。
血清学分型鉴定:进一步鉴定到种甚至型。 毒素测定
检验标准与方法
中国标准GB/T4789 进出口食品检验商业行业标准SN/T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标准FDA 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 加拿大食品检验标准CFIA ISO标准
1.与饮食有关,不吃者不发病。 2.引起疾病的原因食品除掉后,不再有新的
患者发生。 3.发病呈暴发性,而且表现的临床症状一致。 4.发病季节性强 。 5.中毒症状以急性胃肠炎为主,不具有传染
性 6.从病人和原因食品中均可检测到同样(同
一血清型)的病原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
二、致病微生物
致病微生物:能引起人体或动物体发生 传染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或致 病微生物。
细菌毒力测定
细菌的毒力测定,在微生物实验研究中特别重 要,尤其在疫苗效价,血清效价检定、细菌毒 素的测定、食品毒理研究等,都必须预先将实 验用的细菌(或毒素)的毒力加以测定。
测定微生物毒力大小系用递减剂量的材料(活 的微生物或毒素)感染易感动物来进行。每次 试验时,均须注意实验动物的种别、年龄与体 重、试验材料和剂量、感染途径以及其它因素。
在所有食源性疾病爆发案例中,约66%由细 菌性致病菌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 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杆菌、 志贺氏菌、弯曲杆菌、李斯特菌、大肠杆菌、 甲肝病毒等。
“冰山一角”
根据WHO估计: 发达国家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在90%以上 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95%以上
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的特点
致病菌检验基本流程
前增菌:用含有营养的无选择性的培养基使处于 濒死状态的M恢复活力
增菌(选择性增菌):含选择性抑制剂的促生长 培养基,使目的菌优势繁殖,其它细菌受到抑制
分离纯化:采用固体选择性培养基,抑制非目的 菌的生长,分离出所需的细菌,提供肉眼可见的 疑似纯菌落的识别。观察群体形态和个体形态 (包括革兰氏染色)
通用来表示微生物毒力大小的单位有最小致死 量(M.L.D)和半数致死量(LD50 )两种。
最小致死量(M.L.D)
能使特定的动物感染后,在一定时限 内发生死亡的最少活的微生物量或毒素 量。
这一测定毒力的方法比较简便。有时 可能由于实验动物个体差异而结果有误 差。
半数致死量( LD50 )
在一定的时限内能使半数实验动物感染后发生 死亡所需的活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试验时要选择年龄、大小、体重一致的动物, 将动物分为若干个组,每组动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量相等。然 后用等量的试验材料感染同一组动物。各组动 物所用的试验材料量均有一定差数。对每组动 物加以记录,然后用数学方法计算半数致死量。
最小感染量和半数感染量
最小感染量(M.I.D)是病原微生物对试 验对象(试验动物、鸡胚胎、细胞培养) 能引起传染发生的最小剂量。
内毒素:存在于细菌细胞壁的外层,属于细胞壁的组 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并不分泌到环境中,只有当细菌 溶解后才释放出来。大多数革兰氏阴性细菌能产生内 毒素。其作用没有组织器官选择性,不同病原菌产生 的内毒素引起的症状大致相同,都有机体发热、腹泻、 出血性休克和其它组织损伤等表现,其毒性比外毒素 要低,抗原性也弱。
半数感染(ID50 )是病原微生物能对半 数试验对象发生感染的数量。
剂量确定的误差
宿主对病原菌的易感性有高度差异; 病原菌侵袭力的变化范围大; 病原菌菌株间的毒力差别大; 病原菌的致病力易受因频繁突变产生的遗传变
异的影响; 食品或人体消化系统的其它细菌的拮抗作用可
能影响致病力; 食品本身会改变细菌的感染力和/或影响宿主。
1、细菌侵袭力
是指病原菌突破宿主的防御机能,并在 其中进行生长繁殖和实现蔓延扩散的能 力。
它由三方面组成:吸附和侵入能力,繁 殖与扩散能力、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 力。
主要取决菌体的表面结构及侵袭性酶。
2、细菌毒素
外毒素:是病原菌在生长繁殖期间分泌到周围环境种 的一种代谢产物,主要由革兰氏阳性菌产生,少数革 兰氏阴性菌也能产生。其化学组成是蛋白质,抗原性 强,毒性也强,但极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 感,容易受到破坏。外毒素对机体的组织器官具有选 择性,不同病原菌所产生的外毒素性质不同,所引起 的症状也不同。
3.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来源由于沙门氏菌属广 泛分布于自然界,在人及动物,如家畜中猪、 牛、马、羊、猫、犬,家禽中鸡、鸭、鹅等均 有广泛的宿主,因此,沙门氏菌污染肉类食物 的几率很高。
第五章 致病微生物检验
Examinations of Pathogenic Germs
沙门氏菌 霍 乱 弧 菌
大肠杆菌 O157:H7
主要内容
食源性疾病 致病性微生物 沙门氏菌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一、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的定义:“两人或两人以上在进 食同种食品后患相同的疾病,通常是胃肠道 疾病,经分析确定食品是引发疾病的根源”。
3、超敏反应
又称变态反应,是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 原或半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体液性或细 胞性的异常免疫反应,从而引起组织损 伤或生理机能障碍。
细菌毒力
病原性细菌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称为毒 力。通常病原菌的毒力越大,其致病性 就越强。
同一种病原菌,因菌株数不同,致病力 大小也不相同,它的毒力也有强毒、弱 毒和无毒株之分。
主要包括肠炎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埃 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 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 菌、霍乱弧菌、致病性链球菌等。
致病性
致病性:病原性细菌引起传染的能力大 小,主要依据的是微生物的毒力和侵染 力大小。
细菌毒力:细菌毒力的有无和毒力的强 弱主要取决于它的侵袭力、产毒素性和 引起超敏反应的能力。
三、沙门氏菌 Salmonella
沙门氏菌 一大群人与动物肠道中的寄生菌
菌群菌型甚多,仅少数对人致病 其中许多为人畜共患病
流行病学特点
1.季节性特点全年皆可发生,多见于夏、秋 两季。5—10月发病起数和发病人数可达全年 发病总起数和总人数的80%。
2.食品种类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为 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其次为 禽肉、蛋类、乳类及其制品,由植物性食品引 起者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