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内伤病(颅脑损伤)中医诊疗方案
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 (一)昏迷期:1.气机壅闭:伤后短暂昏厥,面色苍白,双目紧闭,汗出肢冷,舌红苔薄白,脉缓而弱。
2.瘀阻清窍:牙关禁闭,项强呕吐,或出现中间清醒期后再度昏迷,或四肢痿软,或二便失禁,舌质紫黯,脉实徐缓。
3.元气外脱:神志昏聩,瞳孔散大,气短息微,面色苍白,目合口开,身冷汗出,撒手遗尿,舌淡,脉虚数或细微。
(二)苏醒期:1. 痰瘀内阻:头痛头晕,头面青紫,夜寐不宁,恶心呕吐,胸闷心烦,舌暗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2. 肝气犯胃:由昏愦转清醒,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近事遗忘,怔忡难寐,或耳目失聪,失语难言,肢体疲软失用。
(三)恢复期:1.瘀阻脑络:伤后头痛,痛处固定,痛如锥刺,或伴有头部青紫,肿胀瘀1/ 20斑,心烦不寐,舌质紫黯有瘀点,脉弦涩。
2.心脾两虚:伤后眩晕,神疲倦怠,怔忡惊悸,心神不安,面色萎黄,唇甲无华,舌淡,脉细弱。
3. 气虚血瘀:伤后遗留单瘫、偏瘫,并半身不遂并四肢麻木,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弱。
4. 心肾两虚:头晕目眩,夜寐不安,心悸不宁,遗精或滑精,牙齿浮动,头发变白或脱落,脉细滑。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头痛头晕 1. 评估头痛程度、部位、性质,及时报告医师并作好记录。
2.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3. 遵医嘱给予耳穴压豆止痛,取肾、皮质下、神门、头等穴,或遵医嘱给予艾条灸、穴位按摩太阳、百会、合谷等穴。
4.指导患者学会放松技巧,分散疼痛注意力。
(二)恶心呕吐 1. 评估呕吐的程度、呕吐物。
2. 嘱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 给予耳穴压豆,取穴:胃、贲门、食道、交感;给予艾条灸、穴位按摩取穴:内关、公孙、阳陵泉、中脘。
中药祛瘀醒脑汤医治颅脑损伤综合征-中医内科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中药祛瘀醒脑汤医治颅脑损伤综合征-中医内科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自拟祛瘀醒脑汤治疗颅脑外伤后综合征60例颅脑外伤后综合征是指脑震荡、脑挫裂伤后3个月以上仍然存在自觉症状而临床神经系统检查又无客观体征的一种临床现象,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易疲劳、心悸、月经不调、情绪不稳等。
2009~2013年,我科采用自拟祛瘀醒脑汤治疗颅脑外伤后综合征,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选门诊病人6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15~60岁,平均30岁。
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10~65岁,平均31岁。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祛瘀醒脑汤:柴胡9g,茯苓9g,琥珀3g,合欢皮12g,钩藤6g,川芎6g,天麻6g,当归9g,白芍12g,丹参12g。
随症加减。
一般1周为1个疗程,最长3个疗程。
对照组:用通常使用的安定、谷维素、脑复康、健脑片等神经调节、营养脑组织药物,疗程1~3周。
治疗结果疗效标准:痊愈:全部症状消失,长期随访无复发。
显效: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但间断有程度不同的症状者。
好转:服药后症状减轻。
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停药后复发者。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治疗组痊愈4例,显效6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5例,好转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
讨论颅脑外伤后综合征的病理基础是:①颅脑外伤时血脑屏障功能紊乱,植物神经机能失衡而引起脑水肿,在这个基础上,可导致脑组织内点状出血和小软化灶,继而出现轻度而较广泛的脑实质退行性变。
②脑损伤时受所致,间脑、脑干网状结构受损易产生植物神经功能失衡。
③脑损伤时,较小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和蛛网膜以及硬脑膜粘连。
④近年来认为脑外伤后脑血41管痉挛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医认为,脑髓随筋直达脏腑肢体。
当人的头部遭受外伤,人的元气必然受损,故脑神经中枢损伤势必影响到五脏六腑的功能。
头部内伤的中医护理常规
头部内伤的中医护理常规头部内伤的中医护理常规头部内伤见于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和脑干损伤等,是由于外伤所致。
受伤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躁动不安、意识障碍、昏迷不醒等为主要表现的头部损伤性疾病。
一、按脑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强光。
休克患者取平卧,昏迷患者侧卧或头偏向一侧。
三、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給氧,防止窒息。
必要时专人护理。
四、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肢体活动情况。
五、颅底骨折患者出现脑脊液鼻漏或耳漏时,切忌用棉球或纱布堵塞,以免分泌物排出不畅。
六、安慰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
七、注意饮食调护,急性期应禁食,清醒后及缓解期,可给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及易于消化的饮食。
八、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用力排便诱发脑疝。
便秘时,及时遵医嘱用缓泻的药物或采取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排便。
九、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及精神过分激动,定期来院复查。
若出现剧烈持续头痛等症应及时来院检查。
钟子期听懂了俞伯牙的琴音——“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俞伯牙视其为知音。
钟子期死后,面对江边一抔黄土,俞伯牙发出“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的感慨,摔琴而去,从此,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红楼里,宝钗与黛玉皆爱宝玉,宝钗看重功名,常拿一些伦理纲常来压制他的不羁与顽劣,黛玉却从未提及这些,因她懂得他的心性,她说“ 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是你之知己”,造化弄人,木石前缘虽是虚空一场,却怀金悼玉,梦萦千古,今日读来依然荡气回肠!不是所有的相遇都可以相知,不是所有的相知都可以永恒。
生命里,我们只愿结交那些心性相宜的人,统一的语言,相同的志趣,将彼此的心灵拉近,一份懂得,不言不语,却在默契里滋生。
懂得,是两颗心的对望,潜生一种心灵感应,不发一言,便可知会。
一声懂得,没有千言万语,却可以令人眸中含泪,心中蕴暖。
这世间太多人情薄凉,你是否觉得,有一个真正懂你的人,是一种幸福与慰藉呢?茫茫人海,你不孤单,有人愿与你同运命,共风雨,如此,多好!风懂云的情怀,它,轻轻的吹送,云姿更加漫妙;雪懂梅的寒傲,它,悄悄的绽放,梅骨愈加清奇;泉懂山的伟岸,它,静静的流淌,山林更为葱茂;雨懂花的心思,它,无声的洒落,花香尤为清绝……杏花疏影小楼边,一腔笛韵委婉悠扬;山亭古寺四月间,深涧桃花兀自娇娆;暗香疏影黄昏后,东篱素菊暗香盈袖;柴门冬雪夜归人,红泥火炉绿蚁新醅……若懂得,景与物,也相宜。
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_0
---------------------------------------------------------------最新资料推荐------------------------------------------------------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 (-)昏送期 1。
血瘀气闭证:伤后短暂昏厥,面色苍白,双目紧闭,汗出肢冷,舌红苔薄白,脉缓而弱 2。
痰热阻窍证:牙关禁闭,项强呕吐,或出现中间清醒期后再度昏迷,或四肢痿欤,或二便失禁,舌质紫黯,脉实徐缓。
(二)苏醒期 1。
痰瘀内阻证:头痛头晕,头面青紫,夜寐不宁,恶心呕吐,胸闷心烦,舌暗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2。
肝气犯胃证:由昏愤转清醒,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近事遗忘,怔忡难寐,或耳目失聪,失语难言,肢体疲软失用 (三)恢复期:1。
气虚血察证:伤后遗留单瘫、偏瘫,并半身不遂并四肢麻木,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弱 2,心肾两虚证:头晕目眩,夜寐不安,心悸不宁,遗精或滑精,牙齿浮动,头发1 / 5变白或脱落,脉细滑。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意识障碍 1。
评估意识障碍程度,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神志、瞳孔、呼吸、血压、脉搏变化 2。
意识不清且四肢不能活动患者,床头抬高 15-30,头部保持中立位以保证脑供血,四肢及各关节保持功能位 3。
躁动患者给予适当约束,注意观察约束带的松紧,床栏保护 4。
定时翻身拍背,中药酒涂擦、按摩骶尾部、以预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 5。
保持大便通畅,以免腹压增加致颅内压增高;保留导尿,作好留置尿管的护理 6。
做好基础护理,昏迷、禁食病人,每日口腔护理 2 次,防止口腔溃疡。
7。
按医剩给予鼻饲,作好留置胃管的护理 (二)头痛头晕 1、评估头痛程度、部位、性质,及时报告医师并作好记录。
2、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3、遵医嘱给予耳穴压豆止痛,取皮质下、神门、头等穴,或遵医嘱给予穴位按摩太阳、百会、合谷等穴 (三)恶心呕吐 1、评估呕吐的程度、呕吐物的性质、量并作好记录 2、暂禁饮食,呕吐停止后遵医嘱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损伤疼痛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外损伤疼痛(颅脑损伤)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2019 年)一、中西医病名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损伤疼痛(TCD编码:BGU050) o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颅脑损伤仃CD-10编码:S06.910)。
二、诊断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头部内伤诊疗规范中的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2)西医诊断及分期标准:参照《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意识障碍;2.局灶症状与体征;3.头痛与恶心呕吐;4 •颅内压增高与脑疝2.证候诊断中医分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 /T001. 1-94) o头部内伤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1)瘀阻脑络:头痛频发,偏血瘀者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偏气滞者痛无定处,忽聚忽散, 伴头晕耳鸣,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心悸健忘,近事遗忘,失眠多梦,四肢乏力。
舌质暗,苔薄白。
脉弦涩。
(2)气血两虚:头昏眼花,动则加剧,神情呆滞。
面色苍口,唇屮无华,心悸怔忡,气短气促,肢体倦怠,形寒畏冷,四末不温,食少纳呆。
舌淡苔薄。
脉细数。
(3)肝阳上扰:头痛头晕,急躁易怒,烦劳则剧,焦虑不安,少寐多梦,面色潮红,纳呆, 口苦,泛泛欲吐。
舌红苔黄。
脉多弦数。
(4)心脾两虚(心胆气虚):伤后心悸失眠,善惊易恐,坐立不安,多疑多虑,少寐多梦,梦多险恶,易惊易醒,食少纳呆。
舌红少苔。
脉虚数。
三、治疗方案:入院检查:1-必需的检查项H(1)血常规(2)尿常规(3)便常规+潜血(4)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凝血、血糖(5)心电图(6)影像学检查:胸部正侧位片或CT、头颅影像学CT或MRI(7)康复评定项山根据功能障碍,分别选取不同的评定(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乔咽功能评定、语言-言语功能评定、疼痛评定、认知功能评定)。
\J/ \7 \7 12 3 4治疗1. 康复治疗针刺治疗:头针疗法、体针疗法、耳压疗法、梅花针叩刺。
头部内伤病中医诊疗方案
头部内伤病中医诊疗方案(2012)一、定义头部内伤见于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和脑干损伤等是由于外伤所致。
受伤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躁动不安、意识障碍、昏迷不醒等为主要表现的头部损伤性疾病。
二、病名本方案病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657-1995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所列举的中医疾病分类名称,命名为“头部内伤病”。
三、诊断(一) 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1) 有头部外伤或间接外伤史。
(2) 伤后出现神志昏迷,烦躁不宁,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
(3) 结合病史和体征、CT、磁共振检查可确定损伤部位及程度。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原发性颅脑操作是指创伤暴力当时造成的颅脑损伤,如:头皮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等;继发性颅脑损伤是指致伤后一段时间逐步形成的脑损伤,如颅内血肿、脑水肿等。
(二) 证候诊断1. 瘀阻脑络证:伤后头痛,痛处固定,痛如锥刺,或神识不清,伴头部青紫、瘀肿,心烦不寐。
舌质紫暗有瘀点,脉弦涩。
2. 痰浊上蒙证:头痛头晕,头重如裹,呆钝健忘,胸脘痞闷,或神识不清,或时作癫痫。
舌胖,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滑。
3. 肝阳上扰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每因烦躁、恼怒而加重,面色潮红,少寐多梦,泛泛欲吐,口干苦,小便黄赤。
苔黄,脉弦数。
4. 心脾两虚证:伤后眩晕,神疲倦怠,怔忡惊悸,心神不安,或昏愦,面色萎黄,唇甲无华。
舌淡,脉细弱。
5. 肾精不足证:眩晕健忘,耳聋耳鸣,视物模糊,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或昏迷不醒,或发脱齿摇,或失语,或肢体萎软不用。
舌淡或红,脉沉细。
四、治疗方案(一) 中药辩证使用1. 瘀阻脑络证治法:祛瘀生新,通窍活络推荐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方药如下:当归20g 生地20g 桃仁20g 红花20g枳壳15g 赤芍15g 柴胡15g 甘草10g桔梗15g 川芎15g 牛膝20g通窍活血汤加减。
2012康复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目录头部内伤病(颅脑损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3)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9)脊髓损伤(不完全性)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5)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20)头部内伤病(颅脑损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有头部外伤或间接外伤史。
(2)伤后出现神志昏迷,烦躁不宁,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
(3)结合病史和体征、CT、磁共振检查可确定损伤部位及程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原发性颅脑损伤是指创伤暴力当时造成的颅脑损伤,如:头皮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等;继发性颅脑损伤是指致伤后一段时间逐步形成的脑损伤,如颅内血肿、脑水肿等。
(二)证候诊断1.瘀阻脑络证:伤后头痛,痛处固定,痛如锥刺,或神识不清,伴头部青紫、瘀肿,心烦不寐。
舌质紫暗有瘀点,脉弦涩。
2.痰浊上蒙证:头痛头晕,头重如裹,呆钝健忘,胸脘痞闷,或神识不清,或时作癫痫。
舌胖,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滑。
3.肝阳上扰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每因烦躁、恼怒而加重,面色潮红,少寐多梦,泛泛欲吐,口干苦,小便黄赤。
苔黄,脉弦数。
4.心脾两虚证:伤后眩晕,神疲倦怠,怔仲惊悸,心神不安,或昏愦,面色萎黄,唇甲无华。
舌淡,脉细弱。
5.肾精不足证:眩晕健忘,耳聋耳鸣,视物模糊,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或昏迷不醒,或发脱齿摇,或失语,或肢体萎软不用。
舌淡或红,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可选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治疗方法。
(一)康复治疗1.针刺疗法(1)头皮针选穴:额中线、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
操作方法:暴露头皮后,针尖刺入至头皮下或帽状腱膜下层。
可依病情需要进行快速捻转手法或提插手法。
注:头部有外伤者暂不选用该疗法或避开局部伤口进行。
颅脑外伤中西医结合治疗规范
脑挫裂伤中医概念: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根据脑髓神机受损程度的不同,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中风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其临床表现与西医所称的脑血管病相似。
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型。
不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西医概念:脑挫裂伤是指暴力作用于头部,造成脑组织的器质性损伤。
包括挫伤和裂伤两种病理类型。
它是颅脑损伤后在大体解剖和CT上最常见的一种损伤,通常为多发并伴有其他类型的颅脑损伤。
脑挫裂伤可发生于受暴力直接作用的相应部位或附近,产生冲击伤,但是通常发生严重和常见的是脑挫裂伤出现在远离打击点的部位,暴力作用点的对应点,产生严重的对冲伤。
病因病机:1.积损正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
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血亏损,脑脉失养。
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致脑脉瘀滞不通;阴血亏虚则阴不制阳,内风动越,携痰浊、瘀血止扰清窍,突发本病。
正如《景岳全书·非风》说:“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2.劳倦内伤烦劳过度,伤耗阴精,阴虚而火旺,或阴不制阳易使阳气鸱张,引动风阳,内风旋动,则气火俱浮,或兼挟痰浊、瘀血上壅清窍脉络。
3.脾失健运过食肥甘醇酒,致使脾胃受伤,脾失运化,痰浊内生,郁久化热,痰热互结,壅滞经脉,上蒙清窍;或素体肝旺,气机郁结,克伐脾土,痰浊内生;或肝郁化火,烁津成痰,痰郁互结,携风阳之邪,窜扰经脉,发为本病。
此即《丹溪心法·中风》所谓“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
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气血精微衰少,脑脉失养,再加之情志过极、劳倦过度等诱因,使气血逆乱,脑之神明不用,而发为中风。
4.情志过极七情所伤,肝失条达,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结脑脉;暴怒伤肝,则肝阳暴张,或心火暴盛,风火相煽,血随气逆,上冲犯脑。
中国中医治疗内伤秘方大全
中国中医治疗内伤秘方大全第三章内伤一脑震荡二外伤性颅内血肿三脑外伤后综合征17:28第三章内伤一、脑震荡、脑挫裂伤脑襄荡和脑挫耻伤是常见的原发性脑损伤,头部受外界基力打击后,主刻出现相应的临床疚状和体征.脑衷荡足最轻的一种,是短暂的脑功能障碍而无确定的器质性变化。
意识障碍所致的昏迷,一般持续数分钟,狠少超过半小时。
有的仅表现为一时性忧憾.有逆行健忘,即对受伤当时及受伤前后事情不能忆及,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及脑粉液检查正常,生命体征穗定.,}适当治疗并短期休忠后能得康复,但应仟细观察,直至病情稳定,以免遗漏两内继发病变。
脑牲裂伤则是受伤着力点的相应部位和对冲部住为脑实质性损害.重者昏迷可达数天,甚至数刀,轻者也可能昏达仗数分仲、数十分仲。
苏醒后有头痛,呕吐、恶‘,多在伤后立即出现,程度较严重,持续时间较长。
脑胜裂仿后,蛛网膜下腔出五引起脑膜利嵌狂.损伤发生在功能区,伤后即出现相应的感觉或运动障碍、失语、偏盲等左。
轻者生奋体征无变化,重者则血压俏升高,脉搏慢而强,呼吸深而快。
经过治疗后,扛状和体征可逐渐咸轻而消失也可能因经发性血仲或脑水肿,提状和体征渐见加重脑震荡和脑挫裂伤都属于伤科头部内伤的范崎.头部内含脑髓.4} 41者.脑髓受震,气塑fa7 1. z k神明失司而昏迷一时.由气闭及血是,气闭得宣通,血续难消散,疵阻于乌升降失司,呈现头痛、,区恶诸症。
伤重者,脑髓放扰抑或受损,除了上述改变外,续积重者亦可闭塞窍权且使昏迷难以苏盛,久郁不化则化热生疾,选成诸多变化因此,如为脑震荡或脑挫采伤径第三萃内伤?7沙,旋,多以宣窍通闭为先,既已苏醒,则当活血化痰.脑拴裂伤重4 A-I以逐瘫通窍为主,按病情变化还须参入或清热、或裕痰、或熄风等诸治则.苏醒以后亦以活血化疲为要。
症情有所改菩后则按病清不同,随症辫析施治.(石印玉)1.通窍活血汤【功能主治】功能活血逐痕.通窍止痛。
主治庙震荡.【处方组成】丹参20克、石决明2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川芍10克、红花10克、菊花10克、牛膝10克‘寮香0.25克(冲服,或白芷10-15克代)、葱3根、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辨证加减】晕厥期加服至宝丹;中期头痛、眩晕加夭麻、石首蒲:胸闷呕恶加法半夏、竹茹烦躁发热、惊厥抽搞加服紫雪丹,并加丹皮、黄芬、山桅恢复期贴头晕目眩神呆加石首蒲、远志.红参、酸枣仁、获神:纳呆加香砂六君子汤心悸耳鸣、智力迟钝加祀菊地黄汤;肢体麻痹加黄茂、地龙,当归尾.!临床疗效】治疗脑震荡32例.1l愈(症状墓本消失,无后遗症)12例,显效(症状明显好转,尚有头晕失泯)t0例,好转(症状减轻,仍有智力迟饨、心悸耳鸣)8例,无效2例。
中医综合治疗颅脑外伤综合征
对于 很 多受过颅脑外伤 的患者来说 , 经过西 医 的治疗后 大 多采 取 静养调 理 的 方式 治 疗 ,在调 养 的 过程 中如 果 加上 中医 的综合 辨证 治疗 ,将使病情康复加快 。
吕征 l 伤性脑病"
征属 中医脑病 范畴 火病 因 病 机 上 说 是 损 ,导 致 气滞血 瘀 , 言。 甚 则 惊 恐 伤 肾 , £脑 海 空 虚 ,精髓 亏 肝郁不 畅或肝 阳上 :水 不 能 上 济 于 心 , 脾不 足 , 或气血 两 失运 化 痰 , 湿 内生 , i证 可 分 属 头 痛 、 眩 ;、 癫 痫 、 痴呆 等 。
陵 泉 、 足 三 里 、 悬 钟 、 昆 仑 穴 。 1 次 /日 ,
1 0 次一 疗 程 ,休 息 5 ~ 7 天 再 继 续 下 一
疗程 。
穴位注射
注射的穴位选用风 池穴 、 天 柱穴、
心 俞 穴 、 脾 俞 穴 。 维 生 素 B ,1 0 0 毫 克 +
维 生 素 B ,:1 0 0 微 克 , 皮 试 针 头 ,每 穴 位
行 5 分钟。早 晚各 1 次。
饮食疗法
● 选 山楂 、 三
七
藕 洋 葱 、
、
、
当归、
白
果 等制作活血 化瘀药 膳 : ● 选玫 瑰 花 、
藏红 花 、 红 景 天 、 山楂泡饮活 血 化瘀 药
茶 ;● 选芝 麻 、 核 桃仁 、 杏仁 、 榛 子 、 板 栗
等坚 果健脑 益智 : ● 选 黑 豆 、 赤 豆 、 红
香、 佩兰 叶、 桑叶、 杜仲叶等 ,每月 一 换 ,
药枕 以 6 0 厘 米 X 3 0 厘 米 X 10 厘 米大
围手术期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参考模板
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重型颅脑损伤相当于脑伤重症范畴。
是外力作用下,头皮挫裂、颅骨骨折、脑组织挫伤等形成血肿,导致脑组织肿胀、充血、软化,出现以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感觉及语言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损伤疾病。
是危害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生率高,死亡率、致残率突出。
该病相当于中医“脑伤重症”范畴。
幕上血肿大于40ml、幕下血肿大于10ml、中线偏移1cm即有手术指征。
重型颅脑损伤占急性颅脑损伤的13%-21%[1],是危害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生率高,死亡率、致残率突出。
一、诊断(一)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1997修订的《急性闭和性颅脑损伤分型(讨论稿)》(1997年9月天津召开的全国第2次颅脑损伤学术研讨会提出)[4]而设定,重型颅脑损伤:(1)伤后昏迷>12小时或持续昏迷,GCS 评分5~8分;(2)临床表现有偏瘫、失语或四肢瘫,有脑受压或生命体征改变,或已有脑疝形成,脑干反射消失。
(3)CT检查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散在血肿或血肿>60ml,脑池变窄或封闭,中线结构移位>3cm二、检查1.常规检查:三大常规、心电图、胸片、肝肾功能、凝血常规等。
2.专科检查:头部CT、MRI、MRA、DSA,TCD,腰穿脑脊液检查等。
三、中医干预治疗方案此类患者因一般需急诊手术治疗,且术后较长时间都属于急危重症期,因此类患者术前时间及其短暂,患者围手术期科延续到术后30天内。
(一)辩证论治患者术后符合瘀阻清窍络的中医辨证特点,因此在急性期治疗中以活血化瘀,通窍醒脑为主,在此基础上清热化痰、通腑泄热再根据患者症候进行加减,在急性期中瘀热占有较重要地位。
⑴中药汤剂①瘀停清窍:伤后即昏馈目闭,牙关紧闭,颈强呕吐,或出现中间清醒期后再度昏迷,清醒时直呼头痛剧烈,痛处定,痛如锥刺,昏迷时或四肢痪软,或牙关紧闭,颈强呕吐,或二便失禁,头部或全身多处青紫、疲肿,舌质紫黯有癖点,脉弦涩。
头部内伤病诊疗方案
(2)体针
主穴:水沟、内关、三阴交、百会、厉兑。
配穴:水沟、曲池、外关、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涌泉、解溪。
随症加减:意识障碍实证者加十二井穴(点刺出血)。意识障碍虚证者加关元、气海、神阙;呛咳、吞咽障碍者加风池、翳风、完骨;语言不利者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手指握固者加合谷;足内翻者加丘墟透照海;尿失禁、尿潴留者加中极、曲骨、关元;睡眠倒错者加上星、四神聪、三阴交、神门。
推荐方药:
1温胆汤加减: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炙甘草、茯苓等。
2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天麻、白术、茯苓、橘红、甘草、生姜、大枣等。
中成药:二陈丸、安宫牛黄丸等。
3.肝阳上扰证
治法: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推荐方药:
1镇肝熄风汤加减: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玄参、白芍药、生麦芽、天门冬、川楝子、茵陈等。
操作方法:水沟穴向鼻中隔方向斜刺入0.5寸,强刺激手法,致双目盈泪或眼球湿润为度;内关直刺1-1.5寸;三阴交穴向胫骨后缘斜刺入1-1.5寸;百会穴向前沿头皮刺0.5-1寸;厉兑穴直刺0.5寸。
(3)耳压疗法
选穴:心、脑干、神门、皮质下、交感、耳尖。
随症加减穴:手足麻痹、僵直者,加肢运中枢、脾;左侧手足不便者,加肺、大肠;右侧手足不便者,加脾;痰多者,加气管、内分泌、耳背脾;头晕头痛者,加晕点、垂前。
操作方案:以耳穴定向磁珠或王不留行籽对准患者耳部相应学位贴上,并嘱其或家属按压,每日按压3-4次,每次15分钟左右,之耳廓有胀痛感为度。
(4)梅花针叩刺
①头部
取穴: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顶中线。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在顶颞前斜线、顶中线、顶颞后斜线、曲鬓穴和悬厘穴连线四线围定区内叩刺,频率一般每分钟70-100次,轻叩2-3遍。根据患者体质、年龄选择叩刺强度,以微出血为宜。
内伤科中医诊疗方案
内伤科中医诊疗方案内伤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同于外伤,而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内部疾病,如脏器功能失调、情志不遂等。
中医治疗内伤疾病的方法非常丰富,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诊疗方案。
气滞型内伤气滞型内伤是指因气血瘀滞引起的内部疾病,具有郁闷、胸闷、气短、眩晕、头痛等症状。
中医治疗气滞型内伤的方案是以疏气为主要方法,以下是一些常用方剂:1. 当归芍药散当归芍药散是一种通用方剂,适用于气滞型内伤的各种症状。
其制剂方法是取当归、白芍、川芎、甘草等药物,制成散剂,每次服用3-5克。
2. 活络丸活络丸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是桂枝和丹参。
它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适用于气滞型内伤的症状。
每次服用6-8粒,每日3次。
3. 芎莞汤芎莞汤是一种方剂,主要成分是川芎、茯苓和木香。
它具有疏通气机、行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气滞型内伤的症状。
其制剂方法是取川芎、茯苓、木香、山楂、丹皮、香附等药物,煎煮后服用。
血瘀型内伤血瘀型内伤是指因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内部疾病,如痛经、血瘀性疼痛等。
中医治疗血瘀型内伤的方案是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方法,以下是一些常用方剂:1. 逍遥散逍遥散是一种通用方剂,适用于痛经等血瘀型内伤的症状。
其制剂方法是取桃仁、甘草等药物,制成散剂,每次服用3-5克。
2. 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是熊胆、水牛角、龙胆等。
它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作用,适用于血瘀型内伤的症状。
每次服用3-4粒,每日3次。
3. 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是一种方剂,主要成分是川芎、桃仁、赤芍、当归和熟地等药物。
它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血瘀型内伤的症状。
其制剂方法是取川芎、桃仁、赤芍、当归、熟地、茯苓等药物,煮后服用。
气血两虚型内伤气血两虚型内伤是指因失血、营养不良等引起的内部疾病,如乏力、气短、心悸等。
中医治疗气血两虚型内伤的方案是以益气养血为主要方法,以下是一些常用方剂:1.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种通用方剂,适用于气血两虚型内伤的各种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部内伤病(颅脑损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有头部外伤或间接外伤史。
(2)伤后出现神志昏迷,烦躁不宁,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
(3)结合病史和体征、CT、磁共振检查可确定损伤部位及程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原发性颅脑损伤是指创伤暴力当时造成的颅脑损伤,如:头皮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等;继发性颅脑损伤是指致伤后一段时间逐步形成的脑损伤,如颅内血肿、脑水肿等。
(二)证候诊断1.瘀阻脑络证:伤后头痛,痛处固定,痛如锥刺,或神识不清,伴头部青紫、瘀肿,心烦不寐。
舌质紫暗有瘀点,脉弦涩。
2.痰浊上蒙证:头痛头晕,头重如裹,呆钝健忘,胸脘痞闷,或神识不清,或时作癫痫。
舌胖,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滑。
3.肝阳上扰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每因烦躁、恼怒而加重,面色潮红,少寐多梦,泛泛欲吐,口干苦,小便黄赤。
苔黄,脉弦数。
4.心脾两虚证:伤后眩晕,神疲倦怠,怔仲惊悸,心神不安,或昏愦,面色萎黄,唇甲无华。
舌淡,脉细弱。
5.肾精不足证:眩晕健忘,耳聋耳鸣,视物模糊,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或昏迷不醒,或发脱齿摇,或失语,或肢体萎软不用。
舌淡或红,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可选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治疗方法。
(一)康复治疗1.针刺疗法(1)头皮针选穴:额中线、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
操作方法:暴露头皮后,针尖刺入至头皮下或帽状腱膜下层。
可依病情需要进行快速捻转手法或提插手法。
注:头部有外伤者暂不选用该疗法或避开局部伤口进行。
(2)体针主穴:水沟、内关、三阴交、百会、厉兑。
配穴:水沟、曲池、外关、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涌泉、解溪。
随症加减:意识障碍实证者加十二井穴(点刺出血),意识障碍虚证者加关元、气海、神阙;呛咳、吞咽障碍者加风池、翳风、完骨;语言不利者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手指握固者加合谷;足内翻者加丘墟透照海;尿失禁、尿潴留者加中极、曲骨、关元;睡眠倒错者加上星、四神聪、三阴交、神门。
操作方法:水沟穴向鼻中隔方向斜刺入0.5寸,强刺激手法,致双目盈泪或眼球湿润为度;内关直刺1~1.5寸;三阴交穴向胫骨后缘斜刺入1~1.5寸;百会穴向前沿头皮刺0.5~1寸;厉兑穴直刺0.5寸。
(3)耳压疗法选穴:心、脑干、神门、皮质下、交感、耳尖。
随症加减穴:手足麻痹、僵直者,加肢运中枢、脾;左侧手足不便者,加肺、大肠;右侧手足不便者,加脾;痰多者,加气管、内分泌、耳背脾;头晕头痛者,加晕点、垂前。
操作方法:以耳穴定向磁珠或王不留行籽对准患者耳部相应穴位贴上,并嘱其或家属按压,每日按压3~4次,每次15分钟左右,至耳廓有胀痛感为度。
(4)梅花针叩刺①头部取穴: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顶中线。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在顶颞前斜线、顶中线、顶颞后斜线、曲鬓穴和悬厘穴连线四线围定区域内扣刺,频率一般每分钟70~100次,轻叩2~3遍。
根据患者体质、年龄选择扣刺强度,以微出血为宜。
注:头部有外伤者暂不选用该疗法或避开局部伤口进行。
②督脉及膀胱经取穴:项背腰骶部督脉、夹脊穴、双侧膀胱经。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使用梅花针沿项背腰骶部督脉、夹脊穴双侧膀胱经依次由上到下叩刺,要求用腕力,落针要稳准,针尖与皮肤呈垂直接触,提针要快,发出短促清脆的“哒”声,频率一般每分钟70~100次。
夹脊穴、督脉穴及膀胱经每穴叩刺2~3下,连续叩击3~5遍,以隐隐出血为度,再用消毒干棉球擦干血液。
2.灸法选穴:百会、关元、气海、足三里、神阙、涌泉、曲池。
操作方法:温和灸,隔盐(姜)灸,灸盒灸。
3.推拿(1)四肢部:上肢从大椎穴至手指方向,揉、滚、捏、拿主要伸肌和屈肌及重要穴位,重点刺激极泉、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下肢从腰部至足趾连拍6次,并按、点、揉重要穴位,如冲门、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解溪等。
(2)项背部:患者俯卧,沿脊柱两侧,用掌根揉法、滚法由上至下,重点在厥阴俞、膏肓、心俞、肝俞、肾俞等穴位。
其后用大鱼际揉法沿督脉从大椎揉至尾骨末端,偏阴虚者自上至下,偏阳虚者自下而上。
4.功能训练(1)促醒治疗:听觉刺激、视觉刺激、肢体运动觉及皮肤感觉刺激、穴位刺激等。
(2)认知障碍训练:改善自知力康复训练、注意障碍康复训练、记忆障碍康复训练、思维障碍康复训练。
(3)情绪障碍训练:主要是针对抑郁症(状态)及社交能力障碍康复训练。
(4)行为障碍训练:正性行为障碍康复训练、负性行为障碍康复训练。
(5)言语功能障碍训练:失语症康复训练、构音障碍康复训练、言语失用康复训练。
(6)感知障碍训练:失认症的康复训练、失用症康复训练。
(7)感觉障碍训练:浅感觉障碍康复训练、深感觉障碍康复训练、皮质感觉障碍训练。
(8)运动障碍训练:综合使用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和运动再学习法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从近端到远端,反复强化训练。
(9)作业训练:包括①日常生活训练;②职业技巧训练;③家务活动训练;④工艺疗法;⑤文娱活动;⑥游戏疗法;⑦书画疗法;⑧园艺劳动。
5.物理因子治疗:采用超声波治疗(脑循环治疗仪)、痉挛机治疗、电子生物反馈(神经损伤治疗仪)、中频治疗、气压治疗(空气循环压力波治疗仪)、激光疗法、低频脉冲电治疗(功能性电刺激)等。
6.音乐疗法方法一:上午以轻快明朗的音乐为主,下午以舒缓婉转的音乐为主,晚上播放宁心定神的音乐;向患者家属了解患者发病前熟悉的亲属声音、喜爱的音乐和歌曲名字,依据个性化的原则选择,多以优美的民歌、民乐及舞曲等轻音乐为主。
方法二:五行音乐疗法——角音属木,入肝,代表音乐《渔舟唱晚》等;徵音属火,入心,代表音乐《汉宫秋月》、《化蝶》、《苏武牧羊》等;宫音属土,入脾,代表音乐《闲居吟》、《良宵》、《马兰花开》等;商音属金,入肺,代表音乐《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等;羽音属水,入肾,代表音乐《昭君怨》、《塞上曲》等。
其次根据不同病人,选用不同的音乐,应用优质的耳机收听乐曲,音量控制在40~50分贝。
7.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为0.22MPa(2.2 ATA),加压时间为15~20分钟,减压时间为20~25分钟,稳压吸氧时间共60分钟,每2次吸氧中间休息5分钟,吸舱内空气。
通常带面罩吸氧,如有气管切开则用连续供氧。
8.其他疗法(1)鼻吸药氧疗法:辨证选取芳香开窍类中药,经炮制后放于氧气湿化瓶中通过鼻粘膜吸收。
(2)中药外治疗法:①辨证选取药物外洗肢体;②中药封包治疗。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瘀阻脑络证治法:祛瘀生新,通窍活络。
推荐方药:①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等。
②通窍活血汤加减。
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当归、丹参、牛膝、玄参等。
中成药:血府逐瘀口服液、步长脑心通胶囊等。
2.痰浊上蒙证治法: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推荐方药:①温胆汤加减。
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炙甘草、茯苓等。
②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半夏、天麻、白术、茯苓、橘红、甘草、生姜、大枣等。
中成药:二陈丸、安宫牛黄丸等。
3.肝阳上扰证治法: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推荐方药:①镇肝熄风汤加减。
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玄参、白芍药、生麦芽、天门冬、川楝子、茵陈等。
②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川牛膝、黄芩、山栀子、夏枯草等。
中成药:天麻钩藤丸(颗粒)、脑立清丸等。
4.心脾两虚证治法:健脾养心,调畅气机。
推荐方药:①归脾汤加减。
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等。
②参苓白术散加减。
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肉、扁豆、砂仁、薏苡仁、甘草等。
中成药:归脾丸、补中益气丸等。
5.肾精不足证治法:补益肾精,充养脑髓。
推荐方药:①六味地黄丸加减。
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丹皮、泽泻等。
②大补阴丸加减。
熟地黄、龟板、猪脊髓、黄柏、知母等。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
(三)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可依具体情况选用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如: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三七总皂苷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等。
(四)内科基础治疗参照《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主要包括:(1)改善循环、营养脑神经;(2)防治并发症:抗癫痫治疗,控制感染等。
(五)护理1.基础护理:(1)病情观察①观察生命体征变化,②观察意识、瞳孔变化,③二便;(2)管道护理;(3)口腔护理。
2.常见并发症的护理:(1)预防压疮;(2)预防误吸及坠积性肺炎。
3.专科护理:实施中医辨证施护。
包括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吞咽言语护理、体位护理。
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治愈:神志清醒,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能恢复日常工作。
好转:神志清醒,症状改善,生活基本自理或部分自理。
未愈:症状无改善。
(二)评价方法可在患者不同入院时间根据不同的功能障碍,选用不同的评价量表进行评价:1.意识障碍评价:Glasgow昏迷量表。
2.认知功能评价:MoCA或MMSE评价。
3.言语功能评价: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或构音障碍检查表。
4.吞咽功能评价:洼田饮水试验评价或反复唾液吞咽试验或录像吞钡造影或电视内窥镜检查。
5.运动功能评价: 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分期,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价运动功能状况,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价肌张力状况。
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改良的Barthel指数量表(M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