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舞蹈基本功教学PPT演示课件
舞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PPT课件

3. 舞蹈的意境 4. 舞蹈的主题动作
二、 编舞的基本方法
(一) 重复
重复是组合舞蹈语言最原始、最简便的方法, 其目的是保留视觉的延续性。 (1) 单一重复。 这是指一个动作、一个姿态、一个步法、一个技巧的重复。 (2) 组合重复。 这是指两个以上的动作组合起来进行重复。 (3) 舞句重复。 这是指把由两个八拍的动作组合所形成的一个舞句进行重复。 (4) 舞段重复。 这是指把由四个八拍的动作舞句形成的一个舞段进行重复。 (5) 不间断重复。 这是指连续重复一组或一个动作。
三、 编舞的技法
(四) 动作动势编舞法
(六) 音乐编舞法
(五) 动作部位限定法
(七) 即兴编舞法
四、 编舞练习
1. 动作分解、变化的基本练习 选一个原始动作, 进行动态、动速、动律、 动力变化的练习。 其练习方法如下。 (1) 动作方向变化的练习。 (2) 改变运动结构、顺序或者把动作重新 组合、减化的练习。 (3) 改变速度、力量的练习。 (4) 动作空间变化的练习。 (5) 动作行进方向变化的练习。
二、 双人舞编舞技法
(四) 影子编舞技法
1. 倒影法
2. 影仿法
二、 双人舞编舞技法
(五) 双人相距技法 双人相距技法是指两个人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在保持这个距离 的情况下用舞蹈来表现。
(六) 流动线条法 1. 线条法 2. 划圆法
(七) 托举技法 1. 复合托举 2. 空间对比托举
二、 双人舞编舞技法
五、 即兴舞的编舞技法
01 注入多种元素的训练
02 感觉的训练
03 想象力的训练
六、 儿童舞蹈的编创技法
1. 从生活出发, 把握儿童的心理特征 儿童舞蹈的题材主要源于儿童自身的生活。 编舞者要以儿童的心理状态 深入儿童的生活中, 观察他们的生活。
儿童舞蹈教育教学课件PPT

2. 记忆维持时间较短 6 岁前的儿童对鲜明、生动、有趣的 事物非常感兴趣, 学习后再经过多次重 复强化, 他们能够很好地记住相关事物。
四、 观察力和模仿力较强
6 岁前的儿童观察力和模仿力是很强的。 有些大人忽略的行为或细节, 孩子会观 察得很仔细, 并能很详细地讲述出来。
一、 儿童舞蹈教育的现状
(1) 现行的儿童舞蹈教育方法是口传身教。 其主要表现是让儿童模 仿动作,, 老师怎么说, 学生就怎么做, 一招一式上行下效, 一遍又一遍 地重复一个动作、一个组合。
(2) 绝大多数家长把孩子送往舞蹈培训班学习后, 希望老师在训练中 对他们的孩子严格要求, 他们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基看
二、 儿童舞蹈教育的方法
(四) 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
儿童舞蹈教育中经常是教师在上面教, 学生只是简单、机械地模仿 教师的动作, 这种机械的模仿使得孩子们的思维也停留在了模仿上, 而无法培养其创新能力, 即无法发挥出其创造力。儿童舞蹈教育应 该改变传统的技能型教学, 提倡思维创造型教学。
二、 儿童舞蹈教育的方法
三、 艺术舞蹈
4. 踢踏舞 踢踏舞是一种以双脚律动为主的舞蹈, 通过脚尖、脚 跟配合一定的节奏与地板撞击出响声
5. 当代舞 儿童当代舞可以将芭蕾或中国舞加以融合, 形成 适合孩子跳又较为规范的舞蹈风格。
第三节 儿童舞蹈心理分析
将心理特征和艺术特色结合在一起加以分 析讨论, 是因为艺术特色的最终形成与艺 术创造者和表演者的心理特质有着十分密 切的联系。
第四章 儿童舞蹈教育
学习目标
1. 了解儿童舞蹈不同于成人舞蹈的一些基本特征; 2. 了解儿童学习舞蹈的心理特征;
儿童基本舞步课件

期待未来舞蹈教育方式能够更加多样化、趣味化,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
舞蹈与跨学科融合
展望未来舞蹈教育能够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与文学、美术、科学等跨学科融合,培养孩 子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THANKS。
通过舞蹈表演,儿童可以展示 自己的成果,从而增强自信心
和自尊心。
创意与想象力
舞蹈常常需要配合音乐和情境 进行创作,有助于培养儿童的
创意和想象力。
锻炼意志品质
舞蹈训练需要坚持和耐心,有 助于培养儿童的自律和意志
品质。
学习基本舞步的重要性
01
02
03
打下基础
基本舞步是舞蹈的基石, 掌握基本舞步有助于儿童 在舞蹈领域取得更好的进 展。
在舞蹈练习前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如关节活动、肌肉拉伸等, 提高身体灵活性和适应性。
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和强度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能,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疲劳 和损伤。
定期检查身体
定期带孩子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身体问题,防止 舞蹈损伤的发生。
07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课件重点内容
舞步学习
儿童舞蹈的特点与教育价值
儿童舞蹈特点
儿童舞蹈具有动作简单、节奏明快、表现力强等特点。它以儿童的生活和情感为主题,注重培养儿童的协调性、 节奏感和表现力。
儿童舞蹈教育价值
儿童舞蹈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创造力、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舞蹈训练,儿童可以锻炼身体 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素质,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同时,儿童舞蹈教育还可以培养儿童的自律性、耐心和 毅力,有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
学习心得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如遇到的困难、克服困难的方法等,从而互相学习、共同 进步。
幼儿园基本舞步 ppt课件

2、撩掌 手臂旁抬,掌心向下,用手腕 带动向上撩起。可静止在托掌位。
19
3、推掌 (立掌)按掌位掌心向上,臂 不动,手掌向里绕腕,成掌心向 前,推出。
20
4、摊掌 按掌臂不动,向外绕腕成掌心 向上,指尖向前,微下倾。
21
5、盘掌
a.外上盘掌掌心向上,屈肘端于腰侧,指 尖向腰,手先移向按掌位,掌心保持向上, 接着以手腕为轴,用指尖带动,向外划一 平圆。
24
8、双晃手
双臂在左前下平伸,距离同肩 宽,在身前垂直面经左、上向右 划一立圆,上半圆掌心渐旋向前, 下半圆掌心渐旋向后,可静止在 托掌位。晃动时,双臂靠近身体, 动作要连贯。
25
9、小五花
两掌心相对,手腕相靠,交叉 在胸前,右掌在上,两掌指尖保 持在相对方向,划平圆一周,成 左掌在上,然后可经撩掌成顺风 旗。动作要连贯,圆润,划圆时 掌心向上手腕相靠。
47
回顾:
一、手臂的位置(6点) 二、由上手位演变出的常用动作(6种) 三、手臂的动作(10个) 四、步位(7个)
五、步法(12个)
48
谢谢大家!
49
33
7、弓步 a.正弓步站右丁字步,右脚顺 脚尖方向迈出,屈膝,小腿垂直, 左腿直,重心在中间,上身与右 脚尖同一方向。
34
五、步法
1、踮步
踮起脚尖向前走踮起脚尖向前走的练习是训练幼儿舞 蹈时的良好姿态,也是为学习碎步打好基础。因为脚尖踮 起(又称起踵,即把脚跟提起来)能抬头、挺胸、收腹, 使身体有良好的姿态。练习时先在原位踮起脚尖,然后再 向前走。由于幼儿的控制力差,容易疲劳,所以练习的时 间不能太长,向前走时速度不能太慢。一般双手叉腰,按 音乐的节奏和走步相间隔来进行。踮起脚尖向前走,一般 采用2/4或4/4拍音乐为合适,3/4拍音乐亦可用,但不宜 多用。
第5章 舞蹈基本功训练《舞蹈》教学课件

第二节 胸腰及腰部能力训练
(二) 胸腰训练二
动作要求
仰卧地面,头朝3点或7点方向,双 手手心贴地,距头顶45°,由胸椎主动, 一节节挑起到头顶,头要留住,稍离地 面即可(见图5-1)。一个八拍一节节 挑起,半拍停,半拍一节节躺平。胸部 尽量要松弛,肩胛骨向后夹,胸往上迎 出去。落下时头先留住,由胸椎一节节
第二节 胸腰及腰部能力训练
(二) 站下腰
动作要求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臂伸直于头的两侧,用大臂内侧夹住耳朵 (见图5-3)。之后,在做弯腰动作时,头先走,臀部向前用力顶,下 腰时腿要直立,不能弯曲,腰下到不能再下的时候腿再弯,双手落地并 去找脚跟,五指的方向朝向脚跟,头一直抬看手,脚跟要向下踩,重心 最好不要挪到手上,重心始终在脚上(见图5-4)。立起时膝盖要向上 蹬直,胯向上用力,臀部向前顶,手推地,脚要一直向下踩,注意要最
第二个八拍:动作、节奏与第一个八拍一致,不同之处是将双 肩上抬的动作改为双肩用力向前合拢,将双肩用力下沉的动作改
第一节 舞蹈基本站姿及头、颈、肩部位训练
训练步骤: 第三个八拍:双肩用力向上、向后、向下、向前做环动,每个 第四个八拍:双肩向下、向后、向上、向前做反向环动,每一
第一节 舞蹈基本站姿及头、颈、肩部位训练
意在做动作时用头尖引领,主要练习头颈部位的能动性和灵活性。
第一节 舞蹈基本站姿及头、颈、肩部位训练
(二) 头、颈部位训练二
训练步骤:
第一个八拍:1—2拍颈部向前移动,3—4拍颈部回到直立位 置,5—6拍颈部向后移动,7—8
第二个八拍:动作与第一个八拍节奏一样,只是将颈部移动
第一节 舞蹈基本站姿及头、颈、肩部位训练
图59
三、 踢腿
第三节 腿部能力训练
儿童基本舞步课件

表达技巧
表情
舞蹈中的表情是表达情感和故事的重要手段。儿童需要学会 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喜悦、悲伤、愤怒等情感。
动作
除了面部表情,动作也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儿童需要学 会通过舞蹈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故事。
协调技巧
上肢协调
上肢协调是指儿童能够自如地运用手臂和手腕,使动作流畅自然。例如,在 波浪动作中,儿童需要运用手臂和手腕的协调来表现出流畅的曲线动作。
教师采用了以下策略
1. 在线学习平 台
教师开发了一个在线学 习平台,学生可以在平 台上观看教学视频、练 习基本舞步,还可以与 其他学生互动交流。
2. 利用虚拟现 实…
教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 舞蹈场景,让学生在虚 拟环境中体验和学习基 本舞步。
3. 定期举办舞 蹈…
教师定期组织舞蹈比赛 ,让学生展示所学的基 本舞步,通过比赛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
教师将基本舞步融入到 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 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更 加有趣和生动。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 让他们互相学习和模仿 ,通过合作的方式,学 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基本 舞步。
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 点和需求,给予个性化 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关 注和支持。
案例二
01
总结词
02
详细描述
制定教学进度表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进度表,确保教学质 量和效果。
实施教学计划
热身运动
在开始基本舞步教学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如简单的伸展、跳跃等,以增加孩子的 身体灵活性和柔韧性。
讲解与示范
向孩子讲解基本舞步的步骤和要领,进行正确的动作示范,确保孩子能够准确掌握舞步。
个体化指导
少儿舞蹈基本功教学

1、头部练习:向前低头,向后仰头,向左右歪头,绕头练习。
注意立腰,两肩下垂,脚尖绷直。
2、肩部练习:双手扶肩,双肩通过向前,向下,向后,向上绕肩。
注意脖子往上立,挑腰。
3、胸部练习:上身向前含胸低头,阔胸双肩向后夹起,仰头。
注意两肩后夹,两腿夹紧绷直。
4、腰部练习:注意呼吸,腰一定要正。
(前腰、胸腰、旁腰、涮腰)5、含胸屈腿:上身含胸的同时,双腿吸起。
注意含胸时,不要松散。
6、压胯练习:双手扶膝,双腿吸起来,并拢双腿膝盖向旁打开,向旁压。
注意膝盖用力下压,腰立直。
7、勾绷脚练习:脚上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向前蹬。
注意腿直、立腰、脖子往上长。
8、绕脚练习:脚经过勾脚,向外打开绷脚,然后绷脚,打开,绷脚,再绷脚。
注意腿直、立腰、脖子向上长。
9振臂练习:双臂上举的同时向后振,然后放下双臂下垂。
注意立腰、收腹。
10、下前腰(体前屈):上身前弯曲和腿平行,双手扶地,然后起身。
注意腿要直,腰部放松。
11、双屈膝:双腿全蹲的同时,双手扶膝,起身。
注意注意腿要直,腰部要放松。
12、腰的软度练习:腰要放松、注意韵律。
(前腰、旁腰、后腰、涮腰)13、胯部的练习:左、右胯向上方提起,落下,双胯向前顶,左右摆胯,注意不要坐胯。
14、膝部的练习:双膝弯曲半蹲,起身。
注意腰立直,膝盖打开。
15、脚腕练习:脚尖向里转成正步,再打开成小八步,半脚尖立起落下。
注意立腰,腿紧夹。
16、手腕练习:绕手。
注意收腹手臂要直。
提压腕。
(绕手、提压腕)仰卧、举腿、压胯:双腿向上抬起到九十度,位置向旁打开。
注意腿要直,胯要正。
17、地面踢腿:注意爆发力,腰要直。
(仰卧踢前腿、仰卧踢旁腿、仰卧踢后腿、仰卧跪倒踢)。
18、地面搬腿:注意两腿要直,身体要正。
(仰卧搬前腿、仰卧搬旁腿、仰卧搬后腿)。
19、腰的地面练习:注意:腰一定要放松,(胸腰、双腿跪下腰,控腰)。
20、仰卧起坐:上身向前起身,然后再仰卧。
注意:腿直,上身用力起。
21、背肌练习:上身和双腿同时向上抬起,注意手臂要直、腿要直。
小学舞蹈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舞蹈简介 • 小学舞蹈教学目的与意义 • 小学舞蹈教学内容与方法 • 小学舞蹈教学实例与展示 • 小学舞蹈教学评价与反馈 • 小学舞蹈教学建议与展望
舞蹈简介
舞蹈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情感 表达力。
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 平和创新能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舞蹈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定期举办校园舞蹈比赛、演出等 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平
台。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舞蹈社 团、兴趣班等组织,培养他们的
舞蹈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将舞蹈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 如音乐、美术等,以丰富校园文
化的内涵和形式。
化内涵。
现代舞蹈《快乐宝贝》教学实例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动感十足、活力四射
现代舞蹈《快乐宝贝》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动感的舞蹈,通 过欢快的音乐和简单的动作,让孩子们感受到舞蹈的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PPT课件展示舞蹈动作和 音乐节奏,引导孩子们跟随音乐自由发挥,释放天性。
05 小学舞蹈教学评价与反馈
02 小学舞蹈教学目的与意义
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激发学生参与舞蹈活动的热情
通过PPT课件展示优美的舞蹈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舞蹈的魅 力,从而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舞蹈审美意识
通过PPT课件中的舞蹈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欣赏舞 蹈的美,培养他们的舞蹈审美意识。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根据表演形式,舞蹈可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根据地域,舞蹈可 分为民族舞和国际标准舞;根据民族,舞蹈可分为汉族舞、藏族舞、傣族舞等; 根据时代,舞蹈可分为古典舞和现代舞。
舞蹈基本功教学课件x

02
舞蹈基本功的核心要素
体能训练
耐力
通过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提高身体的耐力,使舞者在表演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和持久。
力量
通过舞蹈动作的练习和特定的体能训练动作,增强身体各部位的力量,使舞者在表演中能 够更好地控制身体和展现舞蹈动作。
柔韧性
通过拉伸和伸展练习,提高身体的柔韧性,使舞者在表演中能够更加灵活自如地展现舞蹈 动作。
06
舞蹈基本功的教学建议与展望
教学建议
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
注重基础训练
根据学生的舞蹈基础、身体条件和学习能力 ,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 能在舞蹈基本功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舞蹈基本功是舞蹈学习的基石,应注重基础 训练,包括柔韧性、力量、平衡感等方面的 练习。
培养正确姿势和动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舞蹈以其独特的韵律美和动态美,展现出丰富 的艺术魅力。
3
舞蹈作品可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观念, 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舞蹈基本功的重要性
01
舞蹈基本功是成为一名优秀舞者的基石,只有通过扎实的训练 ,才能发挥出舞蹈艺术的精髓。
02
基本功训练能够提高舞者的身体机能,使舞者具备更好的身体
素质和表现能力。
总结词:成人舞蹈基 本功教学注重于提高 成人的舞蹈技能和身 体素质,同时培养他 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 鉴赏力。
详细描述
1. 在成人舞蹈基本功 教学中,注重科学性 和系统性,以逐步提 高成人的舞蹈技能
2. 成人舞蹈基本功教 学强调对舞蹈作品的 理解和表现,以培养 成人的艺术鉴赏力和 表现力
3. 针对成人学习舞蹈 的特点,注重教学的 多样性和趣味性。例 如,通过不同风格的 舞蹈学习,增加成人 学习舞蹈的乐趣和动 力。
幼儿舞蹈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 幼儿舞蹈舞是反映幼儿生活情趣,由部分
幼儿参加表演供广大幼儿欣赏的提高性幼儿舞 蹈。它题材比较广泛,体裁丰富多样,动作比 较复杂,有特定的主题,内容,情节,角色, 场记。表演舞有利于培养广大幼儿学习,欣赏, 参与舞蹈活动的兴趣与爱好;还可以丰富课余 生活和节日表演的内容;通过舞蹈与观赏也可 以使幼儿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和情感培养。
⒈律动
从字意上讲,律动可解释为有韵律节奏的身体动作, 在幼儿园里又称为听音乐做动作。指幼儿听了音乐敏感 地领会音乐节奏,内容,直觉的产生一种与音乐节奏内 容相适应的感情,这种感情自然而有节奏的通过身体动 作与姿态表达出来。这种由音乐节奏激发感情,同时又 把感情变为节奏动作的表现,就是“律动”。幼儿律动 是以训练培养幼儿节奏感,按照一定的节奏规律进行的 舞蹈小组合练习。
动作的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为学习舞蹈打
下基础。
精选ppt
6
一、自娱性舞蹈
• ⒋即兴舞
即兴舞是让幼儿个性自由,想象力自由,舞 蹈语汇自由发挥的舞蹈。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 的理解,自编自演即兴表演,能够充分、发挥 幼儿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之所 以即兴舞蹈在幼儿舞蹈中占的比重较大,因为 通过即兴舞蹈的训练可以培养幼儿增强自信, 学会用舞蹈表达自己的思想,用舞蹈抒发自己 的情感。
•
精选ppt
9
精选ppt
10
精选ppt
11
精选ppt
12
精选ppt
13
精选ppt
14
精选ppt
15
精选ppt
16
精选ppt
17
精选ppt
18
精选ppt
19
精选ppt
20
精选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跪地踢后腿:后腿时注意膝盖不能 弯曲,保持脚尖绷直,脚面向外。 10. 地面及伸腿:胯部和腿的综合训练。 背部和臀部在动作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不能 离开地面,要注意控腿的能力。
14
扶把训练动作要求: 1. 半蹲:通过展伸,使 腿部肌肉柔韧,锻炼脚后跟 的韧带。 2. 擦地:活动脚腕,它 的活动范围较小,易于收紧 肌肉和控制全身,使脚尖、 脚腕至大腿、髋关节有初步 的活动。 3. 小踢腿:这是脚离开 地面的第一个动作,在离地 25○ 的高度上,腿部肌肉突 然收紧,比擦地激烈一些, 它的性质是脆的、轻巧而有 力的。
17
第十三周
18
第十四周 巩固之前的所有动作 第十五周 考试
19
20
15
第十一周 4. 单腿蹲:是单
腿的屈伸动作,需要 较强的内在力量,比 双腿蹲又进一步。
5. 吸腿:双腿自 髋关节至腕关节,充 分地打开动作达到较 大的加辐度,同时脚 背能最大限度地绷紧。
6. 大踢腿:动作 激烈,力量很强,是 扶把动作的高潮,但 要注意控腿。
16
第十二周
五位小跳: 落地后变换 脚位的双脚 起、双脚落 地的跳跃动 作,目的在 于训练跳的 柔软性和弹 性,在空中 时双脚不要 分开太大。
第二周( 6 )趴地卷后腰 ( 7 )趴地抬后腿 ( 8 )地面踢前旁腿 ( 9 )跪地踢后腿 (10)地面吸伸腿
9
2 .扶把练习:(后附动作要求) 第三周( 1 )半蹲
( 2 )擦地 ( 3 )小踢腿
第四周( 4 )单腿蹲 ( 5 )吸腿 ( 6 )大踢腿
第五周(二) 芭蕾基本动作组合 1. 芭蕾上肢、腰部的训练。 2. 芭蕾上、下肢配合的训练。 3. 音乐片断:胸腰练习。
第六周(三)巩固练习:
10
第七周: 地面练习动作要求: 1. 压腿:是旁腰和双腿的软开度的训练。双
腿尽量向两旁伸长,下旁腰时,两侧肋骨肌尽可能 拉长。
2. 压前腿:脚尖向前绷直,肢面向外,膝盖 不能放松。
第八周 3. 开跨练习:反手压胯,膝盖找地板,青蛙
腿时脚不离地,胯不离地,帮助胯部尽量打开。 4. 勾绷脚:这个练习对绷脚背、脚腕力量和
2
二、教学分析 基训是指舞蹈基本能力(基本功)的训练。通过对身体各部位肌肉的 能力,有关关节的柔软性,身体的控制和灵活性、稳定性及跳、转、 翻等各处技巧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训练。从而达到学生所 必须具备的各项基本专业素质、能力和应有的体力,也是学好舞蹈的 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科学地进行基本功训练,可以为以后学习更难 度的舞蹈动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一年级学生初学舞蹈阶段,我 们都要加强基训的教学和练习,几乎每节课的教学都由舞蹈基本功训 练作为开始。 芭蕾组合基本训练的突出特点,是既对身体部分进行分门别类的专门 训练,又进行协调的、综合的训练。以腿的训练最为重要,其主要目 的在于保持芭蕾舞蹈的基本特点 —— 外开性。因为只有双腿自髋关 节至踝关节能充分地外开,动作达到较大的幅度。同时脚背能够最大 限度地缩紧并且双腿舒展地伸直时,才能使舞姿精确优美,并保持芭 蕾固有的风格。
1
教学目的与任务
一、 教学目的 1. 通过地面练习、扶把练习的训练,克服学生自然形态 的习惯,训练出一个良好的体态。初步掌握肌肉的紧张和松 弛,锻练后背和腿的能力,解决腰腿的软度和控制能力。加 强腰腿的柔韧和力量的训练;加强肌肉能力和动作的感觉; 加强肢体的控制能力和稳定重心的能力。 2. 通过芭蕾组合的学习,对人体的腿、头和头基本形态 的初步练习,训练各动作的基本协调能力。使人体摆脱自然 状态,逐步培养一种流畅、舒展的舞姿和舞蹈者所具备的基 本素质。
膝盖有较明显的效果,训练时要用力绷直脚尖。
11
第九周
5. 跪下腰:是 腰部软度的训练, 下腰时要注意控制 好速度、呼吸。
6. 趴地卷后腰: 双腿夹紧,脚不离 地,是腰部和的控 制能力。抬后腿时 要注意脚尖绷直, 肢面向外,头向后 仰起。
8. 地面踢前 旁腿:踢腿和力量 的训练。迅速而有 节奏地向上踢腿, 保持大腿、小腿、 脚腕、脚尖的绷直, 旁踢时要注意脚面 向上。
6
把上站姿 双手轻轻放在把杆上(站姿跟把下站 姿一样)注意抬头挺胸
7
二、坐姿 平坐在地上,两 脚并拢并且绷脚 背,双手放在小 七位,身体不要 往后靠,背挺直, 抬头挺胸
8
1. 地面练习:(后附动作要求) 第一周 ( 1 ) 压腿 ( 2 )压前腿 ( 3 )开胯练习 ( 4 )勾绷脚 ( 5 )跪下腰
3
三、课的类型 练习与新课教授混合型。 四、重点及难点
1. 难点:( 1 )吸腿 ( 2 )悠腿 2. 重点:( 1 )五位下胸腰 五、教法 1. 练习与讲授相结合。 六、教具 录音机、录音带、铃鼓、扶把。
4
七、教学过程 (一) 基训
内容
5
一、站姿 1、脚呈一位,腿伸直夹 紧,臀部往里夹,肚子 收回去,腰挺直,肩膀 往下压,脖子伸长,抬 头挺胸 2、示范:一位到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