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常见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康复

合集下载

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早期诊断的方法
1
身体检查
听诊肺部声音,检查呼吸频率,观察胸廓形态
2
影像学检查
胸部X光、CT、核磁共振等
3
肺功能检查
测定肺容量、通气功能等指标
4
实验室检查
血液、痰液等样本分析
早期诊断有助于制定最佳治疗方案,降低疾病严重程度。
身体检查
肺部听诊
医师使用听诊器,仔细聆听肺部发出的声音,例如喘鸣声、咯咯声或呼吸音异常等。
抗生素可以治疗细菌感染,抗病毒药物可以治疗病毒感染。
药物治疗方案
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氧疗
目的
为患者提供额外的氧气,缓解缺氧症状,改善血液氧合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
通过鼻导管、面罩或呼吸机等设备将氧气输送到患者的肺部,使患者吸入富含氧气的空气。
适用范围
适用于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肺癌等疾病患者,以及一些心脏疾病患者。
咯痰
定义
咯痰是指从呼吸道咳出痰液,它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痰液的性质和颜色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如痰液的颜色、黏稠度、气味等,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常见原因
咯痰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
呼吸道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肺癌
肺结核
发烧
体温升高
发烧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通常伴随身体不适。
肺癌
肺部肿瘤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肺部。
吸烟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咳嗽
肺癌的早期症状包括持续性咳嗽、痰中带血等。
早期诊断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康复治疗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培训内容和要求

康复治疗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培训内容和要求

附件4康复治疗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培训内容和要求一、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培训内容(一)培训内容。

1.脑卒中(1)专业知识1)熟悉脑卒中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

2)掌握脑卒中康复评定的内容、定义、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

3)掌握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原则、目标、方案、操作要点、风险管理。

4)熟悉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处理。

5)熟悉脑卒中并发症(如痉挛与挛缩、骨质疏松、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深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跌倒、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等)的预防和处理。

(2)康复评定和治疗技术1)掌握脑卒中的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包括肌力评定(如MMT).肌张力评定(如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关节活动范围评定、运动功能评定(如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平衡能力评定(如Berg量表)、认知功能评定(如MMSE、MoCA).语言功能评定、吞咽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如BartheI指数)、步行功能评定等。

2)掌握脑卒中的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包括神经发育疗法(如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平衡与协调训练、步行训练、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吞咽障碍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传统康复治疗等。

3)熟悉脑卒中预后的康复评定方法,包括脑卒中预后评定量表、神经功能影像评定等。

(3)健康教育和居家指导1)熟悉脑卒中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居家康复方案。

2)掌握良肢位摆放和体位转移的居家指导要点。

3)掌握矫形器、轮椅、助行器的选用原则及使用方法。

4)熟悉居家环境的调适及指导。

5)了解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指导。

2.颅脑损伤(1)专业知识1)熟悉颅脑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

2)掌握颅脑损伤康复评定的内容、定义、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

3)掌握颅脑损伤康复治疗的原则、目标、方案、操作要点、风险管理。

(2)康复评定和治疗技术1)掌握颅脑损伤的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包括肌力评定(如MMT)、肌张力评定(如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关节活动范围评定、运动功能评定(如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FUgi-Meyer运动功能评定)、平衡能力评定(如Berg量表)、认知功能评定(如MMSE.MoCA),意识障碍评定、语言功能评定、吞咽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如Barthel指数)等。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 副本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 副本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23010421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总学时/学分:48 / 3开课学期:第六学期适用对象:药学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生理解剖学、微生物免疫学、药理学、生物化学。

内容简介:《临床医学概论》是一门研究诊断学基础及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学科。

本课程论述了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诊断思维;临床常见急症、传染病、内、外、妇、儿等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预防方法。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临床医学概论》是一门研究诊断学基础及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学科。

本课程论述了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诊断思维;临床常见急症、传染病、内、外、妇、儿等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预防方法。

在教授课程过程中将重点讲述药物在预防、治疗、诊断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使学生了解药物与临床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重要原则及其重大意义。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诊断学基础[基本内容]临床常见症状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问诊和体格检查在疾病诊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问诊和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

[基本要求]掌握常见症状及体征并掌握其临床意义。

熟悉正确的病史采集方法和科学的诊断思维方法。

第二章急诊医学[基本内容]常见临床急症(心跳呼吸骤停、休克、急性呼吸衰竭、中毒等)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基本要求]了解常见临床急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熟悉其临床表现并能够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做出正确诊断。

掌握各种急症的处理方法和抢救药物的合理使用。

第三章传染病[基本内容]传染病的感染与机体免疫,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特征。

常见传染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常见传染病的治疗和预防。

[基本要求]了解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特征,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常见传染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课件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课件

05
循环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 系
循环系统与消化系统的关系
消化系统为循环系统提供 营养物质
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 各组织器官,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
维持内环境稳态
消化系统通过调节水和电解质的吸收与排泄 ,与循环系统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的关系
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吸入氧气,通过血液循环将其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同时将组织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 血液循环排出体外。
血管的结构
血管壁由内层的内皮细胞、中层的平滑肌细胞和外层的结缔组织构成。
血管的功能与调节
01
02
03
物质交换功能
血管是血液与组织间进行 物质交换的重要通道,氧 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通过血管进行交换。
调节血流
血管通过收缩和舒张来调 节血流,维持血压稳定和 满足组织需求。
免疫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免疫作 用,能够抵御病原体的入 侵。
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 左右两肺之间,约2/3在 正中线的左侧。
心似倒置的圆锥体,前 后稍扁,心底朝向右后 上方,与上腔静脉、主 动脉相连,心尖朝向左 前下方,心底为心房, 心尖为心室。
心壁由心内膜、心肌和 心外膜三层构成。
心脏分为左心和右心两 部分,左心又分为左心 房和左心室,右心又分 为右心房和右心室。
维持酸碱平衡
呼吸系统通过调节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与循环系统共同维持酸碱平衡。
循环系统与泌尿系统的关系
排泄代谢废物
泌尿系统通过生成尿液,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而循环系统负责将尿液运 输到肾脏等泌尿器官。
维持水盐平衡
泌尿系统通过调节尿液的量和成分,与循环系统共同维持水盐平衡。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血气监测
• • • • 1.动脉血氧分压 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3.动脉血样饱和度 4.经皮血氧饱和度
通气功能监护
• • • • 1.通气量 2.功能残气量 3.无效腔量/潮气量 4.呼气末二氧化碳压力
换气功能监护
• 1.通气/血流值 • 2.氧合指数与呼吸指数
呼吸动力监护
• • • • • 1.最大吸气压和最大呼气压 2.肺、胸廓顺应性 3.气道压力 4.气道阻力 5.跨膈压:吸气时胃内压与食道内压
4.PaO2/FiO2≤300mm Hg且满足上述其它标 准,则诊断为ALI 。
治疗
• • • •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发病治疗 2.呼吸支持治疗 3.ALI/ARDS药物治疗 4.血液净化治疗
原发病治疗
• 全身性感染、创伤、休克、烧伤、急性重 症胰腺炎等是导致ALI/ARDS的常见病因。 • 积极控制原发病是遏制ALI/ARDS发展的必 要措施 。
ALI/ARDS
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 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 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 全或衰竭。
临床表现
1
呼吸窘迫 顽固性低氧
2 3
非心源性肺水肿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诊断标准
1.急性起病 2.氧合指数 (PaO2/FiO2)≤200mm Hg 3.正位X线胸片显示双 肺均有斑片状阴影。
• 3、有创机械通气 • ARDS患者经高浓度吸氧仍不能改善低氧血 症时,应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 • 有创机械通气能更有效地改善低氧血症, 降低呼吸功,缓解呼吸窘迫,并能够更有 效地改善全身缺氧,防止肺外器官功能损 害。 • ARDS患者应积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教学大纲Ⅰ、课程概况Ⅱ、课程简介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内外科疾患康复学是以内外科疾病和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为中心,以残疾预防为准绳、以康复评定为依据,以康复治疗为手段,以改善和消除内外科疾病引起的身体功能和结构障碍、提高个体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社会参与能力、使其早日回归社会为目标的一门学问,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因此,认真学习本教程,不仅能为治疗师和医师在骨科和神经康复以外开辟广阔的康复新天地、推动学科发展,而且对提高内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防治并发症、改善或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与结构、提高或恢复患者的活动和参与能力、重点实施残疾的二、三级预防以及推动内外科疾病临床康复的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教学组织与方法:教学方法方面要重视运动学与其它各科的内在联系,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循序渐进原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形象化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求,融入典型的临床病例教学,针对常见的各科疾病及标准的治疗方法要用幻灯片、录相、模型等多媒体手段进行展示,使学生易于理解、加强记忆。

理论教学:讲授式教学法LBL、问题导向型教学法PBL、启发式教学法、自导式教学法、比较归纳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

实验教学:采用示范教学法、问题导向型教学法PBL、案例导向型教学法CBL、模拟教学法。

3.教学保障:多媒体、模拟教学设备、各种运动康复实验设备。

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教学网站①选用教材: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第2版),何成奇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第1版),高敏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实训指导》(第1版),陈健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②参考书目:《Occupational Therapy for Physical Dysfunction(6th Edition.)》,Mary Vining Radomski & Catherine A. Trombly Latham编著,Wolters Kluwer Health 出版社,2008年。

0304循环系统及其常见疾病2013版

0304循环系统及其常见疾病2013版

24
分型:
①无症状型冠心病(亦称隐匿型、 病人无症状); ②心绞痛型; ③心肌梗塞型;
④缺血性心肌病型;
⑤猝死型。
典型临床表现:心绞痛发作 检查:
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
25
治疗
—对症治疗:抗心肌缺血治疗、抗心绞痛。
—手术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健康教育:控制血压、降低胆固醇、控制饮食、控制
的一定部位。淋巴结能创造淋巴细胞和吞噬进入 人体的细菌和异物,对淋巴液起过滤和检疫的作 用,是体内重要的防卫器官。
8Leabharlann 头颈部淋巴管和淋巴结 气管、支气管和肺部淋巴结 腋淋巴结和乳房淋巴结 乳糜池
额下淋巴结
胸导管
腹股沟淋巴结
全身重要淋巴管和淋巴结
9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症状及分类
常见症状
1、心悸; 2、水肿; 3、胸痛; 4、呼吸困难; 5、发绀; 6、胸部症状; 7、消化功能紊乱。
治疗:
抗高血压药物、保持精神愉快、劳逸结合、戒烟、
饮食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食物为主、定期测量血压、门 诊随访。
21
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
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因此将两者称之同
源性疾病。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增高,血粘稠度增加,血 管壁受损,血管阻力增加,易引起高血压。由此可知高 血压与糖尿病都与高血脂有关,因此防治高血压病与糖 尿病都应该同时降血压、调节血脂。
第41页
血小板
大量存在于血液中无核盘状小细胞(直径约3 μm) 在正常情况下,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10-30万个。 功能:参与凝血过程,当组织受伤出血时,血小板常成群 聚集,促进血液凝固而起止血作用。
在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

循环系统--生理学

循环系统--生理学

2021/10/10
34
(二)局部性体液调节:增加开放的毛细血管的数量,并 增大毛细血管通透性。只能在产生这些物质的局部发生作 用,调节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 1、激肽:作用是使血管平滑肌舒张。 2、组织胺:使局部毛细血管和微静脉管壁的内皮细胞收 缩,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大,促进血浆成分从血管中滤出, 造成局部水肿。 3、前列腺素: 作用是使大多数组织的血管舒张。 4、组织代谢产物:舒血管。对脑血管有较强作用的是二 氧化碳、氢离子,对心肌有较强作用的是腺苷和低氧,对 运动中的骨骼肌有较强作用的是低钾、低氧和高渗透压。
(1)毛细血管血压:血压高则生成多。
肌肉运动、炎症时,微a扩张,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是
右心衰时,V回流受阻,毛细血管血压逆行性升高。 (2)血浆胶体渗透压:渗透压降低则生成多。
某些肾脏疾病时,大量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血浆胶体
渗透压降低。
(3)淋巴回流:回流受阻则生成多,在受阻部位之前组
织液积聚,呈现水肿。
脉搏的传导速度远较血流速度快,且从主动脉到外周动 脉,传导速度逐渐加快;动脉硬化时,传导速度增快。正 常情况下,主动脉脉搏传导速度为3-5m/s,较小的动脉为
15-35m/s,
2021/10/10
25
(三)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
1、静脉血压:血液对静脉管壁的侧压称静脉血压。 由于消耗能量,静脉血压会变的更低,从微静脉到大静
③第三心音:发生于快速充盈期末;是血流突然减慢引 起心室壁和瓣膜发生振动所致。
④第四心音:但在异常有力的心房收缩和左室壁变硬的 情况2下021/,10/10心房收缩使心室进一步扩张,引起振动。 11
(五)心输出量和心力贮备: 1、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收缩时每分钟向动脉血管射出的血量称心 输出量。是衡量心脏功能的基本指标。

《内科学呼吸系统》课件

《内科学呼吸系统》课件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康复训练
呼吸功能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腹式呼吸等训练,提 高呼吸肌力量和肺活量。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 洗漱、进食等,提高生活质量。
肺癌
01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 肿瘤,以肺部组织细胞 的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 。
02
肺癌的发病机制与长期 吸烟、空气污染、职业 暴露等因素有关。
03
肺癌的症状包括咳嗽、 咳痰、胸痛、呼吸困难 等,早期症状通常较为 轻微。
04
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是 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等综合治疗手段。
肺结核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 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ABCD
加强个人防护
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政策和医生建议接种相关疫苗,提高免 疫力。
控制策略
早期诊断与治疗
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 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
1
隔离与控制传染源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追踪 接触者并进行医学观察。
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环境消毒和卫生管理, 减少病毒的传播机会。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媒体和宣传活动普及防 控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控意 识和能力。
社会支持与健康教育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和经济支持,减 轻其负担。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通过讲座、宣传册、网络平台等多种 形式普及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知识。
加强社区服务
组织志愿者为患者提供生活和心理支 持。

《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大纲(本科)

《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大纲(本科)

《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大纲注:课程类别是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性质是指必修/限选/任选。

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一)课程地位临床医学概论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课程着重讲述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实验 室诊断及其它检查对疾病诊治的联系,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内容,使得学生对常见症状和各 科疾病有一概要认识。

课程通过讲授、自学、讨论等方式,按理论联系实际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来 组织教学,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中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将临床疾病与信息科学和图像识别 各科相联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1.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临床常见症状、临床诊断方法以及实验室检查手 段,从而增强学生对临床疾病的认识。

2,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和理论基础上,通过充分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结合生理学、病 理学以及图像识别理论讲解,使得学生能够解释临床疾病诊断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3.在前期基础知识学习基础上,通过不同系统常见疾病发生规律和相关临床药物,学生能够 胜任临床疾病诊断相关工作,为将来能够从事医院影像科和临床诊断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四、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内科学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内科学概述及问诊的内容与基本方法;临床常见症状及临床意义;临床常用体格检查。

教学要求:了解内科学基础知识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理解内科学基础知识、常见症状与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性;掌握临床常见症状、相关病因和分类及发病机制;熟练主要临床常见症状的概念、病因、临床分类及机理。

第二章外科学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外科学概述和无菌术临床意义;麻醉、重症监护和休克概念及临床处理方法;疼痛治疗、体液失调以及营养支持概念及临床意义。

教学要求:了解外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在临床治疗意义;理解几种典型外科学疾病与临床药物的使用;掌握无菌术、麻醉、休克和营养支持的概念以及临床治疗方案;熟练无菌术、麻醉、休克和营养支持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处理方法。

《内科学》第9版-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内科学》第9版-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恶性肿瘤
支气管肺癌 肺转移瘤
感染性肺疾病
肺炎 肺结核 支气管炎 气管炎
新发呼吸道传染病
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
*江慈既,溯扫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E--.....
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 慢性呼吸衰竭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是基础,影像学检查,如普通X线和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CT)胸部 检查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应结合常规化验及其他特殊检查结果,进行全 面综合分析,总结病例特点,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获得客观准确的结论。
第一章总 论各种病原体(病毒、肺炎支原体、结核杆菌、真菌等)的血清抗体。检测降钙素原(PCT匾提示细菌、真 菌或寄生虫感染。寸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结核杆菌的感染。
(3)非感染的生物标志,包括免疫球蛋白、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自身抗体,肿瘤标志物等。
2.抗原皮肤试验哮喘的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有助于变应体质的确定和相应抗原的脱敏治疗。 结核菌素(PPD)试验阳性的皮肤反应仅说明已受感染,但并不能确定患病。
2.咳痰 痰的性状、量及气味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痰由白色泡沫或黏液状转为脓性多为细菌 性感染,大量黄脓痰常见于肺脓肿或支气管扩张,铁锈样痰可能是肺炎链球菌感染,红棕色胶冻样痰可能是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大肠埃希菌感染时,脓痰有恶臭,肺阿米巴病呈咖啡样痰,肺吸虫病为 果酱样痰。痰量的增减反映感染的加剧或炎症的缓解,若痰量突然减少且出现体温升高,可能与支气 管引流不畅有关。肺水肿时,则可能咳粉红色稀薄泡沫痰。
【呼吸系统疾病范畴】
按照呼吸系统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特点,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分为以下三类(表2-1-1):①气流受 限性肺疾病;②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性肺疾病;③肺血管疾病。感染、肿瘤作为两大原因影响呼吸系 统,导致各种病理变化;这些疾病进展可以导致呼吸衰竭。

第四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
第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2
呼吸系统的结构
呼吸系统的结构
1.气管在隆突处(胸骨角) 胸骨角 分为左右两支气管
2.右支气管粗、短而陡直, 异物易吸入右肺
呼吸系统的结构
左肺分为上、下两叶,
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
(左二右三)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1.缓解不适,促进身心休息 1)卧床休息、进食、多饮水:给予高蛋白质、高热、
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每日饮水量
在1500~2000ml 2)高热、寒战时可用暖水袋或电热毯等保暖 3)高热者物理降温为主 4)胸痛时嘱病人患侧卧位
二、肺炎链球菌肺炎(护理措施)
2.促进排痰,改善呼吸:半卧位、吸氧、排痰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治疗原则
1.首选青霉素治疗 疗程一般为7天,或热退以后3天即可 停药。 2.尽量不用退热药,以免影响临床判断 3.休克中毒型肺炎:首先补充血容量。
典型考题
如:某患者,32岁。患肺炎球菌肺炎入院治疗,该患者首 选的治疗是 A.青霉素 B.链霉素 C.氯霉素 D.庆大霉素 E.四环素
答案:A
二、肺炎链球菌肺炎(护理措施)
分度 Ⅰ Ⅱ Ⅲ Ⅳ
临床表现 活动后吸气性喉鸣和呼吸困难 安静时吸气性喉鸣和呼吸困难 上述症状+烦躁,发绀,双眼圆 睁,惊恐,多汗。 无
体征
喉传导音或管状呼吸音, 心率增快 呼吸音明显降低,心率快
昏睡状,无力呼吸,三凹征不明显 呼吸音几乎消失,心律不 齐
典型考题
例:不属于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症状的是 A.声嘶 B.喉鸣 C.三凹征 D.犬吠样咳嗽 E.呼气性呼吸困难 答案:E

人体呼吸循环系统剖析

人体呼吸循环系统剖析

人体呼吸循环系统剖析关键信息项:1、呼吸循环系统的组成部分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2、呼吸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关键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3、影响呼吸循环系统的因素内部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外部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4、常见的呼吸循环系统疾病疾病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症状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治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5、维护呼吸循环系统健康的方法饮食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习惯:____________________11 呼吸循环系统的组成部分111 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主要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部分。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具有过滤、加温、加湿空气的作用。

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喉不仅是呼吸通道,还是发声器官。

气管和支气管则负责将空气输送到肺部。

肺是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由肺泡和肺间质组成。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间质则为肺泡提供支持和营养。

112 循环系统的组成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通过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出并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处,静脉则将血液回流到心脏。

毛细血管则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淋巴器官(如淋巴结、脾、胸腺等)和淋巴组织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参与免疫反应和维持体液平衡。

12 呼吸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121 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呼吸过程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

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胸腔扩大,肺内压力降低,外界空气被吸入肺内。

02循环系统常见疾病康复

02循环系统常见疾病康复

•第一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掌 握: •冠心病病人的康复评估,康复诊断、康复治疗和 •(以运动疗法为主)
•熟 悉: •冠心病病人的作业治疗,功能结局
•了 解: •冠心病病人的康复辅具和心理治疗
•第一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康复评定
•1.功能评定 •2.结构评定 •3.活动评定 •4.参与评定
分级法
•第一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运动形式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柔韧性训练 神经动作练习
运动时间 总量 进阶 恢复期 运动过量的表现
•第一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肌梗死后的康复治疗 急性期:Wenger心脏康复程序(14个步骤)或7步康复程序。 恢复期 训练期 维持期
6分钟步行试验
•如无设备条件完成运动负荷试验,可酌情使用6分钟步行试验作为 心肺运动试验的替代方法,该方法已得到美国、欧洲和我国心血管 疾病指南的推荐,适合在我国推广使用。 •①场地准备 •②物品准备 •③病人准备 •④操作步骤 •⑤中止试验的情况
•第一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电图 心肺运动试验
呼吸功能评定 (详见本书第三章第一节)
心理功能评定 (详见教材《康复功能评定学》)
•第一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结构评定 •(1)心绞痛 •(2)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特点 •(3)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心电图特点 •(4)定位
•第一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活动评定 •可以采用Barthel指数等方法对病人的ADL进行评定,具体方法详 见本套教材《康复功能评定学》。 •4.参与评定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常常对病人的职业、社 会交往、休闲娱乐及生活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故有必要进行 评定。具体方法详见本套教材《康复功能评定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危险因素:
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1. 不可控因素: 人种(白种、黄种人风险高于黑人)、 2. 可控制因素: 多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
饮酒或咖啡、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少、钙及维生素D 摄入不足、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服用影响骨代谢的 药物。
29
发病机制:
1.骨量减少:骨矿物质及其基质等比例减少;
病理:
肌纤维变性、坏死与再生并存,肌纤维有的萎缩, 有的代偿性增大,大小不等呈相嵌分布。肌纤维肥大 的部分呈玻璃样变,肌细胞间质可见大量的脂肪和结 40 缔组织,即假性肥大。
(三)临床表现
本病均为男性发病,常在3岁以前出现症状,3-5岁发病。 1.婴幼儿期(1-3岁):起病隐袭,运动发育迟缓,双下肢无力, 呈蹭爬,行走延迟,患儿约1岁半至2岁开始行走,步态拖沓, 上台阶时用手辅助,言语发育迟缓,肺活量低; 2.学龄前期(3-6岁): 1)起病时双下肢无力,步行不稳,容易跌倒,由于髂腰肌和股 四头肌无力而上台阶、蹲位站起困难; 2)从仰卧位起身时,由于腹肌和髂腰肌无力,表现为“攀爬性 起立”,患儿首先起身翻身呈坐位,
1. 特发性脊柱侧凸多见儿 童、青少年,女性较多, 早期畸形不明显,自身可 无症状,且无结构变化, 易于矫正。 后期可出现明显脊柱侧弯 畸形、胸廓畸形等。 2.体征: 脊柱外观畸形,棘突偏离 中线,双肩高低不一,胸 廓不对称,一侧腰部皱褶 皮纹、剃刀背征。
17
(四)辅助检查
X线: 全脊柱站立位正侧位片
让膝关节及髋关节屈曲,手支撑
躯干呈四点跪位,然后双腿支撑 躯干,双手按压膝部起身,此时 躯干慢慢立直。
2.骨折:常发生于胸、腰椎、髋部等,脊椎压缩性骨折好发。
3. 身长缩短、驼背:椎体内部骨量减少,椎体因受压而缩短, 身长平均缩短3-6cm。
4.心肺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 可影响心肺功能,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5.肌痉挛:因钙质流失可出现肌肉痉挛,多发生于下肢。
31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继发性于其他疾病或应用药物后的,如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等
27
(三)病因
1.遗传因素:成骨不全症等
2.营养失衡:蛋白质失衡,维生素D缺乏,长期缺钙等
3.活动量不足:绝对卧床 4.不良嗜好:长期酗酒、吸烟、喝咖啡因食品等 5.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类固醇激素、利尿剂等 6.特发性:原因不明 7.年龄相关因素及绝经期后:常见,女性发病早、多
2. 骨微结构退变: 多骨组织吸收和形成失衡等所致,
表现为骨小梁结构破坏、变细和断裂;
3. 骨脆性增加、骨力学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
对载荷承受力降低而易于发生微细骨折或完全骨折。
30
(四)临床表现
1. 疼痛:腰背部疼痛,四肢关节痛、足跟部疼痛及一些肢体放 射痛、麻木感、刺痛感等,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 严重时翻身、坐起及行走有困难;
25
一、概述
(一)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因骨量低下、骨微 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 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常见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
26
(二)分类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身体和骨骼本身生理功能退化而引起的骨质疏松;
包括退行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特发性成人骨质疏松症 特发性青少年骨质疏松症 妊娠哺乳期骨质疏松症
(3)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
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4)听诊:双肺呼吸音减弱,呼气 延长,部分可闻及湿性或干性啰音。
6
(三)临床表现
3.合并肺外表现: ( 1)外周骨骼肌功能障碍:表现为肌力、耐力下降和 易疲劳等; ( 2)骨质疏松:可能与缺氧和营养不良、运动能力下 降、吸烟、骨血液循环障碍等有关; ( 3)心血管疾病:可能与气流受限、缺氧、全身性炎 症反应与氧化应激、使用药物等有关; (4)心理紊乱:抑郁、焦虑等
2.肺功能下降
3.疼痛
异常姿势和不正确的负重,久而 久之引起背部肌肉、韧带劳损、继发 骨关节炎,而出现疼痛
20
4.运动功能障碍:
出现明显腰背痛,体力较差,运动能力下降,不能 剧烈活动;
5.感觉功能障碍
严重者引起椎管、椎孔变形、椎间盘突出,导致脊 髓、神经根受压,神经受损后出现肢体无力、麻木和 感觉功能障碍,严重者出现截瘫
38
一、概述
(一)定义
儿童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组遗传性 肌肉变性疾病。 其中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为儿童中最常见、 最严重的一种肌病。
39
(二)病因与病理
X连锁隐性遗传:
男性发病,女性携带基因,该 基因编码一种细胞骨架蛋白,称抗肌萎缩蛋白,分布 在骨骼肌和心肌细胞膜的质膜面上,起细胞支架作用, 可保护肌膜抵抗收缩时产生的力而不致受损; 患儿因该基因缺乏,所以不能产生抗肌萎缩蛋 白,肌膜不稳定,在收缩时损伤,出现肌肉的变性坏 死,导致肌肉无力与萎缩。
及时佩戴矫形器; 3.脊柱侧弯>20°,穿戴矫形器为主,配合矫正体操、姿势治 疗、侧方体表电刺激等 4.脊柱侧弯>45°或侧弯伴有旋转畸形严重者,选择手术治疗, 但手术前后仍需配合合适的矫正体操和姿势治疗,以提高和巩 固手术效果。
22
1. 矫正体操:可选择性增 强维持脊柱姿势的肌肉力量 2. 姿势训练:目的减少腰 椎和颈椎前凸程度,以牵伸 脊柱,增加腰背肌和腹肌肌 力。
2.活动受限
10
四、康复治疗
(一)作用
康复治疗可以止痛消炎,防止粘连 改善患肢血液、淋巴循环,消除水肿,缓解疼痛
保持肩关节功能,牵伸挛缩组织,松解粘连
扩大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萎缩肌肉,预防肩关节功 能障碍
11
(二)方法
1.局部注射 2. 药物治疗:止痛药、肌肉 松弛剂等 3.中医传统康复治疗 推拿、针灸疗法 4. 物理因子治疗:超短波, 中频电疗,超声波,热疗
6.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 7.心理障碍
21
四、康复治疗
(一)原则
根据脊柱侧弯Cobb角的大小选择治疗方法
1.脊柱侧弯<10°,注意日常活动中姿势治疗,配合矫正体操,
定期随访观察; 2.脊柱侧弯10°-20°,除以上,配合体表电刺激,并密切注
意脊柱侧弯程度的进展,2-3个月复查一次,有发展倾向,可
(五)辅助检查
1.生化检查 2.骨密度测定
3.X线检查
32
二、康复评定
1.生理功能评定: 1)肌力评定 2)关节活动度评定 3)疼痛评定 4)平衡功能评定 5)步态分析 2.心理功能评定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4.社会参与能力评定
33
三、功能障碍
1.生理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常表现为以腰椎活动受限和腰背肌 力下降;脊椎及骨盆等部位明显的全身持续性疼痛 心肺功能障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导致脊椎后凸, 胸廓畸形,使肺活量受影响,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 难
测量Cobb角
18
二、康复评定
主要依据X线片确定侧凸的范围、位置、原发弧 度、代偿弧度和椎体旋转情况和骨成熟度。
1.脊柱侧凸程度评定
2.脊柱旋转程度评定
3.骨成熟度评定
19
三、功能障碍
1.结构异常:
造成身体外观发生变化:肩歪斜、 骨盆倾斜、胸廓畸形,严重影响身 体的直立姿势和脊柱的活动范围;
14
一、概述
(一)定义
脊柱侧凸:又称脊柱侧弯,是指脊柱在冠状面 内偏离枕骨中点至骶骨棘连线的弯曲畸形,常伴有 椎体旋转、椎体楔形、生理弯曲改变或胸廓变形等 畸形。 特发性脊柱侧凸,是指原因不明的脊柱侧凸,占 发病总人数的85%-90%,女性对于男性。
15
(二)病因
1.遗传因素:呈家族聚集性
2.神经系统平衡功能失调:
7
(四)辅助检查
1.血气分析: 早期为低氧血症,随着病情加重,可出现高碳酸血症; 2.胸部X线检查: 后期可出现肺纹理增多、紊乱等非特征性改变,肺过度 充气征。
8
二、康复评定
1.生理功能评定: (1)呼吸功能评定 (2)支气管舒张试验
2.关节功能评定:
9
三、功能障碍
1.疼痛:
轻度肩痛,逐渐加重; 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加重,昼轻夜重
2.病理改变: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 病理变化,特点是气道狭窄、 阻塞,肺泡膨胀、失去弹性, 肺血管增生、纤维化及肺动脉 高压。特征性:持续气流受限 致肺通气功能障碍。
5
(三)临床表现
1. 症状:(1)咳嗽、咳痰,晨间明显,一般为白色黏 液或浆液性泡沫痰。急性发作期可有脓性痰。 (2)呼吸困难:早期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 (3)其他:疲乏、消瘦、焦虑等病情严重时出现。 2. 体征:早期不明显,(1 )视诊:胸廓前后径增大, 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宽,呈桶状胸,部分患者 呼吸变浅,频率增快。 (2)触诊:双侧语颤减弱
这类病人常伴有姿势反射、本体反射和视觉反射障碍, 由于这些障碍使得外界信息的传入和脑干整合障碍, 导致姿势控制障碍而发生脊柱侧凸。
3.神经内分泌异常:
褪黑素、雌激素、生长激素
4.脊柱前柱和脊柱后柱生长不对称因素
5.生物力学因素:如骨盆倾斜影响脊柱稳定,
腰背肌腹肌发育不良,左右不平衡
16
(三)临床表现
5.运动治疗
6. 手术治疗:严重关节挛缩, 活动功能障碍,非手术未改善 者
12
肩周炎
第九节
案例:
脊柱侧凸
女,7岁,因走路姿势不正就诊,检查发现脊柱侧 凸。检查:腰椎向左侧弯,胸椎向右侧弯,腰部右侧肌 肉萎缩,肌张力下降;X线片示腰椎左侧凸20°,胸椎 右侧凸30°。 请问: 1.如何进行康复功能评定? 2.请制定出康复计划? 3.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心理功能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