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体育课堂教学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化体育课堂教学初探

1问题的提出

改革素描:一堂曾经会带来诸多疑问的体育课

全班学生围坐在草坪上,热烈地谈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容易遇到的障碍有哪些?”“我们通常采用什么方法越过这些障碍?”“我们所熟悉的哪些体育动作与越过这些障碍的方法相似?”在自由的讨论与演示中,导出课的学习主题:“越过障碍”,具体内容:跳高、跳远与跳马。

在教师的带领下,跃跃欲试的学生们就地围成圈,进行学习前的身体性准备:“脚跟,脚尖四点轮换支撑移动”、“脚跟、脚尖跳”、“左前、右前、左后、右后跳起手触脚”等等协调性活动,虽然模仿出来五花八门,可学生练起来却兴致盎然,课堂顿时成为欢乐的海洋。

十分钟后,学生分别按照各自的学习顺序到各个学习点上。虽然三个学习项目学生以前课前、课后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学习和接触,但在动作的熟练性和规范性上的差异还是显而易见的。这时技术水平高的同学似乎表现出更高的热情,他们不仅自己争先练习,更多的时间则扮演“小老师”的角色,指点他人的技术问题,展示动作要点,交谈学习体

会,解答学习疑点。技术水平相对较差的同学也显得学习信心十足,他们可以随时请教同学和教师,及时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指导。教师更是闲不下来,在各个学习点上不停地解答练习中碰到的疑难问题,指导学习方法,及时解除安全隐患,不时地还被好胜的同学请到一起比赛。

热闹的练习场面终于平静下来,学生们又围到草坪上,在教师的指导下互相按摩放松,站着的、坐着的、躺着的都有。

放松结束后,大家又围坐到一起开始新一轮的讨论:“三种越过障碍的方法有那些异同点?”“怎样才能提高自己三种跳跃的能力与水平?”最后是教师简短的讨论总结:无论是高度的还是远度的、有支撑的还是无支撑的,力量是提高水平的基础,正确的技术动作是提高水平的有效保证。在热烈的掌声认可后,一堂体育宣布结束。

三年前,一位新教师曾经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堂体育课,受到了观摩教师的一致指责:“这堂课的技能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学组织混乱”;“连基本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都没有遵守”;“没有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最终当然定性为“一堂失败的体育课”。

在当时看来,这位新教师似乎缺乏基本的体育教学素养,因为他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法理念信奉的体育教学法具有的基本特征一无所知,这些特征包括:一是教条化,突出表

现在课堂教学惟教材、惟大纲、惟教案、惟教参上,体育教师把体育教学法大纲和教材当作金科玉律,把教参的提示当作颠扑不破的真理,教案则是一场课堂表演的剧本,岂能容得体育教师有这么大的权利。二是模式化,表现在教学结构刻板化、统一化和教学行为程式化、线性化,阉割了课堂的鲜活灵魂,失却了意义的实质性关联。三是单一化,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角色三个方面。就教学目标而言,虽然有“以增强体质为主”一说,但对知识技能的传递始终是“情有独钟”到底教什么技能、用哪些规范性手段、达到什么效果,都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作出明确的回答;从组织形式看,它首先必须确保学生的活动有序,因此对教学中教师、学生的活动路线都需要在课前作出精确的设计;从活动角色看,教师和学生就如导游与游客的关系,游客由导游“牵引”着,他带到哪里学生就跟着他转,他指向哪里学生就得向那看,学生的自由或自主就意味着“掉队”。四是静态化,主要表现在课堂中无真正的互动和交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对话。所有这些,都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割裂开来:无法联系生活世界理解教材,无法感受真切的课堂生命活动,无法领会学习的生命意义,他们好像不是为自己而活着,不是为现实而活着,也不是为理想而活着,而是为教材而活着,为考试而活着,自然,他们也很难听到现实世界对他们的召唤,难以领略到现实世界为

教学内容的运用提供的诱人境界和无限风光。

2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以及教育教学领域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确保本研究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

2.2经验总结法

对本地区近年来教学改革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本人的教学经验和实践体会进行总结,为本研究提供实践依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几十年来,我国的体育课程一直依据体育教学大纲的教材展开活动,内容上大纲教材作出了明确的要领规范,而这些技术的合理性的有效性都是直接指向于高水平竞技运动的,课程目标设计不是把学生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不能满足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需要,缺乏对学生可能体育生活的塑造,课堂生活没有现实感,更没有生活意义的生命价值。这种脱离学生生活世界和生命需求的课堂教学,无论教师如何努力,所产生的结果也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我们的学生学习的所谓体育技能都是着眼于竞技目标的,学生即使通过努力掌握了这些技能,既不能在身体锻炼中起到实效,又难以迁移到生活技能中。从教学过程看,静态刻板的课堂教学必然是死气沉沉、缺乏生机与活力的课

堂,学生的主体性被扼杀在权威与专制的教条之中,缺乏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不仅认知效果不良,学生的体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及身心、能力的发展都成为纸上谈兵。

体育新课程教学强调“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关注学生的经验,注重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强化了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为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3.1教学理念

体育新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回归生活世界,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现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或技能)是不能简单地进行传授的,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已有的经验方式的信念。在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与作为认识客体的知识之间的互动中,以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获得的。因此体育教学改革一方面要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从理想世界走向现实世界,焕发出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从课堂去认识世界,从世界来理解教材,感受教材意义。另一方面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把自身放到社会大家庭中去,更好地感受作为人的义务、责任及其社会关系,从而拓展课程的教学时空和教育价值。

3.2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终究是为培养人服务的,必须把满足学生的现实生活需求,建构学生可能生活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可能生活对学生具有内在价值,能够给予学生生存状态和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