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之处置效应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金融学之处置效应检验

一、引言

在金融学的理论研究范畴中,行为金融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并不等同于传统的金融学。它是心理学和金融学的结合,试图从人们的日常行为和心理出发,验证投资者的决策过程。简单地回顾它的发展历程,可以归为以下几个阶段:

19世纪Gustave Lebon的《乌合之众》是第一阶段的代表作。Burrell于1951年所作的《以实验方法进行投资研究的可能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最早强调心理预期对投资决策影响的经济学家是凯恩斯,在心理预期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许多理论,包括股市选美竞赛理论、股市乐车队效应。随之在1972年,Slovie 发表了一篇非常具有研究意义的论文,即《人类判断的心理学研究对投资决策的意义》。这三篇代表作掀开了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的新一页。

第二阶段是1960年至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属于行为金融的现代心理学研究阶段。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被一些著名的学者有效地和金融投资学关联在一起。最著名也最具代表性的学者当属Tversky和Kahgielman。在1979年,Kahneman和Tversky合作并一起提出期望理论。他们研究了过度自信、心理会计和风险态度这三个方面,这也是理论模型的假设与投资者真实行为相互矛盾的三个方面。他们将实证的结果和现象称做认知偏差。

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属于行为金融学理论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出现了两位代表性的人物,一位是来自耶鲁大学的Shille(1981,1990,1990),他做了股票价格异常波动,羊群效应,价格投机等理论研究;芝加哥大学的Thaler(1987,1999)则是另外一位,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投资者心理会计

理论,股票回报率的时间序列等问题。除此之外,Odean(1998)关于处置效应的检验研究,Ritter(1999)对于IPO异常现象的研究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比之前两个阶段,这个时期的行为金融理论在各方面更加的完善,并且已渐渐把重心放在投资决策和心理学的关联和结合上了。

处置效应是行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解释了一些金融市场中的异常现象,发现人们的态度经常会偏离理性,这些非理性的偏差使得他们总是凭借直觉或经验作出投资决策,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处置效应。Shefrin和Statman (1985)发现,出于避免后悔的目的,投资者会倾向于继续持有实际上已经亏损了的股票,而对于已实现盈利的股票则会有急于套现的倾向。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作“处置效应”。处置效应是一种相当有代表性的投资者认知和决策的偏差,它表现对亏损的“损失厌恶心理”和为投资者对投资盈利的“确定性心理”。

中国资本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更方面都在不断地完善,投资者心态和监管制度都在不断成熟,但必须承认,盈利的通常是大型机构投资者,而绝大多数的散户是亏损的,从这一点看它仍然是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本文以中国股市上证50指数成分股2011年到2014年的公开数据为样本,对这四年的处置效应进行综合性的检验,同时也检验了与处置效应相对应的私房钱效应,并验证止损策略的有效性。此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和总结投资者的行为规律和特征,并为投资者未来的操作提供启示。

二、文献综述

(一)处置效应检验研究

Shefrin和Statman(1985)使用了1964到1970年的个人投资者的交易数据来研究投资者的决策,发现投资者的投资趋势往往是卖出盈利的股票,继续持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