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第1课时种子的结构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第1课时种子的结构
一、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讨论、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使学生明确种子能萌发形成幼苗的原因,理解这一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学中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观察与思维、交流与合作、实验与实践的能力,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使之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因此,这部分教材很好地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统一,体现了“以人为本,倡导科学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在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之后,再来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绿色开花植物,准确理解绿色开花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是绿色开花植物生活史的第一阶段,也是学生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生活史的起点,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节主要包括“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中的营养物质和种子萌发的条件”四部分内容,核心是阐明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生长、发育特征。

二、学情分析
在小学科学课里学生已经对种子的结构、幼苗的形成有所了解;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关于种子萌发的感性知识。

现在学习了细胞的知识后,再来研究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即有了经验积累又有了知识储备,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七年级的学生大多已进入青春期,他们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好奇心,好胜心和自我表现欲都很旺盛,语言表达和交流合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为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提供了智力支持。

与学习以前的内容一样仍然是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知识。

三、设计理念
本节课最好采取同步教学法、实验探究法,让学生手中有观察的实物材料,并能够亲手对材料进行处理(如剥离、挑取、染色、使用放大镜观察等)。

在老师的指导下,边观察边听讲解,这样所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

此外,像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很容易得到,小刀、放大镜、培养皿等在学校实验室都有所以,这样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可行的。

四、教学目标
知识: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白芸豆种子和
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能力: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学生在此过程中提高实验能力,学会简
单的观察方法,以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

情感:学习植物的生活史,感受生命的奇妙。

参与观察和探究活动,逐步形
成善于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素养以及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观点,培养团结与互助的精神,体验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成长的快乐。

五、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解剖和观察种子的结构,识别种子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难点:
1.观察种子的结构,比较白芸豆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2.玉米种子的子叶、种皮和果皮的观察。

六、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实验法、讲解法、练习法等综合运用
七、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明确学习目标,自学基础知识,提
出不懂问题,自己产生质疑;
(2)指导学生合作探究:种子结构;
(3)指导学生延展学习:知识的强化训练。

八、达标规程: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提出要求,明确目标;
自主学习,实验探究→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延展学习,课堂检测→自我评价,自我反馈。

九、教学准备:制作PPT课件、导学案、白芸豆种子、玉米种子、小刀、镊子、培养皿、碘液、白纸
十、课时安排:一课时
十一、教学过程:
目标二层皮叫种皮;种子一侧
有一个小小的瘢痕,是种子脱
离母体时留下的,叫种脐。

用手捏吸水充足的白芸豆
种子,有什么现象?该结构是
种孔
请同学们指出这些细小的
结构分别是什么?
要想观察种子内部结构,
该怎么办呢?
(2)内部结构
活动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外形观察(形状、大小、颜
色):
外部结构有果皮与种皮
(2)内部结构:
观察玉米内部结构,应如何解
剖?解剖位置在哪里?
教师引导、巡视
展示玉米种子结构图,提问各
结构
认真观察,记录
学生积极回答
解剖种子
学生认真观看、倾
听并思考,回答
完成目标二
观察白芸豆种子的
结构
学生回答
果皮与种皮
学生回答
纵切
沿中央线
完成目标二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在合作学习中,
让学生体验到
合作学习的快
乐,发挥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培
养学生的动手
能力及合作精

达成目标二
识别白芸豆种
子的结构
培养学生
的合作、观察能
力、交流能力
达成目标二
识别玉米种子
的结构
活动3、检测淀粉
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一滴碘液后观察有什么现象?
教师引导、巡视
请同学们完成小组讨论
对小组汇报做出相应评价
课题:种子的结构
教学设计
授课地点:大庄中学
授课教师:江城中学杨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