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等与效率
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平等与效率观

孟祥仲 辛宝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摘要:平等与效率是和谐社会的特征。
平等与效率问题不仅是当代学者所关注的事情,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也在特定的领域对这些问题作过比较素朴地探讨,因此,对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平等与效率思想进行分析和梳理,有利于丰富平等与效率思想的研究,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孔子;产权;平等;效率;财富中图分类号:F091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9839(2007)05 0150 05Ancient Chi nese Thinkers'V ie ws onEquality and EfficiencyM ENG X iang z hong X I N B ao ha i(School of Econom ics,Fudan Uni v ersit y,Shanghai200433,P.R.C hina)Abstract:Equality and efficie nc y are the char acterist ics of har moni ous society.T hey are not only c onsidered by moder n sc holars,but also disc ussed by ancient th i nkers.So it may contri bute to the constr uct i onof conte mporary har m oni ous soc i ety to analyze the thoughts of equality and efficiency.K ey wor ds:Conf ucius;pr operty;equality;eff i cie nc y;fort une前 言平等(Equality)与效率(E ff i c i enc y)是和谐社会的特征,可以这样说:一个平等和效率的社会一定是和谐的社会。
论平等与效率的三种关系及其识别

效率关 系之研 究 , 局限在 一个过 小 的范围 , 被 因而影 响 了该
有必要对平等 与效率的三种关 系做一 全面的探索。
第三 , 平等和效率的同减关系 。这是 人们通常 看到的 既 施可能会破坏投资 , 而损害穷人 就 业的 质量 和数 量 , 而 进 因
研究的广度 和深度及其应用价值 。针 对这种状 况 , 笔者认 为 无平等 、 又无效率的~ 种状况 。奥肯说 :那 些折磨 富人的措 一 “ 第一 , 平等与效率 的交 替关 系。所谓 交替 关 系 , 指 平 既有害于效率又 有害于平 等。0从 现 实生 活看 , 是 ” 我们 的确 会 等增 加就会使 效率下降 ; 相反 , 效率增加就会使平 等减 少 , 平 发现平等和效率 同减的大量事例 : 等与效率之 间是 一种相互 替代 的关 系。如个 人所 得税 的 提 如 , 实中大量存在的 对政府 寻 租和 对企 业 寻租 , 必 现 也 高, 使平等增加 , 但却 会使 效率下 降 ; 相反 , 个人 所 得税 的 降 然导致平等与效率 的同减 。说寻租损 害平等 , 因为寻租者 是 低, 会使效率提 高 , 却会影 响平 等的实 现 。这 只是 在 一定 将本 应用于提高职工工资 和增进 职工福利 的一部 分资金 , 但 向
而非绝 对量的概念 。甲与 乙的产 出同样多 , 甲消耗的 资源 生 活 证 实 : 但
或生产要 素少 于 乙 的, 就是 甲的效 率 高 于乙 的效 率 。 同 这
甲 的 , 就 是 乙 的 效 率 比 甲的 高 。 这 二 、 等 与 效率 的 三 种 关 系 平
理, 甲与 乙消耗 同样 的 资源或生 产要 素 , 乙 的产 出却 高于 由此产生平等 与效率 的共进关 系。 因为义 务教 育使 劳动 者 但
公平、平等与效率

公平、平等与效率公平: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或制度所具有的基本属性。
当代中国:政策上从公平优先到公平与效率兼顾再到效率优先的多次调整。
1968年东西方社会风暴。
巴黎五月风暴,美国反战和黑人权利,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布什2000年竞选口号: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
2003年9月28日,英国工党年会口号是“一个对所有人都公平的未来”;10月6日,保守党年会口号是“一个对每个人都公平的约定”。
国际劳工组织2001年11月成立“全球化社会影响问题世界委员会”,它在2004年发表了“一个公平的全球化:为所有人创造机会”的报告,提出“我们力求实现的是一个基于被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尊重人权和个人尊严,有很强社会内容的全球化进程:一个公平的、包容的、民主化管理,为所有国家和人民带来机会和切实利益的全球化进程”。
一、公平的概念或本质公平1、公平与平等英语:justice一般译为汉语中的公平、正义、公道、合法等;含义与之相近的还有译为公平的fairness、equity;而equality一般译为均等、平等、同一、相等,奥肯(Arthur M Okun)的《平等与效率》英文是“equality and efficiency,the big tradeoff”。
justice与equality,公平与平等的含义并不相同。
公平的内涵大致来说比平等要大;平等可视为在特定条件下的公平的一种存在形式,如法律、机会、权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人人平等;但平等也可能是非正义的,如劳动者收入初次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公平概念主要指“justice”,即人人在确定资源配置的方式和结果的法律、规则、权利等方面的平等一致无歧视,特别是指社会主体在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上的统一公平的制度安排,而不是指资源配置最终结果的均等。
2、公平的分类大致可以把名为“公平”的存在分为两类:一是作为一种学术思想和社会观念的公平或本质公平;二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和政府政策的公平或分配公平,包括公平的初次分配和再次(包括补偿性、报应性)分配。
阿瑟·奥肯的“平等与效率制约”理论探析

在西方传统的经济理论 中,对经 12 - 1 8) 管也 认 识到 二者 之 间 的 呢? 9 8 9 0尽 对这个 问题有三种不同的 回答。 第 济体制的评价通常都是将经济效率作 对 立 ,但 认 为 这 二 者实 际上 都 不 可 偏
主义 发 展 过程 中贫 富 两 极分 化 现 象 的 的 关 系 。 日益 严 重 ,关于 资 本 主 义 制 度 是 否 能
权 利 又 使 人 们 赚 取 了 不 平 均 的 收入 。 协 的合理 限度 呢?具体说 来 , 必 不 国家应 因此 , 须 限制 市 场 交 易 的 范 围 , 能 并 第二 , 了对 人们 的付 出给予公平 的 当以什么代价用平等来交换效率 ?根 容 许 金 钱 购 买 权 利 和 权 力 , 对 低 收 为 奖 励 , 要 容 许 收 入 上 的不 平 等 。 根 据 经济学 的基本 原理 , 也 增进平 等的合 入的人实行补偿性援助 。只有将市场
严的尊 重,是规定平等权利的最有说
为应 当对 资本 主 义经济 制度 进 行改
其 次 , 肯认 为 , 等 与 效率 并 不 服力 的理 由。他写道 :社会每个 成员 奥 平 “
进 ,使其 能够 更 好 地 保证 经 济 公 平 和 是 绝 对 对 立 的 ,二 者 同时 在 一 些 方 面 都有 其 自尊 的 信 念 ,要 求 有 像样 的生 社 会 公平 的实 现 。 另一 方 面 , 但 以哈 耶 具 有 相 互促 进 的关 系 。 肯 分析 道 , 活一 起码的营养 、保健和和其他基 奥 对 一
务 。 照 某 些 标 准 , 场 上 的 这 些权 利 哪种牺牲都是公正的 。” 按 市 体 现 了 一 种 广 泛 而 平 均 的 权 利 , 种 这
浅析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及其处理对策

浅析平等与效 率的关 系及其处理对 策
康 欣 海 ( 黑龙江省宏观经济研究所)
摘 要 :效 率 与 平 等 的关 系是 伦 理 学 与 经 济 学 等 领 域 中 受 到普 遍 关 注 的 使权利平等大打折 扣, 是社会 的经济福利大幅度减少 , 为效率提高 成 问题 , 二者 都 是 人 们 追 求 的理 想 , 看 起 来 又 不 可 兼 得 。 根 据 对 二 者 重 视 程 的巨大障碍。 但 因此 ,源于机会不均 等的经济不平等 , “ 比机会均等是出 度的不同, 在分配原则上存在着平均主 义、 按需分配、 按贡献分配 、 劳分配 现 的经济不平等 , 按 更加令 人不能忍受( 同时 , 也更可 以补救 ) ” 实, 。 其
等各种主张 ; 在对于平等 的理解 上 , 而 也存在着 收入平等 、 机会平等 之类的 这也从事实角度 反证 了机会均等于效率实质上的一致性。 不同观点。但现 实可行 的原则并不完全满足其中的任何 一个 , 而是这些原则 2 处理 公 平 与效 率 的关 系对 策 的 不 同程 度 的综 合 。 21效率优先原则 处理公平与效率 的关系应该是效率优 先。因 . 关键词 : 平等 效率 关系 为公平与效率 总的来说是一致的 , 所以 , 实行效率优 先原则就意味着 O 引 言
1 平等 与 效 率 的 关 系
平等与效率都具有相 当广泛的内涵。在奥肯这里, 平等与效率的 含义有着 明确的界定。“ 所谓效率 , 即多多益善。但这个‘ 须在人们 多’ 所愿购买的范围内。” 即在资源一定的前提下 , 提供的产品越 多越符合 消费者需要 , 说明资源配置越有效率。而平等 , 包括权利平等、 经济平 等和机会均等三个方面。 权利平等又包括政治权利、 法律权利、 公民权 利、 生存权利等基本权利的平等 ; 经济平等包括财富和 收入 分配上 的 平 等 , 要 是 收入 平等 。 此基 础 上 , 肯 以超 越 经济 领 域 的视 角 对权 主 在 奥 利平等、 收入平等、 机会平等与效率的关系进行 了价值 分析和判断。 11权利 平等 与效 率。奥 肯认为基 本权利 的分配 应 当是 广泛 . 的、 平等的、 无偿 的 , 它不能用来进行额外 的奖励 或处罚。这些权利 作为一个整体维 护了每个社 会成 员都 必须 的尊严 , 障 了他们 的基 保 本 生 活 条件 , 护 了金 钱 无 法 标 明 的某 些 价 值 , 制 了 官僚 主 义 , 保 抑 由 此获得的利益和价值远远超 过由此付出的经济上 的非效率代价。总 而言 之, 权利平等是现代 民主社会 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追 求。就 整个 社会而言 , 权利平等无疑对经 济效率具 有优 先权 , 是对 效率所 需要 的 自由参 与和公平竞争的前提保 障。 1 收入平等与效率。在有效率 的市 场经济 中 , . 2 市场按 照对产 出的贡献付给报酬。这种按贡献分配的方式和制度必然反应为收入 上的不平等 , 市场的 自发作用 还会强化 这种 不平等 , 而收入不平 等 目前确实在各方面起着推动 效率 的作用。“ 买效率 的代价 , 购 使收入 和财 富 以及 由此 决 定 的 社 会地 位 和 权 利 的不 平 等 。” 就 是 说 , 率 也 效 的提 高 必 然 以牺 牲 平 等 为代 价 。 之 , 会 如果 追 求平 等 的 目标 , 反 社 就 必须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 , 对生产和分配进 行调 节。 但是 , 这种干 预和 调 节 会 阻 碍 市 场 机 制 自 发调 节 功 能 的 发挥 , 削弱 或放 弃用 物质 奖励来刺激生产的机会 , 这样就会导致非效率。这就表 明了收入平 等 与 效 率 在 同 一 层 面 上 是 一 对 矛盾 , 者 之 间 存 在 着 此 消 彼 长 的 交 两 替关 系。但是 , 奥肯还认为 , 市场制度产生的 巨大收入差距 也在 某种 程 度 上 损 害 了权 利 平 等 和 机 会 均 等 , 而 影 响 了 效 率 : 且 , 收入 从 而 “ 分配 上 的 平 等 与权 利 分 配 的平 等 一 样 , 会成 为我 们 道 德 上 的选 择 。” 这种 超 越 经 济 领 域 的 变量 增 加 了收 入 平 等 与 效 率 关 系 的 某 种 复 杂 性, 这种复杂性更增加 了现实抉择 的难度。 1 机会平 等与效率。奥肯不仅强调 了机会均等对效率和收入 . 3 平等的重要作用 , 认为 “ 对平等是好的事物 , 对效率肯能也是好的。 ” “ 机会不均等就是 非效率。 ”更 大的机会均 等会带来更大的收入平 “ 等。 “ ”机会的不均等肯定增加收入 的不均等。 而且 , ” 对于许 多机会不 均等的状况 ,社会可以用增进效率和收入平等两方面 的公共政策来 减轻。 可见 , 在奥肯也看到机会均等于效率 的关系还有另一 方面。市 场机会均等的幌子往往掩盖 了,市场 中的个体 由于拥有财 富和收入 等资源的巨大差异而形成 的大量事实上 的机会不均等 ,尤其是 均 等 , 种机 会 不均 等 在 形 式 发 这 的表 层 的机 会 均 等 下 愈益 强 化 , 极 端 形 式表 现 为垄 断 的 市 场 格 局 , 其
论效率与公平

论效率与公平摘要: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又是社会主义的两大价值,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寻求平衡,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合理解决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也为他们达成平衡提供了可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和坚持掼彻科学发展观。
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加强和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与效率的有效平衡,已不容置疑,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公众观注的焦点,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更加观注社会公平’的观点以来,对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争论就没有中断,探讨他们的关系不能脱离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是实现他们统一的实践基础和目标,因此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平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克服社会公平与经济增长相悖现象,必须关注社会公平,有鉴于此,应实行监顾二者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效率与公平国情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共同富裕和谐社会文献回顾:有关公平与平等的关系,比较有影响的说法是我国政治经济学权威人物之一复旦大学蒋学模教授,他在2001版《高级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本体论》中有明确的论述。
他在对公平和平等进行一定的理论的计量比较之后认为:“据此,我们可以给收入公平下一个最简单的定义,即公平就是公共认可的平等。
”“在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著作中,和效率一词对应的概念是平等。
我们认为,公平和平等的涵义是可以相通的”(上书第180页)。
有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蒋学模教授通过引用西方学者对这种关系的探索,认为他们把效率和公平对立起来。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所著的《平等与效率》一书中,以及柯密特•高登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写道:“对效率的追求必然带来不平等。
”因此,“最大的社会经济权衡”就是“在平等与效率之间做出权衡”,“或是以损失一定的效率为代价而获得更多的平等,或者是以放弃一定的平等而谋得更高的效率”(上书第181页)。
平等与效率:最大的社会经济抉择

等 和 效 率 一 定 处 于 竞争 关 系 、 消 彼 长 呢 ?在 书 中 , 肯 其 实 给 出 此 奥 了我 们 答 案 。一 般 看 来 , 等 与效 率 有 三 种 基 本 的 关 系 。 平 ( ) 等 与 效 率此 消彼 长 一 平 正 是 由 于这 种 此 消 彼 长 关 系 的存 在 , 们 才 在 平 等 与 效 率 之 我 问 痛 苦 地 抉择 。奖 惩 制 度 促 进 奋 斗 和 竞 争 , 利 于 提 高 经 济 的 效 有 率 , 产 更 多 的 财 富 ; 时 , 种 奖 惩 制 度 “ 成 功 者 喂 养 猫 狗 的 食 生 同 这 使 物 甚 至胜 过 了失 败 者 哺 育 他 们 后 代 的 食 物 ”这 不 是 一 个 正 义 的 社 , 会 乐 于 看到 的局 面 。反 过 来 , 人 提 出 将 富 人 的 钱 转 移 给 穷 人 的 有
抉择 平等与效 率的重大议 题 。经 济领域 追 求效 率, 治领域 追 求平 等, 政 那么效率与平等之 间的关 系如何? 当效率与平等 发生 冲突 时, 们又该 人 怎样 抉择 ?平等与 效率的抉择 , 当今社 会最大 的社会 经济抉择 问题 。 是
【 键 词 】 等 ; 率 ; 平 ; 择 ; 态配 置 关 平 效 公 抉 动
业 的 质 量 和 数 量 ” 。
阿瑟 ・ 肯 在 《 等 与效 率 》 书 中提 出 了关 于 平 等 与 效 率 的 奥 平 一 抉 择 问题 。奥 肯 说 , 择 是 经 济 学 家 的 中 心课 题 , 平 等 与 效 率 的 抉 而 抉 择 则是 最 大 的社 会 经 济 抉 择 。作 为 一 个 美 国 人 , 肯 看 到 了 美 奥
一
可 见 , 等 与 效 率 并不 总是 敌对 的 。所 以 , 会 应 该 尽 量 减 少 平 社 平 等 与 效 率 同减 的情 况 , 力增 加 能使 平 等 与 效 率 同 增 的 举 措 , 尽 同 时 劳 心 费 神 平 等 与效 率 的抉 择 问题 。 三 、 等 与 效 率 的 动 态 配置 平 平 等 与 效率 如何 抉 择 , 是人 们 讨 论 的一 个 重 点 , 即使 人 们 不 能 所 要 做 的 事 。 ”
效率与公平的辩论辩题

效率与公平的辩论辩题正方,效率比公平更重要。
首先,效率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现代社会,效率是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只有在追求效率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家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因此,效率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其次,效率可以带来公平。
通过提高效率,可以增加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为更多的人提供机会。
例如,通过提高教育系统的效率,可以让更多的人接受到优质教育,从而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再者,效率是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追求效率可以使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而公平往往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的分配,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因此,我们认为效率比公平更重要,因为效率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可以带来公平,同时也是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
反方,公平比效率更重要。
首先,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在一个不公平的社会中,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社会矛盾会不断加剧,最终可能导致社会动荡甚至革命。
因此,公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其次,公平是社会正义的体现。
在一个公平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不会因为出身、财富或权力而受到歧视或压迫。
这样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的理想。
再者,公平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只有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人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促进社会的创新和进步。
而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中,许多人的潜能都无法得到发挥,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因此,我们认为公平比效率更重要,因为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社会正义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名人名句:“公平是社会的基石,没有公平就没有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马克思。
“效率是成功的基础,但公平才是成功的保障。
”——罗斯福。
经典案例:在历史上,许多国家都因为不公平的社会制度而导致社会动荡和革命,例如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等。
这些都是不公平导致的社会动荡的案例。
而在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都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例如北欧国家的福利制度,就是以公平为基础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浅论弗里德曼经济伦理思想中的自由观、效率观及平等观

浅论弗里德曼经济伦理思想中的自由观、效率观及平等观一、弗里德曼经济伦理思想的自由观自由主义的思想是弗里德曼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他认为个体自由是最基本的人类权利。
在弗里德曼看来,自由的含义不仅仅是政治意义上的自由,还包括经济自由。
个人权利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政府的职责是保障市场的自由运转,侵犯个人的自由应该受到严格的限制。
然而,弗里德曼并不认为自由是无限制的,他认为自由应该和责任相辅相成。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私营企业的竞争,个体的责任意识会被激励,市场能够自我调节,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
二、弗里德曼经济伦理思想的效率观效率是弗里德曼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
他认为市场经济是效率最高的经济体制,因为市场本身就是一个自我调节的机制,仅仅通过价格机制就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
通过产生市场信号,市场可以对生产和消费进行有效的调节,使得整个经济系统的效率最大化,从而实现最大福利的最大化。
三、弗里德曼经济伦理思想的平等观弗里德曼认为平等主义是一种没有道德根据的主张,因为个体的能力和付出不同,得到的回报也应该不同。
然而,他认为公正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应该确保所有人在市场竞争中享有同样的机会。
政府应该通过提供教育、培训和其他公共服务,来消除种族和性别的不平等问题,但是同时也不应该对经济的效率做出任何牺牲。
四、弗里德曼经济伦理思想与社会责任弗里德曼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追求最大化的利润。
他认为这个最大化的目标已经包含了所有的社会责任。
他的观点是,企业的主要责任是让股东满意,而股东则可以将利润用于社会服务或者捐赠慈善机构。
弗里德曼认为,要想达到社会目标,必须先达到经济目标,因为财富最终是用来支持社会目标的。
五、弗里德曼经济伦理思想的局限性弗里德曼经济伦理思想强调自由和效率,而忽略了社会的稳定性和平等性。
市场的自由度和效率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带来社会不稳定。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带来了短期内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贫富差距的加剧,甚至可能导致经济萎缩,而这些都是市场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
效率必然牺牲平等 二辩稿

谢谢主席,大家下午好。
在刚才对方的立论陈词中,对方辩友有几个错误。
首先,对方辩友今天错误的剖析了辩题。
今天我们的辩题是效率必然或者不一定牺牲平等,所以,无论是我方还是您方立场中,都应该在效率与平等相互作用的情况下进行讨论。
如在资源分配,工作安排等等情况中,两者之间究竟是此消彼长,抑或是互不冲突,甚至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可是,在对方辩友今天的立论中,无论是讲。
,还是。
,都不是在效率与平等相互关系的情况下讨论的,实在不符合今天辩题的讨论范围。
第二,在效率和平等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对方辩友又是怎么论证的呢?对面提出了所谓的合理的分配情况,在追求效率的情况下,是不会牺牲平等的。
然而,什么是合理的分配?怎么做到合理的分配?在现实情况中,因为每个人或者集体对于资源的利用率不一样,我们为了追求效率的更大化,就必然要根据不同的能力分配不同的资源,而一昧想要平等的分配反而是对于资源的浪费。
例如,在我的学习中,我对数学和物理比较擅长,在语文和英语方面比较薄弱,那么我要怎样分配我的学习时间呢?显然,平等的分配我的学习时间是不合理的,为了追求效率,我必须在语文和英语分配更多的时间。
学习如此,社会亦然,因为差异的普遍存在,为了追求效率,我们必须对平等进行一定的牺牲。
第三,对方辩友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以此论证在效率发展中有精神层面的平等不会被牺牲。
但不知道对方辩友有没有了解过,经济学中有这样一个一直被关注的问题,就是市场经济和福利经济之争:市场经济是结果导向型,提倡按劳分配,能者多得。
促进效率,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优胜劣汰”:注重结果,达到结果的能存活下来,并过得很好,而没能达成结果的被饿死,无论你有多么努力。
于是在这样的分配制度下,贫富分化会特别极端。
而福利经济提倡资源人人有份,做到“绝对平等”。
但这样的“平等”分配下容易产生“道德风险”。
就好比我们八下历史中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一课,人们也正因为这种绝对平等的分配而产生了怠惰之心,不愿付出劳动,因为大家都会觉得我啥也不干也不会被饿死,那我还干活做什么?此时固然出现了平等,可何来效率呢?第四,“既有效率又不失平等的事情”在对方辩友眼中有那么几件,可现在我们来深入探究一下,……这几件事究竟是不是既有效率又有平等呢?回到我刚刚所讲的市场经济与福利经济中,导致这两种经济状况分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论公平与效率关系中公平原则的优先性

论公平与效率关系中公平原则的优先性内容摘要:公平是关于多元主体间社会关系的价值判断,检验公平的标准是维克塞尔“一致同意”标准。
效率是对人们活动最终结果好坏的事实判断,检验社会制度总体效率的标准是帕累托标准。
无论是从逻辑关系上看还是从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上看,对于公平的考虑都应优先于对效率的考虑,即社会正义应优先于社会福利的增进。
关键词:公平与效率一致同意标准帕累托标准人既是理性动物又是社会性动物。
面对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的稀缺性,一方面,人的活动是追求效率的,即要以投入最少、所得最多的方式进行活动,通过分工协作提高社会总体生产力;另一方面,人的活动的社会性质又决定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且需要受到一定社会规则的制约。
公平和效率都是判断社会制度优劣的主题,有没有效率是对人们活动最终结果好坏的判断,公平不公平则是对于游戏规则是否公正、人与人之间的相对地位是否合理的判断。
这两个标准常常是相互缠绕、相互作用的,由此便产生了在关于社会制度优劣判断标准上的各种观点。
本文试图在理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区别公平与效率作为制度优劣判断依据的不同适用范围和优先次序,以减少人们对于公平与效率在认识上的分歧,以期能够推动关于社会制度选择共识的形成。
公平:社会正义的基本诉求正义(justice)是用来表示事物正当性或合理性的范畴;社会正义就是指社会结构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美国学者约翰•罗尔斯指出:“正义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或更准确地说,是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决定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之划分的方式。
……一个社会体系的正义,本质上依赖于如何分配基本的权利义务,依赖于在社会的不同阶层中存在着的经济机会和社会条件” 。
社会基本结构一旦形成便深刻地影响着人们行动的出发点和可能的机遇,决定着人们的生活前景,这种深刻和重大的影响是个人无法选择的,因此社会结构正义与否事关重大。
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正义的观念是一种历史范畴,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正义观念。
效率与公平申论范文

效率与公平申论范文效率与公平,这两个词在我们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就像天平的两端,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先来说说效率吧。
在现代社会里,效率简直就是推动发展的强劲引擎。
企业要是没有效率,怎么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呢?就拿那些互联网巨头来说,他们不断创新,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短短几年就能发展成为行业的翘楚。
这说明啊,效率能带来快速的发展和巨大的财富积累。
从个人角度看,一个高效的人,往往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就。
我就特别佩服那些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做事井井有条,效率超高的人。
但是呢,光有 efficiency(效率)可不行,还得讲讲公平。
公平是什么?公平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啊!如果社会失去了公平,那将会是怎样一幅混乱的景象呢?富者愈富,穷者愈穷,阶层固化,矛盾激化。
比如说教育资源的分配,如果不公平,一些孩子从小就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而另一些孩子却连基本的教育条件都没有,这多不公平啊!这不仅影响到个人的发展前途,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也是一种阻碍。
我们再看看社会文化方面。
要营造一种既崇尚效率又尊重公平的社会文化氛围。
在学校里,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要教导他们要有公平意识,学会尊重他人。
家庭也是一样,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能只强调孩子成绩好就行,还要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平等待人的品质。
在我看来啊,效率与公平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当效率与公平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时,我们的社会才能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你想啊,如果只讲效率不讲公平,社会矛盾会越来越多,发展最终也会停滞;反过来,如果只讲公平不讲效率,大家都吃大锅饭,谁还有动力去努力奋斗呢?所以啊,两者缺一不可。
这篇文章里的结构其实还蛮简单的,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进行调整论述方向。
你是不是觉得这样的阐述能让你对效率与公平有更深的认识呢?希望你在写类似主题的文章时,也能像这样,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融入进去,写出一篇很棒的文章来!。
论平等、效率和稳定的社会选择

平等、 效率和稳定是理想社会 的三个基本 目 , 标 其中每一个 目 标都无法孤立存在 , 每一个 目标 的价 值都是在与其他 目 的综合作用中表现出来的。三 标 者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一
有者 的积极性 , 增加投资 , 改善经营管理 , 而促进 从 生产力的发展。效率优先的一个最直接的结果就是 促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 区先 富了起来 。由“ 富” 先 带动“ 共富” 这是实现社会 主义根本 目标的必由之 , 路 。问题就在于 , 现在看来 由“ 先富” 共富” 到“ 这一 平等 、 效率和稳定关 系的理论分析 过程是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 那么在这段漫长的时 效率优先 , 兼顾平等。这是现阶段我 国的收入 间里 , 怎样正确处理那部分先富起来 的人和还没有 分配政策。通俗地说 , 效率是指所有资源都得 到充 富起来 的人之 间的收人 分配关 系就显得非常重 要 分的利用 , 以最小 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益 。社会主 了 , 以在分配政策上要“ 所 兼顾平等” 。 义的根本 目标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 , 而我 国现在及 平等包含背景平等、 机会平等、 规则平等和结果 将来一段很长的时间内都将处于现代生产力很不发 平等多种含义 , 每一种平等不仅对社会 的作用方 向 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为了达到这一 目标 , 首要的 不同, 而且作用程度也不 同: 1 背景平等 , () 即经济 核心问题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 所以现阶段我 国的 参与能力 的平等 ;2 机会平等 , () 即经济 ( 市场 ) 准 收人分配政策必须符合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人的机会平等;3 过程平等 , () 即经济过程的规则平 这一根本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了生产 等。经济过程平等意味着人们获得收人 的程序和有 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 能够促进我 国经济的稳定高速 关规则的平等;4 结果平等 , () 即收人分配差距 的适 发展。市场经济被认为 是有效率的 , 可以实现资源 当。 的合理优化配置。所 以我们在收人分配的原则上要 对此 , 国哲学家 约翰 ・ 美 罗尔斯对社会 稳定提 坚持效率优先 , 具体的说 , 就是按劳动贡献分配 , 只 出了自己的原则 , 合乎最 少受惠者 的最 大利益 ” “ 要是市场经济中有效率的生产要素 , 不管它是属于 ( 最小的最大化标准) 即只允许那种能给最少受惠 , 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的, 对社会财富的生产做出了贡 者带来补偿利益的不平等分配, 任何个人或团体除 献, 我们就应该加以承认 , 并根据其贡献的大小给予 非 以一种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方式谋利 , 否则就不 能获得一种 比他人更好的生活, 以此来缩小那些 由 其所有者以应有的报酬。贡献越大 , 所获得 的收益 也越大。只有这样 , 才能充分调动起各生产要素所 于先天和后天的禀赋等原 因所造成 的收人不 平等。
试论收入分配中的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
平 等 与 效率 的概 念
2 收入平等与效率 。 . 在有 效率的市场
经 济 中 ,市 场 按 照 对 产 出 的 贡 献 付 给 报
影响。
“ 等“ ” 等 “ 一 个 相 对 客 观 的 、 平 或 均 是 能 够 用 某 种 客 观 尺 度 加 以衡 量 的概 念 , 在
一
方作为 代价 。在 国民收入 分配 的不 同
1 利 平 等 与 效 率 。奥 肯 认 为基 本 权 . 权
一
调节。但是 , 这种干预和调节 会阻碍市场 机 制 自发调节功 能的发挥 , 弱或放弃用 削
如 果再分配的条件 、 会、 则、 机 规 过程 不公
平 ,也不可能对效率的提高 形成正激励 。 初 次分配 和再 分配 的公平 性对 效率影 响
的 区 别 不 是 有 没 有 的 问题 , 是 影 响途 径 而 和 层 次 的 区别 问题 。 平 等 与 效 率 并 重 并 不 否 定 相 机 选 择 的 必要 性 和 合 理 性 。 谓 效 率 优 先 绝 不 是 所
素收入; 国民收入 的再 分配 主要指抚恤 、 救济、 津贴 以及转移收支等项 目。 在我国,
国 民 收 入 的初 次 分 配 是 我 国居 民 收 入 分 配 的 基 础 及 主 体 分 配 渠 道 , 公 平 程 度 的 其 高 低 对 收 入 结 果 的 公 平 性 具 有 决 定 性 的
市 场 进 行 必 要 的干 预 , 生产 和 分 配 进 行 对
坚持平等 与效 率并 重 。初 次分配 注重 效
率 、 分 配 注 重 公 平 的 观 点 和 政 策 主 张 隐 再
较, 从宏观上说是在 既定条件 下社会 资源 的配 置状况 , 其理想 状况 为所 谓的 ” 帕累 托最优 ” 。
公平与效率读后感

阿瑟·奥肯的《平等与效率》读后感财政与税务学院缪俊湘平等与效率的关系是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平等与效率》一书中,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以超越经济领域的视角对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及抉择问题的进行了较为详尽和深刻的论述,从权利和金钱,到收入平等与机会均等,最后谈到了在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体中增进平等。
该书集中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处理平等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其核心思想是市场经济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市场也该加以约束。
阿瑟·奥肯提出的平等与效率“兼顾”理论,以及对平等与效率等其它问题的分析被认为是目前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理论问题研究的较高成果。
其内容大致可概述如下:第一,认为平等与效率的选择是当今社会最大的抉择,同时也是最困难的选择。
他说:平等与效率是“目前最棘手的抉择问题。
”“一种恐怕是更为困扰人心,更为普遍的抉择,而且它在社会政策的各个方面困扰着我们。
”第二,为什么要提出平等与效率的抉择问题呢因为平等与效率在同一个层面上是一对矛盾。
“我们无法在保留市场效率这块蛋糕的同时又平等地分享它。
”“因为平等和经济效率之间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两者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要做到平等(实现收入均等化),就要牺牲效率(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夕要提高效率就要扩大收入差距。
原因在于: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收入分配的基本依据是市场对个人贡献的评价和付酬制度。
市场越起作用,效率就越高,收入就越多,平等就要受到损害。
相反,实行有利于平等的收入均等化政策,如征收高额累进所得税,人们就不愿增加工作量,遗产税太重,就不愿储蓄,积累率可能下降,这些都会使效率受到损失。
政府规定最低工资率给低收入者补助,则被认为是对少干活者或不干活者的不恰当鼓励,从而引起更大的效率损失。
因而两者不可兼得。
第三,由于平等和效率二者之间的矛盾性,因而不可兼得,很自然就提出了它们之间的序数问题。
由此,在经济学上产生了相应的分歧。
“效率第一”的观点。
论公平、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一种新的解析视角

论公平、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一种新的解析视角朱有志;曹建文【期刊名称】《武陵学刊》【年(卷),期】2002(027)002【摘要】公平与效率是人类不懈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应该从两个层面探讨:第一是社会整体价值层面上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这个层面上,社会应该以公平为价值取向;第二是收入分配领域层面上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战略选择,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优先与兼顾的合适程度.【总页数】4页(P1-4)【作者】朱有志;曹建文【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长沙,410003;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018;B82-053【相关文献】1.在平等与自由之间——西方社会理论与经济理论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评判 [J], 姜珍2.公平时序论:从一种新的角度审视公平--兼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J], 邓海潮;张宏伟3.在公平与效率之间保持张力--评西方经济学家在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的三种理论 [J], 袁银传4.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在收入分配领域对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探索与思考 [J], 马秀贞[1]5.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效率与公平统一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一个十分重大而迫切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效率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观是辩证的有机统一,只有做到"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相统一",才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才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J], 曾建平;丁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的再认识
——读阿瑟·奥肯的《平等与效率》引发的思考
摘要: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其1975年出版的《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权衡》一书中提出的平等与效率“兼顾”理论,以及对平等与效率等其他问题的分析被认为是目前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理论问题研究的较高成果。
本文就是读过它后引发的一些思考,并对我国的现实情况作出的分析。
关键词:平等与效率机会均等市场经济转型期
奥肯认为平等与效率二者之间,没有任何一个具有绝对的优先权。
尽管二者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是在更多的方面确实相互矛盾的。
因此,谁的抉择不应当是只强调一者而完全不顾另一者,也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使二者的要求同时满足,而应当是考虑如何使二者以一种公正合理的方式达到相互妥协和限制。
他在《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权衡》中写道:“如果平等和效率双方都有价值,而且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没有绝对优先权,那么在它们冲突的方面,就应该达成妥协。
这时,为了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平等,并且为了平等就要牺牲某些效率。
无论哪种牺牲都是公正的。
”1
阿瑟,奥肯在处理平等和效率关系时,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强调二者的“兼顾”。
这也是他在同一问题和其余两派不同的地方;但同时与它们又有共同的出发点。
即认为“效率和平等两者之间是有矛盾的”。
对此,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呢?
首先是给平等概念定义问题。
如果把平等定义为社会成员权力的“机会均等”,那么平等与效率就是统一的。
平等就是效率、效率就是平等。
社会只有保证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获得劳动权力的机会均等,让人们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赛跑,社会就得到效率。
保持公民机会均等的社会条件越充分,社会效率也就越高。
社会资源配置越合理有效,表明社会越平等。
社会效率越低,也就表明社会平等程度越差。
奥肯也特别强调这一点。
他说:“对平等是好的事物,对效率可能也是好的。
”“不平等的机会,不平等的收入和非效率。
”“我坚信,更大的机会均等会带来更大的收入平等。
”“机会的不均等肯定增加收入的不均等。
”因1
此,社会保持平等的努力,就是尽力保持每个公民的“机会均等”的条件。
只要做到这一点,也就基本上认可实现了社会的公平。
第二,如果把平等定为最后所得到的劳动收入的均等。
那么平等和效率又是矛盾的。
因为从机会均等的前提出发,排除社会其它不公平因素,每个人天赋能力的差异,也会引起收入的不均等,但是这种不均等是保持社会效率的条件,而这种不平等又是以机会均等为条件。
如果否认这种不平等的合理性,只能是牺牲效率来换取社会低水平的平均。
“源于机会不平等的经济不平等,比机会均等时出现的经济不平等,更加令人不能忍受。
”2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即使社会给每个公民提供了机会均等的保障,由于个人能力的差别(这种差别一方面体现在天赋能力的遗传,另一方面显然是家庭的地位),会使人们收入产生差别。
如果差别过大,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情况,这也会影响到社会平等,同时也牺牲了效率,这就需要在平等与效率之间作出抉择。
这也是阿瑟·奥肯论述的主题。
可以说,“兼顾”理论的确在处理该问题上是比较周全的。
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解决平等与效率难题时应当以此作为重要借鉴,从而以较小的社会平等损失赢得更大的社会效率,以及以较小的社会效率损失赢得更大的社会平等。
我国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首要的问题是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
十多年改革路程也基本上是按这一思路走下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采取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下放部分分配自主权,扩大市场机制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促使收入分配主体增多,收入分配渠道扩大,出现了社会收入分配多极化格局。
具体讲有:(1)社会收入的总体水平大幅度提高,收入差距拉开,打破了原有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局面;(2)社会收入分配的多源化。
工资以外的收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各种类型的其他收入越来越成为人们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3)收入决定市场化,国家对社会收入的指令调节比重大幅度下降,而市场调节比重上升;(4)逐步形成了一部分“社会高收入”者。
某些“乡镇企业”、“三资”企业中的中方管理人员,某些个体工商业户主、文体明星等收入巳高出一般居民收入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个别人的财富甚至达到上亿元。
以上四种现象,有些是经济市场化所必然出现的事情,也就是市场经济法则2
允许的事情,但有些是属于转轨期中由于制度发育不全等其它因素所造成的暂时的经济现象。
从另一方面看,上述现象表明我们社会收入分配已拉开差距,摆脱了平均主义旧体制的制约。
但从深层次上看,这种收入分配格局,与一个能保持社会稳定、人们心理能够承受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收入分配体制,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同时依然存在着必须引起社会高度重视,不得不大力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既影响效率,同时也是一种的不平等、不公平。
突出的有: 第一,社会收入差距的拉开,在目前基本上还是就全社会或不同的社会集团之间而言的。
目前在公有制经济内部平均发放工资性收入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平均主义仍是公有制经济内部的主要分配倾向。
平均化的工资倾向大大削弱了工资的激励功能,使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成本越来越高。
虽然,企业工资总额增加了许多,但企业的效率并没有随工资的增加而提高。
在我国公有制企事业中,平均主义分配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由于转轨期中,两种经济体制的摩擦,形成了某些制度上的“真空区”。
法律不健全或执法不严,加上“权钱交易”,导致一部分人“灰色”和“黑色”收入的大量增加,形成一批暴利集团,短短几年使一部分人的收入高出普通劳动者收入的百倍、千倍,这引起了人们心理新的不平衡,妨碍了效率的提高。
第三,我们还要看到,我国目前的综合国力不仅落后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而且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也有很大距离,我们仍然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经济发展还刚刚起步。
在这期间,特别需要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鼓励居民通过“创新”、“创业”,向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产品和劳务,提供新的科技、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来改变自身的地位,改变社会面貌,增加个人收入。
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逐步产生了房地产市场、股票债券市场。
这是用市场这个公平竞争的场所,使稀缺的土地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通过产权的股份化建立起一种现代企业制度。
但由于我们的许多法律制度不健全或者不配套,特别是少数人利用“权力”,通过炒房地产、炒股票而大发横财,同时逃避社会调节的监督,短时间成了“暴发户”。
买地皮不是为了开发,买股票也不是为了投资而获取投资收益,而是单纯为了投机。
如果社会对此不加以矫正的话,会直接损害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对于提高社会的整体的长期效率极为不利,结果是既无效率、也无公平可言。
以上我们所提到的这些经济现象同我们确定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相悖,因此要通过深化改革,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通过企业产权制度的明晰化,真正确立国有企业自主经营的地位,真正把企业的收益同市场联系起来;职工收入同他们的劳绩联系起来,打破“平均主义”分配模式,真正发挥“工资”的激励机制作用,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如果真正和市场联系起来的话,实际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能力上的差别,只有承认它,才是对社会“平等”的承认,才会有效率。
搞平均主义,正是否认了社会的平等,同时也就损害了社会的效率。
第二,借助市场机制理顺社会各类人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加强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收入分配调控机制,特别应往意处理好各种高收入阶层与大多数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合法的收入,市场允许的收入都应保护,同时应严格限制那些利用体制性漏洞获取的高额收入。
完善以税制为中心的社会收入分配调控体系,发挥税收对个人收入的调节功能。
同时要增加各种“灰色”收入的透明度,尽力防止少数人逃避社会税收的监督而扩大“灰色”收入。
第三,通过政治体制的民主改革,加强对各级权力机关的监督;通过廉政建设等各方面的措施,解决日益膨胀的“社会黑色收入”的问题。
“黑色收入”是最大的社会不公,只有通过法律手段,通过各种社会监督机制才能使其减少到最低点,减少到社会可以承受的水平。
同时要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
第四,通过深化改革,减少两种体制摩擦并存的空间,减少体制性“真空区域”,减少少数人利用体制性转换所带来的漏洞谋私的机会。
借助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机制尽力向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机会均等的条件,真正使他们的收入差别体现出的是一种个人能力的差别,而不是社会外加的差别,在更高的层次上,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华夏出版社,1987年中文版.
[2]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M].三联书店,1995,P40.
[3]高兆明.从价值论看效率与公平--再论效率与公平[J].哲学研究,199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