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必修三同步练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word版含答案

必修三同步练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word版含答案

必修三同步练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边界,有的边界明白,有的边界具有一定的过渡性,如以下图所示.据此完成第1~2题.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如今( )A.天文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外表的空间单位B.区域是人们依照一定的目的和方法划分出来的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D.因研讨的需求,区域是开展变化的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反的是( )①行政区②中国③热量带④干湿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和青岛市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⑥D.③④⑤解析:第1题,区域是人们在天文差异的基础上,依照一定的目的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是地球外表的空间单位.区域的客观性主要是天文差异和空间单位.第2题,热量带、干湿区、三江平原的边界都有一定的过渡性.答案:1A 2C3.以下关于松嫩平原自然天文环境对农业消费的影响,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地形平整开阔,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B.生长时节长,可以一年两熟至三熟C.紫色土散布普遍,因此主要开展水田耕作业,大面积种植水稻D.受长白山的阻挠,降水量由西向东增加,东部由于降水少,草原散布较广,适宜开展畜牧业解析:松嫩平原受热量条件的限制,农作物普通为一年一熟.松嫩平原黑土广布,紫色土是四川盆地的典型土壤.西南地域受长白山的阻挠,降水量东多西少.西南松嫩平原地形平整开阔,有利于机械化的实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答案:A4.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开展,耕地不时被挤占.但2021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仍延续增长.据此完成第4~5题.革新开放以来,以下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商品粮消费中的位置下降最为清楚的是( )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C.江汉平原D.成都平原5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缘由是( )A.耕空中积广B.消费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解析:第4题,太湖平原位于沪宁杭工业基地,革新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开展很快,耕地被少量侵占;再加上农业结构发作改动,故在商品粮消费中的位置下降清楚.第5题,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农业大省,耕空中积、消费规模都很大,但黑龙江省比河南省人口少得多,这是其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缘由.答案:4A 5D6.以下图表示我国甲、乙两区域.据此完成第6~8题.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画,不正确的选项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D.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7.甲、乙两区域区分盛产棉花和自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休息力价钱较低③农业科技兴旺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8.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度重点扶贫地域,制约两地经济开展的共同要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②干旱的气候③对外联络方便④消费方式落后⑤水资源充足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解析:第6题,甲位于塔里木盆地,河流水源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构成夏汛.乙位于海南岛,河流水源以雨水补给为主,构成夏汛.第7题,甲位于塔里木盆地,农业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水平都比拟低.第8题,A、B两地都在山区,B位置于海南岛,终年高温,夏季多雨,水源丰沛.答案:6D 7B 8C二、非选择题9.阅读资料和图,完成以下效果.人们把〝天府〞与〝物华天宝,安居乐业〞联络起来.叫做〝天府〞的中央应该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厚.中国历史上曾有7个地域被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如图中斜线所示),2021年中国又评选出了十大〝新天府〞(如图中阴影所示).(1)西南三江平原被评为〝新天府〞的自然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2)成都平原和太湖平原作为〝老天府〞,与三江平原、呼伦贝尔和伊犁河谷这些〝新天府〞相比,最突出的自然优势条件是什么?(3)除成都平原外,其他的〝老天府〞在〝新天府〞的评选中均黯然落选,你以为其缘由是什么?(4)古人对天府的描画是〝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民丰物阜〞.评选专家给出的新天府规范为应该是人人向往的寓居地,幸福感较高,具有可继续性开展的区域.这说明与〝老天府〞相比,〝新天府〞的评选规范更重要的是思索 .解析:第(1)题,西南三江平原的优势自然条件可从地形、土壤等方面剖析.第(2)题,与三江平原、呼伦贝尔和伊犁河谷相比,我国南方地域成都平原和太湖平原突出的自然优势条件是水热条件充足.第(3)题,人地矛盾加剧,环境效果突出是许多〝老天府〞落选的缘由.第(4)题,人地协调开展是区域开展的肯定选择.答案:(1)黑土广布,土壤肥美;地形平整,耕空中积广阔.(2)水热条件好.(3)人口急剧添加,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4)人地协调开展10.研讨课题:区域特征及成因.研讨思绪:下面是某中学研讨性学习小组在阶段Ⅱ搜集到的图文资料,阅读资料,完成以下效果.资料一:酒泉、太原、西昌、文昌四个航天发射中心位置表示图和多年平均气候资料统计表.资料二:规划树立的〝西三角〞经济区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将打形成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我国经济第四增长极.(1)写出表中①②③④依次所代表的航天发射中心的称号.(2)从地形、水文和资源方面比拟西昌、太原所在地域自然天文特征的差异.(3)结合资料信息,简述酒泉所在区域的自然天文特征.(4)目前,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展遭到土地、市场、资源的制约.简述规划中的〝西三角〞经济区在这些方面的优势.解析:第(1)题,依据四地所处纬度和气候特征剖析即可.第(2)题,太原位于黄土高原,西昌地处横断山区,结合两地所在的地形单元比拟其地形、水文、资源差异.第(3)题,从位置、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等方面描画其自然天文特征.第(4)题,依据〝西三角〞地域的天文特征停止剖析.答案:(1)西昌、太原、酒泉、文昌.(2)太原:沟谷纵横;河流水量小,含沙量大;煤炭资源丰厚.西昌:多平地峡谷,山河相间,纵列散布;河流水量大,含沙量小;森林、水能资源丰厚.(3)位于河西走廊,地势平整;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荒漠广布;河流流量小,时节变化大.(两点即可)(4)地处西部,面积辽阔,土地租金低;拥有西部宽广的经济腹地和庞大的市场潜力;自然气、煤、铁、水能、旅游等资源丰厚.(两点即可)。

高中地理 专题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专题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

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分析回答1~2题。

1.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A.资金B.劳动力C.信息D.观念【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之间的联系。

农村流向城市的主要是劳动力,而资金、信息、观念等因素均是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因素。

【答案】B2.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A.矿产品B.粮食C.工业制成品D.技术【解析】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的是矿产品,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的是粮食、资金、技术和工业制成品。

【答案】A阅读下列材料,回答3~6题。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

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

3.在我国的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是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A.纬度差异巨大B.空间距离遥远C.中间相隔很多地形区D.整体状况区别明显【答案】D4.两地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的农业都已经进入成熟时期B.太湖平原的农业已经进入成熟时期,吐鲁番盆地处于发展初期C.太湖平原已经进入衰落时期,吐鲁番盆地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D.太湖平原农业正在蓬勃发展,吐鲁番盆地正处于转型期【解析】分析两地的农业发展,可知两地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都已经进入成熟时期。

【答案】A5.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 ( )A.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B.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C.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D.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答案】D6.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分别是 (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旱作农业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解析】农业生产发展方向的确定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制定。

【高中地理】高二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达标练习(带答案)

【高中地理】高二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达标练习(带答案)

【高中地理】高二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达标练习(带答案)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课时区域的含义及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3)[基本通行证]读下图,回答1~2题。

1.上图中正确表达的区域特征为()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该区域内的具体属性相对一致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这个地区的边界很清楚答案b示意图的分析没有显示区域的形状,边界也是相对的,没有划分下一级区域。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水平B.生活特征C.发展方向D.发展条件答案c分析图表显示了不同干湿地区的发展方向,反映了不同生产地区的地理差异。

德国慕尼黑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把中国划分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四个区域。

据此回答3~5题。

3.关于“银瓷”、“金瓷”、“黄瓷”和“绿瓷”之间的分界线,正确的描述是()a.“银色中国”和“黄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b、“金色中国”和“黄色中国”的边界包括太行山c.“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秦岭d、“银瓷”和“绿瓷”的分界线是巫山4.关于各区域某些特征描写错误的是( )a、“黄色中国”——龙舟竞赛b.“金色中国”——大漠驼铃c、“绿色中国”——四季常青d.“银色中国”——雪山连绵5.各地区及其主要原因的正确组合是()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c.“绿色中国”——地形起伏d、“银华”——纬度位置答案 3.c 4.a 5.b在分析材料中划分的中国地区主要区别于其不同的自然景观:“银华”应指地形隆起、高度高、雪山连绵的青藏高原地区;“金色中国”应指远离大海、降水较少形成的沙漠景观;“黄土中国”指的是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因水土流失形成了数千条沟壑和碎片;“绿色中国”指的是中国南方地区。

由于纬度低,植被四季常绿。

必修三同步练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5word版含答案

必修三同步练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5word版含答案

必修三同步练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5word版含答案(测试时间 4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限,有的界限明白,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以下图所示.完成1~2题.1.以下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B.区域具有一定的界限C.区域具有清楚的差异性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络的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反的是 ( )①行政区②政治文明区③热量带④干湿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和青岛市A.①②③ B.④⑤⑥C.①②⑥ D.③④⑤【答案】1.C 2.CP、Q、M、N为四个不同的地域.读图回答3-5题.3.立足于农业可继续开展,最适宜农牧结合开展的地域是( )A.P B.QC.M D.N4.以下描画契合P、Q、M、N四地域外地实践状况的是( )A.P地域水土流失严重,鼎力植树种草B.Q地域洪涝灾祸严重,增强水利工程树立C.M地域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压碱D.N地域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牧5.P地域西部沿岸的洋流属于( )A.向高纬度流的暖流B.向低纬度流的暖流C.向北流的暖流 D.向南流的暖流【答案】3.C 4.B 5.B下面图甲、图乙所示为我国两个盆地.读图完成6~8题.6.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7.甲、乙两盆地开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 ( )A.水运便利 B.休息力充足C.油气资源丰厚 D.气候适宜8.甲盆地的小麦质量好于乙盆地,主要是由于甲盆地 ( )A.地形平整 B.温差大,光照足C.土壤肥美 D.水源充足【答案】6.A 7.C 8.B读我国天文自然分区局部图,完成9-10题.9.综合思索纬度、地形、气候等要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厚,且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10.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开展制约要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甲——风沙、盐碱、旱涝B.乙——洪涝、风沙、高温C.丙——积温低,生临时短D.丁——水源缺乏、风沙危害【答案】9.D 10.B区域的开展普通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生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生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开展阶段.结合以下图,回答11~12题.11.在区域开展的初期阶段,以下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减速开展的趋向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拟清楚12.图中a、b、c各点区分代表区域开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开展的进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 B.b—c—aC.c—a—b D.b—a—c【答案】11.B 12.C以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域土地应用状况的变化进程表示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关于该地从Ⅰ阶段到Ⅲ阶段状况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 A.河流径流量减小B.城市人口数量增大,乡村人口数量减小C.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D.农业消费产值下降14.影响该地阶段Ⅲ到阶段Ⅳ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要素是 ( )①政策②交通运输③休息力④市场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13.C 14.C15.读图,有关图中各地开展特征农业的描画,错误的选项是( )A.A地域农业开展的优势是水源、光照充足B.B地域开展绿洲农业,但灌溉不当易发生土壤盐碱化C.C地域因临近河流,水源丰厚,开展河谷农业D.与D地相比,F地农业开展的优势为土壤肥美,土地资源丰厚【答案】C二、综合题(共40分)16.读图完成效果.(20分)(1)图中A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其农业开展的区位优势有哪些?(2)请罗列湘江流域长株潭城市群和莱茵河流域鲁尔工业区开展工业的共同有利条件.(3)湘江流域环境效果较突出,请罗列该流域的主要环境效果.【答案】〔1〕季风水田农业热量充足,降水丰厚,雨热同期;地势平整;水源充足;土壤肥美;休息力丰厚。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3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3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在下列地理环境中,对区域发展影响最为显著的是()A. 气候条件B. 土地资源C. 水资源D. 生物资源2、2、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限制性作用主要表现在资源分布不均上B.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导向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地理优势上C.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制约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地理劣势上D.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地理优势上3、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多样性B. 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地域性C. 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时间性D. 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不可改变性4、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的主要因素()A. 地理位置因素B. 自然资源因素C. 社会经济因素D. 历史文化因素5、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山区B. 茶叶种植适宜在干旱地区C. 水果类种植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D. 畜牧业以草食性动物为主6、题干:关于我国西北地区与东南地区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B. 东南地区地形复杂,对交通建设有较大影响C. 西北地区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甜菜等作物的生长D. 东南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茶叶、柑橘等作物的生长7、在以下地理环境中,哪一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为显著?A. 气候条件B. 地形地貌C. 土壤肥力D. 水资源8、以下哪个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作用最为关键?A. 劳动力素质B. 交通条件C. 资源禀赋D. 投资环境9、题目: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地理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气候温暖湿润,北方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干燥B. 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北方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C. 南方地区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北方地区以常绿阔叶林为主D. 南方地区农业以水稻为主,北方地区以小麦为主 10、题目:以下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B.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C. 河流多为内流河D. 森林资源丰富11、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A. 气候B. 地形C. 水文D. 政策12、下列哪个区域因地理位置优越而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贸易港口?A. 新加坡B. 马来西亚C. 泰国D. 越南13、以下哪项因素不是影响我国长江流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地理环境因素?A. 水热资源B. 土地资源C. 矿产资源D. 气候条件14、在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中,以下哪项不是通过改变自然条件来实现?A. 水土保持B. 河道整治C. 生态建设D. 建设水利枢纽15、在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制约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A. 资源禀赋B. 技术水平C. 政策支持D. 市场需求16、下列哪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A. 沙漠地区B. 高寒地区C. 沿海地区D. 高山地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某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区域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分布广泛。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 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 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1、三门峡陕州地坑院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

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边长10-12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米,然后在四壁挖若干孔洞。

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院内还有散水坡、旱井等排水工程。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特点是( )A. 降水较少B. 冬暖夏凉C. 土层深厚D. 木材短缺2. 右图“门洞”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A. 挡风B. 遮阳C. 阻沙D. 防水2、读图“湖南张家界某山区的公路景观图”。

该公路号称“九十九道弯”,似玉带环绕,弯弯紧连。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该公路“弯弯紧连”的目的是()A. 减低线路坡度,保障行路安全B. 增加线路长度,发展观光旅游C. 通往更多村落,促进经济发展D. 增加线路密度,构建交通网络2. 在修建该公路时应特别防范的自然灾害是()A. 洪涝B. 崩塌C. 干旱D. 台风3、传统民居是乡村聚落中最具特色的景观,是该地聚落与环境协调统一的结果,下图为我国典型传统民居。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为了冬季保温、夏季通风散热设计的分别是( )A.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B.北京四合院、云南竹楼C.福建土楼、云南竹楼 D.福建土楼、广东开平碉楼2.具有防匪防盗功能的是( )A.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 B.北京四合院、云南竹楼C.福建土楼、云南竹楼 D.福建土楼、广东开平碉楼4、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

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表)。

回答下列各题。

1. 表中空格①、②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A. 地形热量B. 热量水分C. 水分热量D. 海陆位置纬度位置2. 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B.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C. 热带气旋的形成D. 冬夏季节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 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是()①降水丰富②热量充足③光照充足④气温日较差大⑤土壤肥沃⑥灌溉水源充足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③④⑥D. ③④5、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高考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精选试题含参考答案

高考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精选试题含参考答案

高考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精选试题含参考答案珠江三角洲的一些村落至今仍保留着六百多年前以蚝壳作主体材料,用含有蚝壳灰、石灰、糯米饭、糖等泥合物黏结并镶嵌为墙的古建筑,称为“蚝宅”(下图)。

据此完成1~2题。

1.“蚝宅”()A.就地取材,但严重破坏海洋生态B.墙体棱角多,防火耐高温性能好C.墙体坚固,可以抵御台风侵袭D.墙体空隙大,利于室内保温2.当地“蚝宅”最合理的利用方式是()A.将当地人口迁出,建立博物馆B.在当地大量推广“蚝宅”建设C.吸引外来人口定居,提高房屋利用率D.发展房屋租赁,促进民俗旅游答案 1.C 2.D相对于修筑堤防、改迁河道等耗资巨大的主动防洪工程,在人力、资金相对不足的古代,珠江三角洲西部高要地区有30多个村落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被动防洪,形成独特有趣的八卦形态。

图甲示意高要地区八卦村落分布区,图乙遥感图片示意某“八卦村”的道路和排水系统。

据此完成3~4题。

3.与西江北岸相比,南岸的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A.水源丰富B.水运便利C.水灾多发D.耕地划片4.根据“八卦村”排水系统的形态可以推断()A.池塘位于村中心,方便蓄水B.道路都与排水系统并行,方便出行C.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盆地里D.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山岗上答案3.C 4.D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

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

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

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5~6题。

5.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C.受沿岸寒流影响,空气中水汽容易冷凝成雾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6.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气候的形成与地形、东南信风、暖流有关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热带沙漠气候C.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草原气候D.乙处气候主要是受沿岸洋流控制形成的答案 5.C 6.A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题(含答案)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题(含答案)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习题一、选择题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

读图完成1~4题。

1.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 )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C2)AC3A4AC5①A.6AC7.乙、丙两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A.冬小麦水稻B.春小麦水稻C.水稻小麦D.谷子水稻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

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

据此回答8~9题。

8.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D.内蒙古大草原9.下图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A.①B.②C.③D.④(2009·重庆文综,10~11)下图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A.①B.②C.③D.④11.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A.夏季流量小B.补给以降水为主C.水量向下游增大D.径流年际变化小12AC.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13( )A读下图,14.与图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C15.图中A.改良酸性土壤D.整治盐碱地16.①地区进行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主要做法是( )A.发展鱼塘—台田模式农业C二、综合题17.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的天然气将通过正在铺设的“南溪”管道输往南欧。

该管线从俄罗斯南部穿过黑海海底至保加利亚后,穿越巴尔干半岛经希腊通往意大利南部,预计2013年投入运营。

材料二石油城克拉玛依市地处交通要冲,区位优势明显,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1)简要归纳A、B两阴影区域相似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2)根据甲图信息,说明影响C地附近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

(3)(4)18案例阶段Ⅱ蕴藏。

阶段Ⅲ(1)(2)(3)依据研究思路,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帮助该小组完成阶段Ⅲ研究成果。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题、试题及答案)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题、试题及答案)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选对一题得2分)1、我国北方有些居民没有后窗,这反映出当地( )A.光照较强B.风沙大C.冬季寒冷D.雨水多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③都位于第三阶梯④雨热同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 )A.水稻土B.黄土C.紫色土D.黑土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田为主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C.一年两至三熟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5、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6、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民居墙体厚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C.南方居居屋房檐宽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7、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若干平原组成B.本区河流、湖泊较多,但无沼泽分布C.是中国最大的平原D.地势低平,土质疏松8、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 )A.稠密的水系B.黏重的土壤C.便利的交通D.平坦的地形9、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作为自然分界线是明确的,无过渡性B.所划分的区可进一步划分C.线北的地区降水都在800mm以下D.秦岭——淮河与行政区边界重合10、下列关于长江下游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规模大B.机械化程度高C.全国“粮仓”的地位下降D.粮食商品率极高11、下列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区域发展阶段划分的看法所有学者都认为划分为三个阶段B.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时期的人地关系已显现出不协调C.区域发展的后期阶段人地关系矛盾加剧D.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12.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①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

地理答案与解析0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理答案与解析0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理答案与解析0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答案与解析1.B解析:图中是干湿地区及农业类型分布简图,反映不出面积大小、形状及边界的具体位置,故不选A。

内部特征的相对一致性,是区域划分的基本标准,从分界线上也可以反映出相对一致性,故B正确。

在干湿地区及农业类型中,图中并不能体现出区域进一步划分的信息,因此不存在下一级区域,故不选C。

400毫米、800毫米分界线虽是理论上的分界线,但并不明确,其界线是过渡性的,故不选D。

2.C解析:区域图中草原放牧区与农业区之间呈现不出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干湿地区与农业类型的联系呈现的是生产特点方面的内容;不同的干湿条件对农业向什么方向发展有重要影响;干湿条件影响农业的发展,其本身是农业生产的条件。

3.C解析:雨热同期主要是指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这主要得益于季风气候。

来自低纬度海洋的夏季风不仅带来了丰沛的水汽,也带来了充足的热量4.A解析:结合经纬网可知,甲、乙两盆地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两盆地中的河流分别为塔里木河和长江。

结合两河流水文特征即可得出答案5.C解析:两盆地都是我国油气资源丰富地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6.A解析: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区域的客观性主要是地理差异和空间单位。

7.C解析:热量带、干湿区、三江平原其边界都有一定的过渡性。

02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答案与解析1.D解析: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植被稀疏,风蚀强烈,风沙危害普遍,生态环境更脆弱;土地荒漠化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且后者尤为重要;三江平原过度开垦造成的主要危害是湿地破坏。

2.C解析:江南丘陵典型红壤分布,植被破坏后形成寸草不生类似荒漠的“红色荒漠”景观”;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为石质山地,植被破坏后岩石裸露,石漠化突出;西北干旱区,降水少,植被稀疏,风蚀强烈,风沙危害严重,沙漠化普遍;黄淮海地区若灌溉不当,因地下水位上升,蒸发强烈易出现次生盐渍化。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题试题及答案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题试题及答案

浮梁一中高二(5)班地理环境对地区发展的影响测试一、单项选择题 ( 共 50 分,选对一题得2 分)123456789101、我国北方有11121314151617181920些居民没有后2122232425窗,这反映出当地 ()A. 光照较强B. 风沙大C.冬天严寒D.雨水多2、以下对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都位于平原地域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③都位于第三阶梯④雨热同期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③④3、长江三角洲的肥饶土壤是 ()A. 水稻土B. 黄土C.紫色土D. 黑土4、以下对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 水田为主B. 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C.一年两至三熟D. 西部降水较少 . 适合发展畜牧业5、以下对于地理环境对其余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靠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靠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靠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四周地域的煤、铁等资源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靠于优势的地理地点6、以下对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别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南方民居墙体厚B. 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C.南方居居屋房檐宽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向观强7、以下对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由若干平原构成B.本区河流、湖泊许多,但无沼泽散布C.是中国最大的平原D. 地势低平,土质松散8、以下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域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成此刻有益因素的是 ()A.浓密的水系B. 黏重的土壤C.便利的交通D. 平展的地形9、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秦岭淮河作为自然分界线是明确的,无过渡性B.所区分的区可进一步区分C.线北的地域降水都在 800mm以下D.秦岭——淮河与行政区界限重合10、以下对于长江下游平原地域农业生产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生产规模大B. 机械化程度高C. 全国“粮仓”的地位降落D. 粮食商品率极高11、以下对于地区发展阶段的区分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对于地区发展阶段区分的见解全部学者都以为区分为三个阶段B.地区发展的早期阶段期间的人地关系已展现出不协调C.地区发展的后期阶段人地关系矛盾加剧D.地区发展的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12.长江中下游平原不一样期间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① 开发早期,浓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隔断;黏重的土壤令人们开垦困难。

必修三同步练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word版含答案

必修三同步练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word版含答案

必修三同步练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word版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021·青岛测试)读以下图,回答1~2题.1.图示反映了区域的( )A.全体性 B.差异性C.开放性 D.动摇性2.图中区域开展水平差异最能够的缘由是( )A.两区域天文环境的差异B.两区域言语的差异C.两区域人种散布的差异D.两区域指导人的差异【答案】 1.C 2.A【解析】从图中可知该图反映了区域的开放性.两地域间的区域天文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两地域域开展水平的差异.以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目的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这四大区域的划分目的是( )A.积温的多少B.年降水量的多少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答案】 C【解析】干湿地域是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定的.4.有关这四大区域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区域界限是明白的B.区域外部全体性突出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络的【答案】 A【解析】除了行政区,普通区域的界限是逐渐过渡的.读以下图,回答5~6题.5.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种类不同的主要缘由是( )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降水不同D.地形不同6.以下可以正确表达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①有普遍散布的黑土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③水稻土④水田⑤水稻种植业⑥综合性工业基地⑦重工业基地⑧旱地耕作业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⑤⑥⑦⑧D.②⑦⑧【答案】 5.B 6.B【解析】依据图中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甲图为我国西南地域,乙图为长江三角洲.两地因热量差异招致耕作制度及农作物种类不同.长江三角洲为亚热带季习尚候,雨热同期,利于水稻种植,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2021·无锡调研)读〝我国三大经济圈位置表示图〞,完成7~8题.7.我国三大经济圈开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是( )A.矿产资源丰厚B.休息力本钱低C.海水资源充足D.交通运输便捷8.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开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经济腹地更广B.科技实力更强C.产业基础更好D.革新开放更早【答案】7.D 8.D【解析】三大经济区开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是交通运输便捷.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开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革新开放更早.下表为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表.据此回答9~11题.9.城市②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温带草原【答案】 C【解析】依据表中城市②的气平和降水资料可知,该城市为亚热带季习尚候,其自然带的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0.城市③能够是( )A.广州B.珀斯C.布宜诺斯艾利斯 D.洛杉矶【答案】 B【解析】依据气温可知,城市③位于南半球的亚热带地域;依据该地的降水可知,该城市所在地域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故城市③能够是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的珀斯. 11.城市④1月降水多于7月的缘由是( )A.1月气旋活动频繁B.1月台风活动频繁C.1月空气对流旺盛,多对流雨D.1月受夏季风影响,多锋面雨【答案】 A【解析】城市④气温变化幅度小,且降水的时节变化小,为温带陆地性气候,位于北半球的温带大陆西岸地域,该地域夏季气旋活动频繁,受气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降水,故该地1月降水较7月多.读图,回答12~13题.12.图中甲为该国中心经济区,经过a-b-c阶段的开展,该国中心经济区( )A.空间范围逐渐扩展B.城市数量逐渐增多C.一直为人口迁入区D.中心区位置有所下降【答案】 D【解析】图中显示该中心经济区的空间范围阅历了由小到大再变小的进程;人口迁移状况是由迁入区变为迁出区;随同着南部和西部地带的崛起,该中心经济区在该国的经济位置清楚下降.13.依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国度最能够是(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巴西【答案】 B【解析】依据该国人口和经济区的分散方向以及相应时间可知该国为美国.读某区域表示图,完成14~15题.14.图示区域春色各有特征,按入秋时间早晚正确的赏秋顺序是( )A.abcd B.cdab C.dcab D.badc【答案】 A【解析】依据经纬度准确定位,地势海拔高的先入秋,纬度高的先入秋,由此做出正确的判别是A项.15.在d城左近山区,能欣赏到的秋天风景是( )A.苹果香满山坡B.麦浪滚滚C.绿草茵茵D.红叶尽染山林【答案】 D【解析】d城左近山区,位于我国的南方丘陵山地,春季风景是漫山红叶.二、综合题16.〝民以食为天〞,粮食消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号大事,任何时分都不能抓紧粮食消费.结合我国商品粮基地消费散布图,回答以下效果.(1)我国商品粮基地20世纪80年代主要散布在__________(南方或南方);2021~2021年主要散布在________(南方或南方)地域.(2)对比剖析甲、乙两图中A、B两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差异(3)试剖析B商品粮基地在全国的〝粮仓〞位置让位于A地域的主要缘由.【答案】(1)南方南方(2)自左向右,自上而下为:A地域:温带季风旱地东西黑集中连片高大高高石油重B地域:亚热带季风两熟到三熟水稻分散低小低(3)B地域由于河网密布、地形破碎,消费规模小,城市开展快,人口多,人均耕地少,使其粮食的商品率低,进而招致其在全国的粮食消费位置下降.【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向南方转移的趋向,这和我国的科技、经济开展、社会需求等多种要素有关.A是散布于我国西南地域的商品粮基地,该区地广人稀,耕地集中连片适于大型机械化消费,又散布有肥美的黑土,因此粮食的商品率很高,并逐渐取代了长江三角洲(B)在全国的〝粮仓〞位置.而B地因天文位置优越,补偿了其资源充足的缺乏,商业贸易、综合性的工业开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很快,人口散布稀疏,再加上该地受水文状况的限制,土地较为分散,消费规模较小,因此粮食商品率较低,在全国的〝粮仓〞位置逐渐丧失.17.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效果.资料一见以下图.资料二西宁地域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1)依据资料一,图示区域积温由东向西__________,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依据资料二,简述歌谣反映出的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3)从自然条件角度剖析青海省农业开展的优势和不利要素.【答案】(1)逐渐降低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2)昼夜温差大,地势坎坷大,天气多变,植被出现出垂直散布规律.(3)优势:光照充足、野生动植物资源共同、水源充足.不利要素:热量缺乏,生态环境软弱.【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积温等值线数值和散布可以看出自东向西积温逐渐降低,缘由可从地势方面剖析,西部地势较高.第(2)题,〝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说明该地昼夜温差大,〝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说明该地地势坎坷较大,天气变化大,垂直地域分异清楚,故自然带的垂直散布清楚.第(3)题,青海位于青藏高原,光照充足,野生动植物资源共同,有黄河水作为灌溉水源是其开展优势.地势较高,热量缺乏,青藏高原冻土广布,生态环境极为软弱,这些是其开展的不利条件.。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课时练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课时练习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练习一、选择题:读右下图,回答1~2题:( )1.图上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A.发展水平B.生活特点C.发展方向D.发展条件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把中国划分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四个区域。

据此回答3~5题:( )3.关于“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叙述正确的是A.“银色中国”和“黄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B.“金色中国”和“黄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太行山C.“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岭D.“银色中国”和“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 )4.关于各区域某些特征描写错误的是A.“黄色中国”——龙舟竞渡B.“金色中国”——大漠驼铃C.“绿色中国”——四季常青D.“银色中国”——雪山连绵( )5.各区域与其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C.“绿色中国”——地形起伏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右下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完成6~7题:( )6.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A.橡胶种植北界B.1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30℃等温线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7.同一界线可以划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A.不确定性B.差异性C.过渡性D.整体性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

回答下题:( )8.下面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重工业较少B.松嫩平原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比较发达C.长江三角洲工业受资源条件的限制,发展比较缓慢D.松嫩平原农产品丰富,工业以轻工业为主由环境保护部和中科院共同编制完成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在京发布,全国被划分为216个生态功能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习题
一、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

读图完成1~4题。

1.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 )
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D.沿经纬线延伸
2.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不足B.水分不足
C.土壤贫瘠D.耕作粗放
3.该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是( )
A.建小水电站B.开采小煤窑C.钻小气井D.上山砍柴
4.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应该( )
A.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B.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C.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D.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下图是甲、乙、丙三地的经纬网图,读图回答5~7题。

5.甲、乙、丙三地产生水土流失的共同原因是( )
①降水集中②土质疏松③开矿④植被被破坏⑤垂直节理发育⑥地壳活动剧烈A.①④B.①②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6.改良甲、乙、丙三地土地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在甲地土壤中掺入沙子B.在乙地种植耐酸植物
C.在丙地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D.在乙地大面积退耕还草
7.乙、丙两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
A.冬小麦水稻B.春小麦水稻C.水稻小麦D.谷子水稻
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

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

据此回答8~9题。

8.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D.内蒙古大草原
9.下图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009·重庆文综,10~11)下图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
A.①B.②C.③D.④
11.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
A.夏季流量小B.补给以降水为主C.水量向下游增大D.径流年际变化小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完成12~13题。

12.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全年高温B.干湿季分明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13.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农作物是( )
A.小麦B.水稻C.棉花D.青稞
读下图,回答14~16题。

14.与图②地区相比,图①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雨热同期B.热量充足
C.土壤肥沃D.地势平坦
15.图中①②两地区在环境整治方面应重点
做好的共同工作是( )
A.治理水土流失B.防治土地沙漠化C.改良酸性土壤D.整治盐碱地
16.①地区进行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主要做法是( )
A.发展立体农业B.发展鱼塘—台田模式农业
C.小流域综合治理D.低湿地、盐碱地综合治理
二、综合题
17.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的天然气将通过正在铺设的
“南溪”管道输往南欧。

该管线从俄罗斯南
部穿过黑海海底至保加利亚后,穿越巴尔
干半岛经希腊通往意大利南部,预计2013
年投入运营。

材料二石油城克拉玛依市地处交通要冲,
区位优势明显,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1)简要归纳A、B两阴影区域相似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2)根据甲图信息,说明影响C地附近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

(3)结合材料一,分析“南溪”管道施工困难的主要地理原因。

(4)以采矿为主的资源型城市都会面临资源枯竭问题。

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克拉玛依市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18.下面是某中学地理奥赛小组的研究案例。

案例
研究课题:学习不同尺度的区域地理。

研究思路:
研究结论:
阶段Ⅱ研究成果: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三山夹两盆,风力作用大;河流冰雪孕育;山地牧场,繁花似锦;黄沙漫漫,驼铃叮当;万古荒原,油气
蕴藏。

阶段Ⅲ研究成果:……
友情帮助: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的研究。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请在图中阴影区域选择适当位置填写该研究区域的名称,并写出它属于哪种尺度的区域。

(2)请你推断该地理奥赛小组得出阶段Ⅱ研究成果所必须使用的有关地图。

(3)依据研究思路,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帮助该小组完成阶段Ⅲ研究成果。

答案
18解析:第(1)题,由阶段Ⅱ研究成果可知该区域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省级行政区。

第(2)题,由阶段Ⅱ研究成果可知所必须使用的地图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位置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分布图等。

第(3)题,阶段Ⅲ研究成果应该是该区域地理条件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发展优势经济。

答案:(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它属于省级行政区。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位置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分布图等。

(3)太阳辐射能丰富,光照条件好,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油气资源丰富,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基地;淡水资源短缺,沙漠化严重,要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治沙漠化。

(答出3点即可)
1解析:图中隐含了等高线分布,代之以水系分布,
以考查考生对水系与地形关系的掌握。

判断本题的
关键是河流分布在谷地。

根据一般常识,山区的交通线常沿等高线修建,但根据图示区域范围(由经纬度范围判断)和水系特征可排除沿等高线分布的可能。

答案:A
2解析:在上题的基础上,可进一步从水系分布状况和经纬度两个方面综合判断,确定图示区域属于东南丘陵地区;再根据东南丘陵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C
3解析:在能源缺乏地区,解决好农村生活能源是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从该地区的能源特点和“因地制宜”“最佳途径”的提示,可比较容易找到正确答案。

答案:A
4解析:可通过两条途径解答。

一是排除法,即根据东南丘陵地区耕地分散、人均耕地少、重要的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等知识,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二是根据东南丘陵地区的自然特征而直接找到正确答案。

答案:D
5解析:读图可知,甲地位于黄土高原,乙地位于松嫩平原,丙地位于江南丘陵,三地
产生水土流失的共同原因是降水集中、植被被破坏。

6解析:甲地土壤贫瘠,土壤中缺乏有机质,改良土地应增加有机质,A项错误;乙地土壤(黑土)有机质丰富,改良土地的正确措施是保护黑土,大面积退耕还草没有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B、D项错误;丙地土壤(红壤)酸性强,所以要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C项正确。

答案:C
7解析:乙地纬度较高,冬季热量不足,所以主要种植春小麦;丙地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与水分充足,主要种植水稻。

答案:B
8.9解析:墨镜、遮阳帽、防晒霜意味着太阳辐射强烈,8月至10月带羽绒服说明昼夜温差大,防水服意味着降水较多,综合判断为青藏高原地区。

四幅景观图分别为①亚热带熊猫栖息地、②雪山和藏羚羊、③内蒙古草原的摔跤表演、④干旱区的荒漠。

答案:8.A 9.B
10解析:绿洲是荒漠中植物生长良好的地方,原因是这里有可供灌溉的水源。

绿洲主要分布在大河、井泉附近和洪积扇边缘地带。

图中①为山地,②为砾石层,③为流水沉积物,④为沙粒。

与②相比,③土壤发育更好;与④相比,③处水源更丰富。

答案:C
11解析:该盆地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河流流量大,水量向下游减小。

答案:D
12解析:甲地区位于河西走廊,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降水少,光照强,气温年较差大;该地区的主要灌溉水源是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答案:C
13解析:乙地区是宁夏平原,丙地区是湟水谷地,它们与甲共同的农作物是小麦。

答案:A
14解析:据经纬网定位,图①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图②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南方地区与东北地区相比,发展农业的优势在于纬度位置低,光照、热量充足。

答案:B
15解析:两地区都应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答案:A
16解析:南方地区光照、热量、水分充足,但人多地少,故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主要应注重立体农业的发展。

17解析:(1)区域特征可以从地形、气候、水文、资源、植被等方面进行回答,图中两地区都是温带大陆内部地区,资源上都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2)C地区黑海沿海是地中海气候区,降水主要受西风影响,同时地形的抬升作用增加了迎风坡的降水。

(3)管道经过的地区较多,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是其建设的主要困难。

(4)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出路在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过度依赖资源开发和资源简单加工的生产局面。

考查区域特征与区域环境的综合分析。

答案:(1)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以草原、荒漠为主;以内流河和内流湖(或咸水湖)为主;水资源短缺,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丰富。

(2)海陆位置、西风与地形
(3)经过河流、山地和海底,地形复杂;线路长,地质构造复杂;经过多国领土,需他国支持。

(言之有理即可)
(4)利用区位优势,发展边境贸易;进一步发展石化工业,延长产业链;发展观光旅游和工业旅游,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利用良好的光照条件,发展节水农业;优化环境,改善生态。

(答对4点即可。

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