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检查与..40页PPT
合集下载
《脑脊液检验》PPT课件

②通过外周血红细胞及白细胞数和脑脊液中红细胞 数当中计算出从血液中带进脑脊液中白细胞数。以 后者较为准确。
整理课件ppt
21
【参考值】
无红细胞 白细胞:成人(0-10)×106/L;
儿童为(0-15)×106/L;
新生儿为(0-30)×106/L。
整理课件ppt
22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方法学评价】 直接分类:白细胞计数后即可转高倍镜直接分类,
整理课件ppt
17
比密
健康人脑脊液比密为1.006-1.008 脑脊液比密增高见于颅内炎症;比密减低见于脑脊
液分泌增多
整理课件ppt
18
第三节 显微镜检查
一、细胞计数:包括细胞总数及白细胞计数。
整理课件ppt
19
【方法学评价】
通常采用手工法 细胞少时应将脑脊液直接灌入Fuchs-Rosenthal计
数板,总体积为3.6μl。 改良牛鲍氏计数盘的误差更大,所以应增加计数面
积。
如果标本内细胞较多,可用生理盐水或红细胞稀释 液稀释后再用人工计数,也可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 计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理课件ppt
20
当穿刺损伤血管或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性脑脊液时, 计数细胞总数已无意义,白细胞数亦须经校正。
①估计值:即以红细胞与白细胞数之比为700:1 的关系估计白细胞数。
6~8小时/次 3~4次/日
整理课件ppt
3
分布 脊髓蛛网膜下腔 脑蛛网膜下腔及脑池 每个侧脑室 三、四脑室
70~75 ml 25~30 ml 10~15 ml 5~10 ml
整理课件ppt
4
脑脊液形成
大约70%的脑脊液是在脑室的脉络丛通过主动分泌 和超滤的联合过程形成的;约30%的脑脊液是在大 脑和脊髓的细胞间隙形成的间质液。形成的脑脊液 经第三、第四脑室进入小脑延髓池,然后分布于蛛 网膜下隙内。脑脊液吸收是通过蛛膜绒毛而返回静 脉。
整理课件ppt
21
【参考值】
无红细胞 白细胞:成人(0-10)×106/L;
儿童为(0-15)×106/L;
新生儿为(0-30)×106/L。
整理课件ppt
22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方法学评价】 直接分类:白细胞计数后即可转高倍镜直接分类,
整理课件ppt
17
比密
健康人脑脊液比密为1.006-1.008 脑脊液比密增高见于颅内炎症;比密减低见于脑脊
液分泌增多
整理课件ppt
18
第三节 显微镜检查
一、细胞计数:包括细胞总数及白细胞计数。
整理课件ppt
19
【方法学评价】
通常采用手工法 细胞少时应将脑脊液直接灌入Fuchs-Rosenthal计
数板,总体积为3.6μl。 改良牛鲍氏计数盘的误差更大,所以应增加计数面
积。
如果标本内细胞较多,可用生理盐水或红细胞稀释 液稀释后再用人工计数,也可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 计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理课件ppt
20
当穿刺损伤血管或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性脑脊液时, 计数细胞总数已无意义,白细胞数亦须经校正。
①估计值:即以红细胞与白细胞数之比为700:1 的关系估计白细胞数。
6~8小时/次 3~4次/日
整理课件ppt
3
分布 脊髓蛛网膜下腔 脑蛛网膜下腔及脑池 每个侧脑室 三、四脑室
70~75 ml 25~30 ml 10~15 ml 5~10 ml
整理课件ppt
4
脑脊液形成
大约70%的脑脊液是在脑室的脉络丛通过主动分泌 和超滤的联合过程形成的;约30%的脑脊液是在大 脑和脊髓的细胞间隙形成的间质液。形成的脑脊液 经第三、第四脑室进入小脑延髓池,然后分布于蛛 网膜下隙内。脑脊液吸收是通过蛛膜绒毛而返回静 脉。
脑脊液检查课件

细胞:10%。
浆膜腔积液 检查
学习要点
❖ 浆膜腔积液得发生机制及分类 ❖ 检查内容
一般性状 化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 ❖ 渗漏鉴别 ❖ 常见渗出液得特点 ❖ 临床应用
基本知识
❖ 人体得胸腔、腹腔、心包腔及关节腔称为浆 膜腔。
❖ 生理状态下,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 病理情况下,腔内液体增多称为浆膜腔积液
化学检查
1、蛋白质测定
正常阴性或弱阳性
①蛋白定性试验(Pandy试验)
>0、25g/L可呈弱阳性 原理:蛋白+饱和石炭酸→蛋白盐→混浊或沉淀
②定量试验
原理:蛋白+生物碱 → 混浊 浊度与蛋白量成正比 参考值:0、2~0、45g/L(成) 0、2~0、4g/L (儿)
蛋白质测定得临床意义:
增加 减少
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试验)
❖ 粘蛋白就是一种酸 性糖蛋白,其等点 为3∽5,因在酸性 溶液中析出,产生 白色淀。
❖ 渗出液常阳性,而 漏出液常阴性,
葡萄糖测定
❖ 渗出液
化脓菌感染↓↓↓ 结核菌感染↓↓ 恶性肿瘤↓ 类风湿<3、33mmol/L SLE基本正常
❖ 漏出液:与血糖基本相等。
神经梅毒
常见病得脑脊液特点
正常 化脑
压力 外观
蛋白
糖
定性 定量
氯化物 细胞
80~180 透明
↑↑↑
混浊
- 0、2~0、 2、5~4、120~130 0~8
4
5
+++ ↑源自↑↓↓↓↓↑↑↑
细菌
- +
结脑 ↑↑
微混 ++ ↑↑
↓↓
↓↓↓
浆膜腔积液 检查
学习要点
❖ 浆膜腔积液得发生机制及分类 ❖ 检查内容
一般性状 化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 ❖ 渗漏鉴别 ❖ 常见渗出液得特点 ❖ 临床应用
基本知识
❖ 人体得胸腔、腹腔、心包腔及关节腔称为浆 膜腔。
❖ 生理状态下,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 病理情况下,腔内液体增多称为浆膜腔积液
化学检查
1、蛋白质测定
正常阴性或弱阳性
①蛋白定性试验(Pandy试验)
>0、25g/L可呈弱阳性 原理:蛋白+饱和石炭酸→蛋白盐→混浊或沉淀
②定量试验
原理:蛋白+生物碱 → 混浊 浊度与蛋白量成正比 参考值:0、2~0、45g/L(成) 0、2~0、4g/L (儿)
蛋白质测定得临床意义:
增加 减少
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试验)
❖ 粘蛋白就是一种酸 性糖蛋白,其等点 为3∽5,因在酸性 溶液中析出,产生 白色淀。
❖ 渗出液常阳性,而 漏出液常阴性,
葡萄糖测定
❖ 渗出液
化脓菌感染↓↓↓ 结核菌感染↓↓ 恶性肿瘤↓ 类风湿<3、33mmol/L SLE基本正常
❖ 漏出液:与血糖基本相等。
神经梅毒
常见病得脑脊液特点
正常 化脑
压力 外观
蛋白
糖
定性 定量
氯化物 细胞
80~180 透明
↑↑↑
混浊
- 0、2~0、 2、5~4、120~130 0~8
4
5
+++ ↑源自↑↓↓↓↓↑↑↑
细菌
- +
结脑 ↑↑
微混 ++ ↑↑
↓↓
↓↓↓
《脑脊液检查》ppt课件

寄生虫感染
淋巴细胞
浆液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脑 水肿
四、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蛋白质 1.检测原理 脑脊液蛋白质的检验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并可根据需要计算 蛋白商(球蛋白/白蛋白)和脑脊液清蛋白指数RALB [脑脊液清蛋白/血清清蛋白] (1)定性方法:常用方法有Pandy试验、硫酸铵试验等。 (2)定量方法:常用方法为磺基水杨酸—硫酸钠比浊法。 质量控制 (1)假阳性:因穿刺出血,血液蛋白质混入脑脊液;试管和滴管等器材不洁, 试剂 苯酚不纯等可致假阳性 (2)假阴性:室温低于10℃或苯胺饱和度减低等可导致假阴性 (3)阳性对照:人工配制含球蛋白的溶液,可在正常脑脊液或配制与正常脑 脊液基本成分相似的基础液中加不同量的球蛋白
铜绿假单胞菌性脑膜炎、急性肺炎双球 菌性脑膜炎
脑膜黑色素肉瘤、黑色素瘤
脑脊液黄变症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黄变症 出血性 黄疸性 淤滞性 梗阻性
原因
临床பைடு நூலகம்义
红细胞破坏、胆红素增加 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
胆红素增高
黄疸性肝炎、肝硬化、钩端螺旋 体病、胆管梗阻新生儿溶血症
红细胞渗出、胆红素增高 颅内静脉、脑脊液循环淤滞
蛋白质含量显著增高
髓外肿瘤等所导致的椎管梗阻
二、透明度
肉眼观察脑脊液透明度变化,分别以“清淅透 明”、“微浑”、“浑浊”等描述。正常脑积 液清晰透明。脑脊液的透明度与其所含的细胞 数量和细菌多少有关当脑脊液白细胞超过 300*106/L时可成浑浊;脑脊液中的蛋白质明 显增高或含有大量细菌、真菌时,也可使脑脊 液浑浊。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可成毛玻璃样 的浑浊,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呈脓性或块样 浑浊,穿刺损伤性脑脊液可呈轻微的红色浑浊
单核细胞被抗原激活而形成
淋巴细胞
浆液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脑 水肿
四、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蛋白质 1.检测原理 脑脊液蛋白质的检验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并可根据需要计算 蛋白商(球蛋白/白蛋白)和脑脊液清蛋白指数RALB [脑脊液清蛋白/血清清蛋白] (1)定性方法:常用方法有Pandy试验、硫酸铵试验等。 (2)定量方法:常用方法为磺基水杨酸—硫酸钠比浊法。 质量控制 (1)假阳性:因穿刺出血,血液蛋白质混入脑脊液;试管和滴管等器材不洁, 试剂 苯酚不纯等可致假阳性 (2)假阴性:室温低于10℃或苯胺饱和度减低等可导致假阴性 (3)阳性对照:人工配制含球蛋白的溶液,可在正常脑脊液或配制与正常脑 脊液基本成分相似的基础液中加不同量的球蛋白
铜绿假单胞菌性脑膜炎、急性肺炎双球 菌性脑膜炎
脑膜黑色素肉瘤、黑色素瘤
脑脊液黄变症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黄变症 出血性 黄疸性 淤滞性 梗阻性
原因
临床பைடு நூலகம்义
红细胞破坏、胆红素增加 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
胆红素增高
黄疸性肝炎、肝硬化、钩端螺旋 体病、胆管梗阻新生儿溶血症
红细胞渗出、胆红素增高 颅内静脉、脑脊液循环淤滞
蛋白质含量显著增高
髓外肿瘤等所导致的椎管梗阻
二、透明度
肉眼观察脑脊液透明度变化,分别以“清淅透 明”、“微浑”、“浑浊”等描述。正常脑积 液清晰透明。脑脊液的透明度与其所含的细胞 数量和细菌多少有关当脑脊液白细胞超过 300*106/L时可成浑浊;脑脊液中的蛋白质明 显增高或含有大量细菌、真菌时,也可使脑脊 液浑浊。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可成毛玻璃样 的浑浊,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呈脓性或块样 浑浊,穿刺损伤性脑脊液可呈轻微的红色浑浊
单核细胞被抗原激活而形成
试验-脑脊液检验-PPT课件

脑脊液检验
实验一
脑脊液理学检查
(目的) 掌握脑脊液理学检查的内容, 方法。 (标本) 新鲜脑脊液。 (操作) 1.观察颜色 肉眼观察脑脊液颜色变化, 分别以无色,乳白色,红色,棕色,或 黑色,绿色等文字如实描述报告。
2.观察透明度 肉眼观察脑脊液透明度 变化。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病理情况 下可出现不同程度浑浊,可分别以“清 晰透明”。“微浑”,“浑浊”等如实 报告。3.观察凝块或薄膜 轻轻倾斜试 管,肉眼仔细观察有无凝块或薄膜。正 常脑脊液无凝块或薄膜,脑膜炎时可形 成凝块或薄膜,分别以“无凝块”, “有凝块”,“有薄膜”等如实报告。
(操作)
细胞总数计数 直接计数法(适用于清晰透明或微浑脑 脊液) 充池:微量吸管吸取混匀的脑脊液,充 入血细胞计数板的上下2个计数池。 计数:静置2~3min,低倍镜下计数2个 计数池内四角和中央大方格共10个大方 格内的细胞数。 计算:10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总数即为每 微升脑脊液细胞总数,再换算
涂片染色分类法
若直接分类不易区别 细胞时,可将脑脊液以1000r/min离心5min, 取沉淀物,制成均匀薄片,置于室温或37℃ 恒温箱内尽快干燥,瑞氏或瑞—吉染色后, 油镜下进行分类计数,结果报告与血液细 胞分类计数报告方式相同。若见激活型单核 细胞(比普通单核细胞大,胞质边缘趁、呈 花边状,胞质内有空泡),转化型淋巴细胞 (形态似异型淋巴细胞)及室管膜细胞(形 态似大淋巴细胞)应计入分类的百分比中
(注意事项)
直接白细胞计数时,也可用微量吸管吸取冰 乙酸后尽可能全部吹出,仅使吸管内壁粘附 少许冰乙酸,再吸取少量混匀的脑脊液于吸 管中,数分钟后吸管内红细胞溶解,然后再 充池计数。 细胞计数时,如发现较多红细胞有皱缩或肿 胀等异常现象,应如实报告,以协助临床医 生鉴别是陈旧性出血或新鲜出血。 血性脑脊液中的白细胞必须校正后才有价值 白细胞校正数=脑脊液白细胞未校正数—脑脊 液红细胞数×血液白细胞数/血液内红细胞数
实验一
脑脊液理学检查
(目的) 掌握脑脊液理学检查的内容, 方法。 (标本) 新鲜脑脊液。 (操作) 1.观察颜色 肉眼观察脑脊液颜色变化, 分别以无色,乳白色,红色,棕色,或 黑色,绿色等文字如实描述报告。
2.观察透明度 肉眼观察脑脊液透明度 变化。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病理情况 下可出现不同程度浑浊,可分别以“清 晰透明”。“微浑”,“浑浊”等如实 报告。3.观察凝块或薄膜 轻轻倾斜试 管,肉眼仔细观察有无凝块或薄膜。正 常脑脊液无凝块或薄膜,脑膜炎时可形 成凝块或薄膜,分别以“无凝块”, “有凝块”,“有薄膜”等如实报告。
(操作)
细胞总数计数 直接计数法(适用于清晰透明或微浑脑 脊液) 充池:微量吸管吸取混匀的脑脊液,充 入血细胞计数板的上下2个计数池。 计数:静置2~3min,低倍镜下计数2个 计数池内四角和中央大方格共10个大方 格内的细胞数。 计算:10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总数即为每 微升脑脊液细胞总数,再换算
涂片染色分类法
若直接分类不易区别 细胞时,可将脑脊液以1000r/min离心5min, 取沉淀物,制成均匀薄片,置于室温或37℃ 恒温箱内尽快干燥,瑞氏或瑞—吉染色后, 油镜下进行分类计数,结果报告与血液细 胞分类计数报告方式相同。若见激活型单核 细胞(比普通单核细胞大,胞质边缘趁、呈 花边状,胞质内有空泡),转化型淋巴细胞 (形态似异型淋巴细胞)及室管膜细胞(形 态似大淋巴细胞)应计入分类的百分比中
(注意事项)
直接白细胞计数时,也可用微量吸管吸取冰 乙酸后尽可能全部吹出,仅使吸管内壁粘附 少许冰乙酸,再吸取少量混匀的脑脊液于吸 管中,数分钟后吸管内红细胞溶解,然后再 充池计数。 细胞计数时,如发现较多红细胞有皱缩或肿 胀等异常现象,应如实报告,以协助临床医 生鉴别是陈旧性出血或新鲜出血。 血性脑脊液中的白细胞必须校正后才有价值 白细胞校正数=脑脊液白细胞未校正数—脑脊 液红细胞数×血液白细胞数/血液内红细胞数
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检查PPT课件

• CK 0.5-2U/L 脑实质坏死
38
4、病原体检查
1.显微镜检查 涂片 •革兰氏染色:细菌化脓性脑膜炎时其阳性率约为6090% •抗酸染色:结核菌 •印度墨汁染色:隐球菌
2.细菌培养 主要用于脑膜炎奈瑟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 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分离培养
39
墨汁染色
原理:墨汁染色(负染色法),背景着色而菌体本身不着色的染色法称负 染色法。在黑色印度墨水的背景下,可清晰观察到酵母细胞周围环绕 着一圈明亮的区域,即粘多糖荚膜,因此印度墨汁可以检测到是否有 囊状物包裹的酵母存在,此法用以观察细菌及某种真菌的荚膜等
●随年龄不同也有所差别,正常儿童脑脊液蛋白含量0.1~0.2g /L,50岁以上者为0.3~0.4g/L
●一般而言,脑脊液总蛋白不超过0.4g/L为正常范围
31
临床意义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32
生化学检查
氯化物
脑脊液氯化物来自血液,但高于血液浓度,含量与血浆浓度密 切相关(应同时查血氯水平)。按氯离子计算其浓度约为血清 的1.2~1.3(平均1.25)倍。正常值为120~130mmol/L,儿 童略低 脑脊液氯化物降低较有意义,往往与糖降低同步发生
化脑: 白细胞显著增加,以 N 为主 结脑:白细胞中度增加,早期以 N 为主,中晚期 以 L 为主 病脑:白细胞轻度增加,以 L 为主 脑寄生虫病: WBC↑ E↑ 急性脑膜白血病:WBC↑ ,可见原始及幼稚细胞
28
注意事项
• 1、标本采集1小时内计数完毕 • 2、血性脑脊液白细胞数必须校正 • 3、细胞计数时如发现皱缩或肿胀红细胞应
35
参考值 成人:2.5~ 4.5mmol/L 儿童:2.8~ 4.5mmol/L 脑脊液/血浆: 0.3~0.9
《脑脊液常规检查》课件

的实验室检查。
处理过程中需要保持无菌操作 ,以避免污染。
处理后的脑脊液样本应尽快送 至实验室进行检查,以获得准
确的结果。
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细胞计数、蛋 白质测定、糖测定、氯化物测定等。
氯化物测定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氯化物 含量,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代谢性疾病 或酸碱平衡紊乱等疾病。
糖测定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糖含量,有 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或低血糖等疾 病。
细胞计数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白细胞数 量,以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或感染。
蛋白质测定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蛋白质 含量,有助于判断脑脊液的渗出和漏出 。
03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临床应 用
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膜炎
脑脊液常规检查可检测到 白细胞计数升高,尤其是 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可 能存在脑膜炎。
脊柱病变
如果患者存在脊柱病变,如脊柱骨折、脊柱肿瘤等,进行 脑脊液常规检查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导致感染等并发症。因 此,这类患者应避免进行此项检查。
05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未来发 展与展望
脑脊液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
01
基因测序技术能够检测脑脊液中 的基因突变,有助于诊断和预测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瘤、神经退 行性疾病等。
诊断颅内肿瘤
脑癌
脑脊液常规检查可发现肿瘤细胞,有助于诊断脑癌。同时,脑脊液压力和成分的 变化也可提供线索。
转移性肿瘤
对于疑似转移性肿瘤的患者,脑脊液常规检查可检测到肿瘤细胞,有助于确定肿 瘤的原发部位。
04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注意事 项与禁忌症
注意事项
01
检查前准备
在进行脑脊液常规检查前,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用药情况,特别是
长期使用的药物。此外,患者应避免在检查前进行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
处理过程中需要保持无菌操作 ,以避免污染。
处理后的脑脊液样本应尽快送 至实验室进行检查,以获得准
确的结果。
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细胞计数、蛋 白质测定、糖测定、氯化物测定等。
氯化物测定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氯化物 含量,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代谢性疾病 或酸碱平衡紊乱等疾病。
糖测定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糖含量,有 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或低血糖等疾 病。
细胞计数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白细胞数 量,以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或感染。
蛋白质测定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蛋白质 含量,有助于判断脑脊液的渗出和漏出 。
03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临床应 用
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膜炎
脑脊液常规检查可检测到 白细胞计数升高,尤其是 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可 能存在脑膜炎。
脊柱病变
如果患者存在脊柱病变,如脊柱骨折、脊柱肿瘤等,进行 脑脊液常规检查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导致感染等并发症。因 此,这类患者应避免进行此项检查。
05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未来发 展与展望
脑脊液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
01
基因测序技术能够检测脑脊液中 的基因突变,有助于诊断和预测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瘤、神经退 行性疾病等。
诊断颅内肿瘤
脑癌
脑脊液常规检查可发现肿瘤细胞,有助于诊断脑癌。同时,脑脊液压力和成分的 变化也可提供线索。
转移性肿瘤
对于疑似转移性肿瘤的患者,脑脊液常规检查可检测到肿瘤细胞,有助于确定肿 瘤的原发部位。
04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注意事 项与禁忌症
注意事项
01
检查前准备
在进行脑脊液常规检查前,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用药情况,特别是
长期使用的药物。此外,患者应避免在检查前进行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
脑脊液检验诊断学PPT课件

(2)谷草转氨酶(AST) 参考值 <20U/L 临床意义
(3)肌酸激酶CK
参考值 0.94±0.26U/L,因方法而异。
临床意义
(4)其他 溶菌酶 脑脊液中溶菌酶含量可用于结核 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对细菌性和病 毒性脑膜炎的鉴别也有一定的价值。腺苷脱氨酶 ADA 0~8U/L,可用于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及鉴 别诊断。
炭酸结合成不溶性的蛋白盐而产生白色混浊。
(2)蛋白质定量试验 方法 比浊法、比色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 参考值 腰椎 0.2~0.45g/L ,小脑延髓池 0.10~ 0.25g/L,脑室 0.05~0.15g/L。
临床意义 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 ②脑脊液循环障碍。 2.葡萄糖(Glucose)检查 方法 葡萄糖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 参考值 2.5~4.5mmol/L 临床意义 减低 由于病原菌或破坏的细胞释放出
(八)常见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
见P366页表4-4-2。
三、 临床应用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协助脑部肿瘤的诊断
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及疗效观察
脑脊液常规检查
项目
中文名称 测定值 单位 参考值
颜色
颜色
淡黄色
透明度 透明度 微浑无凝块
3.凝固性 脑脊液的凝固状况表现为薄膜形成、凝 块或沉淀物形成。在炎症情况下,脑脊液中蛋白 质(包括纤维蛋白)含量和细胞数增加,可使脑 脊液形成凝块和薄膜。
4.压力 成人正常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2O。
(二)化学检查 1.蛋白质(Protein)检查 (1)蛋白质定性试验 方法 潘氏试验(Pandy试验) 脑脊液中蛋白质与石
(3)肌酸激酶CK
参考值 0.94±0.26U/L,因方法而异。
临床意义
(4)其他 溶菌酶 脑脊液中溶菌酶含量可用于结核 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对细菌性和病 毒性脑膜炎的鉴别也有一定的价值。腺苷脱氨酶 ADA 0~8U/L,可用于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及鉴 别诊断。
炭酸结合成不溶性的蛋白盐而产生白色混浊。
(2)蛋白质定量试验 方法 比浊法、比色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 参考值 腰椎 0.2~0.45g/L ,小脑延髓池 0.10~ 0.25g/L,脑室 0.05~0.15g/L。
临床意义 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 ②脑脊液循环障碍。 2.葡萄糖(Glucose)检查 方法 葡萄糖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 参考值 2.5~4.5mmol/L 临床意义 减低 由于病原菌或破坏的细胞释放出
(八)常见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
见P366页表4-4-2。
三、 临床应用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协助脑部肿瘤的诊断
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及疗效观察
脑脊液常规检查
项目
中文名称 测定值 单位 参考值
颜色
颜色
淡黄色
透明度 透明度 微浑无凝块
3.凝固性 脑脊液的凝固状况表现为薄膜形成、凝 块或沉淀物形成。在炎症情况下,脑脊液中蛋白 质(包括纤维蛋白)含量和细胞数增加,可使脑 脊液形成凝块和薄膜。
4.压力 成人正常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2O。
(二)化学检查 1.蛋白质(Protein)检查 (1)蛋白质定性试验 方法 潘氏试验(Pandy试验) 脑脊液中蛋白质与石
脑脊液常规检查PPT课件

脑脊液的常 规检查
2021/4/23
编辑版ppt
1
1
脑脊液检查
检验医学科
2021/4/23
编辑版ppt
2
2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 概述
分布于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
比重为1.005~1.009无色透明细胞外液
成人总量为110~200ml(平均130ml) _ 平均日生成量约
• (1)微混: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
脑脓肿(未破溃)。
• (2)米汤样(脓性):化脓性脑膜炎。
• (3)毛玻璃状: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病毒
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静置24h,液面上有白絮状薄膜形 成、取出涂片,干燥固定后抗酸染色,可 发现抗酸杆菌)。
• (4)凝块:麻痹性编辑痴版p性pt 痴呆、脑脊髓灰质15
小脑延髓池 0.10~0.25g/L 脑室 0.05~0.15g/L
2021/4/23
编辑版ppt
17
17
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Pandy法)
• 脑脊液中球蛋白与苯酚(石炭酸)结合,
可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下沉,产生白色浑 浊或沉淀。
• 取潘氏试剂2-3ml于小试管内,用毛细滴管
滴入脑脊液1-2滴,衬以黑背景,立即观察 结果。
• 2、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的疾病,如脊髓蛛网膜炎
与脊髓肿瘤等,其蛋白质含量可在1.0g/L以上;
• 3、脑软化、肿瘤、退行性病变等,脑脊液蛋白可
增至0.25-0.8g/L。
编辑版ppt
19
2.葡萄糖(Glucose)检查
➢参考值 2.5~4.5mmol/L(正常情况下是人血糖水平的2/3) ➢正常脑脊液中葡萄糖与血液中葡萄糖呈恒定的比值,过去认为 是由于血脑屏障可以通透葡萄糖所致;后来认识到这种通透并 不是简单的弥散,而是膜转运,称为携带运转或携带弥散。脑 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取决于以下几种因素: ➢①血液葡萄糖的浓度; ➢②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③脑脊液中葡萄糖的酵解程度; ➢④携带运转系统的功能。
2021/4/23
编辑版ppt
1
1
脑脊液检查
检验医学科
2021/4/23
编辑版ppt
2
2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 概述
分布于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
比重为1.005~1.009无色透明细胞外液
成人总量为110~200ml(平均130ml) _ 平均日生成量约
• (1)微混: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
脑脓肿(未破溃)。
• (2)米汤样(脓性):化脓性脑膜炎。
• (3)毛玻璃状: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病毒
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静置24h,液面上有白絮状薄膜形 成、取出涂片,干燥固定后抗酸染色,可 发现抗酸杆菌)。
• (4)凝块:麻痹性编辑痴版p性pt 痴呆、脑脊髓灰质15
小脑延髓池 0.10~0.25g/L 脑室 0.05~0.15g/L
2021/4/23
编辑版ppt
17
17
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Pandy法)
• 脑脊液中球蛋白与苯酚(石炭酸)结合,
可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下沉,产生白色浑 浊或沉淀。
• 取潘氏试剂2-3ml于小试管内,用毛细滴管
滴入脑脊液1-2滴,衬以黑背景,立即观察 结果。
• 2、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的疾病,如脊髓蛛网膜炎
与脊髓肿瘤等,其蛋白质含量可在1.0g/L以上;
• 3、脑软化、肿瘤、退行性病变等,脑脊液蛋白可
增至0.25-0.8g/L。
编辑版ppt
19
2.葡萄糖(Glucose)检查
➢参考值 2.5~4.5mmol/L(正常情况下是人血糖水平的2/3) ➢正常脑脊液中葡萄糖与血液中葡萄糖呈恒定的比值,过去认为 是由于血脑屏障可以通透葡萄糖所致;后来认识到这种通透并 不是简单的弥散,而是膜转运,称为携带运转或携带弥散。脑 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取决于以下几种因素: ➢①血液葡萄糖的浓度; ➢②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③脑脊液中葡萄糖的酵解程度; ➢④携带运转系统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