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教案

正比例教案
正比例教案

正比例教案

教学目的:

1、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正比例。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正比例。

3、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互相依赖的变量,谁来举例子说一说都有哪些?

2、在这些互相依赖的变量中,有一些互相依赖的变量之间有着共同之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们,看谁在这节课里表现得最好。

二、新授

1、请同学打开书19页,看第一题。

(1)读题

(2)指导看图

请同学看书上左边的图像,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3)请同学在书上把表格填完整

(4)学生汇报

(5)仔细看(1)的表格和图像,想一想,哪个量是随着哪个量变化而变化的?怎么变化的?

再看(2)的表格与图像,哪个量随着哪个量是怎样变化的?(正方形的面积是随着边长的增加而增加的) (6)看看这两个表格和图像,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变化规律和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变化规律相同么?

2、接着请同学看黑板,我们再来看第二题

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千米/时,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

时间/时

2

3

4

5

6

7

8

路程/千米

90

80

270

360

(1)找一生读题

怎么求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2)请同学根据这个式子在书上把表格填完整(3)对答案

(4)仔细看表中有哪两种变化的量?(时间和路程)(5)仔细看表格,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路程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具体点说,时间扩大原来的几倍,路程也扩大

在整个变化过程中,什么没变?

(速度)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也就是速度)相同

(2)师:第二题的表中,时间增加,所走的路程也相应的增加,而且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相同,那么我们就说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板书课题正比例)思考: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那么单价一定时,购买苹果应付的钱数和质量之间是什么关系?(正比例)

结合二三题的表格,谁来说说成正比例必须具备几个条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具备两个变量,二是这两个变量之间的比值一定)(黑板板书两个条件)

(4)师:也就是说,一个量增加或者减少,另一个量也跟着增加或者减少,在变化的过程中这两个量的比值不变,我们就说这两个量之间成正比例

一句话: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发生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这两个量的比值不变,我们就说这两个量之间成正比例(屏幕出示此句话)

5、用字母表示正比例式子

A、如果用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那么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可以怎么表示(表示为s=90t)

B、如果用y和x表示两个变量,k表示他们的比值,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成正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么?黑板板书

y=kx(k一定)

师:现在你们会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么?下面我要考考大家,看谁能顺利过关?

汇报:(不成正比例,虽然小明岁数增加,爸爸的岁数也增加,但是小明的岁数与爸爸的岁数的比值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变量)

(3)师小结: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不但要看一个量是否随另一个量变化而变化,还要看这两个变量的比值是不是一定,比值变了就不成正比例。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变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

理由。

(1)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大米的总质量和袋数。(

(2)一个人的身高和年龄。

(3)宽不变,长方形的周长与长。

(4)当平行四边形的底一定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对应的高。(

3、找一找生活中成正比里的例子。看谁想得多?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整理与复习》教案设计

第14课时正比例和反比例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下P84~85 “练习与实践”第7~10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掌握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思考方法,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学生通过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加深理解成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的特点,体会数形结合和函数思想,提高分析、判断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 3.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常见的相关联的变换关系,感受比和比例的应用价值,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量的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 教学难点: 有条理地说明判断正、反比例的理由。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比和比例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图像,了解正、反比例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者反比例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判断。 二、回顾梳理 1.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怎样的两种量是成正比例的量?怎样的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提问:你能举一些生活中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例子吗?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 全班交流,让学生举例说一说。 2.做“练习与实践”第7题。 提问:每张表里有哪两种量?每张表里的两种量是成正比例、反比例,还是不成比例?先独立分析每张表的数量变化过程,再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 集体交流,引导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提问:我们是怎样判断两种量成不成比例,成比例的是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

的? 3.做“练习与实践”第8题。 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思考,判断结论。 指名学生说说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比例的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结合交流板书相应的关系式。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9题。 (1)学生练习。 出示第9题,让学生说说图中的信息。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和完成第(1)~(3)题,再和同桌相互说一说。 (2)学生交流。 ①提问:这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和耗油量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让学生判断并说出判断理由。 ②让学生说说问题(2)判断的方法。 结合图像说明:可以先在横轴上找到表示75千米在图像上的对应点,再通过图像上的对应点找出和确定耗油升数。 ③出示学生根据第(3)题画出的图像。 提问:怎样描出路程和耗油量对应的点画出图像的? 2.做“练习与实践”第10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说说表中的信息。 (1)出示问题(1),提出要求: ①画一画:根据表中数据描点连线。 ②议一议:哪一杯中纯酒精与蒸馏水体积的比和其他几杯不一样?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和理由。 学生独立操作后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展示学生画出的图像,说说是怎样画的。 让学生判断结果,并说出理由。 (2)出示问题(2)(3),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解答结果及思考方法。 四、课题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吗?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正比例和反比例(8)-苏教版

正比例和反比例 教学内容: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相关知识,完成“练习与实践”第9题与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正、反比例的意义,了解正反比例的区别和联系,更好的把握正、反比例概念的本质。 2.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使他们能够从 整体上把握各种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能根据相关条件直接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提高判断成正比例、反比例量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深对正,反比例的理解。 2.提高学生判断成正比例,反比例量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回顾再现,复习引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相关知识。先请大家判断下

因为: (此处学生若遗漏,师补充。) 所以:钢材质量和钢材体积成正比例关系。 生2: 生3: 二.知识点归纳: 1.说一说,如果用χ和y表示成比例的两种相关联的量,那么什么情况下成正比例关系,什么情况下成反比例关系? 正比例关系: Y/x=k(一定) 反比例关系: χ×y=k(一定) 2.想一想,成正比例关系和成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有什么相同点

和不同点? 3.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 学生交流 三、练习与实践 1. 生1: 生2: 2.完成“练习与实践”第9题 第1小题让学生根据图中标出的点的位置算出相应的耗油量与行驶

路程的比值,再作判断。(行驶75千米的耗油量是6升。) 第2小题让学生在教材提供的方格图上描点、连线, 引导学生联系画出的图象判断汽车在市区行驶时,行驶的路程与耗油量成不成正比例。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问题方面的价值。(投影学生作业) 3、在数量、单价和总价 (1)如果一定,和成正比例。 (2)如果一定,和成正比例。 (3)如果一定,和成反比例 4. 如果x=3y ,那么x和y成( )比例; 如果4x=5y,那么x和y( )比例。 如果 8÷X =Y,所以X与Y( )。 如果ab+3=12,则a与b成( )比例 5.完成部分课堂练习。 四.全课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正比例函数的教案设计

正比例函数的教案设计 【篇一: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方案】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设计 福建长乐吴航中学郑官 一、概述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八年级第一学 期第十四章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有了平面坐标系的基本知识、 常量与变量以及正比例函数的概念等知识,正比例函数,是同学们 初中第一次接触的函数,描点画图得到其图像的方法为后面学习反 比例函数的图像,以及下学期学习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打下良好基础。并且通过观察图像的变化得到其性质也是学习函数性质的通用 方法。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函数还有着非常广 泛的实际应用;函数还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题材,所以函数 在初中数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函数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 思想,它体现了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的观点,体现了数形结合等数 学思想方法,不仅是知识性方面,更重要的学习方法方面,作为一 名数学老师,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展示正比例函数图像的 运动变化,通过观察、归纳体会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画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能结合公理和正比例函数图象特点 快速作图;(2)能够在画图过程中观察并发现函数的性质;学会简 单描述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能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 法策略的多样性; (2)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的能力,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初步培养学 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能够尝试演绎推理发现规律,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 3.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3—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具体问题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特点,体会它们的联系与区别;(2)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2、过程性目标: (1)在交流讨论中完善自己判断正、反比例关系的经验认识,掌握判断正、反比例关系的方法; (2)通过数“形”结合,进一步感受和领会正、反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及特点,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 3、情感态度目标: 逐步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体验当独立思考解决不了问题时,与他人合作的成就感,逐步增强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导入复习 1、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正比例反比例。 2、比一比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生活中成正比例关系或反比例关系的例子有很多,现在我们就来玩个小比赛,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比比哪组同学能举出更多的成正比例关系的量或成反比例关系的量。学生小组内举例并记录下来。教师巡视,收集成正比例、反比例、不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例子各一个,记录在卡片上。 3、反馈评价。教师根据各组举例的情况进行评比,并进行激励性评价。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过渡师:刚才同学们举了这么多的例子,但是老师发现这些例子中有的是成正比例,有的是成反比例,有的是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那么,该怎么样判断两个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呢? 2、复习正比例 (1)师:(用投影仪出示收集到的成正比例的例子)这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为什么?(正比例)学生回答,多让几个学生说说。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并板书:正比例: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两种量的比值一定。 (2)师:成正比例的两种量可以用多种方式表示这两种量之间的关系。(课件出示: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使,速度保持在100千米/时,说一说汽车行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用多种方式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师:你们有什么方法能把题中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呢?(列表、画图、用式子表示)学生回答。学生介绍完每一种方法时,教师让他们说一说要怎样做?师:其实刚才同学们介绍的方法就是课本第63页的三种方法,请大家打开课本第63页,仔细读一读,并把三种方法补充完整。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师:(课件出第63页的表格)谁来告诉大家,表格里的空格应填几?(200、300、400、500)你是怎样算的?(根据“速度*时间=路程”计算)指名回答。师:(课件出示课本第63页的坐标图)谁来说说这幅图又该怎样做呢?(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仔细

正比例函数教案设计

【问题】1996年,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鸥(候鸟)套上标志环;4个月零1周后,人们在2.56万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一个月按30天计算) .(1)这只百余克重的小鸟大约平均每天飞行多少千米?(2)这只燕鸥的行程y(单位:千米)与飞行时间x(单位:天)之间有什么关系? (3)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 (4)对这个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结论. 分析:(1)这只燕鸥大约平均每天飞行的路程不少于 25600÷(30×4+7)≈200(km). (2)假设这只燕鸥每天飞行的路程为200km,那么它的行程y(单位:千米)就是飞行时间x(单位:天)的函数,函数解析式为 y=200x (0 x 127). (3)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x=45时的函数y=200x 的值,即 y=200×45=9000(km). (4)略. 3.共同思考 下列问题中变量对应规律可用怎样的函数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点? (1)圆的周长l 随半径r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2)铁的密度为7.8g/cm3,铁块的质量m(单位:g)随它的体积V(单位:cm3)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cm,一些练习本摞在一起的总厚度h(单位:cm)随这些练习本的本数n的变化而变化; (4)冷冻一个0℃的物体,使它每分下降2℃,物体的温度T(单位:℃)随冷冻时间t(单位:分)的变化而变化. 可以得出上面问题中的函数分别为: (1)l=2 r (2)m=7.8V (3)h=0.5m (4)T=-2t 4.归纳定义 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proportional function),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5.共同参与 请你举出一些实际问题,使问题中的变化规律是正比例函数的形式. 6.例题讲解 为了研究正比例函数的性质,我们是通过研究正比例函数图象性质而达到的,因此例题是画出正比例函数图象. 先给同学们提一个问题: 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是、、 . 例1.画出下列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1)y=2x (2)y=-2x 解:(1)y=2x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案

19.2.1正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导学案 教学内容 正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性目标:理解正比例函数图像特征. 技能性目标:能画出正比例函数图像 2、数学思考: 数学思想:体会与发展建立数学模型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学研究方法:从特殊到一般,从数到形研究正比例函数图像特征及性质. 3、解决问题: 利用正比例函数图像特征及性质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4、情感与态度: 结合描点作图,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比例函数图像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正比例函数图像特征和性质的综合运用. 一情境导入: 3月31日清晨,强飓风尼可拉斯以每小时192km的速度从北部登陆德国,造成重大损伤,飓风在德国横扫的路程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吗? t (h) 1 2 3 4 s (km) 问题1.从上表中,你能得出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 问题2.上述解析式是正比例函数吗? 那么它们的图像有什么性质呢? 二自主探究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图像. (1)y=2x (2) 解:列表得: 根据你所画的图像回答: 1.上述图像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 2.对函数y=kx, ,当x=0时,y=_,函数过点__________. 当x=1时,y=_,函数过点__________. 函数y=kx 是一条经过点________和点________的__________. 3.当k>0时,直线y=kx 经过第____________象限. 当k<0时,直线y=kx 经过第____________象限. 4.在函数y=2x 上,当x=-1时,y=____. 当x=0时,y=_____. 当x=1时,y=_____. 当x 增大时,y____________.图像从左到右呈________趋势. 在函数y=-2x 上,当x=-1时,y=____. 当x=0时,y=_____. 当x=1时,y=_____. 当x 增大时,y______________.图像从左到右呈________趋势. 归纳: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x … -3 -2 -1 1 2 3 … y=2x … … … … x … -3 -2 -1 0 1 2 3 … y=-2x … … y=-x … … x y 21=x y 2-=x y -=x y 2 1 =

正比例函数教案

《正比例函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图像及其画法。 2.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确定正比例函数的模型。 2、经历描点法绘制函数图像的过程,探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正比例函数模型对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描述,认识函数刻画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工具。 2.通过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正比例函数意义及解析式特点。 2.掌握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特点。 3.能根据要求完成转化,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教具准备: 课件、直尺,平面直角坐标系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生活动) 用六年级下册学过的正比例关系式变形后用x的式子表示y,既y=kx,导出y和x 之间成正比例关系。 教师指出:本节课我们所要讨论的函数是——正比例函数。(板书) 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师生活动) 课件展示如下问题 1、提问:下列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对应规律可用怎样的函数来表示? 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1).圆的周长L随半径r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2).铁的密度为7.8g/cm3.铁块的质量m(g)随它的体积V(cm3)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cm.一些练习本摞在一些的总厚度h(cm)随这些练习本的本数n的变化而变化; (4).冷冻一个0℃的物体,使它每分下降2℃,物体的温度T(单位:℃)随冷冻时间t(单位:分)的变化而变化. 2.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给出问题的解答。教师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一段时间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教师作总结发言,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给出问题的解答:(板书) (1).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可得:L=2 r; (2).根据质量=密度×体积可得:m=7.8V; (3).据题意可知: h=0.5n。 (4).据题意可知:T=-2t 4. 请学生观察上述例子中的四个函数关系式,思考并讨论:它们有什么共同特 点?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教学设计(教案)

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 1、变化的量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 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学习重点: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 学习难点: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观察表中所反映的内容,搞清楚表中所涉及的量是哪两个量? 2、上表中哪些量在发生变化? 3、说一说妙想6周岁前的体重是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 4、体重一直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吗?这说明了什么? 教育学生要合理饮食,适当控制自己的体重。 二、合作交流: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观察书上统计图: 1、图中所反映的两个变化的量是哪两个? 2、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同桌两人观察并思考,得出结论后,记录在书上,然后再在全班汇报说明。 3、一天中,骆驼的体温最高是多少?最低是多少? 4、一天中,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 5、第二天8时骆驼的体温与前一天8时的体温有什么关系? 6、骆驼的体温有什么变化的规律吗? 三、汇报点评: 1、学生讨论汇报。 2、教师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的两个量都是相关联的。它们之间在变化的时候都具有一定的关系。下一节课我们将深入研究具有相关联的两个量,在变化时有相同的变化特征,这样的知识在数学上的应用。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40页第1--3题 五、拓展延伸: 你还发现生活中有哪两个量之间具有变化的关系?它们之间是怎样变化的? 板书设计: 变化的量 ()随着()变化而变化。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用表格、图像、关系式呈现变量之间的系,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互相关联的变量;教学效果好。 2、正比例 正比例(一) 学习目标: 1、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 中的广泛应用。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 学习重点: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 学习难点: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9.2.1《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案

《正比例函数图像及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 :学习正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画法、性质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形结合能力、探索规律能力、利用正比例函数及其图象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体验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过程。 二.教学重点: 正比例函数及其图象性质 难点: 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 三.教学准备 课件、笔记本电脑、三角板、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什么是自变量?什么是函数?(提问)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变量,y是x的函数. (二)共同思考,探索新知 1、下列问题中变量对应规律可用怎样的函数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点? (1)圆的周长l 随半径r的大小变化而变化?(L=2 r) (2)铁的密度为7.8g/cm3,铁块的质量m(单位:g)随它的体积V

(单位:cm3)的大小变化而变化;(m=7.8V ) (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cm 。一些练习本摞在一些的总厚度h (cm )随这些练习本的本数n 的变化而变化。 (h=0.5n ) (4)冷冻一个0℃的物体,使它每分钟下降2℃.物体的温度T(℃)随冷冻时间t (分)的变化而变化。 (T=-2t ) 2、发现新知: 我们观察这些函数关系式,不难发现这些函数都是常数与自变量乘积的形式,和y=200x 的形式一样。 一般地,形如y=kx (k 是常数, 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 叫做比例系数。 3、随堂练习 1、下列式子中,哪些表示是的正比例函数? 并说出正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是多少? (4) 4、讲解例题 例: 已知y -3与x 成正比例,当x =2时,y =7,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三)探究正比例函数图象 x y 42=

《正比例和反比例(二)》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总复习——数与代数 第16课时正比例和反比例(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找出生活中成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 教法:引导法 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是对回顾与交流部分知识进行复习。 一、生活中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小组同学互相举例说一说。 ①可以让学生课前进行复习,并收集相关信息,课上展示。 ②以小组形式展开交流、反思,然后组织汇报。 ③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 二、一辆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速度保持在100千米/时,说一说汽车行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用多种方式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1)可以列表。 (2)可以画图。 (3)可以用式子表示。 三、举出生活中的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的例子。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配练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正比例、反比例 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一、可以列表。 二、可以画图。 三、可以用式子表示。 课后反思: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

课题: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一次函数概念的抽象过程,体会模型思想,发展符合意义 2、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正比例函数和简单的一次 函数表达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由已知信息写一次函数表达式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函数与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联系,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2、经历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 将实际问题用一次函数表示 难点: 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流程: 一、课前回顾 1. 函数 一般的,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的就确定 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 2、函数的表示法: ①图象法、 ②列表法、 ③解析式法(关系式法) 二、情境引入

探究1:某弹簧的自然长度为3cm,在弹簧限度内,所挂物体的质量X每增加1kg,弹簧

长度 y增加0.5cm. x/kg012345 y/cm (2)你能写出X与y之间的关系式吗? 答案⑴ 3 、3.5、4、4.5、5、5.5 ; (2) y = 3+ 0.5x. 探究2:某辆汽车油箱有汽油100L,汽车每行驶50km耗油9L. (1) 完成下表: 汽车行驶路程x/km050100150200300 油箱剩余汽油量y/L (2) 你能写出X与y之间的关系式吗? (3) 汽车行驶的路程X可以无限增大吗?有没有一个取值范围?剩余油量y呢? 答案(1)100 、91、82、73、64、46; ⑵X 与y之间的关系式为y= 100- 0.18x ; (3) 汽车行驶路程X不可能无限增大,因为汽油只有100L,每行驶50km耗油9L, 行驶560km 后,油箱就没有油了,所以X不会超过560km.y代表油箱剩余油量,所以y应该小于100但不能小于零. 归纳:一次函数的定义 思考:这些函数的形式都是自变量X的k倍与一个常数的和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 甘肃省会宁县东关小学730700 温志旺() 【教材分析】: 《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新课程标准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认识是在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编排,通过对两个数量保持商一定或积一定的变化,理解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中学数学和物理、化学打下基础。正比例和反比例历来是小学数学里的重要内容之一,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新教材进一步加强正、反比例的概念教学,突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及简单应用,淡化脱离现实背景判断比例关系,重视正、反比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想】: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断激发学生探究两种相关联量变化规律的热情,在不断探究两种相关联量变化规律的活动中学习正反比例的意义,体验探索成功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目标导航】: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能够正确区分正比例和反比例。 3、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提高学生综合、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4、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运用变化观点”的启蒙教育。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比例与反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为了刺激消费,会宁县“凯尔亮”超市对购物达到500元者,可以享受10次的摸奖机会。请咱班购物达500元的同学汇报一下你摸奖的情况,你摸了几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案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经历正比例函数的画图过程,了解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列表、描点和连线. 2.能熟练作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掌握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及其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观察、猜测、计算、验证、思考等活动获得数学知识、经验和方法,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2.经历函数图象的作图过程,初步了解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理解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与图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数”与“形”的转化过程,让学生感受函数图象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1.熟练地作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2.掌握正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简单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与图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式,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引入我市某一天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让学生对函数的图象有一个初步感知,在认识了这一图象的基础上得出函数图 象的概念,像这样,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与对 应的函数y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 成的图形叫做这个函数的图象. 【设计意图】为了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 并从中感悟到函数图象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 系. 二、复习回顾,揭示课题

问题:我们学过的函数有哪些? 一次函数:y=kx+b(k≠0) 正比例函数:y=kx (k≠0) 【设计意图】为了做好与新知识的衔接,需要同学们首先对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要熟悉,故而设计了第二个环节在复习回顾的基础上,揭示课题. 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出示例1:画出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作图,并得出画函数图象的方法及步骤. 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猜想、验证等探究活动,使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且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体验“数”与“形”的转化过程,感受函数图象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问题:满足关系式y=2x的x,y所对应的点(x,y)是否都在它的图象上?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的点都满足它的关系式吗? 活动一:首先让同学们说出几对满足关系式y=2x的x,y的值; 活动二: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找到x,y对应的点(x,y)的位置,并验证这些点是否在函数y=2x的图象上.在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找出一些点,并验证这些点的坐标(x,y)是否满足关系式. 活动三:通过验证师生共同总结: 点在函数图象上(形)点的坐标满足函数关系式(数) 【设计意图】通过几何画板将抽象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函数关系式与图象的对应关系,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练习: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y=-x (2)y=-3x (3)y=4x (4)1 y 2x 各小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坐标纸,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通过互帮互助,交流学习,准确画出函数图象,然后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展示.最后引导学生深层次地归纳出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 1.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经过点(0,0)的一条直线. 2.画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简便方法:“两点法”. 四、活动探究,总结性质 做一做:用简便方法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出下列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

第四章一次函数 2.一次函数 一、学生起点分析 在七年级下期学生已经探索了变量之间关系,在此基础上,本章前一节继续通过对变量关系的考察,让学生初步体会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两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本节课进一步研究其中最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由于有前面内容的铺垫,学生已经会建立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能有部分学生表述上还不太规范,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习惯,如将解析式写成x y x y +=-=-等,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1,1 二、教学任务分析 《一次函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 (上) 第四章《一次函数》的第二节.本节内容安排了1个课时: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信息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与原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更注重借助生活中的实际背景,让学生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究过程来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同时,新教材调整了知识的安排顺序,原来教材正比例函数在一次函数前面,而新教材是将正比例函数作为一次函数特殊情况给出来的. 本节课教学目标分析是: (1)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3)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4)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得到函数关系式这一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5)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6)在探索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

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本节课教学难点是: 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引入;第二环节:新课讲述;第三环节:巩固练习;第四环节:知识提高;第五环节:反馈练习;第六环节:课堂小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复习引入 内容: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函数,教师提出问题: (1)什么是函数? (2)函数有哪些表示方式? (3)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函数问题,大家能不能举一些 例子呢? 意图: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这里采用了“复习旧知识,诱导新内容”的引入方法.问题(1)(2)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问题(3)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运用意识. 效果: 问题(1)(2)学生都能快而准的回答,问题(3)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回答,学生不能很准确的表述出来,可让学生互相补充,也可教师进行补充、完善.通过学生亲身经历了感受函数在生活中的运用过程,初步形成数学建模的思想,感受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本节课的情感、态度目标. 若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也可由教师先举例,让学生来列函数表达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再让学生举例:(如可补充如下习题) ①假设某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为10km/h,则他骑自行车用的时间t(h)和所走过的路程s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②上网费用是2元/小时,则上网t(小时),费用y(元)的关系式是什么? 第二环节:新课讲述

正比例和反比例 第3课时《练习课》教案

第4单元 比例 第3课时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 2.生能正确判断正、反比例。 3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反比例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能判断正、反比例并应用正、反比例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 1、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4、时间一定,工效和工作总量。 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教学补充例题 出示表1 路程 5 10 25 50 100 时间 1 2 5 10 20 表2 速度 100 50 20 10 时间 1 2 5 10 分组讨论、交流:说一说怎样想的,同时填空。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中每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 路程=时间 判断: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 (3)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

3、比较正比例、反比例的关系 正反比例的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不同点:正比例使变化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反比例是变化相反,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相对应的每两个量的积一定。 三、巩固训练 1、做一做 判断单价、数量和总价中的一种量一定,另外两种量成什么关系。为什么? 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总价一定,数量和单价() 数量一定,总价和单价() 2、判断下面一些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除数一定,()和()成()比例。 被除数—定,()和()成()比例。 (2)前项一定,()和()成()比例。 后项一定,()和()成()比例。 (3)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三个量,如果长是一定的,宽和面积成正例关系。这三种量在什么条件下还能成比例关系,是哪种比例关系。 四、作业布置 练习九第13~16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教学设计)

6.3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的特点。 2、会作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3、理解正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有关性质。 4、能熟练地作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能力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2、通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情感目标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中,能进行探索的活动,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的特点。 2、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几张幻灯片导入新课2分钟) 生活中有时候为了解决问题的方便,我们利用图象来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刚才我们看到的心电图,以及买彩票时画的一些图,还有气温变化折线图以及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等都可以很方便的知道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上周我们刚刚学了一次函数,现在我们遇到一个一次函数,如果我想知道y随x 如何变化,也可以借助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来了解,在一次函数中有一类特殊的函数叫正比例函数,今天我们就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开始学习,不过首先我们得了解什么是函数的图象,下面请大家先齐读学习目标。 2、讲授新课 (1)首先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本第187页的内容,并完成试一试的1、2两个题。 3.活动1:请大家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正比例函数y= x,y=x,y=3x,y=-2x的图象。 (学生完成,老师巡视,并发现问题及时讲解) 4、想一想 (1)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有什么特点?(都经过原点) (2)你作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时描了几个点?(至少两点) (3)直线y= x,y=x,y=3x中,哪一个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锐角最大?哪一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锐角最小? 4、小结: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以下特点:(用幻灯片展示要得出的知识点) (1)正比例函数的图象都经过坐标原点。 (2)作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时,除原点外,还需找一点,一般找(1,k)点。 (3)在正比例函数y=kx图象中,当k>0时,k的值越大,函数图象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锐角越大。 活动2:试用简便方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出一次函数y=2x,y=-x,y=-x,y=5x的图象。 并根据你所画的函数图象回答以下问题(8分钟) 老师用幻灯片的展示正比列函数的两个例子并引导学生总结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和性质,最后得出结论: (4)在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中,当k>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规律探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和性质 1、经过的象限: 2、增减性:(表中↗表示x增大,↘表示x减小)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说明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 省会宁县东关小学730700 温志旺(wzwtg163.) 【教材分析】: 《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新课程标准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认识是在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编排,通过对两个数量保持商一定或积一定的变化,理解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中学数学和物理、化学打下基础。正比例和反比例历来是小学数学里的重要容之一,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新教材进一步加强正、反比例的概念教学,突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及简单应用,淡化脱离现实背景判断比例关系,重视正、反比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想】: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断激发学生探究两种相关联量变化规律的热情,在不断探究两种相关联量变化规律的活动中学习正反比例的意义,体验探索成功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目标导航】: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能够正确区分正比例和反比例。 3、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提高学生综合、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4、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运用变化观点”的启蒙教育。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

高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比例与反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为了刺激消费,会宁县“凯尔亮”超市对购物达到500元者,可以享受10次的摸奖机会。请咱班购物达500元的同学汇报一下你摸奖的情况,你摸了几次根据已摸奖的次数,大家能想到什么? 生:还剩多少次? 师:你为什么马上能想到还剩的次数呢? 生:它们之间是有关系的,已经摸奖的次数与还未摸的次数之和是10. 2、出示表(1) 表(1)10次摸奖,已经摸奖的次数和还剩的次数如下表: 如果摸了()次,还剩()次 填表并观察表格,你们发现了什么?(已经摸的次数多,剩余的次数就少) 师小结:像这样(出示板书)一种量 ............,我们就把 ...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这两种量叫做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 ....... 师:谁能说说在这里相关联的量有哪些? 生:“已经摸的次数”和“剩下的次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举出生活里相关联的量。

正比例函数教案

19.2.1 正比例函数 八年级科目:数学主备人:范德彪 时间:年月日课时安排与说明:1课时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经历正比例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解析式特点; (2)会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3)能根据实际问题列出简单的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并掌握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 2、内容分析 (1)一次函数是最基本的初等函数,是初中函数学习的重要内容,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也是初中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函数,要通过对正比例函数内容的学习,为后续类比学习一般一次函数打好基础,了解研究函数的基本套路和方法,积累研究一般一次函数乃至其他各种函数的基本经验.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对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的分析,写出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式,观察比较概括出这些函数关系式具有的共同特征,根据共同特征抽象出正比例函数的基本模型,归纳得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再用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对具体函数进行辨析,对实际事例进行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写出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本节课的教学重是画正比例函数图象,教学难点是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 3、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基础:正比例函数是初中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初等函数,由于函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函数基本概念理解未必深刻,在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过程中,需进一步强化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去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写出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式,观察比较发现这些函数具有的共同特征,即函数与自变量的每一对对应值的比值一定,都等于自变量前的常数,这些函数都是常数与自变量的积的形式,再根据共同特征抽象出正比例函数的基本模型,归纳得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识图能力、分析函数图象信息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并利用它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