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我国第一批127个特色小镇经济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住建部公布首批127个特色小镇(名单)

住建部公布首批127个特色小镇(名单)

住建部公布首批127个特色小镇名单,后续还有金融扶持政策10月1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进入这份名单的小镇共有127个,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复核,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共同认定得出。

今年7月20日,住建部等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总规划师、规划院院长沈迟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培育特色小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有条件的镇更好地发展。

由于一些体制机制的限制,不利于一些小镇参与到市场化竞争中,因此挖掘一些有潜力、有特色的小镇,通过一些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吸纳小镇周边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就业。

沈迟表示,不单单是为了好听的名声简单地“戴帽子”,特色小镇的培育是带有实质性资源倾斜的,比如在专项建设基金等方面有关部门都会给予支持。

在住建部等三部委公布的这份名单中,浙江省的特色小镇最多,有8个;其次山东省、江苏省、四川省有7个;广东省6个;安徽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贵州省、陕西省分别有5个;河北省、辽宁省、江西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有4个;北京市、上海市、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云南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3个;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有2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个。

在国家发改委发展改革试点处副处长郑明媚看来,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城镇化的发展相关联,同时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

郑明媚指出,目前一些超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出现了“城市病”,同时居住成本也非常高,因此小城镇的发展不仅可以吸纳周边人口,居住成本也相对低,当地发挥小城镇的资源优势将这些城镇发展起来,在功能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33.大数据分析中国特色小镇2016大盘点

33.大数据分析中国特色小镇2016大盘点

大数据分析:中国特色小镇2016大盘点摘要:“因地制宜,产城融合,探索创新”虽是老话,但对于当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和发展而言,仍然是受用的。

2016年10月1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公布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等127个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现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的大数据进行解读。

2016年下半年,特色小镇成为风口。

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

提出2020年前,将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10月中旬,住建部公布了首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

本文通过对127个特色小镇的地理区位、人口用地和产业就业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我国127个特色小镇的整体特征。

一、地理类型分布上图反映了各种地理类型小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大致看出,平原型的特色小镇在东部沿海地区较多。

丘陵型的特色小镇在长江流域分布较多,山区类型的特色小镇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分布较多。

特色小镇的地理特征分布基本较为均衡。

特色小镇与城市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大城市近郊、大城市远郊和农业地区。

上图可以看出,农业地区的特色小镇最多,其次是大城市近郊区,而大城市远郊区的特色小镇最少。

从南北分布上看,大城市近郊的特色小镇在南方要多于北方,而农业小镇则在北方要多于南方。

但总体而言,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特色小镇最关键的还是要解决居民的就业问题。

从其就业的特征分布来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特色小镇在提供就业岗位方面表现突出。

就业规模最大的镇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18.7万个就业岗位),最小的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1010个就业岗位)。

127个特色小镇(5个数据缺失)平均提供的就业岗位为26624个。

但也不可否认,长江中游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色小镇的就业供给能力依然偏弱。

再进一步地分析特色小镇的就业人员构成,可以发现,除了为镇区人口提供就业岗位以外,特色小镇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也比较明显。

中国特色小城镇

中国特色小城镇

中国特色小城镇作者:孙轩张晓欢陈锋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8年第09期特色小城镇的空间布局不仅能反映当前发展趋势,还决定着空间经济性和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中国各地发展特色小城镇的热情高涨,建设不断提速。

据统计,全国特色小镇试点有403个,加上地方创建的省级特色小镇,总数超过2000个。

当前以及今后,特色小城镇的空间布局都将对中国整体城镇格局产生一定影响,如何理解当前特色小城镇的分布空间格局以及发展趋势,有助于在全国范围内引导特色小城镇发展。

1.从整体分布和发展趋势看,呈现东部地区引领,西部、中部紧跟,东北发展较慢的趋势。

从第一批特色小城镇的分布看,东部地区最多,其次为西部、中部、东北地区,数量比约为40%:30%:22%:8%,以秦岭淮河为南北界,分布数量比约为59%:41%(南方比北方)。

通过特色小城镇的分布和密度分析,发现特色小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的区域为上海、苏州、杭州形成的三角区域。

从数量看,浙江省位居第一,共计入选8个,江苏省、山东省及四川省分别入选7个,其余省份入选数量为3-4个。

第二批特色小城镇分布比例基本与第一批保持一致,东部地区仍为最多,西部、中部、东北其次,数量比约为38%:29%:25%:8%,南北分布数量比为58%:42%。

第二批特色小城镇在数量增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苏南至浙北区域的特色小城镇优势,还出现了围绕北京、成都、广州等城市周边的特色小城镇集聚区域。

从数量看,江苏、浙江、山东、四川依然呈现强势,其他省市均有所提升。

结合两批特色小城镇分布情况来看,特色小城镇分布格局呈现东部地区引领,西部、中部紧跟,东北发展较慢的发展趋势;在空间变化中,南北相对平衡,长三角地区出现一个集聚程度相当高的区域,并且增长势头很强;广州、北京、成都等城市所在区域特色小城镇集聚程度随时间发展不断提高。

2.从分布特征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成渝城市群的集中程度较高。

特色小城镇发展格局与城镇化格局基本保持一致,但也存在差异。

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分析

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分析

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分析近年来,中国特色小镇已经成为了国内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

它是指按照中国特点和本土文化建设的小型城镇,以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

一、概念中国特色小镇是指在地理位置、文化传承、生态环境、城市设施等方面具有较高特色的、发展前景优良的小型城镇。

它不仅是城市化的重要载体和农村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同时还承担着产业和人口转移的重要功能。

中国特色小镇通过创新社会组织形式、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公共服务等手段,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

二、特点1. 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中国特色小镇注重挖掘当地文化、历史、风俗等资源,以此为基础建设,坚持“区别化、文化化、特色化、本土化”的原则,注重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小镇形象。

2. 环境生态优美中国特色小镇注重生态建设,致力于打造绿色、便于生活的环境。

这些小镇追求清新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地方特色,让居民享受到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

3. 社会公共服务完善中国特色小镇注重公共服务建设,以人为本,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这些小镇致力于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4. 创新发展模式中国特色小镇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构筑新的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模式,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

这些小镇力求打破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动力,推动小镇持续健康发展。

5. 城乡一体化中国特色小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致力于减少城乡差距,提高农村文化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拓展城镇化道路。

总之,中国特色小镇是中国特有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具有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环境生态优美、社会公共服务完善、创新发展模式和城乡一体化的五大特点,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类型及其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类型及其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类型及其地理空间分布特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运动休闲已经成为了许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为了满足人们对于运动休闲的需求,我国开始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提供各种运动休闲设施和活动。

这些特色小镇不仅提供了方便的生活环境,还将各种运动和休闲活动融入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类型及其地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我们来看一下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类型。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要包括健康养生小镇、户外运动小镇和海岛度假小镇。

健康养生小镇以提供健康养生服务为主要特色,包括温泉、药膳、医疗保健等设施和服务;户外运动小镇以提供户外运动设施和活动为主要特色,包括跑步道、滑雪场、登山等;海岛度假小镇以提供海滩度假和水上运动为主要特色,包括沙滩、潜水、帆船等。

这些特色小镇类型各具特色,满足了不同人群对于运动休闲的需求。

我们来分析一下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湖泊地区和山地地区。

沿海地区的特色小镇以海岛度假为主要特色,这与沿海地区的资源优势密切相关;湖泊地区的特色小镇以健康养生为主要特色,因为湖泊地区的气候和环境非常适合健康养生;而山地地区的特色小镇以户外运动为主要特色,因为山地地区的地形和自然条件非常适合户外运动。

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地理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充分发挥了各地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特点。

我们来谈一下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未来,我国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将会不断发展壮大,提供更多元化的运动休闲设施和活动,吸引更多人群前来体验。

特色小镇的发展也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我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会成为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色小镇规划研究及案例分析(试卷答案)

特色小镇规划研究及案例分析(试卷答案)

B
18
根据李亚楠老师所讲,特色小镇要达到的目标是 打造()分钟的生活圈。
B
19 第一批全国特色小镇有()个。
D
20
()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建设银行 、光大集团分别签了支持特色小镇发展的战略协
C
21 关于小镇的发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哪项?
A
22 关于小镇的产业发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哪项?
C
23 关于特色小镇的建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哪项?
C
276 70% 30
98
105
112
农业部
财政部
住建部
公共服务水平高
基础设施落后
产业发展比较薄弱
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命
脉 特色小镇的建筑要体现中
国特色、建筑特色、地方
小镇的工业发展要节
约资金 特色小镇的建筑不要
盲目“求洋复古”
为了产业发展可以大拆大建
特色小镇的建筑要顺应山水 、契合地形地貌进行有序布
H
I
J
284 80% 40
127 发改委 年轻劳动力欠缺 空间特色是小镇产业特色的有效 支撑 特色小镇主要是以高层建筑为主 中国、韩国 1万 就业吸引力不足 农业发展银行
“多而强”
中国特色 特色小镇主要是以多层、低层建 筑为主
试题分值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5 5
AB
29 特色小镇的建筑要体现()。
BCD
30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CD
究及案例分析 A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257 50% 10

贵州省贵阳清镇北大培文学校贵州校区2025届高考语文必刷试卷含解析

贵州省贵阳清镇北大培文学校贵州校区2025届高考语文必刷试卷含解析

贵州省贵阳清镇北大培文学校贵州校区2025届高考语文必刷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下面是某位高三同学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有五处用语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

能作为学生代表在高三年级毕业典礼上发言,我十分荣幸。

三年前,我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来到这里,怀揣梦想;今天,作为恩师的高足即将腾飞。

但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垂念师恩,挂念母校,如果母校需要,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最后,希望母校光辉历程更辉煌,人才辈出代代强。

2、下列各句加点处修辞手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A.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B.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C.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守空闺。

D.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微信内部规划已久的公众号付费阅读功能,终于要来了。

,。

,,。

①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不管是对原创写手,还是对公众来说②因此,这种付费阅读可以视为是对信息的一种自动净化③这种功能不仅是知识变现的一种方式,也是对知识的尊重,更是知识价值的体现④在这种机制作用下,可以屏蔽掉一些低俗的、不良、不实或者毫无价值的信息⑤从而让公众接受和获得一些有价值、高质量的精华信息⑥这种付费机制无疑将阅读的选择权交给市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优胜劣汰的净化机制A.③⑥④②⑤①B.③⑥④⑤②①C.①③⑥④⑤②D.①③⑤⑥④②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展望未来,当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技术集成可以找到新的支点;( ) ;当区块链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人们对于城市管理、民生改善又有了新的期待。

首批127个国家级特色小镇大数据分析

首批127个国家级特色小镇大数据分析

首批127个国家级特色小镇大数据分析2016年10月1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

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经过辛苦努力,将127个入选的特色小镇基本信息做成了数据库,下面就将数据库分析结果呈现出来,以飨读者。

1、数量分布27个小镇分布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数量最多的浙江省,入选了8个,其次是江苏省、山东省和四川省,分别为7个;数量最少的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别为2个和1个;大部分省份为3-4个。

各省市特色小镇数量分布表2、地理分布从地形特点上看,平原镇、丘陵镇和山区镇各占了约1/3;从区位特点上看,农业地区的镇最多,占到了43%,其次为大城市近郊镇占30%,城市远郊区镇占比最少,为27%。

难道农业地区对特色小镇的生成有利?3、功能类型从特色小镇的功能类型来看,旅游发展型最多,占到60%以上,其次为历史文化型占比超过40%,民族聚居型较少,约10%左右(一个镇的类型可以有多种,可以重叠)。

总体而言,本批次特色小镇的类型分布不够均匀。

4、所获省级以上荣誉127个特色小镇获得的国家级省称号达到241项,省级称号达到175项,平均每镇获得省部级以上称号达到3.28项。

可见,127个特色小镇在入选前就已经是光环缠身喽,其中有87个镇是国家级重点镇,35个镇是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住建部和国家旅游局组织评选),24个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组织评选),33个镇是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环保部组织评选)。

1.虽然大家一直在诟病“不能唯GDP论”,但现时,GDP仍然是最客观全面的经济指标。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镇的GDP分布特点吧。

下图显示,GDP产出最高的小镇主要还是聚集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是我们也看到,中西部的一些镇的GDP产出也很大,比如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402亿元)、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吴店镇(200亿元)、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杏花村镇(151亿元)、南充市西充县多扶镇(101亿元)、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大瑶镇(99亿元)等,这些小镇的共同特点是,产业基础相对较好,有一定的历史传承。

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分析

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分析

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分析随着国家对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备受关注。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特色小镇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了我国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新型城镇发展模式。

一、概念解析中国特色小镇是指在综合考虑城乡发展、资源环境、文化传承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依托小镇既有的资源禀赋和传统优势,构筑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宜居宜业、生态和谐的小镇发展新格局。

而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有所不同的是,中国特色小镇是一种综合性的城乡结合部,既有城市化的便利设施,又有乡村化的宁静环境,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中国特色小镇被认为对于改善农村居民生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特点分析1. 融合传统与现代中国特色小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

在小镇建设过程中,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同时也倡导现代化的产业发展和生活方式。

这种融合不仅可以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文化体验,还可以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 生态环保中国特色小镇注重生态环保,将环保理念融入小镇规划和建设中。

通过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小镇能够为居民提供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自然景观。

在小镇建设中,还注重提升生活质量,提供丰富的休闲体育设施,让居民能够享受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3. 文化传承中国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小镇规划中融入了当地传统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营造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氛围。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激发当地居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其文化自信心,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4. 宜居宜业中国特色小镇追求宜居宜业的发展目标,即打造一个适宜居住和创业就业的小镇环境。

在小镇建设过程中,注重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分析

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分析

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分析中国特色小镇,是指依托传统文化资源、历史积淀和地理特点,构建独特的文化品牌和产业体系,形成特色鲜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休闲度假小镇。

近年来,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话题。

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具有代表性和引领性,是中国农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概念和特点两个方面对中国特色小镇进行分析。

一、概念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是指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依托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利用现代理念和技术手段,构建独特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小镇发展模式。

这种小镇具有历史气息、文化品位和现代便利性,是人们理想的生活居住地和休闲度假地。

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不是简单地对传统的文化进行保护和利用,更注重对当地文化进行创新和更新,推动其成为现代化的文化旅游产品。

积极发展小镇内的产业和服务,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创新型产业,并整合周边的资源,形成小镇产业链和价值链,助推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

二、特点1. 文化传承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重点是发掘和传承当地历史文化和传统工艺。

通过对古建筑、传统手工艺品等的保护和利用,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痕迹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小镇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吸引力。

2. 生态环境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注重保护和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和资源整合,使小镇成为清新宜人的宜居地。

通过植被的恢复和水系的治理,打造小镇的生态景观,为居民和游客提供理想的生活和度假环境。

3. 产业融合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强调产业的融合和创新。

将小镇的文化资源和特色产业紧密结合,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构建小镇的产业体系和价值链。

这种产业融合,不仅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也为小镇的文化和休闲产业提供了支撑。

4. 便捷服务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注重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打造现代化便捷的生活环境。

加大对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小镇的设施配套和服务质量,满足居民和游客的生活和旅游需求。

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分析

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分析

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分析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特色小镇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特色小镇是指在城乡综合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通过对本地资源的整合和挖掘,形成独具特色的集群区域,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一种新型城镇化形态。

一、概念来源中国的特色小镇概念是来源于“美国的特色小镇”。

美国的特色小镇是指在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区建设具有特色的小镇,通过小镇发展带动周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和提高生活质量。

在美国,特色小镇比较受欢迎,成为一种流行的城镇化模式,因此,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引入了该模式。

二、特色小镇的特点1. 原生态环境和文化特色一座好的特色小镇必须要具备本土文化特色,并且这种文化特色要能够吸引游客。

同时,特色小镇要保持原生态环境,不仅可以保持自然生态的完整性,也有助于传承本地文化。

2. 民俗文化的保护和推广特色小镇不仅要承袭本土文化,同时还需要进行保护和推广。

目前,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许多地区已经开始逐渐消失,特色小镇的保护与推广,可以有效地传递和发扬传统文化。

3. 多样化的产业结构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依靠特色产业,如:特色农业和旅游等。

通过特色产业的崛起,进而引起本地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4. 基础设施的完善特色小镇必须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例如交通、旅游设施以及住房等,这样才能吸引游客,也方便居民生活。

5. 安全和环保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应注意环境保护,确保当地的环境卫生和人民居住环境的舒适和健康。

同时,应严格控制建设规模,确保安全。

三、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在“十三五”规划期间,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具备了较强的政策支持,下一步应该围绕以下三个方向展开发展:1. 让特色小镇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小镇建设,扩大城镇化范围,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并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和就业机会。

2. 推动特色小镇加强“产城融合” 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城市和农村的融合和产业的发展,通过推动城市和农村的融合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025届广东汕头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广东汕头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广东汕头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明大爷苏龙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这一带丘陵山岭、田间地头郁郁葱葱,弥漫着浓浓刺鼻味道。

明大爷很喜欢站在高处欣赏这一片片绿,压根不讨厌扑面而来的这种味道,反而感觉精神亢奋、神清气爽。

这时的明大爷两手叉腰,嘴里含着烟斗吧嗒着,好像是威武的将军在检阅大部队。

这丘陵山岭、田间地头种的是黄烟。

用明大爷的话说,咱种的是黄金呢。

别看明大爷话说得轻巧,其实他心里明白:文钱苦路来。

用明大爷的话说,养个娃都没有那么累人。

明大爷的烟叶不论在质量还是等级纯度上都胜人一筹,因而他的烟叶每斤可卖得二十元左右,其他村民每斤卖得十五元算是不错的了。

别人的独门技术都是藏着掖着,明大爷偏不,但凡村民慕名上门讨教,他会毫不吝啬地传授种烟技术。

明大爷还有一个绝活,即便把烟叶切成丝,他都能够凭着眼睛看、鼻子闻、嘴巴抽,判断出烟叶的好中差,说出是在沙地种的还是岭地种的,甚至能在面前摆放的几抓烟丝中认出自家种的烟来,村人无不拜服。

烟贩圏里对明大爷也是满口的赞,因为明大爷对自家生产的烟叶绝不以次充好。

某日一烟贩重金定下了他的几个上等好的“烟包",约定过几天来取。

明大爷家里人瞒着他拆开“烟包",抽出一些烟叶,换上一些稍差的烟叶。

明大爷得知后,暴跳骂人,马上追回烟贩运走的''烟包",当着烟贩的面把“烟包"拆开,重新换上好烟叶,还多送了几斤权作赔礼道歉。

烟好人实诚,烟贩们自然都抢着要明大爷的“烟包",甚至来年的定金都先放好了。

西藏拉萨市2024届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西藏拉萨市2024届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西藏拉萨市2024届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作品。

莫让“流量崇拜”助长审丑之风晁星⑴热剧《延禧攻略》刚创下超150亿次的惊人网播量,独播平台爱奇艺却宣布要退出“流量大赛”:正式关闭显示前台播放量。

一家流量巨头“向流量开炮”,在舆论场掀起了不小波澜,有人赞其魄力,也有人追问,为什么?⑵时下,“流量”俨然是互联网圈的高频词,代表着点击量的它,时时被用来佐证某作品或某平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从大众传播的发展历程看,如何将受众注意力量化,并为行业交易、评判、管理等提供数字化依据,一直是业界探索的重要课题。

从发行量到收视率,再到点击量、上座率,随着传播技术步入互联网时代,原本粗放宏观的审视维度,已经能够精确到每一篇文章、每一条视频、每一部电影。

某种意义上,流量的诞生,是技术进步的结果。

⑶流量指标并非没有意义,但对于精神文化产品来说,流量却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甚至可能不是主要的标准。

流量一定程度上可以测度传播量,但它衡量不出凝结在信息流之上的观念、思想,衡量不出内容的好坏和传播的社会效果,而这些恰恰才是精神文化产品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一部好的作品成风化人,甚至能够在几代人的心灵深处留下温暖烙印,影响社会的价值取向。

这样的力量,远非一时半刻几个点击数字所能言清道明。

⑷流量没有原罪,但一味追逐流量,甚至“唯量是图”,将之作为内容创作的唯一驱动,就会陷入“流量陷阱”,助长社会的审丑之风,将公序良俗、世道人心抛到一边。

那些耸人听闻、低趣恶俗的东西,往往因为契合众人的猎奇心理与认知偏见而广为流布。

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分析及其探索

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分析及其探索

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分析及其探索作者:刘文娟袁余鑫来源:《经营者》2019年第17期摘要 PPP融资模式能够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的发展,通过PPP模式的专业化,依托当地的人才、资金,整合优质资源,促进当地跨越式发展。

然而,这种模式在中国起步较晚,在各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还不是很成熟,需要逐渐完善。

本文旨在分析PPP模式下特色小镇的现状,并对其正确发展路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 PPP模式特色小镇现状分析探索路径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特色小镇成为我国城乡發展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互联网+”鼓励小城镇在加快进程、提升产业、创新科技、吸引人才等方面勇敢迎接挑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农村振兴战略。

从表面上看,以城市群为主体、以提升特色为目标的小城镇,是促进农村振兴、连接城乡、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发展的载体。

PPP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是引入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可以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使其与特色城镇相结合,实现快速发展。

一、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及问题(一)中国特色小镇发展现状截至目前,全国有民族特色城镇403个,其中第一批127个,第二批276个。

在人口规模上,有人口100万以上特色镇32个,人口20万以上特色镇6个。

从各地区特色镇的数量来看,华东地区最多,特色城镇有117个。

总体来看,特色城镇建设正成为我国经济的新热点。

在这股热潮的背后,特色小镇已不再是一般的经济概念,不再是行政概念,而是集工业、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于一体的经济发展新动力。

同时,根据一些小城镇的统计,一个特色小镇的平均投资在50亿~60亿之间,小的在10亿左右,大的可以达到100亿。

根据住建部的总体规划,1000个特色小镇将产生5万亿~6万亿元的投资,占全国GDP总量的7%。

如果按照31个省市的总体规划,2400多个特色小镇将产生12万亿~15万亿元的投资,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

(二)目前中国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概念不清。

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分析

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分析

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分析【摘要】中国特色小镇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模式,具有独特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本文首先介绍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包括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

明确了中国特色小镇的定义和特点,如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侧重生态环保等。

然后,分析了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模式,包括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种模式。

接着,探讨了中国特色小镇的运营特点,如文化创意产业和特色旅游业的发展。

展望了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前景,指出其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国特色小镇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发展和可持续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中国特色小镇、发展背景、定义、特点、建设模式、运营特点、发展前景、概念分析、特点分析、总结1. 引言1.1 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分析中国特色小镇是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而兴起的一种新型城乡发展方式。

它是在保留传统乡村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环境等优势,进行多元化的发展,实现乡村产业升级,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国特色小镇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产业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投资者,成为城市人们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热门选择。

中国特色小镇不仅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一种发展理念和模式。

它在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注重融合现代理念和技术手段,实现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中国特色小镇也是一个共享共治的社区,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共同维护乡村环境和秩序。

中国特色小镇具有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产业多元发展、社区共建共享等特点,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未来,中国特色小镇将在各地不断涌现,成为推动中国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力量。

2. 正文2.1 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中国特色小镇是指具有中国独特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特色小镇。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分析

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分析

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分析中国特色小镇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城镇发展模式,其以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依托地方资源和特色产业,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环境,打造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宜居小镇。

本文将对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和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一、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源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特色小镇”发展思想,指的是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之间取得平衡,依托地方资源和产业特色,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小镇。

中国特色小镇不仅要注重经济发展,更要注重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在建设中国特色小镇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小镇形象。

还要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优质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吸引游客和投资者前来参与小镇的发展。

1. 文化传承中国特色小镇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文化传承。

在小镇的规划建设中,要注重挖掘和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和传统民俗活动,增强小镇的文化凝聚力。

还要通过文化节庆、非遗传承等活动,让居民和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

2. 产业特色中国特色小镇还以产业特色为支撑点。

在小镇的发展规划中,要依托当地的资源和产业特色,发展特色农业、手工艺品、特色美食等产业,打造小镇的特色经济。

通过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农耕体验场所等,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吸引人才和资金的流入,促进小镇经济的繁荣。

3. 宜居环境中国特色小镇要建立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环境。

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规划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升小镇的绿化率和空气质量,打造具有乡村风情和现代便利设施的宜居环境。

还要建设生态农庄、温泉度假村等休闲度假设施,吸引游客前来度假休闲,增加小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社区共建中国特色小镇还要重视社区共建和公共服务。

在小镇的规划建设中,要注重建设便民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和幸福感。

2025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

2025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

2025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现实版蜗居“犀利爷”,头戴一顶皮革鸭嘴帽,帽沿下露出少许灰白头发和一双犀利的眼睛,脸上布满了黑黢黢.(qū)的污垢,精神却很矍铄.(shuó)。

B.明清以降.(xiáng),在文士生活画大为流行的同时,以山水田园或园林清供为背景的文士肖.(xiào)象亦开始盛行,景与人互为比兴,以求传达主人公清远淡泊之志。

C.同一个老师教的学生,有的通过自我磨砺成了社会精英;有的贪赃枉.(wǎng)法受到法律惩.(chéng)处。

这说明:--个人的品质好坏,最重要的是看他的主观追求。

D.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战鼓已经擂.(léi)响,县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持续苦干实干,在兴州大地上愈发拼搏,擎如椽.(chuán)巨笔描绘出物富民丰的新图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地理环境、经济水平、文化交流使不同地区剪纸风格千差万别。

以陕西剪纸为例:关中地区文化、经济相对发达,剪纸受到绘画的影响,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北部地区由于交通相对闭塞,剪纸更多呈现朴实、凝练的风格。

( ),成为一张张生动的“地域文化名片”。

随着信息沟通的日益顺畅便捷,各地剪纸在元素上取长补短,既拓展了不同地城的剪纸样式,也为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然而,现如今许多地方的剪纸开始“变味儿”——这背后存在用色单一、构图机械化、风格单调、设计感过重的问题。

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分析

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分析

中国特色小镇的概念与特点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小镇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小镇?其有哪些特点和概念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一、概念中国特色小镇是指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以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等为主旨,以振兴乡村经济为主要目标,以传承和保护乡村文化为核心内容,集休闲观光、餐饮住宿、农特产品销售、手工艺品展示、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以打造有着浓厚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小镇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二、特点1. 经济特性颇为突出中国特色小镇是为了振兴乡村经济而设立的,因此经济特性较为突出。

这些小镇具有集旅游、文化、农产品销售、手工艺品展示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特点,为游客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

同时,这些小镇能够提供就业和创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 民族文化与地方特色中国特色小镇在打造过程中注重挖掘和保护当地的文化和民俗特色,使这些小镇具有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文化性。

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购买当地的手工艺品和农产品。

3. 生态环境保护中国特色小镇不仅注重经济利益的提升,也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小镇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保留和修复生态环境成为必要的要求,因此很多中国特色小镇都建在风景秀美、自然环境优美的地区。

4. 健康休闲与旅游体验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也强调游客健康休闲和旅游体验。

这些小镇往往提供不同的休闲娱乐活动,如温泉浴、垂钓、摘果、采茶等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农村生活,体验大自然的美妙和宁静。

三、结论总之,中国特色小镇将文化特色、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有景点的浏览和体验,也有小镇社区的互动和融合。

以此建设出的小镇,不仅是承载历史文化的地方,也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载体。

它们以其独特的风景、热情好客的工作人员、友好的环境、新鲜的食品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解读全国首批127个特色小镇

解读全国首批127个特色小镇

解读全国首批127 个特色小镇、此“小镇”非彼“小镇”2016 年7 月20 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提出到2020 年,培育1000 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国家提出的特色小镇原则上为建制镇(县城关镇除外),优先选择全国重点镇,具有国家行政区划的概念,这与浙江提出的“非镇非区”的特色小镇有所不同。

浙江省倡导的特色小镇并非行政区划单元的镇,更多的是强调作为产业发展的平台,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

二、经济发展活跃地区的数量更多从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和西南地区的特色小镇数量最多,其中华东地区特色小镇数量为35 个。

华东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经济活跃为特色小镇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通知》中对培育特色小镇提出发展理念有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有创新。

规划建设管理有创新,鼓励多规协调,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合一,社会管理服务有创新。

省、市、县支持政策有创新。

镇村融合发展有创新。

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小镇健康发展,激发内生动力。

可以看出,创新发展是国家对培育特色小镇提出重要要求。

华东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创新驱动力强,对高新技术等要素的集聚性强。

虽然国家首批特色小镇与浙江特色小镇不同,但是由产城融合促进地区发展的本质是一样的。

相当一部分特色小镇将目光瞄准了新兴产业,例如云栖小镇、梦想小镇都发展信息经济,无论是大数据、云计算为还是“互联网创业+风险投资”,都是以活跃的经济为前提的。

三、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占有优势西南区域相对华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是特色小镇的数量多达21 个,这与西南区域拥有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密切的关系,这一点从旅游发展型特色小镇的所占比例也可以看出,旅游发展型的占比远远大于其他类型的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 127个特色小镇经济特征分析
导读:
为了让大家对127个特色小镇的分布情况特色小镇的情况有更深入的认识(“我们其实更加关心这些特色小镇的经济情况”),我们将其基本信息制作成GIS图(时间较紧,个别镇的空间位置可能有偏差,大家包容哦;偏差太大的,也欢迎大家指出,我们修改完善),这样大家就可以结合127个特色小镇的地理分布特征来了解其经济发展特点。

1. 经济产出
虽然大家一直在诟病“不能唯GDP论”,但现时,GDP仍然是最客观全面的经济指标。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镇的GDP分布特点吧。

下图显示,GDP产出最高的小镇主要还是聚集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是我们也看到,中西部的一些镇的GDP产出也很大,比如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402亿元)、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吴店镇(200亿元)、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杏花村镇(151亿元)、南充市西充县多扶镇(101亿元)、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大瑶镇(99亿元)等,这些小镇的共同特点是,产业基础相对较好,有一定的历史传承。

图1 127个特色小镇的GDP (制图:承晨)
总体来看,127个镇的平均GDP产出为45.06亿元,产出最大的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镇,高达493.67亿元,最小的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扎囊县桑耶镇,仅有5200万元,两者差距近1000倍。

从人均GDP水平来看,127个小镇的差距有所减小(相对GDP 总量的差距而言),最低的只有4479元,最高的达到了41.65万元,人均GDP的平均水平为7.24万元/人(10个镇数据不全,未纳入核算)。

看来GDP不是特色小镇评选的标准哦。

图2 127个特色小镇的人均GDP (制图:承晨)
2. GDP 产出效率
看了上面的数据,部分中西部省份可能会有些失落。

那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特色小镇的产业用地产出效率吧,用产业用地地均GDP 产出作为评价指标,如下图。

这回大家该找回信心了吧?原本密密麻麻的大圆饼开始向各省散布开来。

东部省份特色小镇的用地产出效率并不占优势,甚至于还处于劣势。

可见,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
转型升级之路还很漫长,即便入选了特色小镇,后边的产业功能调整升级还是要继续哦。

相反,中西部地区不乏很多亮点,辽宁、河南、甘肃、四川、贵州、广西等省有一些用地产出效率很高的特色小镇。

图3 127个特色小镇的产业用地地均产出 (制图:承晨)
3. 居民收入
让我们再来看看特色小镇居民的收入情况,差异依然存在。

127个镇的居民收入均值为25362元,中位数是24744元(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收入最高的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兴十四镇,达到了76046元,最低的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边城镇,只有3548元(有点质疑,这么低?是不是申报表笔误?),前者是后者的21倍。

看来我们的地区差异还是广泛存在。

图4 127个特色小镇的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
4. 公共财政收入
最后,我们来看看特色小镇的公共财政收入吧。

下图显示,公共财政收入的差距同样巨大,最高的镇是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高达73亿元;而最低的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扎囊县桑耶镇,只有30万元,最高者是最低者的24333倍。

尽管公共财政收入的均值是36744万元,但是中位数仅为7000万元(3个镇数据缺失),也就是说有62个镇的公共财政收入小于7000万元。

图5 127个特色小镇的公共财政收入
其实7000万元的公共财政收入对于小镇而言已经不低,但是看看本级公共财政收入后,我们或许就不这么认为了。

数据统计显
示,本级公共财政收入均值为1.51亿元,但中位数仅为4551万元。

127个镇的本级财政收入占一般财政收入的比重平均为
41.86%(9个镇数据缺失),此外有9个镇的本级财政收入为0,有15个镇低于1000万元。

看来有些入选的特色小镇财政上很困难,后续的建设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图6 127个特色小镇的本级公共财政收入占比
注:为了显示清晰,圆饼大小经过调节,不反映公共财政收入的数值比例。

5. 小结
从上述经济指标分析来看,首批127个特色小镇并不都是经济强镇,主要还是体现在特色资源、特色产业和特色风貌上。

但从更微观信息的提取上看,除个别之外,大部分入选的特色小镇尚未实现资源、产业、风貌的协调发展,补短板的工作任务依然不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