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云台山景区概念规划设计纲要.

合集下载

云台山旅游规划

云台山旅游规划

峡谷极品红石峡,集秀、幽、 雄、险于一身,容泉、瀑、溪、 潭于一谷,素来享有“盆景峡 谷”的美誉。峡谷深68米,外 旷内幽,奇景深藏,两岸峭壁 山石秀丽,仿佛鬼斧神工雕凿 而成的一个巨大盆景,又似名 山大川的浓缩,园林专家称之 为“自然山水精品廊”。红石 峡的地层结构,从上到下分别 是4亿年前奥陶系石灰岩,4.75.1亿年前寒武系的石灰岩,10 到14亿年年前中元古代紫红色 石英砂岩。另外在红石峡的白 龙潭,地质专家还发现了34亿 年前的锆石,是目前地球上发 现的最古老的岩石。峡谷内留 存有角度不整合、波痕石、丹 崖断墙、龟背石、角度不整北70公里的焦 作市修武县境内,总面 积240平方公里,拥有 十一大景点,是一处以 太行山岳丰富的水景为 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 貌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 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 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科 普生态旅游精品景区, 因山势险峻,峰壑之间 常年云锁雾绕而得名。
上山: 1.乘缆车直接到达山顶 2.自己爬山到山顶 3.乘坐观光巴士 下山:
泉瀑峡山雄水秀,峰高瀑急, 沟壁和谷底有多处清泉流出, 沿峡谷逆水而上,多孔泉、私 语泉、幽潭、吟龙瀑等景点将 游客带入一个如梦如幻的人间 仙境。落差314米的华夏第一 高瀑“云台天瀑”就位于泉瀑 峡尽头。这个峡谷形成于距今 5.4-4.9亿年的寒武纪时期, 2300万年以来,历经长期流 水侵蚀、搬运、重力崩塌,使 海拔800-1200米的古夷平面 局部强烈下切,形成了长 3000米,深500米的峡谷。现 留存有鲕粒灰岩、羽状交错层 理、崩塌岩块等地质遗迹。
1.乘缆车直接到达山脚
2.自己走下山 3.开滑道小车直接到达山脚 4.乘坐观光巴士
1.弥猴谷 2.潭瀑峡 3.泉瀑峡 4.红石峡
云台山于1998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 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有数量 众多的野生猕猴群落在景区内分布。 太行猕猴,在进化系统上属灵长目 猴科,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于 太行猕猴是生活在气候较冷,纬度 最北的猕猴群,周围环境山峰陡峭, 因此猕猴群体大,体壮,毛长尾短, 善于攀缘,喜欢跳跃,行动敏捷, 形体俊美,模仿性强,为猕猴中最 进化的一种,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太行猕猴终 年栖息于针阔叶混交林、灌木林及 悬崖峭壁之间,喜群居生活,由猴 王率领猴群,并配备护卫猴、哨猴, 通常每群百只左右,白天活动觅食, 夜间宿于悬崖峭壁之上,以植物性 食物为主,属杂食性动物。

云台山旅游规划案例文本

云台山旅游规划案例文本

云台山旅游区规划案例10级旅游管理,樊冬平景区简介云台山位于河南省距省会郑州西北70公里的焦作市修武县境内,以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云台山水“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国家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狝猴自然保护区七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景区面积190平方公里,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峰林峡等十一大景点,还有亚洲落差(314米)最大的瀑布云台瀑布。

1、规划的背景及意义1.1背景:云台山景区生态环境规划的目标是保护云台山地质地貌景观,恢复云台山原始的生态环境, 同时也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县域旅游的品位,围绕把景区建设得更好的目标,修武县委、县政府于2002年11月底聘请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派出专家组,前来对云台山与青龙峡进行实地考察,要求在全面整合两大景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为景区的下步发展编制一部完整、科学、合理的详细规划方案。

1.2意义: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是提升旅游景区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打造世界地质公园的必要方式。

2、云台山旅游景区的SWOT云台山的机遇与挑战:3.1自然资源:云台山以山称奇,以水叫绝,因峰冠雄,因峡显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

春来冰消雪融,万物复苏,小溪流水,山花烂漫;夏日郁郁葱葱的原始次生林,丰富独特的飞瀑流泉,造就了云台山奇特壮美,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观;秋季来临,层林尽染,红叶似火,登高山之颠,观云台之秋色,插茱萸、赏红叶,遥寄情怀;冬季到来,大自然又把云台山妆扮的银装素裹,冰清玉洁,但见群山莽莽苍苍,雄浑奇劲。

景区内有单级落差314米的亚洲第一高瀑——云台天瀑;有被誉为华夏第一奇峡的红石峡;有华夏第一秀水之称的潭瀑峡;有唐代大诗人王维写下千古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峰;有融山的隽秀、水的神韵为一体,被赞为“人间天上一湖水,万千景象在其中”的云台天池—峰林峡;有生态旅游最佳去处“云台第一大峡谷”——青龙峡等精品景点。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函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函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云台⼭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函⽂号:建城函[2016]24号颁布⽇期:2016-01-29执⾏⽇期:2016-01-29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江苏省⼈民政府:你省关于审批云台⼭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请⽰收悉。

经国务院同意,现函复如下:⼀、原则同意《云台⼭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云台⼭风景名胜区⾯积为167.38平⽅公⾥,核⼼景区⾯积为50.64平⽅公⾥。

⾃规划批准之⽇起1年内,应完成风景名胜区和核⼼景区范围的标界⽴桩,建⽴健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徽志。

⼆、要认真落实《风景名胜区条例》及《总体规划》确定的分级分类保护要求,按照划定的⼀级、⼆级、三级保护区范围,严格执⾏相应保护措施、建设控制要求和环境保护标准。

严格保护风景名胜区内的花岗岩⼭体、基岩海岸、礁⽯沙滩、⽂物古迹等资源,特别要加强对⾃然⼭海景观、摩崖⽯刻造像等特⾊景观资源的保护管理,维护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风景名胜区内严禁开⼭采⽯、滥伐林⽊、污染⽔体、损毁⽂物古迹等⾏为。

要限期改造、搬迁或拆除影响景观环境的建筑设施,恢复⾃然环境和景观风貌。

要尽快完善环境卫⽣、污⽔处理、防灾减灾等保护性基础设施。

三、要按照《总体规划》要求,严格控制利⽤强度。

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抓紧编制报批详细规划,引导和控制各类建设活动。

禁⽌超容量接纳游客,风景名胜区⽇合理游客容量控制在2.35万⼈次以内、⽇极限游客容量控制在8万⼈次以内。

严格控制景区内旅游服务设施数量、⽤地和建筑规模,接待床位总数控制在4700张以内。

做好规划设计,做到建筑风格与景区环境相协调。

加强海岸地带设施建设的规划管理与景观风貌控制,退让海岸⾜够距离。

要做好城乡规划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协调衔接,控制居住区规模,优化风景名胜区周边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地布局,妥善处理重⼤项⽬布局、城乡建设、居民⽣产⽣活与景区资源保护利⽤的关系。

云台山策划书

云台山策划书

云台山策划书第1篇:云台山我的居住地焦作云台山旅游区生态破坏问题以及几点建议摘要:目前,旅游区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生态破坏现象,严重影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区建设中亟待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以云台山旅游区为例,总结了旅游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破坏问题,并运用景观生态学、旅游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提出缓解办法和措施建议。

关键词:云台山旅游区生态问题景观生态学问题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的修武县境内,以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国家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等七个国家级称号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云台山景区以全国第三、世界第五的名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焦作云台山的山水美景已深得广大游客的认可。

然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保护意识和生态思想,偏重于旅游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对景观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使旅游区的景观功能发生错位,美学价值下降,最终使生态旅游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潜力,成为开发过程中亟待重视的问题。

【1】一、云台山旅游区存在生态破坏问题以及原因。

(一)盲目开发,破坏自然环境原因:由于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开发。

对旅游资源重开发轻保护或只顾开发,不管保护,造成了许多不可再生的自然景观资源的损坏与浪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植被的破坏。

云台山旅游区在建筑宾馆和其他设施时,大片砍伐森林,造成严重损失。

云台山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共占绿地30 hm 左右,砍伐树木千余株;为了修建索道,在海拔2 800~3 000千米的银杏林中砍伐出一条10千米多宽、1千米多长的走廊,不仅大量上百年的银杏毁于一旦,而且林下的喜阴灌木、草本植物也遭破坏。

(2)地形的破坏。

为发展旅游业,近年来在云台山旅游区附近开凿了一条登山栈道,用水泥、钢桩和铁网代替了原来的自然生境,栈道不仅破坏了雄伟的地貌景观,不文明的旅游活动也使当地的水源区遭受污染,增大了对保护区核心区的生态胁迫。

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公示说明

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公示说明

/web/showinfo/showinfo.as px?infoid=e79d8ee7-edab-4b0c-a2e7-c9bd9214950b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公示说明本规划针对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的历史变迁和现实发展以及城景协调等方面问题,在资源价值、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历史文化、居民调控、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了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范围与面积,明确了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性质、发展目标,完善了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的空间结构,展现出各个景区和游览区的景观特色和风貌,并从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发展的角度为各景区在资源保护、景区发展、建设引导特色塑造等方面的提出了明确的,可持续策略和措施。

一、规划原则1、保护优先原则坚持风景名胜区“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十六字方针,严格保护风景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被破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合理规划,促进风景名胜区健康有序的发展。

2、城景协调原则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山-海-城” 整体保护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综合协调城市功能发展需要和风景资源保护的关系,依据资源的重要性、敏感性与适宜性,合理安排、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展现风景名胜区“山海相拥、城景相融”的独特魅力,促进连云港的城市发展和沿海开发。

3、可操作性原则针对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价值和空间特征,科学合理地确定风景名胜区与核心景区范围边界,制定切合实际的规划目标和管理措施,使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实践指导意义。

4、可持续发展原则妥善处理风景名胜区近期实际与远景目标的矛盾,坚持以环境容量为约束,以永续利用为前提,做到资源利用、资源保护、景观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相协调。

5、文化促进原则深入发掘云台山传统文化内涵,丰富风景名胜区文化活动内容,提升风景游览的文化层次和品位。

6、旅游带动原则通过整合利用风景名胜区丰富多彩的景观资源,积极开展类型多样的游览活动,带动风景名胜区的全面持久发展,从而把云台山打造成为文化、旅游、休闲的山海胜境。

云台山策划方案

云台山策划方案

云台山策划方案项目背景云台山是位于中国湖南省的一座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被誉为“灵秀山水甲南方”。

为了进一步提升云台山的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我们计划制定一份详细的策划方案,以实现以下目标:1.提升云台山的品牌形象;2.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和投资者;3.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目标群体我们的目标群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者:包括国内外的游客,特别是对自然风光、文化遗产和户外运动感兴趣的人群;2.投资者:对旅游业有兴趣的企业家和机构;3.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它们将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

策划方案第一阶段:品牌推广在品牌推广阶段,我们计划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品牌定位:明确定义云台山的核心竞争优势和独特价值,以便将这些优势和价值传达给目标群体;2.设计标志性Logo:设计一个与云台山特色相符合的标志性Logo,以便在宣传推广活动中使用;3.制作宣传片:拍摄一段精彩的宣传片,展示云台山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独特魅力;4.打造社交媒体影响力: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建立专业形象,定期发布关于云台山的精彩内容,吸引更多的关注和传播。

第二阶段:旅游项目开发在旅游项目开发阶段,我们计划引入一些新的旅游项目,以丰富云台山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

1.架设玻璃栈道:在云台山的主要景点之间架设一条玻璃栈道,让游客能够更好地欣赏到风景,增强体验感;2.建设主题公园:在云台山的周边建设一个主题公园,将山水景观、历史文化等元素融入其中,以提供更多的游玩项目和娱乐设施;3.推出特色活动:每年定期举办一些特色活动,例如登山大赛、文化艺术展览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

第三阶段:旅游推广在旅游推广阶段,我们计划采取以下措施:1.与旅行社合作:与国内外的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推出包含云台山在内的旅游线路,提供一站式服务;2.参加旅游展会:参加国内外的旅游展会,与旅游从业者和旅游爱好者进行交流,宣传云台山的优势和特色;3.举办推广活动:在各个城市举办相关的推广活动,如主题讲座、摄影比赛等,提高云台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新1009云台山景区概念规划设计纲要.

最新1009云台山景区概念规划设计纲要.

1009云台山景区概念规划设计纲要.《山西省陵川县上云台旅游景区总体规划》评审意见《山西省陵川县上云台旅游景区总体规划》评审会于 2008年 7月 30日在太原华苑宾馆召开,会议由山西省旅游局主持, 11位评审专家分别来自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旅游局、山西省社科院、山西省建设厅、西北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单位。

晋城市旅游文物局、陵川县政府、县旅游局有关领导出席会议。

专家组审阅规划成果,听取编制方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景道顾问有限责任公司汇报,充分讨论后形成以下评审意见:该规划基础调研扎实,资源评介客观,目标、形象定位基本准确,空间布局比较合理, 主要景区规划深入细致,要素安排具体,道路交通规划比较科学,图件规范可操作性较强, 符合国家《旅游规划通则》的要求,专家组同意通过该规划。

同时建议作如下修改:1. 增加该规划与周边景区的差异化分析及联系与对接的内容, 特别是河南云台山的协作关系;2. 进一步充实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增加国家森林法等相关法规, 强化旅游安全增加通讯等方面规划内容;3.旅游设施建设规划尽可能与自然环境协调,进一步明晰景区内的游线规划与设计;4.增加规划区与周边地区、交通等方面关系的图件。

5. 建议规划名称改为“山西省陵川县上云台旅游景区总体规划” , 进一步规范文本内容;6.专家提出的其它意见和建议,修改时一并参考,修改后按程序报批。

评审组长:2008年 7月 30日执行提要 Executive Summary 本规划确定上云台景区的发展目标是:●中国著名山地避暑休闲度假目的地●始终追求环境功能提升、保护流域生态平衡,为游客提供优越的自然山地环境体验机会景区总体形象是“上云台,观天下” ,并为其制定了景区 LOGO 方案(见 P .3 。

上述方案的确定,是基于以下对上云台景区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判断:●太行之巅的自然山地(富有许多山地探险元素●优越的避暑度假气候●创新的产品上云台景区的空间布局为两大圈层、三种次序;其功能结构可简单概括为“一核两基地” ,并分别提出了上述各层次空间的布局方案与发展策略。

云台山地质公园策划方案

云台山地质公园策划方案

云台山地质公园策划方案1. 引言云台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境内,是中国五岳之一之一。

云台山地形险峻,峰峦叠嶂,自然景观得天独厚。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云台山,提高旅游体验,我们拟定了云台山地质公园的策划方案。

2. 目标与意义2.1 目标•保护云台山独特的地质景观和生态环境;•提升云台山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2.2 意义•通过打造地质公园,加强对云台山自然资源的保护,为后代留下美丽的自然遗产;•将云台山打造成为国内外游客心中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增加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3. 主要景点规划3.1 云台山主峰云台山主峰海拔2212米,自然地貌雄壮险峻,拥有独特的地质景观。

我们将修建环游步道,让游客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峰、奇特的岩石和美丽的植被。

同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禁止游客攀登最高峰,只允许观赏,并设置观景台提供照相和休息的场所。

3.2 神女峰神女峰是云台山著名的地质景点之一,以其峰势陡峭、雄伟壮观而闻名。

我们将修建索道系统,方便游客抵达神女峰顶,可以欣赏到雄伟的山峰和壮美的风景。

同时,在峰顶设置观景台,供游客赏景和休息。

3.3 石林区云台山石林区以其奇特的石头形状而著称,是石头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我们将在石林区修建小径和观景台,供游客漫步其中,欣赏石林的美丽和奇特。

同时,设置指示牌和解说员,引导游客了解石林的形成和地质背景。

4. 旅游服务设施4.1 游客接待中心在云台山地质公园入口处建设游客接待中心,提供各类游客服务,包括导游咨询、餐饮、购物、洗手间等。

游客接待中心还将提供电子地图和导览设施,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云台山地质公园的景点和路线。

4.2 客运系统为方便游客进出云台山地质公园,我们将在周边城市和景点之间建设客运系统,包括公交车、旅游大巴和观光小火车。

这些客运系统将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使游客能够轻松抵达公园,提高旅游便利性。

云台山景区营销策划方案设计

云台山景区营销策划方案设计

云台山景区营销策划方案设计1. 项目背景云台山景区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云台山镇,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云台山景区游览,使得云台山景区面临着发展和营销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广云台山景区,提高其知名度和吸引力,制定一套有效的营销策划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2. 目标群体分析云台山景区的目标群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群:- 文化爱好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道教文化有浓厚兴趣的人群。

- 自然风景爱好者:对于山水风光、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有关注的人群。

- 休闲度假者:希望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寻找放松和休闲的人群。

- 宗教信仰者:对于道教有信仰和追求的人群。

3. 市场定位云台山景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市场定位:- 道教文化研究和交流基地:打造云台山成为道教文化研究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 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旅游基地:重点宣传和推广云台山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成果。

- 休闲度假胜地:提供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服务,吸引更多的休闲度假者。

- 宗教信仰圣地:打造云台山成为广大宗教信仰者朝拜的重要圣地。

4. 营销策略设计4.1 品牌建设- 设计云台山景区的Logo,统一景区的整体形象,打造具有辨识度和吸引力的品牌形象。

- 在各大旅游网站和社交平台建立官方账号和官方网站,提供云台山景区的最新资讯和活动信息,并与游客互动。

- 设计和制作旅游宣传册、旅游地图等营销物料,定期更新和发布。

4.2 线下推广- 将云台山景区的宣传标语和广告放置于当地重要的车站、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以扩大宣传的影响力。

- 参加旅游博览会和展览会,积极参与相关的旅游推广活动,提高云台山景区的知名度和曝光率。

- 与各大旅行社和旅游机构合作,开展联合营销活动,推出云台山景区的特色旅游产品和线路。

4.3 线上推广- 使用搜索引擎优化(SEO)进行网站优化,提高云台山景区相关关键词的排名,增加云台山景区的曝光度。

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

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

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摘要:1.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的背景和意义2.控规的具体内容和目标3.控规的实施和影响正文:【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后云台山景区位于我国江苏省连云港市,是一处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生态休闲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后云台山景区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片珍贵的旅游资源,我国有关部门制定了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

一、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的背景和意义后云台山景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划和管理,景区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有关部门启动了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工作,旨在通过规划和管理,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控规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空间布局:合理划分景区的功能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休闲度假区等,实现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2.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对景区内生态环境的保护,严格限制污染企业和项目的进入,确保景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3.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对景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卫生等,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5.加强景区管理:建立健全景区管理制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三、控规的实施和影响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的实施,对于保护和利用景区的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控规,可以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景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云台山风景区规划

云台山风景区规划

第一章概述一、任务来源受河南省修武县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的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此项任务。

二、主要任务对风景区旅游环境,特别是水环境进行实地调查测试,提出旅游环境保护建议;按照国家最新标准,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与评价;根据云台山风景资源及旅游环境特点,调整、建设一批资源品位高、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生态旅游项目,形成拳头旅游产品,使其景观环境质量提升到更高档次;完善风景区旅游展示咨询服务设施,使云台山风景区的旅游开发形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三、主要目标创立完美生态系统下的风景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一切活动必须与风景区的特有环境和文化氛围相协调,使其旅游资源永续利用。

提供科研、教育、精神修养、康疗、娱乐的旅游场所。

建立我国中原地区有代表性的生态旅游示范区。

四、编制范围云台山风景区面积约54.6平方公里。

本规划不是针对风景区旅游开发的全面规划,只是涉及旅游环境保护及生态旅游方面的内容。

五、编制原则A、生态学原则建设生态类型的旅游区是风景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实现风景区内在品质飞跃的重大举措。

B、规范化原则本报告依据国家关于旅游规划的有关标准设计,同时大量采用国家相关部门制订的技术标准。

C、数据分析原则尽量应用前人成熟的科学资料和数据,并在认真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样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对风景区生态环境的认识。

D、风景区与旅游区协同开发原则将风景区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经验与提高风景区质量档次的设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创建国家名牌旅游区打下基础。

六、编制依据1、技术标准A、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1999)。

B、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T 50298—1999)。

C、国家标准《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8005—1999)。

D、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中国旅游出版社,1992年。

云台山活动策划方案

云台山活动策划方案

云台山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概述云台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山”的美誉。

充满神奇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风情使云台山成为了众多游客心目中的理想旅游目的地。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培养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计划举办一系列的活动,以提升云台山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

二、活动目标1. 提升云台山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旅游收入。

3. 丰富旅游景区的活动内容,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三、活动内容1. 主题活动:根据不同的季节和节日,举办具有特色的主题活动,如春季赏花节、夏季瀑布音乐节、秋季叶子节、冬季冰雪嘉年华等。

通过举办主题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并加深对云台山的记忆和认知。

2. 文化艺术活动:举办各式各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展示云台山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风情。

例如,举办书画展、摄影展、音乐会、舞蹈表演等,让游客通过艺术的方式感受云台山的美。

3. 地方特色活动:充分利用云台山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

比如,举办云台山徒步大赛、云台山摄影大赛等,吸引精英参与,展示云台山的魅力。

4. 家庭亲子活动:针对家庭游客,举办亲子活动,如云台山探险营、亲子手工制作活动、亲子运动会等。

通过家庭亲子活动,提升云台山的家庭友好度,吸引更多家庭游客来云台山度假。

四、活动时间1. 主题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可以每个季度举办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为一周左右。

2. 地方特色活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时间,可以统一为一次活动或者分为几次活动进行。

3. 家庭亲子活动可以每个月举办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为一天。

五、活动推广1. 利用各类媒体宣传,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将活动信息传达给更多的人群。

可以邀请知名媒体进行报道,提升活动曝光度。

2. 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进行活动推广。

可以在云台山官方网站、旅游平台、微博、微信等渠道发布活动信息,并举办线上互动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

云台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策划书

云台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策划书

云台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策划书目录第一章总论 (1)一、项目概要 (1)二、项目建设性质 (2)三、项目开发单位概况 (2)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2)五、项目建设理由 (4)六、项目建设内容 (5)七、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5)八、项目建设进度 (5)九、效益分析 (6)十、结论 (6)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 (8)一、自然历史背景 (8)二、社会经济背景 (9)三、文化发展背景 (10)四、建设特色旅游名县的发展背景 (11)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2)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4)云台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四章资源评价 (16)一、资源分类 (16)二、主要景点简述 (21)三、资源评价 (25)第七章项目推广策略 (28)一、推广模式 (44)二、促销措施 (44)三、节庆活动 (46)第八章资源及生态保护方案 (48)一、资源保护 (48)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48)第十章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建设期安排 (52)一、投资估算 (52)二、建设投资估算 (52)三、资金筹措 (55)四、招商引资规模及策略 (56)五、建设及开发期安排 (57)六、资金使用安排 (58)第十三章附图 (68)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要1、项目名称白水县云台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2、项目开发单位白水县云台乡人民政府3、项目法人代表孙雪玲,云台乡人民政府乡长4、项目区概况云台山旅游景区位于白水县城西北部37公里处,距305省道北部5公里,与铜川市的宜君县和印台区交界。

范围包括云台乡全境11个行政村的38个自然村,面积69.8平方公里。

本景区是白水县保存最完整的自然景观之一,其山体最高峰为白水县最高处,区内古树称奇,山顶绕云,山体披绿,山泉涌突,小河奔流,有十二盘、九眼泉、马刨泉、四县圪塔、贺郎担山等二十八处自然景观,其景观、景致特色及视觉效果蔚为壮观,是一处集山、水、民俗、宗教、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云台山景区的营销策划方案

云台山景区的营销策划方案

云台山景区的营销策划方案一、背景与市场分析云台山景区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

以其奇峰怪石、云雾飘渺的自然景观,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然而,由于竞争日益激烈,云台山景区的游客数量逐年下滑,需要制定合理的营销策划方案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吸引力。

1. 目标市场云台山景区的目标市场为主要内地游客,尤其是喜爱户外活动和文化体验的中青年群体。

同时,我们也应该开拓国内外游客市场,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来到云台山旅游。

2. SWOT分析(1)优势:云台山景区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是登山、徒步、观赏云海等户外活动的理想场所。

云台山还拥有一流的旅游设施和服务,使游客能够舒适、便捷地游览。

(2)劣势:云台山相对于其他著名山景区来说知名度较低,缺乏品牌影响力。

同时,云台山交通不便,缺乏直达交通工具的线路,给游客旅行带来一定不便。

(3)机会:旅游业市场逐渐开放,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有意愿到中国旅游。

同时,云台山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接近许多重要的交通枢纽,为吸引更多游客提供了机会。

(4)威胁:云台山景区面临着竞争激烈的山岳旅游市场。

其他著名山景区具有更高的知名度和经营能力,吸引了许多游客。

二、目标和策略1. 目标(1)提高云台山景区的品牌知名度,使其成为国内外游客心目中的高质量山景区。

(2)增加游客数量,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 策略(1)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提高云台山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在各大媒体平台进行广告宣传,提高云台山的曝光率;与旅行社和在线旅行平台合作,增加线下和线上的宣传推广活动。

(2)改善交通设施,提升云台山景区的可访问性。

与交通部门合作,增加直达交通工具的线路,优化云台山周边的交通网络。

(3)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通过培训和提升员工技能,提高云台山景区的服务质量;加强与当地酒店、餐饮、购物等配套服务的合作,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4)优化旅游线路规划,扩大云台山景区的游览范围。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关于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区界线的通告-连政发〔2018〕12号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关于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区界线的通告-连政发〔2018〕12号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关于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区界线的通告正文:----------------------------------------------------------------------------------------------------------------------------------------------------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关于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区界线的通告连政发〔2018〕12号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是以秀美山海风光和《西游记》文化发祥地而闻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和人文胜迹十分丰富,1988年由国务院审定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现依据《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30)》公布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区界线。

特通告如下:一、保护区范围与面积。

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划分一级、二级、三级保护区三个层次,实施分级控制保护,并对一级、二级保护区实施重点保护控制。

一级保护区主要为核心景区以及一级景观单元周边范围,面积50.66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包括二、三级景观单元周边范围以及具有典型性景观的地区,面积109.93平方公里(含海域);三级保护区范围是在一、二级保护区以外的区域,是风景名胜区重要的设施建设区或环境背景区,面积6.79平方公里。

具体界线以矢量数据为准。

二、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各级保护区内保护、利用和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30年)》要求。

三、市各有关部门在制定城乡规划、国土规划、交通规划等规划时,应严格落实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区界线,涉及风景区范围和管理的,在报批前应当征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意见。

四、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分级保护界线图(略)连云港市人民政府2018年1月24日——结束——。

江西省定南县云台山风景区控制性规划设计

江西省定南县云台山风景区控制性规划设计

江西省定南县云台山风景区控制性规划设计
漆小平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9(037)023
【摘要】通过对江西省定南县云台山风景区进行规划设计,对增强定南城市旅游的竞争力,建设文化强县、旅游强县的努力方向,推进城市品牌建设和发展旅游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总页数】3页(P11296-11298)
【作者】漆小平
【作者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宁波,3151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31.3
【相关文献】
1.浅谈山地丘陵地区水库型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以江西省宁都县竹坑湖水利风景区为例 [J], 李蔚;匡义
2.江西省定南县云台山风景区控制性规划设计 [J], 漆小平;
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云台山风景区规划设计研究 [J], 郭全成
4.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景观规划设计分析--以山西省汾河水库风景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J], 付宝春;王松
5."峡谷地貌"旅游风景区的生态规划设计——以彭水阿依河风景区规划设计为例[J], 刘玲莉;周建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009云台山景区概念规划设计纲要

1009云台山景区概念规划设计纲要

《山西省陵川县上云台旅游景区总体规划》评审意见《山西省陵川县上云台旅游景区总体规划》评审会于 2008年 7月 30日在太原华苑宾馆召开,会议由山西省旅游局主持, 11位评审专家分别来自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旅游局、山西省社科院、山西省建设厅、西北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单位。

晋城市旅游文物局、陵川县政府、县旅游局有关领导出席会议。

专家组审阅规划成果,听取编制方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景道顾问有限责任公司汇报,充分讨论后形成以下评审意见:该规划基础调研扎实,资源评介客观,目标、形象定位基本准确,空间布局比较合理, 主要景区规划深入细致,要素安排具体,道路交通规划比较科学,图件规范可操作性较强, 符合国家《旅游规划通则》的要求,专家组同意通过该规划。

同时建议作如下修改:1. 增加该规划与周边景区的差异化分析及联系与对接的内容, 特别是河南云台山的协作关系;2. 进一步充实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增加国家森林法等相关法规, 强化旅游安全增加通讯等方面规划内容;3.旅游设施建设规划尽可能与自然环境协调,进一步明晰景区内的游线规划与设计;4.增加规划区与周边地区、交通等方面关系的图件。

5. 建议规划名称改为“山西省陵川县上云台旅游景区总体规划” , 进一步规范文本内容;6.专家提出的其它意见和建议,修改时一并参考,修改后按程序报批。

评审组长:2008年 7月 30日执行提要 Executive Summary 本规划确定上云台景区的发展目标是:●中国著名山地避暑休闲度假目的地●始终追求环境功能提升、保护流域生态平衡,为游客提供优越的自然山地环境体验机会景区总体形象是“上云台,观天下” ,并为其制定了景区 LOGO 方案(见 P .3 。

上述方案的确定,是基于以下对上云台景区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判断:●太行之巅的自然山地(富有许多山地探险元素●优越的避暑度假气候●创新的产品上云台景区的空间布局为两大圈层、三种次序;其功能结构可简单概括为“一核两基地” ,并分别提出了上述各层次空间的布局方案与发展策略。

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

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

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
摘要:
1.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的概述
2.控规的内容
3.控规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的概述】
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是指对我国江苏省连云港市后云台山景区片区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这个规划旨在保护和利用好景区资源,合理控制景区内的建设活动,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控规的内容】
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景区的范围和功能区划:明确了景区的范围和各个功能区的位置,以便于管理和建设。

2.景区的资源保护:对景区内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3.景区的建设控制:对景区内的建设活动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包括建筑的高度、密度、风格等。

4.景区的交通组织:对景区内的交通进行了规划,确保交通的便捷和安全。

5.景区的服务设施:对景区内的服务设施进行了规划,包括旅游服务中
心、停车场、公厕等。

【控规的意义和影响】
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的实施,对于保护景区资源、提升景区品质、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控规可以有效地保护景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确保景区的长期繁荣。

其次,控规可以提升景区的品质,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最后,控规可以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云台山旅游策划

云台山旅游策划
山号”旅游航班上播放云台 山景区宣传片、发放景区宣 传资料,在航班座椅套、登 机牌、行李卡、旅行杂志、 配餐用品上印制 “云台山号” 标志等。
谢 谢 观 赏 !
占尽山水风韵 冠绝天下奇景
视觉识别系统
314 ——
单 级 落 瀑差
云米 台的 天亚 瀑洲
第 一 高
华夏第一奇峡——红石峡
; ,
华夏第一秀水——潭瀑峡
人间天上一湖水,万千景象在其中 峰林峡
“ 竹 林 七 百贤 家” 岩隐 居 地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的茱萸峰
万善寺
理念识别
云台山
云台山简介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拥有十一大 景点,2004年2月13日,云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评选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同时,云台山还 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首批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森 林公园、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荣获了世界杰出旅游服务 品牌等多项荣誉。2010年3月,“云台山”被国家 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0年7月,云台 山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2010年度(首届)河南省 省长质量奖。

抢抓机遇,积极 争取国内外一些 高端会议等活动 在云台山举行。 周到、细致的服 务赢得了游客赞 赏,产生了良好 的 “口碑效应”。

每在一个客源城市推 广云台山后,就成立 旅游服务中心,并开 通客源城市到云台山 的 “云台山号”旅 游专列。同时,在各 主要客源地城市的地 铁站台制作云台山风 景画广告,广泛宣传 云台山。

每年参加 “全国百城推 介”活动,并在境外组 织专场推介会,寻找宣 传切入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陵川县上云台旅游景区总体规划》评审意见
《山西省陵川县上云台旅游景区总体规划》评审会于 2008年 7月 30日在太原华苑宾馆召开,会议由山西省旅游局主持, 11位评审专家分别来自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旅游局、山西省社科院、山西省建设厅、西北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单位。

晋城市旅游文物局、陵川县政府、县旅游局有关领导出席会议。

专家组审阅规划成果,听取编制方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景道顾问有限责任公司汇报,充分讨论后形成以下评审意见:该规划基础调研扎实,资源评介客观,目标、形象定位基本准确,空间布局比较合理, 主要景区规划深入细致,要素安排具体,道路交通规划比较科学,图件规范可操作性较强, 符合国家《旅游规划通则》的要求,专家组同意通过该规划。

同时建议作如下修改:
1. 增加该规划与周边景区的差异化分析及联系与对接的内容, 特别是河南云台山的协作关系;
2. 进一步充实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增加国家森林法等相关法规, 强化旅游安全增加通讯等方面规划内容;
3.旅游设施建设规划尽可能与自然环境协调,进一步明晰景区内的游线规划与设计;
4.增加规划区与周边地区、交通等方面关系的图件。

5. 建议规划名称改为“山西省陵川县上云台旅游景区总体规划” , 进一步规范文本内容;
6.专家提出的其它意见和建议,修改时一并参考,修改后按程序报批。

评审组长:
2008年 7月 30日
执行提要 Executive Summary 本规划确定上云台景区的发展目标是:
●中国著名山地避暑休闲度假目的地
●始终追求环境功能提升、保护流域生态平衡,为游客提供优越的自然山地环境体验机会
景区总体形象是“上云台,观天下” ,并为其制定了景区 LOGO 方案(见 P .3 。

上述方案的确定,是基于以下对上云台景区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判断:
●太行之巅的自然山地(富有许多山地探险元素
●优越的避暑度假气候
●创新的产品
上云台景区的空间布局为两大圈层、三种次序;其功能结构可简单概括为“一核两基地” ,并分别提出了上述各层次空间的布局方案与发展策略。

为此,本规划制定了相应的景区土地协调方案,即适当增加旅游及商业服务设施用地,逐步退耕还林, 增加森林覆盖率以涵养水源。

在此基础上提出 8处重点地块的产品策划, 并为其中 5块用地, 即陵修路入口区、停车场、路工景区、外荒村和双头泉河口台地制定了更为详细的场地概念规划,包括功能划分、平面布局、节点意向、客流分析与景观规划指引等方案。

方案尤其强调多样化的活动参与是避暑度假的主要价值所在,以此吸引游客在景区形成长滞留消费, 同时注重冬夏季节的兼顾,并提出景区冬季活动方案,以延长景区的年度经营时间。

景区的道路交通规划作为本规划的重点之一,也提供了相应的方案。

对其他基础设施规划,包括电力电信 /通讯、给排水、供暖、环卫、旅游安全与减灾防灾等以及标识系统和无障碍设施等服务设施则提出基本的规划指引。

本规划重视景区居民社会调控和参与景区旅游发展。

规划确定勤泉村、外荒村为发展控制型村落,而双头泉村为聚居型村落。

并为此提出远期的规划构想,即在保育外荒村自然淳朴风貌的基础上,逐步将勤泉行政村打造成太行风情村, 使它成为景区的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产品之一;其他村落则逐步向以夺火乡、陵川县城为核的特色旅游小镇迁居集中,为景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

规划并制定了景区的资源保护指引,包括山体、水资源保护及其流域平衡、森林保护与太行乡村文化和民俗资源保护等。

对水资源的保护,特别强调应建立流域水生态的平衡意识,建立与下游地区,尤其是河南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例行沟通机制, 确保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水生态平衡。

规划还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撬动景区市场的营销企划方案与年度行动计划及分期建设安排。

针对上云台与河南云台山的合作,本规划理解双方在景区勘界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分歧,规划提出“尊重现状,搁置争议,共同打造云台山旅游目的地”的框架
性方案,双方对于有分歧的地方,参照共同开发的模式,以推动上云台景区与河南云台山的合作。

最后, 规划强调对景区建设项目的经济可行性研究, 初步测算整个景区的建设总投资约为 2.5亿元人民币。

其中,一期项目建设投资为 5,112万元,并针对一期建设项目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的评估(参见景区一期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分册。

初步评估结论是一期项目可行,预期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3.5年。

LOGO 设计方案
景区用地状况空间结构分析图
道路交通分析图
道路交通规划图
交通形式规划图
入口区总平面图
外荒村改造规划示意图
路工景区总平面图
双头泉乡村酒店总平面图
路工效果图
入口区效果图
入口区停车场效果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