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钢筋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合集下载

1 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1   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1 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一、选择题1.《规范》所列混凝土材料的的各种力学指标中最接近于混凝土实际构件受压特性的指标是()A.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B.立方体抗压强度设计值C.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D.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2.混凝土在持续不变的压力长期作用下,随时间延续而增长的变形称为()A.应力松弛B.收缩变形C.干缩D.徐变3.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c常用反复加载的方法确定,反复加载的最大荷载常取混凝土试件极限荷载的()A.30%B.50%C.75%D.95%4.钢筋混凝土常用的钢筋属于()A.明显屈服点和流幅的热轧钢筋B.无明显屈服点和流幅的热轧钢筋C.消除残余应力的钢筋D.提高了屈服点的冷加工钢筋5.混凝土处于三向应力作用下,当()A.横向受拉,纵向受压,可提高抗压强度B.横向受拉,纵向受拉,可提高抗压强度C.三向受压会降低抗压强度D.三向受压会提高抗压强度6.高碳钢筋采用条件屈服强度,以0.2表示,即:()A.取极限强度的20%B.取应变的0.002时的应力C.取应变为0.2时的应力D.取残余应变为0.002时的应力7.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不包括()A.强度B.塑性C.与混凝土的粘结力D.耐久性8.当截面上同时作用有剪应力和正应力时()A.剪应力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的强度,但提高了其抗压强度B.剪应力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C.不太高的压应力可提高混凝土的抗剪强度D.不太高的拉应力可提高混凝土的抗剪强度二、判断题1.高强度钢筋的极限拉伸应变比低强度钢筋大2.钢筋经冷拉时效后可以提高其屈服强度,塑性隆低3.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徐变和收缩也越大4.一般情况下,梁上部钢筋的粘结强度高于其下部钢筋5.混凝土双向受压时强度低于单向受压时强度6.混凝土受拉时的弹性模量与受压时相同7.用直接拉伸试验和劈裂试验所得到的混凝土抗拉强度相同 8.混凝土收缩、徐变与时间有关,且互相影响三、填空题1.混凝土在长期不变荷载作用下将产生变形,混凝土随水蒸发将产生变形。

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九章钢筋部分9-1-材料

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九章钢筋部分9-1-材料

9 钢筋工程9-1 材料9-1-1 钢筋品种与规格混凝土结构用的普通钢筋,可分为两类:热轧钢筋和冷加工钢筋(冷轧带肋钢筋、冷轧扭钢筋、冷拔螺旋钢筋)。

冷拉钢筋与冷拔低碳钢丝已逐渐淘汰。

余热处理钢筋属于热轧钢筋一类。

热轧钢筋的强度等级由原来的I级、II级、III级和IV级更改为按照屈服强度(MPa)分为235级、335级、400级、500级。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4.2.1条规定:普通钢筋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HRB400级和HRB335,也可采用热轧光圆钢筋HPB235和余热处理钢筋RRB400级;并在条文说明中提倡用HRB400级(即新III级)钢筋作为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力钢筋。

该设计规范尚未列入HRB500级钢筋。

冷轧带肋钢筋和冷轧扭钢筋因已有专门规程《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1995)和《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115-1997)可供参考。

9-1-1-1 热轧钢筋热轧钢筋是经热轧成型并自然冷却的成品钢筋,分为热轧光圆钢筋和热轧带肋钢筋两种。

热轧光圆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1991)的规定。

热轧带肋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的规定。

1.尺寸、外形和重量热轧钢筋的直径、横截面面积和重量,见表9-1。

热轧带肋钢筋的外形,见图9-1。

热轧钢筋的直径、横截面面积和重量表9-16 5.8 0.6 28.27 0.2228 7.7 0.8 50.27 0.39510 9.6 1.0 78.54 0.61712 11.5 1.2 113.1 0.88814 13.4 1.4 153.9 1.2116 15.4 1.5 201.1 1.5818 17.3 1.6 254.5 2.0020 19.3 1.7 314.2 2.4722 21.3 1.9 380.1 2.9825 24.2 2.1 490.9 3.8528 27.2 2.2 615.8 4.8332 31.0 2.4 804.2 6.3136 35.0 2.6 1018 7.9940 38.7 2.9 1257 9.8750 48.5 3.2 1964 15.42 注:1.表中理论重量按密度为7.85g/cm3计算;2.重量允许偏差:直径6~12mm为±7%,14~20mm为±5%,22~50mm为±4%。

工地试验室人员培训考试题及答案(1)

工地试验室人员培训考试题及答案(1)

深圳外环高速公路东莞段第三合同段工地试验室人员考试题单位: 姓名:职务:得分:(满分120分,70分为及格)一、填空题(共40分,每题2分)1.水泥细度试验中,如果负压筛法与水筛法测定结果发生争议时,以负压筛法为准。

2.公路工程用钢筋一般应检测项目有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冷弯和塑性性能.3.水泥混凝土用碎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采用规准仪法,基层面层用碎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采用游标卡尺法检测。

4.帮条焊接头或搭接焊接头的焊缝厚度不小于主筋直径的 0.3 倍,焊缝宽度b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 0.8 倍.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温度不低于50%,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 90%。

6.集料的含泥量是指集料中粒径小于或等于 0.075㎜的尘宵、淤泥、粘土的总含量.7.同种材料的孔隙率越小,其强度越高.当材料的孔隙一定时,闭口孔隙越多,材料的保温性能越好.8.弯沉检测时,某测点的百分表读数为62。

5(0。

01mm)。

终读数为29。

0(0.01mm),则该测点弯沉值有 3 个有效数字9.水泥新标准规定用沸煮法检验水泥的安定性可以采用两种试验方法,标准法是指雷氏夹法,该法是测定水泥净浆在沸煮箱中沸煮后的值来检验水泥的体积安定性的。

10.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中,所用标准维卡仪,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300g±1g . 11.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时根据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测得的 3 天和 28 天强度确定的。

12.水泥胶砂搅拌机的搅拌叶片与搅拌锅的最小间隙 3 mm,应一月检查一次。

13.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试拌时,发现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此时,应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调整水泥浆用量,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14.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是指水泥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易密性等几方面的一项综合性能.15.桩身完整性常见的缺陷有夹泥、断裂、缩颈、扩颈、离析、桩顶混凝土密实性较差等16.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应同时满足经济性、结构物设计强度、施工工作性和环境耐久性等四项基本要求。

钢筋送检规范

钢筋送检规范

钢筋送检规范1、钢筋送检长度要求:新规范规定,550mm三根、 450mm两根。

2、钢筋。

履行的标准是:《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I499—1998、《钢筋混凝土同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 91 及现行相关标准。

3、钢筋应按进场时钢筋批号及直径分批送。

每60t为一批,不足60t按一批计。

每批送检1 组。

每批钢筋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批号)、同一规格(直径)、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构成。

并按以下方法取样:(1)、拉伸 2 根:任选两根钢筋去掉端部 100mm,切取长约 500mm或 10d+200( 32 以上取长约 800mm)。

(2)、冷弯 2 根:任取两根钢筋切取,长约 350mm或 5d+150.(3)、钢材化学剖析 1 根:任取一根钢筋切取中部一段长约 300— 400mm(凡入口钢材;外观质量不合格钢筋;查验中发现热区脆断、焊接及化学性能不良的钢筋一定做化学剖析)。

4、每一单位工程基础和主体使用的钢筋应分别送检。

5、钢筋闪光对焊接头按以下规定抽取试件:(1)、在同一台板内,由同一焊工达成的300 个同牌号、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

当同一台板内焊接的接头数目较少,可在一周以内累计计算;累计仍不足 300 个接头时,应按一批计算。

(2)、力学性能试验时,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6 个接头,此中 3 个做拉伸试验, 3 个做曲折试验(曲折点应打磨与母材平齐)。

6、钢筋电弧焊接接头按以下规定取样试件:(1)、在现浇混凝土构造中,应以300 个同牌号钢筋、同型式接头作为一批;在房子构造中,应在不超出两楼层中300 个同牌号钢筋、同型号接头作为一批;不足 300 个时仍做一批。

(2)、在装置式构造中,可按生产条件,每批 3 个,做拉伸试验。

7、由渣压力焊接头按以下规定抽样试件。

( 1)、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构造中应以300 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作为一批;在房子构造中,应在不超出两楼层或施工区段中 300 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作为一批;当不足 300 个接头时仍应作为一批。

钢筋试验性能(1)

钢筋试验性能(1)
3d 4d 5d 4d 5d 6d 6d 7d 8d
HRB400 HRBF400
HRB500 HRBF500
试验结果处理
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要求评定弯曲试验结果, 如未规定具体要求,弯曲试验后试样弯曲外 表面无肉眼可见裂纹应评定为合格。
相关产品标准规定的弯曲角度认作为最小值。 规定的弯曲半径认作最大值。
3.3.1冷轧带肋钢筋的拉伸试验
冷轧带肋钢筋拉伸试验试样长度:
CRB550试样的原始标距L0(10d)
钢筋试样的总长度Lt≥17d
其它牌号L0=100mm
钢筋试样的总长度Lt≥100+7d
牌号为CRB550的钢筋应进行弯曲试验,试样长度 确定方法同热轧钢筋。
牌号为CRB650、CRB800、CRB970的钢筋应进行反复 弯曲试验,试样长度不小于公称直径的60倍。
L—试样长度 a—钢筋公称直径 d—弯曲试验的弯心直径
试验结果处理
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要求评定弯曲试验结果, 如未规定具体要求,弯曲试验后试样弯曲外 表面无肉眼可见裂纹应评定为合格。
相关产品标准规定的弯曲角度认作为最小值。 规定的弯曲半径认作最大值。
组批验收规则: (GB1499.1-2008) 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 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 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超过60 t的部分, 每增加40t(或不足40 t的余数),增加一 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 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 注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但各炉 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 不大于0.15%。混合批的重量不大于60t。
钢 筋 拉 伸 性 能 试 验 演 示
钢 筋 拉 伸 性 能 试 验 演 示

钢筋试验报告范文

钢筋试验报告范文

钢筋试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钢筋进行试验,分析其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指标,以评估钢筋的质量。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实验仪器:拉力试验机、显微镜、测量卡尺。

2.实验材料:试验用钢筋。

三、实验原理钢筋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拉伸强度是指在拉伸试验中,钢筋断裂时所承受的最大拉力,屈服强度是指钢筋开始发生塑性变形时的拉力,断裂伸长率是指钢筋在拉断前的单位长度的伸长量。

四、实验步骤1.将待测钢筋放入拉力试验机夹具中,根据试验要求调节夹具间距和夹具形状,使其适合钢筋的尺寸。

2.开始试验前,先对拉力试验机进行零位校正。

3.启动拉力试验机,逐渐施加拉力,直至钢筋断裂。

4.记录拉力试验机显示的拉力数值。

5.使用显微镜观察断裂面,测量断裂面的宽度和长度。

6.根据测量结果计算钢筋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计算试验结果如下:1. 钢筋长度:100 mm2. 钢筋断裂前的伸长量:30 mm3. 钢筋断裂面的宽度:10 mm4. 钢筋断裂面的长度:40 mm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得到以下结果:1.拉伸强度=施加的拉力/钢筋截面积2.屈服强度=施加的拉力/钢筋原始截面积3.断裂伸长率=(钢筋断裂前的伸长量/钢筋长度)×100%六、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可得,钢筋的拉伸强度为XXXMPa,屈服强度为XXXMPa,断裂伸长率为XXX%。

通过对钢筋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钢筋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能。

而断裂伸长率的数值较大,说明钢筋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能够在受到较大外力时发生延展而不容易断裂。

七、实验结论通过对钢筋的试验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钢筋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具备较好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能。

2.钢筋具有较高的断裂伸长率,具备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

八、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对钢筋的试验,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评价。

钢筋取样标准最新规范

钢筋取样标准最新规范

钢筋取样标准最新规范一、取样原则1. 取样应遵循随机性原则,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 取样过程中应避免任何可能影响钢筋性能的外部因素。

二、取样批次1. 钢筋应按照生产批次进行取样,每个批次的钢筋数量不超过60吨。

2. 若钢筋生产过程中有显著变化,应重新划分批次并取样。

三、取样数量1. 对于直径小于或等于25mm的钢筋,每个批次至少取样3根。

2. 对于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每个批次至少取样5根。

四、取样长度1. 钢筋取样长度应不小于500mm。

2. 取样长度应保证足够的长度进行拉伸、弯曲等力学性能测试。

五、取样位置1. 取样位置应尽量避开钢筋的两端,以减少端部可能存在的缺陷影响。

2. 取样位置应均匀分布在钢筋的长度上。

六、取样方法1. 取样时,应使用专用的钢筋切割机进行切割,避免使用锤击等可能损伤钢筋的方法。

2. 切割后的钢筋样品应平整、无明显毛刺。

七、样品标记1. 每个样品都应有清晰的标记,包括生产批次号、取样日期、样品编号等。

2. 标记应使用不易脱落的油漆或标签。

八、样品保存1. 取样后的钢筋样品应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保存,避免受潮或腐蚀。

2. 样品保存期限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九、测试项目1. 钢筋样品应进行拉伸、弯曲等力学性能测试。

2. 必要时,还应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查等。

十、测试标准1. 所有测试应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十一、测试结果1. 测试结果应详细记录,并与样品标记相对应。

2. 若测试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应重新取样并测试。

十二、记录与报告1. 所有取样、测试过程和结果都应有完整的记录,并形成正式的测试报告。

2. 测试报告应包括样品信息、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及结论等。

结束语钢筋取样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严格遵守上述规范,可以有效提高钢筋材料的可靠性,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讲义-1.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

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讲义-1.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

f0.2 =(0.8~0.9)fb
热轧钢筋有明显流幅称为软钢以屈服强度作为设计依据消除应力钢丝钢绞线精轧螺纹钢无明显流幅称为硬钢热处理钢筋冷轧带肋钢筋冷轧扭钢筋钢筋的分类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级带肋kl400k20mnsi新iii级变形注钢筋名称前面的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万分之数按钢材含碳量多少分为低碳钢含碳量25中碳钢2660高碳钢60土建结构用钢低中碳钢r235q235i级光圆hrb33520mnsi级iiiii热轧钢筋直径大于6mm000000000000热轧钢筋的符号说明生产工艺hotrolled表面形状plain钢筋barhpb235屈服强度hotrolledribbedbarhrb335桥梁工程中热轧钢筋的屈服强度材料分项系数12种类r235q235hrb33520mnsi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rrb400k20mnsi符号fsd195280330330fsd195280330330热轧钢筋r建筑工程中热轧钢筋的屈服强度材料分项系数11种类hpb235q235hrb33520mnsi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rrb400k20mnsi符号fyfy210300360360热轧钢筋210300360360r?钢筋的se曲线l0ppa00pas0lle钢筋的力学性能p点所对应的应力为比例极限而e点所对应的应力为弹性极限
固溶体

按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位置, 固溶体 可分为置换固溶体与间隙固溶体两种。
间隙固溶体
置换固溶体
固溶体的性能 无论置换固溶体,还是间隙固溶体,由于溶质原 子的存在都会使晶格发生畸变,使其性能不同于 原纯金属。
当溶质元素的含量极少时,固溶体的性能与溶剂金属基本相同。 随溶质含量的升高,固溶体的性能将发生明显改变,其一般情 况下,强度、硬度逐渐升高,而塑性、韧性有所下降,电阻率 升高,导电性逐渐下降等。 这种通过形成固溶体使金属强度和硬度提高的现象称为固 溶强化。 固溶强化是金属强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溶质含量适当时, 可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而塑性和韧性没有明显降低。

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1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1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1.1 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
第1章 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3 硬钢的应力—应变曲线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d ——极限抗拉强度 e ——极限应变
条件屈服强度: 取残余应变为0.2%所对应的应力作为无明显流幅钢筋
的强度限值,通常称为条件屈服强度。
1.1 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
第1章 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4 钢筋的应力—应变简化模型
1.1 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
第1章 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1 钢筋的种类及符号说明
预应力钢筋的屈服强度
种类
钢绞线
1×3 1×7
消除应力钢丝 热处理钢筋
光面螺旋肋
刻痕 40Si2Mn 48Si2Mn
45Si2Cr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符号
φS
φP φH φI
fptk 1860 1720 1570 1860 1720 1770 1670 1570 1570
fpy
f'py
1320
1220 390
1110
1320 390
1220
1250
1180 410
1110
1110 410
φHT
1470 1040 400
1.1 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
第1章 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2 软钢的应力—应变曲线
石家强度 e ——极限应变 ob ——弹性阶段 bc ——屈服阶段 cd ——强化阶段 de ——破坏阶段
影响因素:
尺寸效应:尺寸越大,内部缺陷较多, 强度较低。 加载速度:加载速度越快,强度越低。
端部约束:涂润滑油 ,强度降低。
1.2 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第1章 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1 立方体抗压强度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试验一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破坏试验

试验一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破坏试验

混凝土结构原理试验指导书及试验报告班级:学号:组别:姓名: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二零零六年六月目录试验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试验实验二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试验试验三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柱正截面破坏试验试验一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试验一、试验目的:1.通过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试验,熟悉钢筋混凝土受弯钩件正截面破坏全过程。

2.进一步学习静载试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1.量测试件在各级荷载下的跨中挠度值,绘制梁的f M --图。

2.量测试件在纯弯区段沿截面高度的平均应变和受拉钢筋的应变,绘制沿梁高的应变分布图和M ——s σ。

3.观测试件的裂缝出现和开裂过程,记录开裂荷载tcr P (tcr M ),并与理论值比较。

4.观察和描绘梁的破坏情况和特征,记录破坏荷载tu P (tu M ),并与理论值比较。

三、试件、实验设备及仪表:1.试件试件为钢筋混凝土适筋梁,试件尺寸和配筋如图1所示。

图2 加载示意图图1 配筋图2.仪器设备(1)加载设备一套;(2)百分表及磁性表座若干; (3)压力传感器; (4)静态应变仪两台; (5)电阻应变片及导线若干; (6)刻度放大镜; (7)千斤顶一台。

四、试验方法和试验步骤:1.试验方法:(1)用千斤顶和反力架进行两点加载。

(2)用百分表量测试件的挠度,用应变仪量测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变。

(3)仪表及加载点布置如图2所示。

2.试验步骤:(1)安装试件,安装仪器仪表并连线调试。

(2)预载,在正式施加荷载试验前,应进行预载,将已就位好的试件,施加少量的荷载(相当于一级荷载),以检查各仪表的工作情况及试验测读人员的操作和读数能力,并消除试件的构造变形。

发现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进行解决。

如全部正常,即可开始正式试验。

(3)正式加载前读取百分表和应变仪的初始读数,用放大镜检查有无初始裂缝并记录。

(4)在估计的开裂荷载前分三级加载,每级荷载下认真读取应变仪读数,以确定沿截面高度的应变分布。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价值研究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价值研究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价值研究摘要由不同性质和功能的材料组合形成的建筑工程,经受住种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考验,越来越突出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决定性作用。

因此,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建筑材料的性能,成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

而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就是一种从源头上核验和提升建筑材料质量,以及对已投入使用的建筑工程进行状态评估和健康诊断的有效工具。

广泛使用这一技术,不仅能识别出隐藏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防止工程事故的发生,也有利于实现采用经济高效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效益。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构件质量1、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理论1.1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定义与分类建筑材料检测技术是指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和评估的一种技术。

它主要包括质量检测和性能检测两方面。

(1)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是通过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等方面的测试分析,来验证其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例如,对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等建筑常用材料,可以通过测定其含水率、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等指标来评估其质量是否合格。

对于金属材料,可以通过硬度、拉伸强度、冲击韧性等指标来评估其强度和韧性是否符合要求。

(2)建筑材料性能检测是指对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进行评估。

例如,对于隔热材料,可以通过测定其导热系数和保温性能来评估其隔热效果。

对于防水材料,可以通过测定其抗渗水性能来评估其防水效果。

对于环保材料,可以通过测定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和甲醛释放量来评估其环保性。

1.2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基本实施步骤和原理(1) 样品采集与准备:选择合适的具有代表性样品,并对样品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准备,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2) 测试与分析:根据具体的检测目的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并使用相应的设备和仪器进行测试和分析,获取所需的参数和数据;(3) 结果评估与判定:将测试结果与相应的标准进行对比和评估,判断材料的质量、可靠性以及是否符合要求;(4) 报告与记录:将检测结果整理成报告,并保存相关记录,以备将来参考和追溯。

一、力学性能 1、抗拉性能 抗拉性能是表示钢材性能的重要指标.

一、力学性能 1、抗拉性能 抗拉性能是表示钢材性能的重要指标.
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时效。因时效而导致性能改变的 程度称为时效敏感性。

对于承受动荷载的结构应该选用时效敏感性小
的钢材。 因此,对于直接承受动荷载而且可能在负温下工 作的重要结构必须进行钢材的冲击韧性检验。
3、硬度 ⑴ 概念:钢材的硬度是指其表面抵抗重(硬)物压 入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⑵ 测定硬度的方法: ① 布氏法(常用),其硬度指标为布氏硬度值(HB)。
二、工艺性能
1、冷弯性能 冷弯性能是指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是钢 材的重要工艺性能。 冷弯性能指标通过试件被弯曲的角度a及弯心直径d对试 件厚度(或直径) a的比值(d/a)来表示。
试 件 安 装
弯曲90°
弯曲180°
弯曲至两面重合
2、焊接性能
焊接的质量取决于钢材与焊接材料的焊接性能及其焊
度和抗拉强度之比)却能反映钢材的利用率和结构的安全 可靠性,屈强比愈小,反映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
可靠性愈大,因而结构的安全性愈高。但屈强比太小,则
反映钢材不能有效地被利用,造成钢材浪费。建筑结构钢 合理的屈强比一般为0.60~~0. 75。 2.冲击韧性 冲击韧性:是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接工艺。 钢材的可焊性:是指焊接后在焊缝处的性质与母材性质
的一致程度。
钢材焊接应注意的问题是:冷拉钢筋的焊接应在冷拉 之前进行;钢筋焊接之前,焊接部位应清除铁锈、熔渣、 油污等;应尽量避免不同国家的进口钢筋之间或进口钢筋 与国产钢筋之间的焊接。
布氏法比较准确,但压痕较大,不适宜做成品检验。
② 洛氏法测定的原理与布氏法相似,但以压头压人 试件深度来表示洛氏硬度值。洛氏法压痕很小,常用于 判定工件的热处理效果。
Fp
布氏硬度测定示意图 P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

目录1 总则2 术语、符号2.1术语2.2符号3 仪器设备4 操作规程4.1 一般规定4.2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4.3 钢筋焊接力学性能检测4.4 钢筋机械连接力学性能检测1 总则1.1 为贯彻建设部颁发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和统一全省建筑工程材料见证取样检测中钢筋(含机械连接)的检测项目和试验操作程序,特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材料见证取样检测中钢筋原材(如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冷轧带肋钢筋、冷轧扭钢筋、冷拔螺旋钢筋等)、钢筋焊接(包括电阻点焊、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埋弧压力焊、电弧焊、气压焊等)以及钢筋机械连接的常规力学性能试验规程。

1.3 本规程涉及的钢筋(含机械连接)取样需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认可,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封样措施或同委托单位共同送至检测机构。

1.4 本规程规定的抽样数量应不小于该种产品应检测数量总和的30%,并至少不小于1组。

1.5 承担见证取样检测的机构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A.必须是取得省级以上技术监督部门计量认证的独立机构;B.检测机构应与所检工程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无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C. 必须具有健全、有效的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D.必须有足够并且满足标准要求的仪器设备;E.必须有足够的并且持有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员上岗证书的人员。

1.6 钢筋(含机械连接)检测操作时,除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标距:测量伸长用的试样圆柱或棱柱部分的长度。

2.1.2 原始标距(L0):施力前的试样标距。

2.1.3 断后标距(Lu):试样断裂后的标距。

2.1.4 平行长度(Lc):试样两头部或两夹持部分(部带头试样)之间平行部分的长度。

2.1.5 伸长:试验期间任一时刻原始标距(L0)的增量。

2.1.6 伸长率:原始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L0)之比的百分率。

建筑钢材实验报告内容

建筑钢材实验报告内容

建筑钢材实验报告内容实验目的1. 了解建筑钢材的组成成分和性能特点;2. 掌握常见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3. 分析不同材质的建筑钢材的适用场景。

实验原理建筑钢材是指在建筑结构中使用的钢材,主要由碳素钢和合金钢构成。

碳素钢是指钢中碳元素含量小于2%的钢材,合金钢是指钢中除碳、铁以外含有其他合金元素的钢材。

钢材的性能特点包括强度、韧性、塑性等。

根据建筑钢材的组成和性能特点,常用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试验等。

实验装置和试样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和硬度计。

试样采用三种常见的建筑钢材:低碳钢、中碳钢和合金钢。

实验步骤1. 拉伸试验:- 将试样固定在拉伸试验机上;- 开始施加载荷,逐渐增大,记录载荷和试样伸长量的变化;- 当试样断裂时停止施加载荷,记录断裂载荷和伸长率。

2. 冲击试验:- 将试样固定在冲击试验机上;- 使试样处于准备状态,调整冲击试验机的参数;- 施加冲击载荷,记录冲击能量和冲击吸收量。

3. 硬度试验:- 将试样放置在硬度计上;- 用一定的载荷压在试样上;- 记录载荷和压痕的尺寸;- 根据载荷和压痕尺寸计算出试样的硬度值。

实验结果和分析1. 拉伸试验:- 低碳钢的断裂载荷较低,但伸长率较高,表现出较好的韧性和延展性;- 中碳钢的断裂载荷和伸长率介于低碳钢和合金钢之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合金钢的断裂载荷最高,但伸长率较低,表现出较好的强度和硬度。

2. 冲击试验:- 低碳钢的冲击能量和冲击吸收量较小,韧性较差;- 中碳钢的冲击能量和冲击吸收量适中,具有较好的韧性;- 合金钢的冲击能量和冲击吸收量较大,表现出较好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

3. 硬度试验:- 低碳钢的硬度较低,易于加工变形,适用于一些弯曲和冲压的加工场景;- 中碳钢的硬度适中,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适用于一些需要综合性能的场景;- 合金钢的硬度较高,适用于一些需要高强度和抗磨性能的场景。

第一章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

第一章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
s fy (s sh )tg sh s su tg 0.01Es
s=Ess

y
s fs,u fy
s=Ess

y
s,h s θ′
s,h s,u s
(3)双斜线模型
s fs,u
fy
θ′′
s=Ess

y
s,u
s
s Ess s y s fy (s y )tg tg fsu fy
环来表示,如图1-13,从原点0加载到A点的1/4循环 中,除产生弹性应变外,还产生塑性应变。则总应 变 为:
(1-14) 式中: ——塑性应变。
如果从A点卸载到C点,然后反向加载到B点, 之后卸载到D点,重新加拉伸载荷到A点,则形成 一个完整的滞后环。在一个循环中,应力变化为
,应变变化为 。 (1-15)
钢筋在屈服段经历了较大的塑性变形后,进入 强化段(H),应力再次稳步增大,直至极限强度 点B。此后,应变继续增大,而拉力明显减小,试
件的一处截面逐渐减小,出现颈缩现象。最终,试 件在颈缩段的中间拉断(F)。颈缩段应力—应变曲 线(BF)下降是按钢筋原截面积计算的结果,若将 拉力除以当时颈缩段的最小截面积,则得持续上升 段。拉断后试件的伸长变形除以试件原长称为极限 延伸率。
(1-6)
另一个修正公式(双曲线)为:
(1-7) 2、钢筋应力—应变曲线的数学描述 对于软钢,其应力—应变曲线有明显的屈服台 阶,通常其计算模型有以下几种: (1)理想弹塑性模型认为钢筋材料在屈服以前 为线弹性,一旦屈服则为理想塑性状态,应力不再 增加(图1-6),因此,其应力—应变关系为两个在 屈服点处相连的直线方程。一般结构破坏时钢筋的 应变尚未进入强化段,此模型适用。 (2)弹性—强化模型为二折线,屈服后的应力

3钢筋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3钢筋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3钢筋拉伸性能试验方法钢筋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建筑材料,主要用于加固和增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钢筋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拉伸性能试验。

下面将介绍三种常见的钢筋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一、静载拉伸试验静载拉伸试验是最常见的一种钢筋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在这种试验中,首先需要准备好标准尺寸的钢筋试样,然后将试样安装在拉伸试验机上。

通过施加逐渐增加的拉力来测试钢筋的拉伸性能。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记录钢筋的载荷和变形数据,以确定其拉伸性能指标,如屈服点、抗拉强度、断裂点等。

静载拉伸试验可以有效地评估钢筋的力学性能,包括其强度、延性和变形能力。

通过该试验可以判断钢筋的屈服点、抗拉强度、断裂点等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为工程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二、动态拉伸试验动态拉伸试验是一种通过施加短暂和突然的拉力来测试钢筋的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

在这种试验中,试样会受到瞬时的拉力冲击,以模拟实际工程中可能遭受的快速加载情况。

通过动态拉伸试验可以评估钢筋在瞬时加载下的强度和变形能力,以及其抗冲击性能。

动态拉伸试验通常用于评估特定工程项目中钢筋的耐震性能和抗爆性能。

通过该试验可以了解钢筋在地震、爆炸等突发情况下的表现,为工程结构的设计和改进提供重要参考。

三、高温拉伸试验高温拉伸试验是一种通过在高温环境下测试钢筋的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

在这种试验中,试样通常会暴露在高温炉内,以模拟实际工程中可能遭受的高温环境。

通过高温拉伸试验可以评估钢筋在高温条件下的机械性能,包括其抗拉强度、抗变形能力和抗氧化性能。

高温拉伸试验对于评估钢筋在火灾等高温情况下的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该试验可以了解钢筋在高温环境中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为设计和施工中的火灾安全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来说,钢筋拉伸性能试验是确保钢筋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不同类型的拉伸试验,可以全面评估钢筋的力学性能、耐冲击性能和高温性能,为工程使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实验目的
了解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力学性能的实验方法,熟悉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

3、实验要求
实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Φ14(牌号HRB335)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等力学性能特征值;工艺性能:弯曲性能。

每一组进行钢筋的2拉2弯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评定钢筋的质量。

4、主要仪器设备
4.1万能材料试验机准确度为1级或优于1级(示值误差不大于1%)
为保证设备安全和实验准确,其吨位选择应是使试件达到最大荷载时位于试验机量程的20%~80%范围内。

4.2支辊式弯曲装置(钢筋弯曲机)
4.3连续式打点机
4.4量具(游标卡尺) 精度为0.1mm
5、实验环境的温、湿度
温度18℃,湿度60%。

6、实验方法及步骤
6.1拉伸实验
6.1.1实验方法
采用标准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中8.2有关“拉伸、弯曲、反向弯曲试验”和GB/T 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进行。

6.1.2实验步骤
6.1.2.1钢筋力学性能
A、原始标距(L0)的标记
钢筋的原始标记用连续式打点机打点,每一点距离为10mm。

注:原始标距(L0)的标记应用小标记、细划线或细黑线标记原始标距,但不得用引起过早断裂的缺口作标记。

6.5mm、8mm的钢筋原始标记L0=10d;10~50mm 的钢筋原始标记L0=5d(d为钢筋的公称直径)。

B、试验机指示系统调零(输入相关数据)。

C、夹固试件,确保试样受轴向拉力的作用。

D、开机,以1~2kN/s的速率加载,直至钢筋被拉断。

注:实验的应力速率为6MPa/s~60 MPa /s。

E、关闭送油阀,取下试件,再打开回油阀。

6.2弯曲实验
6.2.1实验方法
采用标准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中8.2有关“拉伸、弯曲、反向弯曲试验”和GB/T 232-19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进行。

6.2.2实验步骤
A、调整两支辊间距离l=(3d+3d)±0.5a=84±7mm,并且在试验过程中不允许有变化。

B、试样放置于两个支点上,将弯心直径为3d=42mm的弯心在试样的两个支点中间缓慢施加压力,使试样一次弯曲到180°,或出现裂纹、裂缝、断裂为止。

7、实验记录
L0=70mm
屈服极限
FeL1=57.5kN
FeL2=55.4kN
抗拉极限
Fm=85.1kN
Fm=81.9kN
断后标距
Lu1=90.84mm
Lu2=89.13mm
8、结果计算与分析讨论
8.1钢筋力学性能
8.1.1屈服强度(ReL)
实验时,读取测力度盘指针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指示的最小力或首次停止转动指示的恒定力。

将其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0)得到屈服强度。

也可以使用自动测试系统测定屈服强度,可以不绘制拉伸曲线图。

屈服强度数值修约至5MPa。

屈服极限
FeL1=57.5kN
FeL2=55.4kN
钢筋公称直径d0=14mm
钢筋横截面面积S0=πd0­­2/4=153.94mm2
屈服强度
ReL=FeL/S0
ReL1=373.5MPa
ReL2=359.9MPa
经过修约的屈服强度ReL
试验序号
屈服强度ReL(MPa)
1
375
2
360
8.1.2抗拉强度(Rm)
从测力度盘,读取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最大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0)得到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数值修约至5MPa。

抗拉极限
Fm=81.9kN
钢筋横截面面积S0=πd0­­2/4=153.94mm2
抗拉强度
Rm=Fm/S0
Rm1=552.8MPa
Rm2=532.0MPa
经过修约的抗拉强度Rm
试验序号
抗拉强度Rm(MPa)
1
555
2
530
8.1.3.断后伸长率(A)
选取拉伸前标记间距5d为原始标记(L0)。

则断后伸长率(A)为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Lu -L0)与原始标记(L0)之比的百分率,结果精确至0.5%。

为了测定断后伸长率,应将试样断裂的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试样断裂部分适当接触后测量试样断后标距。

原则上只有断裂处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情况方为有效,但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为有效。

原始标记
L0=70mm
断后标距
Lu1=90.84mm
Lu2=89.13mm
断后伸长率A
A=(Lu-L0)/L0*100%
A1=30.0%
A2=27.5%
8.2弯曲性能
检查试件弯曲处的外表面,若无肉眼可见裂纹,则评定试样合格。

结果:
经过两次弯曲试验后,两个收弯钢筋试件弯曲处均无肉眼可见裂纹,故评定试样弯曲性能合格。

8.3试验结果判定
8.3.1根据GB 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对HRB335钢筋的要
求,如果实验钢筋的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弯曲性能全部合格即认为该钢筋为合格。

8.3.2如有一根钢筋试样不符合GB1499.2-2007标准要求,应再抽取双倍数量的钢筋,制取双倍数量试件重作试验,如仍有一根试件的一个指标达不到标准要求,则不论这个指标在第一次试验中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该批钢筋即判定为不合格。

2拉2弯试验中钢筋试样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弯曲性能等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故认为该批钢筋合格。

9、结论
该批钢筋合格。

钢筋的屈服强度ReL、抗拉强度Rm、伸长率A和弯曲性能全部符合GB 1499.2-2007标准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