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版诊断学精品课件心电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波及形态
诊断学(第9版)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QRS波群的命名
R波 首先出现的位于参考水平
线以上的正向波
Q波 R波之前的负向波 S波 R波之后的第一个负向波 R’波 S波之后的正向波 S’波 R’波之后的负向波 QS波 QRS波只有负向波
若振幅>0.5mv,用大写字母表示 若振幅<0.5mv,用小写字母表示 振幅小可称为q、r、s、r’、s’
QT间期 • 整个从心室除极到复极 所用的时间
诊断学(第9版)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
导联的含义:
➢临床心电图的信号主要是从体表采集的 ➢如将探测电极安置于体表相隔一定距离的任意两点,原则上可以测
出心电的电位变化,此两点即构成一个导联 ➢两点的连线代表导联轴,具有方向性,方向由正极所在方决定。心
电图机本身已设定了探测电极的正负性
第三节
心房肥大和心室肥厚
诊断学(第9版)
正常源自文库房激动的组成
窦性P波波形构成特点示意图
诊断学(第9版)
(一)右心房肥大
一、心 房 肥 大


P



Ⅱ、Ⅲ、aVF导联中P波异常高尖,电压≥0.25mV

(肺型P波);

P波电轴右移超过75°;
P波时间仍在正常范围内。
诊断学(第9版)
(二)左心房肥大
熟悉
心电图的分析步骤及临床应用;心律失常分类;窦性心律失常的几种表现; 窦房阻滞的心电图表现;左、右束支阻滞及其分支阻滞的心电图表现;逸搏 与逸搏心律。
了解
心电图产生的基本原理;干扰与脱节现象;药物(洋地黄等)对心电图的影 响;动态心电图的概念及临床应用范围;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的适应证及阳 性判断标准。
诊断学(第9版)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ST段 是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的线段,代表心室的缓慢复 极过程。
ST段及形态
诊断学(第9版)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T波 是继ST段后的一个单波,代表整个心室的快速复极的电位变 化,与P波类似,T波也有多种表现形态。
T波及形态
诊断学(第9版)
心脏传导
诊断学(第9版)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心电图是特殊心肌(呈直线)和普通心肌(呈波形)的电活动叠加而成。
心肌电活动
诊断学(第9版)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及意义
P波
• 心房的除极化
PR段
• 从心房除极至心室除极 所用的时间
QRS 波群
• 心室的除极化
ST段和T波 • 心室的复极化
第一章
心电图
第一节 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第三节 心房肥大和心室肥厚 第四节 心肌缺血与ST-T改变 第五节 心肌梗死 第六节 心律失常 第七节 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 第八节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
重点难点
掌握
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及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常规心电图导联及电极的放置 部位;心电图参数的测量方法;正常心电图波形的特点和正常值;临床上常 见的异常心电图表现(房室肥大,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期前收缩,室上性 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扭转型室速,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 滞,预激综合征,高血钾与低血钾)。
第一节
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
诊断学(第9版)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从心电学角度来说,心肌的电活动 主要反映心房和心室的电活动,也就是 心房和心室的除极与复极。
除极 心房肌、心室肌接收心电活 动后使心房肌或心室肌“过一次电”, 心房、心室过电后才会收缩。这种“过 电”专称为除极。
复极 指心房肌、心室肌除极后的 复原。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QT间期
是自QRS波群起点至T波终点的间距,代表心室的除 极和复极的全过程所需的时间。QT间期受心率影响大, 当心率在60~100次/min时,QT间期为0.32~0.44秒。 为了排除心率对QT间期的影响,可以常用计算校正后的 QT间期(QTc)。
u波 是T波之后的一个小波,其产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诊断学(第9版)
加 压 肢 体 导 联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
aVR导联 加压右上肢导 联,探查电极 置于右上肢
aVL导联 加压左上肢导 联,探查电极 置于左上肢
aVF导联 加压左下肢导联, 探查电极置于左 下肢
诊断学(第9版)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
标准胸前导联(单极导联)
V1 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 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 V2与V4连线的中点 V4 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 间相交处 V5 左腋前线V4水平处
诊断学(第9版)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心电图产生原理
诊断学(第9版)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心肌细胞是心脏的基本功能单位,心肌分特殊心肌 和普通心肌两大类: ➢ 特殊心肌(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窦房
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浦 肯野纤维 ➢ 普通心肌(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心房 肌、心室肌
窦 性 P 波 时 间 异 常
Ⅰ、Ⅱ、aVL导联P波增宽,≥0.12秒(二尖瓣型P波);
P波多呈双峰型,第二峰常较第一峰大,峰间距≥0.04秒;
V1导联上P波电压增高,超过2mm,呈双向波。
诊断学(第9版)
(一)左心室肥厚 二、心 室 肥 厚
QRS波群 电压改变
• RV5或RV6电压超过2.5mV;RV5+SV1综合电压超过4.0mV(女性超过 3.5mV);RⅠ电压超过1.5mV;RⅠ+SⅢ综合电压超过2.5mV;RaVL电压超 过1.2mV或RaVF电压超过2.0mV;
临床常用的心电图导联共12个: ➢肢体导联 包括标准肢体导联Ⅰ、Ⅱ、Ⅲ及加压肢体导联 aVR、aVL、
aVF ➢胸导联 V1~V6导联
诊断学(第9版)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
标 准 肢 体 导 联
Ⅰ导联 标准第一导联, 左上肢接正极, 右上肢负极
Ⅱ导联 标准第二导联, 左下肢接正极, 右上肢负极
Ⅲ导联 标准第三导联, 左下肢接正极, 左上肢负极
V6 左腋中线V4水平处
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诊断学(第9版)
一、心电图测量
(一)心率的问题 (二)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三)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四)平均心电轴 (五)心脏循长轴转位
诊断学(第9版)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P波 是一组波群中最先出现的小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极产生的电位变 化,可以有多种形态。
QRS波群 电轴左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