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的开放式教学
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方法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方法【摘要】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决心一改以往的学生单纯接受式的学习传统,我们提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教学方法的突破,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的实现。
本文拟从创设轻松的数学学习氛围、教授学生解答数学的策略和鼓励学生勇于实践验证等几个方面的数学教学方法展开尝试性地探讨和深究。
【关键词】新课改;答题策略;实践验证;主动性当今社会发展瞬息万变,每个人做事情如果总是沿用单一的方式,势必会被激烈的社会竞争所淘汰。
初中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新课改的时代新风下,如果还仅仅采用强迫学生接受式的教学势必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反感。
新课改的精神告诉我们,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能一贯采用填鸭式的或者题海战术式的教学方法,一定要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和总结出更多的适合学生也与时俱进的数学教学策略。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长久兴趣,保证学生学习成绩的稳定和数学能力的提升。
具体实践中,我们根据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自己的教学体会总结出了:创设轻松的数学学习氛围、教授学生解答数学的策略和鼓励学生勇于实践验证三个数学教学方法上的突破。
一、创设轻松的数学学习氛围无数的教育工作者都问过自己:什么是教育?无数的教育家、理论家和一线教育工作者都给了我们答案,这些答案表面上看起来纷繁复杂,但是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教育就是返璞归真,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做回最真的自己。
蒙田先生也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并不是要培养一个个驮着书本的蠢材,而是要使学生经过教育之后更加强大和幸福。
”是的,初中数学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一个个数学小天才,而是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以后更好地生活和享受人生。
那么,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带怎样做才是返璞归真的数学教育呢?我们认为,首先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地学习氛围。
数学这门学科的突出特点就是思辨性比较强,学生往往学习压力比较大。
这个时候,学生尤其需要一个平静的安全的轻松的学习数学知识的环境和氛围。
浅谈新课改的理念下的探究性教学
21学习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已经走进中学校园,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使学生学会质疑、探究,学会合作、发现和创新,这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
一、唤起学生探究的本能追究是做一切学问的必要保证和成功的要素。
“探究”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最生动、最活跃的思维活动。
探究存在于一切学科领域之中,在数学中则更为普通。
数学的“探究”也是学生和教师共有的一种对未知或知之甚少的事物或真理产生认识,以及更多认识的好奇心和欲望,它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外在形式上。
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走出“条件--演译--结论”这样一个封闭的模式之中,在创设的教学情景中,要寻求师生双方的最佳结合点,利用猜想、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方式,在不断质疑、探究、满足中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增强科学的探究欲望。
思维正常的人都有探究的潜能。
娃娃坠地半月就开始用眼观察、探究充满神奇色彩的周围事物和大千世界。
渐渐地又学会动手触摸探究,尚需抱在大人手中的孩儿,虽还不会说话,但他们已会模仿或探索着堆积木玩玩具。
会爬行坐得稳的小孩有时把笔筒中的钢笔拿出来先痴痴的“看”上一会,接着便在桌子上胡乱摆弄:忽而使钢笔在桌子上打滚,忽而又用钢笔敲打桌面;想把钢笔象笔筒一样竖在桌上,一放手,钢笔倒下了……;两只小手偶尔拔出钢笔套,会让小孩端祥、好奇这“一分为二”的钢笔好一会,最终总想试着又把“分家”的笔与笔套合回去,凑巧笔进了笔套,尽管是进了一部分,小孩子也已感到很成功,小脸露出很满足的样子。
这种小孩子玩笔的过程,也是他们观察、质疑、探究、满足好奇心的过程。
因而,每一位思维正常的人与生俱来就有探究的潜能。
新课改下教师的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教师的教学方法新课改是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它致力于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作为新课改下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思维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探索出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一、个性化教育方法传统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灌输性很强的缺点,而新课改则倡导个性化教学模式,旨在照顾学生的差异性需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给予个性化的教育,尊重学生的发展轨迹,注重启迪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帮助每个学生发掘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互动式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方法是新课改下的一个重点,它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一切单向教学,重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互动式教学中,学生变成了主角,他们可以积极地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引导其他同学对话,帮助教师理解学生需求,有效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参与度。
探究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与合作,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
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逐步建立起自主探究的习惯,促进知识的积累与体验的深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同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
探索式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基于项目的、跨学科的、多元素的开放式探究学习方式。
在探索式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多种文献、工具、媒体资源开展学科的深度探索,完成跨学科的写作、发表、展示任务等。
教师在探索式教学中扮演的是辅导员、启发者的角色。
他们应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独立思维和创造力,开启新的想象和理解之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和学习动力。
总之,新课改下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全面调整和改进,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建立自信,重视教育质量和效果,努力创造互动、自主、探究、探索的教学环境,探索出更适合学生的新型教育手段,实现从知识传播到知识交流的转变,让学生在快乐、自信、高效的学习环境下学有所成,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于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感悟
合素养 的提高 。
名段 、名 句的 准确识 记都需 要 仅使 学生 能 准确掌 握 字音 ,同时
语 文新 课程 标 准指 出 , 过 高 不断 积累 。以字 音为例 ,依 据 还兼 顾 了字形 、 义 , 以说是 一 通 词 可
中语 文必 修 和选 修课 程 的学 习 , 学 “ 实际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 石三 鸟 、 事半功倍 。
审美 的过 程 。学 生在交 流的过 程 中 , 互相 学 习 , 同 共
发 展
自身综合 素质 , 积极 钻研 新教 材 , 于探索 , 力实 敢 努
践。剑
39
有神 ” “ 、 书读 百遍 , 其义 自见 ” 我 以至今 日;祖母无 臣 ,无 以终余 的行 文结构 ,还要把 它作为 一篇 。 们既 要注重 阅读 ,还 要注重 阅读 年 。 ” 人 至 深 , 以言 表 。 感 无 的方 法 。 阅读的对象不 同 、 目的不 结构 严谨 、 条理清 晰 、 理透辟 的 说
庞 杂 、 罗 万 象 , 且 平 时所 学 的 包 而
一
点, 掌握 其读 音 的规律 , 以根据 可
、
注重积 累 。 实基础 知 词 义 、词 性或 语体 色彩 的不 同来 夯
知 识 未必 就是 考试 的 内容 。因此 , 识 就 形 成 了许 多 学 生 学 习 目的 不 明 率 不高 的现象 。但我 认为 高 中语 文
创新” 五个 方 面得 到发 展 。简 而 言 1 0 0 0个 次 用 字 的 读 音 。 而 这 告诉 我们 :读 书破 万卷 ,下笔 如 “
与合 作 的能力” 。因此 改变学 生 的学 习方 式 , 为新 成
探 究学 习是从 学 科 或现 实 生活 中选择 和确 定
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形式
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形式作者:鲁琦苗春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年第05期新课改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有机结合,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教学形式教学形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实际,将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优化组合形成的动态的策略体系。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的能力。
(一)理论依据1.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新课改倡导课堂教学要体现出“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的高质量、高层次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成为时代所需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2. 巴班斯基教学优选法理论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以最优化教学理论提出了优选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学原则、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年龄的可能性、准备程度、班级集体的特征,现有条件和规定的教学时间,教师的自身可能性这六条标准。
他认为:从辨证的角度,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某种教学方法可以顺利地解决某一种教育教学任务,但用于解决另一种任务就不那么成功,而对解决第三种教学任务甚至可能有所妨碍。
因此,他主张各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
(二)教学方法的整体性、继承性以及发展性特点从教学方法论的角度看,教学方法具有整体性、继承性以及发展性的特点。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应当有规可循,但是教学作为一门艺术,不应当也不能仅依靠某几种教学方法来实现它的全部功能。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要求我们,必须在辨证法的指导下,摆脱形而上学的桎梏,根据教学目的、教学条件、师生状况等因素的不同,立足整体,优化结合,并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
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6篇
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6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6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篇1 20xx初中生物新课标再次强调了生物课程的根本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进步生物素养、培养探究才能。
针对这些理念,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我认为在教学理论中,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努力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形式。
第一、重视学生的个性开展,注重人文精神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生物学教学要求大胆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提倡和积极理论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加强生物学实验教学,积极采用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生物学和信息技术整合,使课堂气氛活泼起来,互动起来。
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他们的个性开展,新课标和新教材很好地表达了上述的精神。
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化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参与学习过程,在看、听、说、闻思全方位得到深化的体验。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有了认知的过程、学习兴趣、热情、动机得以加强,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得到了丰富,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的认识,就可能有进一步开展。
新课程指导下的学生不应是“我的眼中只有自己”,而应是关爱别人,通过和别人的接触、交流、沟通,懂得尊重人、谅解人。
新课标要求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
第二、倡导“开放式”教学,变革原有学习方式教育信息化,使得教育资共享变成现实,计算机网络作为知识传播的有效途径,正得到前所未有的应用。
新课标和新教材就是适当引进了合作式教学,加大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力度,实现了生物学课堂的开放性在这种开放式课堂中,学生学会了互相协作,学会了在和别人交流中获得信息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才能。
这对培养学生的开放思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新课标要求学生由过去被动、机械、僵化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理念下的有效教学探微
效率 高 、 教学 过程 严谨 、 生配 合 默 应是 一个动 态的转化 过程 : 有效 的 师 从
[ 收稿 日期 ]2 0 — 4 1 206 0—6 [ 作者简介 ] 李红亚 , , 师范学院副教授。研 究方向: 女 太原 教育基本理论。
效果是 教学 的生命 线 , 如 只看 但
’ 詹l颤 双月刊 20. 嘲 = 盲 066
参与等 。具备这 些特 点的教学 效性 。 从表层分 析 , 有效 教学 是一种 教 弹性 、 ( ) 效教 学重视探 讨 有效之 二 有 学形 态 , 它兼 具一 切 “ 教学 ”的品 就是有效教 学。 好
质特 征。如教得轻松 、 学得愉快 、 教学
教 的 手 方 。 综 合上述 个层 面看 , 有效教学 “ ” 过 程 、 段 、 式 及 效 益 [
种 活动 既然 能称 为 “ 教学 ”,
对 只是 允 都 曾从 “ 效 ”与 “ 学 ”两个 方 实践智 慧和教学 规律 , 教学 因素进 它 就必 然会对 人产 生一定 影 响 , 有 教 面对其 进行 了分 析 : “ 效 ” 作 行最优 化组合 。因此 , 一层 次的有 其积极 影响有 大小 之分 而 已。同样 , 将 有 看 这
出有效教学 的合理化建议 。
一
现 的教学逻辑 。教师为 了创造 一种 “ 好 教 学活动的特征 , 实中难 以发 现 完
新课改带给体育教学的变化
新课改带给体育教学的变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十年了,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回顾课改之路,一路的各种培训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新课改带来的积极效果。
下面我就个人所了解和接触到的新课改的教学变化谈一谈。
一、教学内容的变化:新课程在内容上没有限制。
也就是没有规定什么教材上,什么教材不可上,而是让老师根据学校的条件和自己的善长,选择性的安排教学内容。
新课程没有具体规定教学内容,这表面上看似乎是老师没有内容可上,其实不然,这样恰恰是给了老师一个更大的空间去发挥他的能力。
老师可以根据学校条件和自己的特长安排教学,同样,学生也可以要求老师教些大学都感兴趣的、喜欢的运动项目。
这个是对传统体育课程的一个很大的突破。
而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定,这样老师上课可能相对来要轻松,因为不怎么需要备课,且每次上课就是重复考试内容,一界一界往下带,但往往都没看到,那时的学生都已经是身心疲惫。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大家都知道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在内容要求中学生要学推铅球,而此运动项目对于学生来说是无趣味性可言的,且学生就算学会了此运动项目,对以后的锻炼可以说帮助甚微,因为不会有哪位同学平时出去运动是去推铅球的。
也许这样说是太片面了一点,但事实确实是如此。
所以,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就可放弃一些这样的项目的教学,去寻找一些同样能达到此锻炼效果的替代性项目。
比如说传统教学的中长跑项目,小学生处在身体锻炼意识不强的阶段,是没有谁乐意围绕田径场跑圈的。
有一位老师利用放风筝的方式去设计这堂课,那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学生们为了使风筝能飞起来、飞得高,都在不停的跑,在此过程中老师要的效果达到了,学生也身心愉快,乐在其中。
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的热爱,杜绝学生喜欢体育而吧喜欢体育课的现象。
二、教学方式的变化:体育课标准的不确定,教学内容的变化,决定了教师课堂控制方式的多变性。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往往倾向于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的控制方式,强调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强调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
新课改理念下的英语教学
新课改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摘要:一线英语教师要适应英语新课改精神,必须具备以下新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中,营造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过程交际化。
关键词:激发兴趣发展个性任务型教学教学过程交际化我国的基础教育以全国第三次教育会议明确提出的“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作标志,以世纪之交正式启动的新课程、新教材的实践为载体,全面进入了新一轮改革。
一线英语教师要适应这次改革精神,必须具备以下四个突出的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是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要求,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受到教育。
要使每一个学生受到良好的英语语言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也是学生学习情感的需求。
学生是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青少年,在他们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难免要经历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挫折。
成功的喜悦会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失败的挫折往往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落,失去良好的学习态度。
因此,为了使全班每个学生保持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全班每一个学生对英语学习始终保持高昂的兴趣和良好的心态,使其语言学习获得成功。
例如,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兴趣极浓,但不断地拼读拼写26个字母后会使学生变得厌倦。
他们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些字母有何用途?我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了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单词缩写形式,如WTO(世界贸易组织)、VCD (影碟光盘)、DVD(数码影碟)、USA(美国)、UK(英国)、AM(上午)、PM(下午)、AD(公元)、OK(好)、BC(公元前)等。
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很快学会了英语字母的拼读拼写,为下一步的学习建立了良好的心态。
面向全体学生也是帮助每个学生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的一种有效方式。
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情境教学
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情境教学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通过愉悦、有趣的情境营造,创设学生感兴趣、有所探究、情感投入、学以致用的学习场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情感态度等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理念、策略、教材、评价四个方面探讨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情境教学。
一、理念数学情境教学强调将数学知识融入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和探究数学的真谛,从而使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呈现出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的意义。
同时强调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价值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典型的代表如情境教学、探究性学习等。
理念的核心在于创设真实的情景,构建开放性的探索空间,调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思维力,让学生在动态的情境中感知和探究数学思想和方法,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二、策略情境教学的策略是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并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
在情境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借助有效的教具、活动和案例等情境实例,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学会通过场景分析、情境处理,以及实践演练等方式进行数学学习。
并且,情境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同伴一起完成情境分析和解决问题,共同创造美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材新课改从教材的全面改革入手,创设多种情境,鼓励学生在情境中积极思考和学习。
数学情境教学教材通常不再以简单的数学公式和问题为主题,而是更加注重数学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结合,使数学知识更有意义和可靠性。
同时,情境教材也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和颜色,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如:故事漫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材在不断拓展和创新中,从讲述数学知识到创设情境。
四、评价评价是教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表现形式。
新课改要求通过评价机制评估学生在数学情境教学中的探究和表现,而不仅仅是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测试。
同时,情境教学中的评价方法也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和克服困难,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纵向发展。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任务。
第一,教给学生必需的体育知识,指需要掌握的某些体育理论知识,一定的体育史知识及一定的体育保健学知识等。
第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育能力,这其中包括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以及运动健身方法的运用等。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观念,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而当前的体育教学呈现的并不是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课堂环境,还是一种封闭性的体育教学模式,为了更好的改变这一局面,我们不防将改变自己的一些策略。
一、教师要具有新课改的理念新课程标准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二、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传统教学中上课以教师为中心,课堂往往是教师说了算,缺少大多数学生的参与。
教学只是教师的课堂控制盒和个人的表现,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唱独角性的过程,学生成了“观众”和“配角”,课堂成了忽视学生存在的教师单方面的活动。
而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是师生互相交流、互动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还给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应是组织者、促进者,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学生共同成长。
新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互动程度水平和互动方式、成效。
新课改的活动化和探索性,使体育教学的重点由“教”的过程变化为“学”的过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要表现者。
在传统体育教学是: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模仿进行教学训练、教学练习。
学生完全在教师的操控下,处于被动的接受技能学习,这种教学关系使师生之间不能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
而新课程更加强调的是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安排 了大 量的实践性 内容 。要求尽 可能利用 自制教 具优化 课 学知 识技能 、 发展数学 能力 , 形成 良好 的个 性习兴趣 。在教 学 中, 我把学 生分成 几
个 小组 ( 自由组 合 ) , 请他 们做我 的助 手 , 一道 准备实 验器材 、
【 关键词 】 小学数 学
新课 改
小学数学 新课标犹如 一缕春风 ,为 小学 数学教 育带来 了 相学 习 , 合作学 习应加 强小组合作 学习的优点 , 把学 生合作进 希望 的春天 。 它在为小学 数学教师 开创新天地 的同时 , 也 向他 行讨论 交流活动应 用在教学 中。 课堂上学生可 4 人小组 , 互教
浅谈新课 改理念下 的小学数学教学
徐洪伟 ( 吉林省榆树市洒河镇二道小学, 榆树 1 3 0 4 0 0 )
【 摘 要 】 在小 学数学新课 改的实施过程 中, 新教材为 师生的发展提供 了平 台, 教材 不再是教 育的 目的和 结果 , 而是把教 材
作为 可以利用 的工具和手段 , 以媒 介搭建起平 等、 民主 、 和谐 的师生 关系。 学生主体地 位 的确 立是通过教 师 的主导作用来 实现 的, 教 学中教师 的激发 作用、 启迪作 用、 组 织作用和 熏陶作用是 学生主动 学习的重要前提 。
传统 的评价方式是把 数学分 数和升学 率作为评 价数学教
进 行实验演 示。通过实 验操作 , 既规范 了学生 的劳动 、 行为 习 育质量 的主要标准 , 错误地 估计 了学 生学习数学潜 力 , 更 多地 惯, 又使 他 们在 参 与活 动 中认识 “ 自我 ” , 以产 生 兴趣 和 求知 倾 向于 训练和发展 学生的逻辑思 维能力 ,却忽 视了学生 其他 欲。 方面的能 力和培养 。
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之我见
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之我见当前新课改浪潮已成澎湃之势,语文课改更是因其五彩缤纷在实践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给语文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
不过,我们也不可否认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捧着新教材,不知教什么;举着新理念,还教老一套”的现象。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想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模式谈几点看法。
一、把学生当作主人语文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人,教师应抓住文本,吃透文本,在课堂上给学生以点拨,引导他们“走得进,出得来”,这就有一个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也就是课堂上“教什么”的问题。
以前,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般都是这样的套路:小说,除了“人物”、“情节”、“环境”三个概念外,也就没什么可讲的了;散文,也只有“形散而神不散”、“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套话可言;诗歌,一般都是感知、诵读;戏剧,也就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套路介绍。
很明显,这种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不恰当的,枯燥无味且不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因此,我们的教学内容应根据不同的选文不同的学生需要有区别地组织。
如人教版高一第三单元是写人记事散文,我在讲课时先介绍这类散文的特点以及鉴赏方法,然后让学生自读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提出鉴赏中遇到的问题,再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比较赏析和讨论交流。
学生带着自己的需要上课,自然更积极主动,教学效果明显。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先生曾指出: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这应该作为一条规则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
学生主动、踊跃,学习充实、轻松是课改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老师正确地引导和调控,理性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首先,教师应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是文本研习,而新课程强调审美探究,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教师就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方法上给予指导。
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实践
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实践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而教学实践则是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学实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新课改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教师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努力构建高效、生动、富有活力的课堂。
一、新课改理念的核心内涵新课改理念主张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它摒弃了传统教育中“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提倡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教学目标上,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
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改的重要原则。
这意味着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此外,新课改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融入社会、科技等多方面的元素。
同时,课程的实施也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实践,拓宽学习的渠道和空间。
二、新课改理念下教学方法的变革在新课改理念的推动下,教学方法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情境教学法逐渐受到青睐。
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知识的应用和价值。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的过程中掌握计算和货币的使用。
小组合作学习也成为常见的教学方式。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比如,在科学实验课上,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共同探讨实验结果和问题。
探究式学习也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提出问题或课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寻找答案。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中学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大全
中学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大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
新课程更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实施进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方法,由数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创造性地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完全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自己去推论数学结论,要善于创设数学题目情形,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进程,让学天生为“跳起了摘桃子的人”,而不是“盛桃子的筐”,给他们讲得应尽可能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可能多些,学生自己能够自主解决的,教师决不和盘托出。
这样才有益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传统的数学教学由于过分预设和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烦闷,缺少生气和乐趣,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成了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课堂上倦怠应付,与创造的喜悦无缘,师生都没法在课堂上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学进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进程,是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进程。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信息传递方式,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互动和教学关系的构成。
一、教师不但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更是知识的增进者、引导者;学生不但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更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
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就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进程,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引诱,点燃其思惟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结论的构成进程,体会科学家走的路,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二、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意义关系。
师生之间的交往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具有民主、出国留学、同等的特性,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协商,建构学生多样化的主体活动,完成认知和发展的任务,从而增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展。
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打造高效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打造高效的教学模式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打造高效的教学模式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中国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们需要打造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的提升。
首先,高效的教学模式应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而非简单地传授知识。
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合作学习、项目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高效的教学模式应注重实践教学。
新课改提倡将实践教学纳入课堂教学中。
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
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倡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高效的教学模式应注重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发展潜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个性化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差异化教学、小组辅导和个别指导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潜力,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另外,高效的教学模式应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信息时代,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在线学习平台等,来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线互动和自主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在课堂外的学习和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和信息获取的能力。
最后,高效的教学模式应注重评价和反馈。
新课改强调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
因此,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和反馈是至关重要的。
2024年生物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3篇)
2024年生物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生物新课改,给我许多思考,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
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
下面谈谈自己在本次新课程培训中的一点体会。
一、新课改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新课改的定位更加着眼大众,为的是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
明确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所以,新课改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1、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3、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具有社会责任感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5、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6、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面向世界的视野和与其他国家、民族交往的能力。
二、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
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
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一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长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长,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
新课改下的教学设计理念及策略
新课改下的教学设计理念及策略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根本任务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完成这一任务,落脚点在课堂教学。
课程改革如果不能把改革的理念和思想融进课堂教学,并以此统摄和改造教学过程,再好的课程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而课堂教学如果不能从根本上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也只能是无本之花。
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特点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单向平面地讲授教科书的活动,“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这种传授活动的金科玉律。
”在这种理念下,教师崇尚钻研教材,视处理好教材、教好教材为教学艺术。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
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创造性地开发教学资源、开放性地规划教学过程,以达到生成性实施课程的目的。
要达到以上的目的,首先要搞好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这里我不论述什么是教学设计及其基本程序,单单讲其以下几个基本理念:㈠创设“学习环境”新课程所指的学习环境,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四要素:“教师”、“教材”、“学生”和“媒体”。
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三个要素。
⑴情境:新课程所说的学习情境特指一种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情境,并要求把学习任务全部置于情境中。
⑵协作:新课程特别强调特定情境中学习活动的交往、合作和互助,协作在更高层次上促进个性的经验、方式和信念的内化和提升。
⑶资源:新课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五大学习资源: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资源(教材);二是教师与教师的帮助;三是学习环境中特定的问题情境和合作性学习;四是将与学生个性相对的学生群体;五是学习活动中的所有因素、事物、人物,尤其是学生的课堂活动。
㈡整合教学目标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
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强调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经历”和“体验”,使学生既能掌握知识又学会反思、评判,并有所创新。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强调认识与情意的统一,“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理念下的开放式教学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真诚地与学生合作,共同创造一种新的课堂文化。
在开放学习空间里,教师按照学生的发展、兴趣、经验、认知以及不同的主题,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去实验、操作以及不断发现。
因此全方位的开放教育理念不拘泥任何教学形式,教师亦可由学生学习过程中了解并比较差异性,而引用不同的教学法。
一、让学生和自己一起备课
备课,从来都是教师的事,一篇教材在手,找资料。
翻教参,写教案,把教材琢磨透了在教给学生。
教师就像觅食的老鹰,学生只要张嘴就行了。
长此以往,教师累,学生厌。
教师辛苦的劳动却剥夺了学生自己寻找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剥夺了他们自己思考、求证、体验的过程。
违背了新课程自主、探究的精神。
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参与老师的备课,请学生来帮助自己备课,搜集资料,提出想法。
如《但愿人长久》我就布置学生回去查找相关资料。
学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找到苏轼的故事,描写月亮的诗歌,中秋的传说,有摘抄的,有打印的,有从网上下载的,还有软盘。
形形色色,简直可以举办一个中秋专集了。
我经过精心选择,引导学生读诗,品诗,又延伸迁移,学生们在诗的意境中畅游,和苏轼同感人有悲欢离合,知道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知道杜甫:“今日苻州月,闺中只独看”。
欣赏到“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美景。
教师因为放手而轻松,学生因为动手而兴奋,何乐不为呢?
2、和学生一起探究学习
韩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今天,学生学得知识已不全依赖教师。
所以,教学中要善于和学生一起探究,不要怕丢面子。
在学《动物园的晚上》时,有学生问我猫是怎样睡觉的,我还真不知道,于是我叫他查找资料,请教家里养猫的同学,我也去找,我不能留给学生一个“?”。
后来他果然找到了,欢天喜地地告诉我,我就仍装做不知,看着学生好为我师的样子,我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
二、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几项措施
第一:精心选择开放的教学内容
1、活用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学习的载体。
正如叶圣陶先生强调:语文教材只不过是例子,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这门工具,形成自己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灵活选用教材内容,根据自己的教学所需,可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删减增补工作。
新课程标准下的汉语拼音教学,每一课都配有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图”,提供学习字母的情境,用以指导学生观察,同时配有相应的“语境歌”,帮助识记。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侧重之分,不能把过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教学生看图说话或背诵儿歌中,而要将声母、韵母和拼读练习作为教学重点。
在指导学生看懂情境图的过程中相机学习语境歌,灵活运用生动形象的儿歌,切忌死记硬套,教师更应提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编语境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如在教学“ao、ou、iu”时,教师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按照儿歌一句一行地教,而是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当学生说到小朋友在游泳时学“游泳健儿不怕冷”,谈到小朋友的穿着时教“身穿花棉袄”等,真正把学生放在首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如教学声母zh时,在学生在观察了表音表形图后,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编顺口溜“z加椅子zhzhzh;一只蜘蛛zhzhzh;蜘蛛网zhzhzh;一根树枝zhzhzh”等,学生跃跃欲试,创意纷出。
让学生灵活学习语境歌,教学中将情境图和语境歌融会贯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渗透教材,加强校内外沟通作为教材的语文课本虽然大部分都是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生动形象,但也有少数课文中人物的背景或生平事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孩子缺乏那个时代的体验,很难理解和接受课本内容。
因此,在开放式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不能停留在教材上,不能受课本知识的限制,而应不断补充拓展一些学生感兴趣和喜欢的内容,在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丰富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
实践证明,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并将丰富的大社会的知识融入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教师和自己是一体的,还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
《咏华山》是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中的一篇课文,采用了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
这篇课文将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集于一体。
在教学中,在学生充分感知华山语言美的基础上,我采用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组合画成一幅画,学生画的画,贴的贴,各展其能,当学生完成自己的创作后,教师展示一生的作品,然后让学生主动参与民主评议,“你觉得他画得怎样?”学生有的表扬学生画得很好,说“他把太阳画在小孩头上很好,因为华山离小孩很近。
”,有的提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觉得他把白云的位置画错了,要画在山的中间,因为山腰是在山的中间。
”
实践证明,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并将丰富的大社会的知识融入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教师和自己是一体的,还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
三、关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要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有:
①预习的习惯。
学生进行预习,可以有三种层次:第一种是课前看一看(或翻一翻)课本;第二种是看课本解决生字词(语文、外语)、做做练习(数、理、化);第三种是查找资料作深入研究。
大多数学生可以达到前二个层次少数学生能达到第三个层次。
学生达到何种层次,与教师坚持要求、督促检查有关。
不同学科、不同章节应该有不同层次的预习要求。
②复习的习惯。
学生进行复习,可以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先复习,后做作业;第二种是先做作业,有时间再复习;第三种是安排时间复习。
注意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结构。
多数学生应达到第一种要求,随着学习深入,应对学生提出第二、三种要求。
教师布置假期作业,应要求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
使其系统化、结构化。
③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自己能查词典解决。
长期坚持,就能养成使用词典的习惯。
教师要有计划地布置使用工具书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独立地解决疑难问题,条件具备时,让学生到电子阅览室利用互联网检索并下载文件。
总之,今天及未来的社会已经走向更为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强调民主、自由、平等的原则,不赞同权威控制的做法,容许不同意见的表达,能让更多元化的措施存在,以提供给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
开放式教学具有良好的对接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行为能力,对提高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有积级的推进作用。
开放性教学是生物课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新课程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未来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