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黑人小说“混杂性”创作动势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美国黑人小说“混杂性”创作动势透析

摘要美国黑人作家的双重历史、双重传统导致了其双重文化身份。一方面,黑人作家渴求与白人文化认同,得到白人文化的认可;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为维护黑人身份和种族文化而与白人文化分离。他们的双重身份使其作品在语言、叙述策略和主题等方面呈现出一种与白人主流文学具有差异性重复的“混杂性”特征。这种混杂的状态不仅消解了所谓的白人主流文化的权威性,而且开启了创造、生成新意义的可能,为少数族裔文化的生存提供了生存空间。

关键词:美国黑人小说创作特征混杂性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美国黑人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及其肤色问题的缘故,在文化身份上表现为既是黑人又是美国人这两种相互冲突的认证。正是这种“双重意识”导致了美国黑人作家两难的创作困境。一方面,黑人作家渴求与白人文化认同,得到白人文化的认可;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为维护黑人身份和种族文化而与白人文化分离。他们的作品表现出一种“在同化和分离之间持续的张力”。在当前全球化语境氛围里,在一些文学批评的有效介入下,当代美国黑人小说的创作发生了重要的转型,黑人作家对白人主流文学进行带有差异的模拟,即在表面语言符号一致的编码下以差异性的黑人英语表述来体现黑人性。这种创作模式的转变使黑人作品呈现出一种与美国白人作品既相像又不同的“混杂性”特征。这种混杂的、矛盾的并

且模棱两可的生存状态不仅为处于边缘地位的美国黑人文学赢得了可发展的第三空间,而且有效地消解了白人主流话语中的各种等级制严格的界限与桎梏,成功地推动了世界各民族文学走向多元与并生的发展状态。

一美国黑人作家的创作困境及民族主义话语的危机

美国黑人的前辈作为来自非洲的奴隶,被投放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地理、政治与文化环境之中,并被迫在异文化的环境中求生存。这种生存方式的独特性同时也导致了杜波依斯所提及的黑人的“双重意识”的发生,即美国黑人在文化身份上表现为既是黑人又是美国人这两种相互冲突的认证。

而美国黑人既是黑人又是美国人的文化身份,也给黑人作家的写作造成了不少的困难。根据沃尔夫冈·伊瑟尔的“接受反应美学理论”,每一个作家在创作时心中都有一个“暗隐的读者”,即其作品是供谁阅读消费的。而黑人作家的身份二重性,直接导致了j·w·约翰逊在“黑人作家的困境”一文中所提到的问题:

“美国黑人作家面临着一般作家一无所知的问题——双重读者问题。这不仅仅是双重读者,而是分裂的读者,是由意见相左、观点对立的两种人构成的读者。一个黑人作家一拿起笔,或一坐在打字机前,他就必须立刻有意或无意地解决这个双重读者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位黑人作家根据自己的体验来真实地揭示黑人的价值所在,那他的作品当然会得到黑人读者的积极反应,但白人读者对此会茫然不知,或熟视无睹。他不仅会失去占主流的白人

读者,而且会失去在白人主流社会得到认可的机会,从而会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得不到世界的承认而走向消亡。但如果黑人作家以白人的眼光来考察黑人的世界,即为了寻求个体的身份得到那种主导文化的认可,刻意去迎合所谓的西方美学规范和文化准则,从而忽略自身文化传统的真实存在,这种民族特色的淡化和种族意识的消解不仅会使黑人作家失掉自己的立身之本,更会造成黑人文学特色的丧失。正是这种双重传统和双重意识身份最终导致了黑人作家创作的两难抉择之困境。

始于1964年的黑人文艺运动是美国黑人历史上一次新的文艺复兴,是美国黑色权利运动的具体体现,其规模和影响超过了上世纪20年代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这一运动旨在宣扬黑人文学艺术的独特性及其种族性,即“黑人性”(blackness);强调黑人文化的灵魂,宣称黑人文学作品存在的价值在于直接反映黑人追寻自我的经历,表现置于“双重意识”围绕之下的黑人的困惑,及黑人在美国社会中被置于不知何去何从、进退维谷的境地,和展现黑人自豪和黑人自我实现的精神。黑人文艺运动在一段时期内表现出比较强的理论生命力,“但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似乎关注于意识形态的展示,太注重政治目的,其挑战性的立场和强调以非洲文化为中心的价值观因不能被美国主流社会所接受而略显孤立”。黑人文化民族主义话语的生存充满了危机。

二“混杂性”创作模式的崛起

“混杂性”(hybridity)一词在当代文学、文化批评话语中成为

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从词源上讲,混杂性一方面指的是生物或物种意义上的杂交,另一方面指的是语言,尤其是不同语系、语种或方言之间的混杂。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率先将“混杂性”概念借用到后殖民理论中,对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他的政治思想与创作灵感主要来自于对后殖民主义奠基人法侬著作的创造性误读与挪用,他的主要哲学思想是德里达的差异概念与拉康关于主体概念中与他者的关系的观念。法侬在其重要著作《黑皮肤,白面具》中以隐喻的方式说明第三世界中的这种西方制造出来的他者的身份,只能是一种混杂的形象。法侬说,人们通常所说的黑人灵魂乃是白人的人为制造,是白人制造的他者。

霍米·巴巴继承并发扬了法侬的观点,认为法侬仍未摆脱那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的观念,即他只看到了黑人与白人的对立,却看不到更高级的统一。霍米·巴巴认为,后殖民者可以通过以一种介于游戏性和模拟性之间的独特方式来对殖民话语进行“带有差异的重复”,即在表面上模仿西方主流话语,同时又与本土文化杂糅为一体,从而使之变得不纯,进而达到削弱、解构并颠覆殖民话语的目的。

巴巴的“混杂性”理论为人们提供了当语言由主流文化模式所控制时,如何在反抗西方白人主流社会的同时,学习西方并超越西方。因此,很大程度上,这一批评理论适应于黑人文学批评与研究。从美国黑人文学创作的现实来看,黑人作家与批评家必须面对非洲文化传统和西方文化传统这两种传统。前者是其文化的源头,而后者

则是他们生存的现实。为了生存并进入居住地的民族文化主流,黑人不得不与白人民族文化相认同,但其身上所深潜的族裔文化记忆却难以挥去,并无时无刻不在与新的民族文化身份发生冲突而达到某种程度的新的交融。因此,黑人文学不可避免地要表现他们在异域生存中所面临的文化认同的挑战。此时,他们必须借助于社会主流的语言形式即英语,来进行文学创作和批评实践,在西方文化背景中凸显自身的、有明显差异的文化传统与民俗风格,在英语的“标准”表述中突出自己的异质特点,即在表面语言符号一致的语码下,以差异性的黑人英语表述来体现其黑人性的民族文化特征。

三黑人文本的混杂性特征

美国黑人作家在对白人主流话语进行蓄意颠覆以达到“间离效果”的同时,又在调整自身的文化传统中的主题、叙述模式等,从而形成了美国黑人文学创作中的“混杂性”的个性特征。这种混杂性主要表现在黑人文本的叙述语言上、主题上及叙述策略上。

1 语言上的混杂性

由于文学创作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因而美国黑人文学首先要对语言进行反表征,即用美国黑人式的“非正统”英文在文本中以语言形式展示黑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遭遇。美国黑人前辈被迫来到新大陆,他们自然对赋予他们奴隶地位的语言符号系统存在着根本的怀疑态度或抵触情绪,而出于生存的需要,他们又不得不以这一语言进行基本的言说。于是,他们在学会并运用这一语言的同时又必须对其进行改造、加工,以抵制自我意识毁灭的进程。因此,在黑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