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助词的产生发展
元代结构助词“的”
contents •元代结构助词“的”的概述•元代结构助词“的”的分类与用法•元代结构助词“的”在句法中的位置和功能•元代结构助词“的”与现代汉语中其他助词的比较•元代结构助词“的”的发展与演变目录概述定义与特点元代结构助词“的”是一种虚词,用于连接名词和动词,表示所有、所属关系。
特点元代结构助词“的”具有高频率使用、语法功能丰富、表达含义多样的特点。
元代结构助词“的”起源于唐代“底”字,表示所有、所属关系。
起源在宋代,“底”字逐渐演变为“的”字,并在元代得到广泛应用。
发展历史演变元代结构助词“的”可以连接名词和动词,表示所有、所属关系。
例如,“我的书”、“他的房子”。
连接名词和动词使用“的”字可以强调名词或动词所表达的意义,增强表达力。
例如,“这本书是我的,不是你的”。
强调作用元代结构助词“的”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成短语,如“所有的”、“大家的”。
构成短语语法功能分类与用法标记领属关系,表明某物或某人属于某人或某物。
详细描述在元代,领属结构助词“的”常用于领属关系中,通常出现在领属者和被领属者之间,例如“他的书”中的“的”就标记了“他”和“书”之间的领属关系。
总结词标记修饰关系,表明某个词或短语修饰某个词或句子。
详细描述在元代,修饰结构助词“的”广泛用于修饰关系中,通常出现在修饰词和被修饰词之间,例如“美丽的花朵”中的“的”就标记了“美丽”和“花朵”之间的修饰关系。
总结词标记话题关系,表明某个词或短语是话题的中心。
详细描述在元代,话题结构助词“的”用于话题关系中,通常出现在整个句子的前面,例如“关于他的书”中的“的”就标记了“他的书”是句子的中心话题。
标记动词的结果或状态。
详细描述在元代,动词结构助词“的”通常出现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结果或状态,例如“他写的书”中的“的”就标记了“写”这个动作的结果。
总结词动词结构助词“的”VS句法中的位置和功能用于标明名词的领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
10中古结构助词
第十讲xx结构助词“底”产生和发展一、“底”的产生和发展结构助词“底”产生于唐代;进入宋代,“底”字结构的类型开始完备;元代中叶开始,结构助词“底”就通常写作“的”了。
能够确定最早的结构助词“底”是唐代的《本寂禅师(约840-901)语录》:“沙门岂不是大慈悲底人。
”《敦煌变文校注》(黄征、张涌泉校注,中华书局,1997)中,“底”出现14次,其中:“名词+底”(3次)弟一且道上头底,弟二更道东头底,弟三更道西头底。
(不知名变文)“动词+底”(2次)此是俗门作底。
(维摩诘经讲经文)其医人忽尔抬头,见此中官,更言曰:xx道底是那。
(同上)“形容词+底+名词”(1次)到家各自省差殊,相劝直论好底事。
(解座文汇抄)“动词+底+名词”8次惟愿如来慈念力,为说前生修底因。
(金刚丑女因缘)汝等昨夜见底光,非是释梵四天王。
(频婆娑罗王后宫綵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已满今生发底愿,并无魔难及诸灾。
(维摩诘经讲经文)在成书于五代的《祖堂集》中,“底”大量使用,多达230余例。
但《祖堂集》中,体词性“底”字结构实际出现的只有“名+底”、“形+底”、“动+底”、“动+底+名”,1例“形+底+名”;“名+底+名”没有出现。
用例中“动+底”“动+底+名”最多,“形+底”其次,“名+底”不足十分之一。
进入宋代,“底”字结构的类型开始完备。
首先,唐五代时期少见的“形+底+名”结构开始常见。
例如:臣括答云:“但没便宜底文字,便总道‘错误’即休,怎生使得!”(沈括《乙卯入国奏请》)另外,未见于唐五代的“名+底+名”结构在北宋中期(或略晚)有了较多用例。
例如:循性者,马则为马之性,又不做牛底性;牛则为牛之性,又不为马底性。
(二程集)由于语音的变化,宋代以后,“底”逐渐写作“的”。
如有些小的公事,也且休恐恶模样。
(沈括《乙卯入国奏请》)(按:蒋、曹以为《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二二三年盩厔重阳万寿宫圣旨碑”中“好的歹的,丘神仙你就便理”,是“底”写作“的”较早的可靠例证。
元代结构助词“的”研究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声明研究生院:本人同意《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的内容,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委托研究生院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希望《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给予出版,并同意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和CNKI 系列数据库中使用,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论文级别:□硕士□博士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字学论文题目:元代结构助词“的”研究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作者联系地址(邮编):吉林大学文学院(130012)作者联系电话:138****9446作者姓名张 论文分类号 H146 保密级别公开研究生学号 2006122046学位类别文学硕士授予学位单位吉林大学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字学培养单位(院、所、中心)文学院研究方向汉语史学习时间2006年9月至2008 年6月论文中文题目元代结构助词“的”研究论文英文题目Studies on Structual Auxiliary“的”of the Yuan Dynasty关键词(3-8个)元代的纯汉语白话直译体姓名徐正考职称教授导师情况学历学位博士工作单位吉林大学论文提交日期2008年4月10 日答辩日期 2008年月日是否基金资助项目否基金类别及编号如已经出版,请填写以下内容出版地(城市名、省名)出版者(机构)名称出版日期出版者地址(包括邮编)内容提要本文对元代结构助词“的”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综合归纳了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以下结论:1.结构助词“的”在元代的具体表现是对以往用法的比较全面的继承,并立足于此而有所发展。
从汉语助词的起源_发展_演变看促使实词虚化的几点动因(精)
语文学刊2009年第4期从汉语助词的起源、发展、演变看促使实词虚化的几点动因○王鸿雁(深圳大学,广东深圳)”、“个”、“着”的起源、发展、演变的过程,从这[摘要];二是从某个词义的;三是其他因素如语言的接触、历史文。
;实词虚化;语法化[关键词]中图分类号:H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09)04-0015-03 语法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实词逐渐虚化为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法成分的过程;二是指短语或词组逐渐凝为一个单词的过程,可分别简称为词汇的虚化和短语的词汇化。
这两种现象各有其产生的原因和演变的规律,需要分别加以研究,本文讨论的范围只限于实词的虚化。
语法化是个连续渐变的过程,每个实词的虚化都有它们各自的诱因,各自的历程。
一个实词虚化的过程,大体可以通过这个实词的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而引起词义的变化来考察;也可以反过来从某个实词意义的引申变化来观察它的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词义的进一步变化等。
也就是说,实词虚化的过程是可以通过句法位置、组合功能以及词义的引申演变等方面观察到的。
实词虚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本文仅以助词为例对诱发汉语实词虚化的动因做一些探讨。
(一)“却”近代汉语中“却”字是从动词发展演变为助词的。
《说文解字》:“却,节欲也。
”汉代前后产生出“退”“使退”的意思,如:(1)沛公自度能却项羽呼?(史记・留侯世家,卷五)到魏晋又进一步变为“去”意,成为趋向动词,在述补结构中用作补语:(2)夷甫晨起,见阂钱行,呼婢曰:“举却阿堵(世说新语・物。
”规箴)在以后的文献中,“却”作补语又表示趋向转变为表示结果,例子也有所增加。
(3)锋出登车,兵人欲上车防勒,锋以手击却敌人,皆应时倒地,于是敢近者,遂通害之。
(南齐书・高祖十二王,卷三五)以上“却”字的词义类似“掉”,表示动作的对象被消灭、去除,是“杀、击、了”这类动作的结果。
这种“却”字虽然词义比表“去”意的“却”虚化了,但它仍然带实词义,所以这个时期出现的带“却”的动词只有上面列举“阂”之外的为数不多的几个。
汉语史 汉语发展史的分期及规律
中古汉语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语音上, 1.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语音系统
形成;
2.平、上、去、入四声形成; 3.轻唇音产生;舌上音产生; 4.庄组声母和章组(章昌船书禅)声母合
并;
5.大量古入声字(长入)变为去声。
(二)词汇上, 1.四声别义现象普遍加强; 2.复音词大量增加; 3.有了一定数量的外语借词。 (三)语法上, 1.第三人称代词“他”产生; 2.动词时体系统开始出现; 3.系词“是”和新的判断句广泛应用; 4.否定句、疑问句的代词宾语普遍移到动
B.中期《诗经》等韵文材料丰富,上古韵 部系统得以建立;词汇数量大大增加,并 有20%左右的复音词;产生了一个完整的 虚词系统。
C.后期齿头音精组声母逐渐分化为精、庄 两组声母;复音词数量增加;系词“是” 开始出现。
二、中古期
从公元4世纪(晋)到公元12世纪左右, 即南北朝、唐、宋时期。
其中六朝为中古前期,在这一时期里, 少数民族统治中国北方,中原士族迁居江 左,引起汉语和北方民族语言的融合以及 汉语方言的变化。唐代是中古中期,宋代 是中古后期。这两个时期,经济,文化达 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促进了以中原语言 为基础的汉族共同语的广泛传播和发展。 但到了南宋,汉语又开始酝酿着新的巨大 变化。
4.现代期
从“五四”运动到现在。以北京音为标 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 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 共同语(普通话)最后形成。
汉语在上述各个发展阶段中,语音、词 汇、语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语言的变 化不是通过突变,而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 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消亡而实现的; 同时一种语言现象从开始出现到普遍应用, 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 汉 语 发 展 史 的 分 期及规律
《汉语史》助词的发展教案
《汉语史》助词的发展助词可以分为结构助词和句末助词(语气助词)两类。
大概情况如下:一、结构助词的发展上古汉语结构助词“之”(《马氏文通》叫介字,杨树达《词诠》叫连词)。
中古产生了“底”和“地”。
二、语气助词的发展金文中语气词“哉”出现了4次,《尚书》里用了112次,“矣、焉、乎”偶尔出现。
春秋以后语气词大大发展起来不,如“也、矣、已、耳、尔、焉、乎、与(欤)、邪、哉、夫、兮、猗”等。
语气词可表达判断、肯定、已然、限制、提示、感叹、疑问等多种语气。
到中古时,上古的许多句首、句末助词逐渐不用了。
但产生了新的语气助词,形成了新的助词系统。
(一)结构助词“的”、“地”字的歷史上古结构助词,“之”字因古汉语所述甚详,此处略讲。
中古新的结构助词,“的(底)”字产生于唐代;“地”产生于六朝。
(1)“的”字“的”字的較早形式是“底”字,見於唐宋人的語錄、話本等。
表领属或修饰关系。
例如:①烧却前头草,后底.火来,他自定。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②理只是人理,甚分明,如一條平坦底.道路。
(河南程氏遺書)③真实底.事作麽生?(《傳燈錄》)④煖底.雪,活底.花,嫩底.柳。
(宋張鎡《南湖詩餘》)大家一向都認為“底”字是從“之”字變來的,但它們的語法作用有不同之處。
“之”字必須放在名詞的前面;“底”字的後面可以没有名詞,甚至它可以放在句末,构成成名词性“底”(“的”)字短语,这种“底”不能换用“之”。
例如:①王介甫家,小底.不如大底.,南陽谢師宰家,大底.不如小底.。
(宋王铚默記)②曰:“有幾人病?”師曰:“有病底.,有不病底.。
”曰:“不病底.莫是智頭陀否?”(《傳燈錄》卷十四)③今日不好,明日好,不是將好底.换了不好底.。
(《朱子語類》)(2)“地”字六朝时,詞尾“地”字已产生。
“地”和“底”的分工是:“底”用於一般的形容詞和定語,“地”用於連緜詞。
例如:①刘作色而起曰:“使君如馨地.,宁可斗战求胜?”(《世说·方正》)此一節,子思吃紧為人處,活泼潑地.。
汉语语法发展概要
(二)平声为动词,去声变为名词。 平声为动词,去声变为名词。
传——《荀子不苟》:“名不贵 ——《荀子不苟》 苟传,唯其当之为贵”又 “传曰: 苟传,唯其当之为贵” 传曰:
(三)平声或上声为形容词,去声 平声或上声为形容词, 变为动词。 变为动词。 ——《诗经缁衣》 好——《诗经缁衣》:“缁衣之 好兮” 诗经彤弓》 好兮”又《诗经彤弓》:“中心 好之” 好之”
一、上古语法的特点 上古:从殷商至西周是上古前期, 上古:从殷商至西周是上古前期, 从春秋战国到秦是中期, 从春秋战国到秦是中期,西汉是上 古后期,东汉是过渡期。 古后期,东汉是过渡期。
首先, 首先,词类还没有相互区别开来的语法 标志。一个词往往兼有名词、动词、 标志。一个词往往兼有名词、动词、形容 词的词性。在上古汉语里,词序重于词性, 词的词性。在上古汉语里,词序重于词性, 词性有很大的灵活性。 词性有很大的灵活性。
(三)近代汉语的语法 自隋唐五代至鸦片战争, 自隋唐五代至鸦片战争,是汉语史的 近代时期。 近代时期。这是汉语文学语言日益走 向完备成熟的时代。 向完备成熟的时代。汉语语法的构造 和表达形式都比前一时期有更多更大 的发展。 的发展。在这个时期产生了不少著名 作家、学者, 作家、学者,他们运用非常丰富多彩 的语言,写下了许多精彩的文学作品, 的语言,写下了许多精彩的文学作品, 其中记录下来的语言结构和多样化的 语言表达手段, 语言表达手段,给近代以后的汉语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语语法发展概要
主讲人---于光辉 主讲人 于光辉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讲授汉语语法发展的大概 历程, 历程, 使大家对于语法的发展建立起“ 使大家对于语法的发展建立起“史” 的概念。 的概念。 教学重点:各个时期的语法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各个时期的语法主要特征。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建立起完整的汉 语语法发展、变化、完善的体系。 语语法发展、变化、完善的体系。
《汉语史》练习及答案.doc
《汉语史》练习及答案一、填空题I、我国历代学者对汉语的研究,从当时研究工作的主流來看,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至东晋末为②()阶段、南北朝至③()为④()阶段,第三阶段是全面发展阶段。
2、我国第一部按事物类別编排的同训词典是①(),它开创了辞书释义的通例,为训诂学奠定了基础。
我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词典是《方言》,作者是西汉的②()。
我国按字的偏旁编排的第一部字典是③(),作者是④()时期的许慎。
⑤()(又名《逸雅》)。
它是一部用声训的方法探求名源的字典,作者相传为东汉⑥(),作者认为一切事物的命名都是有根据的,从语音可以追寻语义的来源。
推求的方法是“声训”,以同音字和音近字为训,咅近字包括“双声字和叠韵字”。
3、遠在①()时期,中國人已經能够把每一個音節分為兩部分,就是現代所謂聲母和韵母。
元代周徳清所写的©()是為指导元曲制作而编写的一部韵书,该书完全以元代北方官话的实际语音为依据,這是現代漢語普通話的重要歷史文獻。
4、明朝梅膺祚编的①()是一部编纂原则方法定型化的通俗实用的大型字书,它改《说文》部首为②()部,并设难检字表,按笔画数多少为序排列。
体例完善,归部合理,编排科学,训释全面,书证详备。
5、《說文》之學,以清代為最盛。
清代研究《說文》者不下數十家,其中最著名的是所谓“说文四大家”,著作有段玉裁的①()、王筠的②()和《说文句读》、桂馥的③()、朱骏声的④()。
6、元明时期,随着全浊咅的消失,非、敷、奉三母合流并变成了普通话的声母①()。
清初樊腾凤的《五方元音》里,“剪”母字有“精、尖、尊、钻”,“金”母字有“京、坚、根、干”,这可以证明此时还没有普通话里的©()三个声母。
7. 到了中古代,在实际口语里,“其”和“之”已经不用了,而代之以第三人称“伊”、“渠”、()三个形式。
&词头“阿”字大约产生在();动物名称加上词头“老”字,()时已经有了,而“老师”、“老婆”的“老”约产生于();词尾“儿”字约产生在(),洪诚先生认为,“子”字词尾在()时已经成熟。
近代汉语助词
近代汉语助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代汉语助词在语言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增强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使得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和丰富。
助词的使用不仅可以让句子更加流畅,还可以帮助听者更好地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本文将就近代汉语助词的起源、分类和功能进行详细探讨。
在古代汉语中,助词的使用非常有限,大部分语言单位是通过词语的词序和词汇成分来表达的。
而随着语言的发展和演变,近代汉语助词的使用逐渐增多,其功能也日益丰富。
助词可以分为虚词类、结构助词类和独立助词类三大类。
虚词类助词包括了“着”、“了”、“过”、“地”等,它们主要用来表示动作的状态、程度或方式。
“他走着走着,突然停下来了。
”中的“着”表示动作的进行状态。
而“她已经做过这个实验了。
”中的“过”表示动作的完成。
结构助词类包括了“的”、“地”、“得”等,它们通常用来连接词语或句子成分,起到连接、修饰、衔接的作用。
“他的书包很沉。
”中的“的”起到修饰“书包”的作用。
而“慢慢地走”中的“地”连接了“慢慢”和“走”两个词语。
独立助词类包括了“吗”、“呢”、“吧”等,它们通常用来表示疑问、加强语气或表示建议。
“你喜欢她吗?”中的“吗”表示疑问。
而“我们去吃饭吧!”中的“吧”表示建议。
近代汉语助词不仅在语法功能上发生了变化,还在语音、语调上进行了一些调整。
“了”在口语中往往读作“liao”,而在书面语中读作“le”。
这种变化反映了汉语助词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近代汉语助词的使用丰富多彩,为语言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学习近代汉语助词的分类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助词,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近代汉语助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字数不够,无法继续】第二篇示例:近代汉语助词是指在现代汉语中用来表示语法和语义关系的一类词。
助词是汉语中的一类虚词,不具有实际含义,但在句子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助词有很多种类,包括了表示语气、时态、语义关系等等。
第十二章 汉语语法发展的趋势[22页]
汉语词汇的发展是实词不断虚化,新的虚词不断产生。新虚词的产生 ,体现在单音虚词和复音虚词的产生两个方面。
(一)单音虚词的产生 ✓ (1)实词虚化。汉语单音虚词的产生有两种方式,即直接虚化和 间接虚化。直接虚化也叫实词虚化。 ✓ (2)虚词的转化。虚词的转化,具体是指单音虚词的间接虚化。 所谓虚词的转化,是指一些语义比较实的虚词转化为意义更加抽 象的虚词。
• 复音虚词“因而”由两个不同层次的词凝固而成。
• 汉代以后,由于“而”进一步虚化为后缀,所以,“因而”也理所 当然地成为复音虚词,用于表示结果。
• 复音连词“虽然”,在上古,由表示让步的连词“虽”与指示代词 “然”连用。
• 现代汉语中,副词“好不”用在某些双音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深 。早在唐五代,“好不”的结构是“好,不+动词”,用于否定。
第十二章 汉语语法发展的趋势
第十二章 汉语语法发展的趋势
汉语语法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词 法的发展表现在:新的虚词不断产生,虚词的应用不断规 范,结构助词和词缀的使用不断广泛。句法的发展表现在: 句法手段多样化,单句和复句结构复杂化,句法表达严密 化。汉语语法发展的基本趋势是词法的应用趋向规范化、 句法的表达趋向严密化。
目录
第一节 词法的发展 第二节 句法的发展
第一节 词法的发展
在汉语言的发展史上,汉语语法发 展的基本趋势是词法的应用逐渐规范化 和句法的表达逐渐严密化。词是语言表 达的基本组织结构,词法在语言组织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汉语词法的发展表现 在许多方面,这里主要谈三个方面:新 的虚词不断产生;虚词的应用不断规范; 结构助词和词缀的使用不断广泛。
语法的演变
各家对于汉语史的不同分期
王力在《汉语史稿》中提出的分期: 上古期: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入华以前) 过渡期:三----四世纪 中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期) 过渡期:十二、十三世纪 近代: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 过渡期: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现代:五四运动以后
以往关于语法演变机制的研究
最早明确讨论语法演变机制的学者似是法国语 言学家梅耶。在《语法的形式的演化》一文中, 梅耶指出,语法形式的建立主要有两个过程: 一是“类推”,即一个形式因类似于另一个形 式而产生;二是“语法化”,即一个本来独立 的词转化为表达语法功能的成分的过程。需要 指出的是,梅耶这里所说的“语法化”跟现在 的含义不尽相同,其实是指“重新分析”。可 见,在梅耶看来,语法演变机制有两种:一是 类推;二是语法化
1976年5月,著名华裔语言学家李讷教授在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校区主持召开了 “句法演变的机制”的学术研讨会,其成 果是1997年德克萨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著 名论文集《句法演变的机制》。这个论文 集中,有两篇重要的文章专题讨论语法演 变的机制,一是加州大学圣迭戈校区兰盖 克教授的《句法的重新分析》,另一篇是 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汀布莱克教授的《句 法演变中的重新分析和实现。》
一、上古语法的特点
上古:从殷商至西周是上古前期,从春秋 战国到秦是中期,西汉是上 古后期,东汉 是过渡期。 首先,词类还没有相互区别开来的语法标 志。一个词往往兼有名词、动词、形容词 的词性。在上古汉语里,词序重于词性, 词性有很大的灵活性。
同时,在上古前期的卜辞里,已经有形容 词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也有动词用作使 动的例子如“王吉兹卜。”“吉”是形容 词,这里却作意动用法,即王认为此卜吉 利。这些历史特点说明,上古汉语已不是 结构简单而是相当发展的语言。
现代汉语结构助词课件
以及: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并 列成分,表示总括关系。例如, “他喜欢运动,以及阅读各种 书籍”中的“以及”表示两个 并列的爱好。
这些助词在列举和总括句子成 分时起到了很好的连接和概括 作用,使句子更加清晰和有逻辑。
04
结构助词的语用功能
话题与焦点的标记助词
话题标记
结构助词可用于标记句子的话题,使句子结构更清晰,帮助听众或读者更好地理 解句子主旨。例如,“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中的“关于”就是话题标记助词。
这三个助词可以使句子更加精确、丰 富,起到了限定和修饰的作用。
列举与总括成分的助词
等:用于列举同类事物或情况。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香蕉、 梨等水果”中的“等”表示还
有其他水果没有一一列出。
等等:与“等”类似,但更口 语化。例如,“他要去超市买 牛奶、面包、鸡蛋等等”中的 “等等”表示还有其他物品未
结构助词的分类
的
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得
用于补语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 助词,表示程度、结果等意义。
分类
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主要分 为“的”、“地”、“得”、 “所”等几种。
地
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所
用于构成所字短语,表示被动、 施事等意义。
课件目标与学习内容概述
现代汉语结构助词课件
目录
• 引言 • 结构助词的语法功能 • 结构助词的语义功能 • 结构助词的语用功能 • 结构助词在语境中的应用 • 总结与练习
01
引言
结构助词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结构助词是用来表示句子中词语 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虚词。
重要性
结构助词对于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都有很大的影响,它们能够帮助 我们理解句子的成分和关系,进 而理解句子的意思。
向熹《简明汉语史》期末复习
向熹《简明汉语史》期末复习一、汉语语法发展的特点和趋势1、虚词的发展。
虚词是汉语最重要、最活跃的语法手段。
(1)实词虚化,即所谓语法化,是汉语虚词产生的主要方式。
实词虚化的条件:①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词在句中处于主要位置时,它是说话者注意的重点,不容易虚化。
如果词在句中处于次要位置,它就比较容易虚化。
如:“看”在句中做谓语是看见,不容易虚化,只有放在别的动词后面才会虚化表示尝试的助词。
②实词本身的意义。
虚词的语法意义往往就是实词的词汇意义进一步抽象化的结果。
如:助词“了”、“着”,介词“被”、“把”是由“终了”、“附着”、“遭受”、“把持的意义虚化来的。
(2)虚词转化。
①某些略带实义的虚词可以转化为另一类完全没有意义的纯虚词。
如:古代反复问句的否定部分通常省去主要动词,否定词处于句末,就会进一步虚化。
②某一虚词与另一虚词本无关系,因为在句中出现的位置相同,它就可以取代另一虚词的用法并转化为另一类虚词。
(3)单音虚词复音化,1单音虚词连用为复音虚词,如“假”、“令”连用为“假令”;2单音虚词重叠为复音虚词“渐”重叠为“渐渐”;3单音虚词附加成分“为了”、“为着”;4词组凝固为复音虚词“然而”、“虽然”。
(4)虚词应用规范化。
①新的虚词淘汰旧的虚词,或者势力强的虚词淘汰实力弱的虚词。
②某些虚词的用法得到调整,由分工不大明确到逐渐分工明确。
2、句法的发展(1)词序固定化。
汉语词类缺乏形态变化,词序成为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
主语在谓语前,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宾语、补语在动词后,这是古今一致的词序。
(2)句法手段多样化。
如:随着“被”“把”的虚化,产生了多种新的被动式和处置式;随着“得”的虚化,产生了多种新的可能补语、结果补语和程度补语。
(3)句子结构严密化。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单句力求结构完整。
○2复句逐渐由意合走向形合。
(4)句子容量不断扩大。
○1句子成分复杂化。
一个句子可以出现多主语、多谓语、多定语、多状语,而主语、谓语、定语、状语本身又可以是各种相当复杂的词组或句子形式。
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化历程
本 文拟从 “ 的历 史 演变分 析 人手 , 以功 能认 知 语 言学 理 论 , 的” 辅 讨论 “ ” 的 的语 法化 历 程 。
21 0 0年 第 1 期
“ 的语 法化动 因是 高频 率使用 , 背后 的语法 化机 制为重 新分 析 、 推 、 的” 其 类 主观 化 , 其语 法化 而 特征 则是 去范 畴化 、 古 化 、 次化 。结构 助词 “ 经历 了以下 的词 汇语 法化演 变 : 法词 / 存 层 的” 语 附 着词 >词 内成分 ( 参看 Ho p r& Tru ot 9 3 吴福 祥 2 0 ) pe ag t 1e( 9 2 是研 究语 法化 现 象 的先 驱 , 早 在《 法 形 式 的 演化 》 Le ouin d s l 他 语 ( ’ lt e v o
fr sga o me rmmai ls 一 书 中使 用 了 g a t ae ) c rmmai l ain一词 。语 法化 属历 史语 法学 的范 围 , t ai t c z o
( ) 一 吕叔湘 (9 3 认 为“ ” 自“ , 且语 中和语 尾 的“ 都 是来 自“ ” 吕叔湘 认 14 ) 底 来 者” 并 底” 者 。
为“ ” 否是“ 或 “ 的音变 , 底 是 之” 者” 牵涉 到古 代 的语 音 , 以论 证 。“ ” 底” 难 之 与“ 韵母 接 近 ,者 ” “ 和“ ” 调相 同 ,底 ” 源 于二 者 的 可 能性 大 小 也 差不 多 。于是 吕叔 湘 从 用法 上 研 究 , 明 底 声 “ 来 证 “ ” 于“ 。主要依 据是 由于“ ” 晚期 不仅 发 展 出可 以紧跟 名 词 之后 表 领 有 的用 法 , 底 出 者” 者 在 而 且也兼 有 “ 的连接修 饰语 和 中心语 的用法 。 之” ( ) 二 王力 ( 9 8 从 声韵 上说 明“ ” 自“ 。王力 认 为说 “ ” 自“ ” 语音 上 不 合 : 15 ) 底 来 之” 底 来 者 在 “ 的上古 音 属 鱼 部 , 者” 中古 音 属 麻 韵 上 声 。后 者 难 以 由音 变 而 形 变 为 “ ” 底 。所 以 王 力 认 为 “ 由“ ” 底” 之 而来 。由于“ ” 之 在文 言 及 E语 中有 不 同的语 音 演 变 , l 随后 造 成 两 种不 同 的用 法 。 “ 就 是“ 的 口语形 式 , 底” 之” 不同 的是其 书写 方 式 。梅 祖 麟 ( 9 8 从 语 法 功 能 上进 一 步发 展 了 18 ) 王力 的看法 。他 认为 因为受 汉代 “ +数 +量” 为“ +量 +名 ” 名 变 数 的格式 影 响 , 先秦 的“ VO” S 转 变 为“ VO 者 S 。之后 又 出现“ 者 O 以及 “ 者 O” 种句式 。此三种 句 式 的“ ” 之 ” ” V ” N 两 者 与“ 的用法 相 似 。因此“ ” 白话形 式是“ , 之 的 底” 同时受 到“ 的用法 影响 ,底 ” 了“ 和“ ” 者” “ 有 之” 者 的 两种功 用 。祝敏 彻 (9 2 以分布 和功 能相 近 的观 点 , 出“ 来 自“ ” “ ” 不 过 , 毓 18 ) 提 底” 之 和 者 。 石
语音论文功能扩展论文:浅议语气助词“的”的成因
语音论文功能扩展论文:浅议语气助词“的”的成因摘要:语气助词“的”的形成是其不断虚化的结果。
本文主要从语音、句法位置、谓词性成分等三方面,阐述这一虚化途径,说明语气助词“的”的成因。
关键词:语音;句法;功能扩展;虚化“的”字具备复杂的语法功能且始用于元代这一说法已为语法学界所认同。
但是,对于“的”出现及以后语法功能的扩展则众说纷纭。
石毓智提出:“‘的’的产生的动因是量词的类推力量。
‘的’是在特殊的句法环境中,通过语法化,由其原来的指示代词或疑问代词用法独立发展出来的。
”[1]孙锡信指出,进入元代以后“的”构成的“的”字结构,具有“底”字结构和“地”字结构的多种功能。
综合以上各家说法,笔者认为,“的”的语法功能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从实词到虚化了的助词、再到更加虚化的语气词这一语法化历程。
语气助词“的”的演变途径的特殊性也基于此。
关于“的”的语法化过程,多数语法学家都侧重于结构助词“的”向语气助词的“的”的转变。
齐沪扬指出,语气词“的”的形成发展脉络为:“实词地底→结构助词地底→结构助词的→语气助词的”。
[2]笔者比较倾向于齐沪扬的观点,认为表语气的“的”同结构助词“的”之间是存在语法化转变的关系的。
那么这种语法化的转变关系是如何实现的,即语气助词“的”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本文认为其主要因素是以下方面。
一、语音的渐变促使了语气助词“的”的形成语音变化大都采用了渐变的方式,某一个语音成分的变化,最初只在发音方法或发音部位上有较小的差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变化会不断进行,差别也会日积月累,最终产生语音上的明显变化。
语气词“的”在形成过程中,与语音的变化是有关系的。
先看“底”到“的”的变化。
蒋冀骋认为:“的、底中古并不同音,‘的’是《广韵》锡韵端母(都历切),而‘底’是荠韵端母(都礼切),但是由于近代入声消失,浊音清化,它们变得音同或音近了,并且,结构助词底(的)在元代就读作平声,并引用了初刻于元泰定元年的《助语辞》三处说明底(的)读平声之例说明了底(的)在元代中期读平声的事实。
现代汉语结构助词
谢谢观赏
现代汉语结构助词
现代汉语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几个“小”词
❖ 据现代汉语语料库词语分词类频率表统计,助 词“的”、“地”和“得”在2000万字的语 料规模中,分别出现744863次、39440次和 14915次,出现频率依次为7.7946%、 0.4127%和0.1561%。
❖ 在16254个出现次数大于50次的词中,“的”“ 地”和“得”分别处于第1、16、53位。
❖ 如电视剧《女人如花》第32集: ❖ 但是在群众中的影响是非常的不好,我和徐主
席都是非常地着急啊。 ❖ 用法很不统一。
“的”字用法最为复杂
❖ 我有一个巴基斯坦的朋友。我有一个巴基斯坦朋友。 ❖ 用“的”和不用“的”,结构不变。 ❖ 小张同学——小张的同学。结构改变 ❖ 写材料——写的材料,爸爸妈妈——爸爸的妈妈 ❖ 定语与中心语情况复杂 ❖ 学生的作业/我们的国家/塑料的杯子:名+的+名 ❖ 美丽的风景/可爱的姑娘/反对的理由:形/动的名 ❖ 狐狸的狡猾/西湖的美丽/词典的出版:名的形/动
的位置。(朱德熙)
结构助词涉及到句法成分的分析
❖ 5、他愉快de哈哈大笑。 ❖ 他[愉快]地哈哈大笑。 ❖ 哈哈大笑是中心语,愉快是状语。 ❖ 他愉快得<哈哈大笑>。 ❖ 愉快是中心语,哈哈大笑是补语。 ❖ 小小的助词牵动的是一个句子的整体结构,
决定了一个句子的主要意思。
练习一下
❖ 写de好 ❖ 大家都说写de 好 ❖ 大家都说写的好,刻的没有写的好。 ❖ 大家都说写得好,读起来非常感人。 ❖ 篮球队员高de多 ❖ 比起足球队员,篮球队员高得多。 ❖ 篮球队员高的多,矮的少。 ❖ 我们摇de小船飞快de 跑。 ❖ 我们摇的小船飞快地跑。 ❖ 我们摇得小船飞快地跑。
结构助词“者”的历史演变
结构助词“者”的历史演变
在中文语法中,结构助词“者”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作用,帮助表达一种被动的状态或者动作。
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用法和意义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最早出现的“者”是用作助词,表示一种被动或状态。
在古代汉语中,它通常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承受者。
例如,“君子有责者”中的“者”就表示“责任的承受者”。
这种用法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突出了动作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助词“者”的用法逐渐扩展。
在后来的文言文中,它不仅可以用在动词后面,还可以用在名词和形容词后面,表示被动的状态或者性质。
例如,“人之所以能”,其中的“之所以”表示原因,而“能者”表示“能力的人”。
到了现代汉语,结构助词“者”的用法更加灵活多样。
除了表示被动状态,它还可以表示一种特定的身份或者职业。
例如,“医者”表示医生,“教者”表示老师。
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非常常见,使得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此外,结构助词“者”的用法还可以表示一种推测或者猜测。
例如,“他者已走”中的“他者”可以理解为“其他人”,表示说话者对事情的猜测。
这种用法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或者口语中,增加了句子的情感色彩。
总的来说,结构助词“者”在中文语法中起到了重要的连接作用,帮助表达一种被动的状态或者动作。
它的用法和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古代汉语的助词,到文言文的表示被动状态或性质,再到现代汉语的表示身份或职业,以及推测或猜测的意义。
这些演变使得中文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也反映了语言的发展和变迁。
汉语结构助词的的习得情况及教学方法研究
汉语结构助词的习得情况及教学方法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结构助词的习得情况及教学方法研究中文摘要随着汉语热的升温,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重难点逐渐突出。
在语法教学这一重点领域,众多语法点的习得得到了深入的探索, 但是结构助词这一令母语者和二语学习者都犯难的语法点在二语习得领域却没有得到具体的研究。
本文在中介语理论、偏误分析理论、语言学习策略等相关理论基础上, 通过语料库分析、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研究方法,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在读留学生为调查对象, 借助 SPSS11.5 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深入研究二语习得者在习得汉语结构助词时的偏误结构、学习策略与技巧和情感态度, 并从语义教学的思路出发, 以泰国暖武里玫瑰园中学高一和高二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教学实验检验语义法教学思路的有效性。
研究发现, 结构助词一直是困扰各个级别学生的语法难点, 学生大量的偏误都是含有形容词的结构。
因此,在结构助词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对形容词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此外, 增强汉字的教学意识只能对结构助词的学习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在策略和技巧的选择和使用上,学生最常用的是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其中注意、猜测、记忆、总结、逻辑分析等技巧对学生结构助词的习得有帮助作用, 而语序在结构助词中的习得效果并没有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最后, 在教学实验中我们发现: 从意义方面出发, 适当结合结构模式化这一思路对于解决目前结构助词这一难点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结构助词;偏误;学习策略;语义教学I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结构助词的习得情况及教学方法研究A b s t r a c tT he l e a r ni ng di f f i c ul t i e s of C h i ne s e a r e hi ghl i ght a s t he de ve l opm e nt of C h i ne s e s pr e a d. I n t hef i e l d of gr a m m a r s t udy , w e h a ve l ot s of i n- de pt h r e s e a r c he s f or s pe c i f i cg r a m m a r poi nt s ,h ow e ve r , s t r uc t ur e a uxi l i a r y , a di f f i c ul t gr a m m a r poi nt f or bot h na t i ve s pe a ke r s a n d s e c ondl a ngua ge l e a r ne r s , h a s not be e n s pe c i f i c r e se a r c h.B a s e d on t he t he or y of i nt e r l a ngua ge , e r r or s a n a l ys i s a nd l a ngua ge l e a r ni ng s t r a t e gy , w i t h t heh e l p of S P S S 1 1.5 s of t w a r e , t hi s pa pe r s t udy t he s t r uc t ur e a uxi l i a r y ’ s e r r or a nd t he l e a r ni ng s t r a t e gi e s i n t he w a y of da t a ba s e a n a l yz e a n d qu e s t i o nna i r e , a nd t he n pr opos e a t e a c hi ngm e t hodol ogy na m e d s e m a nt i c t e a c hi ng m e t hod, a n d t e s t t he e f f e c t i ve ne s s t hr ough a t e a c hi nge x pe r i m e nt i n T ha i l a nd.T h i s s ur ve y f ound t h a t t he l e a r ni ng of s t r uc t ur e a u xi l i a r y i s a l w a ys t he di f f i c ul t y f or a l l l e ve l s ,t h e r e i s no s i gni f i c a nt h e l p f or t he a c qu i s i t i on of t hi s poi nt w he t he r t he know l e dge l e ve l ofC h i ne s e i s h i g h or l owA nd m os t of t he e r r or s i s w i t h t h e s t r uc t ur e of a dj e c t i ve w or ds , s o w e s h oul d pa y s pe c i a l a t t e nt i on t o a dj e c t i veI n a ddi t i o n, t he r e i s m i nor he l p i f w e e nha nc e t hes e n s e o f t he t e a c hi ng of C h i ne s e c ha r a c t e r t e a c hi ng. I n t h e r e s e a r c h of l e a r ni ng s t r a t e gy ,w ef ound t ha t t h e r e i s obv i o us di f f e r e nc e s be t w e e n l e ve l s , c ogni t i ve a n d m e t a c ogni t i ve s t r a t e gi e sa r e m os t c om m onl y us e d s t r a t e gi e s , a nd t he s k i l l of a t t e nt i on, gue s s , m e m or y , c onc l ude a nda n a l yz e h a ve a bi g h e l p i n t he a c qui s i t i o n of s t r uc t ur e a uxi l i a r y , how e ve r , t he i m por t a nc e of w or d or de r h a s not know nb y s t ude nt sA t l a s t , w e f ound t ha t e xpe r i m e nt a l g r oup h a ve a bi gpr og r e s s w i t h t he s e m a nt i c t e a c hi ng m e t hod i n t he t e a c hi ng e xpe r i m e nt , s o, t he t hi nki ng of s e m a nt i c i s a good t r y t o s ol ve t he di f f i c ul t y i n a c qui r i ng s t r uc t ur e a u xi l i a r yK e y w or ds : s t r uc t ur e a u xi l i a r y; e r r or ; l e a r ni ng s t r a t e gy; s e m a nt i c t e a c hi ng m e t hodI I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结构助词的习得情况及教学方法研究目录中文摘要 (Ⅰ)英文摘要 (Ⅱ)第一章绪论 11. 1 问题的提出. 11. 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 3 研究方法. 2第二章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综述 32. 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32. 1. 1 中介语理论与偏误分析32. 1. 2 语言学习策略研究42. 2 结构助词的相关研究成果 62. 2. 1 结构助词的本体研究 62. 2. 2 结构助词的习得研究 8第三章三个结构助词的混用偏误分析. 123. 1 结构助词偏误率统计及相关数据分析123. 1. 1 偏误统计原则123. 1. 2 结构助词偏误率统计133. 1. 3 不同国家和程度学生使用结构助词偏误率情况分析153. 2 结构助词混用的主要结构类型及原因初探 18第四章结构助词的学习策略及使用技巧的研究 214. 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实施214. 1. 1 问卷研究的目的及问卷的设计. 214. 1. 2 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224. 2 学习策略及学习技巧使用情况的统计及分析. 224. 2. 1 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 224. 2. 2 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分析. 364. 3 使用技巧的统计与分析334. 3. 1 使用技巧的设计原理334. 3. 2 使用技巧的结果分析344. 3. 3 使用技巧的有效性分析. 36第五章语义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385. 1 语义教学法 385. 2 实验的设计及实施. 405. 3 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415. 4 实验结果给予的启示42第六章总结446.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成果 446. 2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45注释. 46参考文献………………………………………………………………………………………………………………………………………………………… (47)图表列表 (50)附录........................................................................................................................................................................ ......... ......... ......... (51)I I I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结构助词的习得情况及教学方法研究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79)致谢 (80)I V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结构助词的习得情况及教学方法研究第一章绪论111 1 1 1 1 1 问题的提出叶蜚声(1997)认为汉语是一种孤立型的语言。
结构助词的产生发展
现汉结构助词的语法化过程——从结构助词“的、地、得”产生发展看词汇语法化一、选题及相关概念1、选题原因:现代汉语助词是一个非常严格封闭的类,其绝对数量相当有限,总共有四十几个,就现代汉语自身的语言系统而言,结构助词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词类,而且在现代汉语里结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
它们每一个词,都有非常突出的个性特征,这就决定了研究方法尽可能地加以细化,深入每一个词的内部逐步加以探讨和剖析,分析其历史演变,揭示其个性特征,然后再加以比较和总结,从而找出内在的共性和规律。
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使用这三个词。
也可以揭示一些普遍的语法现象。
所以此文对助词“的、地、得”的历史演变研究作一综述,一方面可以理清它们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也以便在此基础上将结构助词研究再上一个台阶。
2、相关概念结构助词结构助词作为虚词中的一大类,是指附着在词或短语后并表示一定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的词。
古汉语中结构助词使用的随意性上古汉语的“之”虽然也有类似“的”的语中用法, 但它始终没有形成“的”的那种硬性规律。
先看“之”在《论语》中的使用情况。
首先, 表示领属,有时可以用“之” , 比如“夫子之文章, 可得而闻也” (《论语·公冶长》 ) , “以其兄之子妻子” (《论语·公冶长》 );但是也常可以用“零标记”(例中用Á 标出) : “仲弓为季氏Á 宰,问政。
”(《论语·子路》 ) “举尔Á 所知。
尔Á 所不知, 人其舍诸?”(《论语·子路》 )与后一句相同的结构有时则用“之”字, 例如: “子之所慎: 齐、战、疾”(《论语·述而》 )。
现代汉语结构助词在书面上分化为“的、地、得”三个。
它们都读轻声de,故而是三个同音词。
“的、地、得”是虚词,单独没有任何的实在意义,说它们是三个词,是因为它们附着在别的词或词组上表示各自不同的语法意义。
其中,“的”的基本功能是构成“的”字短语充当定语修饰名词或构成“的”字短语充当名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汉结构助词的语法化过程——从结构助词“的、地、得”产生发展看词汇语法化一、选题及相关概念1、选题原因:现代汉语助词是一个非常严格封闭的类,其绝对数量相当有限,总共有四十几个,就现代汉语自身的语言系统而言,结构助词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词类,而且在现代汉语里结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
它们每一个词,都有非常突出的个性特征,这就决定了研究方法尽可能地加以细化,深入每一个词的内部逐步加以探讨和剖析,分析其历史演变,揭示其个性特征,然后再加以比较和总结,从而找出内在的共性和规律。
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使用这三个词。
也可以揭示一些普遍的语法现象。
所以此文对助词“的、地、得”的历史演变研究作一综述,一方面可以理清它们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也以便在此基础上将结构助词研究再上一个台阶。
2、相关概念结构助词结构助词作为虚词中的一大类,是指附着在词或短语后并表示一定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的词。
古汉语中结构助词使用的随意性上古汉语的“之”虽然也有类似“的”的语中用法, 但它始终没有形成“的”的那种硬性规律。
先看“之”在《论语》中的使用情况。
首先, 表示领属,有时可以用“之” , 比如“夫子之文章, 可得而闻也” (《论语·公冶长》 ) , “以其兄之子妻子” (《论语·公冶长》 );但是也常可以用“零标记”(例中用Á 标出) : “仲弓为季氏Á 宰,问政。
”(《论语·子路》 ) “举尔Á 所知。
尔Á 所不知, 人其舍诸?”(《论语·子路》 )与后一句相同的结构有时则用“之”字, 例如: “子之所慎: 齐、战、疾”(《论语·述而》 )。
现代汉语结构助词在书面上分化为“的、地、得”三个。
它们都读轻声de,故而是三个同音词。
“的、地、得”是虚词,单独没有任何的实在意义,说它们是三个词,是因为它们附着在别的词或词组上表示各自不同的语法意义。
其中,“的”的基本功能是构成“的”字短语充当定语修饰名词或构成“的”字短语充当名词。
“地”的基本功能是构成“地”字短语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得”的基本功能是用于述补结构的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充当补语的标志。
语法化沈家煊给语法化的定义是: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
现代汉语汉中的三个助词并非一产生就作为结构助词。
我们可以从历时的角度,对“的、地、得”进行了历时的分析,探讨了它们的语义,句法结构的变化,描述了这三个现汉中重要的结构助词,从一个实词逐渐虚化为结构助词的过程,并从中窥视了词汇的语法化过程。
二、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产生发展(一)结构助词"的"的历史演变现代汉语中的“的”是一个功能词。
“的”是现代汉语结构助词中一个典型成员,它表示多种语法关系。
现代汉语结构助词“的”的来源问题,是汉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汉语言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同时也是汉语学界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总结、梳理近百年来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对于认识现代汉语“的”来源大有稗补。
因此学界对它有较大兴趣,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的”在汉语的语法结构以及语法演变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前人对于“的”的使用,已有相当多的研究和讨论,相关的语言现象也十分复杂(参看王力1958;太田辰夫1987,吕叔湘1943,朱德熙1961,1978,1982,1983,石毓智2000,石毓智、李呐1998,袁毓林1995,梅祖麟1988等)。
“的”的共时研究已经相当丰富,历时方面前人大都着眼于早期结构助词“底”、“之”、“者”之间的语法功能或语音特征上的相关性,并证明它们之间的承接关系。
1、结构助词“底”的来源前人研究“的”的历史流变几乎都将“底”与“的”视为同一语素。
从文献上观察,结构助词“的”在唐宋时期写作“底”,宋元之后写作“的”。
所以我们先看看助词“底”的来源。
对此主要有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1.1、吕叔湘(1943)认为“底”来自“者”,并且语中和语尾的“底”都是来自“者”。
吕叔湘认为“底”是否是“之”或“者”的音变,牵涉到古代的语音,难以论证。
“之”与“底”韵母接近,“者”和“底”声调相同,“底”来源于二者的可能性大小也差不多。
于是吕叔湘从用法上研究,证明“底”出于“者”。
主要依据是由于“者”在晚期不仅发展出可以紧跟名词之后表领有的用法,而且也兼有“之”的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的用法。
1. 2、王力(1958)从声韵上说明“底”来自“之”。
王力认为说“底”来自“者”在语音上不合:“者”的上古音属鱼部,中古音属麻韵上声。
后者难以由音变而形变为“底”。
所以王力认为“底”由“之”而来。
由于“之”在文言及口语中有不同的语音演变,随后造成两种不同的用法。
“底”就是“之”的口语形式,不同的是其书写方式。
梅祖麟(1988)从语法功能上进一步发展了王力的看法。
他认为因为受汉代“名十数+量”变为“数+量+名”的格式影响,先秦的“SVO"转变为“VO者S"。
之后又出现“V者O',以及“N者O”两种句式。
此三种句式的“者”与“之”的用法相似。
因此“之”的白话形式是“底”,同时受到“者”的用法影响,“底”有了“之”和“者”的两种功用。
祝敏彻(1982)以分布和功能相近的观点,提出“底”来自“之”和“者”。
不过,石毓智、李呐(1998)认为从几本与中古时期口语接近的文献,如《祖堂集·岩头和尚》,可看出“底”早先就有不同于“之”和“者”的用法。
1. 3、石毓智、李呐(1998)结合功能主义的语法研究和历史语法的观点,讨论结构助词“底”的语法化过程。
冯春田(1990)认为“底”取代“者”不是语音变化的结果,而是词汇替代现象。
他还进一步推测结构助词“底”可能来自指示代词的用法。
石毓智、李呐受到冯春田的启发,进一步论证“底”可能来自指示代词“底”的用法。
其主要精神是:中唐时期“数十量+名”的句式成了优势的数量运算式,由此引介的类推效应要求中心语与其修饰语之间也有一个类似量词的语法标记,而具有指代性质的“底”因为句法与语义的相宜性而虚化为一个结构助词以充当此语法标记。
1.4、江蓝生(1999)根据汉魏六朝白话资料中出现的处所词“所”和“许”可以做领属格助词的现象为出发点,论证处所词或方位词演变为结构助词的可能性。
受到处所词“所”和“许”的类推影响,在“名词+方位词+名词”的句式中,“底”占了早期结构助词“之”的位置,随后透过重新分析,因此“底”就成为后来的结构助词。
方位词通常位于名词之后,而结构助词则位于两个成分之间。
因此,证明助词“底”源自方位词“底”的格式是“名词+底+名词”。
江蓝生(1999)举出这样的例子,如“屋底达官走避胡”(((哀王孙》)。
江蓝生的观点在汉语方言里有所反映。
纵观各家“底(的)”来源观各家说法,从研究视角或侧重点看,则有“音变”说,侧重语音演变(始见章炳麟);“功能”说,侧重功能对应(始见昌叔湘);“兼顾”说,语音和功能两者兼顾,或语音演变和意义解释两者兼顾(始见高名凯),或语音演变和语法功能对应两者兼顾(始见梅祖麟);“词汇替代”说,认为“底”与“者”“之”,没有语音和功能上的同源关系,只是词汇替代的结果(始见冯春田)。
但是有关助词“底”的来源,学界尚无定论。
我比较赞成石毓智、李讷的看法。
“底”由实词慢慢演化为虚词,其实是语法化的过程。
在最早发现结构助词“的”用法的《敦煌变文集》中,此时“底”的这种用法还不是典型的结构助词,仍是指代词的篇章活用。
8世纪左右,在新数量短语的类推力量的作用下,在句法环境中“底”开始语法化,其过程可大致描写如下。
第一步,适宜的句法环境:VP+(底+NP)。
此时的“底”仍是一个实词,它与中心名词直接组成一个句法单位。
第二步,受新数量结构类推力量的影响,指代词“底”语法化,整个短语的层次关系进行重新分析(reanalysis),“底”转而与其前的修饰语组成一个直接成分,修饰语不再限于动词性的,中心语也不再限于名词性的,可表达为:(修饰语+底)+中心语。
第三步,语法化的结果使“底”的语音形式弱化,失去独立的声调而变成轻声,韵母成为央元音。
为了适应语音形式的变化,从15世纪左右,“的”在宋元之后因为语音的相似性,代替了结构助词“底”。
“底”改写为“的”。
这个词汇形式的变化正好发生在结构助词发展成熟之时。
从此结构助词“的”就产生了。
2、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化历程2.1助词“的”的共时用法助词“的”的基本句法功能是形成“的”字短语,担任衔接定语(修饰语)与中心语的角色。
现代汉语结构助词“的”的用法相当复杂。
朱德熙(1961)把“的”看做其前面词语“X的”后附成分,把“X的”的不同功能看做是“的”的不同功能。
根据此原则,他把“的”分析为三个语素,即“的1”、“的2”、“的3”;张斌(2000)把“的”分为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和语气助词三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观察,张敏(1998)认为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的“的”可分成表情状、表领属以及表属性三种。
2.2 、助词“的”的历史演变“的”作为实词的用法及意义。
《说文解字·日部》:“的,明也,从日勺声。
都历切。
”段玉裁注:“者,白之明也,故俗字作的。
”“的”字本义是“鲜明”、“明白”。
这个用法在古代相当常见。
例如:“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礼记·中庸),“明月珠子,的的江靡”(司马相如《上林赋》),“漏永沉沉静,灯孤的的清”(吴融《西陵夜居诗》)。
之后“的”意义不断地引申扩增。
“的”的结构助词用法来自“底”的借代。
虽然学者对于助词“底”的来源观点不同,但都承认助词“的”用法源于“底”。
吕叔湘(1943)提及:“语助之词大率依声为字,本可随便写,‘底’以及‘地’仍作上声和去声,而它们的结构助词用法都已变成轻声。
大概是因为‘底’、‘地’二字的本义都是日常用字,因此找一个不常用的‘的’代替轻声的‘底’和‘地’,以资分别。
”“的”代替了“底”,一方面是因为“的”的语音变化。
《广韵》:“的,都历切,人锡端,药部。
”“的”字上古是人声字,由于人声韵尾脱落,又受到轻音影响,元音趋向央元音。
另一方面是因为“的”的意义逐渐虚化,意义变得单纯。
而“底”的实词意义仍然运用广泛,再做结构助词,词义负担可能过重,容易在言谈中造成歧义。
因此,助词“的”的产生并非是其自身虚化的结果,而是所谓的假借。
苏政杰(2010)在《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化历程》一文中又详细的分析了宋元时代产生结构助词“的”后,助词“的”的语法化过程,他提出“的”的基本功能是语法词/附着词,其他用法是在此基础上经过语法化手段逐渐衍生而成的。
其语法化动因是高频率使用。
语法化机制为重新分析、类推、主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