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面垂直平行六种关系的证明方法

合集下载

空间几何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证明方法

空间几何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证明方法

空间几何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证明方法空间几何中,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垂直面等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在证明这些概念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证明方法。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证明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一、线与面的关系1. 线与平面的关系线与平面的关系有两种情况:线在平面内或线与平面相交。

对于线在平面内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证明方法来证明:(1)假设线与平面不在同一平面内,那么这条线必然与平面相交,与已知矛盾。

(2)假设线与平面在同一平面内,但不在同一直线上,那么这条线必然与平面相交,与已知矛盾。

(3)假设线与平面在同一直线上,但不在同一点上,那么这条线必然与平面相交,与已知矛盾。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线与平面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交于一点或在平面内。

2. 线与直线的关系线与直线的关系有三种情况:相交、平行、重合。

对于线与直线相交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证明方法来证明:(1)假设两条线不相交,那么这两条线必然平行,与已知矛盾。

(2)假设两条线重合,那么这两条线必然相交,与已知矛盾。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两条不同的线必然相交于一点或平行。

二、面与面的关系1. 平行面的关系平行面的关系有两种情况:平行或重合。

对于平行面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证明方法来证明:(1)假设两个平面不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必然相交,与已知矛盾。

(2)假设两个平面重合,那么这两个平面必然平行,与已知矛盾。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两个不同的平面必然平行或相交于一条直线。

2. 面垂直面的关系面垂直面的关系有两种情况:相交于一条直线或垂直。

对于面垂直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证明方法来证明:(1)假设两个面不垂直,那么这两个面必然相交于一条直线,与已知矛盾。

(2)假设两个面相交于一条直线,那么这两个面必然不垂直,与已知矛盾。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两个不同的面必然相交于一条直线或垂直。

三、面平行线的关系面平行线的关系有两种情况:平行或相交。

证明线线平行的方法-图文

证明线线平行的方法-图文
3、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3—— 同时与第三个平面平行的两平面平行
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 (1)线面垂直的性质——
一直线与平面垂直, 则直线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垂直 (2)三垂性定理及逆定理:
注意条件 (3)等腰三角形中线即高
4、勾股定理
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 (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直线与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垂直 (2)面面垂直的性质—— 若两平面垂直,
并交待射影与某角是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3)求—— 把角放到直角三角形中去求
关键:找射影, 找射影的关键是从斜线上一点作面的垂线
3、二面角—— 方法: (1)三垂线定理法(最常用)
(2)定义法—— 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3)垂面法
(4)面积射影定理法—— 无棱二面角
无棱二面角的求法
法一、先作出二面角的棱,再根据有棱二 面角的平面角的作法作出其平面角求解
位置法、 元素法、 间接法
2、相邻问题
捆绑法
3、不相邻问题
插空法
4、其它 投信法、等可能法、列举法等
小结3、组合应用题的类型及处理方法
一、无条件的组合问题 二、有条件的组合问题
1、抽样问题
直接法 间接法
2、几何问题
直接法 间接法
3、分组问题
(不)均匀分组
4、其它 等可能法、无序插空法等
小结4、排列与组合的混合题
S
A B
E D
O
C
3、正棱锥的性质——
(1) 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
S
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斜高相等
(2) 高、斜高和斜高射影
A
高、侧棱、侧棱射影 M
B
斜高、侧棱、底面边长的一半
E

平行关系、垂直关系

平行关系、垂直关系

有关垂直关系的证明方法:
2、线面垂直
(1)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2)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3)利用向量法
有关垂直关系的证明方法:
3、面面垂直 (1)利用面面垂直的定义
(2)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1、空间四面体ABCD中,若AB=BC, AD=CD,E为AC的中点,则有( 4 )
A E D B C
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位置关系 相交直线 平行直线 共面情况 在同一平面内 在同一平面内 公共点个数 有且只有一个 没 有 没 有
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平面内
证明三点共线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1)首先找出两个平面,然后证明这三点都是这两个平面 的公共点,根据基本性质2,这些点都在交线上. (2)由其中任意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再证另一点在这条直 线上.
D F G
A
B
C
E
练习
1.已知:ABCD为正方形,SD⊥平面AC,
问:图中所示的7个平面中,共有多少个平面互相垂直?
1.平面SAD⊥平面ABCD S
2.平面SBD⊥平面ABCD
3.平面SCD⊥平面ABCD 4.平面SAD⊥平面SCD 5.平面SBC⊥平面SCD 6.平面SAB⊥平面SAD
D A O
AD ⊥面BCD
AD ⊥BC DE

线面垂直
② ③
线线垂直
例 2、已知在正方体ABCD—A ′B ′C ′D ′中,E 为CC′中点,F为AC和BD的交点,
求证:A′F
⊥平面BED
D′ B′ D F A B P C′ E
(方法一)转化为平面几何 (方法二)三垂线定理
一. 平行直线 1. 平行直线的定义: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 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平行性质: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 直线和这条直线平行. 3. 公理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 平行,此性质又叫做空间平行线的传递性.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理解和掌握这些关系,对于解决相关的几何问题具有关键作用。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题来深入探讨,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平行关系(一)线线平行1、定义:如果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2、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例 1:在正方体 ABCD A₁B₁C₁D₁中,E,F 分别是 AB,BC 的中点,求证:EF∥A₁C₁。

证明:连接 AC,因为 E,F 分别是 AB,BC 的中点,所以 EF∥AC。

又因为正方体中,AC∥A₁C₁,所以 EF∥A₁C₁。

(二)线面平行1、定义: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则称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2、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例 2:已知四棱锥 P ABCD 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M 是 PC 的中点,求证:PA∥平面 MBD。

证明:连接 AC 交 BD 于 O,连接 MO。

因为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O 是 AC 的中点。

又因为 M 是 PC 的中点,所以MO∥PA。

因为 MO⊂平面 MBD,PA⊄平面 MBD,所以 PA∥平面MBD。

(三)面面平行1、定义: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则称这两个平面平行。

2、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例 3:在正方体 ABCD A₁B₁C₁D₁中,求证:平面 A₁BD∥平面 B₁D₁C。

证明:因为 A₁B∥D₁C,A₁D∥B₁C,且 A₁B 和 A₁D 是平面A₁BD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D₁C 和 B₁C 是平面 B₁D₁C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平面 A₁BD∥平面 B₁D₁C。

二、垂直关系(一)线线垂直1、定义:如果两条直线所成的角为 90°,则这两条直线垂直。

立体几何基本知识总结和线面垂直平行六种关系的证明方法

立体几何基本知识总结和线面垂直平行六种关系的证明方法

立体几何基本知识总结I. 基础知识要点 一、 平面.1.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面.注: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的四条直线必在同一平面内.2. 两个平面可将平面分成3或4部分.(①两个平面平行,②两个平面相交)3. 过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可以确定1或3个平面.(①三条直线在一个平面内平行,②三条直线不在一个平面内平行)[注]:三条直线可以确定三个平面,三条直线的公共点有0或1个. 4. 三个平面最多可把空间分成 8 部分.(X 、Y 、Z 三个方向) 二、 空间直线.1. 空间直线位置分三种:相交、平行、异面. 相交直线—共面有反且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共面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一平面内[注]:①两条异面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射影一定是相交的两条直线.(×)(可能两条直线平行,也可能是点和直线等) ②直线在平面外,指的位置关系:平行或相交③若直线a 、b 异面,a 平行于平面α,b 与α的关系是相交、平行、在平面α内. ④两条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图形是一条直线或两条平行线或两点.⑤在平面内射影是直线的图形一定是直线.(×)(射影不一定只有直线,也可以是其他图形) ⑥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长相等,则斜线长相等.(×)(并非是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 ⑦b a ,是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线段,若b a =,则b a ,的位置关系为相交或平行或异面.2. 异面直线判定定理: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不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3. 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4. 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如下图). (二面角的取值范围[]180,0∈θ)(异面直线所成角(] 90,0∈θ)(斜线与平面成角()90,0∈θ)(直线与平面所成角[]90,0∈θ)(向量与向量所成角])180,0[ ∈θ推论: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锐角(或直角)相等. 5. 两异面直线的距离:公垂线的长度.空间两条直线垂直的情况:相交(共面)垂直和异面垂直.21,l l 是异面直线,则过21,l l 外一点P ,过点P 且与21,l l 都平行平面有一个或没有,但与21,l l 距离相等的点在同一平面内. (1L 或2L 在这个做出的平面内不能叫1L 与2L 平行的平面) 三、 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垂直.1. 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分三种:相交、平行、在平面内.2.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注]:①直线a 与平面α内一条直线平行,则a ∥α. (×)(平面外一条直线) ②直线a 与平面α内一条直线相交,则a 与平面α相交. (×)(平面外一条直线)③若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则α内必存在无数条直线与a 平行. (√)(不是任意一条直线,可利用平行的传递性12方向相同12方向不相同证之)④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平行于这个平面. (×)(可能在此平面内) ⑤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两个平面可能相交) ⑥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可能相交或者异面) ⑦直线l 与平面α、β所成角相等,则α∥β.(×)(α、β可能相交)3. 直线和平面平行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4. 直线与平面垂直是指直线与平面任何一条直线垂直,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一条直线垂直. ● 若PA ⊥α,a ⊥AO ,得a ⊥PO (三垂线定理),得不出α⊥PO . 因为a ⊥PO ,但PO 不垂直OA .●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亦成立.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二:如果平行线中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注]:①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可能相交,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一条直线垂直于平行的一个平面,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③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5. ⑴垂线段和斜线段长定理: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中,①射影相等的两条斜线段相等,射影较长的斜线段较长;②相等的斜线段的射影相等,较长的斜线段射影较长;③垂线段比任何一条斜线段短. [注]:垂线在平面的射影为一个点. [一条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是一条直线.(×)]⑵射影定理推论:如果一个角所在平面外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点在平面内的射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四、 平面平行与平面垂直.1. 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2. 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哪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推论: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注]:一平面间的任一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3. 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平行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交线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平行”)4. 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判定一: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则两个平面垂直.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判定二:如果一个平面与一条直线垂直,那么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垂直于这个平面.(“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注:如果两个二面角的平面对应平面互相垂直,则两个二面角没有什么关系.5. 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推论: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第三平面,则它们交线垂直于第三平面.证明:如图,找O 作OA 、OB 分别垂直于21,l l ,因为ααββ⊥⊂⊥⊂OB PM OA PM ,,,则OB PM OA PM ⊥⊥,.6. 两异面直线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θcos 2222mn d n m l +++=(θ为锐角取加,θ为钝取减,综上,都POAaPαβθM AB O取加则必有⎥⎦⎤⎝⎛∈2,0πθ)7. ⑴最小角定理:21cos cos cos θθθ=(1θ为最小角,如图) ⑵最小角定理的应用(∠PBN 为最小角)简记为: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大,且又比交线夹角补角一半长,一定有4条. 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大,又比交线夹角补角小,一定有2条. 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大,又与交线夹角相等,一定有3条或者2条. 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小,又与交线夹角一半小,一定有1条或者没有. 五、 棱锥、棱柱. 1. 棱柱.⑴①直棱柱侧面积:Ch S =(C 为底面周长,h 是高)该公式是利用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图为矩形得出的. ②斜棱住侧面积:l C S 1=(1C 是斜棱柱直截面周长,l 是斜棱柱的侧棱长)该公式是利用斜棱柱的侧面展开图为平行四边形得出的.⑵{四棱柱}⊃{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正四棱柱}⊃{正方体}. {直四棱柱}⋂{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⑶棱柱具有的性质:①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所有的侧棱都相等;直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矩形........;正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矩形..... ②棱柱的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对应边互相平行的全等..多边形. ③过棱柱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注:①棱柱有一个侧面和底面的一条边垂直可推测是直棱柱. (×) (直棱柱不能保证底面是钜形可如图) ②(直棱柱定义)棱柱有一条侧棱和底面垂直.⑷平行六面体:定理一:平行六面体的对角线交于一点.............,并且在交点处互相平分. [注]:四棱柱的对角线不一定相交于一点.定理二: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的平方和.推论一:长方体一条对角线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所成的角为γβα,,,则1cos cos cos 222=++γβα. 推论二:长方体一条对角线与同一个顶点的三各侧面所成的角为γβα,,,则2cos cos cos 222=++γβα. [注]:①有两个侧面是矩形的棱柱是直棱柱.(×)(斜四面体的两个平行的平面可以为矩形) ②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棱柱一定是正棱柱.(×)(应是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直.棱柱才行) ③对角面都是全等的矩形的直四棱柱一定是长方体.(×)(只能推出对角线相等,推不出底面为矩形)④棱柱成为直棱柱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棱柱有一条侧棱与底面的两条边垂直. (两条边可能相交,可能不相交,若两条边相交,则应是充要条件)2. 棱锥:棱锥是一个面为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注]:①一个棱锥可以四各面都为直角三角形.②一个棱柱可以分成等体积的三个三棱锥;所以棱柱棱柱3V Sh V ==.图1θθ1θ2图2⑴①正棱锥定义: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的中心. [注]:i. 正四棱锥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 ii. 正四面体是各棱相等,而正三棱锥是底面为正△侧棱与底棱不一定相等iii. 正棱锥定义的推论:若一个棱锥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即侧棱相等);底面为正多边形. ②正棱锥的侧面积:'Ch 21S =(底面周长为C ,斜高为'h ) ③棱锥的侧面积与底面积的射影公式:αcos 底侧S S =(侧面与底面成的二面角为α)附: 以知c ⊥l ,b a =⋅αcos ,α为二面角b l a --.则l a S ⋅=211①,b l S ⋅=212②,b a =⋅αcos ③ ⇒①②③得αcos 底侧S S =. 注:S 为任意多边形的面积(可分别多个三角形的方法). ⑵棱锥具有的性质:①正棱锥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锥的斜高). ②正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内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正棱锥的高、侧棱、侧棱在底面内的射影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⑶特殊棱锥的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位置:①棱锥的侧棱长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外心.②棱锥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外心. ③棱锥的各侧面与底面所成角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内心. ④棱锥的顶点到底面各边距离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内心. ⑤三棱锥有两组对棱垂直,则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三角形垂心. 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三角形的垂心.⑦每个四面体都有外接球,球心0是各条棱的中垂面的交点,此点到各顶点的距离等于球半径; ⑧每个四面体都有内切球,球心I 是四面体各个二面角的平分面的交点,到各面的距离等于半径.[注]:i. 各个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且底面是正方形的棱锥是正四棱锥.(×)(各个侧面的等腰三角形不知是否全等)ii. 若一个三角锥,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则第三对角线必然垂直. 简证:A B ⊥CD ,AC ⊥BD ⇒ BC ⊥AD. 令b AC c AD a AB ===,,得c a c b AD BC c AD a b AB AC BC -=⋅⇒=-=-=,,已知()()0,0=-⋅=-⋅c a b b c a0=-⇒c b c a 则0=⋅AD BC .iii. 空间四边形OABC 且四边长相等,则顺次连结各边的中点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 iv. 若是四边长与对角线分别相等,则顺次连结各边的中点的四边是一定是正方形. 简证:取AC 中点'O ,则⊥⇒⊥'⊥'AC AC O B AC o o ,平面=∠⇒⊥⇒'FGH BO AC B O O 90°易知EFGH 为平行四边形⇒EFGH 为长方形.若对角线等,则EFGH FG EF ⇒=为正方形. 3. 球:⑴球的截面是一个圆面. ①球的表面积公式:24R S π=. ②球的体积公式:334R V π=. l ab c FEH GBCDAO'⑵纬度、经度:①纬度:地球上一点P 的纬度是指经过P 点的球半径与赤道面所成的角的度数.②经度:地球上B A ,两点的经度差,是指分别经过这两点的经线与地轴所确定的二个半平面的二面角的度数,特别地,当经过点A 的经线是本初子午线时,这个二面角的度数就是B 点的经度. 附:①圆柱体积:h r V 2π=(r 为半径,h 为高) ②圆锥体积:h r V 231π=(r 为半径,h 为高) ③锥形体积:Sh V 31=(S 为底面积,h 为高) 4. ①内切球:当四面体为正四面体时,设边长为a ,a h 36=,243a S =底,243a S =侧 得a a a R R a R a a a 46342334/424331433643222=⋅==⇒⋅⋅+⋅=⋅. 注:球内切于四面体:h S R S 313R S 31V 底底侧ACD B ⋅=⋅+⋅⋅⋅=- ②外接球:球外接于正四面体,可如图建立关系式.构造以半径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线面垂直平行六种关系的证明方法总结一、线线平行的证明方法:1、利用平行四边形。

高中数学证明几何的题的知识点总结 线面垂直线面平行点面面面的证明

高中数学证明几何的题的知识点总结 线面垂直线面平行点面面面的证明

高中数学证明几何的题的知识点总结线面垂直线面平行点面面面的证明几何证明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培养了严密的数学推理能力。

本文针对高中数学中常见的线面垂直、线面平行以及点面、面面关系证明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几何证明的技巧和方法。

一、线面垂直的证明1.定义: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垂直。

2.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垂直。

3.证明方法:(1)利用垂直的定义,找出直线与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垂直的关系。

(2)利用判定定理,找出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的关系。

二、线面平行的证明1.定义: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没有公共点,则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平行。

2.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平行直线都平行,则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平行。

3.证明方法:(1)利用平行的定义,找出直线与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的关系。

(2)利用判定定理,找出直线与平面内两条平行直线都平行的关系。

三、点面关系的证明1.定义:如果一点在一个平面内,则这个点与该平面有公共点。

2.判定定理:如果一点与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这个点在该平面内。

3.证明方法:(1)利用定义,找出点与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有公共点的关系。

(2)利用判定定理,找出点与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关系。

四、面面关系的证明1.定义:如果两个平面有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相交。

2.判定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内分别有两条相交直线互相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3.证明方法:(1)利用定义,找出两个平面有公共点的关系。

(2)利用判定定理,找出两个平面内分别有两条相交直线互相平行的关系。

通过以上对高中数学几何证明知识点的总结,相信同学们在解决相关问题时会更加得心应手。

立体几何常见证明方法

立体几何常见证明方法

立体几何方法归纳小结一、线线平行的证明方法1、根据公理4,证明两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2、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直线a平行于平面A ,过a的平面B与平面A相交于b ,则a//b。

3、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若直线a与直线b都与平面A垂直,则a//b 。

4、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平面A//平面B,平面C与平面A和平面B的交线分别为直线a与直线b,则a//b 。

二、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1、根据线面平行的定义,证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

2、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若平面A内存在一条直线b与平面外的直线a平行,则a//A 。

(用相似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3、根据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两平面平行,则一个平面内的任一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三、面面平行的证明方法1、根据定义,若两平面没有公共点,则两平面平行。

2、根据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有两相交直线与另一平面平行,则两平面平行。

或根据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推论,一平面内有两相交直线与另一平面内两相交直线平行,则两平面平行。

3、垂直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4、平行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四、两直线垂直的证明方法1、根据定义,证明两直线所成的角为90°2、一直线垂直于两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也垂直于另一条.3、一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它垂直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4、根据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若平面内的直线垂直于平面的一条斜线(或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则它垂直于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或平面的斜线).五、线面垂直的证明方法1、根据定义,证明一直线与平面内的任一(所有)直线垂直,则直线垂直于平面.2、根据判定定理,一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则直线垂直于平面.3、一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也垂直于另一个.4、两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5、根据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六、面面垂直的证明方法1、根据面面垂直的定义,两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则两平面垂直。

判断或证明线面平行的或垂直常用方法

判断或证明线面平行的或垂直常用方法

同学们早上先把下面知识点看完然后做后面的四个题。

做完后再看看另一个知识点解析几何常见题型。

都发布在作业里面。

线线平行的证明方法:三线间平行的传递性,三角形中位线,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梯形的上下底平行,棱柱圆柱的侧棱平行且相等,两平行面被第三面所截交线平行,成比例(相似)证平行等等。

判断或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包括:(1)利用线面平行的定义,一般用反证法;(2)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α,b⊂α,a∥b⇒a∥α),其关键是在平面内找(或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证明时注意用符号语言的叙述;(3)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α∥β,a⊂α⇒a∥β);(4)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α∥β,a⊄β,a∥α⇒a∥β).【垂直类证明方法总结】证垂直的几种方法:勾股定理、等腰(边)三角形三线合一、菱形对角线、矩形(含正方形)、90度、相似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圆直径对的圆周角、平行线、射影定理(三垂线定理)、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等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一是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二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三是平行线法(若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这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解题时,注意线线、线面与面面关系的相互转化;1..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BB1C1C是菱形,其对角线的交点为O,且AB=AC1,AB⊥B1C.(1)求证:AO⊥平面BB1C1C;(2)若BB1=2,且∠B1BC=∠B1AC=60°,求三棱锥C1−ABC的体积.2.如图,四棱锥P−ABCD中,平面PDC⊥底面ABCD,△PDC是等边三角形,底面ABCD 为梯形,且∠DAB=60°,AB△CD,DC=AD=2AB=2.(△)证明:BD⊥PC△(△)求A到平面PBD的距离.3.如图,在几何体ABCDEFG中,底面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4的菱形,AC∩BD=O,∠ABC= 60°,AF//DE//CG,AF⊥平面ABCD,且AF=DE=4,CG=1.(1)证明:平面FBD⊥平面GBD;(2)求三棱锥G−DEF的体积.4.已知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 n=n,S n为其前n项和,则数列{a n+1S n S n+1}的前8项和为__________.答案1.(1)∵四边形BB1C1C是菱形,∴B1C⊥BC1,∵AB⊥B1C,AB∩BC1=B,∴B1C⊥平面ABC1,又AO⊂平面ABC1,∴B1C⊥AO.∵AB=AC1,O是BC1的中点,∴AO⊥B1C,∵B1C∩BC1=O,∴AO⊥平面BB1C1C.(2)菱形BB1C1C的边长为2,又∠B1BC=60°,∴ΔBB1C是等边三角形,则B1C=2.由(1)知,AO⊥B1C,又O是B1C的中点,∴AB1=AC,又∠B1AC=60°,∴ΔAB1C是等边三角形,则AC=AB1=B1C=2.在RtΔACO中,AO=√AC2−CO2=√32×2=√3,∴V C1−ABC =V A−BCC1=13SΔBCC1⋅AO=13×12⋅2⋅2⋅sin120°⋅√3=12.(Ⅰ)由余弦定理得BD=√12+22−2×1×2cos60°=√3,∴BD2+AB2=AD2,∴∠ABD=90°,BD⊥AB,∵AB//DC,∴BD⊥DC.又平面PDC⊥底面ABCD,平面PDC∩底面ABCD=DC,BD⊂底面ABCD,∴BD⊥平面PDC,又PC⊂平面PDC,∴BD⊥PC.(Ⅱ)设A到平面PBD的距离为ℎ.取DC中点Q,连结PQ,∵△PDC是等边三角形,∴PQ⊥DC.又平面PDC⊥底面ABCD,平面PDC∩底面ABCD=DC,PQ⊂平面PDC,∴PQ⊥底面ABCD,且PQ=√3,由(Ⅰ)知BD⊥平面PDC,又PD⊂平面PDC,∴BD⊥PD.∴V A−PBD=V P−ABD,即13×12×√3×2×ℎ=13×12×1×√3×√3.解得ℎ=√32.3.(1)因为AF⊥平面ABCD,所以AF⊥BD,又AC⊥BD,AF∩AC=A,所以BD⊥平面AOF,所以BD⊥OF.因为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4的菱形,∠ABC=60°,所以ΔABC与ΔADC均为等边三角形,AC=4.所以OG2=OC2+GC2=5,OF2=OA2+AF2=20,FG2=AC2+(AF−GC)2=25,则OG2+OF2=FG2,所以OF⊥OG,又BD⊥OF,OG∩BD=O,所以OF⊥平面GBD,又OF⊂平面FBD,所以平面FBD⊥平面GBD.(2)因为GC//DE,DE⊂平面ADEF,GC⊄平面ADEF,所以GC//平面ADEF,所以V G−DEF=V C−DEF,取AD的中点H,连接CH,则CH=√32×4=2√3,CH⊥AD,由AF⊥平面ABCD,所以AF⊥CH,又AF∩AD=A,所以CH⊥平面ADEF.所以V C−DEF=13SΔDEF⋅CH=13×12×4×4×2√3=163√3.即三棱锥G−DEF的体积为163√3.4.由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可得:S n =n(n+1)2,则S n+1=(n+1)(n+2)2,由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a n+1=n +1,∴a n+1S n S n+1=4n(n+1)(n+2)=2[1n(n+1)−1(n+1)(n+2)],则数列{a n+1Sn S n+1}的前8项和为: 2[(11×2−12×3)+(12×3−13×4)+⋯+(18×9−19×10)]=2×(12−190)=4445.【点睛】本题考查的核心是裂项求和,使用裂项法求和时,要注意正负项相消时消去了哪些项,保留了哪些项,切不可漏写未被消去的项,未被消去的项有前后对称的特点,实质上造成正负相消是此法的根源与目的.。

谈谈证明线面平行问题常用的几种方法

谈谈证明线面平行问题常用的几种方法

证明线面平行的问题侧重于考查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数学运算能力.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可知,要判断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只需判定直线与平面有没有公共点.但由于直线是无限延伸的,平面是无限延展的,因此利用定义法不易快速证明线面平行,需运用转化思想,把线面平行问题转化为线线平行问题、面面平行问题、空间向量之间的位置关系问题,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通过空间向量运算来求解.下面谈一谈证明线面平行的三种方法.一、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该平面平行.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由线线平行推出线面平行.在证明线面平行时,可根据题意和几何图形的特点,添加合适的辅助线,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寻找或作出平行线,以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平行.例1.如图1,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O为AC的中点,M为PD的中点,证明:PB//平面ACM.证明:如图1,连接MO,BD.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为AC的中点,∴O为BD的中点,∵M为PD的中点,∴MO为ΔPBD的中位线,∴PB//MO,又PB⊄平面ACM,MO⊂平面ACM,∴PB//平面ACM.想要证明PB//平面ACM,需在平面ACM内找到一条与直线PB平行的直线,于是添加辅助线,作出ΔPBD的中位线MO.由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知MO//PB,即可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平行.例2.如图2,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侧棱AP⊥平面ABCD,AB⊥AD,AD=2BC.若点E为棱PD的中点.求证:CE//平面ABP.证明:如图2所示,取PA的中点F,连接BF,EF,在ΔPAD中,点F,E分别是PA,PD的中点,∴EF为ΔPAD的中位线,∴EF//AD,EF=12AD,∵ AD=2 BC,∴AD//BC,BC=12AD,∴EF//BC,EF=BC,∴四边形EFBC是平行四边形,∴CE//BF,∵CE⊄平面ABP,BF⊂平面ABP,∴CE//平面ABP.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出平行四边形EFBC,再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和平四边形的性质即可证明EF//AD、CE//BF.而CE在平面ABP外,BF在平面ABP内,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就能证明CE//平面ABP.例3.如图3,S是平行四边形ABCD外一点,M,N分别是SA、BD上的点,且AMSM=BN ND,求证:MN//平面SDC.证明:连接AN,并延长AN延长线交CD于点P,连接SP,∵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PD,∴ΔABN∽ΔPDN,∴BNND=AN NP,又AMMS=AN NP,∴AMAS=AN AP,∴MN//SP,∵MN⊄平面SDC,SP⊂平面SDC,∴MN//平面SDC.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出两个相似三角形ΔABN与ΔPDN,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证明MN//SP.而图1图2图346方法集锦图4三、利用空间向量进行证明若几何图形中有两两垂直的三条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出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平面平行.。

线面平行证明的常用方法

线面平行证明的常用方法

线面平行证明的常用方法线面平行的常用证明方法有以下几种:1.直线斜率法:对于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直线的斜率和平面的法向量来判断它们是否平行。

如果直线的斜率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那么它们就是平行的。

举个例子,如果一条直线的斜率为m,并且平面的法向量为N(x,y,z),那么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条件是m*N=0。

2.距离法:使用距离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一条直线到一个平面的距离来判断它们是否平行。

如果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为0,那么它们就是平行的。

假设直线的方程为ax + by + cz + d = 0,平面的方程为Ax + By + Cz + D = 0,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为(x₀, y₀, z₀),那么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distance = ,A * x₀ + B * y₀ + C * z₀ + D, / sqrt(A^2 + B^2+ C^2)如果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为0,那么它们就是平行的。

3.两向量法: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的点积来判断它们是否平行。

如果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那么它们就是平行的。

假设直线的方向向量为V(a,b,c),平面的法向量为N(x,y,z),那么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条件是V·N=a*x+b*y+c*z=0。

4.三点共线法:对于一个包含直线上三个不同点的平面,如果这三个点共线,那么直线和平面是平行的。

假设直线上的三个点为A(x₁,y₁,z₁),B(x₂,y₂,z₂),C(x₃,y₃,z₃),可以计算三个向量AB,AC和平面的法向量N进行叉乘,得到一个新的向量M。

如果M的长度为0,那么直线和平面是平行的。

5.平行线与交线法:如果两个平行的直线分别与一个平面的交线平行,并且交线不在这两条直线上,那么这两条直线和平面是平行的。

假设平行直线的方程为l₁: ax + by + cz + d₁ = 0,l₂: ax + by + cz + d₂ = 0,平面的方程为π: Ax + By + Cz + D = 0。

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

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

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在几何学中,线面垂直是一个非常基础而重要的概念。

我们经常需要证明某条线与某个平面垂直,或者证明两个平面相互垂直。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方法一,利用垂直平分线。

垂直平分线是指一条直线将一个角平分成两个相等的角,并且垂直于两条边。

利用垂直平分线可以证明线面垂直的关系。

具体步骤如下:1. 连接线段的中点,得到垂直平分线。

2. 证明垂直平分线与线面的夹角相等。

3. 根据夹角的性质,得出线面垂直的结论。

方法二,利用垂直平行四边形。

垂直平行四边形是指一个四边形中,对角线相互垂直且相等。

利用垂直平行四边形也可以证明线面垂直的关系。

具体步骤如下:1. 证明四边形是垂直平行四边形。

2. 根据垂直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线面垂直的结论。

方法三,利用垂直平行截割线。

垂直平行截割线是指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相交,且与这两条平行线的夹角相等。

利用垂直平行截割线也可以证明线面垂直的关系。

具体步骤如下:1. 证明截割线与两条平行线的夹角相等。

2. 根据夹角的性质,得出线面垂直的结论。

方法四,利用垂直投影。

垂直投影是指一个点在一个平面上的投影点与该点到平面的距离垂直。

利用垂直投影也可以证明线面垂直的关系。

具体步骤如下:1. 证明点在平面上的投影点与该点到平面的距离垂直。

2. 根据垂直投影的性质,得出线面垂直的结论。

综上所述,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利用垂直平分线、垂直平行四边形、垂直平行截割线和垂直投影是比较常见的方法。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从而更加灵活地运用在实际问题中。

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

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

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在几何学中,线面的垂直关系是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证明线面垂直的情况,因此掌握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方法一,利用垂直平分线。

垂直平分线是指将一条线段垂直平分成两段相等的线段的直线。

当两条线段被垂直平分线所垂直平分时,我们可以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来证明线面垂直的关系。

具体做法如下:1. 连接线段的中点,得到垂直平分线;2. 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证明两条线段与垂直平分线垂直;3. 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线面垂直的结论。

方法二,利用垂直角的性质。

垂直角是指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

利用垂直角的性质可以证明线面垂直的关系。

具体做法如下:1. 找到两条相交的直线,确定相邻的两个垂直角;2. 利用垂直角的性质,证明相邻的两个角是直角;3. 根据直角的定义,得出线面垂直的结论。

方法三,利用垂直投影的性质。

在空间几何中,垂直投影是指一个点在一条直线上的投影与该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直的关系。

利用垂直投影的性质可以证明线面垂直的关系。

具体做法如下:1. 确定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找到点在直线上的投影;2. 利用垂直投影的性质,证明点到直线的距离与投影的垂直关系;3. 根据垂直投影的性质,得出线面垂直的结论。

方法四,利用垂直距离的性质。

垂直距离是指一个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

利用垂直距离的性质可以证明线面垂直的关系。

具体做法如下:1. 确定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2. 利用垂直距离的性质,证明点到直线的距离与直线的垂直关系;3. 根据垂直距离的性质,得出线面垂直的结论。

总结:通过以上几种方法,我们可以证明线面垂直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证明。

掌握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线面垂直的概念,也可以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提高解题效率。

线面垂直平行六种关系的证明方法

线面垂直平行六种关系的证明方法

线面垂直平行六种关系的证明方法
线与面垂直的证明方法:
1.利用垂线相交定理来证明。

根据垂线相交定理,如果一条线与一个
平面相交,并且与平面上的两条相交线垂直,则该线与该平面垂直。

2.利用向量垂直的概念来证明。

如果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
向量垂直,则该直线与平面垂直。

可以通过计算两个向量的点积来判断它
们是否垂直。

3.利用两个向量叉积为零的性质证明。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向量的
叉积等于零,则该直线与平面垂直。

这可以通过计算两个向量的叉积并判
断结果是否为零来证明。

面与面垂直的证明方法:
1.利用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的性质来证明。

如果两个平面的法向量
是垂直的,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2.利用两个平面的方向向量垂直的性质来证明。

如果两个平面的方向
向量是垂直的,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线与线平行的证明方法:
1.利用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的性质来证明。

如果两条直线的方向
向量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2.利用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的性质来证明。

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面与面平行的证明方法:
1.利用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的性质来证明。

如果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是平行的,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2.利用两个平面的方向向量平行的性质来证明。

如果两个平面的方向向量是平行的,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这些证明方法可以通过几何图形的性质、向量运算、计算几何等方法来进行证明。

具体的方法选择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和已知条件来确定。

高中数学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

高中数学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

高中数学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
高中数学中,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有多种。

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一些方法,并对其进行拓展。

1. 使用向量法证明线面垂直:
首先,我们可以将直线和平面表示为向量的形式。

如果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即两者的内积为0),则可以得出直线与平面垂直。

2. 使用坐标法证明线面垂直:
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可以将直线和平面的方程表示为一般式或标准式。

通过求解方程组,如果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即两者的斜率之积为-1),则可以得出直线与平面垂直。

3. 使用三角法证明线面垂直:
如果直线上的一条边与平面上的一条边分别平行,且这两条边的夹角为直角(90度),则可以得出直线与平面垂直。

这个方法通常用于证明物体在投影过程中的垂直关系。

4. 使用平行四边形法证明线面垂直:
如果直线上的一条边与平面上的一条边构成平行四边形的相邻边,且这两条边的长度相等,则可以得出直线与平面垂直。

这个方法通常用于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从而推导出线面垂直的结论。

在实际问题中,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例如,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力的性质和物体的运动规律来推导出线面垂直的关系;在几何学中,我们可以使用相似三角形或勾股定理等基本几何定理进行推导。

总之,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数学工具和定理。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推导出线面垂直的结论,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这一关系。

证明线面垂直的几种方法

证明线面垂直的几种方法

证明线面垂直的几种方法介绍在线面几何中,垂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两个几何对象之间是否存在垂直关系。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并详细探讨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垂直的定义在几何学中,两条直线或两个平面被称为相互垂直,当且仅当它们的夹角为90度。

垂直关系在几何学中具有重要的性质和应用,因此证明线面垂直是一个常见的几何问题。

方法一:垂直角的性质原理垂直角的性质是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之一。

根据垂直角的定义,如果两条直线的夹角为90度,则它们是相互垂直的。

这个性质可以用来证明两条直线或两个平面之间的垂直关系。

应用1.通过角度判断线面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的夹角为90度,则可以判断它们相互垂直。

2.通过角度判断线面垂直:如果两个平面的夹角为90度,则可以判断它们相互垂直。

方法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原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证明线面垂直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垂直平分线是指通过一个角的顶点,将该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并且垂直于角的边。

如果两条直线或两个平面的垂直平分线重合,则可以判断它们相互垂直。

应用1.通过垂直平分线判断线面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的垂直平分线重合,则可以判断它们相互垂直。

2.通过垂直平分线判断线面垂直:如果两个平面的垂直平分线重合,则可以判断它们相互垂直。

方法三:垂直距离的性质原理垂直距离的性质是证明线面垂直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垂直距离是指从一个点到一条直线或一个平面的最短距离。

如果一个点到一条直线或一个平面的最短距离为0,则可以判断它们相互垂直。

应用1.通过垂直距离判断线面垂直:如果一个点到一条直线的最短距离为0,则可以判断它们相互垂直。

2.通过垂直距离判断线面垂直:如果一个点到一个平面的最短距离为0,则可以判断它们相互垂直。

方法四:垂直投影的性质原理垂直投影的性质是证明线面垂直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垂直投影是指从一个点到一条直线或一个平面的垂直线段。

如果一个点到一条直线或一个平面的垂直投影为0,则可以判断它们相互垂直。

空间中的垂直和平行的证明方法

空间中的垂直和平行的证明方法

2.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公理2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公理3 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根据上面的公理,可得以下推论.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4.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共面平行—没有公共点(1)直线与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异面(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2)直线和平面直线不在平面内平行—没有公共点(直线在平面外) 相交—有且只有一公共点(3)平面与平面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无数个公共点)平行—没有公共点5.异面直线的判定证明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通常采用反证法.有时也可用定理“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连线,与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6.线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1)两直线平行的判定①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平行.②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即若a∥α,aβ,α∩β=b,则a∥b.③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即若a∥b,b∥c,则a∥c.④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即若a⊥α,b⊥α,则a∥b⑤两平行平面与同一个平面相交,那么两条交线平行,即若α∥β,α∩γ,β∩γ=b,则a∥b⑥如果一条直线和两个相交平面都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即若α∩β=b,a∥α,a∥β,则a∥b.(2)两直线垂直的判定①定义:若两直线成90°角,则这两直线互相垂直.②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也必与另一条垂直.即若b∥c,a⊥b,则a⊥c③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即若a⊥α,b⊂α,a⊥b.④三垂线定理和它的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若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则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⑤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的垂线垂直.即若a∥α,b⊥α,则a⊥b.⑥三个两两垂直的平面的交线两两垂直,即若α⊥β,β⊥γ,γ⊥α,且α∩β=a,β∩γ=b,γ∩α=c,则a⊥b,b⊥c,c⊥a.(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①定义:若一条直线和平面没有公共点,则这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②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即若a⊄α,b⊂α,a∥b,则a∥α.③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即若α∥β,l⊂α,则l∥β.④如果一个平面和平面外的一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平面,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即若α⊥β,l⊥β,l⊄α,则l ∥α.⑤在一个平面同侧的两个点,如果它们与这个平面的距离相等,那么过这两个点的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即若A∉α,B∉α,A、B在α同侧,且A、B到α等距,则AB∥α.⑥两个平行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其中一个平面平行,也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即若α∥β,a⊄α,a⊄β,a∥α,则α∥β.⑦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则平面外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与该平面平行,即若a⊥α,b⊄α,b⊥a,则b∥α.⑧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平行于这个平面(或在这个平面内),即若a∥b,a∥α,b∥α(或b⊂α)(4)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①定义:若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②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即若m⊂α,n⊂α,m∩n=B,l⊥m,l⊥n,则l⊥α.③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同一平面.即若l∥a,a⊥α,则l⊥α.④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即若α∥β,l⊥β,则l⊥α.⑤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即若α⊥β,a∩β=α,l⊂β,l⊥a,则l⊥α.⑥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即若α⊥γ,β⊥γ,且a∩β=α,则a⊥γ.(5)两平面平行的判定①定义: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即无公共点⇔α∥β.②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即若a,b⊂α,a∩b=P,a∥β,b∥β,则α∥β.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即若α⊥a,β⊥a,则α∥β.④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即若α∥β,β∥γ,则α∥γ.⑤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这两个平面平行,即若a,b⊂α,c,d⊂β,a∩b=P,a ∥c,b∥d,则α∥β.(6)两平面垂直的判定①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即二面角α-a-β=90°⇔α⊥β.②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即若l⊥β,l⊂α,则α⊥β.③一个平面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也垂直于另一个.即若α∥β,α⊥γ,则β⊥γ.7.直线在平面内的判定(1)利用公理1:一直线上不重合的两点在平面内,则这条直线在平面内.(2)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经过第一个平面内的一点垂直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在第一个平面内,即若α⊥β,A∈α,AB⊥β,则AB⊂α.(3)过一点和一条已知直线垂直的所有直线,都在过此点而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平面内,即若A∈a,a⊥b,A∈α,b⊥α,则a⊂α.(4)过平面外一点和该平面平行的直线,都在过此点而与该平面平行的平面内,即若P∉α,P∈β,β∥α,P∈a,a∥α,则a⊂β.(5)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过这个平面内一点与这条直线平行的直线必在这个平面内,即若a∥α,A∈α,A∈b,b∥a,则b⊂α.。

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线面垂直线面垂直●知识点1.直线和平面垂直定义直线和平面垂直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垂直,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2.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判定定理: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同一平面. 判定定理: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三垂线定理和它的逆定理.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和这条斜线垂直. 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在该平面上的射影垂直. ●题型示例【例1】 如图所示,已知点S 是平面ABC 外一点,外一点, ∠ABC =90°,SA ⊥平面ABC ,点A 在直线SB 和SC 上的上的 射影分别为点E 、F ,求证:EF ⊥SC . 【解前点津】 用分析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假设用分析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假设 EF ⊥SC 成立,结合AF ⊥SC 可推证SC ⊥平面AEF ,这样,这样 SC ⊥AE ,结合AE ⊥SB ,可推证AE ⊥平面SBC ,因此证明,因此证明 AE ⊥平面SBC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环节.由题设SA ⊥平面ABC , ∠ABC =90°,可以推证BC ⊥AE ,结合AE ⊥SB 完成AE ⊥平⊥平 面SBC 的证明. 【规范解答】【解后归纳】 题设中条件多,图形复杂,结合题设理清图形中基本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1题图题图【例2】 已知:M ∩N =AB ,PQ ⊥M 于Q ,PO ⊥N 于O ,OR ⊥M 于R ,求证:QR ⊥AB . 【解前点津】 由求证想判定,欲证线线垂直,方法有(1)a ∥b ,a ⊥c Þb ⊥c ;(2)a ⊥α,b ÌαÞa ⊥b ;(3)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由已知想性质,知线面垂直,可推出线线垂直或线线平行. 【解后归纳】 处于非常规位置图形上的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的应用问题,要抓住“一个面”、“四条线”. 所谓“一个面”:就是要确定一个垂面,三条垂线共处于垂面之上. 所谓“四条线”:就是垂线、斜线、射影以及平面内的第四条线,这四条线中垂线是关键的一条线,牵一发而动全身,应用时一般可按下面程序进行操作:确定垂面、抓准斜线、作出垂线、连结射影,寻第四条线. 【例3】 已知如图(1)所示,矩形纸片AA ′A ′1A 1,B 、C 、B 1、C 1 分别为AA ′,A 1A ′的三等分点,将矩形纸片沿BB 1,CC 1折成如图(2)形状(正三棱柱),若面对角线AB 1⊥BC 1,求证:A 1C ⊥AB 1. 【解前点津】 题设主要条件是AB 1⊥BC ,而结论是AB 1⊥A 1C ,题设,题断有对答性,可在ABB 1A 1上作文章,只要取A 1B 1中点D 1,就把异面直线AB 1与BC 1垂直关系转换到ABB 1A 1同一平面内AB 1与BD 1垂直关系,这里要感谢三垂线逆定理自然想到题断AB 1与A 1C垂直用同法(对称原理)例3题图解(1) 转换到同一平面,取AB 中点D 即可,只要证得A 1D 垂直于AB 1,事实上DBD 1A 1,为平行四边形,解题路子清楚了. 【解后归纳】 证线线垂直主要途径是:证线线垂直主要途径是: (1)三垂线正逆定理,(2)线面,线线垂直互相转化. 利用三垂线正逆定理完成线线归面工作,在平面内完成作解任务. 证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常常利用线面垂直,线线垂直作为桥梁过渡过来,这种转化思想有普遍意义,利用割补法把几何图形规范化便于应用定义定理和公式,也是不容忽视的常用方法. 【例4】 空间三条线段AB ,BC ,CD ,AB ⊥BC ,BC ⊥CD ,已知AB =3,BC =4,CD =6,则AD 的取值范围是 . 【解前点津】 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1中,CD 1=6, AD 1的长是AD 的最小值,其中AH ⊥CD 1,AH =BC =4,HD 1=3, ∴AD 1=5;在直角△AHD 2中,CD 2=6,AD 2是AD 的最大值为的最大值为974)36(22222=++=+AH HD【解后归纳】 本题出题形式新颖、灵活性大,很多学生对此类题感到无从入手,其实冷静分析,找出隐藏的条件很容易得出结论. 例4题图题图●对应训练 分阶提升 一、基础夯实1.设M 表示平面,a 、b 表示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表示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M b M a b a ^Þþýü^// ②b a M b M a //Þþýü^^ ③Þþýü^^b a M a b ∥M ④Þþýü^b a M a //b ⊥M .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 A.①②①② B.①②③①②③ C.②③④②③④ D.①②④①②④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B.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C.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则垂直于这个平面的直线必定垂直于这条直线D.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垂直于这条直线的另一条直线必垂直于这个平面3.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现在沿DE 、DF 及EF 把△ADE 、△CDF 和△BEF 折起,使A 、B 、C 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P .那么,在四面体P —DEF 中,必有 ( ) A.DP ⊥平面PEFB.DM ⊥平面PEFC.PM ⊥平面DEFD.PF ⊥平面DEF 4.设a 、b 是异面直线,下列命题正确的是是异面直线,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过不在a 、b 上的一点P 一定可以作一条直线和a 、b 都相交都相交B.过不在a 、b 上的一点P 一定可以作一个平面和a 、b 都垂直都垂直C.过a 一定可以作一个平面与b 垂直垂直D.过a 一定可以作一个平面与b 平行平行5.如果直线l ,m 与平面α,β,γ满足:l =β∩γ,l ∥α,m Ìα和m ⊥γ,那么必有那么必有 ( ) A.α⊥γ且l ⊥m B.α⊥γ且m ∥β C.m ∥β且l ⊥m D.α∥β且α⊥γ6.AB 是圆的直径,C 是圆周上一点,PC 垂直于圆所在平面,若BC =1,AC =2,PC =1,则P 到AB 的距离为的距离为 ( ) A.1 B.2 C.552 D.553 7.有三个命题:有三个命题:①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①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②过平面α的一条斜线l 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α垂直;垂直;③异面直线a 、b 不垂直,那么过a 的任一个平面与b 都不垂直都不垂直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 A.0 B.1 C.2 D.3 8.d 是异面直线a 、b 的公垂线,平面α、β满足a ⊥α,b ⊥β,则下面正确的结论是,则下面正确的结论是 ( ) 第3题图题图A.α与β必相交且交线m∥d 或m 与d 重合重合 B.α与β必相交且交线m ∥d 但m 与d 不重合不重合 C.α与β必相交且交线m 与d 一定不平行一定不平行 D.α与β不一定相交不一定相交9.设l 、m 为直线,α为平面,且l ⊥α,给出下列命题,给出下列命题① 若m ⊥α,则m ∥l ;②若m ⊥l ,则m ∥α;③若m ∥α,则m ⊥l ;④若m ∥l ,则m ⊥α,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的序号是 ( ) A.①②③①②③ B.①②④①②④ C.②③④②③④ D.①③④①③④ 10.已知直线l ⊥平面α,直线m 平面β,给出下列四个命题:,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α∥β,则l ⊥m ;②若α⊥β,则l ∥m ;③若l ∥m ,则α⊥β;④若l ⊥m ,则α∥β.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 A.③与④③与④B.①与③①与③C.②与④②与④D.①与②①与②二、思维激活11.如图所示,△ABC 是直角三角形,AB 是斜边,三个顶点在平面α的同侧,它们在α内的射影分别为A ′,B ′,C ′,如果△A ′B ′C ′是正三角形,且AA ′=3cm ,BB ′=5cm ,CC ′=4cm ,则△A ′B ′C ′的面积是′的面积是 . 12.如图所示,在直四棱柱A 1B 1C 1D 1—ABCD 中,当底面四边形ABCD 满足条件满足条件时,有A 1C ⊥B 1D 1(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形) 13.如图所示,在三棱锥V —ABC 中,当三条侧棱VA 、VB 、VC 之间满足条件之间满足条件 时,有VC ⊥AB .(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 三、能力提高14.如图所示,三棱锥V -ABC 中,AH ⊥侧面VBC ,且H 是△VBC 的垂心,BE 是VC 边上的高. (1)求证:VC ⊥AB ; (2)若二面角E —AB —C 的大小为30°,求VC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 第11题图题图第12题图题图第13题图题图第14题图题图15.如图所示,P A ⊥矩形ABCD 所在平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 (1)求证:MN ∥平面P AD . (2)求证:MN ⊥CD . (3)若∠PDA =45°,求证:MN ⊥平面PCD . 16.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BAD =60°,AB =4,AD =2,侧棱PB =15,PD =3. (1)求证:BD ⊥平面P AD . (2)若PD 与底面ABCD 成60°的角,试求二面角P —BC —A 的大小. 17.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B =90°,∠BAC =30°,BC =1,AA 1=6,M 是CC 1的中点,求证:AB 1⊥A 1M .18.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a ,M 是AD 的中点,N 是BD ′上一点,且D ′N ∶NB =1∶2,MC 与BD 交于P . 第15题图题图第16题图题图522+BC AC 52×5354122++CD PC 333定理但答案不惟一,要求思维应灵活.13.VC ⊥VA ,VC ⊥AB . 由VC ⊥VA ,VC ⊥AB 知VC ⊥平面VAB . 14.(1)证明:∵H 为△VBC 的垂心, ∴VC ⊥BE ,又AH ⊥平面VBC , ∴BE 为斜线AB 在平面VBC 上的射影,∴AB ⊥VC . (2)解:由(1)知VC ⊥AB ,VC ⊥BE , ∴VC ⊥平面ABE ,在平面ABE 上,作ED ⊥AB ,又AB ⊥VC , ∴AB ⊥面DEC . ∴AB ⊥CD ,∴∠EDC 为二面角E —AB —C 的平面角,的平面角, ∴∠EDC =30°,∵AB ⊥平面VCD , ∴VC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为CD . ∴∠VCD 为VC 与底面ABC 所成角,又VC ⊥AB ,VC ⊥BE , ∴VC ⊥面ABE ,∴VC ⊥DE , ∴∠CED =90°,故∠ECD=60°, ∴VC 与面ABC 所成角为60°. 15.证明:(1)如图所示,取PD 的中点E ,连结AE ,EN ,则有EN ∥CD ∥AB ∥AM ,EN =21CD =21AB =AM ,故AMNE 为平行四边形. ∴MN ∥AE . ∵AE 平面P AD ,MN 平面P AD ,∴MN ∥平面P AD . (2)∵P A ⊥平面ABCD , ∴P A ⊥AB . 又AD ⊥AB ,∴AB ⊥平面P AD . ∴AB ⊥AE ,即AB ⊥MN . 又CD ∥AB ,∴MN ⊥CD . (3)∵P A ⊥平面ABCD ,∴P A ⊥AD . 又∠PDA =45°,E 为PD 的中点. ∴AE ⊥PD ,即MN ⊥PD .又MN ⊥CD , ∴MN ⊥平面PCD . 16.如图(1)证:由已知AB =4,AD =2,∠BAD =60°,°, 故BD 2=AD 2+AB 2-2AD ·AB cos60°=4+16-2×2×4×21=12. 又AB 2=AD 2+BD 2,∴△ABD 是直角三角形,∠ADB =90°,°,即AD ⊥BD 在△PDB 中,PD =3,PB =15,BD =12, ∴PB 2=PD 2+BD 2,故得PD ⊥BD .又PD ∩AD =D , ∴BD ⊥平面P AD . (2)由BD ⊥平面P AD,BD 平面ABCD . ∴平面P AD ⊥平面ABCD .作PE ⊥AD 于E , 又PE 平面P AD ,∴PE ⊥平面ABCD ,∴∠PDE 是PD 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 第15题图解题图解第16题图解题图解∴∠PDE =60°,∴PE =PD sin60°=23233=´. 作EF ⊥BC 于F ,连PF ,则PF ⊥BF , ∴∠PFE 是二面角P —BC —A 的平面角. 又EF =BD =12,在Rt △PEF 中,中,tan ∠PFE =433223==EF PE . 故二面角P —BC —A 的大小为arctan 43. 17.连结AC 1,∵11112263A C CC MC AC===. ∴Rt △ACC 1∽Rt △MC 1A 1,∴∠AC 1C =∠MA 1C 1,∴∠A 1MC 1+∠AC 1C =∠A 1MC 1+∠MA 1C 1=90°. ∴A 1M ⊥AC 1,又ABC -A 1B 1C 1为直三棱柱,为直三棱柱,∴CC 1⊥B 1C 1,又B 1C 1⊥A 1C 1,∴B 1C 1⊥平面AC 1M . 由三垂线定理知AB 1⊥A 1M . 点评:要证AB 1⊥A 1M ,因B 1C 1⊥平面AC 1,由三垂线定理可转化成证AC 1⊥A 1M ,而AC 1⊥A 1M 一定会成立.18.(1)证明:在正方形ABCD 中,中,∵△MPD ∽△CPB ,且MD =21BC , ∴DP ∶PB =MD ∶BC =1∶2. 又已知D ′N ∶NB =1∶2,由平行截割定理的逆定理得NP ∥DD ′,又DD ′⊥平面ABCD , ∴NP ⊥平面ABCD . (2)∵NP ∥DD ′∥CC ′,′,∴NP 、CC ′在同一平面内,CC ′为平面NPC 与平面CC ′D ′D 所成二面角的棱. 又由CC ′⊥平面ABCD ,得CC ′⊥CD ,CC ′⊥CM , ∴∠MCD 为该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Rt △MCD 中可知中可知∠MCD =arctan21,即为所求二面角的大小. (3)由已知棱长为a 可得,等腰△MBC 面积S 1=22a ,等腰△MBD ′面积S 2=246a ,设所求距离为h ,即为三棱锥C —D ′MB 的高. ∵三棱锥D ′—BCM 体积为h S D D S 213131=¢×,6 1。

线面平行,垂直的证明

线面平行,垂直的证明

线面平行,垂直的证明
1. 线面平行的证明:
假设有一条直线L和一个平面P,如果L上的任意一点都在P平面上,则线L 与平面P平行。

证明过程:
(1)假设L与P不平行,那么L与平面P的交点为一条直线,且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P;
(2)然后,取L上的一个点,使其在交点之上,假设这个点为A,连接点A到交点的线段;
(3)连接点A到平面P上任意一点B,连接线段AB;
(4)由于交点线段垂直于平面P,所以AB与交点线段垂直;
(5)因为平面P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都在平面P上,所以线段AB在平面P 上;
(6)但是,线段AB与线L上的点A不在平面P上,则得出矛盾结论,因此假
设不成立,L与P平行。

2. 垂直的证明:
假设有两条直线L1和L2,如果L1与L2的斜率乘积为-1,则L1与L2垂直。

证明过程:
(1)首先,设L1的斜率为k1,当L2相对于L1的夹角为θ时,L2的斜率为k2=tan(90°-θ)=cotθ;
(2)因为k1和k2的乘积为-1,所以k1×k2=-tanθ×tan(90°-θ)=-tanθ×cot θ=-1;
(3)而tanθ×cotθ=1,所以满足条件,得出L1与L2垂直。

综上所述,线面平行和垂直的证明均符合数学定理,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线、面平行和垂直关系的证明

线、面平行和垂直关系的证明
3.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面面垂直是常用方法, 而其需要证明线面垂直.在证明线线垂直时,要注意特殊图 形中的隐含垂直关系,如直棱柱和正棱柱的条件,菱形对角 线相互垂直平分,圆中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 90°等.
【针对训练】 1.如图,平面 ABB1A1 为圆柱的轴截面,点 C 为底面 圆周上异于 A,B 的任意一点.
热点2 向量法证明平行和垂直
【方法结论】
设空间两条直线 l1,l2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e1,e2,两个
平面 α1,α2 的法向量分别为 n1,n2,则有如下结论:
直线、平面
平行
垂直
l1 与 l2 l1 与 α1 α1 与 α2
e1=λe2 el11⊄·nα11=0
n1=λn2
e1·e2=0 e1=λn1 n1·n2=0
解答题 规范踩点 多得分
立体几何
线、面平行和垂直关系的 证明
[考情分析] 立体几何的解答题着重考查线线、线面与 面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且多以棱柱、棱锥、棱台或 其简单组合体为载体进行考查,难度中等.
热点题型分析
热点1 综合法证明平行和垂直 【方法结论】 1.线、面平行问题解题策略 (1)证明线面平行:利用线面平行的定义、判定定理,面 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性质等; (2)证明面面平行:利用面面平行的定义、判定定理、垂 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 平行; (3)利用线线、线面、面面平行的相互转化.
解 (1)证明:如图所示,连接 BC1.因为 BB1C1C 为菱形, 所以 BC1⊥B1C.又因为 AA1B1B 为正方形,所以 AB⊥BB1, 因为平面 AA1B1B⊥平面 BB1C1C,平面 AA1B1B∩平面 BB1C1C =BB1,AB⊂平面 AA1B1B,所以 AB⊥平面 BB1C1C.又 B1C ⊂平面 BB1C1C,于是 AB⊥B1C.又因为 AB∩BC1=B,所以 B1C⊥平面 ABC1.因为 AC1⊂平面 ABC1,所以 B1C⊥AC1.

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

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

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在几何学中,线面的垂直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而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也是我们在学习和解题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的。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什么是线面的垂直关系。

在空间几何中,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并且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线都垂直,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是垂直的。

而要证明这种垂直关系,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在平面几何中,我们知道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条直线,并且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在另一条线段的中点上,那么这两条直线就是垂直的。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性质来证明线面的垂直关系。

具体做法是,我们可以在平面内画一条垂直平分线,然后证明这条直线与给定的平面相交,并且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线都垂直,从而得出结论,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是垂直的。

方法二,利用垂直平行线的性质。

在空间几何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垂直平行线的性质来证明线面的垂直关系。

具体做法是,我们可以在给定的平面上选择一条直线,然后证明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平行线都垂直,从而得出结论,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是垂直的。

方法三,利用投影的性质。

在空间几何中,投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我们知道,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并且这条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是这条直线的垂线段,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是垂直的。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性质来证明线面的垂直关系。

具体做法是,我们可以在给定的平面上选择一条直线,然后证明这条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是这条直线的垂线段,从而得出结论,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是垂直的。

以上就是几种常见的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当然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我们可能还会用到其他一些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和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几何解题能力。

总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有很多种,而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解题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6、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平行公理)
7、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需证明)
8.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共线(平行)
二、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
1、定义法: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
2、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11、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数量积为0)
五、线面垂直的证明方法:
1、定义法:直线与平面内任意直线都垂直。
2、点在面内的射影。
3、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那么 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4、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5、两平面的法向量垂直6、一个平面内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另一平面。
1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不共线的两向量垂直(判定定理的向量形式)
六、面面垂直的证明方法:
1、定义法:两个平面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2、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判定定理)
3、如果一个平面与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4、如果一个平面与另一个平面的垂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线面垂直平行六种关系的证明方法
一、线线平行的证明方法:
1、利用平行四边形。
2、利用三角形或梯形的中位线。(分线段成比例的直线平行)
3、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4、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5、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6、一条直线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那么两平面交线垂直于第三个平面。
8、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
9、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
10、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共线(平行)
3、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4、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且线在面外。
5、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共面(线性表示)且线在面外。
三、面面平行的证明方法:
1、定义法:两平面没有公共点。
2、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7、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三垂线定理,需证明)
8、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三垂线逆定理,需证明)
9、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条直线,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条直线。
10、如果两个平面垂直,其中一个面内垂直于另一平面的直线比与交线垂直。
3、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4、经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已知平面平行。
5、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6、两平面的法向量共线
四、线线垂直的证明方法:
1、勾股定理。2、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3、菱形对角线。
4、圆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5、点在线上的射影。
6、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就和这个平面内任意的直线都垂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