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困境及出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困境及出路
作者:吴玉婷
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8年第25期
【摘要】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衡量学校全面育人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然而目前中学德育教育还存在着不少困境。本文试从知行角度阐述其困境产生原因及提出一些相应解决办法,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困境;出路
今年是我国开始伟大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重大纪念年,四十年来我国在各条战线上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变,教育也不例外。然而如果我们将四十年来所取得的教育成就置于显微镜之下去观察的话,显而易见,学生德育教育明显滞于其它方面的成就。1989年3月4日,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十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知识分子的待遇太低,这个问题无论如何要解决。
如今早已经进入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又该何去何从呢?
一、知行不一的德育困境
长期处于教育一线的老师都知道,我们的学生什么大道理都懂,可他们就是不愿意做,即知行不一。现实的德育困惑促使我们思考:德育是什么?德育仅仅是一种“告诉”吗?我们告诉学生要感恩要惜时他们就能做到感恩和惜时了吗?德育仅仅是一种“认知输入”吗?几乎每个学生都明白要感恩要惜时的道理,却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做不到?如果德育不仅仅是“告诉”不仅仅是“认知输入”,那德育还应该是什么?
“告诉式”德育和“认知输入式”德育只是浅层的信息“流经”,从学生耳朵中流过,从学生知识储备中流过,却并没有经过学生自身的“加工内化”,自然不会产生深刻的感悟。所以,“知行脱节”的困境根源主要在于德育以说教为主,学生的品德形成只停留在从概念到知识的构建,缺乏情感体验和认知感悟,从而妨碍了从道德知识到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的构建。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26年11月在“南京中等学校训育研究会”上的讲话中,对学校德育讲了一段非常重要的话:“ 训育上还有一个最不幸的事体,这事就是教育与训育分家:把教育看作知识范围以内的事,训育看作品行范围以内的事,以为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不同的原理支配的,甚至于一校之中管教务与训育者不相接洽,或背道而驰。
殊不知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同一学习心理定律之支配的。我们如果强为分家,必致自相矛盾,必致教知识的不管品行,管品行的不学无术。所以,我们希望担任训育的人,要打破知识、品行分家的二元论,而在知识品行合一上研究些办法出来。”
陶行知先生的这段话无疑是他给我们留下的一个关于德育的开放性的“作业”,而且是一个关系到如何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作业”: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在陶行知先生看来,这种德育与智育的分家和“不幸”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小学校分管教学与分管德育的领导“不相接洽,或背道而驰”;二是教知识的人不管品行,管品行的人不重视学术。
客观地说,德育的重要性及其在教育中的地位是众所周知的。问题在于,当德育及学生的品行发展缺乏一种比较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而它与智育之间的关系也说不清楚时,它的現实地位往往就不得不让位于那些可以精确计量的学科成绩,以至于由此演变成两者之间的分家。
其实,如今中小学的德育与智育又岂止是“分家”,简直就是“对立”了。
一方面,政府和教育部门在重视和强调德育上不可不说是呕心沥血,三令五申。各种各样的政策与表述也层出不穷,如“德育为先”“德育为本”“德育为首”等等。
而最近的提法则是“立德树人”“核心环节”。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政策到领导讲话,对德育的强调更是苦口婆心。
另一方面,中小学校则是另一番景象,就如同坊间流传的顺口溜所说的那样,“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出了问题最重要。”
还有的教师将这种情况说成“智育是学校的生命线,德育是学校的风景线。”
更有某些专家在批评这种现象时非常简单地认为:如果基础教育学校仍然一味地追求分数,那么德育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仍然是将德育与智育对立起来。
总之,好像德育与智育,或者说,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品行与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就一定是水火不相容的。好像智育就成了压制德育的罪魁祸首,似乎抓德育就不能不放弃和忽略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对成绩的追求。还有的教师不无委屈地说,并非我们不重视德育,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整个考试评价体系和标准所引导的这种重智育、轻德育倾向。
如果不改变现有的考试评价体系,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由此可见,德育的实施,或者说立德树人的落实,根本问题在于处理和协调德育与智育的关系,而不能仅仅是德育本身。
二、对德育教育出路的思考
教育的英文单词Education,第一个字母“E”,就是“向外”之意,“duca”是“引导”之意,“tion”指某个所在或存在。所谓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德育过程中,你所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强制施加影响。你要压抑,他就抗争。这就是我们说的逆反。要尊重孩子的特点,充分满足他的个性展现,我们的学校德育活动要有这样的意识。
我们给孩子精心编纂了课本,却忘了最好的教材是生活本身。
孩子在现代化的电脑世界里生活,现实感很弱。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虚拟感,这就是他们的特征。德育是育人,不是灌输某些东西,你要把他育成一个健康的人,不然一个没有现实感的人,到后来他的人格会有问题的。我们现在中小学的德育活动应该做什么?因为孩子们现实感很弱,学校有没有考虑过提供这种帮助,模拟法庭,模拟超市,模拟社区等等。比如说,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感恩、要孝顺父母,但感恩、孝顺是什么?是每天挂在嘴边的口号?是母亲节、父亲节时给父母送束花?有一年暑假放假前,我召开了一次家长会,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会,在家中会上,我给家长与孩子们布置了一项假期任务:让孩子做一个月的父亲或母亲!这个想法缘起于经常接到家长的电话,说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如何不听话,不自觉,希望老师帮忙教育一下;反过来当我找学生聊天时,又会听到学生抱怨家长太过于专制、太罗嗦、不理解自己。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教育效果并不明显。所以,暑假里让家长与孩子角色互换一个月,让孩子在假期里担负起买菜煮饭、洗衣服搞卫生、规划家庭收支情况等,假期结束后,从孩子们的体验报告中欣喜地看到,经过一个月的角色互换,孩子们都深刻地体验到父母的不容易,赚钱不容易、买菜不容易、家务活很累,还有孩子甚至说“读书轻松多了”,自然而然,不用老师说教,孩子们也学会了感恩、孝顺应该怎样做。
德育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信念、自尊及其情绪,包括关注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用法语表述可能更为确切,即关注每个学生能够“Je suis bien dans sa peau”(感到身心愉悦)。人的生命既是感性物质的,又是精神超验的,那么我们不妨试一试通过丰富的生命体验活动,以自然为师,唤醒孩子的现实感。
比如,在音乐中感受心灵与旋律之间的律动关系,在山水中寻找人与物之间的融入关系,在自然节令中体验人与物相互的感应关系……生活给了我们那么多的好教材,为什么我们要把自己局限在教室和书页之间呢?与其要孩子爱抽象的主义,不如首先让他爱实物山水;与其要孩子爱庞大的世界,不如首先让他爱身边的一朵小花。
所谓德育,便是这么一回事:不是思想的铁板灌输,不是在僵死的空间里死记硬背,而是用身心去感知美,用心灵去挖掘创造之源,最终在创造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到自己生存的价值所在。惟其如此,才能避免“讲过很多道理,依旧搞不好德育”的困境。
理论上德育与智育是服从同一的规律,两者是统一的。但在实践中仍然需要某些具体的可操作性办法来实现它们的协调与统一。而这也正是陶行知先生留给我们的“作业”的意义和价值。
可以认为,能否真正找到这样的具体办法,将立德与树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达到通过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提高学习成绩的目标,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或者说,直接影响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因为,我们没有理由完全否定社会、家长以及学生对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的追求,我甚至愿意认为,他们的这种追求也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