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激励理论 PPT课件

激励理论 PPT课件
激励理论 Motivation theory
2021年6月6日6时10分
1
一、什么是激励? motivation
激励意为“开始行动” 管理学,利用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发人的内在动力,
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二、激励的基本模式
需要
动机
行为
目标
需要被满足
反馈
激励的过程就是满足需要的过程。 人的行为是受动机支配的。
➢ 一个国家如果有很多这样的公司,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会高于世






2.成就需要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和组织气氛: 适当授权,激发工作积极性 营造一个有良好人际关系的环境。 重视在组织内建立反馈系统,确认工作的进步与成就。
(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1959)
美国心理学家和管理咨询师赫 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 通过对2000多位工程师和会计 人员,就职业满意度和生产率 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提出了 关于员工工作态度的“双因素” 理论。
1. 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 theory)
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s):引起职工不满的因素,外部 条件或工作环境。包括: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和 工作条件。
激励因素(Motivative factors):激励积极性的因素,内部 条件或工作内容。包括:成就感、责任感,得到 认可,自我发展等。
物质、精神激励,如领导示范激励、情感激励、 荣誉激励等。
注意需要的序列性和潜在性。
(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 兰(David McClelland)是当 代研究动机的权威心理学家。 他提出了三种需要理论,认为 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 的动机或需要。

现代激励理论ppt课件

现代激励理论ppt课件
在众多的限制下,他认为,自己绝对不可能在好莱坞拍到像 《宝贝计划》那样的电影。相对的,在亚洲拍电影就不一样, 自己可以选剧本,设计动作,非常自在轻松。
14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导致工作“满意”和“不满意”的因素
不满意的因素
满意的因素
1. 企业政策与行政管理 2. 监督 3. 与上级的人际关系 4. 工作条件
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发展现状有针对性的学习充电, 不断提高。”
而来自目前很多培训机构的消息,在北大青鸟的课堂里,就有不少
是“80后”的职场人士,他们原来的专业并非都是计算机,绝大部
分都是在工作后,再度接受新的培训。
21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 自我实现


尊重
成长

励 理
归属
关系
论 的
向的变化。
发展。
11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三种需要
成就需要 权力需要 友谊需要
具有成就需要人的行为特征
事业心强,敢于负责,敢于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有进取心,比较实际,敢冒风险; 密切注意自己的处境,寻找信息,了解自己与工作的适
应情况; 重成就,轻金钱,更重视从工作中得到的乐趣;
12
需要强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一项调查
需要类型
曼-惠特尼U检 验结果的代号
强度
A

成就
需要
B

C

A高权力Fra bibliotek需要B

C

A

归属
B

需要
C

激励理论ppt课件

激励理论ppt课件
20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行为科学家进入了后期行为科学研究阶段, 提出了各种激励理论。大致可以归纳为四大类10种理论。具体划 分如下: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943年提出) 2,生存关系成长需要理论
(奥尔德弗1969年提出) 3,成就需要理论
(麦克利兰50年代提出) 4,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
安全的 需要
生理的 需要
马斯洛的需 要层次理论
保健因素
赫茨伯格的
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
23
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
20世纪5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了成就 需要理论。他认为,在人的生存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条 件下,人的最主要的需要有以下三种:
(1)成就的需要:指追求卓越,实现目标,争取成功的内驱力。 (2) 权力需要:是影响和控制他人欲望。追求官位,控制别人 (3)归属需要:是指建立友好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欲望。广交
12
需求层次
自我实现 尊重 归属感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13
马加爵 ,云南大学生
化学院学生,2004年2月 13,14,15三天连杀4人
14
理论构成:
(1)人是有需要的,且人的需要能够影响 他的行为; (2)需要是有轻重层次的,人的需要一般 由低到高寻求满足; (3)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导需要,要注意 当前起作用的需要;(富士康) (4)需要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
4
• 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需要 • 科学的激励工作需要奖励和惩罚并举
激励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 人目标的统一
5
激励过程模式
未满 足的 需要
紧张 心理
激发
动机

管理学第七章激励理论课件

管理学第七章激励理论课件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三、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一)目标设置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三、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二)目标设置理论的管理启示 目标设置激励理论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主要
是通过目标管理(MBO)来实现的,要点是: (1)管理者要善于给员工设置有一定难度、
但经过努力又可以达到的目标。 (2)给员工定目标一定要有具体的数字指标,
第四节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一、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一)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反馈是强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应该让人们
通过某种形式或途径及时了解自己行为的结果。 (4)为了使某种行为得到加强,奖赏(报酬)应
在行为发生以后尽快提供,延缓奖赏会降低强化作 用。
(5)对所希望发生的行为应该明确规定和表达。 只有行为的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对行为效果进行 衡量和及时奖赏(给予报酬)。
第一节 激励概述
二、激励的作用与意义
组织激励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 以更好地完成组织目标,具体来说激励的作用与 意义有:
1.激励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 2.激励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与业绩 3.激励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 4.激励可以为组织吸引优秀人才
第一节 激励概述
三、激励的基本原则
组织的激励措施是否有效,取决于是否遵循 了以下基本原则: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三、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论
(一)成就需要理论的内容 麦克利兰提出了三种需要理论,他认为个体
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 (1)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
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 (2)权力需要(Need for Power):影响或
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 (3)归属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

激励理论课件(PPT 56张)

激励理论课件(PPT 56张)
余建年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2
第五章 激励
绢花店的薪酬制度


王苇是一家制作绢花店的女工,她每小时可以插 10排花, 老板给她的工资是每天25元。最近店 里生意扩大了,老板雇佣了一位新人魏丽江, 从来没有干过插花,但是老板给她的工资也是 每天25元。后来老板又雇佣了一位年轻的员工, 为该改变新员工的工资结构,老板给他的工资 是每天15元。 问题: 你认为雇佣魏丽江会导致王苇表现有变化吗? 三个员工的未来表现如何?
第五章 激励
赫茨伯格(Frederick"Herzberg)的激 励—保健理论


该理论是在马斯洛理论的基础上于20世 纪50至60年代发展起来的,也被称为双 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对美国的部分工程师和会计人 员进行了调查询问,以确定是哪些工作 因素使他们感到满意或不满意。
第五章 激励
余建年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孙 3 4 2 4 1 5 3 5 2 1 30
李 4 2 1 3 3 3 4 1 5 5 31
王 5 1 3 2 4 1 2 2 3 2 25 31
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



个体不仅注重自己的绝对报酬数量,更重视自 己的投入与所得与其他人的投入和所得相比较 的结果 投入包括个人的努力、以往的工作经验、教育 背景、时间、能力等;而所得包括薪酬、奖励、 认可、晋升、培训、工作条件等 自身所得/自身投入=他人的所得/他人的投入 问题:如果个体感觉不公平的时候会有何反应?
余建年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9
第五章 激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ego social safety self-actualization

第四章 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

第四章  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
第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于人类需要的分类与其他心理学家的分类相比,比较全面,细 致。是较为成功的需要理论。并且,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研究人的行为,这是抓住了问题的关 键。
(3)需要层次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据西方行为科学家反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自产生以来,在各组织中引起不少研 究。从需要激励出发,出现了不少有趣的结果。比如,高层次的管理人员比低层次 的管理人员较少看重安全和保障的需要,而更多地看重高级的需要。另外,把不同 管理层次和不同管理类型加以比较,如大公司的管理人员和小公司的管理人员,美 国管理人员和别国管理人员,发现他们有不同的需要水平。当然,需要层次理论也 受到不少批评,如认为对人类的需要不应静态观察,而应动态观察等。
④高成就需要者不一定是优秀的管理者,尤其在一个大组织中。他更感兴趣自己如何做 好,而不是如何影响他人做好。大型组织中的总经理不一定是高成就需要的人。
⑤合群和权力需要与管理者的成功有密切关系。最优秀的管理者有高的权力需要和低的 合群需要。
⑥通过教育和培训可以造就出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才。可举办学习班,宣传高成就需要 人物的形象,交流经验等。
(2)管理者在为员工设置目标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尽量使员工参与目标设置,了解并且认 同组织目标;其次,帮助员工设立具体的、并且有相当难度的目标;最后,对目标的实现应该采取 各种形式的激励和肯定,以强化和调动员工完成目标的积极性。
(3)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一致。 (4)目标的时间上,既有近期目标,又要有远期目标。 (5)积极做好目标的反馈。 (6)促进目标管理的实现。
(2)对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第一,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一般趋势在某种程度上 是符合于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有其科学的一面。 第二,马斯洛把生理需要作为需要结构的基础,列为第一需要,认为它是原始的最基本的需要, 这是正确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提出了在每一时期,都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优势需要,而其他需要则 处于从属的地位。要使对人的管理工作收到成效,不仅要了解职工的一般需要,而且要特别了解 和掌握职工在某一时期的主导需要。

激励理论培训课件(PPT 39张)

激励理论培训课件(PPT 39张)

• 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 是美国人,提出了人的基本需要有三种, • 一是合群的需要<归属>,情谊的需要, 得到别人的赞成融洽的社会关系与周围 人保持亲密的关系,沟通与理解。 • 二是权力的需要, 有一种欲望,控制别 人 影响别人竞争权力。 • 三是成就的需要,有一种追求成功的强 力欲望,能体现自身的价值的需要。
• 3.双因素理论 • 1959年,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 们采用了“关键事件法”进行了大量的 调查,访问,并展开了充分的研究,提 出了激励――保健因素理论, 即双因 素理论,在调动工作积极性方面,有些是 能调动积极性的 有些是只能起到 保 健作用,一些能够 导致工作不满意的 因素 。主要是工作的外部环境,:工 作的环境,组织机构,人际关 ,导致 工作满意的因素,工作自身的内部因 素,。如工作有否有挑战性、责任感, 成就感,改变了传统的工作上满意,不 满意,的理解。
• 双因素理论启示 • 双因素理论的局限,虽然有很大的影 响,但有人对它提出批评,主要有四 点: •性,样本只有203人数量少, 且对象是工程师,他们在工资、安全、 工作条件等方面都是比较好,因此对 他们自然不起作用,但是并不代表一 般职工, • 第二 调查时问卷的方法和题目的缺陷 首先,把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努力, 而把不好的结果归罪于客观的条件。
具体的特征:非常乐于接受有一定难度的挑 战性的工作任务,想知道自己的行为成果的 结果,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对自己的决定高 度负责,喜欢与有能力的人一起共事,有信 心实事求是,应变能力强,有冒险精神事业 心特别强,外在的激励小,只要提供能发展 的机会。 英国在20世纪 20年代,对教育培养非常注意 成就需要的人,经济就上来了,到了50年代, 不太注意时,不太强烈了,因此他们的经济 就下来了。 对于高层的领导来说,成就需要不是最主要 的,最主要的是权力的需要,因为权力表现 为控制别人,影响别人,

第十三章激励理论【共62张PPT】

第十三章激励理论【共62张PPT】

(一)关于人性的学说
1.典型的人性模式
2)行为主义还是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人是复杂的动物,人能通过自觉的思 维来克服非理性的冲动,从而控制自己的行为和 命运。
根据这种观点:管理者可以通过教育手段来提高下属 的觉悟,挖掘人的潜力,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
(一)关于人性的学说
1.典型的人性模式
3)追求个人利益还是自我实现
持有这种观点的管理者:在与员工打交道时,总是力图揭 示出支配员工行为的心理因素。
(一)关于人性的学说
1.典型的人性模式
1)行为主义还是人本主义
行为主义:人只能根据其行为来描述,其行为的 形成主要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人的行为受外 界环境的影响)
根据这种观点:管理者可以通过改变环境的办法使下 属人员做出组织所期望的任何行为,而不管你的天资、 爱好、性格、能力、倾向以及祖先的种族等先天和自 身条件因素。
(一)关于人性的学说
2.其他分类
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埃德加·沙因总结了前人的研究 成果,认为,对人的研究存在四种假设:经济人、社 会人、自动人、复杂人。
“经济人”:人的行为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社会人”:人们最重视的是人的社会性需求和人 际关系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自动人”(或自我实现人):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 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要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 来,就会产生最大的满足感;
(三)激励理论
1.激励的含义
根据动机理论,一个人的行为取决于其动机 的强弱,而动机的形成又取决于人的内在需 求和外在的刺激。
管理者可以通过外在的刺激,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人们的动机,从而使其产生组织所希望 的行为。
(三)激励理论
✓ 1.激励的含义
✓ 是指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 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 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管理学之激励理论(PPT61张)

管理学之激励理论(PPT61张)

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激 励 因 素
第十章 激励
激励因素 成就 承认 工作本身 责任 晋升 成长
极满意
保健因素
监督 公司政策 与监督者的关系 工作条件 工资 同事关系 个人生活 地位 保障 与下属的关系 极不满意
第十章 激励
满意不满意观点的对比
传统观点
满意 不满意
赫茨伯格的观点
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2) Opp/Ipp>Opl/Ipl
一般来讲他不会觉得所获报酬过高,因为他可能 会认为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其工作积 极性不会因此而提高多少。 (3) Opp/Ipp<Opl/Ipl
此时他觉得很不公平,工作积极性会下降,除非管 理者给他增加报酬。
第十章 激励
行为科学家描绘西方国家职工对报酬不满意的后果 如图: 影响
第十章 激励
理论对企业管理的基本启示:
作为一名领导者,应当注意实际工作绩 效与报酬之间的合理性。注意对组织的知识 吸收和积累有特别贡献的个别员工的心理平 衡。
第十章 激励
[案例] 固定工资与佣金制
白秦铭的专业是日语,毕业后被一家中日合资公司 招为销售员了。 小白对这岗位挺满意,不仅工资高,尤其令他喜欢 的是这家公司给销售业务员发的是固定工资,而不是佣 金制。他担心自己没受过这方面的训练,比不过别人, 若拿佣金,比别人少了多丢脸。 刚上岗位的头两年,小白兢兢业业,但销售成绩只 属一般。可是随着对业务的逐渐熟练,他的销售额渐渐 上升了。 到第三年年底,他觉得自己已可算是全公司几十名 销售员中前几名之列了。下一年,根据跟同事们的接触, 他估计自己当属销售员中的冠军了。不过这公司的政策 是不公布每人的销售额,也不鼓励互相比较,所以他不 能很有把握说一定是坐上了第一把交椅。

激励ppt课件

激励ppt课件
激励
目录
• 激励理论 • 激励方法 • 激励机制 • 激励案例 • 激励的未来发展
01
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
01
需求层次理论
该理论由马斯洛提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基本的生理
需求到自我实现的需求。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可以激励人们的行为。
02 03
双因素理论
该理论由赫茨伯格提出,认为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因素分为两类,即保健 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而激励因素则激发员 工的内在动机。
鼓励和指导
鼓励员工尝试新事物并提 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有 助于激发其创新精神和发 展潜力。
关心和支持
关注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状 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 助,能够提高员工的忠诚 度和工作积极性。
竞争激励
竞赛和挑战
组织内部或团队之间的竞赛和挑 战活动,能够激发员工的竞争意
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排名和比较
通过排名和比较来激励员工之间互 相学习和赶超,有助于提高整体绩 效和水平。
公平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会将自己与他人的付 出和回报进行比较,如果感觉到不公 平,他们可能会减少自己的努力或要 求增加回报。
综合型激励理论
综合激励模型
该模型将内容型和过程型激励理论结合起来,认为激励是一 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需求、目 标、价值观等。
全面激励理论
该理论认为激励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物质激励、精神 激励、社会关系激励等多个方面。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可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和工作积极性。
3
扎克伯格
通过自我激励和不断追求卓越,成为Facebook 的创始人和领导的未来发展
激励理论的发展趋势

激励理论培训课件(PPT 51张)

激励理论培训课件(PPT 51张)

• 阅读P254页
• 悟空要走,怎么办?
4、麦克利兰的权力、合群和成就需要 理论 阅读P244页
• 麦克利兰认为,任何人都有三个方面的需 要: • 权力需要:支配和控制别人的需要。 • 合群需要:建立友好和亲密人际关系的需 要。 • 成就需要 :追求卓越,实现目标,争取成 功的需要。
第六章 激励理论
谁能告诉我。。。。。。
1、为什么有的人对加工资特别感兴趣,而有些对公司的发展 感兴趣? 2、在有些公司,员工待遇比较令人满意,可是员工的工作积 极性却不是很高,员工业绩和公司赢利状况不太理想,为什
么?
3、为什么有的公司发了奖金后员工的积极性不仅没有提高, 反而更加牢骚满腹?
……
Why
他分别把这两种因素称为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阅读P233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
导致不满意的因素
安全感 地位 与下属的关系
有激励作用的因素
(1844个工作事件)
个人生活 与同事的关系
薪酬
(1753个工作事件)
工作条件 与上级的关系 公司的政策 和管理 监督 成长与发展 信任 责任 工作自身 认可 成就
发生频率的百分比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模型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需要
生理需要
• 生理需要—— 是人的饥、渴、性、生育等基 本生理机能 • 安全需要—— 泛指广义的安全。如职业、劳 动、心理、环境等方面的安全 • 社交需要—— 包括友谊(友好交往、忠诚与 爱等)与归属感 • 尊重需要—— 包括自我尊重(自信心、自豪 感和胜利感)与社会尊重(能力、成就得到 社会的认可) • 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们发挥潜能、实现 社会抱负的需要
• ERG理论认为需要得到满足后,其强度不 一定减弱。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发生作 用,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可能上升 为高级的需要,也可能没有这种上升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薪酬调查网
2
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需
要,即通过系统的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 和工作环境,来满足企业员工的外在性需要 和内在性需要
科学的激励工作需要奖励和惩罚并举,
既要对员工表现出来的符合企业期望的行为
进行奖励,又要对不符合员工期望的行为进 行惩罚。
激励贯穿于企业员工工作的全过程,包
括对员工个人需要的了解、个性的把握、行
i——内在的;e——外在的;t——任务本身 的;
a——完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薪酬调查网
12
如果我们把公式中的括号破除,将Eia乘 入,则公式右端则变为如下三项:
1、Via,代表工作任务本身的效价,即这工作 对工作者本人有用性大小。只要本人做那种 工作感到有很大乐趣,很有意义,那么完成 工作任务的期望值就为1,即完成任务的主观 概率是百分之百,所以不必再乘l了。因此, 这一项也代表做这件工作本身的内激励。
为过程的控制和行为结果的评价等。因此,
激励工作需要耐心。赫兹伯格说,如何激励
员工:锲而不舍。
中国薪酬调查网
3
信息沟通贯穿于激励工作的始末,从对 激励制度的宣传、企业员工个人的了解,到 对员工行为过程的控制和对员工行为结果的 评价等,都依赖于一定的信息沟通。企业组 织中信息沟通是否通畅,是否及时、准确、 全面,直接影响着激励制度的运用效果和激 励工作的成本。
中国薪酬调查网
13
2、Eia·Via代表任务的完成所起的内激励作用。
3、Eia Eej Vei代表各种外酬所起的激励效果之 和,其中引入两项期望值是因为前者是对完 成任务可能性的估计,后者则仅是对完成任 务与获得奖酬相联系的可靠性的估计。
总之,前两项属于内在激励,第三项属于 外在激励。三者之和代表了内、外激励的综 合效果。
Via——代表对完成任务的效价。
中国薪酬调查网
11
EejVej——代表一系列双变量的总和。这些双变 量中的第一个Eej代表任务完成能否导致获得 某项外酬的期望值;第二个Vej代表对该项外 酬的效价。在估计Eej时,人们考虑完成任务 后,有多大把握得到相应的外酬,如加薪、 提级和表扬。
公式中下标的意思是:
第六章 激励理论
中国薪酬调查网
1
第一节 激励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
激励英文为“Motivation”,是由拉丁文“moveve” 转化而来,意指推动“to move”。
激励一词,作为心理学的术语,指的是持续激发 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俞文钊《管理心理学》)
激励在组织行为学中,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 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 心理活动过程。激励也可以说是调动积极性的过程。
10
Vit——代表对该项活动本身所提供的内酬效价, 它所引起的内激励不计任务完成与否及其结 果如何,故不包括期望值大小的因素,也可 以说期望值最大是1,所以可不表示。
Eia——代表对进行该项活动能否达到完成任务 的期望值,也就是主观上对完成任务可能性 的估计。进行这种活动时,人们要考虑自己 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客观上存在的困难等。
1、比较流行的分类方法是按其所研究的激励侧 面的不同及其与行为的关系不同,把各种激 励理论归纳和划分为内容型、行为改造型和 过程型和综合激励模式。
中国薪酬调查网
5
(1)、内容型激励理论(Content Theory)
这是研究需要这个激励的基础的理论,
它着重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 具体内容进行研究。其中,最有名的是马斯 洛(A.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1943)、 奥德弗(Alderfer)的《ERG理论》(1972)、 麦克利兰(P.C.Meclelland)的《成就需要理 论》(1964)和赫茨伯格(P.Herzberg)的《双因 素理论》(1959)等。
– 新行为主义激励理论
– 行为修正激励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2)认知派激励论
– 内容型激励理论:需求层次论、双因素理论、 ERG理论、成就需要理论
– 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归因理论、目标激 励理论、公平理论
3)综合型激励理论
– 勒温的场动力理论
– 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期望模式)
中国薪酬调查网
中国薪酬调查网
14
• 三、激励模式:
1.激励模式之一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刺激 (内外诱因)、个体需要、动机、行为、目 标、反馈等。
(3)、过程型激励理论(Process Theory)
这是着重研究动机的形成和行为目标的
选择,即激励过程的理论,弗洛姆的《期望
理论》(1964)、豪斯的《激励力量理论》、
洛克的《目标激励理论》(1968)、亚当斯
的《公平理论》(1965)等。
中国薪酬调查网
7
2 、按时期划分的激励理论:
早期激励理论
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组织预期目标 的同时,也能让组织成员实现其个人目标, 即达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在客观上的 统一。
中国薪酬调查网
4
• 二、激励理论及其分类
自20—30年代以来,管理学家、心理学 家和社会学家们就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应怎 样激励人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激励理论。
对这些理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各种 归纳和分类。
中国薪酬调查网
6
(2)、行为改造型(或增强型)激励理论(Behavior
Modification Theory)
这是着重研究激励目的理论,激励的目
的正是为了改造和修正行为。这种理论主要
有《挫折论》、海德的《归因理论》
(1958)、斯金纳的《强化理论》(1957)、 组织行为改造型理论(OB Mod)等。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XY理论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当代激励理论
阿德福 ERG模式 麦克利兰需求理论 认知评估理论 目标设定理论 公平理论 增强理论 期望理论
资料来源:荣泰生 《组织行为学》第141、147页 ,五南图书出版社 1998版
中国薪酬调查网
8
3、按心理学派别划分的激励理论
1)行为主义激励论
– 老行为主义激励论
9
4、综合激励模式理论
罗伯特·豪斯(Robert House)所提出的激励 综合模式,就是企图通过一个模式把上述几 类激励理论综合起来,把内、外激励因素都 归纳进去。其代表性的公式是:
M=Vit+Eia(Via+EejVej)
公式中:
M——代表某项工作任务的激励水平高低,即 动力的大小。
中国薪酬调查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