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诗歌散文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岛诗歌散文欣赏
【篇一:北岛诗歌散文欣赏】
告诉你吧,世界【名家阅读】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篇二:北岛诗歌散文欣赏】
[1]冰川纪:指地质上的一个时期,在新生代的第四纪。
[2]好望角:1488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曾到此处,因由此可通往富庶的东方,故称“好望角”。
【赏析】
此诗作于1976年清明节天安门广场事件之后。诗中展现了异乎寻常的冷峻,对矛盾重重、险象环生的十年浩劫发出了愤怒的质疑,是那一时期最有个性的时代强音,是先觉者对“新的转机”的期待和呼唤,是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对时代的严肃“回答”。
全诗共七节,可分为两个层次。前三节为第一个层次,提出问题,反思历史,讽刺道德观念扭曲、价值观念颠倒的“文革”内乱。诗以警句开篇,为全诗定下悲愤的基调:“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在虚伪的天空,到处是用金词丽句、空洞赞颂涂抹的东西,到处是通行者的乐园。当然,还有死者,那不屈的身影已经弯曲,绷得很紧,充满着力量的美,显得更加不屈。诗人要问,要控诉,愤懑之情溢于言表:不是冰川纪,何以到处都是冰凌?新的航道已经发现,为什么千万艘船只还在死水一潭的死海中盘桓、竞争,眼睁睁地等待沉没?这些,就是那个时期的写照。诗人要回答的,正是这样的世界。那么,诗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为了什么,要做什么?他说,他是来判决这世界的,他只带了纸、绳索和身影。原来,他是要用自己的诗来审判这世界吗?是要用绳索来处决那虚伪的世界或者那些卑鄙者吗?是准备用自己的生命来殉自己的理想吗?反正,他不相信这样的时局,他时刻准备着反抗。
后四节为第二个层次,回答问题,大声疾呼,表达内心对虚伪行径的怀疑和否定。这是一种决绝的怀疑和反抗,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同情。即使有太多的反抗和挑战,他仍然愿意做其中的一员,为挑战者的队伍增添一份力量。如果虚假的世界如海洋的大堤在海浪的冲击下崩溃,如果平地因为地心岩浆的奔突而被撕裂,他仍愿意承受所有的苦难,咽下所有的苦水,充当被撕扯的胸膛,以便让人类选择更好的顶峰。显然,诗人的心中充满了英雄式的悲剧情结。同
样,也充满了希望,来自古老祖先的希望。从祖先留下的精神财富中,他仿佛看到一片纯洁的天空,闪现着漫天星斗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写作特点:(1)深刻的理性思辨。“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写出了两种完全相斥的生命走向。然而,诗人在痛彻而不悲伤、沉重而不呆滞的基调里,表现了乐观而豁达的积极取向,因此“海洋注定要决堤”,“陆地注定要上升”,天空既“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也缀满了“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接着,诗人回答旧的历史的挑战,回答血与火的现实。“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这愤怒的呐喊,如冬日惊雷响彻天宇,如空谷足音经久不息。四个“我不相信”组成的排句,语意坚定,大气磅礴,显示了叛逆者毫不妥协的意志。这种怀疑,不是虚无主义,也非“否定一切”,而是建立在对自己完全相信的基础上的对荒谬客体的彻底否定,是在大失所望之后对生活的重新选择。(2)和谐的艺术构思。开篇以悖论式的警句斥责了是非颠倒的荒谬时代,“镀金”揭示虚假,“弯曲的倒影”暗指冤魂,二者形成鲜明的对照。第二节的“冰凌”暗指人们心灵的阴影,情绪上顺承第一节。第三节渲染了普罗米修斯式的拯救者形象,表现了新时代诗人个体的觉悟和对自身责任的毫不犹豫的担当。第四节“我——不——相——信”的破折号加重了语气,表现了无畏的挑战者形象。第五节的排比句,表现了否定和怀疑精神。第六节的前两句,抒发承担未来重托的英雄情怀;后两句,传达出对未来的企望。第七节的“五千年的象形文字”,则从历史与未来中捕捉到希望和转机,显示出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民族的强大再生力。如此,便将一系列形象、想象的转换与交替,以及诗的哲理与艺术构思的逻辑性,和谐统一到了缜密的诗歌架构之中。(3)象征的大量运用。诗人没有像传统的政治抒情诗那样去直抒胸臆,也没有肤浅地演绎心中的主题概念,而是借助几组新异奇特的意象来渲染。如诗的第一节用“通行证”展现卑鄙者的畅通无阻,“墓志铭”表明高尚者被摧残被葬送,“镀金”暗示粉饰的虚假,弯曲的“倒影”暗指无数死者的冤屈;第二节用“冰川纪”喻指“文革”时期,用“冰凌”形容人们互相攻击、互相猜忌,不能互相信任、融洽相处的真实境况。这些经过变形处理的意象及意象化的表现手法,把直说明言变为象征暗示,赋予这首主旨相当明确的政治抒情诗几分朦胧色彩,从而加大了诗句的张力,扩展了作品的艺术容量。因此,无论是对十年动乱的高度概括,还是作为反叛英雄的悲
壮程度,抑或对这一切的艺术表现力,此诗都远远高于同派诗人的同类作品。
宣告
——给遇罗克烈士
也许最后的时刻到了
我没有留下遗嘱
只留下笔,给我的母亲
我并不是英雄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
宁静的地平线
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
我只能选择天空
决不跪在地上
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
好阻挡自由的风
从星星的弹孔里
将流出血红的黎明
【赏析】
一九七零年三月五日,来自西伯里亚的寒流正在中华大地上肆虐,漫天的风沙蒙住了人们的双眼——北京青年遇罗克因批驳荒谬的“血统论”而被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反革命罪”处以死刑。
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万人宣判大会上,各个单位组织的“革命群众”将会场挤得水泄不通——他们高呼口号,他们拍手称快。
噩耗传来,北岛悲愤交加,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北岛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短诗——《宣告》。
如果说在《出身论》一文中,遇罗克的观点还是就事论事的话,那么在《宣告》一诗中,北岛则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审视这一切。全诗运用了我国古诗中常用的化主观为客观的表达方式,借烈士之口向世界宣告:“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在带有预言性的结束两句中,北岛采用了意象叠加的写作手法。强烈的对比强化了全诗的悲壮气氛,给人们留下了长久的回味与思索。
最后两句诗,用十分醒目的画面揭示烈士牺牲的意义。
从星星的弹孔里/将流出血红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