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微创引流

合集下载

C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探讨

C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探讨

C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探讨C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探讨【摘要】目的总结C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CT诊断并微创穿刺定位及引流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东芝4层螺旋CT平扫及螺旋扫描。

层厚层距均为5mm,摄取颅脑骨窗和脑窗图片,并根据颅内血肿大小位置,选择最正确穿刺点进行穿刺并引流。

结果报告30例颅内血肿CT引导下定位穿刺引流,其中29例穿刺引流成功,成功率到达97%。

其中1例合并出血性脑堵塞,堵塞面积范围大,术后合并颅内积气,大脑镰下疝,引流效果效果欠佳。

1例穿刺部位偏差,导致再次穿刺,术后效果良好。

结论CT 引导下颅内血肿穿刺术是治疗颅内出血,降低颅内压,第一时间争取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防止创伤性大的开颅治疗手术。

【关键词】CT引导下定位;微创穿刺;颅内血肿颅内出血其严重性在于可引起颅内压增高而导致脑疝;早期及时处理,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预后。

按血肿的来源和部位可分为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等。

血肿常与原发性脑损伤相伴发生,也可在没有明显原发性脑损伤情况下单独发生。

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从2021.1-2021.12年,我院使用东芝4层螺旋CT对30例颅内出血患者进行颅脑平扫和螺旋扫描,对估算出血量达30ml以上出血者,进行定位微创穿刺引流,29例CT定位穿刺准确,引流效果良好,其中硬膜外血肿穿刺6例,硬膜下血肿穿刺4例,其余20例均为脑内血肿。

进行CT平扫后,再行螺旋扫描,采用层厚2mm,层距2mm,并进行MPR、SSD重建图像,获得矢状位血肿影像及外表遮盖颅骨影像,为穿刺定位打下根底。

平扫扫描基线统一采用OML。

扫描时使用头颅外固定器,防止患者CT扫描时头颅不自主运动,而产生影像运动模糊,影响定位准确性。

1.2 方法CT平扫检查:硬膜外出血常见于外伤后,结合临床CT诊断不难,多见硬膜外血肿凸透镜状,常合并颅骨骨折;硬膜下血肿多见老年人,结合临床及CT表现可大致鉴别急慢性。

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康复护理

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康复护理
l 2天 。
康 复 护 理 运 动 康 复 护 理 : 创 术 后 , 期 进 行 微 早 运 动康 复 护 理 训 练 可 防止 关 节 僵 硬 , 肉 肌
萎缩等继发 障碍 , 为肢 体恢 复创 造 条件 。 只要不妨碍 治疗 , 康复 应尽 早进 行 , 复 康 训练开展 得 越 早 , 能康 复 的可 性 就 越 功
微 创 颅 内 血 肿 引 流 术 治 疗 高 血 压 脑 出血 的 康 复 护 理
张 俊 英
430 74 0河 南 唐 河 县 人 民 医院
d i 1 . 9 9 j i n 1 0 —6 4 . 0 0 o:0 3 6/ .s . 07 s 1x 2 1 .
3 2 4 5. 2
微 创 血 肿 引 流 术 是 近 年 来 治 疗 颅 内
同 的体 位 均 应 各 数 个 不 同 大 小 和 形 状 软
力训练等 。 综合康复 治疗 : 根据病情 指导患者合 理选用针灸 、 理疗 、 按摩等辅助治疗 , 以促
85 5. 2 胡春红・ 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 3 0例高血压 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 J.
进 塑篓 ~…艚埋 。 运 宦 凳
大 , 后就越好 。 预
微创术后早期 ( 1周 内 ) 即进行 康 复 护 理训 练 , 据 患 者 术 后 病 情 特 点 , 早 根 分 期 、 稳 定 期 、 对 稳 定 期 3个 阶段 进 行 。 非 相 ①早期 : 血肿 清除术 后 2 7 4— 2小 时 , 此期 为脑水 肿高峰期 , 如颅内压高 , 发症多 , 并 暂不进行 被动运动 , 仍注意保 持 良好肢体 位置 。患者 卧 床 时 应放 平 , 头 不 宜过 床 高 , 量 避 免 半 卧位 和 不 舒 适 的 体 位 。不 尽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图文详解培训课件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图文详解培训课件

2/10/2024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图文详解
36
脑室出血穿刺前
2/10/2024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图文详解
37
脑室出血穿刺后
2/10/2024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图文详解
38
三 . 结束语
血肿穿刺治疗在脑出血的治疗中是一大进 步,但目前尚不规范,需解决如下问题:
(1)开展各种手术的多中心随机对照实验 (2)应用临床和实验手段对微创颅内血肿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图文详解
26
二 . 脑室引流
无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脑室内积血,都 可造成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和急性颅内压 增高甚至发生危象,威胁病人生命。国 内外大量实践证实,对这类病人及时进 行脑室穿刺引流脑室内积血与血性CSF, 不失为解救此类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
2/10/2024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图文详解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图文详解
32
二 . 脑室引流
(二) 穿刺技术 3. 穿刺方法
1) 病人体位 :病人仰卧,按常规备皮, 消毒、铺巾、局麻 2) 操作方法 :
2/10/2024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图文详解
33
二 . 脑室引流
(三) 侧脑室冲洗引流技术 1. 引流冲洗 2. 放置引流管 3. 观察引流袋 4. 引流管放置时间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图文详解
41
2/10/2024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图文详解
42
Thanks
2/10/2024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图文详解
43
(三)抽吸时间: 近年来人们亦注意到血肿除占位作用,
还由于血肿成分对周围脑组织的损害, 造成脑水肿、变性、坏死等一系列继发 性损害,因此提出超早期(病后6-7小时 左右)抽吸。目前多主张在发病后6-24 小时施行。

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在临床中的疗效

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在临床中的疗效

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在临床中的疗效【摘要】目的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脑溢血最理想的一种方法.方法头颅CT诊断:CT显示血肿在的层面具体位置,是否破入脑室,确定针深的长度,行颅內血肿微创引流术,结果经颅血肿微创流术12天,患者神清合作,神经功能基本正常,肌力由零级恢复到5级,结论经颅内血肿微创配合内科综合性治疗,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手术简便,创伤性小,减少了血肿压迫组织和神经的损伤,有利于患者恢复。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CT诊断定位,颅内血内微创加药物引流清除术在我国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为全国死因的第二位,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存在明显的脑水肿是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一系列并发症出现的病因之一。

近年来采用CT立体定位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被认为是最佳的治疗方法,但手术的方式不同,选择的时间不同,取得的疗效各不相同。

1现将不同的治疗典型病例介绍如下:典型病1胡某,女,56岁,因半月前在活动中突然昏倒,当即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神智丧失,不能言语,肢体不能活动,二便失禁。

急送当地医院就诊,经头颅CT诊断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经半月的内科治疗,(治疗情况不详),无明显好转,昏迷逐渐加深,经人介绍,转入我院,查:呈浅昏迷状态,BP:160/95mmHg,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直径3.5mm,右侧直径2.5mm,左侧对光反射迟钝,右侧对光反射灵敏,口角歪斜,颈亢,骶尾部见6cmx5.2cm,髂前上棘外侧受压处有4cmx3cm面积左右的Ⅲ期褥疮,外生殖器见红肿,导尿管见肉眼血尿,左侧上肢肌力0级,下肢肌力1级。

辅助检查复查头颅CT结果: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约60ml,破入脑室。

化验结果:WBC:16x109/L,RBC:3.5x1012/L,N:80%,尿Rt:+++WBC:3-8个/HP。

典型病2雷某、男、71岁,因5天前在活动过程中突然昏倒。

有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自感头痛,头昏,双下肢无力,急送当地医院、头颅CT结果示:右侧硬膜下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以提高引流术的成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

方法认真做好术前准备,严密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在位,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做好引流的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瞳孔、意识变化及生命体征,做好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基本生活护理。

结果19例经治疗和护理后颅内血肿完全清除,治愈出院,1例死于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成功率为95%。

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病情变化过程的观察,实施整体护理及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标签: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穿刺术;护理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是近年来治疗颅内出血的简便可行的新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不受年龄和重要脏器功能的限制。

我院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选自2010年5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20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45~70岁,平均55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150~280mmHg/90~140mmHg;CT检查:额叶出血5例,颞叶出血7例,基底节区出血8例;出血量30-110mL;发病时间6h至7d。

1.2治疗方法为患者剃头,根据CT片测量好合适的穿刺部位,在无菌操作下配合医师在定位处,在电钻动力驱动下直接钻颅进入血肿,然后将直径3mm、长35-65cm 的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经钻孔置于血肿腔内进行冲洗、粉碎、引流,末端与无菌引流袋连接。

2.护理2.1做好术前准备,向家属交代病情的危害性及手术的目的、方法、优点,消除家属的心理负担,取得配合,认真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记录。

微创穿刺引流去除颅内血肿126例_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

微创穿刺引流去除颅内血肿126例_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即开放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高颅压症状 明显者 20%甘露醇 125ml+呋噻咪 10mg 快速静滴。准时剃发、备皮;在 CT 下或根据 CT 定位确定穿刺点及靶点。确定穿刺点及靶点的原则为:穿刺点 应避开头皮重要血管及颅内重要静脉窦及动脉血管等重要结构。穿刺点确 定后选择长短适中的穿刺针,若无合适穿刺针,穿刺针过长时则使用限位 器;消毒、铺巾。在穿刺点作局部麻醉,在助手关怀下将微创针套入手枪式 电,检查电工作是否正常、微创针有无摇摆,沿假想的穿刺平面将针垂直于 靶点快速钻入血肿,剪断针钻连接,取掉针尾盖帽,放入针形血肿粉碎器, 连接引流管、袋。若为双侧血肿则以同法穿刺另一侧血肿。抽除血肿液体 后,视血肿状况确定是否使用血肿溶解剂。术后严密观看患者神志、瞳孔
本组 126 例病例,1 例急性硬膜外血肿因血肿大、年老体弱且合并严 等后遗症。微创引流术则有方法简洁、创伤小、操作要求不太高、仅需局
峻原发性脑干损伤死亡;3 例高血压基底节出血,因出血量大且延误时间超 部麻醉,术后恢复快速、治疗费用低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不能耐
过 1 天死亡;1 例作为术前减压转开颅手术外,其余病例均在术后短期内神 受传统手术的患者,尤其是亚急性或慢性颅内血肿患者;而且可作为传统
志、意识、肢体肌力快速改善,无严峻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参照格拉斯 开颅术前的急诊减压,为开颅手术争取时间。不失为基层医院治疗颅内血
哥预后评分(GOS),本组优良率>92%[2]。
肿的理想选择。
讨论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交通条件的改善,建筑坠落及交通事 故所引发的颅内血肿日趋增多。颅内血肿占闭合性颅脑损伤的 8%~10%,
资料与方法
转变,并记录引流量,视引流状况重复使用血肿溶解剂及使用生理盐水冲

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的护理【优质推荐】

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的护理【优质推荐】

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的护理【优质推荐】颅内血肿有外伤性或自发性两大类型,前者多是外伤导致,后者多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动脉瘤等疾病引起,按血肿在颅内结构的解剖层次分为三类,硬膜外、硬膜下、脑内(脑室内)血肿,大部分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需要及时手术治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引流术是近年来国内使用较广的一种治疗脑出血的新技术,其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降低死亡率、能缩短血肿吸收时间,而护理在此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术前护理(一)术前心理护理向病人家属交代病情的严重性及手术的必要性,介绍微创手术的方法、优点,消除家属的心理负担,取得配合;神智尚清的患者,给予一定的心理护理,同时介绍成功手术的例子,给予患者勇气,让患者充满信心。

(二)术前护理准备认真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记录;术前平抬患者,头部给予冰袋枕头,适当固定,避免震动;给予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氧,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及瞳孔的变化;术前备皮、导尿、备血、良好的静脉通路;做好CT 定位扫描,确定穿刺点,常规消毒。

二、术后护理(一)保持颅内压稳定颅内压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经过多次实践及密切观察采用了以下步骤:首先绝对卧床,头部抬高15~30°,以利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对于躁动患者为严防其手抓引流管,应加床档及保护带约束其双手;其次如果复查CT必须搬动病人时,应采用拆卸式担架,头部与躯体保持一条直线,保持头部固定,并暂时夹闭引流管,防止颅内压波动过大;第三严密监测颅内压动态变化,使颅内压保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最后按医嘱正确使用降压药及脱水剂,使颅内压平稳下降;在血肿液化及冲洗过程中,推注药液或生理盐水要严格剂量,并遵循等量置换原则;平稳控制引流速度,可以适当夹管,控制引流速度,防止颅内压大幅波动,导致患者不适。

(二)引流管的护理1.妥善固定导管,采用冰枕减少头部活动;用约束带固定双手,防止患者拉扯引流管,翻身及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防止滑脱。

颅内血肿微创引流课件

颅内血肿微创引流课件
偏瘫、失语、癫痫等。
03
意识障碍
昏迷、嗜睡、昏睡等。
04
其他症状
头晕、耳鸣、视力障碍等。
02
颅内血肿的传统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颅内血肿的常见治疗方法 之一,主要通过使用止血药、降颅压 药、抗癫痫药等药物来控制病情。
药物治疗的缺点在于效果不确切,需 要长期服用,且容易产生副作用和耐 药性。
药物治疗的优点在于无创、无痛,适 用于病情较轻、血肿较小的患者。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颅内血肿的重要治疗 方法之一,主要通过开颅手术或 微创手术来清除血肿、降低颅内
压。
手术治疗的优点在于效果明显、 治愈率高,适用于病情较重、血
肿较大的患者。
手术治疗的缺点在于创伤大、风 险高,术后恢复期较长,且容易
产生并发症。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高压氧治疗、 光子治疗等物理疗法,以及康 复治疗和中医治疗等非药物治 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的优点在于无创、 无痛、副作用小,适用于各种 病情的患者。
其他治疗方法的缺点在于效果 不确切,需要长期治疗,且治 疗费用较高。
03
颅内血肿的微创引流技术
微创引流技术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微创引流技术是一种通过微小创口进行引流的方法,用于清除颅内血肿。
特点
微创引流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死 亡率。
技术发展与创新
01
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技术不断进步, 从最初的单纯钻孔引流发展到内 镜下血肿清除和立体定向抽吸技 术,操作更加精准和安全。
02
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包括开发更先 进的引流材料、改进引流装置的 设计以及探索机器人辅助手术等, 以提高手术效率和治疗效果。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讲解课件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讲解课件
(二)相对禁忌证 严重糖尿病患者 病变对侧基底节区曾发生过脑卒中者 脑血管淀粉样变者 散在多发血肿
微创颅内穿刺技术
三、手术时机 最佳手术时机为发病后12-24小时,不足2小时者易发生再出血。
微创颅内穿刺技术
四、术前准备 一般准备:血生化,胸透心电图,血糖肾功,颅脑CT,备皮,签署手术同意书。 控制血压在150/90mmly左右。 确保呼吸道畅通,及时吸氧,必要时气管切开。 烦躁患者需给予镇静治疗。 器械准备:电动钻,穿刺针具一套。 药品准备。
血肿半固态部分的处理:用5ml注射器抽吸3~5ml生理盐水,用适当力度快速推注、缓慢回吸,重复2~3次,正负压力交替在血肿清内形成压力震荡,可使血肿中央部分破碎形成一个空洞。用25~50u/ml肝素生理盐水液或单纯生理盐水冲洗液,冲洗时必须严格遵循“等量置换”或出多于入的原则。 液态部分和半固态部分的抽吸,控制在血肿量的30%左右(较大血肿不超过15ml),血肿余下部分可通过“等量置换”冲洗液及引流液方法排出。 血肿紧密固态部分的处理:用3~5ml血肿液化剂注入管内,液化剂注射后在加注1.5ml生理盐水将保留在馆内的液化剂全部注入血肿内,关闭引流管。 4)连接管接无菌引流袋,闭管4小时后开放引流管。
微创颅内穿刺技术
二、禁忌证 (一)绝对禁忌证 1. 出血时间(发病时间)≤2小时。 2. 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大剂量抗凝治疗。 3. 全身严重疾病,难以治愈者。 4. 脑疝发生单侧瞳孔散大≥6小时,双侧瞳孔散大≥2小时。 5. 家属不同意手术拒绝签字者。 6. 局部头皮严重感染者。
微创颅内穿刺技术
2)冲洗、液化周期 微创术后,根据复查CT的情况,进入重复液化周期。一般第一个24小时内,运用上述方法作3~4个周期处理。第二个24小时酌情使用2~3个周期,这样血肿将会在3天内基本被清除掉。3~5天内根据病情拔管,原则上保留针时间不超过6天。 冲洗方法:忌用暴力,抽吸负压应维持在0.5~1ml负压之内,冲洗时以一定力度推注冲洗液,同时观察注入后,自引流管流出液体的质和量的情况。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MPST)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MPST)
≥2小时。 5. 家属不同意手术拒绝签字者。 6. 局部头皮严重感染者。
整理课件
微创颅内穿刺技术常规
二、禁忌证 (二)相对禁忌证 1. 严重糖尿病患者 2. 病变对侧基底节区曾发生过脑卒中者 3. 脑血管淀粉样变者 4. 散在多发血肿
整理课件
微创颅内穿刺技术常规
三、手术时机 最佳手术时机为发病后12-24小时,不足2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MPST)
整理课件
微创颅内穿刺技术
该技术自1997年在全国推广 以来,约治愈患者几十万例,取 得了显著疗效,颇受神经内外科 医师青睐。该方法简便易行,疗 效可靠,让医者方便,使病者受 益,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
整理课件
微创颅内穿刺技术常规
一、适应证: 1. 各类颅内血肿,幕上≥30ml,幕下≥10ml。 ① 急性硬膜外血肿(AEDH) ② 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 ③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 ④ 外伤性脑内血肿(IH) ⑤ 血管畸形性脑内血肿 ⑥ 高血压性脑出血
抽吸量不超过总量的2/3,若吸出脑组织及鲜血应停止抽吸,密切注意 引流的量、颜色、变化等。
整理课件
微创颅内穿刺技术常规
七、冲洗与注药 检查侧管证实无活动出血后,可用冲洗
液或生理盐水等量冲洗。注意:入量等于或 小于出量。冲剂量多为2-4ml,不要超过 5ml,酌情决定冲洗次数。然后用2-4ml生 理盐水加尿激酶2-3万单位从侧管注入,闭 管4小时。日后每日2-3次,的、同等剂量 及闭管时间。
整理课件
微创颅内穿刺技术常规
五、术前定位 1. 测定血肿最大层面中心点距头皮的距离为
穿刺针的长度。 2. 确定血肿最大层面的颅表投影线。 3. 测定血肿最大层面中心点在投影线上的前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脑室引流的护理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脑室引流的护理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脑室引流的护理颅内血肿微创术后脑室引流为颅脑术后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它不仅能迅速降低颅内压,排出脑内积血,还可减少伤口脑脊液漏,避免枕下肌间积液,并可在手术中有利于改善手术区的暴露等。

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治疗及挽救病人的生命起到关键作用。

标签:颅内血肿;微创术后脑室引流;护理颅内血肿微创术后脑室引流是采用YL-1型微创穿刺引流针穿过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出体外的医疗措施之一。

它不仅能迅速降低颅内压,排出脑内积血,还可以显示引流的速度,根据病情和病人特点,调节引流速度,防止低颅压引起脑部继发性损害。

脑室引流的护理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治疗及挽救病人的生命起到关键作用。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我们着重观察脑室引流液的色、质、量,观察病人情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预防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2年5月~2003年3月我科颅脑手术后行脑室引流的病人33例,男25例,女8例,年龄20~83岁,平均54岁。

其中,高血压脑出血术后28例,颅脑外伤术后5例。

基本治愈30例,死亡3例。

2护理体会2.1体位的护理病人术后取平卧位,病房保持安靜。

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有精神症状者应予约束,防止病人自行拔出引流管而发生意外。

2.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的护理脑室引流是造成颅内感染的途径之一,所以尽量将病人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减少污染机会。

病人术后回病房立即在严格无菌条件下接上引流袋,接头处严密消毒后用无菌纱布包裹以保持无菌。

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准确记录引流量,更换引流袋时应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回脑室,禁止任意拆卸及在引流管上穿刺以免造成脑脊液漏和污染。

2.3调节引流袋高度的护理引流袋的位置很重要,过高可引起排流不畅,起不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过低可排流过畅,造成颅内压降低,易引起脑室内出血或小脑幕孔上疝等。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的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的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的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病死率和致残率高【1】。

我院于2003年9月以来,采用YL—I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8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2003年9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78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着,均经CT检查确诊,行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

其中男51例,女27例,年龄44至78岁,平均56岁。

发病前均有高血压病史。

本组以头痛,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或昏迷为最常见。

发病到入院时间30min—5d,CT检查示:基底节出血46例,丘脑出血9例,颞叶出血11例,额叶出血10例,脑室出血2例。

出血量30—100ml。

1.2治疗方法入院患者常规应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护脑及对症支持治疗。

同时为患者剃头,根据CT测量好合适的穿刺部位,采用YL—I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到位后,无菌生理盐水每次2—5ml等量冲洗至转清时,接无菌引流袋。

如果血肿未液化,血凝块堵塞引流不畅时,可引流管内注入尿激酶2万U生理盐水2ml,闭管2h后开放引流,1次/d,以溶解血凝块。

1.3结果本组78例中63例在术后3—5天复查CT示:血肿大部分消失;6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死亡9例,3例死于再出血,6例死于肺部感染。

2护理2.1术前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疾病的危害性,此次手术的目的,方法,优点及重要性。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解除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流循环,减轻继发性脑水肿,改善脑缺血缺氧,保护脑神经功能,从而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2】。

减轻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解除思想顾虑,取得配合。

2.2术中护理帮助患者摆体位,配合医生在定位处经头颅钻孔行血肿脑内冲洗引流。

术中认真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意识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注意倾听患者的诉求,如有不适,立即处理。

颅内血肿微创伤清除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常规1修改稿

颅内血肿微创伤清除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常规1修改稿

颅内血肿微创伤清除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常规1修改稿神经内科疾病的相关护理职工总医院内儿科第一节神经内科各种穿刺术的护理颅内血肿微创伤清除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常规1、体位:仰卧位或侧卧位,并抬高床头15°-30°,硬膜下血肿的病人可采取坐位,半坐位;2、妥善固定引流管.妥善固定穿刺针及引流装置,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防止引流管内有空气进入.与脑室相通时,引流管应高出穿刺点15-20cm,否则,低于穿刺点.翻身和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对烦躁患者应适当约束.必须搬动患者时先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倒流或颅内压波动过大;3、每天常规消毒引流管和引流袋接口,并更换引流袋;4、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及量;5、拔管前先夹闭引流管观察24小时,无异常方可拔管;6、拔管后加压包扎,必要时可用医用明胶海绵填塞,并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侧脑室引流术后常规护理1、引流液每日不超过500毫升为宜,如有感染引流量可相应增多,可将引流瓶(袋)抬高至距侧脑室20cm,维持颅内压于正常;2、引流早期注意引流速度,防止引流过快;3、搬运患者时应先将引流管夹闭,以防因引流袋高度变化造成短时间内引流量或逆流;4、如在开颅手术前已行脑室引流多日,备皮时尽量避免污染钻孔切口,头发剃去后切口周围再消毒,然后覆盖无菌纱布。

脑室穿刺术常规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进行这项操作的目的、重要性、以取得合作;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3、穿刺过程中患者如有躁动或不配合时,遵医嘱使用镇静药,防止损伤脑组织;4、手术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及生命体征,发生变化时马上通知医生紧急处理;5、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需要冲洗或注入药物时协助医生将生理盐水、灭菌注射用水、药物等倒入无菌弯盘内为患者做相应的治疗;6、需要持续引流的患者协助医生固定引流瓶;7、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和穿刺伤口周围情况,如引流不通或头皮处渗液及时通知医生;8、检查穿刺点有无渗血情况并用胶布固定。

“颅内血肿立体定位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软通道微创救治高血压脑出血

“颅内血肿立体定位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软通道微创救治高血压脑出血

“定向软通道”救治高血压脑
出血
“定向软通道”微创救治高血压脑出血,定位 准确,可床旁救治也可CT动态监测中进行,对 脑组织局部及周身重要器官、组织损伤小,术 中抽吸出少许液性血肿及脑脊液即能早期使得 患者颅内降低到耐受范围,短期内清除脑内血 肿,减轻了血肿降解产物对脑组织的二次破坏, 且该技术对于特别人群如高龄患者、心肺功能 差及伴有糖尿病等重大不耐受全身麻醉及重大 手术的患者较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有明显优势
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 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病。其 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急性脑内 血肿的颅内占位及出血本身对脑组织损 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患者可在 瞬间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瘫痪、失明、失 语等。
“定向软通道”救治高血压脑出 血
急诊科常年接诊大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部分患者出血量大、采用传统手术效果 差,部分患者或高龄或合并其它疾病不 能耐受传统手术,部分患者家属拒绝传 统手术,因此大大影响了疾病的预后, 病死率、致残率高。如采用该技术,可 大大拓宽手术适应症,缩短救治疗程, 减低医疗费用,对患者预后的改善和神 经功能的保留有重大意义。
颅内血肿立体定位
阅头颅CT片
阅头颅CT片
手术器械
导管
画线定位
颅脑半径 高距 颞距 额距
术中CT
术后
谢谢!!

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脑室引流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脑室引流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脑室引流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颅内血肿患者在微创清除术后进行脑室引流的护理要点,并评价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颅内血肿患者计81例,均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后放置引流管进行脑室引流护理,评价护理效果。

结果:本组患者治愈18例,好转48例,一般11例,死亡4例。

日常生活能力根据ALD评分分为I级18例,II级24例,III级22例,IV级12例,V级5例。

结论:对颅内血肿患者在微创清除术后合理进行脑室引流护理能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脑室引流;护理颅内血肿属于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疾病,多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操作简单,疗效理想,且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预后良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而对颅内血肿患者,术后积极进行引流,并加强护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改善患者预后有显著价值[1]。

为探讨相应的护理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颅内血肿患者计81例为对象,总结了护理要点,并评价了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颅内血肿患者计81例。

本组患者中包括男54例,女27例,年龄23~73岁,均数(42.83±6.77)岁。

两组患者均经过头颅CT或MRI确诊,出血位置包括基底节区计44例,脑叶计20例,外囊区计20例,血肿破入脑室计7例。

采用多田公式进行计算发现,患者出血量37~117ml,均数(56.81±11.25)ml,GCS评分3~15分,均数(11.28±2.10)分。

纳入患者均已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手术成功,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已经签署同意书。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使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利用CT明确血肿位置,而后选择血肿中心距头皮最近位置为穿刺点,注意避开非主要功能区。

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术后护理修改版

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术后护理修改版
• 冲洗时严格无菌操作,预防逆行性感染 • 每日创口消毒,对于敷料要注意及时更换,一旦完全湿润,就
必须换药,减少直接细菌进入感染的机会 • 搬动时注意无牵拉 • 保持引流通畅,以免细菌滋生,观察脑脊液的颜色和性状,
掌握拔管指征,及时拔管
YOUR SITE HERE
肺内感染
•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扣背、吸痰,及时清除口鼻 腔内分泌物,必要时气管插管或切开
术中配合
• 协助摆好体位,心电监护,吸氧 • 给予镇静药物 • 保护性约束肢体 • 手术过程中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征
术后护理
• 麻醉后未醒的患者取侧卧位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防 止呕吐导致的误吸。
• 术后清醒患者床头抬高15-30°,并且保持头和脊柱在同 一水平,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颅内血肿清除术相关护理
主要内容
适应症与禁忌症 术前准备
术中的配合及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
YOUR SITE HERE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术前准备
• 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包括血液相关检查、心电图、头颅影像 学等检查
• 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 • 剃头备皮,铺中单,更换手术衣 • 留置导尿 • 建议静脉通道 • 准备抢救用药品及器械 • 手术室紫外线消毒30分钟
• 每日口腔护理2次,保持口腔清洁,痰液粘稠者行雾化吸 入2~3次/天
• 持续吸氧,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注意监测血氧饱和 度
• 定时开窗通风,减少人员探视。
泌尿系统感染
• 长期留置导尿管是引起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原 因,加强会阴部护理,每周更换尿袋,观察 尿液的颜色,有无浑浊。
• 神志转清后,定时夹闭,训练膀胱功能
康复锻炼
• 脑出血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或语言功能障碍 • 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神经系统体征不再进展的患

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效果

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效果

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效果一、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原理及优势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是通过微创手术的方式,在较小的创伤下对脑出血灶进行穿刺引流,结合开颅手术对血肿进行清除。

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这种治疗方法有以下几个优势。

微创穿刺引流术能够减小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

传统的开颅手术需要在头部做较大的开放性手术切口,容易造成术后感染、脑水肿等并发症。

而微创穿刺引流术只需要在头皮上穿刺一个较小的孔洞,降低了手术创伤,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可以更准确地清除血肿。

通过头皮上的穿刺引流,可以直接将血肿内的血液引流出来,减轻颅内压力,缓解脑组织的挤压情况。

而开颅手术则可以直接清除血肿,确保清除干净,降低二次出血的风险。

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恢复快。

由于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更容易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更快地康复。

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的效果已经得到了临床的验证。

一项对100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研究表明,采用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手术成功率达到9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颅内压得到有效控制,脑组织受损减轻,患者预后良好。

术后的饮食、排尿、睡姿等也要得到关注,防止出现各种并发症、再次脑出血等病变。

由于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优势,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中通常能够更快地进行康复训练,并且术后的疼痛明显减轻,使得患者更容易接受康复治疗,最终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首先是术后伤口的护理。

术后的穿刺创口需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创面干净。

其次是术后的康复训练。

术后患者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站立、行走、言语恢复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注意术后心理的护理。

术后的患者往往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问题,需要家人的关心和悉心照料,以缓解患者的情绪困扰。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侧脑室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侧脑室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侧脑室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观察与护理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侧脑室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提高脑出血患者生存机率。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脑出血患者,对其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侧脑室引流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疗效,并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总结。

结果:成功治疗40例(存活率为83.33%),死亡8例(死亡率为16.67%);患者经积极而有效的护理,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侧脑室引流术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经积极护理后,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侧脑室引流术;脑出血;护理脑出血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是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

其发病与脑血管病变有关,以失语、偏瘫、意识不清为主要临床表现。

早期进行积极治疗并采取有效护理,是改善脑出血患者的有效方法。

为进一步研究脑出血患者治疗的安全与有效性,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脑出血患者,对其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侧脑室引流术,收到较好效果,现回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8例脑出血患者,男22例,女26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2±3.1岁。

其中小脑出血4例,其中破入脑室3例;丘脑出血6例,其中破入脑室4例;基底节区出血30例,其中破入脑室14例;脑叶出血8例,其中破入脑室3例。

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量,10例患者血肿体积为20-40mL,30例患者血肿体积40-60ml,8例患者血肿体积≥ 60ml。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单侧或双侧侧脑室引流,根据头部CT检查定位并结合穿刺,确定出血部位、血肿大小。

进行常规消毒、麻醉后,選择相应的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将电钻与穿刺针定向转入颅骨内,穿透颅骨及硬脑膜,留下穿刺管,将穿刺管缓慢推入血肿,即见血肿液从管内喷出,接引流管,缓慢抽出血肿液,一般可抽吸血肿总量的50%-70%[1],用生理盐水冲洗。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脑室引流的护理体会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脑室引流的护理体会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脑室引流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在颅内血肿术后患者的引流护理。

方法:我院颅内血肿术后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开展脑室引流护理方式。

结果:实验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并发症率都优于参照组(P<0.05)。

结论:将脑室引流护理应用于颅内血肿术后患者能够改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率,推荐临床使用。

【关键词】微创清除术;脑室引流护理;颅内血肿颅内血肿属于临床脑血管疾病,是脑部血管突然破裂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防止进一步发展成为脑水肿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微创清除术后脑室引流是一种有效的降低颅内压的方式,可以将积血淤血快速排出脑外,同时能够对引流的速度进行控制,有利于预防其他继发性的并发症。

有研究显示[1],脑室引流护理在颅内血肿中应用效果好,我院将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选择我院40例颅内血肿患者,合并高血压10例、糖尿病12例,心脏病15例。

实验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为57~77岁,平均年龄(65.6±4.2)岁。

参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为59~78岁,平均年龄(66.3±4.0)岁。

患者同意参与研究。

两组一般资料,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价值(P>0.05)。

1.2 护理方法参照组进行常规的基础护理。

研究组同时予以脑室引流护理,具体如下:1.2.1加强无菌操作,预防脑部感染脑室引流具有很高的操作风险,容易造成颅内的感染并发症,所以为了防止病情加重,一定要做好无菌操作,特别要重视感染的预防护理。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每个病人都要专门安置隔离房,完成微创手术后,立刻采取最严格的无菌条件,在引流袋的接头处进行严格消毒灭菌,使用无菌纱布进行包裹,定时更换引流袋[2]。

引流过程中要加强严密监测,记录引流液体的容量。

为了防止感染,引流袋更换时要将引流管夹闭,防止脑脊液回流至脑室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忌症 1.脑干功能衰竭; 2.凝血机制障碍、有严重的出血血倾向,如血友病; 3.明确的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引起的血肿。
手术操作方法
1.计算血肿量:
选择血肿最大层面
CT
根据血肿最大层面,测量血肿的最长径、最短径和血肿的层数。
应用多田氏公式:
血肿量(ml)= 长径×短径×血肿层面数× /6
LOGO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发病急、进展快,严重威 胁人类的健康。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 HICH年发病率为(1~35)/10万,占所有脑卒中的 10~20%、死亡率高达35~52%、其中半数患者死于发 病的初级阶,并且致残率高。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 率还将逐年增高。 随着理论研究和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高血压性脑 出血的治疗向着微侵袭手术方向发展。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一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 血积极的微侵袭手术治疗方法,由于它具有疗效好、创 伤小、安全、操作简单等优点,是目前一种具有广阔前 景的新技术,这种技术拯救了大量脑出血的患者,使许 多濒临死亡的病人起死回生,重新站起来,许多病人不 但保住了生命,而且降低了后遗症。它比内科保守治疗 和外科开颅手术都有不可争议的优势。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安全性分析:
应用本技术进行治疗,患者在全治疗过程中仅受 一次性 3毫米直径针道损伤,代替了开颅手术,避免了 重复穿刺,减少再出血机会。穿刺针长度是根据血肿位 置而选择的,因而不会损伤正常脑组织。清除血肿应用 针形血肿粉碎器及生化酶技术代替机械方法,能保留血 肿部位残存的神经组织。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仅需局麻, 不需输血,大大减省了抗生素及降颅压药物的使用。由 于穿刺针的特殊设计,密闭性好,不切割神经,也相应 地减少了合并症,在穿刺时只要注意选择穿刺点,避开 大血管及主要功能区,其操作是十分安全的。
超早期手术的理论依据:
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后血肿的机械压迫、各种血肿 成分的浸润、局部压力的增加,使周围脑组织内发生 小血管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红细 胞外漏,使周围脑组织坏死层逐渐出现,组织坏死则 其功能丧失为不可逆,因坏死层多在6小时后出现, 所以早期清除血肿阻止坏死层的出现或增大是神经机 能恢复的前提。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水肿多在出血后7~8小 时左右出现,24~48小时达到高峰。超早期清除血肿 ,可显著减少脑水肿的形成和范围,减少出血量大的 患者因脑疝形成而死亡或产生严重并发症时病情迁延 ,超早期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脑水肿轻,脑压相对 低,血肿清除过程中受颅内压影响小,液化剂、止血 剂分散易,作用充分,血肿清除容易。此外,超早期 手术可减少或防止血肿成分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
3.其他类型的颅内血肿:如新生儿自发性颅内血肿,抗凝 治疗后脑内血肿(严重凝血障碍者除外)、moyamoya病 、不明原因的颅内血肿。 4.其他:对各种脑血管病和外伤引起的颅内血肿导致的脑疝 、危及生命的,可立即手术,以解除或缓解脑疝。这种 治疗也可作为急性颅内血肿开颅手术前的重要抢救措施 ,为开颅手术赢得时机。
术后处理
• 1.复查CT 通常在术后12小时内复查CT,了解穿刺针的 位置和残余血肿的情况,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如术 后情况不稳,应立即复查CT,调整穿刺针的位置或再 次手术。 • 2.术后血肿冲洗液、液化剂方法
拔针的指征与方法
• 拔针的指征
血肿基本清除,无颅压增高征状; 复查CT,无明显中线结构移位及脑组织受压表现; 引流管与脑室相通,可有大量脑脊液被引流出,如果脑脊液基本 变清,可闭管24小时,无颅内压升高者; 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后,临床征状明显好转,引流液已清,颅内 压已平稳,CT复查,虽受压脑组织未复位,术后3~5天经闭管24 小时,病情稳定者。
2.穿刺点、靶点定位:
根据CT片定位;CT下定位;CT下用标志物定 位
穿刺点、血肿靶点的选择原则
穿刺点的选择原则
1) 避开重要的血管和功能膜下血肿穿刺点选择在血肿最 厚处。
血肿靶点的选择原则
1) 在血肿最大层面上的球形或椭圆形血肿,靶点选择 在血肿的中心位置。 2) 大量出血或不规则血肿或肾形血肿引选择双针穿刺 ,第一靶点选择在靠下的位置,以便快速解除血肿 对脑干的压迫,第二靶点选择在靠上、血肿量较多 的层面,与第一针距离>2cm。 3) 脑叶、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靶点应选择在靠近颅骨 的血肿最大层面。 4) 伴有脑脊液循环障碍者应加作侧脑室穿刺。 5) 小脑血肿穿刺应避开横窦、枕窦,穿刺点根据CT确 定。小脑半球血肿进针方向应与矢状面平行,蚓部 血肿穿刺点应自中线旁2cm向血肿中心穿刺。
适应证 1.高血压性脑出血 1).脑叶出血≥30ml; 2).基底节区出血≥ 30ml; 3).丘脑出血≥10ml; 4).小脑出血≥10ml; 5).脑室内出血,引起阻塞性脑积水、铸型脑室积血者; 6).颅内血肿出血量虽然未达到手术指征的容量,但出现严重的 神经功能障碍者; 2.外伤性颅内血肿 1).急性硬膜外、硬膜下血肿,幕上血肿≥30ml,幕下血肿 ≥10ml,病情较稳定,短期内不至于发生脑疝者; 2).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 3).脑内血肿参照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指征处理; 4).颅脑损伤并发脑室出血和阻塞性脑积水者;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疗效分析:
•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5月在全 国24个省对144家医院做了随机抽样调查,统计结果如 下:全国 24个省144家医院共治疗了4912例患者,其 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986例,平均出血量 57.69ml,总 病死率仅为12.83%,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死率为 15.81%,总致残率为22.5%,其中重残率(指卧床等)仅 为6.75%,只占总致残数的30%,由此可见本项技术具有 极高的疗效,大大降低了死残率。 • 该技术能做到半小时内清除颅内血肿,使移位变形 的脑室系统,中线结构恢复正常。实践证明在2--4天内 逐步清除颅内血肿对老年人的康复更有利。由于本技术 是在保持颅压平稳下连续清除颅内血肿,突破了传统的 年龄限制,现治疗的患者60%为60岁以上老年人,最高 年龄达98岁,最小年龄仅为3天。
• 拔针方法:
严格消毒,无菌下操作。 敞开盖帽;分段拔针。即每拔出0.5cm时,停1分钟,无出血时,再拔0.5cm ,直到拔出为止。 当发现有新鲜出血时,因当即插入针形粉碎器,按再出血处理。
谢谢
各种脑出血的治疗方法的比较
• 内科保守治疗:适用于小血肿类型高血压性性脑出血的治疗。 • 开颅手术(包括小骨窗清除术):适用于外伤性脑出血和高血 压性脑出血的治疗,需要全麻,创伤大,费用高,对患者年龄 、身体状况有严格的要求;这种治疗方法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 者死亡率高达40~60%,但对外伤硬膜外、硬膜下血肿的治疗 有确定的疗效。 • 神经内窥镜技术:主要应用于神经功能介入治疗,也用于血肿 的治疗,治疗血肿疗效有限,操作复杂,设备昂贵,治疗费用 高,很少用于脑出血的治疗。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技术,是国家“十五” 科技攻关计划──脑卒中规范化治疗技术推 广应用研究的一部分。该技术使用YL─Ⅰ型 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剌针穿剌颅内血 肿、辅以生化酶血肿液化技术对血肿进行液 化,治疗过程安全,不需开颅,仅需在头颅 相应部位钻一小孔,损伤小,能快速清除血 肿,手术时间短,患者康复快,治疗预后好 ,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有 效降低病人死亡率及残废率,提高患者生存 质量。大多数颅内血肿患者均可采用此项技 术治疗疾病,对年老体弱患者尤为适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