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食障碍的患者的心理分析和具体心理援助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进食障碍的患者的心理分析和具体心理援助的方法
进食障碍指与心理障碍有关,以进食行为异常为显著特征的一组综合征,主要指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呕吐。好发于青年女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进食障碍在东西方国家均呈增加趋势. 以"瘦"为美的社会文化环境,具高危职业特征,具进食障碍相关人格特征,家庭控制严厉,母亲患进食障碍, 早年受创或性虐待,存在形体负性认知等与进食障碍的患病率增加相关.进食障碍与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物质滥用和人格障碍共病。,
(一)进食障碍的原因:主要有生物因素如基因、营养障碍、下丘脑功能障碍;社会因素如不同的社会对肥胖的态度的差异、女性对社会文化认同程度、大众传媒的影响等;心理因素,下面将对进食障碍患者的心理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1、人格特点
偏执、强迫的个性特征对异常进食行为的产生和维持有重要作用。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具有完美主义、焦虑、强迫、害羞、依从的特点;神经性贪食症病人还包括其他的歇斯底里特征、情绪不稳定及好交际的倾向,患者的病理心理特点,包括低自尊、钻探性、高神经质水平、抑郁、焦虑、冲动、强迫等;进食障碍病人有较高的神经质与焦虑及低自尊,并且表现出一种对家庭及社会标准的强烈认同。人格特质可能造成易感性,而这种易感性与生活应激源及身体不满意交互作用,最后促发了病态的进食行为。
Kreipe总结出可导致患进食障碍危险性增加的13项人格特征,包括:自我评估差,难以表达负性情绪如愤怒、悲哀或恐惧,难以处理与父母的关系(虽然可能表面上很亲近),独立生活的困难,父母高期望,对长大或性成熟(包括青春期身体的发育)感到害怕或犹豫,要求更加独立和生活中有自我认同等问题。人格特征和气质在进食障碍的不同类型中有所差别,神经性厌食症患者表现为低好奇心、胆小、顽固和自我保护不良等,而高度的好奇心、冲动是贪食症患者气质的核心层面。
不同的人格因素会导致不同的应付方式。应付技巧的缺乏使神经性贪食症女性不能有效地对付应激,暴食就是这种无能的表达形式,冲动攻击的应付方式在异常进食行为的产生与维持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当然,心理变量可能是通过与其他变量的交互作用以影响进食结果的,而并不是起一个简单直接的因果作用。下文将从几个心理学理论流派的观点的角度分别加以讨论。
2 心理动力学观点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对口唇受孕恐惧的防御,之所以要回避食物,是因为食物象征性地等同于性和怀孕;这种焦虑在青春期不断增强,所以这个阶段是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病期。不能发展出充分的自我感觉导致了神经性贪食症,而母女之间的冲突型的支配关系造成了女儿不能发展出充分的自我感觉。食物成为这种失败关系的象征,女儿的暴食和泻出行为代表了需要妈妈与拒绝妈妈的冲突。
还有观点认为进食障碍和童年受虐及其他创伤(如性虐待、失去亲人、父母不合、在适当年龄未完成个体独立过程、重要的性心理发育阶段未完成自我认同等)相关。Corcos等人的研究指出,进食障碍的核心问题存在于患者的人格和处理矛盾的能力。其人格总体特征为依赖,倾向于过度地依赖于外在个体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缺乏缺乏自主,混淆了自身与以上外在个体之间的领域
3、家庭动力学观点
认为孩子在生理上是脆弱的,这种家庭有促使孩子发展出进食障碍的特征,并且孩子的进食障碍在帮助家庭回避其他冲突中起了重要作用,这样,孩子的症状在家庭中成为其他冲突的替代物。家庭特征:
(1)纠结。过分涉入与亲密的极端形式,父母会替孩子做决定,他们相信自己地知道孩子是怎样感受的。
(2)过度保护。神经性厌食症病人的家庭成员过分关注其他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幸福。(3)僵化。试图努力维持原有的状况,而不能有效地、弹性地解决需要家庭做出改变的问题。
(4)缺乏解决冲突的能力。进食障碍青少年的家庭要么回避冲突,要么长期处于慢性冲突之中。
还有研究发现了进食障碍病人有更多的儿童期生理和心理受虐经历。有研究假定,家庭或社会的影响是通过对家庭关系的知觉、母亲的行为和态度的影响以及母女之间直接的交流三种潜在的机制来作用于青春期女性的体象和节食行为的。
4、认知行为观点
怕胖的恐惧和体象障碍是引起自我挨饿的动机因素,而体重的减轻是有力的强化物。达到或维持瘦弱体形的行为被降低了的焦虑所强化。另外一个引发强烈求瘦欲望的重要因素是来自同伴和父母的对过重体重的批评。
节食达到一定程度,经常会导致暴食,而跟在暴食后面的泻出行为可被看做是以对暴食引起的体重增加的恐惧为动机的,他们可以通过泻出行为减轻焦虑。
(二)进食障碍的共病性进食障碍与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物质滥用和人格障碍共病。如神经性厌食症与情感障碍、抑郁密切相关。
(三)进食障碍的治疗
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对进食障碍患者往往同时实施生物医学治疗及心理干预。有效地心理治疗方法主要有:
1、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
(1)家庭治疗。病人同母亲的关系一般是不正常的,同父亲的关系常具有俄底浦斯性冲突的特点。病人的父母常常关系不好,冲突可以是有关饮食习惯的,但也有性的、威信的及依赖方面的问题。患有进食障碍的患者将对家庭的注意力从隐藏起来的冲突上转移开了。应对所有和父母或家人生活在一起的病人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家庭分析,以确定采取什么形式的家庭治疗帮助病人更合适。病人越年轻,包括父母在内的心理治疗或进一步的家庭心理治疗就越重要。把病人的症状带到家庭关系中,和家庭建立工作联盟,呈现家庭不稳定、僵化或混乱的模式,治疗师的目标是致力于使失功能的家庭达到改变,在家庭互动改变的脉络下,病人的行为改变和症状消除也会随之产生。
(2)认知行为治疗。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直接目标是帮助病人增加体重,以避免临床并发症和死亡的可能。通常病人已经非常虚弱,生理功能严重紊乱,这就要求强制病人进食,包括静脉注射。这一阶段的行为治疗方法包括:尽可能隔离病人,吃饭需要有人陪护,把看电视电影、听收音机、与护士散步、收发信件、亲属探访等作为进食和体重增加的奖励,这被证明多少是有效的。但治疗的第二层目标,即长期维持病人在上一阶段治疗中增加了的体重,则是非常困难的目标。
2、神经性贪食症的治疗
近些年来,比起神经性厌食症,更多的研究关注了对神经性贪食症的治疗,这其中又大部分是集中在Fairburn在1985年提出的认知行为模型上。这个模型提出,社会文化要求女性是苗条的,同时逼迫女性顺从这个社会的要求,这样就导致了女性过分看重体重和体形。随之引发女性严格、不切实际地节食,而这个过程会带来生理上以及心理上对过多进食的周期性失控(即暴食)。泻出行为和其他控制体重的极端方法,都是对暴食行为的一种补偿。通过泻出行为,降低了病人对增加体重的焦虑,也打乱了病人已经习得的调节进食的饱食反射,由此病人维持了暴食行为。随之,暴食和泻出行为导致痛苦和低自尊,而痛苦和低自尊又不可避免地引发更严重的节食和暴食。这个过程持续发展,暴食成为一种手段,用来钝化或者逃避个人生活中面临的痛苦。在此,暴食本身就成为整个过程的一个负强化物,并且是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