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文学思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关于现代派的讨论:
1981年的9月,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 探》的小册子,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提供了 “现代小说”的观念和写作技巧,适应了渴 望从西方文学中寻找出路的文学需要,高行 健的小册子引起了注意。

论争由徐迟1982年发表的《现代化与 现代派》一文引起。
在1982年第2期《外国文学研究》上发表了 老作家、老翻译家徐迟撰写的《现代化与现代 派》一文。作者很直白地把现代派和现代化直 接联系了起来,认为社会的现代化必然要求文 学的现代派,而我们的社会是一定要走现代化 道路的,那么,现代派也就将会取代我们一向 提倡和坚持的现实主义,乃至社会主义现实主 义文学,而成为我国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从 1980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1982年初,《外国 文学研究》开辟“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专栏, 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这场讨论逐渐深入 的过程中,争论的焦点集中在需不需要现代派; 现代派好不好;现代派与伪现代派。

另一方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曾经遭禁的
一些西方思想文化著作开始传播

据权威性工具书《全国内部发行图书总目1949—
1986》的统计,1976年以前出版的“内部书籍”
有将近4000种,除去大量的马列、毛泽东著作外
,属于西方理论和文学的著作,在“文化大革命
”前大约有1041种,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则有
唤、表现城市和乡村的变革。蒋子龙是改革 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其小说《乔厂长上任记》 是 “改革文学”开启风气之作。重要作品: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燕赵悲歌》、张 洁《沉重的翅膀》、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二)文学论争
1、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讨论。

基于对文革文学的反思,文学开始呼
代派热在逐步降温,文学有了强烈的本土意识。 1,85年——86年,文学批评方法的更新
1985年和1986年被称为“方法年”、“观念 年”,当代西方的各种科学方法被运用到文学 实践中。如所谓的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 信息论)、新三论(耗散结构论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西方新的科学理论 和方法都被应用到文学研究中。
唤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关注文
学中关于人的“异化”问题。新时期的人性、
人道主义思潮重新崛起,既有着深刻的社会
现实原因,也有着广泛的思想文化基础。
o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民对“文化大 革命”中肆意践踏和蹂躏人权、人性、人道 主义的现象的控诉、批判和反思,已成为了 一次全社会的思想行为,更使敏感的艺术家、 文学家对历史作深沉而痛苦的反思。
近1000种。从政治形势转缓的1970年开始,
“内部读物”大量散落民间,广泛流传于年青一
代的读书圈中,一些“内部书店”也开始小规模
地出售,如《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


《人的远景:存在主义,天主教思想,马克思主
义》,以及译介于70年代的《通向奴役之路》、
《厌恶及其他》、《局外人》、《麦田里的守望
三、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
时代背景:中国的改革全方位化, 深入化和快速化。
(一)文学发展状况

1985年起,文学进入新变时期,
出现了鲜明个性和风格独特的作品。如
郑义的小说《老井》、张贤亮的《男人
的一半是女人》、莫言的《红高粱》、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韩少功的《爸
爸爸》、方方的《风景》,王朔的《顽
1984年12月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提出 创作自由的口号。
(二)文艺论争
1、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论争

对“文艺从属于政治”,“文
艺必须为政治服务”提出了置疑。

对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视和
重 新 认 识 , 为 1980 年 “ 二 为 ” 方 针
(“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的提出作好了理论和舆论准备。
此文虽然没有正式提出“为文艺正名”的口号,但目的非 常明确地批判了文艺是“阶级斗争工具”的观点。 把文艺直接说成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显然是对文艺为政治 服务的一种简单化、机械化的理解,是不符合艺术的规律的 。” 作者旗帜鲜明地批判了“四人帮”在文艺社会功能上的错 误认识,即把一部分文艺所具有的某一种社会功能—— “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扭曲成了文艺的定义和全部本 质,这就从根本上“取消了文学艺术的特征”。 把阶级斗争看做是文艺的唯一社会功能,就“撇开了不以 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把文艺与政治的欲望、意 志的关系作为首先的和基本的关系来考察,这样的文艺观实 质上是唯心主义的文艺观”
“为文艺正名”源自1979年4月《上海
一文、学为》文发艺表的正“名本刊评论员”《为文艺正
名—— 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一文。
早在1979年1月,陈恭敏就在《戏剧艺 术》第1期上发表了《工具论还是反映论— — 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一文,拉开了“ 为文艺正名”的序幕。
工具论还是反映论—— 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3、文艺界拨乱反正和艺术自由的提倡
1977年至1979年,政治的拨乱反正也贯彻到 文艺领域。集中清算了“四人帮”的极左文艺 观念。文艺组织恢复工作。文学刊物相继复刊。 一批被打倒的作家“归来”,重新获得了创作 的权利和自由。
1979年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提出艺 术民主,文艺界全面解冻。
80年代文学思潮
1976年10月以后的中国文学通常称 为新时期文学。

新时期文学以1989年为界线,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根据1976-1989年文学思潮流
变的大致状况,我们分三个阶段来
介绍: 1976年--1980年
1980年--1985年
1985年--1989年
一、新时期文学的复苏
(一)政治和文艺的拨乱反正
2)关于人道主义的论争
关于人道主义问题的论争是为文艺正名的延 续和深化,体现了新时期以“人”为中心的主 体性文艺思想观念的复归。这一论争主要牵涉 两个问题
一是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二是对新时期文学中人道主义思潮的评价。
对于人道主义问题,几乎所有参与讨论的人( 无论立场如何)都以马克思主义为参照点和标准 进行论证一种观点认为,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的 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是 因为它Biblioteka Baidu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而不是以抽象的 “人”为根基的理论。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否定了 人道主义。
(一)文学潮流
1.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 的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 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伤 痕文学走出了文革的假大空颂歌模式, 直面血泪人生。蓬勃发展时间为1978 - 1980 年 间 。 刘 心 武 的 《 班 主 任 》 (1977年11月) 用艺术的形式对刚刚 逝去的文革提出了质疑,标志“伤痕 文学”的发端。
主》等。
文学的本体性受到关注。开始作家关 心“怎么写”的问题,“形式”的意 义、价值和作用在作家的创作观念中 日渐强化。文学创作的“现代性”特 征愈加鲜明,表现生活替代了“反映 生活”,文学观念发生了整体位移。
文学生命意识的觉醒。文学中性意识 和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张扬。如张贤亮 、王安忆、贾平凹、铁凝、刘恒等的 小说创作。
的“先锋小说” 致力于艺术创新,把
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推向了极至。
80年代末,池莉、方方、刘恒、 刘震云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主张 还原现实生活的原生态,直面现实, 直面人生,注重表现普通人的生活 烦恼与欲望,追求客观冷静的叙述 方式。

形成争论的焦点几乎都是纯理论性问题,形成 文艺理论观念变革大潮。文艺界原来热衷的现
重要的文学创作潮流:
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80 年 代 中 期 寻 根 文 学 的 代 表 作 家 :
韩少功、张承志、阿城、郑义、贾平凹、
莫言、王安忆。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
尝试以现代意识去观照民族文化传统以
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与
文化的关系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

马原、洪峰、余华、格非、苏童
1.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6年4月5日(清明前后),天安门广场掀
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群 众性诗歌创作运动。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 表达人民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声讨, 对光明和理性的呼唤,歌颂和怀念周总理,具 有极强的现实功利性和战斗性。成为 “伤痕 文学”的发端.
2、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
对现实主义中真实性的重新认识。对 生活事实与生活真实,生活本质与生 活真实,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真实 性与倾向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廓清 了一直以来对现实主义一系列似是而 非的观念,对以真实性为核心的现实 主义达成了共识,确立了新时期文艺 复苏的方向。
二、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这就明确批评了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也 是在这次文代会上,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 社会主义服务”的新提法,以取代“文艺为政治 服务”的旧提法。
小结
为文艺正名的争论,是在整个国家拨乱 反正的形势下,文艺界的一次拨乱反正, 它对打破“文艺黑线专政”论,纠正“左 倾”教条化文艺观,具有重要意义,但这 次争论并没有就“文艺是什么”做进一步 的深入探讨,文艺的本质问题还需要随着 新时期文艺的发展而逐步为人们所认识。
文艺界的论争也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为 文艺正名的问题最后还是通过政治权力的介入才 得到了解决。邓小平在1979年10月30日的《在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 中指出:
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 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 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 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 ,提高文学艺术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我国伟大人 民、伟大时代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艺术。
1)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
这一讨论涉及什么是人性(人性的属性),有 无共同人性,人性与阶级性的关系,人性表现 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地位,等等。 关于什么是人性,大致有三种观点。
一是把人性等同于人的自然属性; 二是认为人性指的是人的社会(阶级)属性; 三是把这两者统一起来,认为人性是人的社会属性 和自然属性的统一。
当然,也有人对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人道 主义潮流”持批评态度,认为不能简单地用人 道主义来代替马克思主义,而过分强调人道主 义,会使创作走向歧路。
对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关注, 是从对“文 革”十年的历史反思开始的, 随后逐步演化到对新中国成立前后历次政 治运动,特别是“反 右”运动全面反思。 基于过去政 治运动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对 人的践踏情形,反思中人们开始呼唤人的 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在这场讨论 中,文学所受到的启示要比其参与其中的 讨论显得更为重要,它给文学创作所开启 的命题无疑是巨大的、深刻的,同时也是 充满着艰难曲折的。最直接的是启发文学 从“人”的角度来反思历史,以“异化” 来对人的悲剧进行形象的解释。
2、政治的拨乱反正

1976年底,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央对文
革作出了定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 5月11日《光明日报》),引发真理标准问题 大讨论。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肯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评两个 “凡是”,要求“解放思想”;停止“以阶级 斗争为纲”,提出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

2.反思文学: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
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是伤痕文学发展的 深化和必然结果。反思文学把个人命运与社 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 了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重要作 品:高晓声《李顺大造屋》、谌容《人到中 年》、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

3.改革文学:改革文学的思想内容旨在呼
另一种观点: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 成部分,甚至是它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应该 包含人道主义的原则于自身之中”,马克思主义 “始终是以解决有关人的问题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和中心任务的”。在肯定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因素的同时,实际上也是为人道主义争到了存在 的合法性。
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道主义倾向,很多批评 家都给予了肯定,甚至认为这是人的重新发现 ,而“人的重新发现,是新时期文学潮流的头 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特点,它反映了文学变革的 内容和发展的趋势”。有的论者甚至把新时期 的文学潮流说成是“人道主义潮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