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文学思潮
新时期文学思潮
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三 天惊一声雷,地倾绝其维。 顿时九州寂,无语皆泪水。 相告不成声,欲言泪复垂。 听时不敢信,信时心已碎。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的重要文章,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这标志着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真正深入。1979年以后, 文艺界开始大规模平反,包括右派作家案、“胡风反革命 集团”等在内的大批冤假错案,为一大批在“文革”中被 判为毒草的作品恢复名誉。到1980年,包括《收获》、 《当代》、《十月》、《钟山》、《花城》等十多个大型 文学刊物和省市所属的文学月刊,纷纷创刊或恢复出版, 仅省级以上的文学刊物已超过200余种,为文学发展提供 了众多的阵地,文学界开始出现生机勃勃的局面。
3、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讨论。 基于对文革文学的反思,文学开始呼唤人 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关注文学中关 于人的“异化”问题。
4、关于现代派的讨论: 论争由徐迟1982年发表的 《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引起。 需不需要现代派;现代派好不好;现代派与伪 现代派。
二、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80年代文学思潮
一、 1976-1989的文学思潮 从1976年到1990年代中期的二十余年的文学思 潮发展演变,可以大致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新 时期初期的文艺复兴阶段,80年代前期的文艺 争鸣和文艺思潮演进阶段,80年代后期的文艺 思潮新变阶段,90年代的文艺思潮发展阶段。 通过对这几个阶段文学现象的归纳、梳理,可 以清晰地标示出我国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轨 迹。
1980年前后,是对西方各种名目的现代文艺的简单评 介时期。20世纪以来重要的现代派现象逐一在文坛亮 相。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到1982年五年间,在全 国各种报刊上发表的介绍和讨论西方现代派文学问题 的文章,将近400篇。波特莱尔、卡夫卡、加缪、萨特、 贝克特、海明威、福克纳、乔伊斯、加西亚· 马尔克斯、 博尔赫斯、海勒等陌生的外国现代派作家名字,逐渐 被文艺界所熟悉。除文学以外,“新潮”电影、新潮 音乐、新潮美术等思潮也同时涌动。不过,这个时期, 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介绍,还停留在零散的、常识性 的、同时也较为冷静、客观的阶段,广大作家和读者 并未把主要兴趣放在这上面。
第五章 80、90年代文学思潮
4、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
1980年前后,对西方各种名目的现代文艺 理论和思潮的引入和评介掀起高潮。 徐迟文章《现代化与现代派》,高行健著 《现代小说技巧初探》都曾引发广泛论争。 1980年起始由袁可嘉等选编的《外国现代 派作品选》四册八本陆续由上海文艺出版 社推出。
从1981年到1985年,在争论的同时,西方 现代文艺观念与方法也逐渐融入到中国当 代文学创作中——朦胧诗,“新的美学原 则在崛起”,“东方意识流”,刘索拉、 徐星、残雪等的小说,先锋文学…… 1985年前后,文坛又掀起一场“伪现代派” 的讨论。
B 关于“文学主体性”的讨论 《文学评论》从1985年第4期开始,推出了 “我的文学观”专栏 刘再复系统阐述了“文学中的主体性原 则” ,引起了全国性的对“文学主体性” 问题的批评、反批评及其商榷。
从1984年到1987年,刘再复发表了一系列的围绕 “人的主体性”而展开的对文学进行研究的论著, 提出文学艺术强调以人为中心,就是要强调人的 主体性。 “文学中的主体性原则,就是要求在文学活动中 不能仅仅把人看作客体,而更要尊重人的主体价 值,发挥人的主体力量,在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中,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中心,为目的。”
主流、精英、大众的三元文学格局
在市场经济语境下,文学日趋边缘化和多 元化,整体上逐渐形成了:主流意识形态 文学、知识分子精英文学、大众通俗文学 的三元格局,三者相对独立而又彼此渗透。
这解放了作家的创作个性,由此形成了文 坛空前的活跃与躁动。
作家的个人写作立场、民间写作立场
个人写作立场:作家不再自认为他是国家 民族人民的代言人,他愿意从自我的角度 来看待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的真相和 痛楚。 韩东《大雁塔》:“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 知道些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 然后再下来”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是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中国文学的主导思潮,强调文学要为社会主义服务,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956 年提出的文艺方针,鼓励文艺创作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了文艺的繁荣。
3. 伤痕文学: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以揭露和反思“文革”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为主题。
4. 改革文学:20 世纪 80 年代兴起的文学思潮,关注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进程,反映人民生活和社会变革。
5. 寻根文学: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出现的文学思潮,主张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民族精神和文化根源。
6. 先锋文学: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兴起的文学思潮,强调形式创新和艺术探索,代表作家有莫言、余华等。
7. 新写实主义:20 世纪 90 年代出现的文学思潮,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强调真实、平实的写作风格。
8. 网络文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文学形式,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这些知识点只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值得关注和研究。
第六讲 八十年代文学思潮
3、关于重写文学史的讨论 1988年4月,《上海文论》开辟“重写文 学史”专栏,陈思和、王晓明主持。重写文学 史,是80年代后期文艺观念深刻变革的结果。 也是引进西方文艺批评观念的结果。 主要是文学回归自身的呼声,“使之从从 属于整个革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下摆脱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学科”。重写文 学史的提出,又以此引发了人们对文学的历史 反思,促使文学进一步脱离主流话语、向社会 的边缘位移,引发了文学观念上的变革。
第六讲 80年代文学思潮 80年代文学思潮
1976年10月以后的中国文学通常 称为新时期文学。 新时期文学以1989年为界线, 分 为前后两个时期。 根据1976-1989年文学思潮流变的 大致状况,我们分三个阶段来介绍:
1976年--1980年--1985年--1989年
一、新时期文学的复苏
(一)政治和文艺的拨乱反正
时代背景:中国的改革全方位化,深入化和快 速化。
(一)文学发展状况
1985年起,文学进入新变时期,出现了鲜 明个性和风格独特的作品。如郑义的小说《老 井》、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莫言 的《红高粱》、刘索拉《你别无选择》,韩少 功的《爸爸爸》、方方的《风景》,王朔的 《顽主》等。
文学的本体性受到关注。作家尤其关注文 学形式的意义、价值和作用,表现生活替代了 “反映生活”,文学观念发生了整体位移。 文学生命意识的觉醒。文学中性意识和生 命意识的觉醒和张扬。如张贤亮、王安忆、贾 平凹、铁凝、刘恒等的小说创作。
2.反思文学: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 一种文学思潮,是伤痕文学发展的深化和必然结 果。反思文学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 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了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 经验和教训。重要作品:高晓声《李顺大造屋》、 谌容《人到中年》、张贤亮《灵与肉》《绿化 树》。 3.改革文学:改革文学的思想内容旨在呼唤、表 现城市和乡村的变革。蒋子龙是改革文学的代表 性作家,其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 “改革文 学”开启风气之作。重要作品:蒋子龙《乔厂长 上任记》《燕赵悲歌》、张洁《沉重的翅膀》、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何士光《乡场上》、贾 平凹 《腊月·正月》
80—90年代文学思潮
“清除精神污染”和对所谓错误作品的批评
1983年下半年至1984年初, 文艺界展开了名为‚清除精 神污染‛的斗争。这场斗争 从批判诗人白桦创作的电影 剧本《苦恋》和根据这个剧 本改编拍摄的电影《太阳和 人》开始。 ‚清除精神污染‛和‚反资 产阶级自由化‛运动,涉及 不少有探索勇气和有创造力 的作家、理论家,他们受到 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伤害, 有些人从此在文坛上消失。
.
第六章 80—9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一节 80年代文学思潮
80年代的文学思潮,基本循着‚人‛的观念的现代性探求、 文学本体的现代性建构这两条轨迹前行,形成了新时期文学 汹涌的人道主义、人文精神主潮。其大致经历如下: 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辨识和争鸣。 关于现代派的讨论。 ‚清除精神污染‛和对所谓错误作品的批评。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争鸣。 对文学方法论和文学主体性的讨论。 文学的文化寻根思潮。
第二节
90年代文学思潮
从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东欧 剧变、苏联解体、东西方长期对峙的冷战局面消失,人类世 界进入了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
经济激剧变革及其带来的拜金主义迅速上升为社会关注的尖 端,价值多元和立场分化的变革时代,让作家艺术家和人文 知识分子面临着痛苦的选择和决裂。 主流意识形态文学、知识分子精英文学和大众通俗文学相对 独立却又彼此渗透。
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辨识和争鸣
1979年1月,上海《戏剧艺术》发 表陈恭敏《工具论还是反映论—— 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一文,对 长期统治中国文艺界的权威理论 ‚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大胆地 提出了质疑。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中 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 在北京召开,是这个阶段的重要事 件。 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 表社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 义服务》,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 题定下了基调。此后,文艺为人民 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 方针得以再次确立。
20.8080年代前期的文学思潮与文学
► 当然,在此之前,已有一些作品预示了这种
“转变”的发生。如发表于1977年11月的短篇 小说《班主任》(刘心武)和发表于1978年8 月的短篇《伤痕》(卢新华)。这些艺术上 显得粗糙的作品,提示了文学“解冻”的一 些重要特征: 对个人的命运、情感创伤的关注,和作家 对于“主体意识”的寻找的自觉。
► 爱情作为人性的一部分,应该是许多作家
着力表现和探讨的主题 ► 文革中对阶级性的过分强调和夸大,使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被荒唐地简化为同阶级的“ 同志”、“阶级兄弟”与对立阶级的殊死敌人 两种,从而将男女间正常的感情一概视为“ 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 ► 刘心武的《爱的位置》 ► 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 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
► 冯骥才在1982年3月写给李陀的信中说 ► “我急急渴渴地要告诉你,我像喝了一大杯
味醇的通化葡萄酒那样,刚刚读了高行健 的《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如果你还没见 到,就请赶紧去找行健要一本看。我听说 这是一本畅销书。在目前„现代小说‟这块园 地还很少有人涉足的情况下,好像在空旷 寂寞的天空,忽然放上去一只漂漂亮亮的 风筝,多么叫人高兴!”
► 以1985年前后为界,80年代文学可以区分为两个
阶段。80年代前期,文学界和思想文化界存在着 相当集中的关注点。 ► 挣脱“文化专制”的枷锁,更新全民族观念的“文化 启蒙”(“新启蒙”),是思想文化的“主潮”。 ► 与此相关,文学是对于“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呼 唤。在这几年间,文学主题可以说都与“文革”的“ 历史记忆”有关,是亲历者对“历史灾难”所提供的 “证言”,以及对于“历史责任”(“谁之罪”)所作的 思考和探究。
► 在80年代许多作家、读者的理解中,西方的“现代
派”是涵盖面宽泛的概念。 ► 自上世纪末到本世纪70年代的,包括象征主义、 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文学、超现实主义、 存在主义、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 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等名目的文学,都囊 括在内。 ► 当时热销的《外国现代派文学作品选》(四卷八册, 袁可嘉主编)的编选,正体现了这样的理解。
19.80年代文学环境(2011)
三、80年代前期的文学思潮与概况
1、对五四文学精神的向往和回归:
朱寨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 1977年11月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刘心武) 1978年8月的短篇《伤痕》(卢新华)
80年代前期集中的关注点
挣脱“文化专制”的枷锁,更新全民族观 念的“文化启蒙”(“新启蒙”),是思想文 化的“主潮”。
重写文学史:
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一些国外学者对 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在大陆研究界产生 很大反响。
如夏济安的鲁迅研究,夏志清《中国现代 小说史》中对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等 人的介绍和推崇
重写的文学史对二三十年代的新月派、象征派, 现代派诗歌,30年代上海的“新感觉派”小说, 沈从文、老舍、废名、萧乾、朱光潜、李健吾等 的“京派”作家的创作和文论,钱钟书、张爱玲、 师陀等的“孤岛文学”,路翎等的“七月派”小 说,以及穆旦、郑敏、杜运燮等“九叶”诗人创 作都给予了一个合理的地位。对于那些似有“定 论”的作家,如鲁迅、老舍、曹禺等的认识、评 价,在80年代,也发生了重要的转移和变化。
3、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重新辨识 与争鸣
1981年对电影《苦恋》、中篇小说《飞 天》、《在社会的档案里》和话剧《假如 我是真的》(又名《骗子》)的批判,1983 年开展的“清除精神污染”,对“异化”、 “人道主义”的讨论和批判,以及1987年 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是80年代 在思想文化,也是文学领域发生的重要事 件。
“新时期文学”被看作是“文学复兴”, “复兴”的提出,又通常与“五四”文学相 联系,看成是对“五四”的“复归”。 知识分子作为人民群众代言人的身份重新确 立起来,从最年长到最年轻的几代作家都以 复活的政治激情和极大的勇气来直面现实人 生,重新凝聚了现代知识分子的现实批判力 量。
80年代文学思潮
文学的本体性受到关注。 作家尤其关注文学形式的意义、价值和作用,表现生活替代 了“反映生活”,文学观念发生了整体位移。 文学生命意识的觉醒。 文学中性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张扬。如张贤亮、王安忆、 贾平凹、铁凝、刘恒等的小说创作。
• (二)重要的文学创作潮流: • 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 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韩少 功、张承志、阿城、郑义、贾平凹、莫言、 王安忆。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尝试以 现代意识去观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 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 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
第一个阶段: 新时期初期的文艺复苏 第二个阶段: 80年代前期的文艺争鸣与文艺思潮 第三个阶段: 80年代后期的文艺思潮
一、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文艺复苏
(一)政治和文艺的拨乱反正 1.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6年4月5日(清明前后),天安门广场掀起一场以悼念周 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采用匿名写作, 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人民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 与声讨,对光明和理性的呼唤,歌颂和怀念周总理,具有极强的现 实功利性和战斗性。四五诗歌运动宣告了“假大空”的文革文学的 末日,成为 “伤痕文学”的发端。
二、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一)文学潮流 1.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的灾难,描述知 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 伤痕文学走出了文革的假大空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 蓬勃发展时间为1978-1980年间。刘心武的《班主任》 (1977年11月) 标志“伤痕文学”的发端。 卢新华《伤痕》、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冯 骥才《啊!》、莫应丰《将军吟》、周克芹《许茂和他 的女儿们》、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
马原、洪峰、余华、格非、苏童的“先 锋小说” 致力于艺术创新,把现代主义文 学的探索推向了极至。 80年代末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 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主张还原现实生活的 原生态,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注重表现普 通人的生活烦恼与欲望,追求客观冷静的叙 述方式。 《我们夫妇之间》剧照
第六章 80年代、90年代文学思潮
1988年4月《上海文论》开辟了 “重写文学史”专栏。王晓明、陈 思和在《主持人的话》强调了“重 写文学史”意义在于要改变这门学 科原有的性质,使它从屈从于整个 革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下摆脱出来, 王晓明 成为一门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学科。
一时之间,集中出现了一批对文学 史上的思潮流派作家作品重新评价 与反思的论著,对文学创作和文学 史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韩少功
郑万隆
这一思潮的倡导者和创作主力是一批新时期的新 锐作家,包括韩少功、王安忆、贾平凹、郑义、 郑万隆、阿城、李杭育等人。
韩少功:“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 统的文化土坡里,根不深则叶难茂。”( 《文学 的“根”》 )
郑万隆认为“寻根”是“力求揭示整个民族在历 史生活积淀的深层结构上的心理素质,以寻找推 动历史前进和文化更新的内在力量。”
.
1976年10月,中共一举粉碎四人帮,随后也宣告文 化大革命的终结,一个文学新时代拉开了序幕。文 学界一般把自此以后的文学时代,称之为新时期。
1976年以后至今的文学应该可以这样粗略划分:
以1989年为界,前一个时期可以称之为新时期,即 1980年代文学(笼统可视为现代性文学);
后一个时期可以称之为后新时期,亦即1990年代文 学(亦可笼统视之为后现代性文学);
他认为自己的研究是“‘人的研究’的一 种形式。”
对“主体性”问题,他分别从一般主体性 构成,文学主体性内涵和文学主体性的实 现途径进行了论述。
三,陈涌的反驳与批评
陈涌在1986年4期《红旗》杂志上 发表的《文艺学方法论问题》,对 刘再复的观点提出了反驳与批评。
他认为,刘文把人“作为一种客观 存在”和“作为行动者的人”分割 开,把人的“受动性”归属前者, 而把人的“能动性”归属于后者是 错误的。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 超越时间空间,超越社会历史条件 的‘行动着人’的主体性。
第六章 1976-1989年中国文
(二)文学越来越边缘化、综合化
在1985年前后,中国文学发生了重要的变 化。文学的主流消失了,文学的一元化发展 状态迅速瓦解,文学呈现出多元发展、五彩 缤纷、百花齐放的新局面。文学出现边缘化 和综合化倾向。文学在创作手法上也呈现出 多样性。
(三)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 讨论
基于对文革文学的反思,文学开始呼唤人的 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关注西方文学 中关于人的“异化”问题。
(三)对文革文艺观念的批判
集中清算了“四人帮”的阴谋文艺,批判 “根本任务论”、“三突出论”、“主题先 行论”等极左文艺观念。 文艺组织恢复工作。 文学刊物相继复刊。 一批被打倒的作家“归来的作家群”重新获 得了创作的权利和自由。(作品结集为《重 放的鲜花》出版)1979年10月30日-11月 16日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召开,标志着文艺界 全面“解冻”。
(二)文学的本体性备受关注
作家关注文学形式的意义、价值和作用,作 家从再现生活到组合生活、表现“观念”和 “感觉”。表现生活替代了“反映生活”, 文学观念发生了整体位移,文学的现代性特 征较为鲜明,文学从观念到创作开始了全方 位突破Βιβλιοθήκη (三)文学论争的焦点发生了变化
1、寻根文学:文化意识的勃兴。 2、文学生命意识的觉醒 3、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 4、关于重写文学史的提出
1、出现了针对文革的“伤痕文学” ,文学走出假 大空的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蓬勃发展时间为 1978-1980年间。刘心武的《班主任》(1977年 11月)是一划时代的作品,用艺术的形式对刚刚逝 去的文革提出了质疑,标志“伤痕文学”的发端。 人,成为一些作家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重要的作品有:小说郑义的《枫》、孔捷生的《姻 缘》、陈国凯的《我应该怎么办》、从维熙的《大 墙下的红玉兰》、冯骥才的《啊!》、莫应丰的 《将军吟》、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诗歌有李发模的叙事诗《呼声》、流沙河的《故园 六咏》;戏剧有话剧《报春花》、《权与法》等。
邓小平文艺思想与80年代文艺思潮
邓小平文艺思想与80年代文艺思潮1. 引言1.1 邓小平文艺思想的背景邓小平文艺思想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理论。
在文化大革命的余波中,文艺界出现了严重的思想僵化和创作停滞的现象,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思想指导来重振文艺创作的活力。
邓小平文艺思想的核心是要求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服务人民,反对形式主义、空洞主义和唯美主义。
他强调文艺创作要反映社会主义现实,要求艺术家关注人民的日常生活、情感和思想,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邓小平文艺思想为80年代文艺思潮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成为新时期文艺创作的重要指导。
1.2 80年代文艺思潮的兴起80年代是中国文学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兴起,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导向,也是文学思潮发展的重要标志。
80年代文艺思潮的兴起,与邓小平文艺思想的提倡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邓小平的倡导下,80年代文艺思潮得以蓬勃发展,不断探索和创新,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学风貌。
80年代文艺思潮的兴起,主要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对新的审美追求和探索。
作家们在这个时期开始大胆地尝试各种新颖的文学形式和表达方式,挑战传统的文学规范和思维模式。
他们大胆探讨社会现实、人性命运,展现出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反叛精神。
80年代文艺思潮的兴起,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了文学创作的深入发展。
2. 正文2.1 邓小平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邓小平提出“四个坚持”的文艺方针,即坚持以社会主义为主题、以人民为中心、以实事求是为宗旨、以批评自由为方向。
这一方针要求文艺作品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审美为出发点,立足于实际情况,敢于批评指导,这是邓小平文艺思想的核心。
邓小平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三大定力”,即坚定政治定力、报效人民定力、艺术创造定力。
这要求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要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创作热情和创作精神。
当代文学80年代重点
当代文学80年代重点该大纲目的是简要描述当代文学在80年代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这个时期,当代文学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和发展,对于我们理解和研究当代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80年代,当代文学经历了繁荣和多样化的发展。
以下是该时期的一些重点和关键点:文化解放:80年代是中国文化解放的重要时期,文学作品逐渐从过去的政治限制中解放出来,展现了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创作形式和题材。
文学思潮:80年代是文学思潮迅速涌现的时期,包括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后经典主义等思潮的兴起,为当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思想和艺术元素。
作家群体:80年代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家,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革和现象,如___、___、___等。
重要作品:80年代涌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如___的《活着》、___的《撒哈拉的故事》等,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影响力,也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批评与评论:80年代也是文学批评和评论蓬勃发展的时期,大量关于当代文学作品的批评和评论问世,为我们理解和解读这些作品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理论支持。
在总体上看,80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它标志着___转向了人文关怀和艺术追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在80年代的当代文学中,出现了许多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家。
以下是其中一些流派和作家,以及他们在当代文学中的影响。
现代主义文学作家:___主要作品:《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影响:___以其生动而深刻的描写方式,以及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成为80年代当代文学中的重要代表。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家:___主要作品:《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影响:___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深入探讨人类存在的多个层面,引领了80年代当代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潮流。
现实主义文学作家:___主要作品:《洗澡》、《家》影响:___以其真实而细腻的描写方式,以及对人性和生活细节的关注,塑造了许多经典形象,对80年代当代文学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六编八十年代文学
□第三編1978年—1989年第十章八十年代文學思潮一理论思潮的阵歇性波动80年代的文学思潮大致以1985年为界,前期以高度政治化的“思想解放”为主,后期逐渐走向反文化性的文化热。
(一)“思想解放”与“拨乱反正”1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辨识和争鸣。
1980年“二为方针”(“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明确提出,对新时期文艺复苏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现实主义的争论:围绕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诸方面问题而展开,并通过对相关作品的具体分析而逐步深入。
(二)80年代前期文学思潮特征1文学取得了和现实生活发展的同步性,文学创作以现实主义为主潮。
2文学领域内,从题材、主旨到手法、方法、风格都开始了全方位的向旧有格局的告别。
3自觉地、大规模地把西方20世纪以来各种现代文学、思潮作为革新文艺的主要参照。
4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是此期规模最大、对文学产生广远影响的、最深刻的文艺思想激荡。
(三)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思潮特征:1着眼于新格局的建立。
文学要求回到自身的呼声日渐普遍和高涨,文学在表现时代时如何进一步展现自己的独特性是作家们普遍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表现在创作与文艺理论观念上。
2文学的本体性备受关注。
“表现生活”已完全代替了“反映生活”,艺术观念发生整体位移,文学创作的“现代性”特征愈加鲜明,文学从观念到创作开始了全方位突破。
影响较大的争鸣:1方法年是指1985年和1986年,又被称为“观念年”。
这两年间,文学批评方法的更新问题成为文学界的热门话题。
从1984年开始,经过1985年一年的发展,流行于当代西方的各种批评方法被大规模介绍进来,同时被批评家迅速运用到对新时期文学乃至过去文学的研究实践中。
有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文化分析等,尤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所谓“三论”的引入和运用最为普遍,代表性论文有林兴宅的《论阿Q的性格系统》、刘再复的《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等。
80年代文学思潮
二、现代派文学讨论 80年前后:对西方各种名目的现代文艺的简单评 介。 82年徐迟发表《现代化与现代派》引发对西方现 代派文学的大讨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西方现代派 产生的原因、对西方现代派的价值重估等问题,争 论的话题不断渗透到西方现代派文学产生的哲学基 础和社会思潮。
三、清除精神污染斗争
1983年――1984年针对思想界和文艺 界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展开。 四、人性、人道主义讨论 这是80年代前期规模最大、对文学产生 广远影响的、最深刻的文艺思想激荡,讨 论的主题词是“异化”,即人的异化和所 谓社会主义异化问题。这场讨论最直接的 是启发文学从“人”的角度来反思历史, 以“异化”来对人的悲剧进行形象的解释。
第三节
80年代后期的文学思潮 年代后期的文学思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学回到自身,获得独立品格,在表 现时代时展现文学自身的独特性。 一、文学的本体性备受关注 文学创作的“现代性”特征愈加鲜明, 作家更多的关心“怎么写”的问题,“形 式”的意义、价值和作用在作家的创作观 念中日渐强化,“表现生活”已完全取代 了“反映生活”。
二、文学争论的焦点发生变化
形成争论的焦点几乎都是纯理论性问题,形 成文艺理论观念变革大潮。文艺界原来热衷的现 代派热在逐步降温,文学有了强烈的本土意识。 几个大的争鸣问题: (1)85年——86年,文学批评方法的更新 85年和86年被称为“方法年”、“观念年”, 当代西方的各种批评方法被运用到文学实践中。 (2)关于文学主体性的论争 争论焦点:对人的主体性如何认识、人的主体 性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3)关于文学的“文化寻根”思潮 在海外“新儒学”影响下,以理论倡导为先, 以创作实践殿后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 (4)关于“重写文学史” 1988年4月,《上海文论》开辟“重写文学史” 专栏。
80年代的文学思潮
陆文夫、刘宾雁、邓友梅、从维熙、刘绍棠、李国文、 流沙河、公刘等。
③“知青作家”的崛起 主要有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贾平凹、王安忆、 张辛欣、梁晓声、孔捷生、李杭育、张抗抗、阿城、 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
④新锐作家的突现 主要有小说家莫言、刘索拉、残雪、马原、余华、 苏童、叶兆言、格非、孙甘露、北村、刘恒、方方等。
4、文学与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给文学带来的巨大变化:
(1):文学存在方式的变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文学不再是纯粹的高雅的精神活动,而成为了一种 商品,文学的创作与阅读过程也成为了一种生产与 消费的过程。文学特别是文学期刊,也要考虑自身 的生存利益问题。 (2):纯文学的边缘化,大众文学兴起。现代消 费社会形成,符合人民大众的消费文学、快餐文学 统称为大众文学快速兴起。而纯文学由于不能产生 利益价值而边缘化。
6、大众通俗文学
大众通俗文学从 80年代初经由港台传入,以武 侠、侦探、言情小说为代表,伴随着文化市场的不 断繁荣,大批消费者的形成,作品数量猛增,如何 顿的《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王安忆的《长恨歌》 以及王朔的小说及影视作品等,逐步形成与精英文 学、主流意识形态文学并立状态。
王蒙的小说
一、作家简介
一、几次重要的文艺讨论
1、关于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
人道主义问题讨论始于1978年底,到 1983 年,共发表相 关论文 600 多篇。 1983 年3月,为纪念马克思逝世 100 周年,周扬发表了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探讨》,根据早期马 克思的观点,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同样存在着人的 ‚异化‛问题,对解放后文学创作中否定‚人‛的现象做了全 面深刻的质疑。
④中国现代主义作家获重评 新月派、象征派、现代派诗歌、九叶派、新感觉派等, 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废名、萧乾、朱光潜、穆 旦等都获得了新的文学史地位和文学评价。
第5讲、80年代文学思潮中的西方文论
第5讲80年代文学思潮中的西方文论教学目标1、了解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情况2、了解各种文学思潮在中国当代文学的传传播和影响教学重点理解并学会运用西方各种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一、什么是新时期文学?二、新时期文学的分期1、1976年“文革”结束到1989年(90年代初)统称“新时期”。
2、1976年到1979年,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初期、复苏。
3、1980——1985年为新时期文学的前期。
4、1985年1986年被称为“观念年”、“方法年”。
新时期文学以1985年前后为分期。
5、1985——1989年为新时期文学后期。
三、既然1985年1986年被称为“观念年”、“方法年”,这段时期的西方文学观念和批评方法简介,也利于大家考研和感兴趣的同学进一步学习,(一)、文学观念1、弗洛伊德热:潜意识、精神分析说、作家白日梦、性理论、恋父恋母情结《精神分析引论》、《梦的解析》。
受影响作家:王蒙意识流、莫言。
运用批评方法举例2、直觉(表现)主义、非理性主义: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叔本华超功利、尼采的强力意志、“超人”、悲剧的诞生、“重估一切价值”对当代作家读者批评家的影响、重写文学史。
非理性思潮:卡夫卡。
残雪《山上的小屋》3、现象学、存在主义:茵加登、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萨特《存在与虚无》萨特的《禁闭》戏剧主要人物与关系,关于“他人就是地狱”( A、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那么他人便是你的地狱。
B、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对你的判断,那么他人的判断就是你的地狱。
C、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那么你也是自己的地狱。
)存在主义对先锋文学和新写实文学的影响。
(二)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的同时涌入吸收1、俄国形式主义(雅各布森隐喻与转喻、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作者与作品无关)2、英美新批评(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意图谬误说、诗歌理论、《影响的焦虑》、韦勒克和沃伦《文学理论》3、结构主义(索绪尔的语言学、维列斯特劳斯的人类学、罗兰巴尔特的“文本”零度写作、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二元对立)4、解构主义(罗兰巴尔特《S/Z》、拉康的“多个能指”、福柯的权力话语《福柯集》、德里达《文字学》、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和狂欢化诗学、保罗德曼的误读理论、希利斯米勒的《论解构》《文学死了吗》、陈晓明的《无边的挑战》、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5、西方马克思主义(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阿尔多诺的文化工业或大众文化、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阿尔都塞、伊格尔顿、杰姆逊)6、阐释——接受理论、读者反应批评(伽达默尔“现在与过去的对话”、尧斯的接受美学、费希)7、新历史主义批评(海登怀特《元历史》)、神话原型批评(弗雷泽《金枝》、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弗莱的《批评的解剖》女权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萨义德《东方学》、斯皮瓦克)————-展开————⏹形式主义批评是一种专注于分析作品自身的美学结构、形式特点和文学风格的文学批评。
现当代文学
一、80年代文学思潮善变,变化各阶段的名称,特征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反思文学是政治的产物。
■伤痕文学:1、出现:在弥漫的感伤情绪中,作家们作为那场浩劫的亲历者,为历史创伤提供一份份“证言”。
与政治的暧昧关系。
普遍而深重的文革创伤的记忆。
兴起的原因是由于政治。
2、代表作品㈠《班主任》刘心武张俊石、宋宝琦、谢惠敏思考“四人帮”给人们、尤其是青少年造成的“内伤”——严重的精神遗患。
㈡《伤痕》卢新华王晓华、母亲展示了文革中最基本的亲情被破坏的状态。
㈢、《铺花的歧路》(冯骥才)白慧《触电》从自我反省的角度表现文革。
㈣、《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及“大墙文学”葛翎以充满义愤和浪漫主义的笔触,写了“大墙”内令人触目惊心的非人遭遇,和各种被扭曲的人生和人性。
㈤、《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获茅盾文学奖)许茂,许秀云,郑百如,金东水展示了文革给农村带来的灾难,以及给农民留下的深重的精神创伤;也反映了合作化运动之后农村生活的艰难进程。
㈥、《将军吟》(莫应丰,获茅盾文学奖)㈦、《飞天》(刘克);《调动》(徐明旭),等《新时期争鸣文学丛书》,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3、总结㈠概念: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文学中较早出现的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而伤痕小说是伤痕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那些揭露十年动乱给人们心灵上留下的创伤、暴露文革所造成的人生悲剧和历史灾难的小说作品。
伤痕小说的出现标志着新时期小说在现实主义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㈡意义:伤痕小说(文学)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提出了发人深省的社会问题,恢复了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
伤痕小说(文学)恢复了“人”在文学中的地位。
㈢局限性:主要是一种情绪产物;一体化思想依然浓重;创作视野狭窄;艺术上较为粗糙。
4、审美特征:伤感,血泪,控诉■文学的新时期:1、“新时期”这一概念,本是一个政治历史概念。
文艺界很快把“文革”后的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
2、因袭与断裂“伤痕文学”配合了政治上改革派对“凡是派”的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先锋小说” 致力于艺术创新,把
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推向了极至。
80年代末,池莉、方方、刘恒、 刘震云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主张 还原现实生活的原生态,直面现实, 直面人生,注重表现普通人的生活 烦恼与欲望,追求客观冷静的叙述 方式。
形成争论的焦点几乎都是纯理论性问题,形成 文艺理论观念变革大潮。文艺界原来热衷的现
三、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
时代背景:中国的改革全方位化, 深入化和快速化。
(一)文学发展状况
1985年起,文学进入新变时期,
出现了鲜明个性和风格独特的作品。如
郑义的小说《老井》、张贤亮的《男人
的一半是女人》、莫言的《红高粱》、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韩少功的《爸
爸爸》、方方的《风景》,王朔的《顽
2、关于现代派的讨论:
1981年的9月,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 探》的小册子,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提供了 “现代小说”的观念和写作技巧,适应了渴 望从西方文学中寻找出路的文学需要,高行 健的小册子引起了注意。
论争由徐迟1982年发表的《现代化与 现代派》一文引起。
在1982年第2期《外国文学研究》上发表了 老作家、老翻译家徐迟撰写的《现代化与现代 派》一文。作者很直白地把现代派和现代化直 接联系了起来,认为社会的现代化必然要求文 学的现代派,而我们的社会是一定要走现代化 道路的,那么,现代派也就将会取代我们一向 提倡和坚持的现实主义,乃至社会主义现实主 义文学,而成为我国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从 1980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1982年初,《外国 文学研究》开辟“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专栏, 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这场讨论逐渐深入 的过程中,争论的焦点集中在需不需要现代派; 现代派好不好;现代派与伪现代派。
这就明确批评了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也 是在这次文代会上,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 社会主义服务”的新提法,以取代“文艺为政治 服务”的旧提法。
小结
为文艺正名的争论,是在整个国家拨乱 反正的形势下,文艺界的一次拨乱反正, 它对打破“文艺黑线专政”论,纠正“左 倾”教条化文艺观,具有重要意义,但这 次争论并没有就“文艺是什么”做进一步 的深入探讨,文艺的本质问题还需要随着 新时期文艺的发展而逐步为人们所认识。
另一方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曾经遭禁的
一些西方思想文化著作开始传播
据权威性工具书《全国内部发行图书总目1949—
1986》的统计,1976年以前出版的“内部书籍”
有将近4000种,除去大量的马列、毛泽东著作外
,属于西方理论和文学的著作,在“文化大革命
”前大约有1041种,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则有
另一种观点: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 成部分,甚至是它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应该 包含人道主义的原则于自身之中”,马克思主义 “始终是以解决有关人的问题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和中心任务的”。在肯定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因素的同时,实际上也是为人道主义争到了存在 的合法性。
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道主义倾向,很多批评 家都给予了肯定,甚至认为这是人的重新发现 ,而“人的重新发现,是新时期文学潮流的头 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特点,它反映了文学变革的 内容和发展的趋势”。有的论者甚至把新时期 的文学潮流说成是“人道主义潮流”。
近1000种。从政治形势转缓的1970年开始,
“内部读物”大量散落民间,广泛流传于年青一
代的读书圈中,一些“内部书店”也开始小规模
地出售,如《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
》
、
《人的远景:存在主义,天主教思想,马克思主
义》,以及译介于70年代的《通向奴役之路》、
《厌恶及其他》、《局外人》、《麦田里的守望
2.反思文学: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
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是伤痕文学发展的 深化和必然结果。反思文学把个人命运与社 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 了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重要作 品:高晓声《李顺大造屋》、谌容《人到中 年》、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
3.改革文学:改革文学的思想内容旨在呼
重要的文学创作潮流:
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80 年 代 中 期 寻 根 文 学 的 代 表 作 家 :
韩少功、张承志、阿城、郑义、贾平凹、
莫言王安忆。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
尝试以现代意识去观照民族文化传统以
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与
文化的关系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
马原、洪峰、余华、格非、苏童
1984年12月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提出 创作自由的口号。
(二)文艺论争
1、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论争
对“文艺从属于政治”,“文
艺必须为政治服务”提出了置疑。
对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视和
重 新 认 识 , 为 1980 年 “ 二 为 ” 方 针
(“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的提出作好了理论和舆论准备。
主》等。
文学的本体性受到关注。开始作家关 心“怎么写”的问题,“形式”的意 义、价值和作用在作家的创作观念中 日渐强化。文学创作的“现代性”特 征愈加鲜明,表现生活替代了“反映 生活”,文学观念发生了整体位移。
文学生命意识的觉醒。文学中性意识 和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张扬。如张贤亮 、王安忆、贾平凹、铁凝、刘恒等的 小说创作。
1)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
这一讨论涉及什么是人性(人性的属性),有 无共同人性,人性与阶级性的关系,人性表现 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地位,等等。 关于什么是人性,大致有三种观点。
一是把人性等同于人的自然属性; 二是认为人性指的是人的社会(阶级)属性; 三是把这两者统一起来,认为人性是人的社会属性 和自然属性的统一。
2、政治的拨乱反正
1976年底,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央对文
革作出了定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 5月11日《光明日报》),引发真理标准问题 大讨论。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肯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评两个 “凡是”,要求“解放思想”;停止“以阶级 斗争为纲”,提出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
2)关于人道主义的论争
关于人道主义问题的论争是为文艺正名的延 续和深化,体现了新时期以“人”为中心的主 体性文艺思想观念的复归。这一论争主要牵涉 两个问题
一是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二是对新时期文学中人道主义思潮的评价。
对于人道主义问题,几乎所有参与讨论的人( 无论立场如何)都以马克思主义为参照点和标准 进行论证一种观点认为,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的 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是 因为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而不是以抽象的 “人”为根基的理论。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否定了 人道主义。
文艺界的论争也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为 文艺正名的问题最后还是通过政治权力的介入才 得到了解决。邓小平在1979年10月30日的《在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 中指出:
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 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 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 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 ,提高文学艺术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我国伟大人 民、伟大时代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艺术。
1.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6年4月5日(清明前后),天安门广场掀
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群 众性诗歌创作运动。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 表达人民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声讨, 对光明和理性的呼唤,歌颂和怀念周总理,具 有极强的现实功利性和战斗性。成为 “伤痕 文学”的发端.
(一)文学潮流
1.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 的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 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伤 痕文学走出了文革的假大空颂歌模式, 直面血泪人生。蓬勃发展时间为1978 - 1980 年 间 。 刘 心 武 的 《 班 主 任 》 (1977年11月) 用艺术的形式对刚刚 逝去的文革提出了质疑,标志“伤痕 文学”的发端。
唤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关注文
学中关于人的“异化”问题。新时期的人性、
人道主义思潮重新崛起,既有着深刻的社会
现实原因,也有着广泛的思想文化基础。
o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民对“文化大 革命”中肆意践踏和蹂躏人权、人性、人道 主义的现象的控诉、批判和反思,已成为了 一次全社会的思想行为,更使敏感的艺术家、 文学家对历史作深沉而痛苦的反思。
代派热在逐步降温,文学有了强烈的本土意识。 1,85年——86年,文学批评方法的更新
1985年和1986年被称为“方法年”、“观念 年”,当代西方的各种科学方法被运用到文学 实践中。如所谓的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 信息论)、新三论(耗散结构论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西方新的科学理论 和方法都被应用到文学研究中。
此文虽然没有正式提出“为文艺正名”的口号,但目的非 常明确地批判了文艺是“阶级斗争工具”的观点。 把文艺直接说成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显然是对文艺为政治 服务的一种简单化、机械化的理解,是不符合艺术的规律的 。” 作者旗帜鲜明地批判了“四人帮”在文艺社会功能上的错 误认识,即把一部分文艺所具有的某一种社会功能—— “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扭曲成了文艺的定义和全部本 质,这就从根本上“取消了文学艺术的特征”。 把阶级斗争看做是文艺的唯一社会功能,就“撇开了不以 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把文艺与政治的欲望、意 志的关系作为首先的和基本的关系来考察,这样的文艺观实 质上是唯心主义的文艺观”
80年代文学思潮
1976年10月以后的中国文学通常称 为新时期文学。
新时期文学以1989年为界线,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根据1976-1989年文学思潮流
变的大致状况,我们分三个阶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