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男权统治下的女性悲剧——浅析《史记·吕太后本纪》中的女性形象
史记吕太后本纪读后感
史记吕太后本纪读后感《史记·吕太后本纪》是司马迁所著的中国古代史书《史记》中的一篇文章,主要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吕后的生平事迹。
吕后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也是汉文帝的母亲,她在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吕后一生的描述,展现了她的智慧、勇气和母爱,同时也揭示了她的野心和权力欲望。
通过阅读《吕太后本纪》,我深刻感受到了吕后这位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也对古代历史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吕太后作为一个女性,能够在男权社会中如此成功地掌握权力,实在令人敬佩。
她不仅在丈夫去世后成功地维护了自己的地位,还在儿子即位后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她善于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政治手腕,巧妙地操控着朝政,使自己成为汉朝的实际统治者。
同时,她对自己的儿子也是母爱伟大,母仪天下,为了保护儿子的王位,她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包括对自己的亲人和敌人采取残酷手段。
她的行为虽然有时显得冷酷无情,但却充满了母爱和对子女的保护。
然而,吕太后的野心和权力欲望也使她成为一个复杂的人物。
她在丈夫去世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不惜施展种种手段,包括谋杀和排挤政敌,甚至对自己的亲人也不留情面。
她的权力欲望使她对周围的人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感,导致了她的孤立和悲惨的结局。
她最终被自己的亲人所陷害,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悲剧人物。
通过阅读《吕太后本纪》,我对古代历史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吕太后的故事告诉我们,权力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可以使一个人变得善良和仁慈,也可以使一个人变得冷酷和无情。
同时,她的故事也让我明白了历史的复杂性,历史人物往往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他们的行为往往是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时代背景、个人性格、家庭环境等等。
因此,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尽量客观公正,不要一味地将他们简单地归为好人或坏人。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吕太后本纪》,我对吕后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古代历史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女性生命悲剧的形象展示--《史记·吕太后本纪》新解读
女性生命悲剧的形象展示--《史记吕太后本纪》新解读
孙佰玲
【期刊名称】《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20)005
【摘要】司马迁作<吕太后本纪>的旨归:不是着意刻画一个凶狠、狭隘的女主形象,而是揭示像吕后这样的女性不可逆转的悲剧命运,以求达到鉴今的目的;同时指出司马迁对吕后精神世界的审视有其自身与历史的局限性,探索了隐藏在至高无上的皇权和心狠手辣的表象背后的吕后的精神世界.
【总页数】4页(P61-64)
【作者】孙佰玲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文学院,广东,汕头,51506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04.2
【相关文献】
1.《史记·吕太后本纪》研究 [J], 肖莉
2.不一样的吕后——读《史记·吕太后本纪》有感 [J], 薛宏宇;
3.论司马迁《史记·吕太后本纪》中的史家笔法 [J], 戴倩倩;曲景毅
4.论《史记·吕太后本纪》与《汉书·高后纪》的异同及其原因 [J], 唐媛媛
5.论《史记·吕太后本纪》与《汉书·高后纪》的异同及其原因 [J], 唐媛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史记》吕后形象探讨
《史记》吕后形象探讨概要:司马迁写史注重情感的注入,故对于吕后人物形象的塑造自然会增加一些主观的情感偏向。
但是司马迁并没有因为吕后的性别而有过多的偏颇,他始终保持公正的性别观,记录着最能突出吕后个性特点的言语和事件,表达出自己对于这位女英雄既敬又畏的情感。
同时,司马迁开创了为女性立专传的先河,日后的班固、范晔等在撰写史书时,也纷纷传承这个立史思想,为一些杰出的女性立专传。
《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载“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出房户,天下晏然。
刑罚罕用,罪人是希。
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3吕后本是乡间一妇人,刘邦建汉称帝后,她自然便成了一国之母。
辅佐刘邦安定天下,吕后功不可没。
及高祖崩后,吕后更是借儿子刘盈之手把持朝政,成为实行皇帝制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
她为汉朝日后的稳定和繁荣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此为司马迁将其列入“时势主宰者”,为她作本纪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为,吕后是一个充满个性的女性“统治者”。
她的人生有其阳面,亦有其阴面,普通却不平凡。
世人称其阴险毒辣,亲身儿子更是无法理解母亲对戚夫人及赵王如意的所作所为,大骂吕后:“此非人所为。
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
”4吕后的心狠手辣得不到儿子的谅解,这是为人母的悲哀。
足以见得,吕后阴险毒辣程度之深。
但是同时,吕后亦是刚毅的,高祖早年四处征战,她带着刘父刘母和几个孩子东躲西藏;戚姬随高祖驻关东,卿卿我我之时,吕后与刘太公为项羽所俘,在关中过着胆战心惊的日子。
刘邦得以建国立业,吕后的刚强坚毅是不可或缺的。
再者,按司马迁的撰史观:不论成败与性别,只要是英雄,他都得将之写进史章为后世所知。
这样一位“其性刚毅,有心计,善权谋,性残忍”5,对汉朝的稳定和繁荣起重要作用的,堪称女英雄的传奇女性,司马迁不为其立传也是说不过去的。
与平铺直叙、淡化人物形象的历史记事不同,司马迁以生动的语言和多种写作手法外化了吕后内心的世界以及深藏其中的灵魂,使她不再是单薄寡味的历史人物。
论封建制度下女性专制所必须的素质
论封建制度下女性专制所必须的素质——解读《史记-吕太后本纪》摘要:吕后是个刚毅阴狠,不甘雌伏的角色,高祖死后,她独立掌政十五年,是个厉害角色,虽然满手血腥,但是她也有一些为人称道的政绩,先是辅助高祖画谋定策,争夺天下,后来又减轻百姓负担,导正社会风气,废除许多繁苛的法令,尤以废除“三族罪”和“妖言令”为百姓所称道。
《史记》和《汉书》都称赞她:“高后女主,制政不出闺阁,而天下晏然,刑法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关键词:政治才能冷酷无情政治手腕非凡智慧社会在男女两性的生物差异的基础上塑造着男女两性的心理行为模式,性别的角色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获得。
社会所塑造的女性是“脆弱的、依赖的、温婉的”,而吕后被司马迁评为“为人刚毅”,一语既出,吕后马上从众女子之间超出。
她没有在后宫中过终老的日子,而是审时度势、心系政治,果断的处置了韩信和彭越,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施展才能,协调制衡,助刘邦稳固了政权,把三大异姓诸侯王消灭殆尽。
此时,她对权力的掌控,仍然处于最典型的女性权力形式,即间接的操纵。
女性在失去作为“人”的完整意义下,参政的权力只能这样实现。
吕后的“刚毅”并没有淹没其中,这种性格特质在汉初的动乱形势中牛刀小试,结果熠熠生辉。
所以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小议吕后专政所必须的素质,这些素质一般不外乎以后几个方面:高瞻远瞩的政治才能、冷酷的政治手腕、极深的城府与心机、刚强坚毅的人格等等。
一,高瞻远瞩的政治才能随着吕后年老色衰,生性好色的汉王刘邦已经对她先去兴趣,转而宠爱定陶的戚姬,甚至想改立戚姬之子如意为自己的王位继承人。
《吕太后本纪》在一开篇就记录了这段小插曲,司马迁大抵认为此事是吕后性格发生扭曲的起因和转折点。
“汉王(刘邦)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
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
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
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如意立为赵王,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吕后形象的女性主义分析
吕后形象的女性主义分析[摘要]:吕后虽未称帝登位,仍可算是才能卓越、谋略过人的政治家。
她也曾为爱守望,但女性性别角色的不断丧失,使她最终无可选择地成为了一个超越性别角色的统治者。
[关键词]:吕后女性主义统治者一、引言西蒙娜•德•波伏娃曾经大声宣告:“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
社会在男女两性的生物差异的基础上塑造着男女两性的心理行为模式,性别的角色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获得。
社会所塑造的女性是“脆弱的、依赖的、温婉的”,而吕后被司马迁评为“为人刚毅”,一语既出,吕后马上从众女子之间超出。
她没有在后宫中过终老的日子,而是审时度势、心系政治,果断的处置了韩信和彭越,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施展才能,协调制衡,助刘邦稳固了政权,把三大异姓诸侯王消灭殆尽。
此时,她对权力的掌控,仍然处于最典型的女性权力形式,即间接的操纵。
女性在失去作为“人”的完整意义下,参政的权力只能这样实现。
吕后的“刚毅”并没有淹没其中,这种性格特质在汉初的动乱形势中牛刀小试,结果熠熠生辉。
二、妻子角色的丧失——对男权的挑战与超越脱离男性期待视野的女性性格是男女两性都不希望见到的。
那不仅意味着女性传统性别角色的丧失,同时意味着对男性既成权力的挑战。
男性一旦在他们划定的专属领地内发现女性,就会产生厌恶和憎恨。
比如,当家族的衰落使妇女威胁到男性继承者的利益时,罗马法为了限制妇女权力便指责她们是“愚蠢而脆弱的女性”。
即便刘邦再“豁如”,这般坚忍决绝、富于韬略的女子到底不如“善鼓瑟击筑,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的戚夫人来得赏心悦目啊,也无怪他“得定陶戚姬,爱幸”。
尽管刚毅让吕后在政治上叱咤风云、得心应手,但也成了爱情婚姻中的障碍。
当政治风云归于平静,她又恢复后宫之主的身份时,独守空房的被疏远之感让她心生怨恨,更让吕后愤怒的是刘邦欲立戚夫人之子如意为太子,废黜自己的儿子孝惠。
仅有政治支撑的她绝对不会感到完整的幸福,当她想固守感情时,她却失败了,因为精明历练的政治眼界,铁血强权的政治手段是不适合经营感情的。
论《史记》中“女主”的形象
毕业论文课题名称论《史记》中“女主”吕后的形象学院人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班级 2012级2班指导教师邹文贵学生姓名于洋学生学号 12020240228佳木斯大学摘要后妃,是帝王的妻妾。
由于帝王处于国家的最高统治地位,所以即使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平民女子,一朝选在君王之侧,便有可能进入政治中枢。
作为君主贤内助的后妃,历史上不乏其人,如周宣王之姜后、辽萧太后等等。
但也有些后妃常常走到政治舞台的最前沿,直接参与朝政,形成后妃专权,汉代的吕后、唐代的武则天以及晚清的慈禧太后即为其中的佼佼者,而武则天更是煌煌赫赫,成为中国历史上引人注目的女皇帝。
因而,深宫重幕里的白发哀歌,飞檐广殿下的明争暗斗,以至于挟制君王、临朝弄权,给中国的历史增添了几多波折。
本文认为中国封建制度及其相关意识形态对女性权益的压制是女性一旦得势即残酷狠毒,贪婪攫取个人权力的根本原因,女性争取权势、地位的内在驱动力正是特殊社会意识对女性压力的一种转化。
关键词:吕后;悲剧;经历;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stractHou Fei, is the emperor of Qiqie. Because the emperor in the country's highest ruling position, so even a little-known civilian woman, once kings of the side in the election, is likely to enter the political center. As the monarchy-Neizhu Hou Fei, the history of Bufaqiren, such as Zhou Xuan Wang Kang, Liao Hsiao queen mother, and so on.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Houfei often come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political arena, directly involved in Zhaozheng, the right to form Hou Fei, the Han Dynasty Lvhou, Wu Zetian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late Qing Dynasty Empress Dowager Cixi is one of the best, and then - Huanghuanghehe days is to become China's history,striking a female emperor. As a result, Shen Gong-screen, the white-haired Elegy, His Royal Highness the widely Feiyan tinge, so Xiezhi kings, Linzhaonongquan, to the history of China added how many twists and turns. This article holds that China's feudal system and ideology on women's rights and interests related to the suppression of women is that once Deshi brutal vicious, greedy grab the root causes of personal power, women fighting for power, status of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of social consio- usness is unique to women of a pressure Conversion.Key words:Lvhou; tragedies;experience;characte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 II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男权统治下吕后女性悲剧形成原因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男权统治下吕后女性悲剧形成原因研究《吕太后本纪》写了刘邦死后十五年间汉王朝宫廷内部与朝廷各派大臣之间的尖锐复杂矛盾和惊涛骇浪般的夺权争斗。
其文情节紧张,语言生动,艺术水平不在项羽、高祖、荆轲、田单等纪传之下。
《史记》作者司马迁不但严肃地记述了历史的真实, 而且善于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通过生动的描写, 再现了历史人物吕难的品质、性格和行为。
当然, 司马迁是汉臣, 写的是本朝高太后,又涉及许多刘氏家事, 不能不有所忌讳。
但是, 总的说来, 这个伟大思想家和历史家还是独立敢言, 秉笔直书的。
他在作这些“实录”时, 也并不是总能那么冷静, 尤其写这个吕难, 有时不免带着显然的憎恶, “意在言外”。
本文依据《史记》, 综合各家之言,概要地综述司马迁笔下的吕难, 从一个女性的角度去衡量在男权统治下所形成的女性悲剧的原因。
一、早期的吕雉和所谓的“佐高祖定天下”吕雉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代封建约束下而嫁给刘邦的,可以这么说早期的吕雉是个平常的女子,谁也无法想象今后的吕雉是个如此风云的人物。
应该说,是刘邦称帝后开始了吕雉不寻常的一生。
当最平常的夫妻之情无法持续时,吕后开始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儿子刘盈身上,刘盈做了太子是吕后一生最大的胜利,也使得她在今后的几十年登上了权利的顶峰。
司马迁说;“吕后为人刚毅, 佐高祖定天下, 所诛大臣, 多吕后力”。
所谓佐高祖定天下, 当然不是指在刘邦做皇帝之前, 因为如上所说, 那年头吕难不是做家庭妇女就是当俘虏。
汉朝建立以后, 诛掉了一些颇有实力的功臣, 正如当时燕王卢缩所说;“汉族淮阴, 复除彭越,皆吕后计”,“吕后妇人, 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
在这件事上, 吕后的确是刘邦的得力助手。
汉初, 以“谋反”罪族灭淮阴侯韩信, 其实是一个大冤案。
《淮阴侯列传》叙韩信谋反经过, 字里行间, 读者应该用心细读。
韩信具有非凡统帅才能、被称为“国士无双”,而最后其人生实实在在的结局却是吕雉把韩信骗进皇宫, 抓起来, 立刻下令杀了, 一并除灭三族。
《史记》中的吕后形象
《史记》中的吕后形象作者:徐娟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03期摘要:吕后是一个颇为复杂的历史人物。
历来人们对于司马迁笔下的吕后没有太多好感,认为她是一个残忍的女人,变态的母亲,预谋篡权的女主。
然而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联系史实和司马迁的创作手法,我们会发现,吕后是一个杰出的对西汉有重要贡献的政治家。
关键词:史记、吕后、政治家[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3-0095-01历来人们对《史记》中的吕后形象褒贬不一,莫衷一是。
有人觉得吕后是一个残忍刻毒、权欲熏心的乱政后妃,郑樵就曾说“遗孝惠而纪吕,无异奖盗乎?”他将吕后归为“盗”;但也有人很支持司马迁的做法,如徐时栋,他在《烟屿楼读书志》卷中说,“天下号令在某人,则某人为本纪,此史公史例也,故《高祖本纪》之前,有《项羽本纪》;高祖以后,不立孝惠皇帝本纪,而独立《吕后本纪》,固以本纪为纪实,而非争名分之地也,此后无人能具此识力,亦无人敢循此史例矣。
”他不但觉得司马迁这样做是正确的,还大力赞赏了司马迁这样做的无人能及的“识力”。
鄙人窃以为不管吕后曾经做过什么,有一点不可否认,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吕太后本纪》记载“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说吕后“佐高祖定天下”,的确是事实,吕后和萧、曹、绛、灌之属一样,也是西汉最重要的开国功臣,像她这样的女性,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特别是在消灭项羽之后,在还存在多股异姓诸侯王势力的,依然十分严峻的形势下,她对消除割据危险,稳定天下,起了重要的作用。
“所诛大臣多吕后力”,也完全是事实。
卢绾也说:“往年春,汉族淮阴,夏,诛彭越,皆吕后计。
”假如不是她所起的决定性作用,韩信、彭越等人的命运,天下初定后的政局,也许会有些不同。
在刘邦病逝至吕后去世的十五六年间,吕后切实贯彻了休养生息方针,在面对强藩诸多侮辱的言辞时,不为个人私怒,无端挑起战端,使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获得了良好的条件,为以后西汉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浅谈《史记》中吕后的形象
浅谈《史记》中吕后的形象塑造内容摘要:吕后是《史记》中塑造的一个复杂的人物。
她佐高祖定天下,在汉初巩固政权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其称制的期间,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使人民生活比较安定,为汉初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她有作为妻子、母亲的善良与慈爱一面,而在权力斗争中又显示出她嫉妒、嗜杀、凶狠毒辣的个性。
关键词:《史记》吕后形象吕后,名雉,字姁娥,汉高祖刘邦结发之妻,秦时单父县人。
其父吕公因避仇家,移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遂以吕雉许配给刘邦,婚后数年下田劳作、持家,生下一儿一女。
公元前205年,刘邦在彭城之战中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
前203年,项羽因形势失利,被迫与刘邦讲和,吕雉获释。
刘邦称帝后,吕雉被立为皇后,子刘盈为太子。
刘邦嫌刘盈柔弱,生前曾打算另立宠姬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
由于大臣反对,吕后又多方设法为刘盈辅翼,废立太子之事未成。
吕后为人有谋略而性残忍,在刘邦翦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
刘邦死后,她残害戚夫人母子和其他刘氏诸王。
惠帝为人仁柔,不满吕后所为,弃理朝政,吕后便执掌大权。
惠帝病死后,吕后“临朝称制”,在其称制期间大封诸吕为王,拔擢亲信,专擅用事。
但她继续执行汉高祖以来与民休息的政策,奖励农耕,废除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对外通过和亲保持和匈奴的和平局面,因此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残破的社会经济也得以恢复。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享年62岁。
她死后,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联合刘邦的旧臣,灭吕氏家族,恢复了刘氏政权。
《吕太后本纪》是《史记》中唯一一篇为女性人物单独设立的“专传”。
《史记》通过《吕太后本纪》等篇目比较客观、全面地展现了吕后的性格特征及精神世界。
一、政治上,精明强干,处事果断,目光长远。
1、佐高祖定天下,巩固刘氏政权吕后和刘邦一样,目睹了秦末的社会动乱,了解一些民间疾苦,并跟刘邦休戚与共,备尝艰辛。
吕氏家族为汉朝的建立驰骋疆场,建立了不少的功勋。
《史记》中的政治女性形象分析
《史记》中的政治女性形象分析《史记》中的政治女性形象分析摘要:《史记》是一部以刻画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女性只能以配角的身份出现,其中记载最多、表现最突出的是政治女性,这些女性有的是主动参与政治而有的是被动陷于政治旋涡的;这些女性对政治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女性能走上政治舞台也有其时代的原因,对女性题材的关注也折射出司马迁超越前人的历史观、妇女观。
关键字:司马迁《史记》政治女性形象《史记》是一部以刻画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男性几乎占据整个历史舞台,女性大都以配角身份出现,在《史记》中提到的女性人物约二百位左右。
她们性格迥异、形象丰富多彩。
其中记载最多、表现最突出的是政治女性,司马迁很看重她们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有着超越前人的历史观、妇女观。
一、政治女性形象分类(一)主动参与政治的女性这类女性,她们直接参与政治,主动选择走上政治舞台,她们用尽心机和手段掌握到国家政治的主动权,对帝王的政治决策或王朝的兴衰有过重大影响。
这类女性人物如:吕后、窦太后、王皇后等。
吕后在执政的十几年里,为巩固汉朝统一政权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其统治期间“天下偃然”。
从而奠定了她政治家的地位。
窦太后精明能干,主张“黄老思想”,直接影响了文景之治,兼及武帝,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
自她以后没有一位封建统治者能像她一样真正的以“黄老思想”来“无为而治”。
景帝王皇后,心机深沉,力讨景帝欢心,博得宠爱,生一龙三凤,并巧妙抓住了长公主刘嫖为靠山,毁掉栗姬除去前太子刘荣,使刘彻为太子,成就了一代雄主汉武帝。
这些女性对王朝的政治影响方面,功不可没。
(二)被动陷于政治旋涡的女性古代大多数女性是不参与政治的,而一些后宫女性实际上却是生活在政治关系中。
她们的家世、性格以及人生遭遇受到当时政治的影响,同时也和其他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影响着政治的面貌,她们属于政治附属品。
这类女性人物如:戚夫人、长公主等,她们与政治权力中心联系紧密,但又不是权力的执行者,有的甚至成为可悲的政治牺牲品。
浅论司马迁笔下的吕后形象
浅论司马迁笔下的吕后形象【内容摘要】《史记》中记载的女性多达172位女性,其中与政治有关的有112人,《吕太后本纪》是《史记》中唯一一篇替女性单独立设立的“专传”,本文将浅论司马迁笔下的吕后形象。
【关键词】史记吕后女性形象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由此可见司马迁有多注重“人”对历史的独特价值。
《史记》在客观地记录了人物的基础上,又不失缺乏描写人物形象的丰富性。
在司马迁的笔下,每个人物都活跃于纸上,浮现于眼前。
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钳制着人们的思想,因此在史书上甚少有关于女性人物的描写,即使有,大多数均为批判的对象。
但是司马迁却始终秉着客观态度来刻画女性。
“《史记》共记述了172位女性,其中与政治有关的有112人,约占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五。
”[1]“《史记》为妇女开创了先例,影响最大的是吕太后。
“《吕太后本纪》是《史记》中唯一一篇替女性单独设立的‘专传’,《史记》也因该本纪成为一部以女性人物入本纪的纪传体史书。
”[2]司马迁从多方面刻画了吕后的形象,本文将从吕后在政治上的作为,在与刘邦的爱情上的纠结,和在对刘盈所付出的母爱上这三个方面来浅析吕后的形象。
一、政治上,精明强干,处事果断,目光长远。
吕后性格刚毅,有谋略。
汉初,刘邦杀韩信,诛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汉统一的局面,吕后功不可没。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
”吕后于无形中对众大臣具有一种威慑力,被众大臣视为“刚毅”铁腕式的人物。
正由于吕后的强势力,众大臣在职期间均不敢胡作非为,保证了官民关系的和谐。
公元前195年,“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长乐宫,太子袭号为帝。
”吕后被尊为皇太后,惠帝弱,实则由吕后掌政。
吕后当政时,“使创自刘邦的修养生息的的黄老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
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的遗嘱,相继重用刘邦亲点的萧何、曹参等开国功臣。
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不苦民。
浅析《史记·吕太后本纪》人物描写的艺术特色
浅析《史记·吕太后本纪》人物描写的艺术特色《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史记·吕太后本纪》是史记本纪的第九篇,也是史记中唯一一篇单独为女性作的传记。
吕太后,即吕雉,字娥姁,汉高祖刘邦结发之妻,刘邦去世后,实际统治西汉政权15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政治家。
这篇本纪成功地塑造了吕后这样一个残忍刻毒、权欲薰心的乱政后妃的形象,详细地记述了吕后篡权及其覆灭的过程:从吕后在刘邦死后培植吕氏势力、残害刘邦宠姬和诸子的罪恶行径,到周勃、陈平等元老大臣联合刘氏宗室诛灭诸吕的惊险斗争,到诛吕功臣们商议迎立刘恒即位的情况。
本文就作者在塑造吕太后形象时的艺术特色进行浅要分析。
第一,刻画人物性格鲜明深刻。
写吕后,像她残害戚姬、连杀三赵王等事件的本身就足以表现其残忍狠毒的性格了,而作者还往往用貌似悠闲的文字不动声色地加重表达自己对吕后的憎恶之情,从而也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如惠帝得知“人彘”就是戚夫人后,有“此非人所为”的痛苦哀叹,借用吕后亲生儿子之口,骂得何等有力!又如吕后鸩杀赵王如意之前,以周昌抗旨和惠帝苦心相护来反衬吕后必置赵王于死地而后快的刻毒。
再如赵王刘友被幽死前所唱的那首悲歌,更是对吕后人性灭绝的揭露与声讨。
写诸元老大臣和刘氏宗室,也是多处着意刻画,如右丞相王陵敢于当面斥责吕后“今王吕氏,非约也”,又当面质问周勃、陈平:“诸君纵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地下?”一尊刚正不阿的汉室忠臣塑像活现眼前。
又如在诛灭诸吕过程中,周勃、陈平的多谋机警,朱虚侯的勇武,齐哀王的果断,灌婴的沉稳等等,也都描绘得恰如其分。
正是由于这些性格各异的人物的通力合作,加之人心所向,才使得他们虽屡处险境,却又总是绝处逢生,最终诛尽诸吕而大快人心。
第二,通过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惠帝死后,“太后哭,泣不下”;等到丞相陈平“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太后说,其哭乃哀”。
不一样的吕后——读《史记·吕太后本纪》有感
不一样的吕后——读《史记·吕太后本纪》有感吕太后是历史上流芳永存的著名女性人物,众所周知,她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最具有权力的统治者,她塑造了齐国的传奇,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并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但是,另一方面,听起来可能更多的是猜测与推测,有关她,我们实际上仅仅知道很少,以及有诿谎似的报道,这些都是在古代史记中描述的。
仔细阅读《史记吕太后本纪》,可以看出,吕太后是一位有着杰出政治能力,极具领导力的精明之人。
她一生身体健康结实,毅力十足,坚不可摧,柔克刚,把握机会,能够准确预测前景,能够凭借机智的谋略面对困境,还能够制订宏伟的长远规划。
她是一位饱学而经验老到的政治家,而且有着绝佳的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
无论是国际上的外交,还是国内的政治改革,吕太后都深具眼光,办法得当,让人敬佩不已。
可以说,正是因为她,齐国最终能够统一,走向一片春天。
除此之外,《史记》中还有吕太后的许多其他方面的特属性她独具创意,极具开拓精神,不断探索新的东西;她宽厚大度,在政治的活动中不断礼尚往来,处事周全;她温柔体贴,崇尚仁义,起到一种宗旨教育的作用;她对爱国及民族感情,对从内地到边疆的民族联结,对普及教育进行改革,亦有知识,有爱心,让民众均受其益,让齐国繁荣昌盛,永载史册。
读史记,今人可以看到吕太后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取得如此成功的原因,她的智慧能力,政治执行力,内外处理能力,艺术修养,可以说都是当时最具先进的。
正是这样的吕太后,在接连着的战争、改革中一如既往企图发扬着齐国的繁荣昌盛。
可以说,吕太后的崇尚理性,她的无私,她的高洁,向世人诠释了一种真正的领袖的样貌,给当代人带来了很多启发与教训。
因为她,历史得以活跃,越是今天,我们越要借鉴和参考吕太后,努力地发掘象征领袖风范的真谛,以及她在历史中留下的思想财富,为我们的未来谋求更多精彩。
回顾历史,仿佛可以看到吕太后当初操劳至晚,她不断为齐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不懈的拼搏,把齐国带到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这不但意味着吕太后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意味着她是一位非凡的人物,传奇般的存在,永远无法被淡忘。
吕雉——吕后的形象分析
吕雉——吕后的形象分析【摘要】吕雉的际遇使其心里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不同角色的扮演也显示出其不同的处事为人方法。
她也曾温情无限,但是现实的无奈使其女性角色不断丧失。
通过审视吕雉的精神世界与其自身经历与历史的局限,探索至高无上的皇权背后一个刚毅又可悲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史记》女性形象精神世界心理变化一、引言西蒙娜·德·波伏娃曾经大声宣告:“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
”社会在男女两性的生物差异的基础上塑造着男女两性的心理行为模式,性别的角色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获得。
社会塑造的女性是“脆弱的、依赖的、温婉的”,而吕后被司马迁评价为“为人刚毅”,一语既出,吕后马上从众女子之间超出。
她没有在后宫中过终老的日子,而是审时度势、心系政治,果断的处置了韩信和彭越,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施展才能,协调制衡,助刘邦稳固了政权,把三大异姓诸侯王消灭殆尽。
此时,她对权力的掌控,仍然处于最单行的女性权利形式,即间接的操纵。
女性在作为“人”的完整意义下,参与的权利正能这样实现。
而对于身处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吕后,在成为一位备受世人诟病的人物前,她还只是个单单纯纯的吕雉。
本文根据其角色的不停变化,究其心里发展的历程。
二、家庭生活中的吕后女性的一生,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为人之女,为人之妻,为人之母。
在家庭生活中,由于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女性所扮演的角色其实更为多样化。
具体到吕后,有如下几种:1、女儿的角色司马迁的笔下,吕后首先作为女儿的角色出现的。
她是单父人吕公的的女儿。
吕公“善沛令,避仇家之客,因家沛焉”。
吕父“好相人”,认为刘邦能成大事。
因此机缘,她成了刘邦的妻子。
“沛中豪杰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
亭长刘邦闻讯,亦往贺。
与众不同的是,他“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万钱’”。
吕公始而为此重礼“迎之门”继而“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因目留高祖”,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原季自爱。
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
史记中的女性形象分析(2)
史记中的女性形象分析(2)史记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在《吕后本纪》中,司马迁通过历史事件客观地来描绘连吕后这样有相当权势的女性也必须面对她不可逆转的悲剧命运。
他不厌其烦地描述吕后参与政治斗争以及被族灭的过程,其实是在客观地告诫后世的皇后嫔妃们,无论多么精明能干,多么工于心计,多么凶狠强悍,多么政绩卓著,她们的生命根基是女人,在中国这个男权社会里同男人做政治上的角逐,她们的结局都会以失败而告终。
人的命运的悲剧在于不可自己控制,那么这些后宫女性的命运究竟是谁在控制呢?司马迁认为,有些人的命运是上天注定的,有些是由别人来掌控的,而有的又是由自身性格来决定的。
在后宫之中,能否得到君王的宠爱也是影响其命运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君王的宠爱往往是主观的、随意的;还有有德无德,有子无子都是影响她们命运的关键性因素。
总之人的命运本来就难以控制,加之在封建社会的后宫女性的命运就显得更为复杂,可谓如履薄冰、步步惊心!史记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篇2]《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在文学史上,她突出的文学成就在于“寓论断于叙事”之中的人物描写与刻画。
司马迁在写人时,又严格遵循着“实录”的原则。
他笔下的人物,既是历史人物的真实,又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读《史记》,我们看到的不是木乃伊,也不是寺院庙宇里的泥塑像,而是跃动在各自“历史舞台”上有血有肉、有灵有感的活生生的人。
且不论帝王将相、诸侯大臣,即或是其中的几个女性形象也很出色。
女性,是人类永远不衰竭的。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女性历来处于从属的卑微地位。
从《诗经》中的“赫赫宗周,褒拟灭之”开始,女性大多被定位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和倾国倾城的祸水。
尤其在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更是造就了不少女性的历史谎言。
但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女生的描写还是比较公正的。
不论是《殷本纪》中“洗澡时因吞吃燕子蛋而生契的简狄,还是《周本纪》中外出见巨人脚印因心爱踩之而生弃的姜原,虽然有些离奇,但那是本着”契“和”弃“都是奉天意而诞生的这个意图而引用《诗经》上的传说罢了;不论是《周本纪》中“奔密康公”的三个女子,还是《吴太伯世家》中为争抢采摘桑叶而使楚吴相互攻杀的少女们;不论是《秦本纪》中释放三囚的文赢,还是《外戚世家》中的后妃和妃殡们……总之,司马迁对她们的评价还是比较公平的。
初中语文文学讨论(美文荐读)谈《史记》中的几个女性形象
谈《史记》中的几个女性形象《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在文学史上,她突出的文学成就在于“寓论断于叙事”之中的人物描写与刻画。
司马迁在写人时,又严格遵循着“实录”的原则。
他笔下的人物,既是历史人物的真实,又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读《史记》,我们看到的不是木乃伊,也不是寺院庙宇里的泥塑像,而是跃动在各自“历史舞台”上有血有肉、有灵有感的活生生的人。
且不论帝王将相、诸侯大臣,即或是其中的几个女性形象也很出色。
女性,是人类永远不衰竭的话题。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女性历来处于从属的卑微地位。
从《诗经》中的“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开始,女性大多被定位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和倾国倾城的祸水。
尤其在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更是造就了不少关于女性的历史谎言。
但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女性的描写还是比较公正的。
不论是《殷本纪》中“洗澡时因吞吃燕子蛋而生契的简狄,还是《周本纪》中外出见巨人脚印因心爱踩之而生弃的姜原,虽然有些离奇,但那是本着“契”和“弃”都是奉天意而诞生的这个意图而引用《诗经》上的传说罢了;不论是《周本纪》中”奔密康公“的三个女子,还是《吴太伯世家》中为争抢采摘桑叶而使楚吴相互攻杀的少女们;不论是《秦本纪》中释放三囚的文嬴,还是《外戚世家》中的后妃和妃嫔们……总之,司马迁对她们的评价还是比较公平的。
尽管对她们的描写着墨不多,且大多是只述其事而不记名,但在这众多的女性中却有几个个性鲜明、令人难以忘怀的女性形象。
一是在《吕太后本纪》中的吕后,司马迁用本纪的体例,成功地塑造出她残忍刻毒、权欲熏心的乱政后妃的形象。
这个历史上著名的野心家,她处心积虑地培植吕氏势力,其表现是“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泣:眼泪)。
等丞相陈平听从侍中张辟强的办法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掌握南北军权,诸吕入宫,居中用事时,则“太后悦;其哭乃哀。
”同样是哭,前面的干哭与后面的痛哭两相对照,其用心可知。
论《史记》中的西汉参政女性——以《吕太后本纪》为例
2020-06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文学品析论《史记》中的西汉参政女性———以《吕太后本纪》为例刘婉眉(北京语言大学,北京100083)摘要:《吕太后本纪》作为《史记》唯一一篇为一位女性单独列传的作品,有着特殊的意义。
吕后这一位西汉初年参与政坛的传奇女性也同样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从《吕太后本纪》出发,浅析吕后参政的影响和形象,以及其背后隐藏的女性悲剧色彩。
关键词:《吕太后本纪》;吕太后;女性悲剧;《史记》中图分类号:I20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8-0005-02一、前言《吕太后本纪》是《史记》中唯一一篇将女性单独列传的作品,因而在整部《史记》中都存在着特殊的意义。
吕后能以没有实际称帝的女性身份而被列入本纪行列中,不止是因为司马迁的“爱奇”,同时也是因为吕后这一形象有着特殊的代表意义。
吕后这一形象是西汉初年参政女性的代表,同时也可以作为对当时政治局面的另一重补充,展示了西汉初年政坛的状态,也体现了女性命运和悲剧和吕后这一形象的复杂性。
二、《吕太后本纪》中的吕后形象(一)人物形象的多重性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司马迁塑造了一个具有复杂性的吕太后形象,也就是说,她的形象是多重的。
《吕太后本纪》的开端在简单交代了一下吕后的生平后,就从高祖驾崩后吕太后在政坛上大显身手开始写起,写她作为太后时在朝堂上搅动风云的铁血手腕。
但在她死后,司马迁也并未停止这篇本纪的写作,而是继续讲述了她去世后吕氏家族的命运结局,在讲述吕后个人命运的同时,也由她自身延伸到了整个吕氏家族的兴衰。
在对吕后本人进行叙述时,司马迁很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元性。
在《吕太后本纪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既心狠手辣深谋远虑,同时又不失温情的吕后,通过一桩桩事件的记载,使得这一形象极其丰满而真实可信。
吕后的心狠手辣与深谋远虑体现在她清除异己的果断和扶植自家势力的过程中。
在刘邦死后,吕后唯一的儿子汉惠帝刘盈继位,刘盈软弱无能,于是吕后开始掌权。
不一样的吕后——读《史记·吕太后本纪》有感
2019第2期中(总第291期)坚强刚毅是吕后一直所拥有品行,而正是这种品行一直支撑着她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
我们都知道刘邦虽是亭长出身,但一身的混混风气极浓,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让妻儿过上安心的日子的。
《史记·高祖本纪》曾记载“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徙骊山,徙多道亡……夜乃解纵所送徙”,虽然这件事让人心生佩服,但这样的后果不仅他会遭难还会连累家人,吕雉就这样而下狱。
相比于这次灾难,被项羽抓起来做了28个月的人质,则是刘邦给她带来的更大的灾难。
在这次人质生涯中,她每天都要面对死亡的威胁,如果没有超乎常人的那种坚毅,忍耐和对生的向往,普通人根本活不下去,更何况还是一女子。
也许这就是作为帝王身后的女人所必须承受的代价,而这种以生死为代价的回报,可能就是吕雉在刘邦死后执掌朝政的政治资本。
眼光长远是吕雉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女主必不可少的条件。
大家都说吕雉比刘邦更加毒辣,因为刘邦诛戮功臣,很大程度上是吕雉建议的。
趁刘邦在外征战之际,联合萧何用计杀韩信。
史载不久彭越被贬西行时,见吕后从长安去洛阳,希望她为自己求情,吕雉满心答应并将他带回长安,却建议刘邦“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同时还将彭越尸体制成肉酱,分给天下诸侯食用,借此警示天下。
在刘邦称帝八年间,吕后协助他打压割据势力,因为她知道功高震主,一旦刘邦驾崩,这些功臣很难驾驭,天下将再次祸乱四起。
为了刚刚进入太平的天下不再战乱,她只能用这种手段,即使被天下人认为是蛇蝎毒妇。
在《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孝惠帝崩。
发丧,太后哭。
泣不下”,对于这件事情,后世大多认为是吕后为吕家谋取权位的一场戏,可是在我看来还有其他原因。
古代的农业社会要求男子更被看重,何况吕雉之所以能成为太后,和自己的儿子刘盈是分不开的。
在很多情况下人的喜怒哀乐是不能直接通过面部表情来一口判定的,喜极而泣,乐极生悲……这些词汇都是和人的面部表情相反的。
正如庄子所说“强哭着,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
论《史记》中的西汉参政女性
论《史记》中的西汉参政女性作者:刘婉眉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06期摘要:《吕太后本纪》作为《史记》唯一一篇为一位女性单独列传的作品,有着特殊的意义。
吕后这一位西汉初年参与政坛的传奇女性也同样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从《吕太后本纪》出发,浅析吕后参政的影响和形象,以及其背后隐藏的女性悲居4色彩。
关键词:《吕太后本纪》;吕太后;女性悲剧;《史记》中图分类号:1207.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8-0005-02一、前言《吕太后本纪》是《史记》中唯一一篇将女性单独列传的作品,因而在整部《史记》中都存在着特殊的意义。
吕后能以没有实际称帝的女性身份而被列入本纪行列中,不止是因为司马迁的“爱奇”,同时也是因为吕后这一形象有着特殊的代表意义。
吕后这一形象是西汉初年参政女性的代表,同时也可以作为对当时政治局面的另一重补充,展示了西汉初年政坛的状态,也体现了女性命运和悲剧和吕后这一形象的复杂性。
二、《吕太后本纪》中的吕后形象(一)人物形象的多重性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司马迁塑造了一个具有复杂性的吕太后形象,也就是说,她的形象是多重的。
《吕太后本纪》的开端在简单交代了一下吕后的生平后,就从高祖驾崩后吕太后在政坛上大显身手开始写起,写她作为太后时在朝堂上搅动风云的铁血手腕。
但在她死后,司马迁也并未停止这篇本纪的写作,而是继续讲述了她去世后吕氏家族的命运结局,在讲述吕后个人命运的同时,也由她自身延伸到了整个吕氏家族的兴衰。
在对吕后本人进行叙述时,司马迁很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元性。
在《吕太后本纪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既心狠手辣深谋远虑,同时又不失温情的吕后,通过一桩桩事件的记载,使得这一形象极其丰满而真实可信。
吕后的心狠手辣与深谋远虑体现在她清除异己的果断和扶植白家势力的过程中。
在刘邦死后,吕后唯一的儿子汉惠帝刘盈继位,刘盈软弱无能,于是吕后开始掌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
男权统治下的女性悲剧——浅析《史记·吕太后本纪》中的女性
形象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汉高祖刘邦的发妻吕雉,是中华帝国史上第一位政治女强人。
她刚毅、智慧,富有政治谋略,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
对这个女强人,刘邦在生前就发现了她的“危险性”,因此,对她也多有防范,可是为什么在古代封建社会一个柔弱女子会变得有危险性呢?我敢肯定地说,并不是每一个女子都会变得具有危险性,尤其是在那个封建的古代社会,肯定是当一个人经历过一定的事情之后才会发生变化。
从政治上来说,吕后在一定的角度上来说是成功的,然后从女性的角度来说,她确是失败的,她无法得到丈夫的宠爱,对其他妃嫔及其子嗣的残酷迫害,为了达到自己目的不择手段的做法,都让往后千年的读者觉得不耻,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吕后的女性生命悲剧呢?
通过司马迁的《史记》,让吕后的形象得以一路流传,当然也形成每个读者心中千千万万个不同的吕后形象,每个研究吕后的人都会带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而产生出不同的看法,综观各方面的研究,我个人觉得王立群对吕后的看法比较中肯和实在,从一个方面来说也是我选题的一个依据所在。
我觉得本人之所以比较赞同其对吕后的评价主要是因为他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客观评价下的吕后,而没有过多地沾染了作者本人的好恶。
可以这么说,过去往往将吕后残暴的一面描述得十分充分,如吕后诱杀韩信,砍去戚夫人手脚将其变成人彘等等残暴的一面,却忽略了她作为一个女人最本性的一面。
王立群没有忘掉她残酷的一面,但是同时他也为我们展现了其具有亲情的一面以及政治上非常成熟的一面,如汉代与匈奴的关系,他为我们展现了处于休养生息时期的汉王朝如何化解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表现出以吕后为代表的最高统治阶层具有很高的智慧和手腕,这为汉王朝以后的发展和繁荣赢得时间,并带来良好的契机。
本人觉得王立群眼中的吕后之所以比较符合我心目中的吕后主要是因为他在叙述的时候并没有一味地讲述她的阴暗心理,同时也将她具有政治家的气度和胆略展现出来,丰富了吕后的人物形象,同时展现给世人的不再是过去我们熟悉的那么一种残暴面目,而是具备了鲜明的个性特征。
当时的男权社会,对于女性根本谈不上有多少大的社会纵容,吕后作为一个女人,我想刚开始也只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成功男人背后的小女人,但是她后期所酿成的一系列悲剧在我看来很大一部分是男权的社会压抑了女性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权利。
男性有喜新厌旧的权利,而女性却只能有
独守空闺的寂寞,当人的内心开始变质的时候,其实是最可怕的。
正是因为夫妻之间的这种不和谐,导致吕后的内心因为嫉妒而变得变态,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转嫁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因为在她看来自己的孩子就是所有的一切和希望,于是她为了自己孩子能顺利继承皇位,她展开一系列残酷的行为,在伤害了别人的同时也深深使得自己的内心背负上了难解的枷锁,酿成了自己悲剧的一生。
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想要改变多年以来所有的人对于吕后的一个看法,我也并不是想要表明吕后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物,我只是想要让大家看见其实吕后也是一个女人,她也曾想象所有的小女人一样安稳平淡的生活,生命最后的更改和结局,并不是她作为一个女人所能够决定的,是社会的大环境和男权社会占据的统治地位造成了当时千千万万女性的生命悲剧。
我觉得本人写这篇文章最大的意义就是能够从一个客观的角度,从女性视角出发,审视吕后身上女性生命的悲剧的原因。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此次研究主要是从女性视角出发,探寻吕后作为女性所产生的生命悲剧内涵的原因,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1.女性生命悲剧之一——情欲流离
2.女性生命悲剧之二——母爱异化
3.女性生命悲剧之三——欲望幻灭
笔者希望能够借此抛砖引玉,从女性的形象的角度再一次认识吕后,力求还广大读者一个客观公正的吕后。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1.通读《史记·吕太后本纪》,熟悉理解主要内容;
2.提炼出书中相关要点,查阅中外名家对于吕后形象的认识,结合自己的观点对其形象有个初步系统的认知;
3.大量阅读相关文献书籍,了解吕后的生活等相关经历,适当和其形象变化的过程相互联系;4.明确自己对于吕后形象的观点,综合工具书和相关材料,动手写稿。
四、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湖南.岳麓书社.1988
2.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
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