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常见心脏毒性

合集下载

常见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常见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多西他赛
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 过敏反应:部分病例可发生严重过敏 体液潴留(水肿,体重增加,积液):需要地塞米松预处理 神经毒性: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轻度麻木和感觉异常 心血管系统:低血压,窦性心动过速 脱发,乏力,肌肉关节疼痛 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低度致吐风险)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 过敏反应:严重过敏少见,部分患者表现为皮肤瘙痒和皮疹 神经毒性:表现为轻度麻木和感觉异常 心血管系统:低血压,心动过缓 脱发,乏力,肌肉关节疼痛 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低度致吐风险)
长春瑞滨
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贫血 神经毒性 外周静脉炎:尽量避免外周静脉给药 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低-中度致吐风险)
NCI手足综合征分级
分级 1级 2级 3级
临床表现
手掌足跟麻木、瘙痒、 无痛性红斑和肿胀
功能影响
感觉不适, 不会影响正常活动
手掌足跟疼痛性红斑和肿胀
感觉不适, 影响日常生活
湿性脱屑、溃疡、水疱 和重度疼痛,
严重不适, 不能工作或日常生活
无4级,并不危及患者生命
Sarah M Gressett,et al.J Oncol Pharm Practice 2006;12: 131-141.
口腔炎:口腔溃疡,黏膜炎 感染:风险增加 乏力 咳嗽 腹泻 肺感染性肺炎
NCCN指南致吐风险分级
分级5
分级3-4
HIGH 高度致吐风险
>90%
MODERATE 中度致吐风险
30-90%
分级2
LOW 轻度致吐风险
10-30%
分级1
MINIMAL 轻微致吐风险
<10%
蒽环类+环磷酰胺(AC/EC) 环磷酰胺 > 1500 mg/m2 顺铂 ≥ 50 mg/m2 卡莫司汀>250 mg/m2 氮烯咪胺

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2018.5.8

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2018.5.8

心绞痛 心动过缓 室性心动过速 猝死 心脏骤停
Depetris I, Marino D, Bonzano A, et al. Fluoropyrimidine-induced cardiotoxicity.[J]. Critical Reviews in Oncology/hematology, 2018, 124:1-10.
联合放疗:胸部放射治疗(>30~
35 Gy)
3
风险因 素
肾功能不全,患者内生肌酐清除
4
率<30mL/min,会增加5-FU暴露从 而心毒性增加
基础心脏病史。此类患者在FU 治疗中发生心绞痛 和心肌梗死的概率是无心脏病史者的4~6.8 倍, 尤其是有既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者。
5
6
联合化疗或靶向治疗,如铂类药物(顺铂
、卡铂),贝伐珠单抗
陈烨,邱萌.氟尿嘧啶类药物相关性心脏毒性诊治进展[J].华西医学,2018(04):1-5
氟嘧啶嘧啶心脏毒性的诊断和管理
FU类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是可逆的,目前国际指南对于氟尿嘧啶类药物引起 的心脏毒性只是建议立即停用,并开始心内科的一些治疗。
根据ACAC/AHA指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心 电图、心脏生物标志物、超声心动图)
三、长期输液治疗方案、心脏病史、联合放疗、联合心脏毒性的化疗或靶 向治疗药物、肾功能不全,是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的风险因素。 四、一旦出现心脏毒性,临床上可采取以下措施: (1)停用氟尿嘧啶; (2) 更改为雷替曲塞; (3)使用硝酸盐或钙通道阻滞剂对症处理,缓解冠状
动脉痉挛;(4) 调整用药方法,如改变 5-FU 用法或剂量、新型氟尿嘧啶
S-பைடு நூலகம்是一种氟尿嘧啶衍生物 口服抗癌剂,是5-FU的前 药。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及防治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及防治

Fe3+
右 丙 亚 胺 Fe3+ Fe3+ 蒽环类抗癌药 蒽环类抗癌药
自由基
线粒体
损伤

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显示DEX 对接受蒽环 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具有显著的心脏保护 作用,且不影响蒽环类药物的抗肿瘤疗效。 2004 年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 也证实右丙亚胺可以预防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者使用多柔比星所致的心肌损伤。 国内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也证实右丙亚胺与多 柔比星联合治疗乳腺癌、淋巴瘤时,对由多柔 比星引起的心脏毒性保护作用明显。 《ACC/AHA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中指出右丙亚胺对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患者 具有心脏保护作用。另外,2010 年《非霍奇金 淋巴瘤NCCN 指南》和《老年肿瘤NCCN 指 南》中都明确指出如果治疗使用蒽环类药物应 当密切监测心功能,可加用右丙亚胺作为心脏 保护剂。

其他的心脏保护剂,包括辅酶Q10、左卡尼 汀等,也许具有心脏保护效果但他们阻止 心肌病的机制和能力尚需进一步探讨。最 新的Meta 分析显示辅酶Q10、左卡尼汀、N乙酰半胱氨酸、维生素C、维生素E 等都没 有明显的蒽环类化疗心脏保护作用,而 DEX 可以使患者明显获益,心衰的发生率 明显降低。


一些研究显示舒张功能障碍是蒽环类药物 诱导的心功能障碍的早期表现,因此,用 多普勒超声心动检查心脏舒张功能对于早 期监测心脏毒性是一个敏感的方法。

cTn(心肌肌钙蛋白)T/I:应用蒽环类药 物化疗的患者cTn的水平显著增高,且与心 脏舒张功能不全相关。在出现显著的LVEF 变化前,cTnT/TnI即可检测到阿霉素等阿 霉素等蒽环类药物导致的早期心脏毒性。

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多种无创监测方式, 主要是用于监测心功能变化,如超声心动 图、MUGA 、心肌酶谱、血清肌钙蛋白、 脑钠肽等。

化疗药物致心脏损伤作用机制及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化疗药物致心脏损伤作用机制及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化疗药物致心脏损伤作用机制及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作者:李东旭高宏周立江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2年第03期摘要:在化疗药物对恶性肿瘤患者取得很好疗效的同时,化疗药物所产生的心脏毒性现被越来越多的医生所关注,如何降低及防治心脏毒性成为肿瘤医生关注的热点。

通过对常引起心脏毒性的化疗药物对心脏损伤的机制及其常用的特異性、敏感性的观察指标进行综述,并阐述中医药对心脏损伤防治的理法方药及取得的疗效,进一步研究探讨中医药对心脏毒性的防治策略。

关键词:化疗药物;心脏损伤;中医药;恶性肿瘤;综述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2)03-0084-05近些年恶性肿瘤患者数量逐渐增加,与此同时治疗手段从化疗、放疗再到靶向、免疫治疗,化疗药物仍然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在临床治疗中取得很好的疗效,但同时也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脱发、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等,心脏毒性变是其中之一,化疗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导致心肌细胞受损,且为不可逆,并随着时间及计量的累积,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1 化疗药物致心脏损伤的种类及发病机制化疗药物对于心脏损伤临床中常常表现在心动过速、心电图改变、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肌酶谱异常,这些变化往往不能引起患者的重视,最终延误治疗,临床上常用引起心脏毒性代表药物包括蒽环类(多柔吡星、表柔吡星)、紫衫类(紫杉醇、多西他赛、白蛋白结合紫杉醇)、氟尿嘧啶类(5-FU、卡培他滨、替吉奥)及抗Her-2靶向治疗药物(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

1.1 蒽环类药物蒽环类药物(ANT)最初从链霉菌属中提取,作为蒽环类药物第一个被发现的药物—柔红霉素,临床中应用于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后分离出的阿霉素(多柔吡星),其抗肿瘤作用更为广泛,除了应用于血液肿瘤疾病,又被应用于其他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为乳腺癌、胃癌、卵巢癌)。

经过临床上不断应用研究,更多蒽环类药物被发现,如阿霉素的差向异构体表阿霉素(表柔吡星),对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有更好的疗效,成为化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1]ANT目前对心脏损伤机制未完全明确,以下3种机制研究最为广泛,(1)氧化应激机制:研究表明,主要通过线粒体传递链上的脱氢酶和一氧化氮合酶还原酶作用实现[2]。

化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

化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

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一)(一)局部不良反应部分抗肿瘤药物对血管刺激性较大,作静脉注射时易刺激静脉内壁造成静脉炎,表现为从注射部位沿静脉走向出现发红、疼痛、色素沉着、血管变硬等。

如静脉注射时药物不慎漏于皮下,即可引起疼痛、肿胀或局部组织坏死。

护理措施1、选择好输液部位,避开手腕和肘窝以及施行过广泛切除性外科手术的肢体的末端,乳腺癌根治术后避免患肢注射,避免下肢静脉。

合适的部位为前臂,应该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有计划地调换静脉,选择静脉从小到大,由下到上,由远端到近端。

2、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考虑采用中心静脉留置针3、静脉注射药物时,药液的浓度不宜过高,给药速度不宜过快,减少对静脉的刺激。

4、注射化疗药物前,必须先用0.9%的生理盐水诱导,确保针头在静脉内再注入化疗药。

输液过程中加强观察,并询问患者注射部位是否疼痛、肿胀等不适。

5、输入化疗药物后,应该用0.9%的生理盐水充分冲洗管道后再抜针(除奥沙利铂外,奥沙利铂输入前后必须要用5%葡萄糖冲洗静脉管道),使化疗药物完全进入人体内,并减少药液对血管壁的刺激。

6、在用药前详细向患者讲解药物渗出的临床表现,如果出现局部隆起、疼痛或输液不畅时,及时呼叫护士。

7、一旦疑有外漏,应马上停止注射,保留针头,接空针,从原静脉抽吸抽出残留在针头、输液管中的药物,并用硫酸镁冷敷(奥沙利铂外漏一周内禁止冷敷),抬高患肢。

(二)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许多药物对胃肠道黏膜有损害作用而引起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

护理措施1、化疗前做好解释工作,化疗时有意识地与患者谈心。

2、保持病房环境清洁、无异味,减少不良刺激。

3、在化疗前及时准确的给予止吐药物,如甲氧氯普胺、阿扎司琼等,必要时可以使用镇静药物辅助治疗。

4、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对已发生呕吐的患者,可在呕吐的间歇期进食,少量多餐,多饮水,并保持口腔的清洁。

(三)骨髓抑制护理措施1、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丰富维生素的饮食。

乳腺癌抗肿瘤药物的心脏毒性及其特点课件

乳腺癌抗肿瘤药物的心脏毒性及其特点课件

化疗引起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蒽环 阿霉素
表阿霉素
烷化剂 环磷酰胺
异环磷酰胺
顺铂
微管拮 多西紫杉醇 抗剂 紫杉醇
抗代 卡培他滨 谢类 5-Fu
靶向 曲妥珠单抗 药物 贝伐单抗
左室功能不全 3-26%
0.9-3.3% 7-28% 17%
2.3-8%
2-28% 1.7-3%
心肌缺血
1.7% 1-5% 3-9% 1-68% 2.3%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2 Apr 18;4:CD006243.
Her2通路对于心脏的保护作用
Panel A:在erbB2突变的小鼠模型中,由于her2通路的调节缺失,导致蒽环类心 脏毒性的敏感性增高 Panel B:临床研究证实,曲妥珠单抗能够调节蒽环的心脏毒性 Panel C:Her2通路能够增强gp130介导的survival pathways,抵抗蒽环的心脏 毒性。曲妥珠单抗拮抗了Her2通路,抑制了survival pathways,增强了蒽环的心 脏毒性 LIFR: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receptor
Epirubicin VS.
LD
0.95(0.39-2.33)
0.3
0.5
1
Less cardiotoxici
1.6
3.0
More cardiotoxici
2014 ASCO abstract # 1056
紫杉联合蒽环较单用蒽环心脏毒性有所增加
Cardiotoxicity (all grades)
Cardiac death
1 0 1 0 1 1 0 0 0 0 0 0
NYHA: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曲妥珠单抗心脏毒性管理

曲妥珠单抗心脏毒性管理

曲妥珠单抗心脏毒性管理
1.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药物,尤其是蒽环类化疗药物会增加心肌损害,严重者会发生心力衰竭。

所以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不推荐曲妥珠单抗联合蒽环类化疗,辅助治疗曲妥珠单抗要在蒽环类化疗后使用,新辅助治疗可以在严密观察下,曲妥珠单抗同步联合4周期内短程蒽环类化疗。

2.尽管临床研究观察心脏毒性事件发生率不高且多数可以恢复,但应该注意临床研究入选的病例是化疗后经过心脏功能的安全筛选。

所以,临床实践中要对既往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左心射血分数(LVEF)基线评估后再开始应用曲妥珠单抗,使用期间应该每3个月监测心功能。

若患者有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监测频率应更高(如每6~8周1次)。

3.当出现LVEF较治疗前绝对数值下降≥16%,或LVEF低于该检测中心正常范围并且LVEF较治疗前绝对数值下降≥10%时,应暂停曲妥珠单抗治疗至少4周,并每4周检测1次LVEF,4~8周内LVEF回升至正常范围,或LVEF较治疗前绝对数值下降≤15%,可恢复使用曲妥珠单抗。

4.但LVEF持续下降超过8周,或者3次以上因心脏问题而中断曲妥
珠单抗治疗,应永久停止使用曲妥珠单抗。

常用化疗药物主要毒副作用

常用化疗药物主要毒副作用

蒽环类药物
阿霉素
表阿霉素 脂质体阿霉素 去甲氧柔红霉素
米托蒽醌
累积剂量(mg/m2) 400 550 700 >900 >900 >90 >120
心力衰竭发生率(%) 3-5 7-26
18-48 0.9-11.4
2 5-18 2.6
4 心脏毒性
心脏毒性的预防
限制或降低葱环类药物的 最大累积剂量
改变剂型(多柔比星改为多柔比 星脂质体)
CINV治疗药物 传统的止吐药物 5-HT3受体拮抗剂 NK-1受体拮抗剂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甲氧氯普胺。 抗组胺类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
抗吩噻嗪类药物,如氯丙嗪。 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 格拉司琼、昂丹司琼、帕洛诺司琼,一直是预防高、中度致 吐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
福沙匹坦、阿瑞匹坦、NEPA胶囊等,可明显控制高、中度致 吐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
• 5-HT3 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不含 卡铂方案)进行止吐治疗
PART
03
3 化疗相关性腹泻
3 化疗相关性腹泻
化疗相关性腹泻(chemotherapy induced diarrhea,CID ) 是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一种常见消化道毒副反应。 CID 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导致水电紊乱、脱水、感染,严重 可致休克、死亡。
2 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
CINV 的危险因素
使用致吐药
化 静脉注射时间短 疗
重复化疗周期等
女性
50岁以下

低剂量酒精摄入史


孕期晨吐史

晕动病史
既往CINV史
焦虑
2 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
致吐药物

化疗药物与心脏毒

化疗药物与心脏毒
Tumor 1982;68:505
5-FU心脏毒性的临床表现
1、心前区疼痛 2、EKG示ST-T改变 3、急性心肌梗死(少见) 4、房颤、室颤(少见) 5、心室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6、猝死 大多数5-FU的心脏毒性是பைடு நூலகம்以治疗的。对 以前有心脏病的患者, 5-FU治疗时须谨慎。
四、环磷酰胺
1、聚乙二醇脂质体药物传输系统(PLD)
2、蒽环类似物中选择心脏毒性小的药物如表 柔比星.
3、每周低剂量以及延长持续滴注时间(24- 96小时) 4、必要时可使用心脏保护剂如右丙亚胺
5、限制总剂量尤为重要
二、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
• 紫杉醇抗癌疗效确切,为迄今发现最具有 应用价值的抗癌药物之一。其心脏毒性作 用比较少见,但该药可引起无症状的心电 图异常、血压改变、心律失常、心肌炎、 心包炎、心包填塞、急性心肌梗死、心力 衰竭、休克、慢性心肌病等一系列心脏改 变,这些改变可发生在用药期间或在用药 后数年才表现出来。
谢谢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专家共识-2011
蒽环类药物的早期心脏毒性作用表现 为心肌细胞水肿、变性,是可逆性改变, 进一步则可发展为不可逆性心肌病变,出 现心肌细胞溶解、心肌细胞胶原沉积或纤 维化,此即蒽环类药物的迟发性心脏毒性, 严重的可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甚至出现心 力衰竭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
急性心脏毒性 1. 发生在治疗后数日至数周
THP
去甲氧基柔红霉素 米托蒽醌

0.5
2 2.2
900mg/m2
225 mg/ m2 200 mg/m2
Keefe DL: Anthracycline-Induced Cardiomyopathy. Semin in Oncol, 2001, 28(4): 2.

化疗药物对心脏毒性的防治及护理

化疗药物对心脏毒性的防治及护理
• 1、起病隐匿,在末次用药后3个月发病者最多
• 2、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疲劳、部分患者进行性呼吸、分者进 行性呼吸急促、困难。肺水肿、心衰。心衰者死亡率达60%
• 3、病理改变有肌纤维破坏和消失、线粒体水肿、心肌空泡变性 等
• 迟发心脏毒性 • 1、在用后5年5年后发病,包括亚急性患者临床上出现失代偿 • 2、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速、传到室颤、传导阻滞、
用药期间或在用药后数年才表现出来
(五)抗代谢药:
• 5-FU、吉西他滨 • 5-FU:主要心脏毒性:心悸、胸痛、心肌缺血、急性冠状动脉综
合征 • 大多数抗代谢药的心脏毒性是可以治疗的。 • 对以前有心脏病的者,抗代谢药治疗时须谨慎。
(六)其他
• 马利兰、长春花碱、高三尖杉酯碱、维甲酸、伊马替尼
二、化疗期间心脏功能的监测
• 监测 • (1)、实验室检查 • (2)、心电图及超声心电图 • (3)、其它
心肌生物标志物: 心肌肌钙蛋白可早 期发现心脏毒性, 预测左心室功能障
碍严重程度
实验室检查
BNP及BNP前体 发现亚临床心脏毒性, 特别是舒张功能障碍
0 2 01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
01
心电图可发现心律失常、 QT间期延长、心肌缺血 等损伤
思考
• 回忆一下我科疾病常见哪些化疗方案中包括心脏毒性药物?
• 使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和观察要点?有没有继续需要改进的?
R-DA+EPOACH方案: 美罗华0.6 +VP1685mg + VDS1mg+表阿
25mg(D1-D4)
+CTX1.2+G-CSF375ug(D5)
猝死等。
• 3、病理表现现:心肌纤维变性、空泡变性、肌细胞肥大

化疗药物常见不良反应、预防、护理措施

化疗药物常见不良反应、预防、护理措施
激性食物和饮料,注意口腔卫生。
心脏毒性的治疗及管理
总结词
化疗药物对心脏的毒性表现为心肌损伤 、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等。治疗措施包 括使用保护心脏的药物和针对心脏症状 进行治疗。管理方面需要密切监测心电 图和心肌酶学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心 脏毒性。
VS
详细描述
化疗药物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可能导致心肌 损伤、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等症状。这些 症状会影响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生命质量。 针对这些不良反应,医生通常会给予保护 心脏的药物和针对心脏症状进行治疗。同 时,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心电图和心肌酶学 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脏毒性。
肺毒性的治疗及管理
总结词
化疗药物引起的肺毒性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 、肺炎和肺栓塞等。治疗措施包括使用抗炎 药、抗凝药和针对症状进行治疗。管理方面 需要密切监测呼吸系统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及时发现并处理肺毒性。
详细描述
化疗药物对肺的毒性作用可能导致肺间质纤 维化、肺炎和肺栓塞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影 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命质量。针对这些不 良反应,医生通常会给予抗炎药、抗凝药和 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同时,患者需要密切监 测呼吸系统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 并处理肺毒性。
密切观察病情
化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胃肠道症状 的变化,如出现严重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心脏毒性的预防
合理调整化疗药物剂量
心心脏毒性是化疗药物较少见但 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预防心 脏毒性的关键之一是合理调整 化疗药物的剂量和频率,避免 过量使用对心脏有毒性的药物 。
肾毒性
总结词
化疗药物可能对肾脏产生损害,表现为肾损伤和肾衰竭。
详细描述
化疗药物如顺铂、卡铂等可能对肾脏产生损害,导致肾损伤和肾衰竭。这种副作用可能随着药物剂量 的增加而加重,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并及时处理。

多媒体抗肿瘤药对心脏的毒性反应及防治

多媒体抗肿瘤药对心脏的毒性反应及防治
后长达27年时,患者心功能仍可能继续恶化。该项 研究纳入22例因恶性骨肿瘤接受ADM治疗的长期生 存患儿,治疗后中位随访22年。中位随访年龄为39 岁,ADM中位累积剂量为360mg/m2。研究者采用 超声心动图和24小时心电图评价心功能,并比较治 疗后第9年(1992年)和第14年(1997年)的结果。
细胞产生强烈的损伤作用。
.
5
正常情况下体内的超氧歧化酶(SOD)和谷胱 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可以及时催化H2O2 及过氧化脂质,使其还原为H2O和O2,从而减少 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减少其对膜、微粒体及线粒 体的损伤,但由于正常心肌组织中SOD水平较低, 加上ADM又可降低GSH-PX及SOD在心肌组织中 含量,因此ADM所产生的自由基及超氧化物不能 被充分清除,而损伤心肌细胞。
.
9
②接受过纵膈放疗(心脏在放射区内)者,如 使用ADM,累积量应限于400mg/m2以下。正在进 行纵膈或胸腔放射期间不宜用ADM。
③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心瓣膜病、糖尿病 心脏病者。
④近来有心肌损害史或明显心功能不全者禁用。 ⑤ADM与环磷酰胺、丝裂霉素、更生霉素等合 用,亦可增加心脏毒性的危险。
.
18
在嗣后药动学研究中显示有给药次序依赖性。如 先 用 紫 杉 醇 200mg/m2 静 滴 3 小 时 后 15 分 钟 给 ADM (60mg/m2),则血中ADM峰值浓度(Cpk)明显高 于相反的序贯。这可解释紫杉醇增加ADM的心脏毒性 的原因。再者二药给药的间隔时间亦很重要,如果在 ADM用后立即给予紫杉醇,则ADM的Cpk要比ADM 静滴3小时后再给紫杉醇高30%。
给小鼠、大鼠、田鼠、兔和犬等以中毒剂量的 阿霉素引起心脏毒性时,应用右丙亚胺均能有效地 保护该毒性,表现为心脏病灶明显减少,生存率提 高,特别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更著, 而该大鼠对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特别敏感。

肺癌化疗副作用

肺癌化疗副作用

在肺癌的医治中化疗是很常见的,化疗是使用化学物质搅扰癌细胞仿制DNA的才能而阻碍其增殖或诱发其逝世,在病人对化疗的毒副效果能耐受的情况下,经过重复屡次给药,最大程度地消除癌细胞,以到达部分或彻底操控瘤子的意图。

但由于化疗药物对癌细胞的选择性差,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均有毒性效果,除能杀癌细胞外,还对正常组织细胞、器官功用有显着危害效果。

肺癌化疗常见的毒副效果如下:肺癌化疗常见的毒副效果1、骨髓按捺:大多数化疗药物均可惹起骨髓按捺,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落,甚者红细胸、血红蛋白下落等。

肺癌化疗常见的毒副效果2、消化道反响:胃口下落、饮食量削减、厌恶、吐逆、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等。

许多化疗药物经过影响胃肠道粘膜引发上述表现。

抗代谢药常惹起全消化道粘膜反响,如口腔炎、胃汤炎等。

肺癌化疗常见的毒副效果3、心脏毒性:部分化疗药物可发作心脏毒性,危害心肌细胞,病人呈现心慌、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气短等表现,乃至呈现心力衰竟。

心电图查看可呈现T波改动或S-T段改动等。

如阿霉素(Methotrexat,MTX)表阿霉素(Epirubicin,EPI)、甲氨蝶呤(Methotrexat,MTX)环磷酰(Cytoxan CTX)氟尿嘧啶(Fluorouracil,Fu)博莱霉素(Bleomycin,BLM)、阿糖胞苷(Cytarabine,Ara-C)、丝烈霉素(Mitomycin,MMC)|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等。

其间毒性最显着最常见的是ADM,其对心肌有较高的选择性和急性毒性。

首要为心电图反常,如心动过速、期前缩短、S-T升高或下降、心律师齐、T波反常,重者可表现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较难反转,预后差,逝世率高。

肺癌化疗常见的毒副效果4、肝脏危害:简直所有的化疗药物均可惹起肝功用危害,转者可呈现肝功用反常,病人可呈现肝区不适。

甚者可招致中毒性肝炎。

对肝脏的危害,一种是中毒性肝炎或胆汁淤积,另一种是肝纤维化。

化疗药的常见不良反应的诊治及预处理

化疗药的常见不良反应的诊治及预处理
分类方式类别内容按时间急性用药后12周内的毒副作用亚急性用药后2周至3个月的毒副作用慢性超过3个月的毒副作用按转归可逆性在停药一段时间后毒性消失机体可恢复正常不可逆性毒性发生后持续存在机体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按后果致死性重要脏器功能进行性受损可能导致死亡非致死性停药或经对症治疗后能够恢复的各种毒性反应按系统血液毒性白细胞或和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消化道毒性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泻便秘心脏毒性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心功能异常肺毒性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肝肾毒性肝肾功能不同程度损害神经毒性末梢和中枢神经毒性粘膜损害口腔粘膜炎或溃疡食管炎出血性膀胱炎过敏症状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荨麻疹心动过速6一消化道反应1恶心呕吐2腹泻3便秘4口腔黏膜炎71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类别内容特点急性呕吐应用抗癌药物后24小时内发生多发生于用药后12小时特别多见于初次化疗者迟发性呕吐吐应用抗癌药物后超过24小时发生有时可持续数日预期性呕吐吐应用抗癌药物之前发生是一种条件反射易感性由多种因素决定8化疗药物胃肠道嗜铬细胞与5ht3受体结合5羟色胺5ht呕吐信号通过迷走神经呕吐中枢孤束核小细胞性网状结构内脏躯体运动核破坏恶心呕吐恐惧焦虑等情绪血小板摄取胃肠道延髓化学感受体激发区ctz5ht3受体直接刺激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机制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机制9常用止吐药物分类及作用机理
化疗药的常见不良反应的诊治及 预处理
前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新的抗癌药物的 不断研制,肿瘤化疗的广泛应用,疗效 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目有临床使用 的抗癌药物的选择性不高,敌我不分,在 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细胞, 特别是增殖旺盛的细胞具有损害作用。 成为限制用量、阻碍疗效发挥的主要问 题。因此,尽早地预测毒副反应并及时 进行有效的处理,对于保证顺利完成治 疗及提高长期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
:阿霉素治疗的给药与监测原则 • 1.治疗前患者LVEF ≥50 % • A。350一300 mg/ m2后重复LVEF检查 • B.对有心脏疾病、心脏照射或环磷酰胺治疗的患者,剂量达400 mg/ m2 后,或无上述危险因素而剂量超过450 mg/ m2 的患者,重 复LVEF检查 • C.每一剂量阿霉素治疗后重复LVEF测定 • D.如果LVEF以≥ 10%梯度下降至50%以下,停用阿霉 素 • 2.治疗前患者LVEF < 50 % • A.所有LVEF基础值《30%的患者禁用阿霉素 • B. LVEF介于30%一50%的患者每个剂量治疗前重复 • LVEF检查 • C.如果LVEF以>10%梯度下降和(或)降至30%以下 • 者停用阿霉素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
• 儿童患者应用蒽环类药物后易于发生迟发性心脏 毒性。 • 有报道11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患者,经 阿霉素治疗后11例(10%)出现心力衰竭,经标准 心力衰竭治疗后所有患者得到改善并最终停用心 脏药物,11例中有5例在3-10年后再次出现心力 衰竭、其中2例需要进行心脏移植。 • 另外一组30例儿童患者也有类似情况,平均阿霉 素用量是 • 317 mg/M2,7例出现迟发性心力衰竭,其中5例 发生在急性病* FA z UP间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
• 一些新的监测方法包括: • 肌钙蛋白-T (cTnT)和肌钙蛋白-I (cTnI):是反映心肌受损的 生物学标记,应用蒽环类药物后可立即轻度升高,但没有 特异性; • 111 In放射免疫扫描:随着葱环类药物用量增加心脏摄取也 In : 增加,但与症状性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 •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可能对早心脏毒性有诊断义, 但价格昂贵; • B-类心钠肽:可能是左心室损害的早期标记,但与临床症 状间的确切关系未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环磷酰胺
• 骨髓移植前大剂量环磷酰胺引起急性出血 性心包炎:舒张功能不全、少-中等量心包 积液、限制性心肌病,以后出现心功能不 全。
• T波、ST段和心律失常。
五、异环磷酰胺
• 与房性心律失常有关 • ST-T改变和心动过缓少见 • 大剂量出现充血性心衰
紫杉醇
• 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窦性心动过缓、房 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
• 组织学上:急性心肌细胞坏死,粒细胞、 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
亚急性
• 临床表现:心动过速、疲劳、部分进行性 呼吸困难、肺水肿、右心衰
• 病理改变:心肌纤维破坏、消失、线粒体 水肿、肌浆膜破坏、心肌细胞空泡变性。 修复代偿表现为:心肌肥大。
迟发性
• 临床表现:一直无症状发生心衰。心肌病 亚临床期: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异常、重 量异常、运动实验异常。
• 心律失常:慢心率、胺碘酮、安装心脏起 搏器
二、米托蒽醌
• 与阿霉素结构类似,但不产生自由基过氧 化物。心脏毒性也与铁的相互作用有关。
• 表现为:心肌病、心衰、心脏传导延迟。 • 累积剂量110mg/m2
三、安丫啶
• 心肌损害、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颤) 主要与电解质紊乱,主要是低血钾有关 既往蒽环类剂量超过400mg/m2时,48小时 内应用安丫啶200mg/m2,均出现心动超声 异常。
• 米托蒽醌、去甲氧柔红霉素等同类药品心 脏毒性小
• 心肌保护剂: ----右雷佐生(Dexrazoxane):碘螯合剂,
减少自由基产生
----钙离子拮抗剂 ----阿米福汀:对正常组织保护作用。
心脏保护剂
• 自由基清除剂:VitC、E • 去铁胺的螯合物(Cardiaxane)
治疗
• 临床出现蒽环类所致的心肌病:强心、扩 血管,ACEI、B-blocker
顺铂
• 心律失常:房颤、心绞痛,ST-T改变 • 高浓度时具有潜在的心脏毒性,影响心肌
蛋白代谢。动物实验DDP>16mumol/L时引 起休克蛋白形成。 • 与大量水化、利尿导致电解质紊乱,低钾 也有关。
• 心肌梗塞
高三尖杉脂碱
• 心律失常 • 心衰 • 低血压
长春新碱和长春花碱
• 心脏自律异常 • 心肌梗塞
丝裂霉素
• 与蒽环类合用时,可增加蒽环类的心脏毒 性,与过氧化物和过氧化氢的生成增加有 关。
• 心功能衰竭 • 发生心脏毒性仅限于累积剂量大于
30mg/m2
5-FU
• 心脏毒性发生率1.3%,有心脏病史者为4.6%。大 剂量持续输注者心脏毒性发生率7.6%。
心室功能障碍。表现为:左室重量、顺应性下降 。
预防
• 监测:QT间期延长、QRS低电压、ST-T改 变。
• 超声心动图:发现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异 常。
• 放射性核素射血分数、心内膜心肌活检。
预防
• 连续静脉应用阿霉gt;50mg/m2,累积剂量 >550mg/m2,女性,曾做过放疗等因素增 加蒽环类造成心脏毒性的危险性。
• 晚期心肌病病理表现:纤维变性、心肌细 胞肥大、少量空泡变性。
发病机制
• 线粒体DNA的缺失突变随蒽环类药物剂量和用药 时间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
• 阿霉素与线粒体内膜的心肌磷脂结合,干扰酶呼 吸链;并诱导产生羟自由基和过氧化氢,过氧化 作用引起线粒体膜损伤。
• 阿霉素代谢产物的细胞毒性。 • 迟发性心脏损伤在原发心肌损害的基础上进行性
化疗药物常见心脏毒性
协和医院肿瘤化疗科
一、蒽环类
• 阿霉素: 应用剂量超过550mg/m2,心衰发生率为
30%,在此药物安全累积量阈值以上时, 随着累积量的增加心脏毒性加重。
临床表现:心肌病 1.急性—几天内 2.亚急性—0-231天,3个月发病最多 3.迟发性—1-5年以后
急性
• 临床表现:一过性心律失常、心包积液、 心功能不全。
• 表现:1.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心绞痛 2.ST-T改变 3.低血压、急性心肌梗塞 4.房性心律失常 5.全心功能不全 6.心源性休克和猝死
5-FU
• 我院妇产科1996年总结5-FU治疗104例恶 性滋养细胞肿瘤共192疗程:
----5-FU:28-30mg/Kg/d,单独应用5-FU缓 慢静点>8小时,心脏副反应发生率4.2%。 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心电图:ST-T改 变和窦性心动过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