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毒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nku.baidu.com 第一节 主要内容
一、祖国医学对中药毒性的认识 二、中药不良反应的概念与类型 三、常见中药不良反应的分类 四、有毒中药的开发利用
一、祖国医学对中药毒性的认识
中药的毒性是中药药性的组成部分,是古人最早认识的药物特性, 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 十毒” 。认为毒是与中药治疗作用密切相关的特征性内涵,毒与药是 相通的。毒是药物的代称,是因为毒反映了中药的偏性和致病功能。
中药的急性毒性,古人已有所认识,《本草经》记载有些中药多服伤人,即 认识到用药剂量过大或误用等均可引起中毒,如“莨菪多服令人狂走”,现代 临床观察,因各种原因引起中药急性中毒的发生率日益增多,致死病例也不鲜 见。
急毒:大量毒物短时间内进入机体,很快出现中毒症状甚至死亡。1次或 1个工作日内接触大量毒物而发病。砒石、士的宁(5-10,30mg)

1982-2005年期间,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献
报道2800多篇,8000多例不良反应,中药不良反应
致死者567例。
1992-1993年:比利时用中药减肥致45例肾衰,18 例肾移植。
日本近几年来柴胡制剂引起间质性肺炎、肝炎等。
导言
可以看出:中药用之不当即可发生不良反应,应予 以足够的重视,必须加强中药毒理学的研究工作, 研究中药产生毒性作用的物质基础,中毒机理以及 防治措施等。
“凡药皆有毒”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只是毒的大小不同而已。
祖 国
毒(偏性)是中药最基本的性能,用之得当,可发挥治疗效应,
医 用之不当则对机体也可发生种种的损害,即现代医学所称的“不良
学 对
反应”。毒性既是中药性能的特征,又是产生不良反应的基础,不
中 药
能将两者对立起来看。





二、中药不良反应类型***
斑蝥、藜芦、常山、瓜蒂、全蝎、蜈蚣、洋金花、白果、苦杏仁、附 子、半夏。
(2)慢性毒性反应
中药或中成药经长期服用或重复多次用药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称为慢性毒性或长 期毒性。
《名医别录》记载:葶苈、射干、芫花“久服令人虚”、淫羊藿“久服令人无 子”。
如黄花夹竹桃--强心甙类---洋地黄毒样心脏中毒;云南白药--血小板减少,皮肤 斑瘀点、牙龈出血;一新生儿因患“鹅口疮”涂敷冰硼散,每日2次,7天后消化 道和皮肤出血,最终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3)中药的特殊毒性反应
依赖性:由于反复用药,长期用药,患者产生心理或生理依赖性,一旦停药 出现戒断症状(兴奋、失眠、出汗、呕吐、震颤,甚至虚脱、意识丧失等), 若给予适量药物,症状立即消失,称为依赖性。
番泻叶--开水泡服达11年之久,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表现为焦虑不安、 失眠、瞳孔散大、厌食、体温升高、呼吸加快、血压升高、体重减轻等,症状 类似吗啡依赖性的前驱症状,但程度较轻。
致癌、致畸、致突变
百合、防己、苦参、杏仁、雷公藤、细辛、半夏、板蓝根、槟榔、款冬 花、紫草、黄芩、大黄。
3. 中药的过敏反应
由于机体受到某些中药或中成药成分刺激后,体内产生了抗体,当该药 再次进入机体时,发生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造成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 乱。
过敏反应机理:变态反应:全抗原、半抗原。
中药的副作用可表现在多个方面,这是由于其成分复杂,药理作用 多样,因此其副作用是存在的,尤其是单味药的应用更为突出,而中药 通过组方后,副作用可明显减轻。
2. 中药的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定义:指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所引起的机体生理生化机 能和结构的病理变化。
(1)急性毒性反应
中药常见的各系统不良反应:
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 系统、造血系统。
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发绀,心动过速或过缓,心
律失常,传导阻滞,血压升高或下降,循环衰竭、死亡等。
川乌、草乌、附子、乌头、雪上一枝蒿、万年青、夹竹桃、北五加皮、罗布麻叶、洋 金花、莨菪、华山参、垂盆草、黄丹、铝粉、山豆根、蟾酥、麻黄等
呼吸系统:气紧、咳嗽咯血、哮喘、呼吸困难、急性 肺水肿、呼吸肌麻痹或呼吸衰竭等。
苦杏仁、桃仁、白果、川芎、草乌、肉桂、商陆、雄黄、全蝎等,中成药有柴 胡汤、复方甘草片、消咳喘。
神经系统:唇舌和肢体发麻、眩晕、头痛、烦躁不 安、牙关紧闭、抽搐、惊厥、意识模糊、昏迷、瞳孔缩小或散大,甚至死 亡等。
马钱子、乌头、川乌、草乌、附子、丹参、天仙子、厚朴、天南星、火麻仁等,常 见中成药有龙虎丹、强力补。
斑蝥、木通、雷公藤、蜈蚣粉、甘草、千年健、鱼胆、苦楝皮等;中成药有 速效伤风胶囊、复方斑蝥散、中华跌打丸、云南白药等。
4. 后遗效应(或称后作用)
定义: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物效应。 如服用洋金花、天仙子等可致次日口干、视物模糊。
5. 特异质反应
指少数人应用某药后,产生作用性质与常人不同的损害性反应。大多 数是由于个体缺陷所致,且多与遗传有关。蚕豆---溶血(红细胞膜内葡 萄糖-6-磷酸脱氢酶不足)
类型: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后遗效应(后作用),特异质 反应,特殊毒性反应(依赖性,致癌、致畸、致突变)。
1. 副作用(Side reaction)
在治疗剂量下所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对机体危害性不大的 不良反应。 当归--活血养血(润肠)---轻泻或使慢性腹泻者症状加重。 常山--截疟(涌吐痰饮)---疟疾时,涌吐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饮不振、腹胀、腹痛、腹泻、便秘、消化道出 血、黄疸、肝肿大、肝功能损害,中毒性肝炎,甚至死亡。
瓜蒂、苦杏仁、川乌、草乌、附子、蜈蚣粉、雷公藤、广豆根、北豆根、艾叶、斑 蝥、木通、益母草、沉香粉、山慈姑;中成药有复方宣乌片、安络丸、签正散等。
泌尿系统:腰痛、浮肿、尿频、尿少甚至尿闭,尿 毒症、急性肾功衰竭甚至死亡。
中药毒理学
“凡药皆有毒”?
导言
由于西药的毒副作用和化学合成新药的难度越来越大,耗时、耗资越来越 多,世界上掀起了“回归大自然”的浪潮。中药、中成药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 中药的疗效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
导 对中药认识上的误区:

“中药是纯天然物质,无毒性,无副作用”
“中药有病能治病,无病能健身”
导 令人瞠目结舌的统计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