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找骆驼
小学二年级语文《找骆驼》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找骆驼》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找骆驼》原文老人说:“你问的那峰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是的。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对极了,您看见它往哪儿去了?”老人说:“那可不知道。
”商人忿忿不平地说:“别哄我了,一定是你把我的骆驼藏起来了。
要不,你怎么会知道得这样详细!”老人不紧不慢地说:“先别生气,听我说嘛。
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左边浅,右边深,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
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
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
至于骆驼究竟往哪儿去了,你应该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
”商人听了,便照着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找骆驼》教案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1、设疑导入。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匡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
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
(板书课题)2、提出学习要求。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彻底自由地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再读课文,尝试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研究问题,合作探索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 1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老人非常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 3)这些详细的情况老人是怎么知道的?2、小组合作探索。
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迪解决问题。
《找骆驼》教学设计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教案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 主题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
角色扮演
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通过表演的 形式再现故事情节,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 受。
学生自主学习策略设计
预习与自学
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了解课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同时鼓励 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学相关知识,扩大知识面。
。
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 事件,能够复述课文。
培养观察能力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了解老人 是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到骆驼的 ,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引导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问导入
向学生提出关于骆驼的问题,如“你 们知道骆驼有哪些特点吗?”、“骆 驼为什么被称为‘沙漠之舟’?”,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新课学习环节
阅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关系。同时,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 读中的困难。
分析课文
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 :“老人为什么能帮助商人找到骆驼?”、“课文中哪些细节描述了老人的观察和推理过 程?”。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激活学生的前知
回顾旧知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 生回忆之前学过的与骆驼相关的 知识,如骆驼的特点、生活习性 等。
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骆驼的图 片、视频等素材,让学生在生动 形象的情境中感受骆驼的魅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找骆驼》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找骆驼》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9篇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下面是的为您带来的9篇《小学三年级语文《找骆驼》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的好友哦。
《找骆驼》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围绕课题、同学的回答和课文内容的省略处提出问题,并通过反复读课文,与学习伙伴讨论,解决问题。
2、通过比较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走失”“详细”“不紧不慢”“指点”等词语的意思;学习用“是不是”提问;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根据提示语读出不同的语气。
3、读懂故事,懂得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这样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重点】1、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
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2、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老人是如何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有这些特点的。
理解老人为什么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课前准备】1、制作幻灯片课件:(1)课题,配背景;(2)“学习提示”上的两个问题。
教学过程:一、课前背古诗两首二、情境导入师:老师这里有两团橡皮泥。
请甲同学来按左边这团橡皮泥,请你轻轻按。
请乙同学来按右边这团橡皮泥,请你用力按。
(甲、乙两名学生分别轻轻、有力地按压橡皮泥)师:请同学们猜猜,刚才他们各按了一个手指印,那么左右两团橡皮泥上的指印是不是一样深?为什么?(生答:不一样深)师:如果要让左右两边的指印一样深,该怎么做?(生回答)师:同学们都很聪明。
看来,今天的课一定能上得很好!师:同学们见过骆驼吗?骆驼长得什么样?有哪些本领?生:骆驼身体高大,背上有驼峰,蹄又扁又平,蹄底有肉垫。
有双重眼睑,不怕风沙;很耐饥渴,嗅觉灵敏,能嗅出远处的水源,也能预感大风的到来。
有“沙漠之舟”的美称。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你们说谁最需要骆驼的帮助?生:在沙漠中行走的人。
师:如果在沙漠中行走的人不小心丢失了骆驼,那该有多糟糕啊!可有个商人偏偏遇到了这事,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么找骆驼的!三、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如何编写《找骆驼》小学语文教案?
《找骆驼》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故事中角色的行为和动机。
(2)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推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3)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角色的心理和情感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片、图书等资源,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3)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意识。
(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友情,关爱他人。
(3)鼓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保持乐观心态。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找骆驼》故事原文。
2.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与分析。
3. 教学难点:角色心理和情感变化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图书等资源,引起学生对骆驼的兴趣。
(2)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主要情节。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讨论交流:(1)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角色的行为和动机。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相似的情感体验。
5. 总结提升:(1)总结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其积极程度。
2. 故事理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3. 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情感投入,评价其情感态度。
五、教学资源1. 图片、图书等资源:用于激发学生兴趣,辅助教学。
2. 教学PPT:展示故事情节、角色分析等教学内容。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设计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分组讨论法等。
2. 教学步骤:导入自主阅读讨论交流情感体验总结提升。
《找骆驼》教学设计 15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 15篇《找骆驼》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过程与方法: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老人与商人的口气。
这是本课的重点;重点是理解老人观察很仔细,分析很具体。
教学过程:一、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1.读准字音,了解这一课里写谁找骆驼,找到了没有,大致上知道怎样找到骆驼的。
2.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探究老人是怎样指点商人找到骆驼的。
(1)阅读老人的判断句子,再读他观察的发现的句子。
(2)引导学生将老人的判断和观察到的现象—一对应,从中弄清现象与判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二、通过阅读理解词语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如“忿忿”“不紧不慢”“至于”“果然”,在课文当中都有特定的意义,如“不紧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点,更体现了他的胸有成竹;再如,用了“至于”一词,就强调了与发现骆驼沿途出现的一些现象相比,骆驼往哪去了的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
三、学生问题提出与讨论1.课文为什么先写了老人的判断,然后才写老人的观察?2.说说自己用心观察,认真思索,获得的发现。
《找骆驼》教学设计 2教学目标:1.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练习用因果句式说话。
3.初步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知道老人能够找到骆驼的方法是什么。
课前准备:学生事先预习;教师制作课件;事先板书好课题。
课时安排:l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引言:今天,刘老师要带同学们去破案找骆驼,可是茫茫沙漠要寻找一只走失的骆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想先考考你们的观察力怎么样。
2.提供在线小游戏:对比两幅图找出不相同的地方。
小学三年级语文《找骆驼》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找骆驼》主要讲了⼀位商⼈丢失了⼀只骆驼,⼀位⽼⼈在没有见过骆驼的前提下,帮助商⼈找到了骆驼。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找骆驼》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找骆驼》原⽂ 从前,有个商⼈⾛失了⼀只骆驼,他很多地⽅都没找到,⼼⾥很着急。
这时候,他看见⼀位⽼⼈在前边⾛,就赶上去问:“⽼⼈家,您看见没看见⼀只骆驼?” ⽼⼈说:“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是的。
”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 “不错。
” “是不是缺了⼀颗⽛齿?” “对极了!您看到它往哪⼉去了?” ⽼⼈说:“那我可不知道。
” 商⼈忿忿地说:“别骗我了,⼀定是你把我的骆驼藏起来了。
要不,你怎么知道得这么详细?” ⽼⼈不紧不慢地说:“赶嘛⽣⽓呢,听我说嘛。
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脚有点跛。
我⼜看见路的左边有⼀些蜜,右边有⼀些⽶。
我想骆驼驮的⼀定是这两样东西。
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留下了⽛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颗⽛齿。
⾄于骆驼往哪⼉去了,你应该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
” 商⼈听了,照着⽼⼈的指点⼀路找去,果然找到了⾛失的骆驼。
【篇⼆】⼩学三年级语⽂《找骆驼》教案 学习⽬标 1、理解课⽂中的重点词句,读懂课⽂。
2、学习⽼⼈是如何观察事物。
思考问题的。
重点难点 弄清⽼⼈为什么能帮助商⼈找回骆驼;理解重点词句。
⼀、导⼊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找骆驼》这课。
(板书课题、齐读。
) 师:看了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读⾃悟 出⽰⾃学提纲:(课件) (1)⾃由读课⽂,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2)利⽤字典,联系上下⽂理解新词意思。
(3)讲的是⼀件什么事?⽼⼈根据什么指点商⼈找到了骆驼? (4)提出学不懂的地⽅。
三、检查⾃学情况 1、指读课⽂,纠正字⾳。
2、你理解了哪个新词? (指名答,师⽣评议。
) 3、讨论提纲3题。
⽼⼈的依据: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 左有蜜右有⽶驮着蜜和⽶ 叶的⽛齿印缺⽛齿 四、再读课⽂,品评⼈物品质 你觉得那⽼⼈是⼀个怎样的⼈? 五、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1、⾃读,领悟情感。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找骆驼》课件
骆驼的形象还经常出现在儿童 读物和动画中,作为友好、温 顺的动物形象出现。
骆驼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骆驼是沙漠地区的交通工具,能 够承载重物并在沙漠中长时间行 走,为人们提供便利的交通方式
。
骆驼的肉和奶也是一些地区人们 的食物来源,同时其皮、毛等也
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在一些文化中,骆驼还具有象征 意义,如代表力量、耐力和坚韧
03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 事情,你是怎样解决的 ?
04
你认为这个故事有哪些 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学习方法建议
朗读课文时要注重语音、语调和语速 ,尽量模仿老师的范读。
在完成课后练习题时,要认真审题, 理解题目要求。
在抄写生字、生词时,要注意书写规 范和整洁。
在搜集关于骆驼的资料时,可以通过 图书、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 年级上册《找骆驼 》ppt课件
目 录
• 课文导入 • 课文内容解析 • 课文主题思想 • 课文拓展学习 • 课后作业与思考题
01
课文导入
骆驼的相关知识介绍0102 Nhomakorabea03
骆驼
骆驼是沙漠中的动物,具 有独特的生理结构和生存 能力,能够在极端的环境 中生存。
骆驼的特点
骆驼的身体结构适应了沙 漠环境,具有储存脂肪的 驼峰、能够防止沙子进入 的眼睛和鼻子等特点。
老人说:“你只看到了一只,还有一只呢!”: 这句话揭示了老人观察细致的特点,为后面的情 节埋下伏笔。
以上是对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找骆驼》 课文内容的解析,通过分段解析、重点词语解释 和句子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 高阅读理解能力。
03
课文主题思想
课文主题思想解析
二年级语文《找骆驼》教案范文2
二年级语文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重要阶段,学生的语文能力逐渐得到提升,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阅读能力。
而《找骆驼》是一篇能够很好地锻炼孩子们这些能力的优秀教材,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关于《找骆驼》的精选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了解简单的地理知识:了解“荒漠”、“草原”等自然地理概念;2.培养细心观察能力:通过描述骆驼的画面让学生想象骆驼的样子,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能力;3.锻炼语文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用简单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4.提高阅读能力:借助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地理知识,能够描述骆驼的形象。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中的感情变化。
三、课前准备准备好故事《找骆驼》;准备好电子白板或黑板、笔、书。
四、教学环节1.引入请学生看全文标题,让学生猜测故事内容,了解本篇文章的基础。
2.阅读请小朋友们静下心来,听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故事。
您也可以轮流请学生们朗读,增加课堂趣味性。
教师:“嗨,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讲一则非常有趣的故事——《找骆驼》。
请好好听故事,看看它是如何展开的。
”教师依次朗读整篇故事,学生依照新词语的发音,跟读学好。
3.简析(1)教师引导学生筛选出故事情节,分析出文本的主要内容。
(2)介绍故事背景及人物。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4.感性认知(1)情景再现:教师将故事中的情景通过画图等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性认知骆驼的形象。
(2)形象描述:教师让学生画出骆驼的形象,并向学生询问骆驼有哪些特征,骆驼在哪些环境下生活等问题。
随着学生们的回答,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描述骆驼的特征,并在认知中学会重要地理概念。
5.交流探究(1)教师放上骆驼的图片,引导学生在发言中寻找骆驼和自己的共同点,并在末尾汇总。
(2)教师引导孩子们谈论《找骆驼》中的情感变化,探究文本中透露的思考和观察。
《找骆驼》(优秀14篇)
《找骆驼》(优秀14篇)《找骆驼》综合资料篇一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书中的第六课《找骆驼》。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却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准确判断出骆驼的特征,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说明遇到问题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作出正确判断,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课文开头先写一个商接着写老人一一说出了丢失骆驼的特点,商人以为是老人把骆驼藏起来了,然后老人说出自己是怎么知道这只骆驼的特点的。
最后写商人在老人的指点下找到了骆驼。
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条理十分清楚。
其中三、四节是文章的重点。
三段中老人说的话共有6句。
2—5句写出老人观察、思维、判断的过程。
2句写老人根据骆驼的脚印,知道骆驼左脚有点跛;3—4句写老人根据路的左边有蜜,右边有米,知道骆驼驮的一定是蜜和米;5句写老人根据骆驼啃过的树叶,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齿。
老人通过仔细观察,从一些不为人们注意的现象中,经过动脑筋思考,对这些现象作认真的分析,判断出那只骆驼的三个特点,并根据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
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老人怎么会做出正确判断的。
教法:组织学生自学、合作、讨论交流。
学法:自学、自悟、讨论交流,通过看、读、谈等形式理解课文内容。
本课的教学步骤共有四大环节:一、谜语导入明确要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切入重点合作探究四、拓展提高想象说话在第一环节中我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谜语巧妙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同时也启发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探究道理的意识。
在第二环节中,我采用了让学生多读的方法去了解文章内容。
这篇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容易读懂,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习;在第三环节中,我分了五个小层次,第一层,我根据文章的特点设计了一份表格,“骆驼的特点”以及“老人观察到的现象”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理解课文;“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不仅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更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学生分析寻找骆驼的最好方法,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时进行第二层次,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更主要的是能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从而提高对人物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语文《找骆驼》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找骆驼》课文原文及赏析《找骆驼》课文原文:从前,有个老人在沙漠里丢失了一只骆驼。
他四处寻找,但都没找到。
后来,他遇见了一个年轻人。
老人问年轻人:“你看见我的骆驼了吗?它不见了。
”年轻人回答说:“我没看见你的骆驼,但我可以帮你找。
你的骆驼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老人说:“我的骆驼有三个特别的地方。
第一,它的一只脚有点跛;第二,它的左边驮着一袋大米;第三,它的右边驮着一个蜜罐。
”听了老人的话,年轻人想了想,然后说:“我知道你的骆驼在哪里了。
它现在正在朝着有绿洲的方向走去。
因为我在路上看到了一些脚印,一只脚的印迹比其他的深,说明这只脚是跛的。
而且,我在左边的脚印中发现了大米粒,右边的脚印中则有蜜糖,这说明骆驼的左边驮着大米,右边驮着蜜罐。
至于它朝着绿洲的方向走,那是因为骆驼在沙漠中会朝着水源走。
”老人听了,高兴地说:“你真是个聪明的年轻人,谢谢你帮我找到了骆驼。
”赏析:《找骆驼》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位老人在沙漠中丢失骆驼后,遇到一位聪明的年轻人帮助他找回骆驼的故事,寓教于乐,富含哲理。
首先,课文强调了观察和推理的重要性。
年轻人并没有直接看到骆驼,但他通过观察骆驼留下的痕迹,如深浅不一的脚印、大米粒和蜜糖,推断出了骆驼的特征和去向。
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思考和推理,才能解决问题。
其次,课文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
尽管年轻人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但他愿意帮助老人寻找骆驼,展现了他的善良和热心。
这教育我们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乐于助人。
最后,课文还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和生物的生存智慧。
骆驼在沙漠中朝着绿洲的方向走,这是因为它们需要水源来维持生命。
这让我们对自然和生物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总的来说,《找骆驼》这篇课文以其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给小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人生启示。
教师如何使用《找骆驼》小学语文教案进行教学?
《找骆驼》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观察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问题引导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克服困难的信心。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找骆驼》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课文中的推理能力和观察力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观察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推理能力和观察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问题引导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教师指导发音和朗读技巧。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巩固。
4. 推理与观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细节,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观察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回答和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找骆驼》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找骆驼》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找骆驼》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课前准备】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1、教师引述: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
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2、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3、教师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
《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想不想学一学?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1、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2、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⑴老师出示问题: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⑵教师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认真,看谁问题答案找得准确、完整。
⑶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让几位同学把寻找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⑷然后在交流中,把答案逐渐补齐。
三、根据线索,比较异同1、启发学生思考。
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2、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
交流要点:⑴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⑵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路上的骆驼脚印、脚印的深浅和方向、路边的蜜和米,以及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的牙齿印等。
这位老人还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认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
3、组织学生评价商人和老人。
假如你是一个旁观者,看到找骆驼这一幕,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四、角色朗读,表现人物1、小组内分配好角色,讨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互相评议。
2、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找骆驼》2学习目标:1.认识两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3.理解课文内容,养成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小学二年级语文《找骆驼》教案范本
一、教学目标:1.理解童话故事《找骆驼》的情节和主题。
2.学习和掌握一些生词和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
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
2.生词和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学生的表演和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者教学PPT。
2.课堂上需用到的教具和道具。
3.小组合作任务所需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骆驼的视频,引起学生对骆驼的兴趣。
2.教师以问题形式呈现:“如果你在沙漠上看到一只迷路的骆驼,你会怎么办?”等待学生回答。
3.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那么,如果你真的帮助这只迷路的骆驼找到回家的路,你会得到什么?”4.学生进一步探讨,教师引入《找骆驼》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Step 2:故事阅读理解1.教师用口语化的语言,以语调的变化、肢体语言等方式生动地讲述故事情节,并辅以课件或者教学PPT的配图。
2.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适时停下,向学生提问:“在故事中,主要的人物都有谁?”、“故事的背景是哪里?”等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回答。
3.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并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和行为,让学生对人物形象有更深入的了解。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通过帮助别人,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感。
”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好心人”的行为和语言,以及帮助别人的重要性。
Step 3:生词和词语学习1.教师在PPT上呈现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词语,带领学生快速认读和理解其意义。
2.教师通过图片、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词语的用法。
Step 4:角色扮演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角色,并请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分配角色和分工。
2.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段对话或场景,进行表演。
故事中比较重要的场景如:“来人人人,推荐好心人!”,“把你们身上的宝物馋人家了,别走!”等。
如何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找骆驼》小学语文教案?
如何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找骆驼》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找骆驼》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培养学生阅读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3)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绘制出骆驼的特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骆驼的特点。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制作骆驼卡片、故事表演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做个有道德的人。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及道理。
(2)培养学生阅读课文、朗读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如何引导学生关爱动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活动法:动手制作、故事表演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 骆驼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骆驼卡片、故事表演道具等。
4. 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合作探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骆驼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骆驼的特点。
(2)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故事中的道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引导学生关爱动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实践活动:(1)学生动手制作骆驼卡片,加深对骆驼特征的理解。
(2)分组进行故事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找骆驼》名师课件
之所以(
),是因为(
)。
语言训练
老人和商人在对话时都有不同的心
情,请你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
情、说话时的语气,在空白处加上合适
的提示语。
语言训练 这时候,他看见一位老人在前面走,就 赶上去( )问:“老人家,您看见一只
骆驼了吗?”
理清文章脉络
起因:丢失骆驼
经过:老人指点
结果:找到骆驼
独立填表,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所填的表格。
活动内容 阅读思考:老人是怎么了解骆驼的?
老人看到的现象
特点1
得出的结论
特点2
特点3 你的发现
语言训练 请将“老人的结论”与“观察到的现象”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连起来在小
组内说一说。再换成“之所以……是因
老人( )说:“你问的那只骆驼,
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商人( )说:“是的。”
语言训练 老人( 右边驮着米?” 商人( 老人( 齿?” 商人( 哪儿去了?” 老人( )说:“那我可不知道。” )说:“对极了!您看见它往 )说:“不错。” )说:“是不是缺了一颗牙 )说:“是不是左边驮着蜜,
想一想
为什么老人明明没有见过骆驼,却找骆驼导入新课看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位商人丢了一匹骆
驼,四处寻找也没有找到,询问一位老人 的时候,老人在没有见到骆驼的情况下, 却知道骆驼的详细情况,并帮助商人找到 了骆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
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事情的经过。
初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
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找骆驼》和阅读 训练-《找骆驼》”,一起来闯关吧!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语文课件《找骆驼》
16*找骆驼
田七小 王磊
四腿长长脖子弯, 背上驮着两座山。 一次吃饱水和草, 几天不饿口不干。 驮着重担走沙漠, 不怕烈日和风寒。(打一动物)
骆驼简介:
•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骆驼可以在 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2周,没有食物可生存 一个月之久。骆驼可用作骑乘、驮运等,是 沙漠地区人民不可缺少的伙伴。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着蜜
路的右边有一些米
右边驮着米
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 缺了一颗牙齿
辨一辨:
哪片树叶是这只骆驼啃过的?
图1
图2
图3
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 左脚有点跛
路的左边有一些蜜
左边驮着蜜
路的右边有一些米
右边驮着米
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 缺了一颗牙齿
老人能详细知道走失骆驼的特点,那
16*找骆驼
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 段的序号,遇上生字拼读一下 括号里的注音,遇到不理解的 词语查一下《一点通》。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老人说出了这只骆 驼的哪些特点?
缺一颗牙 右驮米
左驮蜜 左脚有点跛
左脚有点跛 左边驮着蜜
右边驮着米 缺了一颗牙齿
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 左脚有点跛
是因为﹙老人仔细观察,认真思﹚。 考
在老人的指点下,商人终于找回 了骆驼。商人的心情怎样?再见到老 人会怎么说?
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一说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 读,然后分角色朗读。
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 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经历、 亲身体验?如果有,试着举 例说一说。
本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更改后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找骆驼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
1.设疑导入。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
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
(板书课题)
2.提出学习要求。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尝试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研究问题,合作探究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老人非常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
(3)这些详细的情况老人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迪解决问题。
3.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4.重点段阅读指导。
认真阅读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解决下列问题:
(1)读一读,议一议: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有关情况的?
(2)填一填,说一说:(出示)
因为老人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老人又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老人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填空,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
)
(3)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老人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启发学生思考理解,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分析骆驼留下的种种迹象,并且通过这些迹象来确定骆驼的特点。
)
5.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从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方面来说,可从老人乐于助人方面来说,也可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方面来谈。
)
6.教师小结。
老人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模样,却凭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详细情况,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谓是观察与思考的典范。
四、再读课文,创新表演
1.朗读课文,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和语气等,给文中的人物语言补充恰当的提示语。
(启发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结合课文的内容来补充。
)
2.小组合作讨论补充的提示语,并练习分角色朗读。
引导学生注意人物语言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如是的不错对极了等,积累运用语言。
3.各小组根据补充的提示语进行创新表演汇报。
4.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及不足。
五、拓展运用,练习说写
任选其中一项练习说一说,写一写。
1.商人找到骆驼后,心情怎样,心中会怎么想,对老人会说些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经历、亲身体验?如果有,试着举例说一说;如果没有,请你以后去亲身体验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