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印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合集下载

《时间的脚印》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上

《时间的脚印》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上

《时间的脚印》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上《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理清文章思路,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加深对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运用的认识。

2.在拓展阅读中体会作者生动有趣的语言。

3.激发学生的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意识,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

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从古至今,关于时间的话题很多。

孔子面对滔滔东流的河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们痛惜它的流逝,并发明钟表、日历等度量它。

不过,人们感受到的时间都是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其实,在地球上还没有人,或者古人还不知道如何记录时间的时候,大自然就已经在记录时间了。

你知道大自然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吗?二、【认识作者】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

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

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时间的脚印》、《火山和地震》、《多变的地球》等科普读物。

三、【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腐蚀()浑浊()山lù()刨刮()楔形文字()粗cāo()四、【感知课文】1、快速浏览课文,标段序(课前“题记”不算正文段落)。

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顺序呢?3、给课文划分结构,并说一说你划分的方法。

交流: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4)岩石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部分(5-29)岩石怎样记录时间。

第三部分(30-31)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

划分方法:方法一:标出全文的独句段,分别是——1、5、7、11、13、18、22、24、27方法二:找出独句段中起到承上或启下的句子,分别是——5、7、18、22、24、27五、【读懂课文】活动一:积极供稿我校广播站要广播一篇科普文章,但时间有限,本文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整播送。

第8课《时间的脚印》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8课《时间的脚印》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8课《时间的脚印》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8※时间的脚印》教案【教学目标】1.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3.品味语言,体会生动的写法。

【教学重点】感受本文浓郁的抒彩,理解作者的情怀。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并能有意识地迁移到实际写作中去。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导入一时间是一个神秘的概念,是古往今来人们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不同人的眼里,它有不同的含义。

那么,在地质科普作家的眼里,时间又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探索大自然。

(板书文题、作者)导入二同学们,你有没有注意到,当把一棵大树锯倒以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树墩的横断面上有一圈一圈色泽不一、大大小小的同心环纹。

有经验的人通过观察这些环纹就可以说出这棵树的年龄,凭借的是什么呢?(学生:年轮)对,大树是用年轮记录自己生命的脚印的。

其实,大自然中的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四季更替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

那么,岩石又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让我们走进《时间的脚印》来探寻答案吧。

二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生于四川安岳,1948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

1952年参与创建北京地质学院,此后长期在该校工作。

从1949年开始在业余时间从事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写作及编辑工作;1978年后又参与了科普创作理论的探讨,并从事科学与历史文化的研究。

著有《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我们居住的星球》《谈天说地》《时间的脚印》《变幻多彩的地球》等科普读物。

2.文题解读标题中的“脚印”指痕迹、印迹。

“时间的脚印”就是地球变迁留下的印迹,是本文的说明对象。

标题是从高士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来的,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而形象,能激起读者的探究欲望与阅读兴趣。

三问题探究(一)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针对重点问题,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事理。

问题1:作者在何处提出了“岩石能记录时间”这一事理?问题2: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问题3:岩石记录了些什么信息?问题4:读懂“时间的脚印”,有什么意义?2.探究方法(1)自主阅读全文,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阅读方法,有目标地寻找答案。

《时间的脚印》公开课教案

《时间的脚印》公开课教案

《时间的脚印》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时间概念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不可逆性。

教学内容: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流逝。

2. 讨论时间的单位和测量方法。

教学活动:1. 展示不间的单位(如秒、分钟、小时、天、月、年等)。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时间的感受和经历。

第二章: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太阳、月亮和星辰在时间测量中的作用。

2. 学生能够学习古代和现代的时间测量方法。

教学内容:1. 介绍古代的时间测量方法,如日晷、水钟等。

2. 讲解现代时间测量工具,如钟表、电子表等。

教学活动:1. 学生观察并解释日晷的工作原理。

2. 学生尝试制作简易水钟。

第三章:时间的流逝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珍贵性。

2. 学生能够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内容:1. 讨论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珍贵性。

2. 介绍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学生进行时间流逝的互动游戏。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时间管理经验。

第四章:时间的记录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历史和年代的概念。

2. 学生能够学习如何记录和传承时间的故事。

教学内容:1. 介绍历史和年代的概念。

2. 讲解如何记录和传承时间的故事。

教学活动:1. 学生进行年代排序的练习。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记录和传承时间的故事。

第五章:时间的艺术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形式。

2. 学生能够学习创作与时间相关的艺术作品。

教学内容:1. 介绍时间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形式,如绘画、雕塑等。

2. 讲解如何创作与时间相关的艺术作品。

教学活动:1. 学生观察和分析时间主题的艺术作品。

2. 学生尝试创作与时间相关的艺术作品。

第六章:时间的科学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学习时间在地球科学和宇宙探索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介绍时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如时间序列分析、实验控制等。

《时间的脚印》公开课优秀教案

《时间的脚印》公开课优秀教案

《时间的脚印》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掌握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环境的变迁。

(2)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的能力,体会文章中的美。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科普文学作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痕迹。

(2)学会通过推理和想象,理解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

(3)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题,体会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环境的变迁。

2. 学会运用想象和联想,欣赏科普文学作品。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2. 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时间的脚印(如:岩石上的纹路、化石等)。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谈谈对时间的感受。

2. 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讨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环境的变迁。

3. 精讲细读(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2)讲解生词难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文章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4. 小组合作(1)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时间的痕迹。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5.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谈谈自己对时间的感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互动交流。

6. 总结课堂(1)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时间的珍贵。

(2)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时间的感悟的短文。

五、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时间的感悟的短文,不少于200字。

要求表达自己的观点,运用想象和联想,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程度,能否掌握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环境的变迁。

2. 学生是否能运用想象和联想,欣赏科普文学作品。

《时间的脚印》一等奖创新教案

《时间的脚印》一等奖创新教案

8《时间的脚印》一等奖创新教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时间的脚印一、学情分析《时间的脚印》所说明的内容,对于同学们来说,会觉得比较陌生。

尽管时间无处不在,与每个人的生活生命密切相关,但它却并不像空间那样具体得可以看到可以触及,尽管如课文所说时间在自然界留有许许多多“脚印”,但若要到千古的岩石中去寻找时间的踪迹,也还不是我们的知识和能力所随便可以获得的。

因此,阅读本篇课文既有生疏感,也有神秘感;既有不少困难,也会生发出一定的求知欲。

教学中,要借助于同学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阅读兴趣,再借助于生动有趣的说明文字,来引导、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揣摩说明的顺序、方法和语言。

二、教学目标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教学难点】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情境激趣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时间的认识,什么东西可以记录眼前的时间以及什么东西可以记录远古的时间。

第二板块【文学常识素养积累】1.走近作者。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他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

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2.了解岩石知识。

岩石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沉积岩分为沙石岩和泥石岩,砾岩是沙石岩的一种。

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鹅卵石和雨花石,都是砾岩的一种。

砾岩体积较大,内部有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质地较硬,称为“砾”,在“砾”和“砾”之间,有质地较细较软的岩石,它们紧挨在一起,形态有点像公园里的鹅卵石小道。

当砾岩中较细较软的部分松动,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就脱离开来,经过长期的水流搬运、冲击,被不断地磨圆,最后沉积在河床的底部。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选8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选8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时间的脚印》教案(精选8篇)《时间的脚印》教案篇1【教学目标】1、弄清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3、体会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两件物品)同学们知道实物投影仪上的东西是什么吗?它们是雨花石和三叶虫化石标本。

谁能说出他们的作用?雨花石可以欣赏,三叶虫化石标本可供科学研究。

除此以外,在科学家,尤其是地质学家的眼里,它们还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质学家陶世龙先生所写的说明文:《时间的脚印》。

二、整体感知课文1、这篇课文中有一些字词我们接触较少,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这些字词,特别是“龟裂”和“楔形”。

(齐读)2、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读完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3、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脚印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文中的重要语句,读后完成下列填空题:从()可以看出地壳的活动;()可以说明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可以帮助认识地球生物的演化过程。

4、那么,了解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并举例回答。

教师小结: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三、质疑并讨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问: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为什么要接着写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我觉得这一部分可以删去。

对此说法,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但须言之成理。

四、课堂反馈1、这是一篇知识性很强的说明文,作者却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请说说你的具体感受。

本文标题便很新奇,把“岩石”比作是“时间的脚印”。

时间在不断流逝、不断前进,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把时间比作脚印,就使无形的时间有形化了,既生动形象又很准确。

2、本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告诉了我们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8《 时间的脚印》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8《 时间的脚印》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8《时间的脚印》一等奖创新教案8 时间的脚印【教学目标】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掌握文章的说明方法及说明顺序。

3.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掌握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时间是什么?这是一个抽象又神秘的概念,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那么时间会留下脚印吗?四季更替、日出日落、树木年轮……这些大自然的变化都潜藏着时间的踪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科普作家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一起来了解科学家们眼中的时间是怎样的概念。

二、自主学习走近作者陶世龙,中国著名科普作家。

著有《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地球的画像》等。

字音字形铜壶滴漏(lòu)搬运(bān)低洼(wā)海枯石烂(làn)悬崖绝壁(xuán)崩落(bēnɡ)裂缝(liè)烘烤(hōn ɡ)腐蚀(shí)孔隙(xì)扫帚(sào zhou)刨刮(páo)沙砾(lì)掸去(dǎn)浑浊(hún zhuó)山麓(lù)沟壑(hè)沉淀(diàn)粗糙(cāo)琥珀(hǔpò)犀牛(xī)龟裂(jūn)帷幕(wéi)楔形(xiē)石炭(tàn)词语释义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沙砾:沙和碎石块。

山麓:山脚。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三、文本探究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理清思路,划分课文层次。

【交流点拨】(1)第一部分(第1—4段):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2)第二部分(第5—29段):介绍了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时间的脚印优秀教案一等奖

时间的脚印优秀教案一等奖

时间的脚印优秀教案一等奖一、教育目标。

1、让孩子们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性和重要性;2、培养孩子们自我调控时间的能力,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利用时间;3、激发孩子们发掘时间的无穷魅力,了解时间的多重含义。

二、教学内容。

1、时间是什么?2、时间的价值和意义。

3、时间的分类和计算。

三、教学过程。

1、激起思考:首先,让孩子们思考一下什么是时间,它有哪些种类?孩子们谈论并写下自己的想法。

2、讲授知识:介绍时间的基本概念,包括时间的定义,时间的概念和意义等。

3、探究时间的分类和计算方法:让孩子们进行团队合作,制作节日日历和倒计时牌,让孩子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以及对整合时间的理解。

4、反思:在教学结束时,让孩子们回答一些问题,如“你对时间的改变有什么样的感受?”“你后悔没有做的事情?”“你将来最想实现的目标是?”等问题。

使孩子们产生思考和反思,真正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介绍时间一些基本概念和技能;2、探究法:由孩子们亲手制作节日日历和倒计时牌,感受时间的流逝的珍贵,培养孩子们自我调控时间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

1、有效启发了孩子们关于时间的思考,产生了对时间的珍惜和理解。

2、让孩子们明确了时间的概念和分类,学会计算时间。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孩子们明确了时间的重要性和无穷魅力,培养了他们自主控制时间的能力。

六、教学总结。

时间是人生的代价,我们要珍视它,理解它,掌握它。

教育中,我们应该把时间教育融入其中,启发孩子们感悟时间的珍贵意义,教育孩子们珍视时间、预估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技能,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真正学会控制时间,让时间成为他们最好的朋友。

《时间的脚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时间的脚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时间的脚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时间的脚印教学目标1.筛选信息,感知课文内容。

2.寻找关键,理清文章思路。

3.赏析妙点,探索表达之趣。

教学重点1.寻找关键,理清文章思路。

2.赏析妙点,探索表达之趣。

教学难点寻找关键,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高士其《时间伯伯》时间怎么会有脚步?时间的脚印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中去寻找答案。

二、作者简介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

出版有《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火山和地震》《多变的地球》等科普读物。

三、析题、确定学习目标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题目《时间的脚印》就先声夺人,引发了我们的兴趣。

它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脚印"又是什么意思?明确:拟人。

痕迹、印迹、踪迹。

“时间的脚印”就是地球变迁留下的印记。

究竟哪里潜藏着时间的印记呢?大家自读“阅读提示"回答:从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看,应重点学本文的什么?阅读提示:本文为我们解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岩石仿佛是原始的“钟表",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无声地讲述着自然传奇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以及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大量信息。

这样的“石头记”,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书,可以引导我们寻找“地下的宝库",为人类造福。

作者在文中,始终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将静态观察与动态分析、历史思考与现实认识融为一体,赋予大自然中“时间的脚印”更为深广的意义。

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大量独立成段的单句,有提示重点内容、标示层次结构等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便于阅读理解。

明确:内容: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结构:理清本文清晰的说明脉络;语言:品析生动有趣语言。

出示学习目标——1.筛选信息,感知课文内容。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8 时间的脚印【全国一等奖】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8 时间的脚印【全国一等奖】

《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杜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整体感知课文,训练默读文章和概括课文要点的能力。

2、积累生字词语及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1、了解本文借用诗歌增强说明效果的特点,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

2、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本文借用诗歌增强说明效果的特点,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教学难点:1、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2、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教学突破:自主合作研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树是用什么记录时间的吗对,是年轮。

那你们知道人类有哪些记录时间的方法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一起来看一看时间是怎么留下它的脚印的。

(板书课题《时间的脚印》)二、作者简介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

出版有《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火山和地震》《多变的地球》等科普读物。

三、自读课文,解答字词小组内完成,组内完成不了的,全班解决。

四、问题探究1、课文主要介绍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什么不直接进入正题,而要先引用高士其的话(明确):把时间拟人化,一方面与主题照应,另一方面,通过引用,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实际生活,吸引读者。

文题“时间的脚印”实际上是“从岩石上,可以看到时间的长短”的意思。

2、真有海枯石烂这一现象吗为什么(明确):【1】有的。

【2】原因:①雨水的作用;②空气和水中酸的作用;③生物的作用;④人的作用。

3、介绍“铜壶滴漏”偏离主旨吗(明确):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订正: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

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时间的脚印》(27张)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时间的脚印》(27张)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以拟人化手法, 写岩石被分解后不一样 命运。这么写增强了事物主动性或被 动性, 生动有趣
14/27
【了解句子含义】4.岩石在最初生成时候, 向书页一样平卧着
以拟人化手法, 写岩石被分解后不一样 命运。这么写增强了事物主动性或被动 性, 生动有趣
15/27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 把时间拟人化, 既给人以知识, 又给人一个亲切感, 说明文语言既能够是通俗平实, 也能够是生动形象, 这要依听说明内容 和读者对象来 定。
春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8时间脚印
年3月24日
1/27
同学们, 谁看见过时间?
时间除了把它脚印留在大家刚才所说过那些地方之外, 还把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地 方。在那里, 隐藏着不但仅是时间脚印, 而且还有没有数宝藏。比如, 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岩石, 便是一部历史 教科书……
9
岩石毁灭所展现出现象
结果
10 概括说明展现这一现象原因
概括
11 12空气和水中酸作用

13雨水作用
13打比喻
14生物作用
15人作用
详细 原因 16举例子
16-18岩石生存原因
事物发展次序 原因 17举例子
19-22岩石生存结果
结果 20列数据
11/27
【了解句子含义】1.不要认为岩石是坚 固不坏, 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 来攻击。 将“酷热阳光”“严寒霜雪”以及风雨等 对岩石破坏说成是攻击, 好像是有意识行 为, 这么就强化了他们与岩石敌对性, 形象 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
12/27
【了解句子含义】2.狂风来了, 洪水来了, 冰河爬来了…… 排比句, 生动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自然力气势。 “冲来了”“爬来了”也是一个拟人化描述增强了“洪 水”“冰河”动感和目标性, 表现了它们势不可挡威力。

《时间的脚印》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的脚印》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的脚印》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引入1.1 课程目标:引起学生对时间概念和时间的脚印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身边的事物如何留下时间的脚印。

1.2 教学内容:引入时间概念,解释时间的脚印的含义。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如树叶、化石等,并思考它们如何留下时间的脚印。

1.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和观察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来理解时间的变化和留下的痕迹。

1.4 教学资源:准备一些图片或实物,如树叶、化石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1.5 教学步骤:1. 引入时间概念,让学生思考时间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展示一些身边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如何留下时间的脚印。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思考。

4.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想法,总结时间留下的脚印的意义。

第二章:时间的测量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时间的测量方法和历史发展。

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感知和利用时间的习惯。

2.2 教学内容:介绍古代和现代的时间测量方法,如日历、时钟等。

解释时间的单位和换算关系,如小时、分钟、秒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互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时间测量方法的历史发展,并学习时间的单位换算。

2.4 教学资源:准备一些时间测量工具的图片或实物,如古代的日历、现代的电子时钟等。

2.5 教学步骤:1. 讲授古代和现代的时间测量方法,展示相关图片或实物。

2. 解释时间的单位和换算关系,让学生学习如何换算不间单位。

3. 进行互动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时间测量的理解和经验。

4. 布置一些时间换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三章:时间的流逝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时间的流逝和时间的相对性。

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感知和珍惜时间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解释时间的流逝和时间的相对性的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时间的流逝,如sand timer 的使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和体验的方法,让学生通过sand timer 的使用来感知时间的流逝。

《时间的脚印》公开课教案

《时间的脚印》公开课教案

《时间的脚印》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时间的脚印》及其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时间概念和地质历史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各种地质现象,如沉积岩、化石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地质现象与时间的关系。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对地质现象的看法。

第二章:时间的概念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包括地球时间和中国历史时间。

让学生了解时间单位,如世纪、年代、年、月、日等。

2.2 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时间的概念和单位。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时间,如夏朝、商朝、周朝等。

2.3 教学方法使用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时间的概念和单位。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时间。

第三章:地质年代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地质年代的概念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各个地质年代的特征和代表性生物。

3.2 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地质年代的概念和分类。

引导学生了解各个地质年代的特征和代表性生物。

3.3 教学方法使用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地质年代的概念和分类。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各个地质年代的特征和代表性生物。

第四章:时间的脚印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时间在地球表面的留下的脚印,如化石、沉积岩等。

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这些脚印来研究地球的历史。

4.2 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时间在地球表面的留下的脚印,如化石、沉积岩等。

引导学生了解如何通过这些脚印来研究地球的历史。

4.3 教学方法使用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时间在地球表面的留下的脚印。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这些脚印来研究地球的历史。

第五章:课程总结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时间概念和地质历史的理解。

激发学生对进一步学习地质知识的兴趣。

5.2 教学内容通过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8 时间的脚印(全国一等奖)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8 时间的脚印(全国一等奖)

时间的脚印窦敦秀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训练默读文章和概括课文要点的能力。

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3、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4、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难点1、弄清说明的顺序,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自主互助手段:电子白板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听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然后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到那里去寻找它的踪迹呢其实,时间的脚印留在了老树的新枝上,绽放的花朵里,母亲的白发间,父亲的皱纹里。

今天,我们将随作家陶世龙一起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里去寻找时间的脚印。

(板书课题《时间的脚印》)(二)、学法指导这是一篇科普作品,又是一篇自读课文。

这类文章引领我们去阅读的是文后的“阅读提示”及文中的“旁批”,因此阅读前应先看“阅读提示”,看看它给我们提供了那些信息;阅读中看“旁批”,它的提示及设置的问题也是我们解读文本的密码。

学生活动:朗读“阅读提示”,请生说说获得的信息。

教师活动:点拨、评价。

(三)、自读课文,解答字词。

小组内完成,组内完成不了的,全班解决。

(四)、研习课文组内讨论,班级展示。

探究:人类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的痕迹的岩石为什么有记录时间的功能探究一、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阅读提示:1、读第19—21自然段。

2、可从岩层厚度、排列顺序等方面去思考。

预设讨论得出:岩层厚度:1米厚(3000—10000年)排列顺序: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探究二、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阅读提示:1、读第22—29自然段。

2、提示二:可从岩石结构、石头颜色、生物化石等方面去考虑。

预设讨论得出:岩石结构——反映地壳的活动石头颜色——反映远古的气候生物化石——反映历史的发展、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探究三、岩石为什么具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岩石究竟是怎样留下“时间的脚印”的预设讨论得出:自然界的岩石每时每刻都在毁灭、生长,岩石毁灭后变成泥沙等落入湖海中的沉积物不断积累,达到一定量时自身产生重压,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使泥沙胶结形成新的岩石。

《时间的脚印》公开课教案

《时间的脚印》公开课教案

《时间的脚印》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时间的脚印》的主题和内容。

激发学生对时间和地质变迁的兴趣。

1.2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发学生对时间的思考。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1.3 教学内容展示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层和化石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引导学生思考地质变迁的原因和过程。

1.4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展示的地质图片和化石。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地质变迁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时间的概念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逆性。

2.2 教学方法使用时间相关的道具和示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时间。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时间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3 教学内容介绍时间的基本单位,如秒、分钟、小时等。

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逆性,以及时间对生活的影响。

2.4 教学活动使用计时器等道具,让学生亲身体验时间的流逝。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时间流逝的感悟和时间管理的方法。

第三章:时间的测量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时间的测量工具和技术。

引导学生思考时间测量的意义和应用。

3.2 教学方法使用古代和现代的时间测量工具,如日晷、沙漏等,进行展示和操作。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索时间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3.3 教学内容介绍古代和现代的时间测量工具和技术,如日晷、沙漏、钟表等。

引导学生思考时间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3.4 教学活动展示古代和现代的时间测量工具,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时间测量的理解和应用。

第四章:时间的记录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时间的记录方法和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时间记录的重要性and效益。

4.2 教学方法使用时间记录的相关工具和示例,如日历、钟表等,进行展示和操作。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索时间记录的好处和应用。

4.3 教学内容介绍时间的记录方法和方式,如日历、钟表、时间管理工具等。

《时间的脚印》精品优质公开课获奖说课稿及课后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时间的脚印》精品优质公开课获奖说课稿及课后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时间的脚印》精品优质公开课获奖说课稿及课后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 教材分析《时间的脚印》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地质变迁,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课文以时间为线索,展示了我国地质地貌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地理知识,对地球表面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地质变迁的认识还较为肤浅,需要通过课文学习,进一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还缺乏足够的感知,需要通过课文引导,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过程,掌握地质变迁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过程,地质变迁的基本知识。

2.难点:对地质变迁现象的理解和运用,培养环保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自然景观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文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过程,掌握地质变迁的基本知识。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地质变迁现象,并结合实际情况,思考人类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质变迁及其影响。

5.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次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

6.总结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经历,总结课文所学,培养环保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过程2.地质变迁的基本知识3.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过程和地质变迁知识的掌握程度。

8 时间的脚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8 时间的脚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8 时间的脚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8* 时间的脚印设计说明《时间的脚印》运用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及怎样记录时间,引起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此课,需按照朗读感知、析读探究、品读体会三个层次的顺序来读懂内容。

学习目标1.明确说明对象,厘清文章思路。

2.掌握说明顺序中的逻辑顺序。

3.品味和赏析此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养成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厘清文章的思路,明确说明的层次。

2.引导学生品味和赏析此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教学方法朗读、默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陈夏法《奇妙的人体海洋印记》。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时间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郭沫若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那么,时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探索大自然。

二、预习任务1.字音字形。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粗糙(cāo) 龟(jūn)裂刨(bào)刮楔(xiē)形消逝(shì) 沟壑(hè) 沙砾(lì) 孔隙(xì) 倾(qīng)斜覆(fù)盖琥珀(pò) 犀(xī)牛帷(wéi)幕2.根据释义明确词语。

裂开许多缝子:龟裂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帷幕山脚:山麓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

形容经历较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海枯石烂3.文学常识。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他科普作品数百篇,代表作有《我们居住的星球》《地球的画像》《谈天说地》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8时间的脚印全面版名师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8时间的脚印全面版名师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课件PPT
生难字词
课件PPT
踪(zōng)迹 腐蚀(shí) 砂砾(lì)
山麓(lù)
粗糙(cāo) 帷(wéi)幕
海枯(kū)石烂 渗(shèn)入 掸(dǎn)去
浑(hún)浊 沟壑(hè)
沉淀(diàn)
边沿(yuán) 覆(fù)盖 犀(xī)牛
消逝(shì) 钟鼎(dǐng)文
生难字词
本文是一篇事理阐明文,其主要任务是简介 岩石统计时间旳奇异功能,目旳是阐明认识 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旳主要意义。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结合文中旳过渡段,梳理本文旳构造。 •(一)(1—5)由生活时间谈到地质时间,引出话 题——山野里旳岩石是一种统计时间旳方式 •(二)(6—22)岩石统计时间之一:消灭与新生 •(三)(23—30)岩石统计时间之二:无字旳史 书 •(四)(31—32)学会认识大自然旳统计,能够丰 富我们旳知识,造福人类
课件PPT
腐蚀:经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 浑浊:(水、空气等)具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 山麓:山脚 粗糙:(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龟裂:裂开缝隙 刨刮:刮平 沟壑:山谷 胶结: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 海枯石烂:海水枯干,石头粉粹。现多用于形 容经历极长旳时间,但本文是原意。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课堂小结
岩石是时间旳脚印,她讲述光阴旳故事。希 望同学们爱惜时间,勤奋学习。
随堂测试
1.请给画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中文。 腐蚀( ) 砂lì( ) 山lù( ) wéi( )幕 掸( )去 沟hè( ) 沉淀( ) xī( )牛 2.阅读第20自然段,说说下面句中画线旳词能够删掉吗?为何? 据计算,大约3000-10023年旳时间,能够形成一米厚旳岩石。

《时间的脚印》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时间的脚印》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借助文章单句的提示,梳理文章构造,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文章事理,品析文章生动鲜活的语言。

3.感悟自然的神奇伟大,培养科学精神和为人类造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把握文章事理,梳理文章思路。

2.品析文章生动鲜活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朱自清有一篇写时间流逝的文章,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匆匆?〕。

在文章中,朱自清感慨时间“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时间的逝去真的一点痕迹也没有吗?我们一起去?时间的脚印?寻找踪迹。

这节课的学习需要大家拿一张纸记录一些学习方法,把纸放在桌子右侧。

时间可能有“脚印〞吗?〔比喻的修辞〕,如果让你帮作者拟一个更直白的副标题,要求能概括说明的主要内容,你会写什么题目?明确:岩石记录时间预习效果不错,作者要说明的主要内容,在文章的第三段就提出了〔师领着学生读出来〕。

也就是说:“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之一〞〔还有“水滴〞等〕。

这是文章主要说明的内容,也就是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PPT展示“说明对象〞〕。

事理说明文,一定要把握“说明对象〞,可以使我们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板书:说明对象首先明〕二、新课探究〔一〕寻,岩石的脚步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通常是抽象的事理,要使读者能把握,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

课前请大家做了思维导图,梳理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现在哪个小组推举一个本组做得最好来展示讲解一下?下面同学有疑问可以对讲解的同学提问。

明确:1-4 引出说明对象,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之一5-29分层详细地说明岩石怎样记录时间〔5-21 岩石的消灭与新生透露了时间的踪迹;22-29 岩石记录的更多的历史痕迹〕30-31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号召人们找寻时间踪迹为什么分在5段之前?明确:“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独立成段,启示下文内容。

因此后文的内容应该就在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

〔教师点拨:关注说明文中独立成段的单句,常常有提示重点内容、标清层次构造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时间的脚印1.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体会本文单句成段的作用。

2.品味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一、导入新课播放导入视频。

如视频中所言,通过一撮沙子,就能得知地球的年龄。

这看起来十分不可思议,岩石真的有如此强大的记录历史的力量吗?它是怎么记录那些已逝的时间的?让我们在《时间的脚印》一文中寻找答案。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关注单句成段,把握文章内容1.请同学们花三十秒迅速扫读课文,说说本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有不少单句成段。

2.在说明文中,单句成段很有可能意味着这个句子起着总结性作用,把握这些句子,能让我们更加迅速、清晰地把握文章内容。

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重点关注这些单句成段的句子,把握文章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重点单句引导把握:第1段:“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

”引出后文,后三段文字都在记叙如何记录时间的痕迹。

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这是一个总起句,与下段一问一答说明了岩石在被破坏与重生的过程中记录时间。

第7段:“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这是一句提示语,后文则围绕岩石如何被破坏展开。

第11段与第13段:“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此两段明显是对第7段的进一步阐述。

第18段:“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回应第5段内容,同时引起后文岩石形成的具体过程。

第22段:“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引出下文的具体举例。

……结合对上述单句成段句子的综合分析,可将全文31个自然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段)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段)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又分为两层:第一层(5—21段)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段)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段)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目标导学二:理解课文,发扬科学精神1.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是一开始并未说岩石是怎么记录时间的,而是描述岩石有生灭过程,这是为什么?明确:点明岩石的生灭过程,也是为了说明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

作者并不是以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岩石的变化,而是将岩石的变化纳入辩证唯物主义的宏观视野中,这是一种辩证的科学主义精神。

2.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明确: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

3.岩石这样顽强的东西竟然也被破坏,请同学们说说,导致岩石被破坏的因素有哪些?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明确:破坏因素:阳光烘烤,霜雪冷冻,空气与水中的酸类腐蚀,风的吹拂,水流的冲刷,冰河的移动,生物破坏,人为破坏。

形成过程: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4.请以沉积岩为例,说说为什么根据岩石的形成过程,我们能知晓过去的年月。

(展示沉积岩照片)明确:“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5.岩石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阅读第22到29段并分组讨论,说说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痕迹,它对人类有着怎样的意义,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明确:①记录了地壳的活动;②记录了气候的变化;③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④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⑤记录了自然界某些转瞬即逝的活动。

意义与启示:对岩石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对自然界与史前历史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也拥有了开发史前资源的可能性,为人类谋取幸福。

我们要秉承这种辩证主义思想观念,发扬科学探索的精神,在人类前行的历史上,贡献出一份心力。

目标导学三:品味语言,感受说明文艺术特色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

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明确:“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到10000年的时间。

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

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一篇有艺术性的说明文,除了注重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还会注重语言的艺术性,本文语言十分具有艺术特色,请结合课文实例进行分析。

明确:文章在叙述中大量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生动有趣。

(1)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

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

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

(2)三个并列短语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种自然力的气势。

“冲来了”“爬来了”也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挡的威力。

(3)说“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轻小的沙砾”去“旅行”,也是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

这样写,增强了事物的主动性(沙砾)或被动性(石块),生动有趣。

(4)用“躺”字形容岩层的生成状态,化动为静。

准确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新生的过程。

小结: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把时间拟人化,既给人以知识,又给人一种亲切感。

说明文语言既可以是通俗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形象的,这要根据说明内容和读者对象来定。

可取之处结合地理视频导入,可引起学生的兴趣。

从单句成段的句子入手,对全文进行整体性把握,加强对成段单句的关注。

教学过程中认真品析说明文语言,感受文学性语言在说明文中的运用之妙。

不足之处由于课时有限,不能充分引导学生关注与理解作者的科学辩证思维,学生无法真正做到用辩证观点看问题。

12《诗经》二首第1课时关雎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

2.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3.了解诗中运用的赋、比、兴和反复等写作手法。

一、导入新课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据说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也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今天我们来学习位于《诗经》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诗经》,体验诗歌之美1.了解《诗经》。

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称“国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②《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

比:就是比喻。

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做铺垫,“兴”字的本义是“起”。

简单地说是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③《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

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叠词来状物、拟声、摹貌。

2.生字识记。

雎.(jū)鸠.(jiū)好逑..(hǎo qiú)参差..(cēn cī)荇.(xìng) 芼.(mào) 窈窕..(yǎo tiǎo) 寤寐..(wù mèi)3.重点语句翻译。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明确:姑娘美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明确:好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

(3)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明确:姑娘美丽又可爱,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理解诗歌内容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明确:这首诗很短很完整,写主人公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

2.既然大家都认为这首诗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明确:首章四句写一个年轻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一位所爱的人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希望她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目标导学三:总结归纳,分析写作手法《关雎》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明确:(1)非常生动地运用“兴”的手法。

诗歌以河中沙洲上相互和鸣的水鸟开头,是《诗经》“比兴”手法中“兴”的表现手法,兴的表现手法只是一种自由联想,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因而不同于后世诗歌的景物描写,但是河水沙洲上的和谐的鸟鸣,仍可以引起读者的遐想,把人带到一片平旷辽远的境地之中,诗因此也显得分外质朴自然。

(2)重章叠唱的形式营造出了一种喜庆的气氛。

(3)语言富于表现力,运用双声叠韵。

“窈窕淑女”“辗转反侧”等语句,善用双声叠韵,既富于表现力,又朗朗上口,至今活跃在人们的语言中。

三、板书设计第2课时蒹葭1.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3.感知“伊人”的形象,解读文章的主题。

4.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一、导入新课(先播放秋水边芦苇画面配《在水一方》二胡曲,依不同的画面和需要低声循环播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

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身影。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蒹葭》,吟诵优美的文字,传唱这首古老的歌谣。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走进作品,品读诗歌之美1.走进作品《蒹葭》选自十五国风中的《秦风》,属秦国民歌。

“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芦苇,生于水边。

2.识记字音。

溯洄..(sù huí)道阻且跻.(jī)水中坻.(chí)水中沚.(zhǐ)3.以小组为单位朗读,并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为什么《蒹葭》读起来这么美?(小组讨论)这不仅是因为大家朗读时十分投入,也因为诗歌独特的形式。

(1)韵脚苍、霜、方、长、央萋、晞、跻、坻已、涘、沚(2)叠词苍苍、萋萋、采采还有“所谓伊人……”“溯洄从之……”“溯游从之……”重章叠句,反复吟唱,是《诗经》的特点。

总结:该诗四字一句,节奏鲜明而短促,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产生了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效果。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品味诗歌意境古人云:“诗缘情而绮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